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科迪的幻象 豆瓣
Visions of Cody
作者: (美)杰克·凯鲁亚克 译者: 岳峰 / 郑锦怀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8
《科迪的幻象》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篇幅最长的作品,被他评价为“一本充满青春气息的书”。该书用实验性的写作手法再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凯鲁亚克和尼尔•卡萨迪(即科迪)的旅行经历,并记载了二人多次真实对话。第一部分让读者了解《在路上》成书的缘起,第二部分是凯鲁亚克和 科迪之间关于垮掉派生活方式的对话实录,第三部分是凯鲁亚克以想象创作的二人对话,回忆了与科迪一起经历的旅行。该书是读者了解他们的观点互相对抗、碰撞的第一手资料。正文后附有艾伦·金斯堡对这部作品的细致解说与评价。
《科迪的幻象》长达六百页,是对《在路上》主角迪恩•莫里亚蒂(现名“科迪•波梅雷”)的人物研究。我想着手撰写一首宏大赞歌,将我对美国的幻想与使用现代自发式写作方法溢洒而出的文字合为一体。我想要的不是对路上旅途的横向叙述,而是对科迪的性格及其与一般意义上的“美国”之间关系的纵向的形而上学的研究。随着美国进入其高度文明时期,这种情感可能很快就会变得过时,没人会再为火车与密苏里州拂晓时栅栏上的露水而变得多愁善感或诗意十足。这是一部充满青春气息的书籍(写于一九五一年),它以我对主角的美德及其作为美国人原型之地位的信心为基础。书中的磁带录音文字是我与科迪对话的真实抄录,当时他是如此兴奋,以至于忘记了机器正在转动。从现在开始,在我的所有作品中,不管出版与否,(除了一九五○年的虚构小说《乡镇和城市》),迪恩•莫里亚蒂变成了科迪•波梅雷,萨尔•帕尔迪斯变成了杰克•杜洛兹,卡罗•马克斯变成了欧文•加登,等等。我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宏大书籍,就像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只不过我的追忆写于奔波路上而非后来的病床上。由于早期出版商的反对,我不能在每一作品中使用相同的人物姓名。《在路上》、《地下人》、《达摩流浪者》、《萨克斯博士》、《玛吉•卡西迪》、《特丽丝苔莎》、《荒凉天使》及其他书籍仅仅是我称之为《杜洛兹传奇》的那部完整作品的部分章节。当我年老时,我打算集齐我的全部作品,重新插入统一的人物姓名,让那长书架摆满书籍,然后就在那里,安乐而亡。所有这一切组成一部宏大喜剧,既透过可怜的小蒂•让(也就是我,或称为“杰克•杜洛兹”)的双眼来观照这个世界的极端与荒唐,亦透过其私密观察来观照这世界的温柔与甜美。
杰克•凯鲁亚克
2020年5月30日 想读
神的孩子全跳舞 豆瓣
神の子どもたちはみな踊る
7.7 (87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8
本书是村上春树最新的一部短篇小说集,2000年出版。共六篇。各篇都以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为背景,描写经历巨变的人们对自己以往人生的重新认识。他们有的丢开过去的种种顾虑,终于与爱慕已久的女子共同生活,有的终于吐露了久积胸中的郁闷,获得了精神的自由;有的小人物在巨变面前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本书体现了村上春树对人生的深层思考,被评价为是村上春树的转折期之作。
2020年5月30日 想读
东亚古代的诸民族与国家 豆瓣
東アジア古代における諸民族と国家
作者: (日) 川本芳昭 译者: 刘可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4
★ 汉民族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
★ 一个不同于秦汉社会的“中华帝国”是如何在与诸民族互动形成的?
