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筑就我们的国家 豆瓣
Achieving Our Country
作者: [美] 理查德·罗蒂 译者: 黄宗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2
罗蒂追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老左派的思想成就,评点60年代至今文化左派的功过得失,他指出,为了“筑就我们的国家”,追求美国的建国理想,知识分子应做出更为脚踏实地的努力。
本书源于罗蒂1997年所作的“麦西美国文明史系列讲座”。书中的罗蒂自始至终慷慨激昂、充满自信,他旨在激励美国左派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内事条,重新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从而恢复美国文化生活的平衡。
2021年7月3日 想读
野蛮的反常 豆瓣
作者: 安东尼奥•奈格里 译者: 赵文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21 - 6
在本书中,作者将斯宾诺莎的《论神、人及其心灵幸福》《笛卡尔哲学原理》《形而上学思想》《神学政治论》《伦理学》《政治论》连贯为了一个具有内在难题性关联的整体,揭示出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实践性,作者本人无疑继承了他所解读的这种政治的形而上学,并展望了它在当代语境中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后来创造的“诸众”哲学和“社会智能”及“帝国”概念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理论基础。
2021年7月3日 想读
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 豆瓣
作者: 张旭龙 摄影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 9
汤加丽人体艺术写真,ISBN:9787102026237,作者:汤加丽著;张旭龙摄影
2021年6月28日 想读
卡片笔记写作法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7.5 (148 个评分) 作者: [德] 申克·阿伦斯 译者: 陈琳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7
轻松写就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的卡片盒笔记写作法!
德国著名学者卢曼基于学习心理学的洞察,借鉴久经考验的笔记技术,使用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积累了 9万张知识卡片,一生中写了 58本书和上百篇论文。
本书是该系统的第一本中文综合指南和说明,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从写作知识、写作准备、写作能力和注意事项四个角度概述写作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总结了有效写作的四个原则;第三部分是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详细解释了卡片盒笔记写作法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将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思考、理解和提出新的写作思路,而不用将时间浪费在寻找笔记、资料或参考文献上。
无论你喜欢用笔和纸,还是喜欢在Windows、Mac或Linux上做笔记都没关系,这个方法都能够轻松应用。
 德国的卢曼被称为“当代黑格尔”,是马克思和韦伯之后,百年一遇的具备天才卓识的大师。作为20世纪社会理论界的一颗明星,卢曼以其辉煌作品的灿烂光芒,照耀着整个20世纪下半叶西方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进程。他的写作方式别具一格,37岁才投身学术界,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在德国很难获得的博士学位。他生前发表了58本书,及数百篇文章,不仅高产,而且《社会的社会》、《社会的艺术》等都成为影响深远的新经典。在本书中详细公开他成就背后的秘密——卡片笔记写作法,即使普通人不一定能够著作等身,但一定不再为写作发愁。
 从根本上改变写作难,学会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将会发现无论是写论文、还是写书都不再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传统先定写作目标和计划,自上而下地写,所以会感觉被逼无奈、事倍功半,而卡片笔记法是从平日就已经在构建自己的知识库,等有灵感的时候,才提取储备的知识,所以写起来兴致盎然。
 本书的作者借鉴了卢曼的卡片笔记写作法,所以这本书也算是一个学习成果,每个见解都综合了许多商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不仅提高了写作技能,也全面提升学习技能。英文版豆瓣评分8.8,想读近3000人,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020年,有两件事情深刻影响了我。阅读本书的英文版,便是其中的一件。多少年记笔记过程中的痛点,都被这本书娓娓道来,并且采用了令人信服、可执行的方法来破解。笔记不再是那“被忘却的纪念”,而是构成了一张硕大的思维之网,可以找到,可以积累,可以偶遇。这种方法升级的快感,我已经多年没有体会到了。感谢译者陈琳将本书原汁原味地翻译成了中文。让更多读者有机会重新找回记笔记的激情与乐趣。
——王树义,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玉树芝兰公众号主理人
