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미디어와 한국현대사 豆瓣
作者: 유선영 / 이화진 대한민국역사박물관 2016 - 6
016-06-30
발간부서
연구기획과
페이지
397
저자
대한민국역사박물관의 학술 정기간행물 《한국현대사 연구총서》는 현대사 쟁점 주제에 대한 전문가들의 연구결과물들을 학계 및 일반인과 공유하기 위해 기획되었다. 주요 현대사 연구주제에 대한 학제적 연구기회를 제공하고 다양한 현대사 주제들을 균형 있게 다룸으로써 근현대사 연구 활성화에 기여하는 것을 목표로 발간한다.
이번 연구총서 제10권 『미디어와 한국현대사: 사회적 소통과 감각의 문화사』에서는 개화기 혹은 구한말에서 시작되어 디지털 모빌리티가 일상을 재편하고 있는 21세기의 현재까지 이어지는 역사 안에서 미디어가 시기별로 어떠한 변화의 역선이었는가를 탐문하고 해석하고자 기획되었으며, 이를 살펴보는 원고 7편을 실었다.
2020年5月21日 想读
睡眠革命 豆瓣 Goodreads
SLEEP:Redefine Your Rest,for Success in Work,Sport and Life
7.2 (53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克·利特尔黑尔斯 译者: 王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6
☆睡得多≠睡得好,高质量的睡眠是让生活效率更高、让精神状态更好的关键。
☆英超曼联御用运动睡眠教练,NBA、奥运会英国代表队、皇马俱乐部指导顾问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独创R90睡眠方案,重置睡眠方式,解决睡眠难题,赶走现代人的睡眠干扰,彻底改善睡眠质量。
☆只要坚持每天施行,你的睡眠质量将在7周内获得飞跃式改善,实现最大限度的身心修复,提高生活效率,让你自信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足坛第一教父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推荐,英国《卫报》、《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等重量级媒体热评不断。
英国首屈一指的运动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首度公开其独创的R90睡眠方案,提出修复睡眠的七大关键指标,颠覆八小时健康睡眠的传统定式,重新定义睡眠方式,有效掌握在适宜睡眠时间里获得更高质量睡眠的新方法,从而开启更自信、更高效、更快乐的人生。
2020年5月20日 想读
元氣囝仔 1 豆瓣
ばらかもん 1
10.0 (5 个评分) 作者: ヨシノ サツキ 译者: Akane 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1 - 8
總而言之………
客人給我從玄關進來!!
因緣際會下,來到日本最西端的島上生活的年輕帥哥書法家‧半田清舟。
在開始不習慣的鄉村生活的「老師」面前,
出現了一名天真浪漫的島上囝仔.奈留……?
在都市長大的傲嬌老師和胸襟異常寬闊的島上居民交織而成的觸動人心島嶼喜劇,
眾所期盼的第一卷!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少年同盟 1 豆瓣
君と僕
9.0 (8 个评分) 作者: 堀田きいち 译者: 蕭嘉慧 東立 2007 - 8
這是描寫就讀高中二年級的雙胞胎兄弟悠太與祐希及他們的青梅竹馬春、要四個人之間既詼諧又悠閒,還帶點溫和的日常生活故事。
雖然離熱血還有點距離,不過這也是青春的一種?
