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中國農業的不穩定性(1931–1991) 豆瓣
Agricultural instability in China (1931-1991): weather,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作者: 郭益耀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3 - 7
本書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自1931年開始長達六十年的中國農業動盪史。作者搜集了大量原始資料和資料,正面挑戰棘手的氣候變數問題,首次編制出涵蓋全 國的 “氣氛指數”,作為全書定量分析的基礎。書中根據技術水準和制度特徵將六十年分為數個時段,細緻分析了氣候變遷在不同時段內如何引發農業波動;並通過各時 段的交叉比較,回顧氣候、技術和制度三因素如何互為消長,從而導致中國農業發展的長期穩定化趨勢。
全書結合制度分析與定量分析,回 應了諸多重大而有爭議的問題。例如集體化和市場化效率孰高孰低?1960年代初大饑荒中天災人禍孰輕孰重?改革開放後的農業繁榮緣於制度改善抑或氣候好 轉?未來中國能否養活自己?作者還將農業現代化置於中國特定的工業化大戰略中加以分析,展現了一幅中國模式之下的農業現代化圖景。
本書是作者二十多年艱苦研究的成果。英文版出版後,被譽為 “豐碑式”、“定論性”的學術著作。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力量训练计划 豆瓣
Practical Programming for Strength Training
9.6 (5 个评分) 作者: Mark Rippetoe / Andy Baker 译者: 王龙飞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4
这本书以杠铃训练为基础,结合肌肉适应的生理学知识以及训练者不同阶段的需求和训练特点,系统阐述了构成训练计划的要素,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要素为自己的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包括专项运动)量身定制出实用的训练计划。作者对初级训练计划和中级训练计划的讲解尤为详细,并且这些讲解不是凭空杜撰,而是通过对若干经典训练计划及其变式的分析完成的,深入具体,易于上手,操作性强。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 豆瓣
When America First Met China: An Exotic History of Tea, Drugs, and Money in the Age of Sail
作者: [美] 埃里克·多林 译者: 朱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全书从第一艘抵达中国广州的美国船说起,从关注独立之初的美国热衷对晚清帝国茶、丝绸、瓷器以及鸦片贸易开始,描绘了诸多中美关系的历史趣闻。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无奈的选择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沈志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 1 其它标题: 无奈的选择
中苏同盟关系是对2世纪中国历史进程最具影响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同盟的形成、发展及最终走向破裂,台上台下上演了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剧.如要理解2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解读中苏同盟关系是一把重要的锁钥.本书围绕着中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分裂所展开的历史叙事,极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东南亚的印度化国家 豆瓣
作者: [法] G. 赛代斯 译者: 蔡华 / 杨保筠 商务印书馆 2018 - 11
本书叙述了自公元初年至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止的东南亚历史,考察了东南亚各国受印度文明影响这一突出特征。在世界历史研究中,这是把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研究的第一部论著,受到国际上东南亚历史学者的推崇。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日本陆军与中国 豆瓣
作者: [日] 户部良一 译者: 郑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10
作为中国问题专家,“支那通”是日本陆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战前日本对华外交的先锋,对中国革命抱有强烈的共鸣,但后来却推动日本走向了侵华战争,并对中国进行了最激烈的批判。这种转变的根源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支那通”们的所思所想和具体作为又是怎样的?本书意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寻找日本对华政策失败的原因。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日本陆军史 豆瓣
作者: [日]户部良一 译者: 韦平和 / 孙维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10
在明治时期因军纪严明、遵守国际法等而在国际上受到很高的评价日本陆军,却在昭和时期因虐待俘虏、杀害平民等而臭名昭著。曾经走在时代前列的日本陆军为什么会异化成反近代的象征呢?日本防卫大学教授户部良一以“近代化”与“成长”为关键词,力图在历史的连续性中解明这一谜团。
2020年4月23日 想读
路上观察学入门 豆瓣 Goodreads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赤濑川原平 / [日] 藤森照信 译者: 严可婷 / 黄碧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1
正版授权 卖家 : Boolee
加微信[soweinc]每天分享好书,邀你加入国际微信群学习交流.
