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5),古希腊哲学家、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青年时代曾追随苏格拉底求学。后回到雅典建立了他著名的学园,在讲学进程中写出了四十篇左右的对话集,内容涉及宗教、神话、政治、伦理、教育、哲学和文艺理论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
本书以文艺理论题材为主,选收《斐德篇》《会饮篇》《理想国》和《法律篇》等八篇对话构成“文艺对话集”。作品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论辩法”,把各方观点都提出来,把其中矛盾剥茧抽丝般地逐层揭露,从而引向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作者把对话体运用得十分灵活,他从日常具体事例出发,以浅喻深,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不但把人自然而然地引到结论,而且使人看到活的思想进程,激发自己的思考。
2011年9月2日 想读
古希腊悲剧经典(上)(下) 豆瓣
作者: [古希腊] 索福克勒斯 / 欧里庇德斯 译者: 罗念生 作家出版社 1998
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标志着“英雄悲剧”的结束。他所刻画的人物都普通的人物,他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是深刻入微的。他的艺术力量在于他所创造的骇人的戏剧场面和剧本所给人印象完整的、惊怖的效果。他死后名声大震,人们常以他的剧本为教材,他的悲剧也常为后世所模仿。他对西方近现代的许多著名作家都产生了不可漠视的影响。
2011年9月2日 想读
神圣的罪业 豆瓣
作者: (美)伯纳德特 译者: 张新樟 华夏出版社 2005 - 1
《神圣的罪业》是作者对古希腊的经典作品《安提戈涅》的注疏,意在使作品重归政治神学领域,而非像海德格尔那样,把它归于新形而上学的解释框架。
2011年9月2日 想读
古希腊戏剧选 豆瓣
作者: [希腊] 埃斯库罗斯 译者: 杨宪益 / 王焕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
收有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奥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的悲剧《美狄亚》,阿里斯托芬的喜剧《鸟》,米南德的喜剧《古怪人》。
2011年9月2日 想读
奥狄浦斯王 豆瓣
9.1 (38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索福克勒斯 译者: 罗念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 1
悲剧《奥狄浦斯王》的剧情发生地是在特拜,这个故事是安提戈涅的故事的前因。特拜城创建者卡德摩斯的儿孙相继是:第二代波吕多罗斯,第三代拉布达科斯,第四代拉伊奥斯。拉伊奥斯曾诱拐佩洛普斯之子克律西波斯,这孩子离家不久即自杀。佩洛普斯诅咒拉伊奥斯一家不得好报。这就是祸根。拉伊奥斯取伊奥卡斯特,婚后无子,就去得尔斐求问阿波罗,祭司宣布的神示说:“布拉达科斯的儿子拉伊奥斯啊,我答应你的请求,给你一个儿子,但是你要小心,你命中注定会死在你儿子手中。这命运是宙斯注定的,因为他听了佩洛普斯的诅咒,说你杀死了他的儿子,想要报仇,他这才求宙斯给你这样的命运。”
2011年9月2日 想读
埃涅阿斯纪 豆瓣
9.4 (10 个评分) 作者: 维吉尔 译者: 杨周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埃涅阿斯纪》是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本初版于一九八四年三月,这次趁将其收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之机,又对全书进行了审读,所查少量论误均作了挖改处理。序文详细介绍了维吉尔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是一篇出色的学术论文,特予保留。
2011年8月31日 想读
宋明理学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陈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1
本书以二十几位理学思想家为主,叙述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求揭示宋明理学的固有脉络和内在讨论。作者曾在北京大学开“宋明理学”课程,即以此为教材,本书内容全面、叙述简明,适于教学和自学之用。虽为教材,书中也有一些颇具特色的知识点,比如对于唐宋变革之际的庆历时代知识群体,如欧阳修、范仲淹等人,专辟出一章(书中第二章)着重拈出。
2011年8月31日 想读
中国历代名人字号室名辞典 豆瓣
作者: 王铁柱,张占国 2008 - 6
《中国历代名人字号室名辞典》主要内容:在古籍、古代书画及古代书札、拓本、印本、画谱、印谱等文物收藏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不知姓名者的字号、室名、堂名、斋名等情况,因无从查考或不便查考,故而感到困惑,以致影响了收藏。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们在大量查考多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可以见到的实物,编辑了这部查阅简便、快捷的《中国历代名人字号室名辞典》。文物收藏者及各界人士从《中国历代名人字号室名辞典》中不仅可以很快地查到使用字号室名的人物本名及其生平简介,还可以获得许多知识及信息,进而了解所要收藏文物的时代及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历代名人字号室名辞典》是一部不可缺少的关于文物收藏及资料信息查阅的实用工具书。
2011年8月31日 想读
历史讲演录 豆瓣
Leçons sur l'histoire
作者: [法国] 雷蒙·阿隆 译者: 张琳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最稀有的理想主义的重要代言人。阿伦•布鲁姆在阿隆逝世后不久写了一篇纪念文章,称赞他“是那类对民主制度不可或缺却又几乎难以在这种制度下立足的人;他明智而博学,同时又努力对公众进行政治教育”。在阿隆的事业生涯中,在索邦大学,在高等实验研究学院,在法兰西学院都曾拥有许多地位显赫的学术职位,他写过40多本书,主题从历史学,战争研究到法国的文化和政治前景等,但他决不仅仅是一个学院派。他还是个永不疲倦的政治评论家,为《费加罗报》撰写政治评论达30年之久,在生命晚期则是为《快报》撰稿。(在二战期间,他还曾为《自由法国》写稿。)
尽管在生命晚期,阿隆声誉日隆,但他似乎从未享有过梅洛-庞蒂和自己的巴黎高师同学萨特所拥有过的那种眩目的声名。这部分是因为他那种绝不自夸的智性风格, 也因为他没有对声名的虚荣,换句话说,他看重“真理”而不是“虚名”。从许多方面看,无论就学识的深度和广度而言,阿隆都是他同代人中的佼佼者。他在顶尖的学术机构中地位尊贵,其学术地位从这件事也可见一斑:萨特曾以谦卑的态度送给他一本《存在与虚无》,自称该书只是为阿隆早期关于历史哲学的著作所作的“本体论导论”。
