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credible - 标记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9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One Child 豆瓣
One Child
7.1 (7 个评分) 作者: Mei Fong 译者: 麦子 2015
http://www.meifong.org/wp-content/uploads/2016/11/%E7%8B%AC%E7%94%9F-simplified-2016-1123-compressed.pdf
2019年1月11日 已读
#08 终于看完了下载多年的PDF;挖掘可以再深些
中国生育革命纪实:1978-1991 豆瓣 Goodreads
Documenting the Reproductive Revolution in China, 1978-1991
9.7 (6 个评分) 作者: 陈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 5 其它标题: 中国生育革命纪实(1978~1991)
《中国生育革命纪实(1978-1991)》内容简介: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中国生育政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即从“晚稀少”到“一胎化”,再到“独女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急剧变化,这是怎样的演变历程,又付出了怎样代价?《中国生育革命纪实(1978-1991)》对“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主要内容的现行生育政策的演变、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并侧重就上个世纪80年代生育政策演变轨迹进行概要描述,并对这一政策实施所付出的代价以及未来面临的诸多挑战进行阐述。
2019年1月10日 已读
#07 在格拉斯哥West End的夜晚;来自体制内的高水平作品,相比于海外研究关注生育政策与社会环境,代际关系,个人素质和人权侵害等等的,时而相当老生常谈的讨论,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全面细致地描述一个不断反复时常悬而不决的政策,经历了二十余年不同的领导者政治环境后在世纪初才变成法律;“独女户”是在女领导的推动下尘埃落定的,有趣;不过无论如何人都只是数字;很多部分的评论让我感觉欲言又止,然而看豆瓣之后才发现书还是早被下架了
中国研究 计划生育
螺丝人 豆瓣
ネジ式ザゼツキー
7.7 (38 个评分) 作者: [日] 岛田庄司 译者: 林新生 新星出版社 2011 - 5
无论你是第几次见到艾刚•马卡特,他都会对你说:“你好,初次见面。”没错,这位年轻人的记忆出现了问题。
受朋友委托,御手洗洁决心帮艾刚找回记忆。唯一的线索是艾刚写的一本书——《重返橘子共和国》。
书中的情节实在离奇,里面有直通天际的巨型橘子树,树上建有村庄,还有脚上装着轮子的小熊、长着翅膀的小女孩和与人等高的向日葵……最可怕的是,书中女主角的身体各部位是用螺丝安装在一起的!
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完全幻想出来的童话故事。然而御手洗却说:“书中描写的所有事情,全都真实发生过!”
《螺丝人》不再采用“将真相藏在不可思议的事件内”的传统手法,而是更大胆地直接将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界线完全打破。而御手洗在《螺丝人》里的破案方式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他几乎足不出户,运用电脑查案,有几分“安乐椅神探”的风貌。
——台湾著名作家、书评人既晴
2019年1月9日 已读
#06 当这个故事比想象的难圆回来时就在最后15%的时候突然加个话多的关键角色!;不过to be fair在这之前作者已经出色地完成了大部分工作了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豆瓣 谷歌图书
THIS IS WATER:some thoughts, delivered on a significant occasion about living a compassionate life
7.1 (4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 绘者 焉沁 译者: 龙彦 / 马磊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阳光博客 2015 - 01 其它标题: 生命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条从对面游来的老鱼向他们点头问好:
“早啊,小伙子们。水里怎样?”
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着另一条,问道:
“水是个什么玩意?”
