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希腊内战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加)安德烈·耶罗利玛托斯 译者: 阙建容 格致出版社 2021 - 3
二战临近尾声之际,德军撤退后尚未来得及喘息片刻的希腊社会又陷入夺取战后主导权之争,原本截然对立的两个政治派别间的零星冲突迅速升级为血腥的全面内战。
.
而英国、苏联、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美国势力的插足,让内战变成了一场代理人战争,一场“国际内战”。
.
但是 ,这场希腊人的自相残杀是否不可避免 ?
.
现代希腊在严重经济危机中痛苦挣扎,折磨希腊社会的分歧永不会沉睡。
.
.
这是一部研究希腊内战及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深刻影响的历史书。作者利用亲历者的采访、回忆录、日记,以及大量希腊、美国和英国的解密档案,对希腊近代史中的民众分裂、极端化进行了极具深度的剖析,并描绘了在希腊大地上,英国、苏联、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美国等大国是如何进行政治博弈,进而影响了整个希腊内战进程的。
2021年6月1日 想读
心累了,来抱抱吧 豆瓣
cupoftherapy
作者: 安蒂·埃瓦斯蒂 / 马蒂·皮库贾姆萨 译者: 李耘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21 - 5
★身体累了可以休息,心累了怎么办?
“可以了,你已经够好了。放过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芬兰插画师大奖获得者×专业心理治疗师 联手创作,送给所有外表正常、内心呼啸的现代人。
★100幅暖萌动物插画,100条减压治愈小提醒,安抚8个情绪暴走的瞬间——关于职场,关于交际,关于爱情,关于自己。
★Muji Books畅销好书,已被译为韩、日、德等多种语言。
★一本减压治愈小绘本。用100幅动物漫画,描绘出现代人常常必须面对的100个心理困境——工作压力、社交尴尬、难以建立信任、人生迷惘、失去挚爱……借助小动物之间的互动,还有极富启迪性的文字,向读者介绍行之有效的自我治愈方法。
简洁有趣的漫画线条、可爱生动的动物形象、温暖治愈的贴心故事,让我们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都能不慌乱、不沮丧、不负疚、不畏缩。
2021年5月31日 想读
六论自发性 豆瓣 谷歌图书
Two Cheers for Anarchism——Six Easy Pieces on Autonomy, Dignity, and Meaningful Work
8.7 (90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C. 斯科特 译者: 袁子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4
【内容简介】
著名的当代思想家、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曾告诉我们国家的视角为什么是错的。现在,在这本简短易懂、极其个人化的新作中,他论证了无政府主义者的视角为什么重要。他用引人入胜、斗志昂扬,甚至幽默的方式,捍卫重视地方性知识、常识、个体创造力、自发性的无政府主义思维,令我们能够审视世间百态……小到学校、工厂、养老院、游乐场里的日常社会政治互动,大到民众抗议和革命。
【编辑推荐】
书中的无政府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也无关政治立场,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可以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如红绿灯的设置、抄近道形成的小径、地名的设置、林场或种植园的管理、游乐园的设计、科学文献索引体系的意义、养老院与老人间的关系等。通过带入无政府主义者的非国家视角,斯科特讨论了这些现象中蕴含的悖论。例如福特的种植园反映了一些为追求效率而设定的规程反而造成了效率的缺失,危地马拉当地农民的果园看似杂乱无章的表面安排后面之下却又更科学的逻辑。总之,作为一位社会科学大家撰写的关于自发性的随笔集,这本小册子中汇集了对生活中小事的思考,有助于读者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
2021年5月31日 想读
革命人 豆瓣
作者: 单世联 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010 - 1
2021年5月31日 想读
袁世凯家书 豆瓣
