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rseer - 标记
好心人-胡燕青短篇小說集 豆瓣
作者: 胡燕青 匯智出版有限公司 2010 - 1
本書是胡燕青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共收短篇小說11篇。
《好心人》是一本可以觸摸的書﹐因為字裡行間﹐留有作家心的溫熱。這溫熱不是歷史沸騰的血流淌過的餘韻﹐亦非大快大慟後的電光石火。它有著日常的節奏﹐與你我的脈搏同聲共氣﹐你漸漸感受到了它的所在﹐原來就是我們真實的體溫。
2013年2月8日 想读 “平凡人的小故事 ” via 颗粒。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豆瓣
作者: C. K. Ya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 8
An impressively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inese religions. Neither scholars from China nor the West have been able to accomplish suc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Chinese religions as this. No other book offers such a detailed, sustained analysis and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critical facts in order to reveal a pattern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al life and organization. Yang's work focuses on the religious systems that have become firmly integrated part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Buddhism, Taoism, and the numerous cults of the classical religion. His study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the recent periods of Ch'ing and the Republic--especially the nineteenth and the twentieth centuries--but because the roots of Chinese cultural traits extend deep into the past, historical data and discussion are included when clarification is necessary. Because the concept and structure of all major Chinese social institutions contained religious elements, this much-cited classic will be valuable to any reader who really wants to understand China.
2013年2月6日 想读 杨庆堃。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豆瓣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8.5 (11 个评分) 作者: 杨庆堃 译者: 范丽珠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6
杨庆堃的这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研究中国宗教、社会和文化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全书对中国宗教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与阐述,详细考察了中国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信仰,以及国家政治、经济和儒家学说的关系,描述了中国社会与宗教的整合状况。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宗教的比较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均可阅读。
序言: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
序言
作者自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家庭整合中的宗教
第三章 社会和经验之谈团体中的宗教
第四章 民间信仰的公众性
第五章 历史视角下中国宗教的政治作用
第六章 天命的运作
第七章 政治伦理信仰:“以神道设教”
第八章 国家对宗教的管理
第九章 宗教与政治反抗
第十章 儒学家说及其仪式中的宗教面向
第十一章 宗教和传统道德秩序
第十二章 中国社会中的分散性和制度性宗教
第十三章 宗教在1949年前中国社会中角色的变化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2013年2月6日 想读 杨庆堃。via Deetz.
海伯利安 豆瓣 Goodreads
Hyperion
9.1 (7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丹·西蒙斯 译者: 潘振华 / 官善明 万卷出版公司 2007 - 5
书名出自约翰·济慈的同名长诗Hyperion。这是一部著名的太空歌剧经典、一部最浩瀚壮美的星际史诗,充满着真实可信、面临艰难道德抉择的故事人物:末日将临,宇宙中烽烟四起,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Hyperion)星上的光阴冢(Time tombs)的朝圣者,在路上分享彼此过去的故事。全书由六篇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叙述了他们背后与伯劳鸟(Shrike)的联系,透露了地球七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历史,并展露了伯劳鸟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作品用神似英国古典文学大师乔叟的坎特柏里故事集的铺陈手法,传颂亿万年的宇宙绝唱。
2013年2月5日 想读 via voldemort.
远离时间的旅程 豆瓣
作者: 安清泉 2012 - 10
《远离时间的旅程》是一部诗歌自选集,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的诗作及散文诗、随笔共200余篇。
“所有诗歌都是旅行。它们由一个地方通往另一个地方。”正如罗伯特•勃莱所说,——“最好的诗篇会经历漫长的旅程”,而“它朝向的世界也许像一片蜜蜂翅膀那样容易被人忽略”,——那么,这本书同样无意为读者标记出那些人所共知的路径。
2013年2月4日 想读 安清泉。via adieudusk.
