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 - 标记
寻找《局外人》 豆瓣
Looking for THE STRANGER: Albert Camus and the Life of a Literary Classic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爱丽丝·卡普兰 译者: 琴岗 新星出版社 2020 - 6
一部传记作品,主人公是一本书
推理小说一般的文学史
饱含勇气、美德与爱的冒险故事
201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作品
为文学史不朽之作《局外人》作传,再现一部伟大文学经典的生命历程
出版七十八年,作者去世六十年,《局外人》仍稳居法语文学累积销量榜首。这本薄薄的小说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仅在法国就卖出上千万册。
《局外人》如何写作、出版,又如何撼动世界,影响一代代读者?本书以《局外人》的生命历程为主线,讲述一个饱含勇气、美德与爱的冒险故事。
寻觅为无数人所倾倒的明星作家——阿尔贝·加缪早年创作踪迹
这部石破天惊的小说发表时,加缪只有二十六岁,一个从阿尔及尔贫民窟中走出的年轻人如何从自身“发现”了这本书?文学的师承、思想的成长、技巧的练习、素材的准备,以及动机的触发,通过详尽书信、笔记和历史资料,呈现“创作”这一神秘活动的有迹可循。
法国出版史上的至暗时刻,文学界的抵抗运动
1942年,巴黎处于纳粹占领之下,法国出版界风雨飘摇,伽利玛如何能在动荡时刻突破重重困难使《局外人》得以出版?哪些富有洞见和行动力的关键人物起了推动作用?
为全面理解《局外人》提供新的线索
七十八年来,对《局外人》的解读、批评、改编、演绎,从未停止,不变的是,它仍令人困惑不解、坐立难安。本书亦是对《局外人》的文学批评的历史,展现对一部文学经典的理解的代际差异与演变。
当代文学对何谓“好文字”的探索和颠覆
《局外人》那简单和冷漠的语言令人着迷。本书通过详述著名作家、日后成为法国文化部长的安德烈·马尔罗对手稿的修改,著名哲学家和文学家让-保罗·萨特对《局外人》的重要评论,以及《局外人》被首次翻译成英语时的逸闻等,再现当代文学对何谓“好文字”的不断叩问和重新界定。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名提 豆瓣
作者: 吕铮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11
公安局里,预审处是关键的部门,决定着嫌疑人的罪犯定性和是否移送检察院做刑事处理。因其重要,能在预审处待着的个个都是多面手,而其中的精英被称为名提。
老家伙齐孝石就是老北京真实存在的名提之一,他靠着三包烟、半杯茶、两核桃和攻无不克的“七小时制胜法宝”,就没有拿不下的案子。如今他已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接接小案子,熬到退休。但一起由自杀引出的经侦大案,让齐孝石改变了主意……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陆小凤传奇 豆瓣 Goodreads
8.6 (93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珠海出版社 2005 - 8
本书为新版古龙作品集绘图珍藏本之51-55,古龙为从1960年创作《苍穹神剑》始,一生共写了近70部武侠小说,在小说中,他直接地或者通过人物的口,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对人生、人性、情感、生死、快乐,影响巨大,被称为武侠小说四大天王中的怪才,其作品情节奇、险、怪、变,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金庸平起平坐的武林大侠。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聽好了,古巴很重要! 豆瓣
Listen, Yankee! : Why Cuba Matters
作者: 湯姆‧海登 Tom Hayden 译者: 馮建三 聯經出版公司 2016 - 8
唯有了解我們共同的過去,才能明白正常化的突破何以能出現,
進而了解古美關係的糾葛會從這裡走向何方。
──湯姆‧海登
阻礙美國與古巴復交的原因,冷戰只是表象
真正的關鍵是美國帝國心態的全球戰略與經濟利益
在55年的外交禁令下,古巴雖被主流媒體邊緣化,但從未被世界孤立!