作者: 李金旺 外文出版社 2012 - 10
李金旺主编的《袁世凯家书》内容介绍:1898年戊戌政变后,袁世凯得到慈禧太后的宠爱,被任命为山东巡抚。1900年义和拳运动时,他和南方五省倡议保持“中立”,山东省治安借此得以保全。于是,他的政治名声更加显赫,被提拔为直隶总督兼军机大臣。慈禧太后逝世后,袁世凯被罢官,离开京城,回到河南老家。他在那里选择地址,修建园林,做出打算在那里养老的样子。等到辛亥革命军兴起时,朝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哪里想到上天已经厌恶了专制,各省都纷纷向往共和体制,清朝皇帝被迫宣布退位。孙中山签立和约让位给袁世凯。于是,袁世凯宣誓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不久,因为恢复帝制,袁世凯被蔡锷等发兵声讨,改换年号十七天的他宣布退位,一生的事业宣告结束。他死之后,功罪自有历史记载。现在专门搜辑袁世凯与家人、朋友、同朝为官的僚属等往来的书信,编汇成书。从《袁世凯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过人的才识,他的纵放恣肆和用兵韬略。
2021年5月30日 想读
我们这一代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肖全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
肖全:“在这些既漫长而又匆忙的日子里,我和我书中的这些朋友们都重又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这些事都正在,和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此时此刻我们绝大多数人正在自然而骄傲地老去”
《我们这一代》所摄录的对象,多为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今文艺界的精英或灸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如:文学界:诗人顾城、北岛、舒婷,作家:三毛、王朔、贾平凹、史铁生等;音乐界:谭盾、崔健、“唐朝”、窦唯等;美术界:张晓刚、刘晓东、陈丹青、曾梵志等;影视界:张艺谋、陈凯歌、姜文;演艺界:杨丽萍、巩俐、毛阿敏、刘欢等200多位珍惜影……这些日后的文艺大牌,彼时还是一副热血青年的青葱模样,用自己的热望、才华和激情,丰富着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大量尘封多年的珍贵影像首次面世。肖全在刻画具时代标签意义的面孔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当地普通人的音容笑貌、平凡家常,他们劳作、生活、欢笑、凝望镜头,这些栩栩如生的个体和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得益彰,成为诠释“那一代”的最佳纪录片脚本。同时,肖全在此次出版的纪念版中,按照图片主题梳理脉络,使得之前相对散落的影像更加集中、清晰,为读者拉开一卷板块式的影像主题文化史。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家庭革命 豆瓣
作者: 赵妍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4
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在近代中国,家庭却沦为革命的对象。本书研究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探讨这一反常的现象何以发生及怎样发展。本书不是考察实际生活中家庭功能失调的社会问题,而是讨论读书人看待家庭的眼光的转变。在传统政教体系崩溃的进程中,家庭面临国家、天下(世界)、个人、社会等力量的冲击而丧失了其作为社会基石的地位。家庭革命是相当复杂、深刻的,既包括进步改良之意,也包括根本废除之意。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中的失败,造成读书人不仅激烈质疑传统,也开始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并试图重新构建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家庭革命虽更多表现为负面的批判和改革,其实集破坏性与建设性于一体。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西周王朝军事领导机制研究 豆瓣
作者: 李裕杓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策划了一套出土文献方面的专著,利用出土文献研究中国古史,尤其是先秦史,拓展了相关论题的研究。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中古官修史体制的运作与演进 豆瓣