備受期待的青春塗鴉第1集!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ブルーピリオド 1 豆瓣 Goodreads
蓝色时期
9.2 (25 个评分) 作者: 山口つばさ 講談社 2017 - 12
成績優秀かつスクールカースト上位の充実した毎日を送りつつ、どこか空虚な焦燥感を感じて生きる高校生・矢口八虎(やぐち やとら)は、ある日、一枚の絵に心奪われる。その衝撃は八虎を駆り立て、美しくも厳しい美術の世界へ身を投じていく。美術のノウハウうんちく満載、美大を目指して青春を燃やすスポ根受験物語、八虎と仲間たちは「好きなこと」を支えに未来を目指す!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SPY×FAMILY 1 豆瓣 Bangumi
7.7 (26 个评分) 作者: 遠藤 達哉 集英社 2019 - 7 其它标题: SPY×FAMILY (1)
名門校潜入のために「家族」を作れと命じられた凄腕スパイの〈黄昏〉。だが、彼が出会った“娘”は心を読む超能力者! “妻”は暗殺者で!? 互いに正体を隠した仮初め家族が、受験と世界の危機に立ち向かう痛快ホームコメディ!!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SPY×FAMILY 2 豆瓣 Goodreads Bangumi
8.1 (12 个评分) 作者: 遠藤 達哉 集英社 2019 - 10 其它标题: SPY×FAMILY (2)
東国と西国、両国間の平和を守る任務の為、名門校受験に挑んだフォージャー一家。だが、標的デズモンドに近づくにはアーニャが特待生にならなくてはいけない!! そこで黄昏は“ナカヨシ作戦”を実行するが…!?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估价师眼中的房地产 豆瓣
作者: 高喜善 中国计量 2008 - 1
《估价师眼中的房地产:关于北京房地产政策市场和估价的探讨》是北京首佳在2000年~2007年撰写的关于房地产行业的专业性文章,其中包括部分曾经对外发表的文章。全书由地价研究、估价理论、估价实务、政策解析、市场透视等共五个部分组成。各篇文章均由多年从事房地产估价的资深估价师撰写,从估价师特有的角度看房地产市场、读房地产政策、探估价精髓。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一场夭折的中国文化启蒙运动 豆瓣
作者: 林伟然 译者: 李玉华 UMI Company 2003
本书为林伟然先生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96年,由其遗孀李玉华女士译成中文。原英文标题为:An Abortive Chinese Enlightenment: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lass Theory。
作为大陆文革的亲历者,作者经过多年研究,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不成功的意识形态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为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思想混乱。中国人今天大都否定这场革命,实际上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政治需要:一种认为文化大革命没有进行到底,另一种则反对这场运动所公开宣称的目的。
作者认为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中国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60年代兴起的“新阶级斗争”理论对文革中动员群众起来造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运动夭折的灾难性后果,形成今天中国社会问题的死结:一方面社会依赖于国家机器来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国家机器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进行重新改造,而文革半途而废的结果,既不可能产生前者,又失去了后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介绍:思想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特别角色
第二章 背景介绍:文化大革命以前的阶级斗争理论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早期阶级斗争理论的思想意识形态再定位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晚期对阶级斗争理论重新解释的尝试
第五章 为民主的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后的阶级理论
第六章 结论和思考:文化大革命作为一场流产的中国启蒙运动
译后记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指导手册 豆瓣
作者: 本书编写组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0 - 3
《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指导手册》详细解读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基本概念及类型,阐释用人单位应建立的制度机制、工会组织应发挥的作用,分析点评实践案例,帮助职工了解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自身权益,清楚识别性骚扰,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性骚扰,并参与、促进、监督用人单位建立和执行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机制。
2020年5月19日 想读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豆瓣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作者: 默顿 译者: 唐少杰 / 齐心 译林出版社 2008 - 9