現在,正是重新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
《聽好了,古巴很重要!》這本書,不是「輕鬆認識古巴」
它適合真正想理解古巴的讀者。
繼社會學大師米爾士《聽好了,美國佬!古巴在革命》之後,又一部關於社會主義歷史實踐的經典著作。
《聽好了,古巴很重要!》透過兩位一生追尋社會主義理想境界的資深政治家對談,深入剖析古巴革命的內在理路與歷史、冷戰架構與美國帝國主義如何合謀、古美55年多次衝突的深層意義、左派運動與社會主義流變、拉美新模式可以提供世人什麼樣的新啟示。
《聽好了,古巴很重要!》寫於2014年古美關係正常化前後,主書名借自1960年美國社會學者米爾士(C. Wright Mills)論古美關係的暢銷著作《聽好了,美國佬!古巴在革命》。
作者湯姆‧海登以1959年的古巴革命為核心,與古巴資深外交官阿拉爾孔,以及多位美古官員回顧自1950年代以來影響古美關係的關鍵事件:切‧格瓦拉與古巴革命、飛彈危機、甘迺迪遇刺、新左派興起、拉丁美洲與非洲各國革命等,同時評述美國各任總統的古巴政策,重探米爾士、德布雷(Régis Debray)的著作,鋪述了從1959年古巴革命到2014年12月17日兩國同步宣布「關係正常化」以來長達半世紀的外交發展。其目的是重新評價古巴革命及其影響,寫出一個迥異於美國主流媒體塑造的的古巴印象。
1959年古巴共產革命成功,古巴之所以走向社會主義,必然之餘,亦有外在因緣。美國最初不以為意,其後不解、惱羞成怒與失策。歷經九任美國總統對古巴的封鎖,迄至拉美區域與國際政治情勢的演變,終有古美同步宣告,兩國的對峙關係即將轉軌。本書作者湯姆‧海登的回憶錄有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之長,事件的選擇精確,沒有流水帳的索然無味。
湯姆‧海登與阿拉爾孔,一位曾親身參與古巴革命,一位在同時期擔任美國社運學生領袖,他們對照自身經驗,回顧古巴革命從一小群人的起義開始,直到建構出古巴現代歷史的過程。這種「英雄般的創造」隨即在拉丁美洲、亞洲與非洲各國掀起浪潮,並藉由德布雷風靡一時的著作,成為全球反叛青年的精神象徵。
在此同時,美國從甘迺迪、卡特、柯林頓到歐巴馬總統的古巴政策,則在冷戰思維與國內政治角力中艱難前進。
《聽好了,古巴很重要!》結合個人與歷史、回憶與反省,為古美復交提供了詳實的歷史脈絡;從作者對古巴革命及其世界性影響的梳理中,讀者也看見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古巴。
如果「個人傳記」可以是「社會歷史」,《聽好了,古巴很重要!》就是印證,作者湯姆‧海登最後回顧了馬克思主義,展望了新的美洲未來。
※ 國際媒體、專家一致推薦
本書不僅描述目前美古解凍的政治過程,也是一本回憶錄,一段沉思,對美國社運人士、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為追求更公平的世界而做的自我掙扎,進行深刻的反省。
──格雷格‧葛丁(Greg Grandin,紐約大學歷史系教授)
當世人目光都集中在古巴身上的這一刻,湯姆‧海登撰寫這本必讀之書,論古巴及美國雙方的革命歷史⋯⋯這是一本了解兩國共同歷史如何走到這個重大轉折時刻的重要著作。
──卡崔娜‧霍薇爾(Katrina Vanden Heuvel,《國家》編輯兼發行人)
這不是歷史的終結,我們正在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里卡多‧阿拉爾孔(Ricardo Alarcón)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昭和上班族 月薪一百圆 豆瓣
作者: [日] 岩濑彰 译者: 陈柏瑶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0 - 4
日本昭和时代从1926年延续至1989年,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又分为战前时期和战后时期。
二战前普通日本人的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中,也许尚无现代生活的痕迹。但若细究本书,就会发现事实可能并非如此,那时领月薪的“上班族”已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
“月薪百圆”相 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普通日本人靠什么才能“出人头地”?
最贵的嫁妆竟是衣服?