医疗、社会与文化读本 豆瓣
作者: 余新忠 / 杜丽红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 1
本书的编选,旨在跳出单纯医学史的范畴,凸显当前医疗史研究的两个重要面相——社会史和文化史。强调将社会史的分析和文化史的诠释结合起来,不仅还原和描绘医疗史实演变的具体过程,更要挖掘这些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权力关系,及其特定的文化含义。
第一部分“观念与方法”,重点关注西方医学史研究在从社会史向文化史转型时面临的理论问题,旨在为研究者梳理基本的学术脉络,并探讨了西方中国医学史学界目前关注的焦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医疗史与‘现代性’”,集中呈现了近代中国医学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中西问题。在回顾与总结中国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学术历程之外,分别从理论检讨和研究范例两个方面,展示学界在省思如何从医疗史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上所做的尝试和努力。
第三部分“问题与视野”,则收入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提出新问题,并尝试用新方法加以解决的一些范例之作,诸文均将医疗史的课题置于社会历史的背景下,体现了医疗史研究的新趋向。
2013年2月3日 想读
落洼物语 豆瓣
7.2 (12 个评分) 作者: 佚名 译者: 丰子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6
本书为《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和《落洼物语》合集。
《竹取物语》创作于十世纪初,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语文学,开辟了新型文人文学创作的先河。故事写一位伐竹翁在竹心取到一小女孩,起名“细竹辉夜姬”。“辉夜姬”经三月长成亭亭玉立美少女,五名贵族子弟向她求婚,她答应嫁给能寻得她喜爱的宝物的人,结果求婚者均遭失败。皇帝想凭借权势强娶,也遭拒绝。最后,辉夜姬在这群茫然失措的凡夫俗子面前突然升天。
《伊势物语》为平安初期“歌物语”的代表,其最早的原型,应在《古今集》成书的905年之前。全书以平城天皇皇孙在原业平的和歌为主,加上一些口耳相传的和歌,同时铺陈这些和歌的背景或原委。全篇由125话与206首和歌构成,话与话之间无联系,每话独立成篇,隐约可见在原业平一生的经历。本书与《古今集》、《源氏物语》同被奉为和歌圣典。
《落洼物语》成书年代约在十世纪末。故事描写中纳言源忠赖的女儿受到继母的冷落,被迫住在一间低洼的屋子里,人称“落洼”。落洼认识了一位少将,婚后两人过着美满的生活。继母怀恨在心,狠狠打击牵线的仆人。源忠赖故去,继母彻底失势,少将等见继母悔悟便宽恕了她。内容带有警世意味,人物性格的刻画通过对话和动作,并辅以书信、和歌来完成,可以说,它在完成日本古代小说模式方面起着重要的先驱作用。
2013年2月3日 想读 日本三物语集。via 老大。
怪谈 豆瓣
7.8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泉八云 译者: 王新禧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 - 1
小泉八云搜集日本民间故事所创作的《怪谈》是日本灵异文学的代表作,是他在竭力领悟日本文化的精髓后,创作出的最著名的作品。
全书透过鬼眼看人生,描划了一个个在黑暗中或孤独或寂寞的故事,深得日本文学之三昧。其间的故事大多带有浓厚的扶桑乡土气息,还有一部分则源于中国的古典小说,有的将日本山海的雄浑瑰丽形诸文字,有的把自然描写和神话传说糅于一体,试看此中多少篇章,摊开来竟是满目萧索,幽雅而凄迷。那种阴阳两界间的对话、逾越、互换,是那么精彩奇妙、奇诡可怖,令读者在神秘、幽玄中感慨世态炎凉,叹息人间的诸多无奈。
从某种意义上说,《怪谈》就是日本历史的间接体现,同时也承载着东方共有的文化美感。全书所呈现出的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美学境界,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
此译本辑录了小泉八云所有的50篇日本怪谈故事,未作任何删节。翻译以日文版《小泉八云全集》为底本,同时参校其他多种日文版、英文版,认真勘证,逐句逐段细致翻译,务求精益求精,使译文既古雅又不失畅晓。书中疑难之处,详加了注释。
精选数十幅与怪谈内容相关的浮世绘、屏风绘、书影、剧照等彩图,图文并茂,结合小泉八云典雅奇异的笔触,令读者恍若身临其境。
2013年2月3日 想读 噢, 日本怪谈故事。via 老大。小泉八云所有的50篇日本怪谈故事。
施蛰存作品新编 豆瓣
作者: 吴福辉 / 施蛰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说起施蛰存,对中国文坛有所了解的人大都不会感到陌生。从30年代开始,施蛰存先生即著有《将军的头》、《梅雨之夕》、《灯下集》等小说、散文多种。他尤以写心理分析小说著称,代表作就是《梅雨之夕》、《春阳》等篇,着意描写人物主观意识的流动和心理感情的变化,追求新奇的感觉,将主观感觉融入对客体的描写中去,并用快速的节奏表现病态的都市生活,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本书选录了他精彩作品的一部分,让我们在他那动人的诗篇中感受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专家”的魅力。
2013年2月3日 想读
寡人有疾 豆瓣
6.7 (17 个评分) 作者: 苗炜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10
•苗炜“反成功主义”叙事杰作。
•很多读书人和文艺青年都知道三联有个闷骚苗师傅。但只有读过《寡人有疾》,人们才会意识到他作为一个严肃小说家有多么优秀。
•在满纸智识乐趣中,看三个失败的医生如何徒劳无功地治死自己的病人。
