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豆瓣
Anatomy of Love: A Natural History of Mating, Marriage, and Why We Stray
6.2 (12 个评分) 作者: [美]海伦·费舍尔(Helen Fisher) 译者: 倪韬 / 王国平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2
“如果人类这一物种要存活下去,往后的一百万年,我们还是必须坠入爱河,并与对方结为终身伴侣。”
本书是二十世纪关于两性情感与婚姻的经典之作,二十五年后根据当下的社会趋势,进行增修再版。作者是美国生物人类学家、金赛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交友网站Match.com首席科学顾问海伦费舍尔博士。
每对夫妻都希望白头到老,但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对夫妻劳燕分飞。费舍尔博士在这本书中精准剖析了人类情爱行为的进化,研究了五十八个社会中的结婚与离婚的案例,四十二种文化中外遇出轨行为的起因:我们如何求爱、如何选择伴侣、如何结为夫妻;为什么有些人会出轨,为什么有些人会离婚;我们为什么需要庞大的亲友团来帮忙带孩子?男女思维为何如此不同?未来的婚姻与爱情又将会以什么样的结局收场。
新版中加入大量更新资料:包括三万人网络交友数据的分析,针对个性形成的生物学原理,以及为何某人会爱上甲而不是乙的原因,关于外遇的行为学分析,关于现代人约会习惯的建议性意见等等。
本书的结尾令人振奋,费舍尔博士坚信,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我们最有机会结成恩爱伴侣的时刻,就是现在。
——————
作者以人类学家的双眼与诗人的笔调,揭开各年龄段各社会层面的种种性爱行为。──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
在这本具启发性的著作里,作者应用自然法则,以引人入胜的全新方式解释人类过去与未来的性行为。──德斯蒙德‧莫里斯,《裸猿》作者
2020年4月6日 想读
穿越孤独 豆瓣
Encounters with loneliness
作者: [美]阿琳•克莱默•理查兹 / [美]露西尔•斯派拉 译者: 曹思聪 / 蓝薇 童俊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 4
孤独是一个人类的普遍经验。是什么引发了孤独感?孤独的人是在渴望谁或者渴望什么?哪些人更容易遭受痛苦的孤独?孤独的人的内心体验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孤独?
本书的作者们向读者展现了心理治疗、精神分析以及艺术作品如何通过加强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来缓解个体的孤独感和疏离感。希望这些文章有助于阐明孤独感的诸多层面,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协助自己及他人找到属于个人的处理孤独感的方式。
文化的档次越高,对创造的需求也越高。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一般都是孤独的。无论他们的肉体是否离群索居,他们的灵魂也注定是孤独的。更何况,这样的人,每每不合群,性格孤僻,特立独行。孤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风骨,而这种风骨,注定是要由人来体现的。
——张鸣
人类的痛苦不在于孤独本身,而在于人们,至少临床上是这样,总幻想着摒弃孤独,宁愿伤精耗神地躁狂,也不愿或不能独处,养育孩子最大的功能也是为了自己老了之后不那么孤独。而这本书告诉你,孤独是怎样的一种内心本质,接受这种本质会有大的光芒和荣耀,最终坦然接受最终的孤独——死亡。
——童俊
从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接纳孤独并能够享受孤独,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小孩是不能够孤独的,他们还不具备孤独的能力,孤独会使他们受到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而一个成熟的人,他会在孤独中整合他内心的力量,为更有效的交流做最充分的准备。
——曾奇峰
书中对孤独感的讨论令人着迷,显然,在精神分析的文献中,这是独一无二的。
——哈罗德•布卢姆
2020年4月5日 想读
非常年代 豆瓣
作者: (美)古德温 译者: 尤以丁 / 刘春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 9
《非常年代》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罗斯福夫妇的,另一个是有关美国这个国家的。这两个故事从1940年起,到1945年12月结束。它们如同现实生活一样,是有机交织在一起的。
2020年4月5日 想读
劫持 豆瓣
i-Minds: How Cell Phones, Computers, Gaming, and Social Media are Changing our Brains, our Behavior, and the Evolution of our Species
作者: 玛丽•K. 斯温格尔(Mari K. Swingle) 译者: 邓思渊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 - 5
《劫持》是一本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的书,基于一位心理学博士20年的临床经验及其作为神经认知科学研究者的脑—电研究成果。在这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中,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数字设备及让人“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从神经认知科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数字媒介与大脑和人类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手机等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劫持或操控,并给出了自己作为从业医师的实际建议,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围绕着“数字媒介成瘾”这一主题,作者精心构建了全书的结构,既以社会观察及自己经手的实际病例作为例证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又专门介绍了神经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及数据成果作为科学支撑,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书中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
与计算机和网络持续“联机”,究竟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何从脑—电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数字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手机或平板电脑究竟是解放了家长还是禁锢了儿童?游戏与社交网络是导致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吗?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面对“数字一代”,给予他们恰当的帮助与指引?
