电子版
马王堆天文书考释 豆瓣
作者:
刘乐贤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
- 5
《马王堆天文书考释》分为上篇与下篇,即"马王堆天文书概说"和"马王堆文书丛考"。前者简要介绍了马王堆天文书的基本情况和研究概况,后者收入了作者研读马王堆天文书的一些心得体会,它们可以说是对中篇的补充和深化。本丛书所谓的“古文字”,主要是指通行于先秦时期的古汉字,包括甲骨文、金放战国文字,兼及秦至汉初的小篆和保留篆书写法的篆隶等;本丛书的“出土文献”,则是特指以这些古文字为载体的地下文献资料。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内,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对如影随形、相辅相成的专名。然而,从二者的含义有广狭、出现的时间有先后来看,却反映着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和演进。
战国秦汉简帛丛考 豆瓣
作者:
刘乐贤
文物出版社
2010
- 11
《战国秦汉简帛丛考》内容简介:中国古代简牍的研究,现在通称简牍学,如把帛书包括在内,也称做简易学,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了。简帛学一般可分为两大分支:一个是以主要发现于西北的简牍文书为对象,如敦煌汉简、居延汉简等等的研究;一个是以主要出土于内地的简帛书籍为对象,如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等等的研究。刘乐贤教授的工作以后者为主,特别对战国秦汉的数术一类书籍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关于简帛数术书籍,刘乐贤教授已有三部极有分量的专著问世,即1994年的《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2003年的《简帛数术文献探论》和2004年的《马王堆天文书考释》。他的探索以中国历代数术的演变发展为背景,参考了大量以往学者罕能过问的数术类古书,进行比较研究,使这类简帛中许多费解之处涣然冰释,其创造性的成果为学者所公认。
易纬今注今译 豆瓣
作者:
萧洪恩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 8
本书在校释过程中,坚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以历史解释破除迷信,剥落《易纬》的神秘光环,以科学精神反思历史。本书是对汉代《易》学的重要成果——《易纬》进行校仇、注释、疏读的成果,包括对《易纬》中的《稽览图》《乾凿度》《乾坤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辨终备》《乾元序制记》及杂篇的全面整理。本书力图网罗明、清以来诸学者如胡应麟、孙珏、朱彝尊、全祖望、阮元、徐养原、汪继培……皮锡瑞、廖平、刘师培等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了“五四”以来的几乎全部成果,如顾颉刚、陈槃、徐复观等人的研究见解;兼及日本学者如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等的成果。凡涉及者,综其论点,评其得失,借以寻找作者立论的出发点。
從眉壽到長生 豆瓣
作者:
杜正勝
三民書局
2005
- 4
自1990年起,本書作者提倡新史學,醫療史即是他「不欲徒託空言」的實證研究。醫療變成臺灣史學的新領域,作者身為拓荒者,其經歷彌足珍貴,本書「方法篇」可以當作臺灣醫療史學的新興史看待。作者專研中國古代政治社會史,他的醫療史實證研究遂集中在中國古代範圍內;論其主旨,即如本書主體所分的「形神」、「祝禱」、「威儀」、「養生」和「生死」五篇,歸結於中國傳統對「人」的認識。對於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一套頗為完整的論述。他從身體認識論出發,涵蓋心性與靈魂各層面,勾勒出中國古代的生命觀。但作者著重維繫和延續生命的方法,毋寧更屬於文化的研究,不只是思想之剖析而已。
最後本書附有「傳播篇」,評論中國漢醫學對日本傳統醫學的影響及其限度,作者顯然希望後之來者能把中國醫學及醫療文化以廣大的亞洲作基盤,方可以發掘更深刻的意義。
最後本書附有「傳播篇」,評論中國漢醫學對日本傳統醫學的影響及其限度,作者顯然希望後之來者能把中國醫學及醫療文化以廣大的亞洲作基盤,方可以發掘更深刻的意義。
汉魏洛阳故城南郊礼制建筑遗址 豆瓣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文物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时代首都洛阳城南郊礼制建筑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 1972~1992年的考古发掘报告,基本概括了上述遗址目前已获得的所有考古勘察与发掘资料。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的考古工作主要包括各遗址的勘探,墙垣或门址的试掘,灵台中心建筑基址、明堂中心建筑基址、辟雍建筑基址、太学遗址以及太学西侧和南侧遗址的发掘等。这些遗址的考古资料对研究汉代与魏晋南北朝考古和历史具有重大意义。本书是对从事考古、文物、历史和古建筑史的研究人员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 豆瓣
作者:
刘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 8
刘瑞编著的《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通过对考古资料、文献记载的整理与分析,提出西汉早中期汉长安城是一座朝东城市,西汉晚期变为朝南。而为朝向讨论方便,对已近成定论的汉长安城长乐宫、明光宫等宫城位置进行了重新分析,提出了新意见。它们与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轴线、各时期营建思想的研究,对从全局上认识汉长安城布局,从历史角度认识古代都城设计理念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全面书集相关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及现有成果后,《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同时还对汉长安城南郊东、中、西三组礼制建筑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东组建筑群应是王莽在元始五年建成的“元始明堂”,中组建筑群是王莽在地皇三年建成的“地皇新庙”,而在西组建筑群中的F13为一座秦代修建汉代沿用的宫殿建筑,非官社官稷,F14则包含有汉初修建的“高祖官社”和王莽所建的“元始官稷”。这些分析,对推动礼制建筑研究的深入,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全面书集相关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及现有成果后,《汉长安城的朝向、轴线与南郊礼制建筑》同时还对汉长安城南郊东、中、西三组礼制建筑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东组建筑群应是王莽在元始五年建成的“元始明堂”,中组建筑群是王莽在地皇三年建成的“地皇新庙”,而在西组建筑群中的F13为一座秦代修建汉代沿用的宫殿建筑,非官社官稷,F14则包含有汉初修建的“高祖官社”和王莽所建的“元始官稷”。这些分析,对推动礼制建筑研究的深入,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左传》、《国语》方术研究 豆瓣
作者:
刘瑛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6
