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工业与帝国 豆瓣
Industry and Empir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
作者: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 梅俊杰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 - 10
工业革命可谓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场巨变,它初期仅与一国即英国的历史相重合。本书描述并解释了英国迈向首个工业强国的崛起之路、其暂时领先优势的无奈流失、其与世界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关系,以及所有这一切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在这部行云流水的作品中,史学大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深入探索了英国最近250年的现代化历程,对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史作了独到的重新解释。
既然经济发展和工业化依然是普遍追求的目标,既然发达与欠发达世界继续在博弈和分化,既然帝国的兴衰命运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工业与帝国》对新千年的读者便不失其现实意义。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
霍布斯鲍姆堪称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不仅在英国,而且在世界。
——《旁观者》
本书十分出色地考察了英国以往两个多世纪经济的重大进展与变迁,作者的眼光尖锐而冷峻,文辞洗练而典雅,大量图表附录更有锦上添花之效。
——《卫报》
本书作者造诣非常精深、学识无比渊博,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肯定笔力最为雄健老练、思想最能举重若轻。
——休•特雷弗-罗珀,《星期日电讯报》
作为当代才华横溢的经济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借教科书的形式,写下了一部富有创见、挥洒自如的英国史,为重新解读西方经济史及社会史和政治史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约翰•韦西,《倾听者》
--------------------------------------------------------------------------------------------------------------------------------
正是工业革命,将英国正式推向新帝国的全球霸主地位。不过,令人惊叹的是,也正是新的工业革命,将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颠新帝国,摔下了神坛。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的《工业与帝国》,为人们绘制了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画面。借此书看开去,让人全面理解工业与帝国兴衰这一论题包含的丰富内容。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任剑涛
关于英国的现代化历程,前些年国内议论已多,然而,一时热议未必意味着问题得到了澄清。霍布斯鲍姆的《工业与帝国》当有助于摒弃有关英国现代发展的某些似是而非之论。书中就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政府的干预作用、现代化的断裂风险、帝国体系的经营、相对衰落的缘由等重大问题所发表的见解,尤其值得我们善加借鉴。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员、本书译者 梅俊杰
-----------------------------------------------亚马逊网读者评论-------------------------------------------------------
“这是史学大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经典之作,原书行销近30万册,如今修订再版,为了解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完整视野。”
“《工业与帝国》融经济史和政治史于一炉,兼顾了英国场景与世界舞台,全书从经济角度丝丝入扣地分析了英国的现代变迁,实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2020年2月25日 想读
太陽王子 1 豆瓣
作者: 兄崎ゆな 小学館 2003 - 1
里子(りこ)は世間知らずのお嬢様。修学旅行で来た大阪で、迷子になっちゃった★そんな里子に目をつけた太陽は、だましてカンパを頼むつもりが、逆に倒れた里子を介抱するハメに…。やんちゃな大坂少年・太陽と里子のラブコメディー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豆瓣 谷歌图书
7.3 (63 个评分) 作者: 庄祖宜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
从学院到厨房、不求学位只求美味
作者与你分享专业厨房背后的秘密
在厨房发现广袤的田野,以食艺色香写照众生面相。
这不仅是一本记录厨艺学校和餐饮生活的书,更是一本蕴涵着人类学思想的生活小品。
入围2010台北国际书展“书展大奖”
作家梁文道、蔡珠儿、韩良忆、叶怡兰等人满足推荐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作者放弃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转战厨房!