卢曼的“盒中笔记”通常很简短,因为这些只是他庞大繁杂研究中的索引,等需要时,他会借由这些线头进行延伸思考,然后不断链接知识要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树。你也可以试试。
——姬十三 果壳CEO
很有趣的书,用这个方法可以不断积累笔记,形成终身学习、提高自我的习惯。
——亲子手帐达人、笔记大V温言
每天写6张卡片笔记,一年就可以完成博士论文,你信吗?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理论学家卢曼教授就是这样做的。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卢曼从阅读到记笔记到写作的整个工作流程及其背后的认知原理。真希望十年前的自己知道这个卡片盒笔记法,强烈推荐每一个学生、科研工作者、作家、终身学习者都阅读这本书并认真地实践它。
——李娟 北京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雪小豹说公众号主理人
卡片写作有很多流派,卢曼卡片盒写作法尤其合适学术写作与信息密度大的写作。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如何将卢曼盒卡片写作法应用到写作中的图书,值得向读者推荐。期待你从此成为一名卡片写作爱好者,享受写作的乐趣。
——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心智工具箱公众号作者
这是一本教会你如何从思考到整理,最后形成个人知识结构过程的书。让信息生长并自然地形成网络,如同人类大脑一样,你会重新认识“笔记”这件事。
——马锐拉,wolai我来笔记 创始人
把《卡片笔记写作法》当作一本写作书籍看,当然不错,但如果把它看作一本思考方法书,可能收获更多。不过,我认为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如何建立一个有生命的组织系统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从这个视角的阅读中受益良多,相信你也能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成甲《好好思考》作者
2021年6月22日 想读
卖轮子 豆瓣
作者: 杰夫 科克斯 / 霍华德 史蒂文斯 译者: 李耀廷 / 张玲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 1
《卖轮子:选择最佳营销方式》内容简介:故事中的主人公麦克斯从发明轮子到创立公司,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先知者则带领麦克斯拨开营销的层层迷雾,发现营销的真谛。如果你是销售人员,这本书将帮你把握自己的销售风格、选择适合的销售工作。如果你是营销管理者,这本书将帮你制定营销策略、选择销售人员。如果你在经营企业,这本书将帮你理解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找准自身定位。如果你是消费者,这本书将带你进入妙趣横生的营销世界,了解哪种类型的销售人员更能满足你的需求。让我们一起跟随先知者的脚步,踏上愉快的营销之旅吧!
2021年6月22日 想读
财务自由之路 豆瓣
Der Weg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
7.2 (18 个评分) 作者: 博多·舍费尔 译者: 刘元 南海出版社 2010 - 1
在本书中,欧洲第一理财教练博多•舍费尔将为你介绍梦想、目标、价值观和策略这四大致富支柱,指导你转变理财观念,运用有效的投资理财策略,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财务自由。你将学到:怎样合理利用负债:科学储蓄并利用储蓄致富;股市投资的10条黄金法则;选择基金的技巧及投资基金的10条建议。
本书在德国出版后大获成功,占据德国图书年度畅销榜第一名,创下了110周稳居德国图书排行榜榜首的记录,全球销量超过500万册。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博多在本书中所介绍的投资理财理念和策略,成千上万的欧洲人已经在个人财务问题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是一本比《富爸爸》系列更适合中国希望走上富裕阶层的理财指南。如果你想要提高理财技巧、安全实现家庭财产的保值增值,那么这本书就再适合不过了。
2021年6月22日 想读
如何制造一个人 豆瓣
How to Grow a Human: Adventures in Who We Are and How We Are Made
作者: [英] 菲利普·鲍尔 译者: 李可 / 王雅婷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21 - 6
★ 零滞后,最前沿:本书英文版出版于2019年,涵盖了截至2019年的最前沿科学进展,紧贴科学前沿的速度在科普图书中非常罕见。看2021年4月刚创造出人-猴嵌合胚胎的科学家是如何创造出这类嵌合胚胎的。
★ 用文学家的语言,介绍最前沿的科学,探讨随之而来的社会伦理问题,思考关于人体和人性的哲学。
★ 本书中的大量内容此前从未有大众科普图书(无论 中文还是英文)介绍过。
★ 一幅科学研究者的群像,有人推动科学进步,造福全人类,有人留下抹不掉的学术甚至人性污点:汉斯·斯佩曼(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爱德华兹(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诺贝尔奖获得者)、黄禹锡、小保方晴子、贺建奎……
★ 《科学》《自然》《柳叶刀》三大著名科学期刊给予本书极高评价,“读完这本书之后,你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将会与此前截然不同”(《自然》杂志)。
★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仇子龙作序,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伟倾力推荐。
--------------------------------------