作者: 聂溦萌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 - 4
汉魏以来,史学独立,汉唐之间史书种类与数量的繁荣、私撰史学的发达广受关注。然而即便私人撰写的史书,若以王朝为记载对象,也必然包含官方因素。本书避免官修、私撰对立的视角,注意到官方常规化的修史体制改造了王朝史编纂的大环境,也使纪传史体裁发生了变化。
本书提出“官修史体制”的概念,指一套由制度保障的资料收集、整理、编纂机制及相关职官设置。在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央机构的官修史体制逐渐将政务运作、文书与历史编纂的关联性变得制度化、惯常化。本书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考察。一是在纪传史的横截面中探讨体裁模板与史源如何相互适应,围绕四夷列国传、孝义类传、一般臣僚传记与相关政务运作的联动进行了讨论。二是考察纵向的史料加工编纂过程的发展,讨论了东晋与刘宋、十六国与北魏的修史,观察编年、纪传共同参与的史书编纂过程。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将历史学与文献学相结合,既关注历代修史的史事、制度的记载,也重视对史文结构、体例、史源、改编过程的分析,彼此印证,别开生面。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秦汉军制演变史稿 豆瓣
作者: 孙闻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4
本书围绕秦汉军事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从制度演变的角度,对武官制度、军队构成、军队组建与社会身份、军事征发与徭役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思考军制演变与国家政体、官僚制度、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秦汉首次建立起大一统帝国,军事制度对帝国体制的构建影响直接。秦、西汉早期 的军事组织体系,呈现出京师与诸郡平等,内、边郡差别不甚突出的横向派生格局,直接反映了军国体制的相关特征。西汉武帝以降,军国体制向日常行政体制发展。京师、诸郡军事组织的中外格局愈加凸显。而随着“边地化”的发展,内郡、边郡间相关差别也更为突出。西汉、东汉社会,深处军国体制向日常行政体制过渡、演变的历史背景之下。曾经贯通上下、作用重要的社会身份序列逐步弱化、消亡。而“京师—内郡—边郡”则从中外平等走向内外之别,并日益发展。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蒙元驿站交通研究 豆瓣
作者: 党宝海 昆仑出版社 2006 - 3
本书利用中外文献与考古资料,对蒙元驿站交通做了系统研究。“蒙”是指大蒙古国和由大蒙古国分化而成的四大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元”指元朝。
书中不仅探讨了蒙元驿站交通的组织管理、设施建设、运行方式、社会功能等问题,还广泛涉及13~14世纪蒙古各政权的政治制度、财经制度与社会矛盾,分析了蒙古驿站制度对欧亚大陆不同地区的历史影响。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明代宦官制度研究 豆瓣
作者: 胡丹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 - 7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制度史研究作品,作者不仅利用了《明实录》、《会典》等传统官方文献和明人关于宦官的专门记录,而且从碑刻、墓志、地方志等材料中发掘出大量有价值的记载,对于深刻、全面理解明代宦官制度的细节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借助这些材料,作者不仅就二十四衙门探讨了明代宦官的机构组成、权力关系、使职差遣,而且对以往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厘清,如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祖制、边、省内官沿革、宦职与有司之间关系、宦官数量,等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见。作者还制作了一些统计表,明确了过去不甚清楚的问题,在宦官制度史研究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南方周末写作课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南方周末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4