让我们跟随这部昭和时代的导览书,去了解当时日本的种种习惯、家庭形态及战前生活的真实样貌。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对话 豆瓣
Dialogues
9.5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吉尔·德勒兹 / [法]克莱尔·帕尔奈 译者: 董树宝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9 - 1
《对话》是德勒兹与克莱尔·帕尔奈之间进行的哲学探讨,主要围绕着德勒兹哲学探索的主线展开了一系列“对话”,可以看作一部精简版的德勒兹哲学指南,也可以说是德勒兹(与加塔利)哲学的最佳“导读本”,是《千高原》的基本纲要。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纳兰成德传 豆瓣
作者: 樊志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5
《纳兰成德传》以纳兰的生平为主要线索展开,分别是满洲—幼童(一至八岁);学成文武艺(九至十六岁);文名动天下(十七至二十四岁);而今重见柳屯田(二十五岁至二十六岁);尔何酷似王逸少(二十七岁);中岁承恩紫禁深(二十七岁至三十二岁);渌水亭边宾客散(三十二岁)。作者史学专业出身,几乎搜罗所有可考可证的纳兰史料及相关文学作品作为素材,详细叙述了纳兰的祖上、父母及兄弟姐妹,纳兰的婚姻及子女,他的日常生活、交友往来、仕途始末、重要的人生经历及事件等等。既保证了传记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血肉鲜明的纳兰成德人物形象,使得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和走进纳兰的文学世界。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雪是谁说的谎:倪湛舸诗集 豆瓣 Goodreads
8.2 (28 个评分) 作者: 倪湛舸 雅众文化 /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10
继上一本诗集《白刃的海》出版之后,倪湛舸一直未停止她在诗歌创作上的探索,形式上她为中文诗歌带来了一种新的气象和节奏,而在她自由连接任意穿越的言说方式背后却是一种冷彻人寰的洞察。《雪是谁说的谎》主要收入她三年来的诗创作,共有“情之所钟”“太极生两仪”“永恒冻土”“赛博普罗之歌”“春秋繁露”“去人欲,存天理”等九辑。诗人直面生命的深渊和世情的幽微,审视时代的喧嚣和人心的虚妄。
~~~ ~~~
倪湛舸诗歌的世界视野,神秘气质,敏感性……令读到它的人无不惊艳绝倒,譬如,突然,我会通过她诗的某一行想到电影千与千寻中的一个巅峰画面;倪湛舸诗歌写作技艺(包括题材)的丰富性、独创性更是当代诗人中无与伦比的,芝加哥的费特,缅甸的佛陀……悉数来到她的手腕。
——西南交大教授、著名诗人柏桦
湛舸的诗有种把你打懵的感觉,特别直接,又不确定,画面感也非常诡异,看似工整而自洽,但它里面有非常猛烈的东西,它就是博尔赫斯说的“阿莱夫”,非常凝缩,又包含着各种矛盾。她有类诗,创造了独特的、快速推进的写法。从一个核心但又比较细微的画面开始发力,引发出一个巨大时空体的震荡和变形。这种意象和语速的调度,如果没有很成熟的控制力,是无法操作的。
——北京大学副教授、著名诗人胡续冬
倪湛舸生活在母语氛围之外的美国,但她的诗歌写作并没有像一些海外华语诗人的语言一样传旧、无效或者失控。她的语言有神秘的裂变、自我意识强烈、节奏跃出爵士的音质。她诗歌里的汉语想象,一时涌动清澈的奇迹,一时在未被觉察里有所体悟。过去与未来、现实与变化总是离诗歌若近若远,但倪湛舸在意象的叠加里创造出规矩外的多元情境。好的诗歌有如甘霖自天上而下,词悬在半空,势如闪电,降落时的速度与方向没有固定的调式,但最后承载的是她对世界的理解及接纳之后的心灵。
——《诗歌与人》《中西诗歌》主编黄礼孩
2020年6月17日 想读
기억과 증언 豆瓣
作者: 이병수 / 윤여환 씽크스마트 2020 - 3
더 생각 인문학 시리즈 10권. 흔히 '역사'라고 불리는 것은 어떤 걸 말하는 것일까? 역사는 특정 시점의 특정 사건을 기억하는 것이다. 이 사건에 대해 말하는 대부분의 이들이 일관되게 말할 때, 그 사건은 '공식적인 역사'로 인정받아 기존의 시간대에 편입된다.