2017年夏,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从菲利普·鲍尔的肩上取下一小块组织,用这些组织的细胞开展了一项特殊的实验。8个月后,这些细胞发育组装成了一个迷你大脑:细胞的种类不仅从皮肤细胞转变成了神经元,而且细胞之间还形成了大脑中那样的神经连接,能够传递神经信号。
随着干细胞、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组织工程等技术的发展,这类看似只可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正在或即将成为现实。在《如何制造一个人》中,菲利普·鲍尔回顾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生命的历史,并引领读者去领略这一领域当今最前沿的进展:创造各式各样的迷你器官并把它们组装起来;用猪作为器官工厂,生产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通过3D打印的方法打印组织甚至器官;见证中国科学家创造出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
在增进人类对生命的理解的同时,这些领域的科学进步也在塑造着文化和社会。从小说《弗兰肯斯坦》到《美丽新世界》,从电影《黑客帝国》到艺术作品“猪的翅膀”,作者引用文学、艺术、电影等诸多领域的例子,展示了科学是如何影响文化和社会风潮的。
科技的进步不仅会惠及人类的健康,同时也可能带来前所未见的社会、伦理和哲学问题:是否应该允许创造人和动物的嵌合体生物?胚胎发育到什么阶段时就应该被视作一个人?对于培育出的有感知能力的迷你大脑,我们应该承担道德责任吗?当人脑可以被计算机充分模拟时,人与非人的边界在哪里?对于这些问题,作者都以优雅的笔触逐一进行了探讨。读完这本书后,你对人体、人性以及生命科学的理解将会与此前截然不同。
2021年6月21日 想读
赎罪 豆瓣
Atonement
9.0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郭国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6
小说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13岁的布里奥妮·塔利斯拥有十分丰富的想象力,颇有作家天分。一天,来塔利斯家小住的布里奥妮的表姐遭人强暴,先前一直对管家的儿子罗比抱有误解的布里奥妮武断地认定罗比即是罪犯,并出庭指证他,罗比因此入狱。但坚信他无罪的布里奥妮的姐姐塞西莉娅不惜与家人断绝关系,执着地与他相爱。三年半后,罗比出狱,当时正值二战期间,他加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塞西莉娅随后应征入伍,布里奥妮也成为红十字会医务人员。时间让一切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2021年6月20日 想读
反联邦论 豆瓣
作者: [美]默里·德里、赫伯特·J . 斯托林 编 译者: 马万利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 - 5
☆美国制宪史权威学者编选
☆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反联邦主义者文献
☆全面理解美国《宪法》的必读之作
◎ 内容简介
自1787年提议和起草《联邦宪法》,到1789年正式批准,对于是否应该批准《联邦宪法》曾有一次紧张而重要的大辩论。麦迪逊、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在一系列文章中表达了支持它的主张,后被称为“联邦论”。
而反对批准的论证则由多个作者以多种形式表达,其中多数人使用了假名,后来这些 文章以“反联邦论”闻名。
本书是反联邦主义者所写的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论文章与信件的合集,涉及联邦权与州权、宪法解释权、审判权、税法、常备军、参众两院与总统的权力分割、权利法案的缺失等等,是理解美国《宪法》与制宪历史的重要文献。
2021年6月18日 想读
时间的形状 豆瓣
The Shape of Time: Remarks on the History of Things
作者: [美] 乔治·库布勒(George Kubler) 译者: 郭伟其 商务印书馆 2019
1962年,耶鲁大学的一位名叫乔治·库布勒(George Kubler)的教授写了一本叫做《时间的形状》(The Shape of Time,耶鲁大学出版社)的书,在当时的美术史、人类学和语言学等领域中得到相当大的反响。书中的一个主要提议是对美术史的“形状”进行反思。在他看来,以风格发展为主轴的美术史叙事不过是十八和十九世纪学者们的发明。这种叙事无一例外地把美术形式的发展描述成为“滥觞期—成熟期—衰落期”的三段式系列,其结果是把汇合了不同时段和艺术形式的一部美术史建构成若干这种系列的硬性综合。在库布勒看来,这种以生物的成长、衰老和死亡为比喻的历史叙事是相当幼稚的,只是代表了美术史学科刚开始系统化时的思想水平,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极为陈旧。新一代的学者必须抛弃这种简单的“生物模式”(biologicalmodel),以更复杂、严密的历史叙事取而代之。《时间的形状》就是他的这种反思的结果。——巫鸿
2021年6月15日 想读
萨德式女人 豆瓣
The Sadeian Woman:An Exercise in Cultural History
8.8 (60 个评分) 作者: [英]安吉拉·卡特 译者: 曹雷雨 / 姜丽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5
▼“文学教母”安吉拉·卡特 VS. “情色大师”萨德侯爵
大胆解构作为政治现象的性欲与盛行千年的性别神话
▼一个身处不自由社会的自由女人是一个怪物?身为女人就要有女性气质?身为男人就要有男性气质?女人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必要作为男性性欲的承受者,必要生育、为人母?金发、丰满却不幸的玛丽莲·梦露是坚守贞洁却惨遭横死的茱斯蒂娜的后继者?