这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从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平常之事入手,讨论如何摆脱生命中的重复单调,获得内心自由,保持意识的清醒鲜活。华莱士提醒我们,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而要“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不可想象”。
这场演讲当时默默无闻,之后却突然逆袭,演讲录音通过邮件和博客在朋友圈不断流转,引发广泛共鸣,后有工作室根据录音制作了短视频,在Youtube上,一周就超过400人点阅。图书出版之后受到更大的关注,被《时代杂志》认为是“对知识分子最后的演讲”,并与乔布斯的演讲一起入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
遗憾的是,这位天才的作家却在3年后因严重的抑郁症自杀,这也让这篇演讲更加震撼: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提醒自己走出思维定势的泥沼;给你身边的人多点空间——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正面对怎样的困苦。
2019年1月8日 已读
#04 豆瓣阅读上折扣1.99买的,不知道实体要多少钱,字数少得更倾向于是一本画册;没什么惊喜的内容,华莱士这样的作家的大白话和他的写作相比就是白开水
研究是一门艺术 豆瓣
The Craft of Research
8.4 (25 个评分) 作者: Wayne C. Booth / Gregory G. Colomb 译者: 陈美霞 / 徐毕卿 新华出版社 2009 - 8
本书介绍了一种环形研究过程:思考-写作-修订-重新思考,并提出了在寻找话题、制定计划、收集资料、组织论据、起草初稿、修改润色等各个环节中贯彻以读者为中心原则的具体方法。如何将模糊的兴趣转为一个值得提出和解决的难题;如何建立一个论证,并让读者愿意接受你的观点;如何预知那些思维缜密且具有批判力的读者的不同意见,并适当地加以回应;如何撰写导言与结论,回答这个最棘手的问题:“那又怎样?”如何从读者的角度阅读自己的作品,因而知道该什么时候以及如何修改你的研究报告。
2019年1月5日 已读
#03 主要翻了有关论证的第三部分;人文学术很大程度上是一门手艺(就如书名中的craft点出的),论证做好了真的会是一个艺术品。
学术 方法论
天才打字机 豆瓣
Uncommon Type: Some Stories
2.2 (17 个评分) 作者: [美]汤姆·汉克斯 译者: 谷大白话 / 张妍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这是美国著名影星汤姆•汉克斯的第一本小说集,17个异乎寻常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会出现一台早已淹没在时光里的老式打字机。
一个宅男被高标准的完美女友折腾三周后终于成功让她嫌恶自己,摆脱噩梦;一个古怪的亿万富翁隐藏身份到美国偏远小镇寻梦;一个三线小演员一夜成名,三天后又瞬间过气;四个朋友结伴去月球探险,并安全返家;一个男孩在生日那天突然发现父亲出轨的证据,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到1939年,又在那里一见钟情……
汉克斯以其演员的幽默和洞察力剖析了现代社会人类的尴尬处境及其所有弱点,很多细节令人哑然失笑。在这些故事中,古董打字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代表失传的技巧、被遗忘的美感、从容的精神和优雅的气度。
2019年1月4日 已读
又是一本可以不看就给一星的书
大中东行纪 豆瓣
6.4 (15 个评分) 作者: 张信刚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恐怖主义为何主要在大中东猖獗?
突尼斯小贩自焚何以点燃北非局势的燎原之火?
巴勒斯坦、黎巴嫩、苏丹、索马里、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等纷乱不断的前因后果?
大中东有怎样的历史和文明?
伊斯兰世界的现状和前景何在?
……
寻路大中东,
从历史解读硝烟,用脚步探讨文明。
本书由作者逐一游历大中东各国的经历,追述大中东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以人类历史的纵深和国际政治的视野,探究中东、北非、高加索等地区硝烟不息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原因,汇聚作者对人类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交流与纵向演变的观察和体会。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之间的碰撞与消长,罗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蒙古、奥斯曼等帝国的冲突与兴替,英、法、意、俄(苏)、美等强国百余年来在大中东的掠夺和影响,以及大中东各国谋求独立、发展的抗争与曲折——作者将在大中东31国的经历、见闻和思索,连缀起来,拼接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中东文明图景。
2019年1月4日 已读
#02 还是更喜欢郭建龙的那本;还是很可读,不过”心理决定行为,地理决定历史“的角度不免让本书缺乏体系和深度;且张校的记忆力真是好,动辄就,在1963年..或者在我小学..初中的时候我看了一本书/老师教了什么等等;此书另一个可贵之处是谈了在state意义上非常模糊的几个“主权体”,如厄立特里亚
中东 游记
凛冬之棺 豆瓣
7.6 (49 个评分) 作者: 孙沁文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位于市郊胎湖边的神秘大宅,一连串违背常理的杀人事件令整个家族惶恐不安。
封闭的地下室、入口受到严密监视的房间、悬吊的木屋……惨绝人寰的密室命案接连发生,陆氏家族的成员纷纷倒在死神的镰刀之下。宛如幽灵般的谋杀手段令警方的调查陷入胶着。命案现场的状况竟暗示凶手是个婴儿?封尘在胎湖湖底的惊天秘密又预示着什么?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被称为“天才漫画家”的安缜横空出世,正面迎击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谜团!