为读者讲述专业厨房里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乐趣
听,台湾料理人说厨房的故事!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爱情的逻辑 豆瓣
作者: 蔡垒磊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 - 2
颠覆你的认知,撕碎你的爱情观,让你的恋爱走心又走脑
畅销书《认知突围》作者蔡垒磊又一重磅作品
◎ 编辑推荐
★ “蚂蚁私塾”创始人蔡垒磊继大热畅销书《认知突围》后的又一重磅之作。
蔡垒磊,江湖人称蔡叔,畅销书作者,以个人清晰、理智的思辨能力吸引了超过100万粉丝,专栏累计收听数也超过100万次。在《认知突围》获得读者一致好评后,蔡叔将关注点转移到了每个人都存在困惑的爱情领域,逐步梳理爱情,总结婚恋过程中的智慧点,最终有了这部从全新角度看待爱情的作品。
★ 首度将纯理性思维方式代入爱情,让你不仅能冷静、全面地掌控爱情大局,更能在微小细节处为完美恋爱锦上添花。
《爱情的逻辑》延续了畅销书《认知突围》的精准直言风格。蔡叔将以深刻的洞察力解析爱情,无论是向往爱情的小白、身处热恋的爱情鸟,还是陷入情感困境的迷局者,都可以在《爱情的逻辑》这面镜子中重新发现盲点,找到实用的恋爱技能,还原自己想要的爱情本貌。
★ 一部关于爱情的典藏之作,一次说清爱情中模糊、隐晦的争议话题,带你平稳闯过“暗礁浅滩”。
找对象是不是非得门当户对?爱情和金钱哪个更重要?牺牲自己成就家庭划算吗?为什么PUA 总能得手?为什么秀恩爱总是“死”得快?对于爱情,我们有太多不可言说的顾虑。《爱情的逻辑》中,蔡叔以其一贯的理性角度,解答了各种让人为难的实际问题。让你拥有理性的洞察力,在爱情的世界里收放自如。
◎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些人谈了无数次恋爱,只得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女人都见钱眼开”这样粗暴的结论?因为看待世界的操作系统有问题。操作系统不对,无论进来什么样的材料,都加工不出正确的结论,自然是谈了多少次都无法变得更成熟。
爱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不知道从哪儿飘来的感觉吗?不是的,爱情是有逻辑的。
那些循循善诱的鸡汤导师、温暖如春的知心姐姐,都无法带你走上幸福之路。因为爱情虽是一种情绪体验,但在情绪的冰山下面,有着极其强大的逻辑体系和技巧,只有学全了这些,才能在爱情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本书将帮助你彻底理清涉及爱情的诸多思维系统,看完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么多聪明人都败在了爱情手上。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切尔诺贝利的祭祷 豆瓣
Чернобилска молитва
9.2 (78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孙越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8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手时间》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代表作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
简体版首度完整出版,作者全新修订,指定译本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2周年,以本书作为对受难者、牺牲者的祭祷
...... .............
※编辑推荐※
★ 阿列克谢耶维奇代表作,“乌托邦之声”系列中的最感人肺腑的篇章 。
★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揭开切尔诺贝利灾难的“内幕和真相”。文学史上最震撼人心的非虚构写作。
★ 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阿列克谢耶维奇探访事故发生地,历时数年,采访了超过500位灾难受害者,真实地记录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她拼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和一幅幅不同的人性图像。
★ 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经典俄语文学的继承者。她继承了从普希金开始,到托尔斯泰、契诃夫的现实主义脉络。她的作品是俄罗斯现实主义传统的当代体现。
★ 一部反思人类技术灾难的启示录。福岛核泄露、朝鲜核试验等人类的科技危险正潜伏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反思历史,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
※内容简介※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治下的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技术悲剧之一。上万平民因放射性物质长期受到感染或致命;数万亩土地被污染,切尔诺贝利一夜之间化为废城。
事故后十年,著名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事故发生现场,历时数年,访问了超过500位幸存者,用普通个体的声音平贴出时代的全景,书写了一部人类的启示录。在这里,平凡人物的真实经历比小说更惊人。每个人的声音都透视着历史的崩塌、国家机器的隐瞒、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以及人们的愤怒、恐惧、勇敢、同情和爱。
「切尔诺贝利核爆是二十世纪最重大的灾害事件,时至今日我还是不解,我所见证的究竟是过去还是未来?……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恐惧的窠臼。」——阿列克谢耶维奇
...................
