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Web Design Index 8 豆瓣
作者: Beer, Gunter 编 Agile Rabbit Editions 2008 - 8
The increasingly common use of fast-speed Internet connection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ha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designers' possibilities to use advanced capabilities, including larger image files. Furthermore, it is clear that web design is reaching its maturity: whereas in the past many designers were hesitant to make the change from print to web, many designers now primarily work in web design. The results of these developments can be seen in this year's edition of our best-selling WEB DESIGN INDEX: as ever, the most accurate overview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web design.
2009年6月8日 想读
Hard Copies 豆瓣
作者: 韓麗珠 / 劉芷韻 三人出版社 1999
宣傳說:「青春的艱難 愛情的冷硬 年紀輕輕 絶不手軟」
2009年6月8日 想读
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豆瓣
作者: 智海 / Chihoi 廿九几 / kubrick 2007 - 7
一位作家,因為承受不住生命的沉重而患上駝背,企圖以寫作排解痛楚,但始終無緣出版,鬱鬱而終。漫畫家智海遂展開後續創作,繪出這位作家波折的一生,並將其遺作改篇成漫畫作品,輯成"The Writer And Her Story"。
本書是智海1997年首發的處女作,風格沉鬱艱澀,遠超後來作品;本書原版以手工製作,極少量發行,已成絕話,現今再版推出,惜卷珍存。
2009年6月8日 想读
好鬼棧——不可思議的戰前唐樓 豆瓣
作者: Stella So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7 - 6
以戰前唐樓為主角,Stella So先引領我們在香港走了一圈,再表演東拼西湊的魔術,變出一幢充滿懷舊況味的大廈讓我們遊覽。
本書另附動畫DVD,足見作者嘔心瀝血創作全過程。
2009年6月8日 想读
钱锺书英文文集 豆瓣
作者: 钱钟书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5
虽然有个别篇目仍然缺漏,而且校对不精,但这毕竟是第一本集中地收录了钱锺书先生英文作品的书,其价值不容小觑。文章24篇,其中包括钱锺书先生在牛津大学学位论文《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以及曾刊于《天下月刊》、《中国评论家》、《书林季刊》等英文杂志上的书评、随笔等。内容涉及东西方的古典文史。有人认为钱锺书先生是近代以来写英文写得最漂亮的中国人,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比较一下,看看辜鸿铭、林语堂、吴经熊、陈世骧、夏志清这些同样以英文文笔著称的作家跟钱锺书比起来,到底谁的文笔更地道些。在我看来,单论含蓄的嘲讽这方面,钱锺书先生的英文堪称独步。
2009年6月8日 想读
边缘识小 豆瓣
作者: 陈子善 2009 - 1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钩沉之作,汇集了作者曾在报刊发表的序跋、书边小考等。全书分两辑,上辑“史实抉微”是2005年至今长短文字的汇编,其中有关于签名本、手稿、毛边本的研讨,三十年代萧伯纳上海闪电之行始末,对香港《大公报》所载鲁迅书简的考证,还有鲜为人知的闻一多的集外情诗等等;下辑“港台书缘”是2004年至2006年为《上海新书报》所作专栏文字的结集,谈的虽都是香港台湾出版的旧书版本,贯穿其中的仍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不断思考。这些文章发掘了一些重要作家的佚文,考订了一些鲜人为知的文坛史实,解决或部分解决了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悬案或疑案。
2009年6月8日 想读
周作人传 豆瓣
作者: 止庵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 1
周作人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却在中国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远离时代,最后堕落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的一生,以悲喜剧色彩表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道路的复杂性、曲折性与深刻性。 本书作者搜集大量史料与书籍,对周作人从一八八五年至一九六七的生平事迹作了精细的描述与精辟、独到的分析,力图通过周作人“一个人”看“一个时代”,以展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核实,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这本书自不例外。
本书的侧重点与一般生平传记亦有不同。作者认为,对于周作人这样一位思想者和著作者来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表述过程远比其一生经历更其重要,笔墨因此较多用在这里,而相关资料亦稍齐备。
2009年6月8日 想读
现代日本小说集 豆瓣
9.2 (5 个评分) 译者: 周作人 / 鲁迅 新星出版社 2006 - 1
《现代日本小说集》一九二三年六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周作人编译,其中鲁迅译十一篇,周作人译十九篇。

该书为2006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新星·鲁迅书系”的最后一本。
该系列包括以下几本书:
1、《惜别》
2、《孙氏兄弟谈鲁迅》
3、《红星佚史》
4、《域外小说集》
5、《现代小说译丛·第一辑》
6、《现代日本小说集》
2009年6月8日 想读
看书琐记 豆瓣
作者: 王稼句 2006 - 7
几乎每天午后,我常常拿一本书,倚着软塌,随便翻翻,自己是当作休息的。特别是从天高云淡的凉秋,到那暖风烂漫的杏花天,晴朗的日子,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看着看着也就有点迷迷糊糊,前人说的是负喧之乐,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看得的内容,终然也飘飘忽忽,过后的印象只依稀有点影子罢了。
2009年6月8日 想读
远书 豆瓣
作者: 止庵 大象出版社 2007 - 11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本书收录作者致友人书信二百余通。内容涉及阅读、写作、编书、治学,偶亦臧否人物,议论世事。这些文字或通情愫,或叙事实,或谈学理,有真性情,具真见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2009年6月8日 想读