简介: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科学社会学奠基人、结构功能主义流派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的代表作,自初版以来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著作和重要理论源头之一,被译成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阅读,其影响远远超出了社会学、甚至社会科学领域。本书收录了默顿从早期到20世纪6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论文,主要探讨了理论社会学、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研究及科学社会学研究等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概念,并强调了在功能分析中区分负功能和正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等的重要性,从而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系统地奠定了功能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在默顿的所有著作中,被引证次数最多的就是这本《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导读:
默顿使社会学具有了神圣的感召力,一个人一旦受到默顿的感染,他将毕生为之奉献。
——詹姆斯·科尔曼
译者的话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ing Merton)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学功能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默顿1910年7月4日出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工人家庭。1931年获得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1936年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哈佛大学任讲师。1939年至1941年在新奥尔良的图兰大学社会学系执教。1957年担任过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自1941年起,默顿长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执教,先后担任过该系的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并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教授和特殊贡献教授,1984年退休。默顿曾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为了表彰默顿对社会学所做的杰出贡献,美国总统向默顿颁发了国家科学奖章,他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社会学家。默顿还获得过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二十多所美国及国外大学的荣誉学衔,曾担任过若干学术团体的主席和数十家美国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名誉成员。2003年2月23日,默顿因病逝世,享年九十二岁。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全书由四编二十一章近一百四十节构成,规模宏大,大致以“理论社会学——结构和功能研究——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研究——科学社会学”的线索展开。
从第一编“论理论社会学”中可以看出,默顿对美国社会学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验社会学”转向“理论”社会学,即由过去的局部社区、个案和事实的研究取向转向社会系统、抽象和复杂问题的研究取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换言之,默顿把以涂尔干、韦伯等人为代表的所谓欧洲社会学的思辨传统和理论取向,批判地、创造性地引入了崛起不久的美国社会学,这使他既不同于他的导师和同仁帕森斯那种过于宏大、抽象的理论风格,又对社会学理论发展与经验研究加以糅合,竭力摈弃过去那些理论与经验相分离且各执一端的倾向。这无疑也是默顿继帕森斯之后成为最富盛名的美国社会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默顿的重要贡献体现在这一编所阐述的三个主要方面:中层理论、功能分析方法(尤其是关于显功能和潜功能的论述)和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的相互影响。
第二编“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研究”实际上是默顿全面展开他的中层理论和功能分析方法并使二者结为一体的范例。基于中层理论的原则,默顿不是去创立有关如何实现功能要求的高度整合的“总理论”,而是着力于功能分析,始终明确地强调分析不断出现的结构模式、功能模式和行动模式的经验后果。默顿没有使第一编所获得的三个方面的主要成果陷于抽象而空洞的窘境,而是继续把它们融入到第二编阐述的三个主要方面:社会结构和失范(又称“反常”)、科层结构与人格、参考群体理论。
默顿雄辩而深刻地表明,社会学以及社会学家应该依靠发展“中层理论”而不是泛泛的一般理论来促进自己的学术活动。在社会学中,在关于经验问题的具体而又必要的研究假设与统一的理论体系之间,中层理论充当着中介;因而,中层理论可以原则上应用于指导经验研究。同时,必须强调的是,只有在关于社会系统诸多方面(如社会行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概括性理论与关于社会问题的具体、有条理和详细的经验描述之间架起“桥梁”,中层理论才能成立。中层理论本身也是一种功能分析方法,因为它不是综合的统一理论,而是社会学分析的战略。功能分析方法具有它依赖的经验材料所证实的优点,即:尽管多种不同的中层理论有可能被包括到更大的理论体系中,但真正予中层理论以检验的则是看它能否用于产生在一定背景中得到经验验证的预测性假设,以及看它能否充分解释在上述背景中所观察到的变量之间关系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中层理论从一般理论逻辑地推导出来,它使对一般理论的决定性检验坐落于能否被用来产生经验的假设。一般理论只有经过中层理论而与获得的经验后果相符合,才不致过于苍白无力而成为多余的。
