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 豆瓣
作者: 张世英 东方出版中心
宇宙这一“万有相通”的网络整体中的每一个交叉点(每一事、一物、一人),都既有其当前呈现的状态,又有其背后作无穷尽的联系为背景。用中国美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秀”,后者叫做“隐”;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在场的东西”,后者叫做“不在场的东西”(海德格尔称前者为“显现”,后者为“隐蔽”)。是后者构成前者、形成前者、成就前者;后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间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显”与“隐”的融合。
2020年7月9日 想读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 豆瓣
A History of Classical Scholarship
作者: (英) 约翰·埃德温·桑兹 (John Edwin Sandys) 译者: 张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9
《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西元前6世纪至19世纪古典学术的发展历程,细数希腊罗马学术发展流变,涉及各时期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尤以文献学、版本学、词源学、语法学见长,著述极为详赡渊博,可看作对以往各个时代古典学术成就的总录。
.................................................
本书第一卷自约西元前600年至约西元1350年,主要讲述希腊拉丁学术的发生、演变以及希腊、拉丁学术在拜占庭时期和西方中古时期的流布与嬗变。全书首先涉及荷马的史诗研究、戏剧及其他诗歌作品的研究、演说术与修辞学、语法学与词源学、亚历山大里亚学派、斯多葛学派、帕伽摩学派、帝国初世纪的文学批评以及古典晚期的希腊、拉丁学术等诸多方面,视野宏远,涵括诸端。在本书后半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君士坦丁堡,对于古代到中世纪之间文献的传承、抄录和校勘进行细致整理和深度阐述,对拜占庭学术、9世纪的经典著作、早期经院学者及其经典著作、中古时期的文献考据等情况细细爬梳,使得枝蔓繁多的中古时期的学术发展脉络一目了然。
2020年7月9日 想读
战场之外 豆瓣
News under Fire: China's Propaganda against Japan in the English-Language Press, 1928-1941
作者: 魏舒歌 译者: 魏舒歌 / 李松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2020 - 5
本书是第一本研究从济南惨案开始至珍珠港事件爆发(1928~1941),中国与日本争夺国际话语权的专著。作者通过租界英文报刊着重考察了国民政府如何在国际宣传资源极其匮乏、政府派系纷争不断的情况下,逐步建立起统一的国际宣传系统。
2020年7月9日 想读
变化中的法律与社会 豆瓣
作者: 梁治平 商务印书馆 2020 - 6
变化中的法律与社会》是法学家梁治平的随笔集,由他自己整理简编而成。收入1998年至今的一部分随笔、散文、小品文,分为六大部分,共96篇。第一部分,1-12篇,写读书,第二部分,13-29,写法意,第三部分,30-47,写法治,第四部分,48-77,写社会,第五部分,78-91,写大学,第六部分,92-97,写动物保护。采纳梁治平意见,分为六类,不过不写标题,给读者更大的思空间。
2020年7月9日 想读
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国家权力 豆瓣
作者: [美]沃尔特·沙伊德尔 编 译者: 杨砚 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7
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是古代世界最为强大的政权,并且是所有前现代帝国形态中持续时间最久的。他们在全盛时期虽然只占据地球版图很小的一部分,但却统辖着近半数的全球人口。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扩张、衰败,在某些方面,他们就像分居欧亚大陆两端的一对双胞胎。
—沃尔特·沙伊德尔
本书收录八篇文章,作者包括赵鼎新、陆威仪、普鸣等,他们从比较视野研究古代中国与罗马的国家权力,分别讨论这两个影响深远的文明大国在这些方面的异同:王权与国家精英的构成、行政决策的制定、国家官僚制度的组织与运作、国家财政收支、国家权力对城市社会的控制、宗教信仰与王权正统的关系等。
2020年7月9日 想读
异类 豆瓣 Goodreads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7.3 (4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译者: 季丽娜 中信出版社 2009 - 6