南方周末首次公开给大众的写作书,涵盖写出走心文章的一套公式和五步故事法:关于选题的捕捉、结构的搭建、线索的获取、叙事的质感、细节的呈现。这本书能帮你扫除写作和沟通中遇到的种种障碍——“选题难” “文笔差”“说话没重心”“汇报焦虑”等。此书包含80余个真实故事案例拆解,以及优秀特稿记者的代表作,完整呈现写作的魅力。
内容从业者:公众号、广告文案、直播稿、热门IP,好故事是爆款的基因
媒体人:“主笔天团”亲授心法,从选题到采访,写出有深度又好看的文章
职场人:日常汇报、演讲稿、简历、谈判,写作是实现晋升的隐形敲门砖
商业人士:用故事影响决策者,讲故事已成为一种商业策略
备考族:一整套核心写作法,从完成“命题作文”到写出“高分作文”
每个人:学会深入地思考、理性地表达,后真相时代的生活指南
“讲好故事”与“写作训练”是当下职场人的核心技能。这本书是媒体人、新媒体从业者、广告等文字从业者的案头书,也是职场人士进行商务沟通、谈判、演讲、文字记录、日常交流的学习读本。
2021年5月27日 想读
缺席与断裂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渠敬东 商务印书馆 2017 - 5 其它标题: 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如果说社会学这个传统的许多重要概念,如整合、团结、功能、分化等,都不免浓厚的社会救治的味道的话,那么有一个概念可能是个例外,这就是失范。涂尔干简明地揭示了这个概念对于社会学家的悖谬:失范意味着“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充分在场”和“社会的缺席”。作者对于社会学理论不能面对困境的这一根本的“困境”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选择从“失范”概念入手来重构社会学面对“社会的缺席”,甚至“断裂”时刻的理论可能性。本书荣获第三届(2003年度)胡绳奖。
2021年5月26日 想读
自由与教育 豆瓣
作者: 渠敬东 / 王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1
王楠通过洛克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与洛克《人类理解论》中对人性的分析、《政府论》中对政治社会的考察联在一起,全面阐述了洛克通过教育培养现代社会中自由理性的人的基本思路。渠敬东集中深入地考察了卢梭的《爱弥儿》一书,社会理论以往并没有充分考虑《爱弥儿》中的教育模式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影响,渠敬东的分析有力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不仅和上篇对洛克的教育思想的考察构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张力的对照,同时也勾画出教育在构成现代社会的人心秩序方面所经历的一段重要历程。
—— 李 猛
由王楠撰写的上篇并没有把视野局限在《教育漫话》,而是将洛克的教育思想放在由《人类理解论》、《政府论》等著作构成的洛克总体思想体系中。由渠敬东撰写的下篇基于国内外对卢梭名著《爱弥儿》的大量研究成果,将《爱弥儿》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其主题是,如何培养一个“人”与如何培养一个“公民”。作者对附录中书柬的讨论也非常精彩,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使爱弥儿作为人的处境和作为公民的处境都遭到了巨大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爱弥儿对自由的理解反而更加深入,在奴役中获得了对自由的真正理解。
——吴 飞
2021年5月26日 想读
读书何妨为人忙 豆瓣
作者: 陈怀宇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0 - 7
本书属“日知文丛”系列,是旅美学者陈怀宇的书评及读书随笔集。共收入陈怀宇书评、随笔文字25篇。其中有怀念学界先辈忆故之作,有对著名学者如陈寅恪、洪业、周一良等的研究、怀念,有对学界新书、新出重要论文尤其西方史学研究著作的书评,这些文字结集出版,既是作者对以往学术书评的阶段性总结,又为学界引介了新的学术成果,相信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新的启迪。
2021年5月26日 想读
我是漫画家 豆瓣