그러나 분명히 발생하여 많은 이들이 기억하고 있지만, 어떠한 사정 때문에 말해지지 못하여 '공식적인 역사'에 포함되지 못한 사건들이 존재한다. 국가가 저지른 폭력이었기에 말하지 못했고, 믿어주는 이가 아무도 없어서 말하지 못했고, '빨갱이'로 몰릴까봐 말하지 못했다. 말하지 못했던 것은 오롯이 증언이 되어 문학 속에 안착했다. 왜냐하면 문학은 픽션이니까. 말하지 못했던 것을 실제 있었던 일이 아니라고 하면서 말할 수 있으니까. 역사의 빈틈을 헤집을 수 있으니까.
이 책 <기억과 증언>은 역사적 사건인 '분단'을 다룬 <태백산맥>, '순이 삼촌' 등 총 16편의 소설을 통해 공적 역사가 미처 다 기록하지 못했던 이야기들을 들여다본다. 다만 전쟁의 기록에만 집중하지 않고, 분단 그 자체보단 분단을 통해 실제 우리네 삶에 일어났던 '분단 문제'를 더 깊게 파고들며 그 고통과 상처에 주목했다.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占有还是生存 豆瓣
作者: [美] 埃里希·弗罗姆 译者: 关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 6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 豆瓣
作者: W.桑巴特 译者: 赖海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 5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是20世纪初驰名世界的德国国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桑巴特的代表作之一。首次以德文出版后,几十年内又相继出现了法、西、英、日等译本。本书是“美国例外论”这个领域的开山之作,一方面,本书有关美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指普选制和宪政民主)和企业制度(主要 指计件工资和利益分享)促进了美国工人对美国资本主义持善意态度的观点,得到了后继者的发扬;另一方面,本书关于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高于欧洲大陆工人从而安于现状、不倾向社会革命的观点,得到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无论如何,只要涉及美国例外论的讨论,就必须向本书寻找思想资源。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宣传 豆瓣
9.3 (18 个评分) 作者: 刘海龙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概念的产生、美国20世纪初宣传与民主的争论、俄国革命的宣传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宣传观念、二十世纪后期的新宣传等宣传观念发展的重要环节,并以此为背景,重点研究了中国宣传观念的产生、国民党及共产党宣传观念的建立、知识分子与宣传、1949年之后中国宣传观念的变迁等问题。本书以理性中立的笔调,详细描述了二十世纪以来各种宣传观念和话语的交锋,展示了一幅国家与个人、控制与自由、思想与身体等观念相互冲突的全景图像。本书提出的问题值得每个深受宣传影响的中国人思考。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儒家身体观 豆瓣
作者: 杨儒宾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 1996
儒家身體觀,ISBN:9789576714702,作者:楊儒寶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古代社会 豆瓣
作者: 路易斯·亨利·摩尔根 译者: 杨东莼 / 马雍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 7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是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中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这部书中,摩尔根以美国印第安人亲属制度、家庭生活为基础,进而拓展到整个人类早期的氏族制度与社会生活,会息摄影式地为我们展出了混沌初开时期人类的存在面貌,其中丰富翔实的案例,立体式地为读者再现了人类初民的政治组织,婚姻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的变化,廓清了人们对上古时代的蒙昧认识。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论扯淡 豆瓣
On Bullshit
7.0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里·G·法兰克福 译者: 南方朔 译林出版社 2008 - 1