▼1740年出生、生来即显贵的萨德侯爵在狱中写下了《索多玛120天》《闺房哲学》等惊世骇俗的色情文学。1940年出生,一生致力于摆脱性别枷锁、追寻平等两性关系的安吉拉·卡特,在性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20世纪70年代,写下了冒犯之作(既冒犯了男人也冒犯了女人)——《萨德式女人》,奉在其作品中凌虐女性的萨德为“道德色情文学作家”。
▼在《萨德式女人》中,卡特并没有推崇或认同萨德作品中惊人的暴力、性虐和厌女症。她认为,萨德是在以色情写作的方式对人类进行极具杀伤性的讽刺,以穷凶极恶的色情批判病态的两性关系以及背后那个压抑的权力社会。他将一个不自由的社会背景下的性关系描绘为纯粹暴政的表现。在他笔下野兽般的纵欲狂欢中,施暴者永远是握有政治权力的人,受害者则是几乎没有权力的人。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迷人怪物》中写道:“如果无论小红帽怎么做,最终都会躺在狼的床上,她仍有两个办法逃脱。一是适应自己的受害者身份(即萨德的《茱斯蒂娜,或贞洁的厄运》的主旨),二是成为自己命运的情妇(也就是萨德的《茱莉爱特》所说的)。”但卡特没有陷入成为茱斯蒂娜,还是成为茱莉爱特的两极困境之中。她强调,《萨德式女人》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可以怎样重构;最为重要的权利应是爱与被爱。
▼《萨德式女人》是英国独树一帜的重要女作家安吉拉·卡特独绝的文化史批评。在本书中,卡特从女性主义视角重新评估备受争议的法国哲学家、色情文学作家萨德侯爵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女性主义者,卡特认为萨德开创性地不把女性视作单纯的生育工具来书写,他看到了女性在生理特征之外的存在,因而在此意义上解放了女性。在本书中,卡特将性视作一种权力政治进行剖析,解构了关于性别的神话,并且极具独创性和先锋性地将萨德令人发指地虚构的女性形象转化为我们所属时代的女性象征进行批判。好莱坞的性感女神、母女关系、色情作品,甚至性爱与婚姻的圣殿都被卡特的雄辩妙语毁灭性地暴露在我们面前。卡特深入扭曲性欲的内核,提出建立一种既不承认征服者也不承认被征服者的爱之关系。
▼《萨德式女人》既非对萨德的批评研究,亦非对他的历史分析,而是20世纪晚期对他所提出的一些问题的阐释。这些问题关系到受文化决定的女性本质和由此生发的两性之间的关系,这一对抗关系残酷地分裂了我们了解世界的共同斗争,而且本身就是对此斗争的深刻揭示。
2021年6月15日 想读
弗洛伊德五大心理治疗案例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译者: 李韵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 - 8
弗洛伊德五大心理治疗案例首次集结出版
本书精选弗洛伊德作为精神病医师治疗心理疾病的五个重要案例,主要通过对小汉斯、“鼠人”、:“狼人”、施雷伯大法官和少女多拉五个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展现了精神分析理论和临床的基石:从人格建构的核心、压抑到各种结构性的病理,最后到梦与症状的构成,以及临床会谈中的基本方案和转移反转移等核心的实践过程;而且弗洛伊德借此展示精神分析的不断发展,包括他本人勇于透过自己的错误来展现这些发展,他呈现了精神分析如何从实践产生的理论和因为实践而不断变革其理论和技术的过程。
2021年6月15日 想读
阶序人 豆瓣
Homo Hierarchicus: Essai sur le système des castes
作者: [法] 路易·杜蒙 译者: 王志明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7 - 4
这是人类学研究史上对于印度种姓制度进行研究的最为重要的一本书。作为人类学经典名著,杜蒙的在这本书中综合了前人对印度研究的成果,提出了“阶序”的理念,一方面揭示了印度这个古老文明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则暗指西方近代“平等”理念的局限。这是一本超越了印度研究领域,而对各种比较文 化研究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的著作。
就印度社会研究而言,这是一本到目前为止依然可以称为做出了最显著贡献和最深入研究的著作。《阶序人》涵盖了这一领域的几乎所有理论,它为作者赢得广泛声誉,这使得杜蒙的重要地位不仅局限于印度学研究,更扩展到整个人类学研究范围。—— 哈佛大学人类学教授 努尔·亚曼
2021年6月12日 想读
历史学家的技艺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法)布洛克(Marc Bloch) 译者: 张和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马克•布洛赫是20世纪极为重要的史学大师,作为大师一生治史经验的结晶,本书从历史审美的角度着眼,为历史研究的合法性进行辩护,提醒世人注重求真的同时,也要悉心保存历史的诗意;在对历史进行体悟的同时,要善于从历史遗迹找寻历史的脉络,注重培养历史学家的想象力,由古知今,由今知 古,力求通古今之变,提升历史研究的境界。
2021年6月9日 想读
活在当下的勇气 豆瓣
作者: [日]岸见一郎 译者: 渠海霞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 6
本书是日本作家岸见一郎继《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等“勇气系列”之后的又一新作。全书共分6讲,分别从“哲学能做什么”“如何获得幸福”“人际关系是烦恼之源”“从衰老和病痛中学习”“死亡并非终结”“活在当下”讲述了哲学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获得幸福的方法,人际关系的处理,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的正确态度以及真实活在当下的重要性。