ぼくはマンガ家
7.8 (6 个评分) 作者: [日] 手冢治虫 译者: 晓瑶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 6
从自暴自弃的少年到日漫之神,“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亲笔自传
记录漫画巨匠充满挫折与光荣的前半生,他是日本漫画黄金时代的活化石
大师畅谈漫画学,经典作品《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背后创作秘辛全揭露
一百余幅大师珍贵原稿+手冢年表全收录
简体中文版特别设计,轻盈小巧便携版
📖 编辑推荐
◎ 手冢治虫亲笔自传,392页丰富内容辅以大师珍贵生活照及满载历史意义的资料照片,一本书告诉你“漫画之神”是如何养成的。
“漫画之神”“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波澜壮阔的人生记录。全世界都承认他是“漫画之神”,听过《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的故事,而作为漫画家,他如何用文字写下自己的一生?作为漫画家,他18岁出道,一生获得无数荣耀;作为医生,他研究田螺精虫成为医学博士,却在学医和画漫画之间濒临精神崩溃;作为动画制作人,他全心热爱,开创有限动画,但代表作竟成为他眼中的蕞大失败;作为战争经历者,战争时期饿到皮包骨,躲避着头顶的炸弹也要画漫画;作为普通人,他异常专注、不懈努力却摆脱不了对同辈漫画家的嫉妒……即使手冢这样的天才,也活在无尽的焦虑中——同业的内卷、读者的差评、朋友的误解、审查的苛刻、过气的恐惧……手冢毫无保留地剖析自我,让读者了解更立体、更有人情味的他,也能一窥大神不为人知的一面。
◎ 漫迷必读,漫画巨匠创作秘辛全揭露。
根据妹妹的涂鸦创作出了经典角色?!因上色失误画出了白色的狮子成为创作《森林大帝》的灵感来源?!每三年换一次绘画风格?!是漫画之神更是拖稿之神?!狂销40万册的畅销书居然被出版社多次拒稿?!揭开经典神作背后的创作秘密,更侧写了手冢的创作灵感来源、公司经营方法和其对动漫产业的贡献。
◎ 借漫画家之眼侧面展现日本漫画黄金时代的历史和整个动画业、出版业的时代变迁。
日本战后漫画史的一手记录,由多位知名漫画家、小说家提供原始资料,借漫画家之眼一览日本几十年来动漫的嬗变,还有诸多行业秘闻八卦穿插其中,似一幅视角宏伟但手法细腻的镶嵌画,拼贴出漫画之神的海海人生,亦是动漫艺术爱好者了解、研究手冢治虫和战后日本动漫产业的重要参考材料。
◎ 特别收录一百多页图文随笔“我的漫画记”和手冢治虫年表,全面展现漫画大师的创作之路。
全书392页,内容翔实,特别收录一百多页图文随笔“我的漫画记”,满载手冢珍贵创作笔记与手稿,和文字部分互为补充。简体中文版另收录手冢治虫年表,补完手冢后半生所获奖项和代表作。
◎ 简体中文版特别制作,轻盈小巧的精装典藏传记。
双封设计,锁线精装,内文采用进口米黄轻型纸,长时间阅读不伤眼睛;小开本设计,手感轻盈,便于翻阅携带。
📖 内容简介
“日本的现代漫画从手冢治虫开始。”
“漫画之神”自述充满荣光与挫折的前半生:
少年痴迷动画,却曾因画不好底稿被前辈鄙视;战争时期饿到皮包骨、躲避着头顶的炸弹也要画漫画;成为国民漫画家,却在学医和画漫画之间濒临精神崩溃;与沃尔特·迪士尼、斯坦利·库布里克、藤子不二雄交好,却对福井英一、白土三平的才能嫉妒不已……手冢治虫影响了后代无数漫画家,奠定了现代日本漫画的基础。而他终其一生始终将漫画与社会紧密连接,向读者传递生命的价值,并执着地探究——一个漫画家到底该做什么?
这一切,我们都可以在这本《我是漫画家》里找到答案。
📖 推荐
“在手冢生前的亲笔自传《我是漫画家》中,手冢向世人剖白:作为漫画之神,仍对茫茫未来感到不知所措,仍不能肯定漫画究竟为何物,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只能仅凭意志力一笔一笔画下去。在漫画天才的丰功伟业之后,蕞让人难以看到的是他私下如何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如何为事业瓶颈而苦恼,以及他身为人、身为漫画家所具有的性格缺陷和挣扎。而这本自传正展现了手冢的这一面。”
—— 林其皓,编辑、历史研究者
“手冢笔下的漫画世界如此深广,包罗万象的作品适合各个年龄层人的阅读,其中的人道关怀和哲思,更容纳了世间各色各样的存在。在读《我是漫画家》这本自传后,我感到他的作品就是一片海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日本漫画家。手冢以轻松幽默地方式谈及自己的漫画家生涯和身边出现的竞争对手,提到那个黄金年代,讲述白土三平、藤子不二雄、柘植义春这些星光熠熠的漫画家展露头角的过程,讲述自己和对手们在漫画领域开天辟地的故事。透过手冢的自白,我仿佛看到店内书架上的一本本漫画跳起了日本漫画发展的扎实舞步。”
—— 黄廷玉,漫画店主
“想一睹漫画之神手冢的真面目,非看这本书不可,我要买十本,含泪推荐!”