微信好友低至5优惠 .
书名:路上观察学入门 (这本“路上观察”圣经,让你重新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简介:赤濑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合编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路上观察学的经典之作,也让日本掀起一股“路上观察”的风潮。以路上观察家的眼光来看,乏味的城市也能变成一个宏大的艺术馆,两点一线的日常生活也能像一场场探险
作者:[日]赤濑川原平 藤森照信 南伸坊 编,严可婷 黄碧君 林皎碧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装订方式:平装-胶订
分类:文学|外国随笔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大辯論: 左派與右派的起源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Great Debate: Edmund Burke, Thomas Paine, and the Birth of Right and Left
作者: 李文(Yuval Levin) 译者: 王小娥 / 謝昉 時報文化 2018 - 12
內容簡介
美國Amazon.com選書
第一本完整介紹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起源
全球極右派勢力崛起!
民粹思維抬頭、國家主義盛行
台灣向左走?向右走?
選前喊左派,選後變右派?
我們常聽說的「激進左派」「保守右派」,到底是什麼意思?
一般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難以解釋清楚,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影響我們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更牽涉到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以及社會文化。
本書作者李文(Yuval Levin)曾任美國總統小布希的公共政策官員,也是著名政論雜誌《國家事務》(National Affairs)創辦人,他引領讀者回到二百多年前,藉由知名政治家:主張自由激進、支持美國獨立的潘恩(Thomas Paine),以及保守主義健將、主張改革應循序漸進的柏克(Edmund Burke),兩人之間對立的大辯論,進而理解當今人們為何會有如此壁壘分明的左、右派之分。
兩個世紀以來,世界由兩個涇渭分明的陣營組成:以潘恩為代表的激進黨和以柏克為代表的保守黨。法國大革命期間,兩位意識形態巨擘在「改革的保守主義」與「重建的激進主義」之間爭執不下,左派與右派由此而生。
面對社會,我們是要對運轉良好的政策心懷感激、鞏固現狀,還是要對措施不當的政策心懷憤怒、破舊立新?為了減貧,我們是希望由政府出資補貼窮人,還是由民間社團幫助窮人?
左、右派對婚姻平權、土地正義、賦稅改革、基本薪資、社會福利,又有何不同主張?
《大辯論》深刻檢視了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這兩個哲學信仰系統對於自由、正義、平等、人性、歷史、理智與改革等概念的不同理解,並進一步說明二者的對立,對當今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凡試圖理解個中要義的讀者,都可以從本書尋得答案。
名人推薦
沈清楷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徐世榮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兼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
陳宜中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芳明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吳景欽 真理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推薦序文)
媒體讚譽
《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
《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旗幟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
《評論雜誌》(Commentary)、《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 豆瓣
作者: 张静庐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9 - 3
张静庐是现代出版家,做过报刊、图书编辑,曾创办光华书局、现代书局、上海杂志公司等。1949年后,曾任出版官员、古籍出版社编审等。《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是上海书店根据现代书局1932年版影印“民国丛书”第三编版,主要是谈论中国新闻记者的兴起机缘和报纸发展历史。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掠夺尼罗河 豆瓣
The Rape of the Nile: Tomb Robbers, Tourists, and Archaeologists in Egypt, Revised and Updated
作者: [美]布莱恩·费根(Brian Fagan) 译者: 王佃玉 格致出版社 2020 - 5
※著名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畅销书作家 布莱恩•费根 的成名处女作
※畅销全球的埃及考古历史书,已被译成九种语言,首次推出中文版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埃及学家 金寿福 长序力荐
.
一段我们如何挖空古埃及的故事,一段英雄和恶棍交织的历史。
木乃伊、方尖碑、纸草……古埃及国宝文物的“出埃及记”
——————————
金字塔入口,竟然是被一个传奇盗墓贼发现的?