《历史讲演录》一书是雷蒙.阿隆的遗作,于1991年出版,同时还是1972-1974年期间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课程。雷蒙.阿隆深受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分析哲学概念的影响,并从哲学、历史、社会学的多重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特别意义的历史研究,是不可多得的表现雷蒙阿隆跨领域研究的作品。
在本书中,雷蒙•阿隆将盎格鲁-撒克逊的分析哲学与德国传统的社会学相融合,在其活灵活现的话语中使两股思想互相对话,并再现了德国传统中的中心疑问:认识人类历史与认识自然世界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人们是否能像解释物体下落那样解释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决定?
2011年8月30日 想读
蔷薇园 豆瓣
作者: (波斯)萨迪 译者: 水建馥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花园》全书共8章,共计77则故事。这是一本“教谕体”的箴言式的故事集。这部著作的重要内容,是歌颂理想的贤明君主,寄托百姓的美好愿望;谴责无恶不作的暴君,鞭挞丑恶虐政;赞美商人市民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讽刺教士的伪善和欺骗;表现了对贫苦人民的深厚同情,对知识和正义的赞颂,对爱情、婚姻的推崇;揭露社会黑暗,批判人类的劣根性;讲述立身处世、待人交友的道理。作者在作品中一再表达了对仁政的企求,呼吁人和人应当是平等的;也强调教育的作用,强调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强调人格的正直和尊严,推崇富贵不能淫,贫穷不能屈的气节。
2011年8月21日 想读
荷马史诗·奥德赛 豆瓣
Oδύσσεια
9.3 (33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荷马 译者: 王焕生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 5
《奥德赛》全诗有12110行,叙述希腊军队主要将领之一、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之后,历经十年漂泊,返回家园的故事。
2011年8月21日 想读
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 豆瓣
作者: 阿里斯托芬 译者: 罗念生 上海世纪(上海人民) 2007 - 4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文学翻译家。本全集收入罗念生的译著、相关研究论文及自己创作的散文诗歌、书信等,共计10卷。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修辞学》,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欧里庇得斯悲剧六种,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伊索寓言》等著名译著。它是迄今为止收集罗老一生著译最齐全、最完整、也最精当的版本,也是文学爱好者、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者的最佳读本和资料库。
2011年8月21日 想读
埃斯库罗斯悲剧三种、索福克勒斯悲剧四种 豆瓣
10.0 (6 个评分) 译者: 罗念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文学翻译家。本书是罗念生全集第二卷,收集的是罗念生先生翻译的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的第一位,因其对古希腊悲剧艺术发展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被誉为“悲剧之父”。在埃斯库罗斯的七部传世剧本中,本卷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三部。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的第二位,以完美的戏剧技巧享誉后世。索福克勒斯有七部剧本传世,这里收集了罗念生先生翻译的四部,按古代演出年代的先后排列。全集是迄今为止收集罗老一生著译最齐全、最完整、也最精当的版本,也是文学爱好者、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者的最佳读本和资料库。
2011年8月21日 想读
罗念生全集:第五卷: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豆瓣
9.6 (8 个评分) 作者: 罗念生 译者: 罗念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6
今年是我国著名古希腊文学学者、翻译家罗念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将毕生精力献给翻译古希腊文学的翻译家,十卷本的《罗念生全集》问世,是迄今为止收集罗念生译著最全的版本。作为古希腊文学与文字专家,罗念生致力于这项工作长达60年,翻译出版的译文和专著达五十余种,近千万字。此外,他还主编了《古希腊语——汉语词典》,为希腊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贡献了巨大力量。《罗念生全集》除收录了罗念生的精彩译文(文评、文学、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等)以及相关研究论文外,还包括他自己创作的散文诗歌以及和友人间的通信、纪念文章等。《全集》共有三百五十万言,可谓是洋洋大观。
2011年8月21日 想读
C. P. Cavafy 豆瓣
作者: C. P. Cavafy 译者: Daniel Mendelsohn Alfred A. Knopf 2009 - 4
An extraordinary literary event: the simultaneous publication of a brilliant and vivid new rendering of C. P. Cavafy’s Collected Poems and the first-eve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oet’s thirty Unfinished Poems, both featuring the fullest literary commentaries available in English—by the acclaimed critic, scholar, and award-winning author of The Lost.