在《异类》一书中,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分析,让读者看到了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9月至11月出生;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都出生在1955年;
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的祖辈大多是在纽约的服装行业谋生。
为什么对那些成功人士进行的统计结果会这样一致“意外”?这是因为:
英超球员注册时间是9月。在同龄的球员中,9月份出生的人实际上比8月份出生的人几乎大了一岁,一岁的差距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1955年前后正是计算机革命的时期,如果你出生太早,就无法拥有个人电脑,如果出生太晚,计算机革命的好机会又被别人占去了;
犹太人律师事务所的成长,是因为他们正赶上企业重组的法律诉讼出现革新的时候,而他们移民到美国的祖辈们的经历又让他们出色地掌握了抓住机遇的能力。
因此,那些奇才异类,他们之所以神奇,得感谢机遇的眷顾。不过,除了机遇之外,他们的成功还需要上辈人的文化熏陶:中国人的数学之所以比西方人的数学成绩优秀,得意于中国人根植水稻的勤劳精神和汉字读音的简洁明了。韩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高的飞机失事率,也是因为韩国上下级之间过于严格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韩国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得机长的助手发现险情时,无法第一时间向上级明确地汇报。
如果不听听性格比较张扬的格拉德威尔怎么说,绝对不会想到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还那么原始。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另外一个例子所说的,如果没有机遇和环境的熏陶,即便是世界上智商达到195的人(爱因斯坦的智商是150)也只能做一份年收入6000美元的保安工作。
因此,从《异类》一书中,你能体会到机遇对成功是如此的重要。格拉德威尔为读者指出了成功之路的方向,但怎样把握这份机遇,每个人都需要仔细思考,毕竟,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机遇。
2020年7月9日 想读
日瓦戈医生 豆瓣
作者: [苏]鲍·帕斯捷尔纳克 译者: 蓝英年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0 - 5
幼年丧母的日瓦戈被寄养在莫斯科格罗梅科教授家,自此与教授的小女儿东妮娅一同成长,并顺利修完医学专业,成为了一名的医生。在另一条平行的生命线上,出生于裁缝之家的拉拉正是十七岁的金色年华,母亲的情人维克托不时骚扰她。在工人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里,日瓦戈目睹了当局对工人的残酷镇压,拉拉则遭到维克多的玷污,由于维克托的关系,日瓦戈与拉娜的人生终于汇合,在不久后混乱的一战中,他们终于不顾各自的伴侣陷入了热恋……不久布尔什维克掌握政权,返回家乡与东妮娅团聚的日瓦戈发现生活却每况愈下,以至他们不得不远赴乡村谋生,岂料在遥远的北方村落,日瓦戈再次与拉娜相遇……
2020年7月9日 想读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形成 豆瓣
作者: 丛日云 主编 东方出版社 2020 - 7
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塑造了现代世界,本书则试图追溯它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本书是由著名政治学者丛日云教授主编的“走向政治文明丛书”的最新一种,邀请政治思想史领域的多位知名学者共同参与。内容涉及“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与现代”“现代早期共和主义与民族国家的兴起”“罗马人的独裁制度及其现代影响”“西方现代议会代表观念的起源与形成”“洛克笔下的国家与国王”“加尔文与现代政治思想”“麦迪逊与古今政体争论”“贡斯当与大革命后的自由传统”等。
通过上述议题的设置,本书试图回答一些学术界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政治思想的现代性内涵是什么?现代早期的政治思想是怎样从传统中脱胎而出的?古典和中世纪的政治思想如何孕育了现代政治思想的胚胎?西方政治思想的古今之变意味着什么?受邀的每位作者都从自己擅长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分析,有助于读者对“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与现代”这一核心议题的立体把握。
2020年7月9日 想读
万物的绝望在何处终结 豆瓣
作者: 左梨 东方出版社 2020 - 7
人之生死,固然重于麻雀,但作为人的标示而超出的部分究竟是什么?面对死亡这个普遍而绝对的否定,人能否获得意义,人是否只能捕捉虚空?每一只麻雀都可以是另一只,而人何以成为“一个人”,在人机互嵌的时代,个体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人,作为意识存在者,与物质的相爱相杀在何处完结?所 谓人的解放,是否意味着对物质的超越?人抵抗物质,抵抗的是什么?超越物质,超越的又是什么?人,能否在物质中获得自由?