在第三编“知识社会学与大众传播”中,默顿注意的焦点是社会学关于知识以及知识的基础、类型、功能、组织、背景、媒介、传播等问题的研究,评价了曼海姆所开创的知识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取向和状况。这里提出的问题是:所谓欧洲的知识社会学与所谓美国的大众传播研究能否进行比较或相互“补充”?二者如何从欧美不同文化的背景出发,在社会学意义上实现交叉或沟通?作为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大纛,默顿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深入、有趣而又非常值得回味的解答。
第四编“科学社会学研究”是默顿在科学社会学发展史上独占鳌头的又一证明。1936年,年仅二十岁的默顿完成了其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年,这部现代社会学史上的经典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学的诞生。尽管默顿后来把研究重点转向发展社会理论,尽管科学社会学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初在美国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默顿作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地位已经确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高涨的科学社会学研究重新确认了默顿的贡献。这与以托马斯·库恩为代表的美国科学哲学的崛起遥相呼应,一时间,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哲学彼此砥砺,相得益彰,蔚为壮观。
默顿对科学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social institution),科学对于整个社会的整合发挥着一种为其他社会建制所不及的独特功能,即科学保持着某种自主性。正如默顿所说,以往人们过多地注意社会对于科学的意义和影响,而他要研究科学对于社会的意义和影响。默顿在阐述了科学与社会秩序的互动、科学在民主社会结构中的特性等问题之后,凸显出其科学社会学最富有特色的方面:基于对近代科学史的考察,他指出,科学的兴起是早期新教的重大成果之一,而十七世纪新教的清教形式为近代经验科学的发展筑起了基地。另一方面,对于宗教,科学自身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功能自主性,这种功能自主性最终使科学彻底摆脱宗教的保守思想方式。因此,科学与宗教之间,具体来说,科学与新教、清教之间,存在着比人们所料想的更为重要、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些关系被埋没或误解了数百年之久。如果说韦伯把资本主义精神的发端归于新教伦理,那么默顿则指出科学发祥于新教的个人主义、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和合理性思想。对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的真谛,默顿心领神会,并使韦伯过于含蓄、笼统的思想“萌芽”长成活生生的科学社会学的“参天大树”。
默顿一生著述颇丰。他发表的大量学术著作和论文在社会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默顿的理论及著作也大量被译介到国内。然不难发现,默顿的全部理论和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他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堪称默顿思想和学说的一个缩写本“大全”。
1968年增订版序言
本书这次重新印刷不是新的修订版,而只是增订版。1957年的修订版,除了简短的导论被大大地扩展成了本版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外,其他基本未变。仅有的变动都是技术性和无关紧要的,诸如校正印刷错误与增补主题索引和人名索引。
最初写作构成本书的诸篇论文时,并未打算写成一部有连贯章节的著作。因此,那种期望这些论文现在的排列会展现出一个由严谨的内部联系所主导的自然演进过程的想法是徒劳的。然而,我还是不愿相信这本书完全没有连贯、统一和重点突出等诸种优点。
为了做到尽可能的连贯,这本书被分为四编。第一编展现了一种理论取向,根据这种取向,随后讨论了三类社会学问题。后三编各有一简短的导论,目的是想使读者不必自己去寻找由前一编到后一编的逻辑路径。
为了全书的统一起见,这些论文是着眼于两种社会学关切的逐渐展开和发展而组合起来的,这两种关切贯穿于全书,是通过各个章节中的观点而不是在考察一个特定主题之中得到充分表述的。这两种关切就是对社会学理论与社会研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切和对整理实质性理论与社会学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程序的关切。
可以认为,这两种目的并没有受到范围过于局限的损害。事实上,假若我暗示这些论文涉及了那些广大而模糊的领域,那么这一过分的论断只是强调了产出的微不足道。但是,既然理论与研究的结合、理论与方法的整理是贯穿于本书各章节的关切,那么就理论取向说几句,正如在第一编所提出的,就是适宜的。
第一章阐明这一情况: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目前的应用理论的表述之间,虽然它们的功能是互动的,但却是不同的。我们几乎无需指明当前的理论社会学依赖于以往的理论社会学的遗产。然而,我相信,考察对于真正的社会学思想史而不是一系列按年代整理出的社会学学说概要的知识要求,还是有价值的。这就恰如考虑当前社会学理论如何吸取前人理论是有价值的一样。
由于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对社会学中层理论予以很大关注,所以就有理由根据这一时期发展出来的对这种理论的应用和批评来考察一下这种理论的特性和作用。第二章承担的正是这一任务。