早期的考古学家,竟然和盗墓贼一样野蛮?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者商博良,竟然也在文物上刻下“到此一游”?
埃及博物馆的创始人为了充实馆藏和满足权贵的需求,炸药竟然成了他的经营技巧之一!
——————————
埃及学的故事就是英雄和恶棍的故事。
希罗多德,底比斯盗墓贼,偷窃方尖碑的罗马人,木乃伊商人,主要的欧洲博物馆,比拿破仑军队搬走的古董还要多的马戏团大力士乔万尼•贝尔佐尼,精明的领事和冷酷的帕夏,发掘图坦卡蒙坟墓的霍华德•卡特……
最终,英雄和科学家可能会获胜,但我们为这场胜利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幸运的是,古埃及的神秘性在劫掠者和火药的破坏中幸存下来。埃及是永恒的,它吸引着游客,并带来了未来的希望。阿蒙神仍然日夜不停、永无止境地穿越天际。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列寧的墳墓:一座共產帝國的崩潰(下卷/全兩冊) 豆瓣
Lenin’s Tomb:The Last Day of The Soviet Empire
作者: 大衛.雷姆尼克 译者: 林曉欽 八旗文化 2014 - 10
★一九九四年普立茲獎鉅作!暢銷西方知識界二十餘載。二十年後,獨家中文版首次問世。
蘇聯帝國的創建和崩塌,是人類創世紀以來最轟轟烈烈、影響歷史進程的全球性歷史事件之一,以至於今天仍在以不同的方式迴響。這座長達74年的專制共產帝國如何運行,又如何轟然坍塌,對人類歷史的意義是什麼?紐約客總編輯雷姆尼克透過一群男女之眼,「描繪了人類歷史上這個最殘忍的體制如何走向它的末日。」
蘇聯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基於共產主義的激情和理想而被創造出的共產帝國,它迷戀或者說是迷惑了霍布斯邦等眾多西方知識分子,殘忍地運行了七十四年,因為政治原因而死的人數多達近二千萬,政治壓迫、貪污、貧窮,讓這個帝國存在的七十多年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夢魘。然而,正如羅馬不是一日建成,帝國也並非突然坍塌。一九八八年到一九九二年,本書作者以記者身份前往莫斯科,親自生活在那末日之中,見證了這座昔日帝國坍塌的最後時日。他研究和閱讀了大量官方文獻和文學史料,採訪了上千名從帝國深處走過來的時代見證者,足跡遍布從庫頁島到波羅的海、到外高加索「最後一座古拉格」等這個沒落帝國的所有土地,終於繪製出這部既是編年史又是列傳體的泱泱巨著,引領讀者在過去和當下兩個時空裡穿梭,目睹大廈將傾,剖析帝國何以崩潰,共產制度何以無法運行的原因,以及舊帝國的遺緒如何遺留至今,左右今日政局。
全書分為上下兩卷,共五個部分。每一部處理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合起來就是蘇聯這座共產帝國的崩潰圖景。
【上卷】
第一部,以記憶之名。蘇維埃帝國的崩潰,雖然和支撐其運行的經濟出現危機有關,但作者更相信,最關鍵的因素是「歷史的潰敗」。當記憶不再被禁錮,歷史的雄獅就咻咻躍出,重返蘇聯。當真相大白於世時,任何一個專制政權都無法繼續以原有的方式維繫。「當歷史不再是黨國的武器時,黨國必然毀滅。」這是帝國解體的第一步。
第二部,民主的遠景。真實的歷史已經返回,全新萌芽的各方勢力不斷蓬勃綻放,一片混亂中交織著希望和絕望。政治恐懼已經被逐漸消磨掉了,可是窮人也墮入深谷,共產黨搖身變成新的黑幫老大,帝國邊陲的礦工開始罷工,被帝國強行兼併的加盟國尋求獨立……時代的崩潰,讓人民只能求助神蹟和魔法。在一片似乎嶄新模糊的空白中,這個帝國開始了探索民主新政體的開創時刻。
【下卷】
第三部,革命之日。索忍尼辛寫道:「共產主義的喪鐘已然敲響,但整個政治結構卻還沒有完全被摧毀。」KGB高層、警方、軍方大老和軍工業頭子等保守派負隅頑抗,企圖扭轉局勢。KGB一邊推出KGB女孩以重塑其形象,一邊暗殺自由派人士,而軍方則把坦克車碾過立陶宛首都的街頭,不斷製造政治黑暗。改革派人士大夢初醒,發現「充滿人性的社會主義之路已經處在絕途」。這一部描述了蘇聯舊體制與新興政治力量之間的對立和角鬥。明天將發生一場戰爭。
第四部,第一次出現是悲劇,第二次則是鬧劇。終於,軍方強硬派發動了政變。他們認為,蘇聯這個國家即將成為「沉淪在虛無」之中的大船,而他們要拯救心目中的帝國。事實證明,八月政變不過是一場鬧劇。它是改變一切的時刻,卻也是壓倒蘇聯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我真是一個老白痴,我親手毀了蘇聯。」——作者採用蒙太奇手法,試著從各種角度勾勒出八月政變與其後續。而他提出了一個至今仍有強烈現實感的命題:人民要怎麼做才能瓦解一個政權?而執政者要如何才能保證改革不會失控?