—————————————————————————
《寡人有疾》一共有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诗人与医 院》,讲唐朝诗人卢照邻,得了麻风病,遇到医圣孙思邈,虽然治不好病,但诗人信奉孙思邈的哲学;第二个故事叫《蒙古兵和瘟疫》,蒙古入侵开封之前,开封城里闹瘟疫,名医李东皋控制住了瘟疫,蒙古兵随后杀进了城;第三个故事的背景在民国时期,名字叫《父与子》,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医生,用现代化的医疗手段,治死了他的父亲。
2013年2月3日 想读 via 老大。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Goodreads 豆瓣
作者: Georg Lukacs The MIT Press 1974 - 1
Georg Lukacs wrote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in 1914-1915, a period that also saw the conception of Rosa Luxemburg's Spartacus Letters , Lenin's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 Spengler's Decline of the West , and Ernst Bloch's Spirit of Utopia . Like many of Lukacs's early essays, it is a radical critique of bourgeois culture and stems from a specific Central European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radition of dialectical idealism whose originators include Kant, Hegel, Novalis, Marx, Kierkegaard, Simmel, Weber, and Husserl.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marks the transition of the Hungarian philosopher from Kant to Hegel and was Lukacs's last great work before he turned to Marxism-Leninism.
2013年2月3日 想读 卢卡奇文学理论。via 老大。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Vincent Goossaert / David A. Palm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 - 4
Recent events—from strife in Tibet and the rapid growth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o the spectacular expansion of Chinese Buddhist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globe—vividly demonstrate that one cannot understand the modern Chinese world without attending closely to the question of religion.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highlights parallels and contrasts between historical events, political regimes, and cultural movements to explore how religion has challenged and responded to secular Chinese modernity, from 1898 to the present.
 
Vincent Goossaert and David A. Palmer piece together the puzzle of religion in China not by looking separately at different relig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but by writing a unified story of how religion has shaped, and in turn been shaped by, modern Chinese society. From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martial arts to communal temple cults and revivalist redemptive societies,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onward, as the Chinese state shifted,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consistently resurfaced in a bewildering variety of old and new forms.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integrates historical,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China’s religious history that is certain to become an indispensible reference for specialists and students alike.