2021年6月9日 想读
认知工具 豆瓣
Cognitive Gadgets: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Thinking
作者: [英] 塞西莉亚•海耶斯 译者: 李宸 / 肖应婷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4
这本书延续了《自私的基因》的理论,对人类认知和思维的进化进行了探索。
人和其他动物在大脑上的差别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能理解物质世界的运作方式,对他人感同身受,了解、阅读和讲述过去,对未来展开想象?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进化论者和神经生物学家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而被当今社会广泛接受的一个解释就是:人类有独特的认知本能。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天生就具备复杂的机制,可以进行因果推理、心智解读、模仿和使用语言。
塞西莉亚·海耶斯同意,人类有出色的认知工具,但在她的理论框架里,这些认知工具并非是嵌在基因中的本能,而是在童年期由社会互动构建。认知工具是文化进化而非遗传进化的产物。人类新生儿的大脑与刚出生的黑猩猩的大脑差异甚微,只不过人类更友善,会被不同的事物吸引,并且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胜过黑猩猩。这些微小的差异一旦进入人类文化环境中,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它们让我们能从周围的社会中获取独特的人类思维方式。
正如《认知工具》一书阐明的,从出生起,人类具有可塑性的大脑便能通过文化习得思考的内容和思考的工具。
----------
【编辑推荐】
1.《自私的基因》的理论延伸,心理学、认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2.人的思维为什么不同于动物?什么认知机制支持着人类理解客观世界、阐释过去、畅想未来?这些问题已经在学界引发长时间的讨论。其中一种解释是人类具有特殊的认知机制,可以进行推理、理解、模仿行为以及使用语言。塞西莉亚•海耶斯提出,成人具有的认知机制,并非天生嵌入人的基因中,而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互动不断完善的,是文化进化的产物。
3.塞西莉亚•海耶斯大胆开辟跨学科研究新领域,颠覆我们对人类自我认知的固有看法。借助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人类学、行为经济学及理论生物学等理论进行论证,人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建立的。
----------
【名家推荐】
塞西莉亚·海耶斯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它可以用来解释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最关键的特征:思维。通过清晰、引人入胜的描述,海耶斯用见解深刻而精辟的理论诠释出人类的思维——也被称为“认知工具”——是文化进化而不是基因遗传进化的产物。这一理论将激发读者像海耶斯一样,对“作为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进行深思。
——牛津大学 约翰·克雷布斯勋爵(Lord John Krebs)
《认知工具》是一部非常精彩的著作。在书中,海耶斯提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观点,并论证了人类的认知能力——语言、技术和才智,以及理解他人的能力——不是由自然环境塑造的,而是通过社会学习所积累获得的文化适应性形成的。这是一个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论证精辟的案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吉姆·斯特林(Kim Sterelny)
人类的独特性中究竟有多少是取决于我们的生活(基因)进化,又有多少是受到了通过学习获得的信息或受文化影响的呢?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并思考你是否在正确的地方对基因遗传和文化传承进行了划分。
——史密森热带研究所 玛丽·简·韦斯特-埃伯哈德(Mary Jane West-Eberhard)
《认知工具》是一部极具说服力的著作,在文中作者大胆地对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比如语言和模仿行为的遗传基础,进行挑战。这本书将会对存在已久的、关于人类本性的论辩做出非常积极的贡献。
——史蒂文·米申(Steven Mithen) 《歌唱的尼安德特人》(The Singing Neanderthal)作者
2021年6月8日 想读
异端与教授 豆瓣
The Infidel and the Professor: David Hume, Adam Smith, and the Friendship That Shaped Modern Thought
作者: [美] 丹尼斯·C.拉斯穆森 译者: 徐秋慧 格致出版社 2021 - 5
▌是巨匠,也是活生生的人
▌诺奖得主迪顿力荐 | 彭博、卫报年度必读 | 爱默生奖短名单作品
▌精彩传记与严肃思想史的完美结合
▌一起走进苏格兰启蒙时代的文人圈
.