法兰克福在《论扯淡》里,劈头就是一句结论:在我们的文化里,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太多的人在“扯淡”。虽说扯淡无处不在,却没有一种学说,一个理论来剖析他,他的主旨不在于提供一个理论模型来解析扯淡,而是探讨现今社会何以充斥着言不由衷的扯淡。文中,作者以哲学的辨证方式,开宗明义地区别了“扯淡”与“说谎”。扯淡不是说谎,却是真理最大的敌人。因为说谎的人知道何者为真,却讲的是假话。而扯淡的人既不关心何者为真,也不关心何者为假,只在乎自身利益。这种认为无论事实真相如何都没有差别的态度,就是扯淡的本质。法兰克福在书中将矛头直指当今社会,他指出,扯淡之所以充斥我们的社会,与当代民主社会和市场经济里的种种扭曲不无干系,它助长了扯淡的膨胀,特别是在政治、道德和宗教等分配权益的关键领域,在那里既难以有真伪的辨别,而追求真伪辨别又有风险和麻烦。靠扯淡来搪塞、敷衍、扭曲、误导遂成为权宜之计,更有蔚为主流的趋势。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算法霸权 豆瓣 Goodreads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
7.3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西·奥尼尔 译者: 马青玲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9
数据科学家凯西•奥尼尔认为,我们应该警惕不断渗透和深入我们生活的数学模型——它们的存在,很有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社会结构。
我们生活在一个依赖“算法”的时代,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去哪里上学,我是不是应该贷款买车,我们应该花多少钱来买健康保险,这些都不是由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大数据模型来决定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一模型应该让社会更加公平,每一个人的衡量标准都是一样的,偏见是不存在的。
但是,正如凯西•奥尼尔书里所揭示的那样,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这些数学模型是不透明的、未经调节的、极富争议的,有的甚至还是错误的。最糟糕的是,数学模型和大数据算法加剧了偏见与不公。例如,一个贫困学生想申请贷款交付学费,但是银行大数据算法根据他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判断将钱带给他存在风险,因此,拒绝给他提供贷款。他因此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可能帮助他摆脱贫困。大数据算法做的常常只是锦上添花的事儿,有时甚至是落井下石。
通过个案追踪,凯西•奥尼尔揭示了大数据是如何影响我们将来的,它不仅影响着个人,也影响着整个社会。这些数据评价着我们的老师、学生,筛选着我们的简历,审核着我们的贷款资格,衡量着员工的工作态度,监视着投票者,监控着我们的健康。
凯西•奥尼尔呼吁数据模型的创造者们要对算法负责,政策的制定者及执行者们在使用这一威力极大的“武器”前应该更加慎重。最后,作者指出,大数据几乎掌控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增加对它的了解。这本书相当的重要,它让我们有能力去问一些十分尖锐的问题,帮助我们了解事实的真相,提出需要改变的地方,探索更好的生活。
【编辑推荐】
 案例丰富,内容兼具深度与话题性
未来20年,算法和大数据将席卷世界,接管我们的生活、社会和经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将落入自动化的数据分析之下。确保算法和大数据的公平性将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数据伦理的价值和意义将不断凸显出来。在作者看来,大数据犹如一个黑盒,规模、伤害和隐秘共存,她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发生在美国当下的、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改变个人生活的案例,并对影响这些城市生活经验的算法做了特别的观察和研究。作者认为,数据和算法的关系就像枪械和军火,数据没有价值观,是中立的,但来自人类行为的输入,难免隐含偏向,而算法创造的数据又对人类行为产生反作用,从而导致更多的不公。凯西在书中指出:算法模型一旦运转,执法行为就会增多,产生的新数据又会进一步证明加强执法的必要性。形象地说,就是哪里“前科”越多,哪里就越受算法“关照”,最终形成一个失真,甚至有害的回馈环路。这个观点也正是近来Facebook干预美国大选,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热议“今日头条”推送模式的核心所在。
 权威作者的深刻洞见