第五部,舊帝國的遺緒。蘇聯最後將「只會剩下俄羅斯,這正是羅馬帝國的最後結局」。鐮刀和斧頭終於從旗桿上墜落,俄羅斯從這個巨大共產帝國的軀殼中脫身而出,繼承了末日帝國的所有遺產。我們也將看見共產黨如何在新生國家盛起之時,在法庭上做出最後的可笑自辯。多年來,蘇維埃總是把這些共產黨人描繪得像是遠方的半神,法庭上,這些人只是一群穿著糟糕西裝的疲倦男人。在共產帝國的廢墟上,莫斯科進入了後極權時代的繽紛歡愉、空虛、不平等和荒謬。「在極權政體之後,民主與自由的海洋將會到來,但那卻通往了民族主義。」
雖然本書寫的是歷史和政治,但你毋寧視之為文學小說。全書主要是透過一群男女之眼來勾勒出蘇聯帝國的崩解,其中有些人家喻戶曉,如布哈林的革命遺孀拉林娜,有些人則默默無名,如定期給列寧屍體縫製西裝的卡萊娃女士。帝國已傾頹,然而俄羅斯的民主如玻璃般易碎,它的命運要再一次仰賴某個人的才能、意志和心跳,但作者依舊樂觀,期待或許有一天,俄羅斯會變成「雖然有問題,卻沒有災難」的正常國家,成為進步與發展之地。
名人推薦
吳乃德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專文導讀
如今蘇維埃帝國的共產夢魘已經過去,雖然許多知識份子仍然不願甦醒。這個夢魘、及其中浩瀚的悽慘,所提供的明顯啟發是:夢魘來自甜美的夢想。因為夢想太過高貴,使得一切邪惡的手段都被容許。——吳乃德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
「雷姆尼克是一位仔細觀察時代大格局的作家。他的寫作非常愜意,帶著幽默與誠實,宛如現代的托克維爾。」——《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對於蘇聯帝國之崩潰這個劃時代的轉變,雷姆尼克的口述歷史不僅鏗鏘有力,而且引人入勝。」——葉禮庭(MichaelIgnatieff),《洛杉磯時報》
「雷姆尼克這本著作可能是對蘇聯帝國崩解最重要的描述。……《列寧的墳墓》結合了對大事件的傳統敘述風格及對常民生活的新穎描述方法,非常厲害!」——《博明翰新聞》
「拆解蘇聯歷史,引人入勝之作。……《列寧的墳墓》讀來就像一本小說,帶著藝術般的手法與極為熱誠的同理心。雷姆尼克筆下的人物,最能反映蘇聯極權統治的盛與衰。」——《亞特蘭大日報》
「大衛・雷姆尼克的作品是如此磅礡,其才華洋溢的詮釋讓我們彷彿親身見證了蘇聯帝國與其歷史的崩解。無法想像對這一大事件的詮釋,還有誰能比雷姆尼克更生動、貼切且全面。」——《威斯康辛州報》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大一统的迷境 豆瓣
作者: 李宪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1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反映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认知偏好和思维旨趣,为中华民族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预设性的认知框架。诸如权力的神圣性、道德的保证性、秩序的天然性等传统政治文化的所有基本理念,以及家国情怀、江湖习气、小圈子意识等国民根性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天下一统是由天道所统摄下的天然和谐的有机秩序的世界,是专制王权的庄严表象,也是中华文明走不出的迷境与梦魇。探索天下秩序的构成原理和演化机制,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逻辑,对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和历史宿命形成根本性的认识。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戰爭中的軍事委員會 豆瓣
作者: 蘇聖雄 元華文創 2018 - 1
中日戰爭(1937-1945)為中、日兩國的大規模交鋒,造成雙方慘烈的損失,其歷史影響,至今未熄。中國傷亡如此慘重,最後卻能贏得這場戰爭,或說並未輸掉這場戰爭,其原因眾多,已有諸多學者投入研究。
就軍事進行探究,過去的研究常聚焦於蔣中正或前線指揮官個人的意志,或戰事發生的過程,至於軍事委員會或高層參謀人員的角色,尚未能深入了解。事實上,近代西方戰爭成敗的核心,為總參謀部的組織,以之輔助最高統帥的指揮統御,並統一軍事權力、統合國家資源。中國類似的組織為軍事委員會,其重要性可以知曉,但該會於中日戰爭的作用,學界尚未充分討論。