★ 东亚大陆形成的统一帝国对周边民族与国家会产生什么影响?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内外诸民族间的抗争与流动,足与西方日耳曼民族大迁徙时代相匹敌,甚至超过其规模。与中原王朝的接触使周边民族逐渐“汉化”,同时中原王朝内部也出现了“胡化”“蛮化”现象。这种双向的“中华化”让一个迥然异于秦汉社会的“新的中华”最终形成。
汉民族乃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川本芳昭一直关注其形成过程极其与周边诸民族的互动关系。上至汉唐,下至辽、金、元,川本芳昭从比较史的视角出发,考察鲜卑、乌丸等北方民族,獠、羌等西南民族,以及朝鲜与倭国的“中华化”,以宏大的视野展现了东亚古代的民族与国家。
【本书突破】
① 从“中华帝国的构造”的观点来看,北朝与辽、元、汉代彼此间在国家体制上具有同质性的一面(本书第1篇第4章);
② 朝鲜、日本的古代国家体制也可以看到与上述类似的发展历程(第2篇第1章);
③ 当东亚大陆形成统一帝国时,周边地域(如古代云南、日本等)也会产生同样的波动,这一波动又与周边地域的自立化相互关联,从而呈现出与大陆同样的发展轨迹(第3篇第1章);
④ 北魏史研究中的发现,在辽、金、元甚至清代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同类现象,且这种类似性绝非仅仅因为同是非汉民族入华而产生的(第4篇第4章);
⑤ 所谓汉民族的形成,要等到解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问题后才能得以实现,此时的汉民族已是个较秦汉时期进一步扩大、深化了的概念(第3篇、第4篇第1章)。
2020年5月30日 想读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 豆瓣
7.3 (13 个评分) 作者: 王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3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将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在这 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作者梳理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
洞穿多民族统一国家构造的深层历史,
追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演变
九州四海、内服外服、华夏四夷,探寻“多重型天下”的思想起源
羁縻州府、藩部体制、改土归流,把脉“多元型帝国”的利弊得失
新疆建省、五族共和、民族自治,理解民族国家建设的困境与成就
王柯此书清晰梳理了中国统一多族群国家的历史脉络,指出了“天下”观和“夷夏之辨”的文化内涵,分析了历朝“因俗而治”多元化行政体制的利弊,认为清王朝在新疆实行的“分治”政策是近代民族问题的直接成因。此书对我们认识今天的民族关系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迪。
——马戎
这本著作自2001年问世至今已近20年﹐它仍吸引众多读者而再版,自然由于论述精辟,也因其主题仍与读者所处现实密切相关。对中国及海外华人读者而言,这现实便是今日的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本书完整而连贯地说明由夏商周三代到当代中华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非常值得一读及深切关注。
——王明珂
古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重治理的帝国,王柯教授的这本书,对中国多元一体的国家特性有非常全面和清晰的展示,他启示我们,即使在民族国家的今天,古代的帝国传统也并非完全过时。
——许纪霖
“何谓中国”,是近年来大热的话题。“中国”概念在古代是文明的意涵,近代转为国家的意涵,这是古今之变的转换。古代的文明意涵下,在长城南北分属两个政权或同属一个政权的不同时代中,还有农牧之变的转换。这双重转换,关键而又复杂,但在讨论问题时又常不自觉地为人忽略。王柯老师的这本书,对于厘清相关的问题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施展
2020年5月30日 想读
3D游戏编程大师技巧 豆瓣
Tricks of the 3D Game Programming Gurus-Advanced 3D Graphics and Rasterization
作者: [美] 拉莫泽 译者: 李祥瑞 / 陈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 6
《3D 游戏编程大师技巧》是游戏编程畅销书作者André LaMothe的扛鼎之作,从游戏编程和软件引擎的角度深入探讨了3D图形学的各个重要主题。全书共分5部分,包括16章的内容。第1~3章简要地介绍了Windows和DirectX编程,创建了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模板,让读者能够将精力放在游戏逻辑和图形实现中,而不用考虑Windows和DirectX方面的琐事;第4~5章简要地介绍了一些数学知识并实现了一个数学库,供以后编写演示程序时使用;第6章概述了3D图形学,让读者对《3D 游戏编程大师技巧(附光盘)》将介绍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第7~11章分别介绍了光照、明暗处理、仿射纹理映射、3D裁剪和深度缓存等内容;第12~14章讨论了高级3D渲染技术,包括透视修正纹理映射、Alpha混合、1/z缓存、纹理滤波、空间划分和可见性算法、阴影、光照映射等;第15~16章讨论了动画、运动碰撞检测和优化技术。