No modern poet brought so vividly to life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editerranean antiquity; no writer dared break, with such taut energy, the early-twentieth-century taboos surrounding homoerotic desire; no poet before or since has so gracefully melded elegy and irony as the Alexandrian Greek poet Constantine Cavafy (1863–1933). Now, after more than a decade of work and study, and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avafy Archive in Athens, Daniel Mendelsohn—a classics scholar who alone among Cavafy’s translators shares the poet’s deep intimacy with the ancient world—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give readers full access to Cavafy’s genius. And we hea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markable music of his poetry: the sensuous rhymes, rich assonances, and strong rhythms of the original Greek that have eluded previous translators.
The more than 250 works collected in this volume, comprising all of the Published, Repudiated, and Unpublished poems, cover the vast sweep of Hellenic civilization, from the Trojan War through Cavafy’s own lifetime. Powerfully moving, searching and wise, whether advising Odysseus as he returns home to Ithaca or portraying a doomed Marc Antony on the eve of his death, Cavafy’s poetry brilliantly makes the historical personal—and vice versa. He brings to his profound exploration of longing and loneliness, fate and loss, memory and identity the historian’s assessing eye as well as the poet’s compassionate heart.
With its in-depth introduction and a helpful commentary that situates each work in a rich historical, literary, and biographical context, this revelatory new translation, together with The Unfinished Poems, is a cause for celebration—the definitive presentation of Cavafy in English.
2011年8月21日 想读
自由与命运 豆瓣
作者: [美] 罗洛·梅 译者: 杨韶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4
《自由与命运》: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2011年8月10日 想读
Discipline & Punish 豆瓣 Goodreads
Surveiller et punir
9.4 (10 个评分) 作者: Michel Foucault 译者: Alan Sheridan Vintage Books 1995 - 4
In this brilliant work, the most influential philosopher since Sartre suggests that such vaunted reforms as the abolition of torture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penitentiary have merely shifted the focus of punishment from the prisoner's body to his soul.
2011年7月14日 想读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豆瓣
Les formes éle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10.0 (5 个评分) 作者: Emile Durkheim 译者: Fields, Karen E. Free Press 1995 - 6
"Karen Fields has given us a splendid new translation of the greatest work of sociology ever written, one we will not be embarrassed to assign to our students. In addition she has written a brilliant and profound introduction.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translation is an occasion for general celebration, for a veritable 'collective effervescence.' -- Robert N. Bellah "Co-author of "Habits of the Heart, " and editor of "Emile Durkheim on Morality and Society" "This superb new translation finally allows non-French speaking American readers fully to appreciate Durkheim's genius. It is a labor of love for which all scholars must be grateful." --Lewis A. Coser
2011年7月14日 想读
大学之理念 豆瓣
作者: 金耀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7
《大学之理念》主要内容:在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作为发展知识主要的地方,已经成为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种机体了。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何谓反思?知识是否是一种或一型?大学又是否只是求真,而与美、善无涉?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
2011年7月1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