2019年1月4日 已读
#01 第三个密室还蛮酷的,不过镜子恐惧这个出来得实在有点晚得违和
国产推理 推理
伊朗伊斯兰革命及其世界影响 豆瓣
作者: 陈安全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比较深入、完整地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在伊朗的伊斯兰革命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着重分析了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霍梅尼主义的基本内容、特征本质等,思考了其与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述了伊朗的“输出革命”等对外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以及伊朗革命与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对当今“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2018年12月28日 已读
粗读第四五六章和结语;对于原教旨主义的革命理解为纯粹的“托古改制”是不是也是situate在西方现代性的语境里?
中东 伊斯兰 伊朗 历史 宗教
中东史 豆瓣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作者: 戈尔德施密特 / 戴维森 译者: 哈全安 / 刘志华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 9
《中东史》如今渐成“经典”,而其原作者业已从教学岗位退休,故西切斯特大学教授劳伦斯·戴维森便与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合著此书的最新版本。由于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逐渐增多,而我们也尽量删减自己的表述,因此该书应被命名为“一本被不断压缩的中东简史”。
2001年的“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人比之前更加关注中东。’结果,美军被派至中东作战,并导致始料未及的后果。在此情势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一本反映学术动态、不再写给学究们看的伪学术风格中隐藏它的观点,并且不再强化政治偏见与民族歧视的教科书。学生们——以及更为广泛的英语受众——需要我们清楚地阐释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中东在能源危机中的地位、伊斯兰教的复兴以及伊拉克战争。尽管有其他通史问世,但《中东史》重印七版,并在大学中更为普及。
2018年12月25日 已读
简要入门,做着详细的笔记看了有十几天吧;05年后中东局势更加严峻复杂,所谓世俗主义的陷落仿佛更加势不可挡;阅读全程脑海里都想着Tony Judt的文章 Israel: the country that would not grow up
中东 历史
会读才会写 豆瓣
How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
8.6 (16 个评分) 作者: 菲利普·钟和顺 译者: 韩鹏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原名:How to Read Journal Articl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 Very Practical Guide for Students),本书专门教授高效率阅读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的实用技巧。
本书使用作者独创的阅读密码表,教学生在阅读社会与行为科学期刊论文时,如何将其作为在结构、技巧和语法方面可解码的文本处理。书里的技巧让读者能够进行系统化的阅读、笔记,并以易辨识、易提取的格式实现海量信息的组织。
2018年12月22日 已读
社科向学术;学术阅读是一项目的性极强的工作,作者希望学者应该以“劳动人民”心态approach,与其整体叨逼叨自己动机不足,不如把阅读做好做足;reading codes能帮助读者在读了数量大的文献后仍可以保持一个consistent的目的性,在之后的整理上可以借鉴反复出现的主题和模式;同时可以帮助基于这些阅读的学术写作是作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学术讨论的一环进行的;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实践者大可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codes或者落实于笔头上的阅读方法
写作 学术 工具书
On Tennis 豆瓣
作者: David Foster Wallac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14 - 6
2018年12月19日 已读
准备把费德勒那章趁着冬天译出来;笑看Wallace如何花式worship费神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豆瓣 Goodreads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8.6 (3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约翰·勒卡雷 译者: 董乐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2 其它标题: 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有时候,背叛不为别的,它是一种本能。
一个外勤人员的告密搅动了英国情报机构“圆场”得之不易的平静,原来圆场十几年来一直潜伏着苏联情报头子卡拉安插的双面间谍,且是圆场四位高层中的一位。乱局之下,已被迫退休的史迈利奉命出山。锅匠,裁缝,士兵,水手,究竟谁是幕后主使?记忆力像计算机一样好的史迈利钻进尘封的故纸堆中寻找蛛丝马迹,逐渐将真相抽丝剥茧,终于解开了卡拉设置的“最后一个聪明的结”……
2018年12月19日 已读
看完那半懂不懂的电影,凌晨看完了这第二本勒卡雷。有绝对的背叛吗?