这是10场与引文对话的虚拟访谈,也是一部融于对谈录的思想论述集。
在齐奥朗、马利坦、魏宁格、科耶夫、阿伦特、阿尔托、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德里达、薇依等十位先哲的文本中,作者化身从事考古的灵媒,进入这些已逝者的精神遗迹,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场超越时空的对话,内容涉及哲学、神学、诗学、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伦理、政治、两性关系等领域的诸多主题,持续深入“人的超越与解放”何以可能的追问。
我们已在经济学的话语中置身太久,不妨与作者一起,返回哲学话语,重启存在。
2020年7月9日 想读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 豆瓣
Sharp: The Women Who Made an Art of Having an Opinion
作者: [加] 米歇尔·迪安 (Michelle Dean) 译者: 冯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5
多萝西•帕克、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苏珊•桑塔格、琼•迪迪翁、诺拉•埃夫龙和珍妮特•马尔科姆只是一些穿行于二十世纪美国的文化和知识生活中的女性。在这一过程中,她们的人生轨迹穿插交织,她们之间的争论也火星四溅,甚至像她们与那些总是轻视她们作为记者、小说家、批评家和诗人的价值的男性之间的争论一样激烈。这些女性因为她们的“锐利”而被联系在一起:这种锐利表现为思想及智慧的精密与准确,这也是她们在通过自己的文字主张权力。
《锐利》是对这些女性及她们的世界的丰富、鲜活的描绘。曼哈顿的鸡尾酒会不仅供应酒精,还充满了可以杀人于无形的流言八卦,这些内容可能导致人们在《党派评论》和《纽约书评》上进行高风险的谩骂争论。在一个女性受妄自尊大的男性同行轻视嘲弄是惯例的环境中,这些女性是怎么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的故事让人着迷,也颇具启示性。
米歇尔•迪安将传记、批评、文化和社会历史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次令人着迷的探索之旅,她将向我们揭示一群才华横溢的女性是如何成为文化世界中的核心角色,在各自的领域里出类拔萃,并开始改变这个世界的。
2020年7月9日 想读
韩国的盘所哩文化 豆瓣
作者: [韩]金大幸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4 - 11
《韩国的盘所哩文化》讲述了盘所哩的语言土里土气、无拘无束,在极尽、低俗刻薄之余,又不乏高雅规整的汉文诗词,狄而混合出了一种极为滑稽的味道,所谓男非男也女非女,千变嘻嘻怒且哀,说的正是如此、盘所哩首先是为了享受一笑的趣味而创作的,就像烧制瓷器最初只是为了斟酒而并非是为了欣赏,不抱有像创造艺术品那样崇高的目的,但经过历史的沉淀最后竞成为上乘的艺术品,这样的盘所哩正是韩民族鲜明、凛冽的民族性格的典型。
2020年7月9日 想读
21世纪新媒体与文学发展 豆瓣
作者: 王绯 2012 -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21世纪新媒体与文学发展》从“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出发,沿循第一到第五媒体的递进脉络,以第三媒体(电视)、第四媒体(网络)、第五媒体(手机)为重点,对“新媒体”之于21世纪文学发展的种种深入研索,通过揭示“跟进小说”之谜、娱乐经济的“伪语境”,以及对网络小说的文本造访和类型探究、手机文学被“绑嫁”的游戏极限与美学解密,在探究其中发展规律、趋向的同时,体现作者的个人研究特色与独家见解。
2020年7月9日 想读
小小的王国 豆瓣
6.8 (11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 / [以色列]塔米·巴扎雷利 译者: 方铁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0 - 5
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来自五湖四海的旅行者都赞叹它秀美小巧的景致。
小小的王国里,住着国王和他的谋臣,还有两位国民。
有一天,一位国民爱上邻国的女孩,拋下小小的王国,前往女孩的故乡。
有一天,另一位国民无法忍受这孤单的日子,也离开了。
没有了国民,王国便无法继续。
于是善良的国王坐到桌前,写下小小的王国律法书中最后一条法律:解散王国……
-----------------------------------------------
※以色列版《小王子》,等待你莅临书页间爱与友谊的星球。
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爱与孤独的书。您也许会用5分钟读完,孩子却会用一生去感受、去懂得、去铭记。
阅读这本书,让孩子进入“小小的王国”,滋养内心的美好与纯真,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去感受身边人的温度,去爱这个世界。
※以色列教育部2017年年度选书,在不足900万人口的以色列,一年热销13万册!