※媒体推荐※
因涉及苏联历史上富有争议的主题,阿列克谢耶维奇常将自己置于险境,她挑战过往叙事,并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对普通人的影响。
——《纽约客》
她的书具有危险的力量,记录着二十世纪的暴力、愚蠢与残酷,毫无冷场。
——德国国家广播电台
阿列克谢耶维奇为历史中的灰色地带举起一盏明灯。
——瑞典《赫尔辛伯格日报 》
每一页都是残酷、荒诞的故事,就像核辐射残存在幸存者的体内。
——《纽约时报》
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这部非凡的作品中,记录了她的白俄罗斯同胞的生与死。本书终于在美国出版……简直是无与伦比的见证。
——《国家》杂志
比起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切尔诺贝利事件可能是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
——《政治事务》杂志
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伦敦时报》
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X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出版人周刊》
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书目杂志》
阅读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让人感到哀伤。她的写作技法好似无言的雄辩,描绘了时代的无助、英雄主义和苦难。从受访者的独白中,她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读者无论离事件多遥远,都会感同身受。阅读本书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由人类造成的海啸,永无止尽…如果你关心未来,我强烈推荐本书。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切尔诺贝利充满着极端和未知,它是技术爆炸的试验场。
—— Julian Evans,《每日电邮报》
她创造了一部情感史,你甚至可以认为它是一部灵魂史。
——Sara Danius,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干事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民主转型与巩固的问题 豆瓣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9.7 (7 个评分) 作者: 胡安·J·林茨 / 阿尔弗莱德·斯泰潘 译者: 孙龙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 1
这部权威著作代表了作者毕生研究民主崩溃、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所达到的顶峰,它在很多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作者重新概括了当代非民主政体的主要类型,并探讨了每种类型向民主转型的可行道路和民主巩固所要完成的任务。作者提出的对民主的巩固而言必需的五个场域——公民社会、政治社会、法治、官僚机构和经济社会——以及诸如“后全能主义”等更加宽广的分析范畴,将成为规范的分析框架,而他们对前共产主义世界的研究,也标志着苏联学开始回归主流比较政治学。
无可置疑,本书将成为有关建立民主政体的最重要文献。所有对民主感兴趣的人以及研究东欧、中欧和南美的学者都会怀着极大的兴趣来阅读本书。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让人民来决定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费希尔 译者: 林猛 商务印书馆 2016 - 10
在本书中,作者主要以时间为线索,追溯了从二十世纪早期一直到今天美国邻里组织的主要趋势,内容主要由社会福利邻里组织(1886-1929)、激进邻里组织(1929-1946)、保守邻里组织(1946-1960)、60年代的邻里组织革命、70年代的新人民主义、80年代的社区组织等部分构成。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责任与判断 豆瓣 谷歌图书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8.0 (10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汉娜·阿伦特 译者: 陈联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7
《责任与判断》一书完整收录了汉娜·阿伦特生命中最后十年的讲演、报告及随笔,由纽约新学院大学阿伦特研究中心主任杰罗姆·科恩编辑出版,他曾长期担任阿伦特的助手,是阿伦特和布鲁歇尔夫妇遗稿的保存者。
《责任与判断》集中探讨了与恶的本质及道德抉择相关的基本问题,代表性文章为“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回顾20世纪的多重政治危机,其困难和挑战的核心并不在于人们对道德真相的无知,而是道德真相竟不足以作为标准,指引人们作出判断。道德的崩溃反映出的乃是西方思想传统的大断裂。
本书将再次让读者领略到阿伦特思想的渊博与深刻,及其用哲学思考分析当代政治问题的突出能力。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真相 豆瓣
Blur:How to Know What's True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7.2 (9 个评分) 作者: 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 / 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 译者: 陆佳怡 / 孙志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3
本书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公民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真实的新闻”是否已经死亡?旧的权威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目标。同 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本书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变。它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学界业界推荐]