易纬导读 豆瓣
所属 作品: 易纬导读
作者:
林忠军
齐鲁书社
2002
- 11
易学作为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的笺注之学,用当今西方用语说是诠释学(或解释学)。说它是诠释学是因为易学以传注、说解、笺疏、释疑、考证等为主要形式理解和解释《周易》文本,探寻《周易》作者意识到的和未意识到的思想或义理,这种注释不仅着眼于《周易》的字词句的意义,即通过训诂对《周易》进行语言和意义的转换,简单地复制、转述《周易》本主和再现作者的生活世界,而且在此基础上依据解释者的知识和体验对《周易》文本进行再创造,使其意义得到拓展和升华,达到更好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
《周易》与其他古代典籍的不同是它不仅有着用于占验的古奥晦涩的文字语言,还有一套与这文辞相关的、极为严密的、高度抽象的符号系统,这就是《周易》成为后世诠释者理解和解释无穷的源泉和永恒的母体关键之所在。
《易纬》是汉儒解释《易经》的系列丛书。本书诗对《易纬》的整理和介绍。书中介绍了《易纬》的成书,《易纬》的兴衰、着录及辑轶,《易纬》的宇宙观与汉代儒道合流趋向,《易纬》易之三义与郑氏的解说,《易纬》的卦气说和易数说,以及《易纬》的价值及影响。在导读后,附有对《易纬》的校点。本书力求站在学术前沿,论证和阐发自己的思想,展示了对易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纬易学研究者们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参考。
《周易》与其他古代典籍的不同是它不仅有着用于占验的古奥晦涩的文字语言,还有一套与这文辞相关的、极为严密的、高度抽象的符号系统,这就是《周易》成为后世诠释者理解和解释无穷的源泉和永恒的母体关键之所在。
《易纬》是汉儒解释《易经》的系列丛书。本书诗对《易纬》的整理和介绍。书中介绍了《易纬》的成书,《易纬》的兴衰、着录及辑轶,《易纬》的宇宙观与汉代儒道合流趋向,《易纬》易之三义与郑氏的解说,《易纬》的卦气说和易数说,以及《易纬》的价值及影响。在导读后,附有对《易纬》的校点。本书力求站在学术前沿,论证和阐发自己的思想,展示了对易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纬易学研究者们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参考。
《京氏易传》导读 豆瓣
作者:
郭彧
齐鲁书社
2002
- 10
本书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出版。全书内容丰富,讲解清楚,论述简洁明了,非常适合广大哲学工作者和传统文化工作者以及广大易经学说爱好者阅读使用。
本书与《汉书》、《开元占经》所引《京房易传》内容大不相同。《京氏易传》之名先见于《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誊录原本为江苏巡抚采进本。上卷、中卷以八封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势,系以世应、飞伏、游魂、归魂诸例。卷下论纳甲、八封封气等说。其后则是南宋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有关京房著作的按语和北宋晃以道(景迂)述"得《京氏传》"始末。《京氏易传》自南宋时期始入目录书籍,有的列入"经部易类",有的列入"阴阳家类",《四库全书》则收入子部术数类占卜之属。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京房生平事迹及著作、《京房易传》的主要内容、周易章句、易传、易占、别对灾异、五星占、外传、风角要占等。本书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1)能反映时代特色;(2)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3)在易学史和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资助出版的,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内容全面,论述有力,语言简洁,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本书与《汉书》、《开元占经》所引《京房易传》内容大不相同。《京氏易传》之名先见于《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誊录原本为江苏巡抚采进本。上卷、中卷以八封分八宫,每宫一纯卦统七变势,系以世应、飞伏、游魂、归魂诸例。卷下论纳甲、八封封气等说。其后则是南宋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有关京房著作的按语和北宋晃以道(景迂)述"得《京氏传》"始末。《京氏易传》自南宋时期始入目录书籍,有的列入"经部易类",有的列入"阴阳家类",《四库全书》则收入子部术数类占卜之属。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京房生平事迹及著作、《京房易传》的主要内容、周易章句、易传、易占、别对灾异、五星占、外传、风角要占等。本书的编写具有以下特点:(1)能反映时代特色;(2)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3)在易学史和思想史上有重大影响;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研究基地资助出版的,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全书内容全面,论述有力,语言简洁,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全7册) 豆瓣
作者:
裘锡圭 主编
/
湖南省博物馆
…
中华书局
2014
- 6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由湖南省博物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编纂,裘锡圭担任主编。《集成》主要包括整理图版、释文注释、原始图版三部分。释文注释严谨精要,对于简帛文献的隶定、考释,力求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集成》的出版,既是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40年研究成果的总结,又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马王堆汉墓简帛提供了更全面的图版资料和更扎实的释文注释基础。
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研究 豆瓣
作者:
白云翔
文物出版社
本书为白云翔先生对于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相关研究的论文集,全书总体包括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层面上的研究,第二部分以聚落和墓葬两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主题,第三部分关注的是秦汉农业手工业,第四部分为钱币、度量以及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则是秦汉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本书从方法理论研究出发,接着在多个角度对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又放眼到秦汉时期中外交流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