究竟蔣中正如何領導組建軍事委員會面對戰爭?如何藉以統領全軍?該會組織歷史與結構為何?如何運作?其間高層參謀有誰?他們是以甚麼身分作為蔣的諮詢對象?如何與蔣互動?該會的情報、作戰、後勤與動員的實況為何?凡此課題,皆有待探討。本書以徐州會戰為中心,作深入探究,期藉單一會戰之例,具體而微地呈現戰爭中的軍事委員會。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州县官的银两 豆瓣
The Magistrate's Tael: Rationalizing Fiscal Reform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g China
作者: 曾小萍 译者: 董建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 4
本书写的是“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18世纪的中国不是“不变”,而是存在着生机勃勃的“变革”,是对于潜在发展成为强大的、近代的中国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时期。“耗羡归公”是财政制度这一改革主要领域的顶点,它不仅解决了前朝遗存的种种问题,而且是对当时各种财政危机的有效的合理化解决方案。各省实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效显著,有益于国计吏治民生。然而“耗羡归公”并不能一劳改永逸地解决清朝财政存在的所有问题,改革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加上集权国家的财政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制约,后来的“耗羡归公”政策辉煌不再。
这是一部“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作品,是利用档案细致探讨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現代知識貴族的精神 豆瓣
作者: 林毓生 / 丘慧芬 编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20 - 2
林毓生是研究近現代中國思想史的著名學者,其英文論著《中國意識的危機》在1980 年代出版中、日、韓譯本,對於東亞地區、台灣和大陸的學界與文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奠定了他在西方和東亞近現代思想史領域的重要地位。從1960 年起在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期間,受海耶克(F. A.Hayek)親自指導和影響,林毓生對自由主義在中國前途的討論提出以往中文世界從未觸碰到的關鍵議題,使海耶克的理論以及西方其他重要思想家的言說獲得真切實際的理解與融合,轉為建設本土憲政民主的有利資源,成為重建文化認同的價值基礎。
《現代知識貴族的精神》共收錄34 篇林毓生的代表著作,主要在2000 年以後發表, 按照其學術追求與思想關懷,分別編入「意識危機的探索與回應」、「自由的基礎與理據」、「學思之路與民主建設」及「人文傳統的存續與『創造性轉化』」四個範疇以及附錄。整體來看,這些彼此具有密切關聯的範疇及其所涵攝的各篇文章,可以說是構成林先生對中國自清末以來尋找現代性出路的一個系統性的論述。讀者可以看到林毓生對「現代性」這個二十世紀中國最迫切的根本問題提出的研究分析,以及他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路徑。他提出了憲政民主在中文世界前途的看法與觀點,而數十年來的論述,代表了他以學術思想的言說介入公共議題的巨大努力。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绕过民主 豆瓣
作者: 蔡欣怡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 1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中国民主资本家的神话 ; 绕过民主: 政权稳定、非正式制度及政治变革 ; 中国私营经济的非正规及正规的复活等。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白間美瑠 ファースト写真集 豆瓣
作者: 白間美瑠 / 中村和孝 集英社 2019 - 6
NMB48を名実共に引っ張るみるるんこと白間美瑠。待ちに待った1st写真集が遂に完成!