《3D 游戏编程大师技巧》适合于有一定编程经验并想从事游戏编程工作或对3D图形学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我们怎样读书 豆瓣
作者: 范寿康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4 - 3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大奥 (第1巻) 豆瓣 Bangumi
8.5 (26 个评分) 作者: 吉永史 白泉社 2005 - 9 其它标题: 大奥 (01)
男子のみを襲う謎の疫病が国中に流行り、男子の数が激減。男女の立場が逆転した世界に生まれた貧乏旗本の水野は、大奥へ奉公することを決意する。女性の将軍に仕える美男三千人が集められた女人禁制の場所・大奥で巻き起こる事件とは…!? 2005年9月刊。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时间亡命者 豆瓣
시간 망명자
作者: [韩] 金周永 译者: 李旋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 4
二十世纪中叶,在上海流浪的志韩遇见了一个胸前佩戴奇怪徽章的神秘男子,男子自称是移民使者,前来带他去往未来。一声枪响,生死掉转,志韩在未来世界醒来。他去寻找莫逆之交秀香,却意外地卷入了离奇的连环杀人案。
未来世界并非伊甸园,国家消亡也并不会磨灭人类的欲望,只要有人存在,骇人听闻的杀人事件、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机器人与人类的战争就永远不会停息,时间亡命者志韩将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新使命……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古代诺斯替主义经典文集 豆瓣
作者: 张新樟 编 译者: 张新樟 东方出版社 2017
本文集依据诺斯替教派的历史谱系、思想类型、和文体三个层面整理和翻译了迄今为止发现的几乎全部狭义诺斯替经典,包括教父们反异端著作和新约伪经中保存下来的残片、短文、以及最近几十年来考古发现的诺斯替原始文本的科普特译文,其中包括整部著名的《那戈.玛第书册》。本书采纳和综合国际学界已有的经书收集、翻译、诠释成果,每个文本都依据原文和多种语言译本对照翻译,对其写作背景、风格、精神义理予以详细说明,是一部系统全面的诺斯替经典注释校订版。
诺斯替经典文献最大限度地打破门户之见,有意识地从两个角度融合和提炼了古代地中海世界宗教哲学流派中的治疗型智慧:一是通过对人的意念状态的细致入微的分析触及人们精神疾患的根源;二是通过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宗教观念、教条和迷信的诊治探究宗教病的根源。从心身疾患治疗学的角度对诺斯替主义文献进行整理和批判,可以为我们这个时代应对精神问题、调整不正常的社会意识状态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诺斯替经典文献与古代巫术、魔术、神智学、法术、秘仪、鬼魔学、占星学等宗教现象,与古代晚期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以及与斯多亚派、新毕达哥拉斯学派、新柏拉图主义等哲学学派都有极深的因缘,诺斯替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思想类型对后世政治思想也有深远影响,因此这部文集对于那些对宗教神秘主义修行和比较宗教学感兴趣的学者、对于那些研究基督教、犹太教、希腊或罗马哲学宗教思想的学者,乃至于对于那些关心思想史和政治哲学的学者而言,都是一部重要的参考文献。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親愛的殺手先生(1) 豆瓣
作者: 邊天使 長鴻出版社 2016 - 11
八代先生是個作風奇特的殺手,而他又有什麼樣的殺人風格呢—?他會用「殺人預告」的親筆信事先通知目標,在討論完時間與殺害方式等事項之後,他就會依約確實執行。他是全世界最親切、最有禮貌,下手正確無比的殺手。少年‧初,是八代的刺殺目標,而他卻樂於與這樣的八代互通書信。他能夠持續自己的復健,直到他引頸期盼的死期來臨嗎—!?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不敢问希区柯克的,问S先生吧 豆瓣
作者: 科学松鼠会和它的朋友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 6
【编辑推荐】
电影正看得如痴如醉,有人在一旁冷冷地说:“哦,这不科学。”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放松一点嘛朋友,我们不想打扰你的观影兴致,也不是吐槽爱好者,只想多提供一个看电影的角度。
如果你也在看电影时嘀咕过:“这可能吗?”“那是什么?”