2013年2月2日 想读 via 文杰师兄。
婚与丧 豆瓣
作者: 吴飞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2 - 8
礼乐传统是中华文明的命脉所系。《礼记•昏义》中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婚礼为人伦之始,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基本结构和过日子的走向;丧礼为教化之重,关系着每个家庭的人情厚薄。在民间,红白喜事也被当作最重要的人生礼仪。如何在现代语境下安排婚丧之礼,小而言之,关系到如何安顿每个中国人的生活理想;大而言之,关系到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文明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丧祭与文明”研究中心在2011年6月份,于北京十三陵和昆明长松园召开了题为“婚与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学术研讨会,邀请来自哲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等学科的学者,共同讨论婚丧问题的文化意义。我们从这次会议发表的论文选出一部分,结集出版,希望能够推动相关领域进一步的学术研究,也希望能够深化全社会对相关问题的思想,既不要停留在盲目浮泛的教条观念上,也不要徒然地陷入无谓的口舌之争。
2013年2月2日 想读 via 柏柏。
巫术宗教科学与神话 豆瓣
作者: [波兰] 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译者: 李安宅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依商务印书馆1936年初版影印。
2013年2月2日 想读 via 柏柏。
坚果-栗子号 豆瓣
作者: 阿丁 现代出版社 2013 - 1
《坚果》是中国第一本专注于故事的小说系列读本。
微博名人 @作业本 小说第一发!
先锋@导演张元《床边的陌生人》剧本先睹为快!
中间代小说家@阿丁、@阿乙的故事迷宫。
调动你的脑细胞,这里的小说都有圈套。
@王小山、@李承鹏、@慕容雪村 联袂推荐 !
《坚果》是中国第一本专注于故事的小说系列读本,由著名作家@阿丁主编。致力于将最有吸引力最具备故事性的小说介绍给读者。
《坚果》(栗子号)惊喜众多:微博名人 @作业本 的首次创作小说,讲的是一个惊悚的“圈套”;著名作家@阿乙 以5000字写就《五百万汉字》的传奇;而《信史•青狐传》更是写出了大明王朝灭亡的神秘理由。主打栏目“希区柯课”由著名导演、编剧、电影人主持,先锋 @导演张元 《床边的陌生人》剧本先睹为快!
目前,《坚果》第二季“榛子号”已组稿完毕,“希望《坚果》能带给读者持续的惊喜,和永远鲜活的阅读体验。”
2013年1月31日 想读 专注于故事的小说系列读本?
官府、宗族与天主教 豆瓣
作者: 张先清 中华书局 2009 - 5
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传播,对东西方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梁启超认为这是学术史上值得“大笔特书”的公案。《官府宗族与天主教(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另辟蹊径,将天主教的传播问题置于明清以来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加以考察,结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及历史学的文献分析,力图重建17—19世纪天主教在闽东福安的传播历史;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地方官府、宗族与乡村教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2013年1月31日 想读 张先清: 17-19世纪福安乡村教会的历史叙事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豆瓣 Goodreads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8.6 (2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卡尔·波普尔 译者: 杜汝楫 / 邱仁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7
本书是卡尔·波普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科学名著。全书以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对所谓的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预测是社会科学的主要目的,并且假定可以通过发现隐藏在历史演变下面的规律来达到这个目的——进行了介绍和批驳。作者的结论是: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历史决定论是不能成立的。
2013年1月30日 想读 Karl popper.