第三章为被描述为功能分析的社会理论提出了一个框架。它是以一种范式为中心的,这种范式整理了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人类学诸领域发展出来的功能阐释中一直隐含(偶尔也显见)的那些假设、概念和程序。如果放弃发现一词的广泛含义,那么就可以说这个范式的诸因素主要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发明的。它们部分是通过批判性地仔细考察那些把功能取向应用于社会研究的学者们所作的研究和理论讨论而得以认识的,部分地是通过重新检验我自己对社会结构的研究而得以认识的。
第一编的最后两章概括了现今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公认的各类相互关系。
第四章区别了那些被社会学理论这一常常含糊应用的术语所包括的相关但又不同的研究:方法论或程序逻辑、一般取向、概念分析、事后解释、经验概括和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在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它们联系的事实就包含了它们的区别——我要强调在理论中一般取向的局限和功能。社会学从这种一般取向中,要比从一系列由一般理论导出的、被经验证实的、具体的一致性中得到更多的充实。因此,我也要强调和试图描述经验概括的重要性和不完全性。在这一章中,所指出的是这种毫不相同的概括可以通过一个整理过程而得以核实和加强。因而,它们就成为一般规则的例子。
第五章考察了理论与研究之间这种相互关系的另一方面,即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经验研究所得出的各种各样的结论。只有那些仅仅是读过而并未从事过经验研究的人,才会一直相信研究的惟一的或更为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检验先前建立的假设。该研究代表了一种基本的但却狭隘的、远不是惟一的功能。在理论发展中,(经验)研究起着比这种被动的确证作用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正如这一章所详细指出的,经验研究对社会学理论也有引发、重新阐述、重新确立和澄清的作用。因而,经验研究促进了理论的成熟。很显然,那种远离所有经验研究而只凭道听途说的社会学家,会冒着同经验隔绝的危险,而经验研究很容易把他的注意力转到新的、富有成果的方向上去。他的思想里还没有经验准备。他还不会有常常被称为偶然发现的经验,即由对新发现(而不是按图索骥)有准备的头脑偶然作出的发现。由于注意到这一点,我把偶然发现作为经验调查的一个事实而不是一种哲学。
马克斯·韦伯赞成的观点是对的,即一个人不必为了了解恺撒而成为恺撒。但是,对于我们理论社会学家来说,有这么一种诱惑,常常好像为了解恺撒而不必研究恺撒。然而,我们知道,理论和研究的互动既有助于对特殊个案的理解,也有助于一般规则的形成。
我感激芭芭拉·本根精心编辑了前两章;感激哈里特·A.朱克曼博士对这两章初稿的批评;感激玛丽·迈尔斯女士把涂改不清的手稿变成了清晰的打字稿。在准备这些导论性的章节时,我还得到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罗伯特·K.默顿
纽约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
1968年3月
1957年修订版序言
在这一版中,大约三分之一多的内容是新的。这一主要的变化包括四个新的章节和两个文献附录,这些附录回顾了它们所属那些章节所涉及的问题的近来发展。通过改写那些应该很清楚却并不清楚的段落,我也试图改进书中各处的阐述,并且我已消除了几个绝不应犯的乏味的错误。
在这一版所加的四章中,有两章来自已出版的专题文集,其中一本已脱销了,另一本也同样近于见不到。“影响的模式:有地区性和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人物”一文首次出现在1948年至1949年的《传播研究》(P.F.拉扎斯费尔德和F.N.斯坦顿编)中,它是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处关于在社会中个人影响之作用的系列研究的一部分。这一章介绍了“影响”这一概念,区分了两类不同的影响,即“地区性”影响和“世界性”影响,而且把这两类影响与地方社区中的影响结构联系起来。“关于参考群体行为理论”是与艾丽斯·S.罗西夫人合作写成的,最初发表在《社会研究中的连续性》(R.K.默顿和P.F.拉扎斯费尔德编)中。它利用了《美国士兵》所提供的大量证据,来阐明在某些条件下,人们要使自己遵从不同群体的,特别是他们所不隶属的群体的规范。
在这一版中新加的其余两章从前未发表过。第一个是“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这一章试图加强近来对被称为失范的社会规范解体的经验和理论分析。第二个是“参考群体和社会结构理论中的连续性”。这一章试图说明当前对参考群体行为的研究的一些特定社会学含义(不同于社会心理学含义)。目的则在于考察社会结构的某些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在对参考群体的社会学分析能够取得进一步发展之前必须解决。
文献附录主要涉及到社会学中的功能分析,还相当详细地涉及到近代科学发展中新教的作用。
我特别要感谢埃莉诺·巴伯博士和玛丽·克林克夫人所做的校对;感谢伯尼斯·泽尔迪齐夫人所做的索引准备工作。在修订本书时,我受惠于福特基金会为行为科学计划提供的一小笔资助,这笔资助是没有事先限于某个特定项目的资助表中的一部分。
罗伯特·K.默顿
纽约哈得孙河畔黑斯廷斯
1956年感恩节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雙子殺手 豆瓣
Gemini Man
作者: 泰坦圖書 译者: 李斯毅 / 洪世民 麥田 2019 - 10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金獎導演李安執導
《我是傳奇》《自殺突擊隊》威爾‧史密斯主演
10/25隆重獻映
與自己對決
世界上有那麼多人想殺我,
為什麼偏偏被派來殺我的是你?
25年前,他的基因被拿去製造複製人,
25年後,他發現前來追殺自己的,竟是年輕25歲的自己……
金獎導演李安再度挑戰最前衛科技 深究人性極限
採用最新科技,以4K、3D、120格的高幀率拍攝
一個醞釀20年,等到當今科技盛世才能訴說的故事。
一段放膽進入恐懼深淵,才能找到一絲光明的奪命歷險。
世界上唯有你,能跟你自己對決。
▍內容簡介
他們從未遇過敵手,直到與對方交戰。
為什麼,槍口對準彼此的兩人,
竟擁有一模一樣的臉孔?連基因都完全相同?