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量身打造。
【内容简介】
S先生,可以理解成松鼠,也可以理解成科学(Science),它负责从科学角度解答好奇宝宝们看电影时冒出的奇怪问题。如果你也爱在看电影时胡思乱想,欢迎坐过来,找出这些经典电影,和S先生一起来看第二眼。
未来属于好奇心,好奇心属于“这也许没什么用但我就是想知道”星人。
【推荐】
电影是我描述事物的途径,我愿意了解并接纳这个世界的任何一面,这本有意思的书,让我看到了它原本不那么显性的一面,图像、形象之外,还有数据和基本规律。在这里,科学的精准和文艺的多义居然无缝对接,它可以是电影呼啸翻涌的情怀里让人心下妥帖的技术细节,也可以直接用来构建电影本身。
——导演 贾樟柯
电影汇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进展,一切成果。比穿越而来的宋朝人幸运的是,我们是站在一个连贯的人类经验线上,不但知其然,而且愿意并有能力知其所以然。
这本书做的就是这件事,从电影里的星星点点入手,扯出一条线头,帮我们梳理时代进展,以及我们的经验成型过程。它之所以让人感到兴味盎然,并且读出一种热烈讨论的节奏和基调,就是因为策划者、作者和读者之间,达成了类似的默契:咱们是一群兴致勃勃的人。
—— 影评人 韩松落
《植物人怀孕问题》,《与金刚相爱的问题》,一本科普读物,信手一翻就看到了这两个问题,我登时懂得了,什么叫做业界良心。
——编剧 史航
2020年5月29日 想读
重新发现欧洲:法兰西何以成为法兰西 豆瓣
A BRIEF HISTORY OF FRANCE
作者: [英]塞西尔·詹金斯 译者: 高银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 - 5
我们要想了解今天的法国,就必须理解其历史沿革。要想了解法国人对共和制的担忧,就得回溯法国大革命;要想认识法国先进的教育体系,就得寻访拿破仑;要想体会拉辛戏剧的力量,就得把握路易十四人生中的紧张与矛盾;要想明白优雅法语的发展,就得寻访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高卢地区。
法国扣人心弦的历史,在革命与王权、艺术化与世俗化之间摇摆,这并非因为它喜怒无常的性格,而是源于它在欧洲大陆身处包围的地理位置。因此,法国的身份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关系所决定的,从罗马帝国到拿破仑战争,再到“二战”后的英国和美国,各种各样的冲突关系塑成了今天的法兰西。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暗室手册 豆瓣
Steps
7.1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耶日·科辛斯基 (Jerzy Kosinski) 译者: 杨向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 196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被誉为与卡夫卡、塞利纳媲美的黑色寓言经典。
☆ 作者耶日·科辛斯基一生充满神秘与传奇。他是“二战”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也是阿瑟·米勒、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推崇的作家。他是滑雪爱好者,还做过摄影师,并通过伪造文件的方式成功 移民。《暗室手册》中的许多故事与作者本人经历高度重合,展现了一个异乡人在孤独与危险的生活中不断求生的旅程。
☆ 由多个短小故事组成,可以从任意一个片段读起,但连起来也是一部完整的小说。生活本无意义,但我们的生活,就是在片段的空隙中创造意义。这部书精确勾画了当代人内心的幽暗角落,但也为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爱和理解的可能。
————————————————————————
他的作品表现的是,在人类身心越轨的状态下,梦境与日常生活的尖利毒牙与斑驳色彩。
——美国艺术和文学学会奖颁奖词
科辛斯基的文字能够完美传递他的意图:凝练,疏离,如宝石一般明晰,总体上充满克制。强大有力又深刻地令人不安。
——《纽约时报》
低调内敛,叙述简洁,处处克制。
——《纽约时报书评》
和康拉德、纳博科夫一样,经过神奇的训练,科辛斯基已经能用辛辣而且克制的英语写作。他是一位文体家,即使和英语母语者的作家相比,他也几乎没有对手。阅读这部小说使我确信,他是我们文坛最有天赋的新作者之一。
——欧文·豪,《哈泼斯杂志》
——————————————
这是一部由众多短小的故事片段构成的小说。这些故事写到了:被信用卡的魔力迷住的乡村女孩;一只不断吃掉自己触须的章鱼;疗养院里的游客、病人和滑雪教练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做了逃兵的一天;富人圈子里的赛车游戏以及这场游戏最终造成的惨剧;为了避免被处决,而在刹那间成为行刑者的情境;“我”离开故乡,来到富足又冷漠的新大陆,开始艰辛、危险又充满诱惑的生活……科辛斯基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想象糅合在一起,连缀起这部洞察20世纪生活启示录。小说揭示了外部环境对人的控制和异化,人与人之间危险而脆弱的关系。但在这种生存中,主人公也在发现美的完成和人与人互相理解的可能。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谁能照顾人 豆瓣