大卫·休谟是公认的英语哲学家第一人。当休谟在世的时候,他却因为对宗教思想的怀疑,而被攻讦为“大异端”,同时代人认为他误人子弟。与之对照,亚当·斯密生前是受人敬仰的道德哲学教授,今天则被世人尊崇为“资本主义之父”。休谟和斯密在大部分成年岁月里都是对方最好的朋友,二人的交情可谓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友谊。这本《异端与教授》是罕见的、专门介绍这两位启蒙思想巨人之间友谊的作品。
.
本书从1749年两人初次见面开始写起,一直到1776年休谟去世,讲述了两人如何评论对方的作品,如何在职业发展与学术追求上相互关照,又如何在对方的个人生活上提出建议,特别是在休谟与卢梭交恶之后。休谟与斯密共同生活在苏格兰启蒙时期生气蓬勃的思想氛围之中,他们有共同的朋友和敌人,加入同样的俱乐部,对包括哲学与经济学在内的许多问题都有同样的兴趣:从心理学、历史,到政治学、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争,不一而足。透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看到:出乎很多人预料,斯密私下的宗教观,其实与休谟十分接近;而休谟对经济学、斯密对哲学的贡献,比人们通常以为的要大得多。
.
——————————————
.
▌Angus Deaton,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位思想家。这本奇妙的书里,每一页都浸透着二人友谊的欢乐,你会喜欢上他们两个,无论是作为思想家,还是作为活生生的人。如果有幸能参加休谟的晚宴该多好啊!
.
▌Jesse Norman,英国财政部金融大臣,《亚当·斯密传》作者:
《异端与教授》将休谟与斯密的友谊故事娓娓道来。14个精心安排的章节,带领读者走近二人相互交叠的生活,包括休谟与卢梭之间声名狼藉的争吵,当休谟去世时二人友谊自然走向的高潮,以及14年后斯密本人的离世……一本短小而生动的书,不仅能吸引普通读者的兴趣,也能让专家的兴趣持续始终。这相当了不起。
.
▌Gavin Kennedy,《谈判:如何在博弈中获得更多》作者:
近五年最好的关于休谟和斯密的权威学术著作,注定会成为关于那个时代的经典。
.
▌William Easterly,纽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这本书是阅读快感和严肃思想史的完美结合,极富启发性,让人不忍释卷。
.
▌Jacob Heilbrunn,《国家利益》主编:
巧妙探究了休谟和斯密的个人关系,也检视了他们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这本书是对自由主义传统兴起的重要研究。
.
▌坂本達哉,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拉斯穆森这本书是精彩之作。任何严肃的休谟和斯密研究者,都梦想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
▌Paul Mueller,纽约国王学院:
这本书是高度吸引人的传记和思想史的融合。任何对政治经济学和古典自由主义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都会喜欢这本书。如果你想深入理解现代商业社会的道德和哲学基础,没有比拉斯穆森这本《异端与教授》更好的出发点了。
.
▌Jonathan A. Knee,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
拉斯穆森教授生动讲述了18世纪苏格兰的智识生活,还根据斯密的个人经历和更广泛的政治、社会、神学和学术背景,描绘了斯密思想发展的路线图。不过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让我们看到,激进的怀疑论哲学家大卫·休谟,在智力和个人生活层面,对斯密有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达到了何种惊人的程度。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给人许多启示。
.
▌Emily C. Nacol,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
在《异端与教授》中,拉斯穆森提醒我们,休谟认为:“历史学家最不可或缺的品格应该是真实和公正;其次是有趣”。拉斯穆森这部休谟和斯密的交往史,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标准。这本书细致阐述了事实,既展示了休谟和斯密相互的热情和尊重,也介绍了他们共同的知识兴趣和相互影响。在如休谟所希望的那样做到“真实和公正”的同时,拉斯穆森还讲述了一个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节奏明快、文笔优美的叙述中,他表现出了与两位传主同样的机智和真挚感情。
.