天真爛漫なキャラをそのまま詰め込んだ1st写真集は、オーストラリアのゴールドコーストで撮り下ろし。本格的なサーフィンに挑戦したり、バギーに乗って海岸を走ったりと、運動神経抜群の、みるるんのアクティブな魅力が満載。また、写真集ならではの特別な色っぽさも、もちろん収録。男性はもちろん、女性もグッとくるオシャレキュートなみるるんに、
見るもの全てが、きっとやられてしまいます。みんなでみるみるー!
【注目ポイント】
■オーストラリア・ゴールドコーストでの本格的なサーフィンシーン。
■バギーに、サンドスキー等、美し過ぎるモートン島での最高にハッピーな笑顔。
■まさかのバッサリヘアカット??初めての、ショートカットみるるん。
■NMB48メンバーがプロデュースしている●●が…登場します!
■NMB48加入前から、現在まで全てを語ったロングインタビューも収録。
■カワイイだけじゃありません。てっぺん取るには笑いも必要!? 衝撃の変顔集。
■男子も女子もドキドキが止まらない、過去最高に色っぽいセクシーカット。
■美人で、妹キャラで、無邪気で、面白い。そして、アイドルとして成長してきた白間美瑠の自信。全てが詰まった、彼女史上過去最高の数々の写真をご覧ください!
2020年4月22日 想读
永尾まりやファースト写真集 美しい細胞 豆瓣
作者: Takeo Dec. 徳間書店 2016 - 3
内容紹介
昨年12月にAKB48卒業を発表し、ファンを驚かせた永尾まりやの卒業記念ファースト写真集が、22歳の誕生日に刊行決定!
AKB48でも1、2を争うビジュアルメンバーとしてファンに広く知られる「まりやぎ」。ファッション誌『LARME』モデルとしても活躍する一方、グラビアで見せるセクシーさはファンの間で度々話題に。男女問わず支持を集めている。
写真集のテーマは、インドネシア・バリ島を舞台にした「卒業旅行」。ビーチやエキゾチックな街角での飾らない笑顔に加え、夜のプールやヴィラでは22歳の大人の美しさを存分に披露。大胆なランジェリーにも挑戦し、アイドル写真集の枠を越えた超スタイリッシュ&スーパーセクシーな一冊となります。
※写真はイメージです
※価格、発売日は予定です。
著者について
Profile
ながお・まりや
1994年3月10日生まれ。神奈川県出身
身長158㌢/血液型O型
AKB48チームK所属。ニックネームは「まりや」「まりやぎ」
2009年 AKB48第6回研究生(9期生)オーディションに合 格。2011年チーム4を結成し、2012年にチームKへ異動。2015年12月7日、AKB48卒業を発表。ファッション誌「LARME」(徳間書店)レギュラーモデル。
2020年4月2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