作者: 范雪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9
《谁能照顾人:战时中国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东大中文·新学衡文库》的主体是作者近十年内关于抗战时期文化研究的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研究延安文艺和抗战文学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主要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新诗评论》等刊物上。第二部分是以电影研究为主的论文集合:两篇关于1930年代电影的学术论文(发表于《文艺研究》和《现代文学与文化》):一篇电影书评(发表于《新京报·书评周刊》);还有一篇是对晚清沪上小说《海上花列传》的研究论文。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推理要在本格前 豆瓣
7.0 (40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 [日] 芥川龙之介 译者: 徐建雄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4
在近百年的日本推理文学史上,
他们将推理小说送上了新的巅峰,
使之成为极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体,
折射出日本文化的底蕴之魅——
自明治维新之后,受欧美侦探小说影响,日本推理小说逐渐发展起来,并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蜕变。
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无数甘于奉献的创作者们,下至一般素人,上到文豪大师,皆在勇敢尝试着推理文学的无限可能,由此孕育出日本推理史上一个个传奇辉煌的时代。
本书收录了诸多日本文豪名家写就的推理短篇,均创作于日本推理文学发展的早期。这些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宛如黎明中的闪耀群星,指引着日本的推理,走向更为绚丽的未来。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地下室手记 Goodreads 豆瓣
Записки из подполья
9.2 (182 个评分) 作者: (俄罗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曾思艺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地下室手记》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由主角地下室人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地下室人是名年约四十岁左右的退休公务员,他的内心充满了病态的自卑,但又常剖析自己。全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地下室人的长篇独白,内容探讨了自由意志、人的非理性、历史的非理性等哲学议题。第二部分是地下室人追溯自己的一段往事,以及他与一名妓女丽莎相识的经过。
《地下室手记》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也预视了他后来5本重要的长篇小说:《罪与罚》、《白痴》、《群魔》、《少年》、《卡拉马佐夫兄弟》。该书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认为:"这部小说是他写作生涯的顶峰,是他的扛鼎之作,或者,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说是打开他思想的钥匙。"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认识建筑 豆瓣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8.8 (17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麦卡特 / [芬] 尤哈尼·帕拉斯玛 译者: 宋明波 后浪 |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6
全球首部以体验为核心的建筑类入门读物
精选五千年来72座建筑典范,开启环球云游建筑之旅
👩 编辑推荐
🌟以体验为核心,提供理解建筑的绝佳途径
两位作者均为执业建筑师,同时又都在欧美知名高校从事建筑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他们从自身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坚信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建筑。本书以体验为核心,以文字、照片和平面图三者结合的方式引领读者展开一场仿佛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