※以色列知名艺术家艺术家、策展人、以色列博物馆、贝扎雷艺术与设计学院高级讲师巴扎雷利匠心打造,深沉浓郁的画风,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给孩子以美的启蒙。
※全球40多国抢读的小说家埃特加·凯雷特触及灵魂的图文故事
以色列最受年轻读者喜爱的作家,在国际文坛备受推崇,作品被译为42种语言,于全球45国或地区出版。曾获以色列出版协会白金奖、以色列文坛最高荣誉“总理奖”、有“小诺贝尔”之称的诺伊施塔特国际文学奖等多类重量级奖项。
村上春树、扬·马特尔、萨曼·鲁西迪、乔治·桑德斯褒扬的作家,范玮琪、鲁敏、蒋方舟喜欢的作家。
-----------------------------------------------
这是今年我看过的众多绘本中,最想推荐给大家的重量级作品之一。动人的故事搭配独树一帜、富含意境的插画,让《小小的王国》成为绝美之作,大人小孩都会爱上。
——李贞慧(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
这座书中的王国,有着无穷无尽的被解读的方式。这样的开放性表现了对大小读者的尊重,真是勇敢的作品!
——以色列书评人玛里·班昂
整本书的插图亦是绝美细腻、富含深意。翻开这本书,彷彿徜徉于一座建搭在纸页上的王国,进入充满哲思与寓意的境地。阅读时,我们都成了王国里外的子民,一起驰骋想象,也一起感受着书中的情谊与孤单,学习放手、接纳离开。
——Openbook 童书选书小组
埃特加·凯雷特真是个说书高手!艺术家巴扎雷利一定也是深爱阅读的创作者,不然她怎么能够为读者营造出这么有魅力的图画世界,不仅有充满生命力的笔触,还有内敛又极富吸引力的用色。书的王国虽小,影响力却其大无比,连鲸鱼都想来拜访,地球上最令人向往的国度莫过于此。我当然也是其中情愿称臣的子民之一。
——陈培瑜(绘本阅读推广人)
我爱凯雷特的文字,这次与绘本的结合也让我爱不释手!他的故事总会为读者留下一片空白的想象空间,我们成为书中的角色,去玩味、去感觉,像是一趟神秘的旅程,每个人都会有很不一样的体悟!
——许匡匡(插画家)
矜持使人难以舍下任何东西,谢谢他们谦卑地决定着自己的快乐。
——张西(作家)
2020年7月9日 想读
将成为国王的教宗 豆瓣
The Pope Who Would Be King: The Exile of Pius IX and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Europe
作者: [美] 大卫·科泽 译者: 苑默文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8
现代世界是在一连串的革命中形成的,从1776年的费城,到1789年的巴黎,再到1848年在欧洲惊天动地的社会灾难。
在1846年当选教宗并在意大利各地受到人们极度热爱仅仅两年后,教宗庇护九世发现自己实质上成了一个被困在自己宫殿中的囚徒。
席卷欧洲并震撼罗马的革命威胁要结束教宗对教宗国的千年统治,甚至要终结教廷本身。由此产生的精彩情节,伴随着一个个生动角色出场,从路易•拿破仑和他煽动人心的表兄弟查理•波拿巴,再到加里波第、托克维尔和梅特涅——故事中充满着背叛、悲剧和国际权力政治的纠葛。
大卫•科泽把这段关键时期的历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2020年7月9日 想读
轻身生活 豆瓣
モノは好き、でも身軽に生きたい。
作者: [日] 本多沙织 译者: 魏夕然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0 - 6
“恋物”收纳专家本多沙织教你与物欲和解
无需断舍离,也能过上无压力的轻快生活,拯救“不堪重负”的人生!
◎ 编辑推荐
你同意物品应该是生活的“好搭档”,而不是“沉重负担”这一观点吗?
和“恋物”的收纳专家本多沙织一起精选生活良品,开启新的轻松一天吧。
☆ 又陷入“买很多 ”+“丢不掉”的怪圈了?
持有的物品数量越多,越需要花费精力去管理,由此生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所以,只买那些真正常用的、喜爱的东西难道不好吗?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本书中,本多沙织将告诉你她在多年实践中总结的选物心得。让你从“什么都想买”进化到“买的都喜欢”,在聪明购物中享受生活。
☆ 如何盘点?怎样选择?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量?
深陷杂物包围圈,无论在家还是出门,手头都有一大堆东西需要整理……是时候来做盘点了!