诗经演 豆瓣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3
木心最具古朴色彩的诗集。文字是古典的,观念是现代的。就诗而言,木心依据《诗经》创造性地注入现代内容,写成了《诗经演》,每首十四行,整整三百首。本诗集曾被认作“天书”,今由木心研究专家李春阳倾力注解,读者自此可一品其妙。
2009年6月8日 想读
云雀叫了一整天 豆瓣
8.4 (67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
在法兰克福,木心写道,飞越大西洋,伦敦消失,法兰克福出现,机组人员没发任何表格,心里有点痒兮兮。登录一个不设防的国家……画廊主、餐馆老板、咖啡厅领班都一口流利英语。坐在枫树下的木头长凳上,喝微甜的苹果酒,将香香的腊肠送入口中……木心决意在此结束这部诗及俳句集,并题名为《云雀叫了一整天》。
2009年6月8日 想读
希腊史 豆瓣
作者: 【英】J.B Bury .伯里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2
《希腊史(英文影印版)(上下)》以平实流畅的语言、均衡合理的框架和扎实全面的史料,自1900年初版以来,成为西方世界受欢迎的希腊史通史教材和入门读物,并畅销不衰,至今仍是欧美各大学历史课堂上的必读经典。《希腊史(英文影印版)(上下)》以伯里生前亲自修订过的1913年版为底本影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希腊史专家晏绍祥为《希腊史(英文影印版)(上下)》撰写导读,并补充提供了数十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和重要著作,方便读者在《希腊史(英文影印版)(上下)》的基础上,对希腊史做进一步的了解。
媒体推荐
1920年我上学的时候就使用了这本书,它注重政治史和军事史,在大量使用可靠的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同时,对史料价值偏低的神话传说也有谨慎的引用。毫无疑问,它具有最高的品质。
——N.G.L.Hammond,布里斯托大学希腊史教授
伯里教授的《希腊史》是大学教材与专业学者撰写的历史普及读物两方面尝试的完美结合。
——Ronald Burrows,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前院长
2009年6月8日 想读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社会生活神学 豆瓣
Theology of social life in Augustine's De civitate Dei
作者: [芬] 罗明嘉 译者: 张晓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 11
本书是对奥古斯丁在其巨著《上帝之城》中的神学思想做的第一次现代系统分析。罗明嘉表明,晚年奥古斯丁的思想以“社会生活”概念为主要特征:上帝的创造和救赎行动,最高目的是要造就一个由虔诚地爱上帝的理性存在者组成的社会。另一方面,人类生活最不幸的悲剧就在于堕落到一种强权社会,建立在统治欲之上;因其骄傲,人类企图统治同类,如上帝统治其被造物。奥古斯丁对政治权力现象的现实主义的和动态的分析,其中包含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并且明显有别于古典哲学的社会理论。根据《上帝之城》,不能将奥古斯丁视为等级制静态社会概念的支持者,尽管多少世纪以来他的思想一直被如此误读。
2009年6月8日 想读
即兴判断 豆瓣
8.5 (45 个评分) 作者: 木心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9
《即兴判断》是木心的散文选集,同样是为生活而沉思,为人生而寻觅。
2009年6月8日 想读
朝霞 豆瓣
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田立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尼采的《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之间。《朝霞》分为五卷,每卷分为长短不同的节,少只有一两行,多则一两页,甚至偶尔长达三页以上。该书比较详细的部分,特别是前三卷,有点像随笔式的短文(essayistischer Kurzform),其思想素描与其说是巨细无遗的不如说是钩玄提要的。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特别是在第四卷中,每段要更短一些,带有圣经经文(Textes)的思想风格。寥寥几个句子甚至单独一个句子构成浓缩的和凝练的格言,好像压缩甚至过度压缩的短文(Kurzessay)。
2009年6月8日 想读
不合时宜的沉思 豆瓣
作者: [德]尼采 译者: 李秋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
4“篇”《不合时宜的沉思》发表于1873年(《施特劳斯――表白者和作家》)、1874年(《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作为教育者的叔本华》)和1876年(《瓦格纳在拜雷特》)。所有这几篇都篇幅接近相等,且都以数字标出章节划分(8-12),它们在口吻和结构以及在论证过程上都更与尼采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1872年)相应。
4篇在内容上的划分表面上看起来是简单的和易解的:两篇探讨消极的、亦即极令人忧虑的现象:“知识庸人”施特劳斯(Strauβ)和历史学;其余两篇是神圣的救世主形象叔本华(Schopenhauer)和瓦格纳(Wagner)的颂歌。
2009年6月8日 想读
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 豆瓣
Der leviathan in der staatslehre des thomas hobbes : Sinn und Fehlschlag eines politischen Symbols
9.7 (6 个评分) 作者: (德)卡尔·施米特 译者: 应星 / 朱雁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6
中译本编者说明
中译本导言:自由主义和犹太人问题
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

一 旧约圣经起源;基督教—神学的(解释)和犹太教—神秘主义的解释;这个象征经霍布斯而复兴的意义和可能性
二 从文本分析和词源学来看霍布斯著作中的利维坦
三 利维坦是“会死的上帝”;同时,他又是代表的、主权的法人和一台巨型机器
四 这台巨型机器以一个技术上中立、不可违抗地起作用的机械装置臻于完善
五 这个主权代表死于内外之分
六 法制国家机器毁于间接权力的多元主义
七 这个象征落败,也不胜任相反的解释
附录
霍布斯和笛卡儿思想中作为机械装置的国家
完成了的宗教改革
论施米特的“利维坦”
……
《霍布期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一个政治符号的意义及其失败》是施米特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的一部学术论著,论题接续其20年代至30年代初思考的政治学— 神学问题,充满曲笔,堪称施米特在非常政治处境中写的非常性的政治论著,在霍布斯研究史乃至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也算得上一个理程碑。
《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的英译本依据旧版移译,因而没有“完成了的宗教改革”和Maschke编后记,但选了一篇施米特写于1937年的文章《霍布斯和笛卡儿思想中作为机械装置的国家》,这篇文章的德文原文收在Maschke编的施米特文集《国家、大空间、法》一书中。
2009年6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