不诚实的诚实真相 豆瓣
作者: [美] 丹·艾瑞里 译者: 胡晓姣 / 李爱民 中信出版社 2013 - 1
畅销书《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新作
彻底颠覆我们对于不诚实行为的传统认知
督促我们重新诚实地认识自我
★★★★★
★ 编辑推荐:
畅销书《怪诞行为学》、《怪诞行为学2》作者丹•艾瑞里携新作《不诚实的诚实真相》震撼来袭,即将掀起新一轮“非理性”的阅读狂潮!怪诞的粉丝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畅销书《怪诞行为学》的作者在他的新书《不诚实的诚实真相》继续聚焦非理性决策,尝试揭开不诚实行为的神秘面纱,并探讨制止不诚实行为的本质。
通过多个行为实验,艾瑞里有力地证明:我们都想让自己看起来诚实可信;我们都有为一己私利而欺骗他人的本能,但同时还会给自己贴上“诚实的好人”的标签;我们擅长将自己的不理性行为合理化,并将其归咎于缺乏意志力、“管他呢”效应作祟、独创性、公然的报复等因素,为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找借口。
艾瑞里认为这样的做法会鼓励更多的不诚实行为,并使其在人群中“泛滥”,致使一个小的不诚实行为带来不可弥补的巨大恶果,比如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艾瑞里的论证向来清晰准确,他在书中将不诚实行为的主要原因加以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帮助人们避免不诚实行为的发生。
★★★★★
★ 内容简介
畅销书《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携新作卷土重来,彻底颠覆我们对于不诚实行为的传统认知,督促我们重新诚实地认识自我。
你会心安理得地把办公室的铅笔拿回家给孩子用吗?“路上堵车,所以我迟到了”这样的借口是否常挂在你的嘴边?穿戴冒牌服饰会不知不觉降低我们的道德底线吗?面对金钱的诱惑,医生、专家、的意见还有几分可信?我们一贯倡导的团队合作会让我们更诚实还是更不诚实?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但实际上,从华盛顿到华尔街,从教室到办公室,不诚实的行为处处存在。无论是怕招惹麻烦而说出口的善意的谎言,还是出于贪婪而虚报公款开销,每一个人都无法对谎言免疫。继《怪诞行为学》后,作者继续用他独到的视角和新颖的行为心理实验,告诉我们关于不诚实行为的最诚实的真相。
传统观念认为,欺骗跟我们所做的其他决策一样,都是基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的。但作者用真人行为实验证明,非理性才是决定我们诚实或不诚实的根本力量,并深入剖析了在个人身上、职场中和政治世界里,不诚实行为是如何发生和产生影响的,即使我们一直自诩自己的道德水准很高。
小谎言的蝴蝶效应不容忽视,华尔街金融危机、安然破产皆源自小谎言。但好在一切还不算太晚,作者帮我们找到了保持诚实和良好的道德水准的方法。
本书一定会彻底改变你看待自身、自身行为以及其他人的方式。
★★★★★
★ 专家媒体热评:
艾瑞里在这本书中揭示了:相较于赤裸裸的大骗局,不容易察觉的小谎言更普遍,日积月累后的危害性更大。这个观点让我感到很震惊。它是艾瑞里写得最有趣也是最有用的一本书。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作者
在解释和分析人类行为的奥秘方面,无人能比丹•艾瑞里解析得更有趣的了。他用有意思的趣闻轶事和有启迪意义的行为实验,让我们窥见了真正的自己,这种乐趣你无法抵挡。
——克里斯•安德森,《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作者
艾瑞里作为世界上最有独创性的社会科学家之一,设计了众多有趣的行为实验来分析人们的不诚实行为和其背后的原因。艾瑞里指出,我们的行为决策更多的是受道德感驱使,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模型能够说明的。
——戴维•布鲁克斯,《社会动物》作者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问,通过大量的实验,艾瑞里证明了,人的不诚实行为不是与正统经济学的理性原则相关,而是与社会风气、不诚实行为的形式、监督的严格与放松、个人的道德水平等因素相关。
——梁小民,经济学家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它是最有效的企业诚信教材,读了之后员工欺骗虚报会减少一半以上。它是最有效的官员廉政教材,官员读了之后贪污受贿会减少一半以上。它也是最有效的学术诚信教材,学生与老师读了之后弄虚作假、抄袭作弊会减少一半以上。
——刘建位,投资专家