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看起来,民众似乎掌握着前所未有的新闻控制权,但这也意味着民众自身必须拥有把握这种控制的能力。为了辨别真相,也是为了避免被操纵,“新闻素养”就应该成为公民素养的一部分,全民都要掌握必要的新闻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责任教授 陈力丹
中国进入平面、电视、互联、移动互联四大介质并存交融的全媒体年代。不管是平面的黄昏还是电视的衰落还是网络的分化,都不能阻挡一个时代的来临:受众掌握信息接收和发布权力。……中国经济社会透明度整体偏低,以至于谣言丛生,信号沦为噪声,即使媒体专业人士,也难免被诱惑和绑架。《真相》一书的价值在于立足全媒体时代,努力寻求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建构一种透过喧嚣、管制、利益的丛林,获得事实的能力。当然,这需要您本身拥有良知和常识。
——知名时评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 石述思
两个具有开创精神的记者有力地证明,当千变万化的信息迎面扑来,我们可以——而且必须——掌握促使伟大记者前进的怀疑精神。恰逢新闻业经历大变革之际,这本引人入胜、简明扼要的书告诉公民如何发现虚构的事实,分辨利益集团新闻中的中立信源,以及从句法上检验新闻。
——《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 迪恩•巴奎特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宪法学导论 豆瓣
9.9 (30 个评分) 作者: 张千帆 法律出版社 2014 - 4
《宪法学导论》第二版自2008年出版以来,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社会反响与经济效益卓越。近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与法治建设实践取得了诸多进展,作者根据学科最新成果与实务典型案例,保持第二版多元、立体式写作风格,融合理论讲述、评注、案例、探讨、动态、图表等多种形式于一书,修订为第三版,在内容与形式上对全书进行了创新与完善,使本书更显卓越,堪称学习宪法不可不读的优秀教材。
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国家机构的后面,部分是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因为“宪法”(constitution)的原始含义毕竟是指政府的组织法;部分则是因为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宪法保障,实际上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宪法对公民权利实施的保障。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使民主运转起来 豆瓣 Goodreads 豆瓣
Making Democracy Work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 D. Putnam ) 译者: 王列 / 赖海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 1 其它标题: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政治学系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
本书以民主制度绩效的影响因素为研究主题,通过对意大利各地区的研究探讨了有关公民生活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运用社会资本、治理和善治等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对意大利进行个案考察,经历长达20年的实证研究,论述了意大利如何在法西斯专制崩溃后,成功地利用意大利深厚的公民传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民主机制,逐渐使意大利社会走向善治和繁荣。并得出关于民主制度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社会资本是民主制度得以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豆瓣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美] 新闻自由委员会 译者: 展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8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是美国名叫新闻自由委员会或称哈钦斯委员会的团体发表的报告。这一团体接受了当时时代公司的亨利·卢斯的建议和资助,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和前景展开了一项调查,其研究范围包括了当时美国的广播、报纸、电影、杂志和图书等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对新闻界的业主的良知、责任,以及这些责任对于形成公众舆论的普遍益处进行了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这便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2020年2月24日 想读
存在主义咖啡馆 Goodreads 豆瓣
At the Existentialist Café:Freedom,Being,and Apricot Cocktails
8.6 (18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莎拉·贝克韦尔 译者: 沈敏一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2
巴黎,1933年……
三位朋友正坐在蒙帕纳斯大道上的煤气灯酒吧里喝着杏子鸡尾酒。其中一个叫雷蒙·阿隆的年轻哲学家,正在向同为哲学家的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盛赞一种他在德国发现的新鲜哲学——现象学。“你看,”他说,“如果你是一个现象学家,你可以谈论这杯鸡尾酒,然后从中研究出哲学来!”