数字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我们该如何处理数字媒介、网络社群对真实社交生活的影响?网络霸凌、狂躁、抑郁、群体性孤独、强迫性搜索……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出了问题?
2020年4月5日 想读
病态 豆瓣
作者: [英]保罗马丁 译者: 白卫涛 / 应诞文 世界知识 2001 - 9
2020年4月5日 想读
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 第一卷 豆瓣
Uber den prozeb der zivilisation
作者: [德国] 诺贝特·埃利亚斯 译者: 王佩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4
本书的结构和中心思想是对历史事实进行不断观察、不断检验以及不断地用以后观察到的东西对以前的看法进行修正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有把这本书看作一个整体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每一部分,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和方法。
这本书也对“国家”的社会起源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找出其形成的历史,这是一个“权力垄断”的问题。
2020年4月5日 想读
资本战争 豆瓣
作者: 彼得•马丁 / 布鲁诺•霍尔纳格 译者: 王音浩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8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投资事件,从《圣经》中的先知亚瑟到当代金融大鳄索罗斯、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到20世纪末的巴林银行投机案……。历史总是不厌其烦、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同样的剧情。在这个残酷更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的舞台上,靠的不是子弹而是资金,没有让人心惊的血腥场面,没有家园破败的荒凉景象,但是其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之深远,让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争都黯然失色。
2020年4月5日 想读
游戏的人 豆瓣
作者: [荷兰] 约翰·赫伊津哈 译者: 何道宽 花城出版社 2007 - 9
本书研究游戏在人类进化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指出: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决非偶然的成分。
2020年4月5日 想读
給宅男的戀愛指導 豆瓣
モタク モテるオタクになる恋愛ガイド
作者: 阿爾蒂西亞 译者: 葉廷昭 晨星出版 2013 - 4
阿宅:「聽到別人談論戀愛技巧總覺得不太能接受……如果真心喜愛對方,對方應該也會明白我們的心意,不是嗎?」
NO、NO、NO!