▌Diane Coyle,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教授:
身为百分百的休谟粉,我很喜欢这本书。作者的书写特别精彩,那些并非休谟或斯密专家的读者也一定会喜欢,并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背景有所了解。
.
▌Andrew Sabl,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之间的友谊是一个迷人的主题,这本《异端与教授》是专门讲述这段友谊的第一本书。作者拉斯穆森巧妙地将历史证据编织在一起,既公正地阐述了两人的思想,也铺叙了当时更大的社会和知识背景。这样的叙述,博学又抓人,机智又流畅。
.
▌John T. Scott,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政治学系教授:
这本书讲述了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这两位18世纪最重要、最著名的思想家之间的友谊,也为他们两位的思想和著述提供了一个简明易懂的介 绍。
.
▌Andreas Ortmann,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
拉斯穆森是第一个以整本书的篇幅关注这段友谊的人,而这段友谊无疑塑造了现代思想。这是一本好书,适合快速阅读。拉斯穆森提到,他的书不仅仅是为了学术界同行而写;对于“渴望了解这两位启蒙时代的天才,对他们的生活、思想和伟大的哲学友谊感兴趣的每一位读者”,这本书都的确是一本好书。
.
▌Steven Nadler,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哲学系教授:
这本书讲述了18世纪的两位思想巨人和苏格兰启蒙运动英雄之间的非凡友谊,十分引人入胜。拉斯穆森对休谟和斯密(以及一大批配角)生平思想的介绍,展现了历史和哲学上的精辟判断力。这本书的叙述既有高度的可读性,又有眼光独到的洞察,帮助我们了解启蒙时期那个影响深远的知识分子圈。
.
▌Craig Smith,格拉斯哥大学社会政治学院:
这本书讲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位思想家之间的亲密往来,读起来让人感同身受。字里行间唤起的温情,是这段伟大友谊和作者写作才华的明证。
.
▌Julian Baggini,《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作者:
《异端与教授》篇幅不大,容易上手,又有丰富有趣的细节。作者的讲述立足于有分量的学术研究,但并没有因为过分展示学术性而造成阅读的负担。作者让两位传主各自的个性品质愈加鲜明生动。翻开这本书,你可能会同意休谟的名言:“阅读、漫步、闲躺、瞌睡,这就是我所谓的思考,也是我最高的幸福。”
.
▌Leo Damrosch,作家,哈佛大学英语系荣誉教授:
这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讲述了休谟和斯密这两位苏格兰启蒙思想巨人之间的亲密往来,展现了二人持续一生的温暖友谊和智力对话的全部意义。
.
▌Rosemary Deller,《LSE书评》总编辑:
《异端与教授》将为启蒙运动专家提出重要的潜在探索领域。为了可读性,作者通篇展现了一些传记材料,但书中也提出了严肃而迷人的关于友谊和现代世界的哲学问题。本书最重要的是第7章和第9章,分别是关于休谟与卢梭的动荡关系,以及休谟对斯密《国富论》的影响。通过梳理休谟思想对斯密经济论述的影响,书中讨论了商业对社会的改善作用,这一点尤其有价值。
.
▌Nigel Warburton,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研究员: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可读性极高的关于休谟、斯密友谊的讨论。2016年最佳哲学著作之一。
.
▌Biancamaria Fontana,瑞士洛桑大学政治思想史教授:
这本书既是对两位思想家共同兴趣的详尽介绍,也是他们两位的作品如何相互交叉、呼应和映照的思想地图。写作风格简单明快,普通读者也能品味这两位魅力非凡的人物的故事。已经熟悉休谟和斯密生平作品的人,同样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休谟和斯密属于同一个集体智力项目。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社会科学的初衷:对暴露于现代生活巨变中的人类境况,进行广泛的批判性反思。
.
▌Alexander Douglas,亚里士多德学会理事会成员:
拉斯穆森讲述了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动人故事:斯密和休谟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理解快速发展的近代社会政治秩序的尝试,是如何彼此影响、相互塑造的?我们今天仍然生活在这一现代社会秩序之中。
.
▌Ralph McLean,格拉斯哥大学文学院:
对那些第一次接触休谟和斯密的读者,这本书是极好的介绍。
.
▌Robin Downie,格拉斯哥大学哲学系教授:
拉斯穆森写出了一部出色的作品。书中清晰介绍了斯密和休谟的思想,颂扬了哲学家之间友谊的重要性。
.