—— PIEPIE,主持人
“天才漫画家手冢治虫的宝贵自传。手冢治虫作为“漫画之神”为故事漫画和日本动画的发展燃尽了自己。堪称传奇的一生,堪称伟大的一本书。”
—— 日本亚马逊读者
2021年5月26日 想读
卑微者之歌 豆瓣
An Orchestra of Minorities
作者: [尼日利亚] 奇戈希·奥比奥玛 译者: 陈超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
【编辑推荐】
※《钓鱼的男孩》作者新作
※入围2019年布克奖短名单
※被BBC、《时代周刊》、《金融时报》等15家权威媒体年度推选为“2019年度最佳图书”
※编织非洲神话与希腊悲剧,堪称当代版《奥德赛》的恢弘史诗
【内容介绍】
这部小说跨越大陆,穿越地球和宇宙空间,由一位活了几百年的叙述者讲述,是荷马《奥德赛》的当代翻版。奇戈希•奥比奥玛以伊博文学传统的神话风格写就一部关于命运和抉择的令人心碎的史诗。该书入围布克奖短名单,创造了作者连续两部作品入围布克奖的奇迹。
【媒体评论】
《卑微者之歌》以非凡的语言描述了因为爱,一个人的世界与心灵会怎样动荡。它既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奥德赛》式的故事,也是一场既缥缈又真实的锥心之旅。一本令人惊叹的书。—— 2019年布克奖评审团评语
用华丽的文字,魔幻现实主义式的奇诡情节刻画沉重的悲伤现实,这是最适合你冬天阅读的小说。——《华盛顿邮报》
奥比奥玛以自信口吻创造出一部壮观的艺术杰作……情节紧凑,语言华丽,它是个人灾难遭遇的一场文字飨宴,变化多端的宿命传奇作品……当代鲜少有小说家能跟奥比奥玛一样,用英语、伊博方言及丰富多元的非洲俗语,藉由鲜明清晰的对话内容,创造如此了不起的文学巅峰。故事情节耸动极端;但最终意图,是为了世间最脆弱的生物——人类——冀求怜悯同理之心。——《卫报》
一部神秘史诗……证实了奥比奥玛在众多文学明星中的地位。——《时代杂志》
【名人推荐】
将灵界与凡间出色地交织在了一起。——萨尔曼•鲁西迪
奇戈希•奥比奥玛精湛捕捉人类灵魂的深刻面,创作了繁复感人又情感丰沛的作品,读完《卑微者之歌》后,必然久久无法释怀。本书以独特的风格语言,探索爱情与失落如何足以叫人理智尽失。——Nicole Dennis-Benn,《Here comes the Sun》作者
奇戈希•奥比奥玛是一位原创性十足的顶尖作者。他的全新力作《卑微者之歌》深入探索普世对命运、自由意志与运气的概念。——Jennifer Clement,国际笔会主席
奇戈希•奥比奥玛文笔大胆,颇具野心,有本事带领读者卷入他造就的奇妙魔咒。《卑微者之歌》是一部警世巨作,最令人赞叹的是他彷佛创造了一幅活版画,让灵界与人类世界相互呼应起舞,展现的情感更是庞杂丰富,少有作家能出其右,这本书更像是一幅迷人震撼的画布——呼唤出古代神灵互动协调,创造人类既定运命的过程。——Okey Ndibe,《Foreign Gods Inc.》作者
2021年5月26日 想读
论婚姻与道德 豆瓣
作者: [英]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 译者: 汪文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1
究竟什么样的婚姻才是幸福的?著名哲学家罗素认为人类的婚姻与性道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史上,关于性的知识一直是禁忌或处于灰暗地带。罗素主张让年轻人获得健康、正面的性教育,从而使他们对婚姻与爱情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他认为幸福的婚姻应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夫妻双方都感受到完全的平等、不干涉彼此的自由、身心完美地融合、价值观相似……
关于爱情、性、婚姻、家庭、试婚、离婚、人口、优生等话题,罗素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娓娓道来。时至今日,这些睿智的言谈仍然在启发我们如何经营婚姻并收获幸福。
2021年5月26日 想读
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 豆瓣
6.3 (7 个评分) 作者: 谢天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5
权力游戏中臣民如何明哲保身?一部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态史,揭示制度之弊如何激发人性之恶。
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下为何盛行讲假话、做违心事?