随着本多沙织的脚步,看看她的定期盘点方法,你也可以有效控制自己家各类物品的合适数量,精挑细选出值得长久喜爱的“生活好搭档”,舍去不需要的“累赘物”,让生活“松一口气”。
☆ 物品的本质是什么?正确的与物相处之道是什么?
生活离不开物品,可是我们到底想从物品中得到什么呢?看本多沙织采访多位优秀的物品制作者,了解他们选物、购物、用物、制物时看重什么、坚持什么。
在和珍视之物愉悦相处的每一天中,他们不仅收获着满足感,用单纯的快乐搭建出了丰盈的日子,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清晰。
正因为喜欢,才要和精心挑选出的物品一起轻身生活!
◎ 内容简介
身为一名整理收纳顾问,住在一间小房子里的本多沙织坚持贯彻着“一身轻”的生活原则。物品越少越好,家里越干净越好。这样的她,总是会让身边的人误以为是一个生活朴素,对物品没有什么欲求的人。但其实她非常喜欢的就是各种有质感的物品,是一个十足的恋物者!正是对物品的深切热爱促使着她精心挑选每一位“生活良伴”。
“有太多人为物品所困扰了,真正喜爱的东西怎么能成为生活的重负呢?”这样想着,本多沙织在这本书中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精选物品的方法与理由,也展示了身为制造者的艺术家们与各类物品相处的日常。
比起自律地舍弃,不如自律地挑选物品,一件一件地把心爱好物搬回家,让这些人生“好搭档”长长久久地陪伴在自己身边,这才是每个恋物者向往的美满生活吧。
2020年7月9日 想读
作为历史的口头传说 豆瓣
Oral Tradition as History
作者: [比] J.范西纳 译者: 张忠祥 / 郑晓霞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4
本书是一部著名的研究口述史的理论著作,书中认为口头传说是文化延续的工具之一,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同时本书也注意到口头传说的缺憾,这一缺陷表现在缺乏年代顺序,以及因各位社会原因而产生的选择性解释。
2020年7月9日 想读
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五十年的报告) 豆瓣
作者: 童禅福 杭州 2009 - 2
《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五十年的报告》内容简介:一个亲历者再现五十年前大移民,一份迟到五十年的移民报告。五十年前,新中国第一次修建大型水库,坝址选在富饶且文化积淀深厚的浙西新安江流域铜官。三十万百姓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从祖辈留下的丰饶之地搬迁到各地。这是几十万人几十年的伤痛之旅,是共和国历史上醒目的一页。今天美丽的千岛湖下,淹没着无数的泪水和故事,新安江大坝的雄姿背后,是由伤痛的力量支撑着。
《国家特别行动:新安江大移民迟到五十年的报告》以第一手的丰富材料,给我们再现那一段尘封五十年的历史。这是一座大坝的历史,但也是几十万新安江人的悲壮移民史。
2020年7月9日 想读
把自己作为方法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8.1 (390 个评分) 作者: 项飙 / 吴琦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7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对中国社会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 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2020年7月9日 想读
AV出演を強要された彼女たち 豆瓣
作者: 宮本節子 筑摩書房 2016
アイドルになれると思ったら、
AVだった!
彼女たちが陥ったとんでもない事態とは。
モデルにならないか、とスカウトされ契約書にサイン、いざ撮影となって現場に行ってみたらAVだった。嫌だと訴えても、契約不履行で違約金がかかるぞ、親にバラすぞ、と脅され、仕方なく撮影に応じると、以後、次々に撮影を強要される……。「AV出演を強要された」女性からの生の声を聞き支援するなかで見えてきた、驚くべき実態を報告する。
2020年7月9日 想读
銀之匙 01 豆瓣
銀の匙 Silver Spoon
9.4 (46 个评分) 作者: [日] 荒川弘 译者: 方郁仁 東立出版社 2012 - 1
原本在大都市就讀升學學校的八軒勇吾,因為某些因素,刻意前來就讀位於鄉下的農校-大蝦夷高級農業職業學校。這所學校的教育與農業為重點,前來就讀的學生也幾乎都是農家子弟,校地更是因為校內有農地、林地等設施的關係而大到不像話,對一直在都市生活的勇吾來說,是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環境。勇吾就開始在這個環境之中,開始渡過他的高中生活,也開始讓他接觸到他從沒接觸過的一些事情,讓他的高中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
2020年7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