🌟12个建筑主题,72座伟大的建筑
全书以空间、光线、地景和场所等12个和建筑密体验密切相关的主题为框架,精选72座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杰作,涵盖全球各种建筑风格。既有古老的埃及金字塔,也有现代化的悉尼歌剧院,既有装饰华美的神圣家族大教堂,也有纯几何形的流水别墅,既有非洲的多贡人村落,也有富有东方风情的伊势神宫。
🌟近400张建筑照片,80余幅建筑平面图,搭配精心绘制的路线图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的体验这72座建筑,作者精选了大量建筑照片,既有宏观的全景图也有微观的细部图,再搭配大量标有参观路线和照片拍摄位置的建筑平面图,让读者不用到现场也能领略建筑的全貌,打造沉浸式的纸上建筑之旅。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为大众读者撰写的建筑入门读物,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一种理解和体验建筑的全新的途径。全书根据关键的建筑主题划分为12章,精心挑选包括埃及金字塔和悉尼歌剧院在内的72座代表性建筑,引领读者展开一场仿佛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每章有一篇简短的引言介绍相关概念和背景知识,然后用6个建筑实例详解该主题,搭配精美的建筑照片和带有观赏路线的平面图,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 媒体推荐
本书带你参与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探索之旅,重新认识伟大的建筑。
——《天窗》,美国建筑师协会期刊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异端的权利 豆瓣
Castellio gegen Calvin oder Ein Gewissen gegen die Gewalt
9.0 (18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赵台安 / 赵振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
三联文化生活译丛
7.75印张
123千字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玫瑰的名字 豆瓣 谷歌图书
Il Nome Della Rosa
8.4 (19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沈萼梅 / 刘锡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5
翁贝托•埃科代表作,密码型推理小说的始祖
日本“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20年总评榜第一名
日剧《轮到你了》,《唐人街探案》剧集助攻
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全明星阵容
作者修订版,提升阅读体验
内容升级,收入《玫瑰的名字注》
《玫瑰的名字》是翁贝托•埃科的代表作,被誉为“密码型推理小说”的始祖,在推理文学大国日本甚至被选为“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创设20年以来总评榜第一名。在出版三十年后,作者针对读者关于拉丁语引文、知识背景过于广博等反馈意见,做了些许修订和删改。为了丰富阅读体验,全新修订版亦将收入《玫瑰的名字注》一文。
《玫瑰的名字》发生在中世纪的一座修道院,修士威廉与弟子阿德索来到修道院,为皇帝与教皇的调解做准备。二人刚一到达,修道院就发生了命案。精于推理的威廉受院长委托着手调查,但命案并没有停止,每天都有一个人死于非命。修道院里那座迷宫一样的藏书馆蕴含着诸多秘密。当秘密被揭穿之际,命案也真相大白。最后,修道院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2020年5月28日 想读
装帧列传 豆瓣
作者: 李志铭 商务印书馆 2019
以人物群像写历史,从装帧设计看时代。
20 世纪七十到九十年代间,旧的禁忌与束缚正松绑,新的可能不断涌现,宛如夜里烟火爆裂,璀璨开花。值此风起云涌之际,有一群书籍装帧设计师,也正置身从手工过渡到数字的递变阶段。他们独运匠心诚意,各显风格才情,成就了台湾的设计美学风范。
本书以 11 位设计大家的生命历程为经,铺写出或曲折跌宕,或执着不悔,或桀骜不群的创作身影 ;以台湾书籍装帧发展脉络为纬,借由曾引领一时风骚的设计者与经典代表作品,重现那狂飙年代的社会面貌与文化氛围,映照出斑斓夺目的时代切片。书中穿插历史照片,以及总计逾 300 幅的代表性书影、杂志、海报与文宣等图像,深富史料价值。
2020年5月2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