阿爾:「只要有愛,就能把心意傳達給對方」這種說法若以格鬥技來比喻,就好比「有幹勁就能贏得比賽」一樣是個謬論。幹勁需要技巧配合才有用,沒經過訓練,光靠幹勁就想贏,根本是天方夜譚。
「想談戀愛,卻不知該從何下手」、「在女生面前會緊張得說不出話來」,本書以深入淺出的說明,為害羞又內向的阿宅介紹正確的戀愛啟蒙方法,讓您獲得心上人的芳心、成為擁有戀愛能力、人見人愛的阿宅。
●如何和女性攀談
●受女性歡迎的對話技巧
●詢問對方電話號碼的方法
●如何邀請對方約會
●告白成功的關鍵
●化身為氣質型男的方法
●成為性愛達人的祕訣
●如何追求美女…等等
★收錄本書作者與暢銷書《女醫師教你真正愉悅的性愛》作者宋美玄的性學對談。
2020年4月5日 想读
拳兒01 豆瓣
作者: 原作:森田隆智 / 作畫:藤原芳秀 译者: 李介民 長鴻
2020年4月5日 想读
鲜花帝国 豆瓣
Flower Confidential: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
8.3 (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米•斯图尔特 译者: 宋博 商务印书馆 2014 - 1
或许将花称为商品或者人工制品实在有失浪漫,但现今的鲜花却兼有这两种属性。花卉贸易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鲜花都是实验室制造、试管育种、工厂种植、机器收割,接着被打包装箱、拍卖出售,然后搭乘飞机漂洋过海走进大型超市或当地花店。艾米•斯图尔特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这些花的花形更大、色彩更艳、茎杆更强韧,远非自然之力可以生成。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鲜花帝国》深入探讨了这种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与相融。
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庞大的花卉产业的来龙去脉,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花卉的看法,同时也给读者带了了思索。而中国的鲜花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书中提到的关于有机认证、新品种研发、知识产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0年4月4日 想读
如何制作一个哥哥 豆瓣
Comment fabriquer son grand frère : Un livre d'anatomie et de bricolag
作者: [法] 安纳斯·芙吉拉 编绘 译者: 曹杨 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8 - 10
有故事的人体科普书
糖果色人体百科,解剖学、DIY、童话故事完美融合
跟着祖娅和玩具朋友一起探索人体结构与运转的秘密
..................
◎ 编辑推荐
☆ 情节巧妙,别开生面,多层次的阅读体验
将人体百科融入一个仿若童话版《弗兰肯斯坦》的故事,祖娅要做一个哥哥,在鳄鱼和玩具朋友们的帮助下, 她一步步把哥哥制作了 出来,最后哥哥竟然变活了。人体结构为点、身体运转为线,制作哥哥的故事进行推动,最后是意想不到的童话式结尾。正文阐述、趣味插图、玩具实验、人体结构……充分满足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
☆ 糖果色的人体百科绘本,故事与科普相得益彰
骨骼、关节、肌肉……在制作哥哥的过程中,将人体结构和运转的秘密逐步传递,中间穿插宝宝种子、细胞等人体相关知识的拓展科普,内容丰富,极富巧思。同时整个人体结构和功能的讲述多以小女孩祖娅和玩具们的视角和口吻进行,令复杂的人体运转过程变得简单易懂,童趣满满。
☆ 绘图温馨有趣,生动形象,细节丰富
超大开本,不仅将祖娅制作哥哥的过程生动、详细地展示,人体结构图也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绘制,时不时还有鳄鱼带领玩具朋友们进行的趣味实验。聪明勇敢的祖娅、博学的鳄鱼,以及祖娅的玩具们:牛仔、绿狗,白娃娃、红玩偶、鸭子等,每一个形象都生动有趣。另外相比陈述性语言,书中更多采用图表、图话的方式进行阐述,诙谐有趣、便于理解。
..................
◎ 内容简介
小姑娘祖娅没有哥哥。怎样才能马上拥有一个哥哥呢?简单的很,自己做一个呗。她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哥哥,于是带上鳄鱼和玩具朋友们,马上动起手来……木棍和橡皮带,哥哥有了骨骼、韧带和肌肉;电线、火柴盒、插头、海绵、漏斗……哥哥有了大脑和感受器,他能听到指令却还是动弹不起来;“燃料”、“燃料”通道、“嘘嘘”制造厂……有了这些,哥哥的身体就能运转了。但是他要怎么变活呢?用弗兰肯斯坦的方法,或者像格林童话里皮诺曹那样?作者安纳斯·芙吉拉最后用一个神奇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 媒体推荐
目前有很多精彩的非虚构类童书,这本绝对占据一席之地。
—— 奥地利日报
这么长时间以来读过最具独创性的非虚构类童书。
—— 吉森汇报
本书用一种非传统的,但是知识传递性很高的,极其有趣和富有启发的方式来讲述人体是如何运转的。
—— 文学速递 literaturkurier.de
如果你没有哥哥,你可以根据这本书一步步制作一个。即使不能真正解决这个难题,风趣幽默、充满童趣的知识讲述能让你对人体进行充分的认识。
—— Leseförderin
◎ 名人推荐
引人入胜的一本科普书,内容构架极其巧妙。情节和图画会一下子将你吸引住,然后在有趣的情节中将知识以满足多种年龄层次需求的方式进行传达。童趣和巧思不止于细节。
——弗朗斯·莱特纳 奥地利儿童文学研究专家、"1000 und 1 Buch"主编
..................