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的数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数论和代数几何,毕业之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并在互联网公司做过很长时间的数据科学家,如今致力于教育和媒体行业的数据知识普及工作,因此,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唱衰大数据的书,相反,作者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大数据、了解算法,反思模型,以及通过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合理监管,不断改善各类设计评价体系,让更多的人受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民主。
【英文版获奖情况】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年度书籍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最佳图书
《连线》杂志年度必读书目之一
《财富》年度最受欢迎的书之一
《柯克斯评论》年度最佳作品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年度最佳图书
《自然》网站年度最佳图书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年度最佳科技图书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银河系边缘的小失常 豆瓣 Goodreads
Fly Already
7.8 (133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 译者: 方铁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5
继《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之后,短篇小说大师埃特加·凯雷特创作的全新短篇小说集。
一个伤感又好笑的马戏团炮弹飞人;一个五十岁还在啃老的窝囊儿子;一个想要重返人间的忧郁天使;几个为拯救被变成兔子的爸爸而勇敢逃跑的小女儿们;一个在房间中央供着被压成小小铁块的汽车的单身男子;一个执意要买商店收银机给儿子做生日礼物的离异男子……
没有人能像埃特加·凯雷特一样。他的故事常常发生在奇异、灼热和欢腾的事物交会的十字路口。他笔下的人物与之搏斗的,是父母和家庭、战争和游戏、烟酒和蛋糕、记忆和爱。这些故事从来不会抵达通常预期的 结局,但总是能带给人惊喜、快乐和感动。
※※※※※※※※※※※※※※※※※※※※※※※※※※※※※※
★ 《纽约时报》奉为天才,魅力席卷40多国,短篇小说大师埃特加·凯雷特全新故事集
★ 以色列最高文学奖萨皮尔奖获奖作品,全美犹太人图书奖获奖作品
★ 《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年度好书”
★ 阿摩司•奥兹、萨曼•鲁西迪、扬•马特尔、乔治·桑德斯等国际文学大家一致推荐
★ 安妮宝贝、范玮琪、蒋方舟等名人感动推荐
★ 作品入选以色列高中、大学文学课教材
★ 英国知名插画师Sabina Hahn,为中文简体版独家定制封面插画
★ 一位短篇小说大师对形式所能达到的极限挑战
※※※※※※※※※※※※※※※※※※※※※※※※※※※※※※
埃特加·凯雷特的短篇小说凶猛、有趣,充满能量和洞见,同时常常深刻、悲剧而又非常感人。
——阿摩司·奥兹(以色列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一个睿智的作家……和我认识的任何作家都不一样。下一代人的声音。
——萨曼•鲁西迪(英国作家,《午夜之子》作者)
这些故事短小、陌生、有趣,但语调却显得随意。这些故事像笑话却不是笑话。埃特加•凯雷特是个应当严肃看待的作家。
——扬•马特尔(加拿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他的故事中有爱心、智慧、雄辩和超越,而这些美德在埃特加自己身上就多有所见。我很高兴埃特加和他的作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让一切都变得更美好了。
——乔治·桑德斯(小说家,《林肯在中阴界》作者)
埃特加·凯雷特,以色列作家。在这个国度,书能够卖出8万本着实不易。他说:写作不能阻止战争,但它使陌生人之间获得一种有悯惜的沟通。我读了你所写的,你读了我所写的,我们会知晓彼此。
——庆山(安妮宝贝)
他的刻薄劲儿有点像伍迪·艾伦,但因为身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比伍迪·艾伦更苦涩有趣。
——蒋方舟
凯雷特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故事短篇,太有趣了!每翻一页就会在心里想着“哇噻”“绝妙啊”“老天啊怎么会”!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一次,亲自见证一下这位创意无限的作家的神奇笔触。
——范玮琪
凯雷特是一个天才!