▌Jerry Z. Muller,美国天主教大学历史系荣誉教授:
休谟和斯密是继霍布斯之后英语世界最重要的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本构思巧妙、学识渊博,又极具可读性的书,借助二人友谊的线索,阐明了他们的思想如何相互影响,又有哪些异同。对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是吸引人的入门介绍;而对专家来说,书中也充满了附加价值。
.
▌Patrick Madigan,伦敦大学海斯洛普学院:
拉斯穆森成功揭示了休谟和斯密在苏格兰启蒙时期文人圈中独一无二的亲密友谊,描绘了从休谟到小他12岁的斯密之间的代际学术传承。
.
▌Suzanne Smith,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
《异端与教授》讲述了两位重要的启蒙哲学家斯密和休谟之间的友谊,及其如何影响了彼此思想的发展。这本优秀的著作探索了两位思想家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以及休谟与卢梭的动荡关系为这段友谊投下的阴影。书中也提出了严肃而吸引人的、关于友谊与现代性的问题。
.
▌《纽约时报》:
18世纪苏格兰知识分子生活的生动写照……感人而富有启发性。
.
▌《华尔街日报》:
令人信服而又引人入胜地证明,这是“整个西方文化传统中最伟大的哲学友谊”。
.
▌彭博社:
精彩之作,讲述了一段伟大的友谊。
.
▌《科克斯书评》:
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广泛吸引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读者的兴趣。
.
▌《泰晤士报》:
《异端与教授》是一部迷人的作品,它讲述了一段“改变了现代思想的友谊”。我们的政治家会从这本书中受益,坦率地说,诸位也同样如此。
.
▌《卫报》:
《异端与教授》将实至名归的聚光灯,投到了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的身上。
.
▌《图书馆杂志》:
大师之作……开卷有益,文笔潇洒。值得推荐。
.
▌《政治经济学史》期刊:
欲罢不能……扣人心弦。
.
▌《教会史期刊》:
这部原创性的作品,文笔优雅、引人入胜,将文本分析与背景分析相结合,很可能会对苏格兰启蒙运动乃至整个启蒙时代的历史叙述产生重大影响。
.
▌《欧洲遗产》期刊:
令人钦佩……应该向休谟和斯密的读者大军大力推荐。
.
▌《奥地利经济学评论》:
精彩……这本书将是未来探究休谟和斯密私交和哲学关联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起点。
.
▌ReadingReligion.org,美国宗教学会书评网:
拉斯穆森在这本书里充分展示了他的阐释才华。休谟和斯密的友谊如何受到当时事件的影响?他的解读既新颖又有说服力。
.
▌《休谟研究》期刊:
拉斯穆森的杰作《异端与教授》,以引人入胜的叙述,记录了休谟与斯密的友谊。这部作品做足了功课,写得也很有趣。
.
▌MetaPsychology.net,元心理学在线评论: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研究透彻的历史,值得认真阅读。强烈推荐。
.
▌EH.net,美国经济史学会官网:
有好几次,我在页边空白处记下了我希望日后深入探究的线索,以这本《异端与教授》为起点。我毫不怀疑,这本书也会同样激发你的兴趣。
.
▌《哲学史期刊》:
拉斯穆森讲述了这段牢固而稳定的友谊的故事。对那些不熟悉休谟的风趣信件或斯密的个人怪癖的人来说,这本书会很有吸引力;而对于研究休谟或斯密的哲学观点的学者来说,这本书也是宝贵的贡献。
.
▌《美国经济学家》期刊:
《异端与教授》探索了两位苏格兰启蒙思想巨人之间的个人友谊,以及二人经济学、伦理学思想的交叠。书中包含丰富的思想史,经济学家、政治学家,以及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任何人都会有兴趣一读。
2021年6月8日 想读
事件思想史 豆瓣
作者: 刘阳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5
事件思想已成为当今极具影响的人文学主题。本书通过精读大量文献,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事件思想在欧陆内外与东方的丰富发展历程,追踪其各种前沿进展,考察这一思想谱系的深层机理与内在张力,揭示它与语言、伦理和后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创作、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前景,图绘了当代文论中一个新生长点的学理地基。
2021年6月7日 想读
無權勢者的力量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Power of the Powerless
9.6 (15 个评分) 作者: 哈維爾(Vaclav Havel) 译者: 羅永生 蜂鳥出版 2021 - 6
1991年基进出版社羅永生译本重版出来!
在謊言充斥的世界,真相就是一種威脅;在黑暗之中,磊落真誠地生活就是反抗;活成一個有尊嚴的人,就是所有政治力量的基礎。無權勢者的力量,微小但確切地照亮了黑暗。
2021年6月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