◎ 获奖记录
★ 2017年奥地利“年度科学书”
★ 2017年德国“The best 7”
2020年4月4日 想读
潜意识 豆瓣
Subliminal:: How Your Unconscious Mind Rules Your Behavior
7.2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列纳德·蒙洛迪诺 译者: 赵崧惠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 - 5
我们常常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背后都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但是,我们从未考虑的是,其实每一个选择、每一个行为背后实际上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影响着我们。与霍金合著《时间简史》(普及版)和《大设计》的顶尖物理学家蒙洛迪诺,将为我们开启一段潜意识探秘之旅。
这是一场关于潜意识的心理学盛宴,一部真正的集大成之作,让你在作者幽默的语言与大量的心理学实验与故事中一一揭开行为背后的秘密。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发现潜意识的积极作用,告诉你该如何与朋友、陌生人、配偶、同事、老板互动。《潜意识》必将彻底颠覆你认识自己的方式!
2020年4月4日 想读
如果在巴黎,一个旅人 豆瓣
A paris, un voyageur
作者: 刘文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 - 11
Moon books 地球旅馆 Inn Earth 01
比人生未知的历险更可怕的,是那种一眼就看到老死的时光
你可以在25岁前没有去过巴黎,但你不能在25岁前,还未尝试走出去的勇气。
这是一本讲述巴黎的书,关于旅行,关于文艺,更关于生活态度。但又不仅仅只止步于此。
巴黎是站在人类文明巅峰上的最伟大的城市。
法国诗人雅克·普列 维尔在一首名叫《在公园里》的短诗中,曾写出过如斯名句:“巴黎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颗星”。
“在这个阴冷、暴力、毫无意义的宇宙中,巴黎的这些灯光,是整个宇宙的亮点。”伍迪·艾伦通过电影《午夜巴黎》说出的这句话,无疑是对巴黎最好的说明。
《如果在巴黎,一个旅人》是关于巴黎的,更是关于我们内心涌动的梦想和激情。
本书制作精美,装帧独特。市场再无第二本。
就是在这座城,已经开始发胖的乔治?桑在贵族沙龙上遇见苍白消瘦有着一双极其修长美丽的手的肖邦。
就是在这座城,大学考试第一名的年轻的萨特携着考第二名的波伏娃在咖啡馆温暖幽暗的地下室里听着jazz跳着tango在便笺本上写下一个个优美的文字。
就是在这座城,孑然一身的可可香奈儿从红磨坊一直舞到了香榭丽舍大道让每一个名门贵妇都拜倒在“香奈儿五号”的神秘气息之下。
就是在这座城,第一次参与电影演出的伍迪艾伦被这座到处都是街边咖啡馆、美酒和音乐的城市迷住于是在40年后有了《午夜巴黎》。
2020年4月4日 想读
完美关系的秘密 豆瓣
5.2 (5 个评分) 作者: 杨冰阳 中信出版社 2014 - 11
如何在婚姻爱情中拥有一份完美的两性关系?