——《纽约时报》
这本书展现了一位短篇小说大师对形式所能达到的极限挑战。只有一件事是凯雷特无法完成的:写一个无聊的故事。
——《卫报》
凯雷特得益于自身特有的才华,才可以在如此紧凑的包装中,同时容纳悲剧和喜剧。
——《金融时报》
凯雷特独特的小说集既有趣又辛酸,用对人性的敏锐观察来平衡喜剧。这些都是简短有力的故事,富有创造力,充满自信。非常令人愉快,充满惊喜。
——《书生活》
凯雷特的对话风格无可抗拒,朴实真挚,他的即兴俏皮话引人发笑,很难想象有哪位读者不被他的作品所吸引,还带着幽默感和对人类的好奇心……他的故事有一种可爱的轻快感觉。
——《大问题》
凯雷特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他以真实的情感为基础创作了许多荒诞的故事。荒谬的,经常是超现实的,而且写得精确,简洁。
——《我》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资源、产权与秩序 豆瓣
Resources,Property Rights and Order: Fish tax System and Lake Society in the Poyang Lake Region during Ming and Qing periods
作者: 刘诗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11
明清鄱阳湖地区的水面边界争端和草洲权属纠纷,展现的是沿湖居民围绕自然资源的共享与竞争所形成的复杂历史图景。本书以大量新发现的鄱阳湖区渔民历史文献为核心资料,结合历代正史、地方志书、文人文集、官方档案、族谱碑刻、田野访谈等相关史料,围绕鄱阳湖“水面权”的获得、转让与保护,进而对湖区人群的定居历史以及渔课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特别是对湖池水面的确权过程、渔业捕捞的准入机制、水面权的分化与转让、捕捞纠纷的调解与审理,捕捞秩序的层累与演进,以及内陆水域社会的治理等重要议题进行了翔实讨论与细致分析。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剧变 豆瓣 Goodreads
Upheaval: Turning Points for Nations in Crisis
7.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贾雷德·戴蒙德 译者: 曾楚媛 中信出版社 2020 - 4
《剧变》探讨了一个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当危机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从个人视角而言,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处理不当,终其一生会生活在负面情绪中。对于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可使一种文明没落、一个国家解体、一个时代终结。因此,如何分辨危机、应对危机,避免危机,化危机为机遇,实现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剧变,是人类当下面临的主课题。普利策奖得主、《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再一次发挥其历史叙事的顶级水准,带我们巡礼了各国在历史中的危机应对,并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生物进化等跨学科视角展现了人类自古以来何以应对危机的历史沿革,并谏言国家、企业及整个人类社会如何从个人应对危机的进化逻辑和生理变化中得到启示,以更加多维度的、宽视角地看待危机应对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命题。
2020年6月16日 想读
托克维尔之钥 豆瓣
Tocqueville
作者: (美) 詹姆斯·T.施莱费尔 (James T. Schleifer) 译者: 盛仁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6
◆亮点推荐
这一全面而细腻的导论将是难以超越的。施莱费尔以清晰而简练的行文展现了托克维尔作品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为何他对民主的反思如此切中时弊,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年代。
——迈克尔•德罗莱(Michael Drolet),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教授
詹姆斯•T.施莱费尔的新书揭示了托克维尔民主思想的普遍参考价值,并提供了当代非西方(日本、中国)文本对托氏作品深感兴趣的细节描述。通过托克维尔与韦伯、哈耶克、皮凯蒂等思想家的对话,施莱费尔有力地论证了为什么《民主在美国》的作者仍然是后现代不可或缺的参照。
——奥勒利安•克拉尤图(Aurelian Craiutu),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教授
◆内容简介
托克维尔,一个矛盾的法国贵族,因对民主与平等发表洞见而闻名于世。他是分析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最具独创性的历史学家。他在政治理论与社会学、历史学方面所作的贡献意义深远,至今仍存。
这部作品出自世界顶尖的托克维尔研究者之手,对托氏的社会、政治理论做了清晰、易读的介绍。施莱费尔带领读者走进《民主在美国》《旧制度与大革命》以及托克维尔其他的作品、文章和通信,他审视了托氏的基本主题,探索了诸如平等、民主、自由、革命等概念的意义,并将托氏对民主的优弊分析与其常被世人忽视的经济、社会改革方面的观念结合起来讨论。
施莱费尔同时追溯了托克维尔思想的一致与变化,展现了托氏观念的复杂与微妙以及其思想遗产的重要性。对希望了解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美国政治、法国大革命及社会学的学者、学生和普通读者而言,这将是一部不可或缺的著作。
2020年6月1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