亨利是一位世界知名的頂尖殺手,無人能敵。自從結束最後一項任務,宣布退休的第二天起,他的日子就再也不平靜。
昔日同袍意外出現,告知他成功除掉的「恐怖分子」其實是長年為政府辛苦貢獻的「科學家」。亨利也開始遭到一連串不明人馬追殺。他開始懷疑,最後一次的任務背後另有陰謀,更揣測過往近三十年為了保家衛國而出過的任務,可能都是幕後黑手的有心利用。
就在此時,一位年輕殺手前來取他性命,對方竟能預測亨利的一舉一動,招招對準要害。怎麼可能?世上竟有身手能與他匹敵,他卻未曾耳聞的同業高手?當亨利和這位陌生殺手打照面,他驚訝地發現,兩人竟然長得一模一樣!這位殺手是誰?這場追殺背後的主謀有何目的?為什麼當他決定停止殺戮,他的性命才開始遭受威脅?
亨利懷疑:世界上那麼多人想除掉我,為什麼來殺我的偏偏是你?
年輕殺手也懷疑:每個人出生都有意義,為什麼我的存在是為了取你性命?
準備廝殺的兩人真的相互為敵嗎?或者,他們該聯手對抗真正的敵人?
▍有關《雙子殺手》你不可不知的3件事
1‧最完整呈現故事細節的官方電影小說
《雙子殺手》為金獎導演李安挑戰4K、3D、每秒120格的高規格技術拍攝,即將帶來無比細緻的視覺盛宴,呈現主角亨利與複製人交手的罕見畫面。文字不受技術限制,能最完整呈現電影難以容納的故事細節與人物內心,不容錯過。
2‧影視小說高手打造最過癮的閱讀體驗
小說由最善打造暢銷影視小說的泰坦圖書規畫出版,最專業的故事團隊擔綱編寫,情節流暢,深富娛樂性。可說是超越電影的精采故事,刺激閱讀體驗絲毫不遜於影像。
3‧最黑暗深沉的小說主題
藉由男主角亨利與複製人交手後的一連串發展,故事不僅展現人與自我之間拉鋸的永恆主題,更隱約探討科技如何凌駕人性,而利益又如何普遍扭曲了真相等思索,黑暗深沉更勝《銀翼殺手》。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海子的诗 豆瓣
9.2 (155 个评分) 作者: 海子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 4
本书收录了已故诗人海子的诗作精华,其诗以独特的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从这些诗中反映出诗人那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对于生命的世俗和崇高的激动和关怀。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孽子 豆瓣
9.3 (267 个评分) 作者: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0
白先勇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孽子》,以同性恋为题材,全书共分为四章,依次是“放逐”、“在我们的王国里”、“安乐乡”、“那些青春鸟的行旅”,描写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台北的一群为家庭所弃、为社会所遗的“孽子”。白先勇题记:“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其中父子冲突的主题,亦令人印象深刻。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此生未完成 豆瓣
8.3 (67 个评分) 作者: 于娟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1 - 5
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一位母亲、女儿和妻子的生命日记。
2009年12月于娟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病中日记,在日记中反思生活细节,并发出“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的感叹,引起网友关注和众多媒体热议。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众多网友在网上进行追悼。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伪装剥离了,所有的喧嚣远去了,所有的执着放下了。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在这个故事里,很多读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
记录黑暗是残酷的,尤其在感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生命油灯一点点黯淡之时。但于娟决定完完整整写下这段生命中最黑暗最苦痛的日子,也是她认为过去32年最有意义的日子。
——《三联生活周刊》
“我想给儿子土豆留下些什么”。正是带着这样的信念,于娟在病中也坚持辅导孩子。而在生命日记中展现她的喜忧,写下她的感悟,不是矫揉造作、不是宣传作势,而是一个母亲要给她的孩子留给一份礼物。
——《人民日报》
其(于娟)病痛的苦楚、人性的感悟,读来令人泪下,其实是一本最好的人生教材,教会我们如何去热爱生命,如何去抵挡困难。
——《中国日报》
这位风华正茂的女博士,在博客上残酷、冷静而理性地记录下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健康、财富、亲情等人生追求的感悟。这些提前到来的参悟,也许会对那些仍在苦苦追求的人们带来一种别样的启迪。
——《齐鲁晚报》