就这样,20世纪影响最广泛也最深远的哲学运动发端了。受到启发的萨特,将现象学与他那种法式的人文主义情感结合在一起,创立了一门全新的哲学思想——现代存在主义。
在本书中,英国著名作家莎拉·贝克韦尔将历史、传记与哲学结合在一起,以史诗般恢弘的视角,激情地讲述了一个充满了斗争、爱情、反抗与背叛的存在主义故事,深入探讨了在今天这个纷争不断、技术驱动的世界里,当我们每个人再次面对有关绝对自由、全球责任与人类真实性的问题时,曾经也受过它们困扰的存在主义者能告诉我们什么。
2020年2月23日 想读
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豆瓣
マンガはなぜ面白いのか
7.5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夏目房之介 译者: 潘郁红 新星出版社 2012 - 3
日本漫画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读者?故事魅力自不必说,表现结构也似有秘密。漫画研究十载之际,夏目房之介以其敏锐的感受性和洞察力,解读线条、对话框、格子的结构和功能等等漫画家想出的种种点子,阐述其趣味所在。
什么是“形喻”?什么是“间白”?
这些新术语用来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夏目房之介的“漫画表现论”必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漫画体验。
2020年2月23日 想读
昨日的世界 豆瓣
Die Welt von Gestern: Erinnerungen eines Europäers
9.4 (112 个评分) 作者: [奥] 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 孙龙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宇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2020年2月23日 想读
FGOミステリー小説アンソロジー カルデアの事件簿 file.01 豆瓣
作者: 円居挽 / 青崎有吾 講談社 2020 - 2
円居挽、青崎有吾、天祢涼、織守きょうや、汀こるもの、ミステリの俊英たちがFGOの世界に新たなる謎解きを紡ぐミステリー小説集!
※本書は『Fate/Grand Order』をそれぞれの作者が自由な発想、解釈に基づき制作したものであり、『Fate/Grand Order』における公式見解を提示するものではございません。固有名詞、人称、能力設定のみTYPE-MOONの監修を得て制作されており、キャラクター設定、舞台設定など『Fate/Grand Order』公式見解との差異が含まれる可能性があります。
2020年2月23日 想读
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豆瓣
作者: 余新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4
卫生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对“近世卫生”这一目前正趋兴起而仍尚薄弱课题的探究,对于呈现中国近世的日常生活经验、近代社会变迁以及省思中国“现代性”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晚清新“卫生”的登场,不仅逐渐引发了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公共和个人生活的环境状况的不满,而且还慢慢使得国人对自己种族的健康失却了信心,并进而开始藉由“卫生”来论述种族和国家的危机。本书首先从“卫生”概念的演变入手,以从概念到观念再到相关实践的思路逐次对清代与防疫和城市环境卫生相关的诸多问题及其历史变迁脉络展开探讨,藉此展现中国近世社会的变动与特质,以及中国人有关身体的认识,并进一步探究传统在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中的影响与作用以及展开对现代化过程和“现代性”的省思。
2020年2月23日 想读
社会学之思(第3版) 豆瓣
Thinking Sociologically (3rd Edition)
8.5 (25 个评分) 作者: [英] 齐格蒙·鲍曼 / [英] 蒂姆·梅 译者: 李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4
本书不依时间线性梳理,不按名家逐位清点,而是围绕既渗透日常生活、又塑造学科品格的一些核心概念,探究构筑我们世界观的潜在假设与默含期待,堪称入门上选。本次修订的第三版,全面回应第二版刊行以来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气候变迁、不平等持续恶化、社交媒体的角色日益重要之类趋势,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共同体、消费观念、伦理、社会认同等方面的生活世界。
2020年2月22日 想读
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亚洲史故事 豆瓣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0
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了解亚洲历史,我们编辑了《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亚洲史故事》,这是一本阅读、学习、观赏、收藏功能兼备的精品图书,它将长久地伴随您,为您的生活增添精神营养,提高您的生活品味。《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亚洲史故事》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亚洲史故事》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易于读者理解。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富的亚洲史,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农民朋友不可不读的99个亚洲史故事》由黄鹤主编。
2020年2月2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