臣民如何通过讲假话、做违心事来面对喜怒无常的帝王?
为什么说讲假话、做违心事的这种性格、语言、心理和行为都是专制主义的产物?
古代历史从来不只有文人生活风雅、美好的一面,朝堂之上的残酷超乎你的想象。
想要在集权统治下明哲保身,为何要学会“拍马屁”才行?
在这本《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中,你或许可以一窥一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态史,堪称古代官场现形记;也是一本史实和评论俱佳的历史小品。书中以中国古代君臣关系、臣民心理为切口,剖析专制主义的内涵,以批评的笔触,呈现出专制主义的产生过程、权力结构的确定,以及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臣民心态的种种表现。
作者着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的心理刻画,以读史札记的形式,分析从先秦至清代君臣间的心机和智术,以及忠臣义土的应对苦心,别善恶,寓褒贬,辛辣精准地揭示了制度之弊如何激发人性之恶。史论结合,展示了古代朝堂上的生存法则,以及集权政治下的君臣博弈。
【名家推荐】
虽然,中国以往的史书,在记述事实和人物中也可以窥见心灵的跳动,但以存在决定意识为旨趣,着眼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活动的心理刻画,则是史学领域和方法上的开拓,而剖析人物心态又是推动和激发历史反思的机杼。谢天佑同志很快步入“历史心理学”的门槛,从个别到两千年臣民心态的分析,给研究中国历史增添新的养料,做了学术上的开垦工作。
——陈旭麓,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
谢先生并非仅仅是一位为历史而研究历史的学者;他是一位与时代息息相关的知识分子。和许多他同时代的,包括作家巴金先生在内的“仁人志士”一样,谢先生用重千斤的史笔,为我们提供了发人深省的历史教训。
——邵勤,美国新泽西学院历史系教授,曾任哈佛大学瑞德克里夫高级研究院和德国洪堡大学的研究员
【本书卖点】
1.一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态史,堪称古代官场现形记。
书中透析了自先秦至清代以来朝堂上的臣民生存法则,既有“千古谏臣魏征”“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等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故事,也有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派系政治,力图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历史人物的微妙心迹,展示集权政治下君与臣的博弈;
2.一本史实和评论俱佳的历史小品。
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如何生存?权力游戏中臣民如何明哲保身?为什么小心谨慎、假话连篇会成为臣民求生的必然之术和心理常态?作者从史实出发,结合“历史心理学”推演分析君臣言行,用反思的眼光看历史;书中不乏其辛辣、精准的评论,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3.一本见识高远的“大家小书”。本书篇幅不大,文字不多,但研究视角别致,从政治史、心理学等角度着笔,从个别到两千年臣民心态的分析,笔触精准细腻,见识高远,于作者特定的时代而言,有开疆之功;
4.语言通俗流畅,却又辛辣精准,不夸张,不说教。
本书从容地分析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臣民心理,以及这种心理对政治、文化、社会礼制等方面的影响。书名看似学术性很强,但书中内容通俗化,有故事性且内容丰富,轻松易读,不失为一本大众历史普及读物;
5.经典再版,名家推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已故谢天佑教授的遗著,30年后再版,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了作者后人及学生提供的诸多材料,更为全面展现作者的学术风貌。同时,本书附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陈旭麓先生原序,以及美国新泽西学院历史系教授邵勤总序;
6.本书装帧精美,简洁典雅,接面装,书脊布纹选用质朴的雅格纹,封面选用竖纹云萱纹纸,专色印刷且局部烫印。
2021年5月2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