复旦大学“抗癌教师”于娟在癌症抗争的一年半时间,留下79篇抗癌日记和“复旦教师抗癌记录”微博,这些在生死交叉点上对生命的反思,对年轻人莫透支青春的警诫感动了无数人。
——《新民晚报》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理想国 Goodreads 豆瓣
Πολιτεία
8.6 (185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柏拉图 译者: 郭斌和 / 张竹明 商务印书馆 1986 - 8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理想国》一书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是政体。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这样,所谓哲学家执政,就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和绝对最高权力的结合。他坚信只有哲学家才可拯救城邦和人民,哲学家是理想国必然的统治者。
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正义有着多么强烈的憧憬与向往!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正义和智慧不仅是国家的主题,也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存在的本质,因为国家的起点“就是永无止境的时间以及时间带来的变化”。
柏拉图的正义表现在爱情上就是节制。在我们很多人看来,柏拉图式的爱情似乎是精神恋的代名词,用来指称那种超越时间、空间,不以占有对方肉体为目的的只存在于灵魂间的爱情。而实际上柏拉图式爱情的真谛指的是一种对节制的崇尚,对善和美的追求。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强风吹拂 豆瓣 Goodreads
风が强く吹いている
9.0 (175 个评分) 作者: 三浦紫苑 译者: 林佩瑾 / 李建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1
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
“明明这么痛苦,这么难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
因为全身细胞都在蠢蠢欲动,想要感受强风迎面吹拂的滋味。”
宽政大学宿舍“竹青庄”的十名舍友凑成杂牌长跑队,在队长清濑灰二的魔鬼训练下,从零开始向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长跑接力赛“箱根驿传”挺进 。这十名大学生包括两名田径队逃兵、一对神经大条又聒噪的双胞胎、俊帅漫画宅男、尼古丁中毒的万年留级生、逻辑超强的毒舌精英、不爱跑步的黑人留学生、老实好青年、百发百中猜谜王。这些“选手”刚开始时连自己是田径队都不知道,且一半成员没有长跑经验。他们能否创造“箱根驿传”史上最大奇迹?不到最后一棒,没人知道答案。
“箱根驿传”二三事
1、 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长跑接力比赛,始于1920年。每年1月2日、3日举办,由关东学生田径联盟主办,读卖新闻协办。是日本新年最重要的、全民关注的体育赛事。
2、 路线从读卖新闻东京本社前出发,至箱根芦之湖后折返,去程有5个区间,回程同样有5个区间,合计10个区间总长约217公里。
3、 参赛门槛为曾经取得17分钟内完成5公里的记录赛正式记录。(后调整为16分钟30秒内完成5公里或34分钟内完成10公里)
4、 参赛队伍共20所大学代表队,各10名选手。每支队伍的每位参赛选手至少要跑20公里。(第4区例外,为18.5公里)
编辑推荐
△直木赏得主、《编舟记》《多田便利屋》作者三浦紫苑,历时六年创作之运动励志文学代表作——明明这么痛苦,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跑步真谛,亦是人生心诀。
△以日本全民关注的体育盛事“箱根驿传”为背景,《强风吹拂》的世界铸就一起奔跑的热血青年——2012年由村上春树首次执笔文案的长跑广告片在“箱根驿传”期间投放,鼓舞大地震后民众士气,而片中于痛苦中超拔的“驿传精神”,也通过互联网在全亚洲传播:疼痛无可避免,苦痛却可以自己选择。
△以20公里时速接力完成217公里长跑,十名大学生挑战“不可能任务”的青春群像——跑步是孤单的运动,跑步者却可以不孤单。《强风吹拂》中一支勉强取得参赛资格的弱小田径队,在队长清濑灰二率领之下与传统强校比肩较量,队员们共同经历魔鬼训练与严酷现实,终于创造“箱根驿传”史上最大奇迹。强风吹拂,只有跑者了解的状态,“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2020年5月18日 想读
众病之王 豆瓣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9.0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 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 李虎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2020年5月1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