在这个谎言肆虐的时代,我们依然追求真实。在这本书里,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为你解读谎言背后的真相。一方面,谎言似乎是种本能,连热带雨林的青蛙都会发出跟自己身量不相符的声音来虚张声势。另一方面,说实话才是与生俱来的冲动,脑成像研究发现撒谎需要高级的脑区发出抑制冲动的信号。小孩子没有办法撒谎,因为他们还没有发展出跟撒谎相关的高级脑区来抑制说实话的本能。每一个人的肩膀上,都站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你不必每时每刻都做天使,但你总得了解你心中的恶魔。
——周欣悦,中山大学心理学教授
本书不愧是“不诚实的诚实真相”,没绕弯子,不兜圈子,开篇就说出了如何检验一个人是否诚实。丹•艾瑞里关于人不诚实理论的核心是: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是诚实可敬的人,另外一方面我们希望从欺骗中获益,正是这两种冲突动因的博弈决定了我们是否说谎或者不诚实到什么程度。
——汪冰,积极心理学家
金融危机之后,主流经济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丹•艾瑞里无疑是“挑战军团”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两本畅销书取得巨大成功后,作者推出了新著:《不诚实的诚实真相》。在大量设计精巧的行为实验的基础上,丹得出了和加里•贝克尔不同的结论。为什么奶奶在期末考试前去世的概率是平时的19倍?国家间的欺骗程度是否相同?银行家抑或政治家欺骗程度更高?丹让寻找这些答案的阅读变得妙趣横生。
——杨燕青,《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
这是一本讲述谎言的书,但它道出了真是。
——于困困,《纽约时报》中文版主编
集使命感与风趣于一身,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正是这样的人。他的研究围绕着形形色色的怪诞行为展开,却不含丝毫愤世嫉俗的成分。在新著《不诚实的诚实真相》中,艾瑞里专注于探讨普通人是如何行骗的,尤其是怎样欺骗自身的,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告诉我们:欺骗一旦开始,就会像瘟疫般蔓延,它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染性是极强的。这就是我们绝不能容忍轻率之举的原因——它降低了欺骗的门槛。
——《青年参考》
在大众认知科学和行为经济学越来越受人关注的背景下,艾瑞里在这本新书中实现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不可思议的融合。
——《华盛顿邮报》
在《怪诞行为学》中,杜克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就向我们揭示出,人类的行为比我们想象的更没有逻辑性。在这本新书中,他带领我们走近不诚实行为的真相,并告诉我们,虽然每当看到关于运动员、明星、银行家的欺骗行为的新闻时,我们都不免会震惊,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但其实只要有机会,我们自己也可能做出同样的欺骗行为,而且原因也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时代》杂志
在本书中,艾瑞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人们欺骗行为的动因。他驳斥了欺骗动因源自得失分析的论断,同时,他也反对决策制定过程中内因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并举出了有些公司的文化会诱使员工采取有悖诚信原则的行为的例子,比如会计师事务所、金融公司等,以此表明外因也是诱发人们不诚实行为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要识别安然公司的“掘墓人”肯尼斯•雷这样的大诈骗犯很容易,但是却无法解释安然公司的数百名员工——这其中不可能每个人都罪大恶极、试图危害更多人的财务安全——为何也会一起参与这起举世震惊的欺诈案。艾瑞里认为,日益向无现金经济模式的转变削弱了道德的影响力,让一些人认为欺骗行为没那么严重,但这样会导致更巨大的损失。作者分析了学校、家庭、办公室以及各行各业中的欺骗行为,并审视了相关社会制度和措施的有效系数。
——《柯克斯书评》
具备创造力的人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成员中出类拔萃的人,毕竟《犯罪调查》中要找的罪犯不大可能是艺术家、作曲家、小说家一类人。但是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创造力和不诚实之前确实有联系。
研究者之一的丹•艾瑞里将这项研究写入了他的新书《不诚实的诚实真相》中,并给出了一个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即只要能够为自己的负面行为找到借口,有创造力的人更容易实施欺骗行为。
2013年1月30日 想读 《怪诞行为学》作者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