一本基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调查和科学实验的择偶指南
告诉你藏在人类基因里的婚恋法则
新浪情感大V、门萨中国前主席、多栖艺人杨冰阳(Ayawawa)最新作品
2014最具科普范儿的两性读物
解读高价值与低背叛的两性法则
勾勒预埋在人类大脑里的情感蓝图
独家揭秘进化心理学中的择偶策略
揭露两性真相、科学提高女性魅力、为择偶提供全方位指导
本书以进化心理学为学科基础,提炼出伴侣价值、亲子不确定性、长期择偶与短期择偶等基本概念,以大量调查数据、心理学实验为补充,勾勒出预埋在人类大脑里的情感蓝图,从中寻觅最优化的择偶策略。书中用生物学和心理学碰撞出的 “火花”告诉你藏在人类基因里的婚恋法则。
作者以丰富的咨询和案例分析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如何利用进化心理学中的核心理论灵活处理两性关系中的。作品有着极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却又丝毫不影响其严肃的理论依据。
本书几乎把目前我们两性关系中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行为都涉及到了,很多看似困惑、纠结、非理性的两性问题,都可以用高价值与低背叛的理论一一破解。看完本书,你会更加认识自己,认识男女各自的性别优劣势,在看待两性问题时会更深刻、更透彻。
希望本书可以帮助那些被感情困扰的男女在恋爱和婚姻中更成熟机智地处理问题,帮助女性懂得保护自己的身心、珍惜自己的青春,运用书中真实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主动为自己、为自己的感情生活、更为自己在乎的人做得更好,在感情生活上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快乐。
2020年4月4日 想读
内河航行记 豆瓣
作者: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译者: 罗康琳 外语教研 2010 - 1
《内河航行记:英汉对照》内容简介:《内河航行记》是史蒂文森在文坛上的试啼之作,讲述了史蒂文森与友人沃尔特·辛普森准男爵于1876年泛舟比利时和法国的奇妙经历。在写景的同时,作者着力描绘了沿途所遇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揭示各色人物的内心世界,对人性进行剖析,文笔细腻,清新自然,毫无雕琢之痕。
2020年4月4日 想读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学 豆瓣
作者: 江一波 哈尔滨出版社 2009 - 10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学》内容简介:心理学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想过上好日子,就没有理由不懂得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研究表明,心理定律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酸葡萄甜柠檬心理学》中援引各种著名定律,尝试着把心理学知识蕴涵于一个个幽默风趣、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中,拆穿行为背后的动机,带您在轻松的阅读中,化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从而帮助人们更深地认识社会,了解人类处在群体和社会中的心理规律。读后您会发现:原来“心理学”这么简单!
2020年4月4日 想读
酸葡萄效应 豆瓣
他人を引きずりおろすのに必死な人
作者: 【日】榎本博明著 译者: 陈雅婷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9 - 8
为什么态度友好的同事一夜之间变得异常冷漠?
为什么总有人对你吹毛求疵?
为什么你简单的一个网络回复却惹来众多恶意谩骂?
为什么表面对你热脸相迎的人,却在背后对你恶语相向?
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生存,而不是施展自己的才华,或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心中的不满情绪风起云涌,觉得自己的本性被压抑,难以适应真实的社会。而在如此情感中长驱直上的,便是习惯性地恶意去揣度身边的人和事。
那么,为了不招惹到暗藏此种危险冲动的人,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想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突出重围,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阅读本书,你将学会运用心理学策略及时看穿他人的隐秘心思,捕捉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及早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那就太好了。
2020年4月4日 想读
心灵的炼金术 豆瓣
作者: 乔恩·埃尔斯特 译者: 郭忠华 / 潘华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内容简介
《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内容简介:作者通过从历史学、文学、哲学和心理学中汲取营养,就情感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进行了丰富的论述。他认为,专注于情感研究的学生可以从过去伟大的思想家和作家——从亚里士多德到简·奥斯汀——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 《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通过将各种方法论和理论观点、经验案例研究和埃尔斯特惯有的写作风格结合在一起,将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科学、文学研究、历史学、社会学领域的学生和学者产生广泛的吸引力。同时,《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还是与经济学家和理性选择主义者进行持续对话的佳作。
编辑推荐
《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当代西方政治学前沿译丛。
媒体推荐
“埃尔斯特从社会心理学、历史学、博弈论、神经科学、小说、哲学等不同的领域吸收灵感来源。本书见解独特,将各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无人能及的综合。”
——阿尔弗雷德·默利(戴维逊学院)
“本书无疑将拥有广泛的读者,不仅埃尔斯特以前著作的追随者会喜欢本书,而且所有有志于情感理论的不同领域的专家也将喜欢本书。”
——罗纳德·德·索萨(多伦多大学)
2020年4月4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