文学 英国 间谍
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豆瓣
脳のパフォーマンスを最大まで引き出す 神・時間術
7.5 (36 个评分) 作者: [日] 桦泽紫苑 译者: 郭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 3
精英都在践行的高效时间管理术
作者曾是差点被精神压力打垮、被工作“忙杀”的神经科医生,在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后,发现了将大脑机能发挥到极致的时间管理术,实现了一天之中完成4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还拥有一般人2倍以上的自由时间。
书中分享的时间管理术并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成功经验,而是加入了新近的脑科学和心理学知识,作者用两年时间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体系化,形成了他的“神之时间管理术”。
 工作的种类分为“专注性工作”和“非专注性工作”,要以“专注力”为中心分配时间。专注力(工作效率)×时间=工作量。
 按照大脑的节奏进行“冲浪”的工作方法,要遵循“15?45?90法则”和杂念排除法,并运用时间限制工作术,可极大限度地发挥大脑机能,提升工作效率。
 以投资的思维方式来拆解“创造时间的工作术”:严守ASAP工作术,可以同时获得“信任”和“财富”;“趁现在”工作术则要求把暂时无法决断的事情判断为“未决”,留给日后做决断。
将大脑的机能极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的时间管理术,不只提升工作效率,更能为自己创造出更多的自由时间。
2018年12月19日 已读
为新一年的生活安排翻了一下;如果我是用45元购买的可能得减一星;早上重要,运动重要,质比量重要;然而最重要的takeaway point可能是早上起床后冲个凉...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豆瓣
作者: Stephen Hawking John Murray Publishers 2018 - 10
Stephen Hawking was the most renowned scientist since Einstein, known both for his groundbreaking work in physics and cosmology and for his mischievous sense of humor. He educated millions of readers about the origins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nature of black holes, and inspired millions more by defying a terrifying early prognosis of ALS, which originally gave him only two years to live. In later life he could communicate only by using a few facial muscles, but he continued to advance his field and serve as a revered voice on social and humanitarian issues.
Hawking not only unraveled some of the universe’s greatest mysteries but also believed scienc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fixing problems here on Earth. Now, as we face immense challenges on our planet—including climate change, the threat of nuclear wa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he turns his attention to the most urgent issues facing us.
Will humanity survive? Should we colonize space? Does God exist? The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questions Hawking addresses in this wide-ranging, passionately argued final book from one of the greatest minds in history.
Featuring a foreword by Eddie Redmayne, who won an Oscar for playing Stephen Hawking, an introduction by Nobel Laureate Kip Thorne, and an afterword from Hawking’s daughter, Lucy, 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 is a brilliant last message to the world.
2018年12月15日 已读
Audible上本老师读的;Mary Beard和Hawking写科普的功力真是我这种平庸人的幸事;伟人
AudioBook
穿越百年中东 豆瓣
7.8 (11 个评分) 作者: 郭建龙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 1
现代中东问题的起点,是首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崩溃。在一战前,几乎整个中东地区都在奥斯曼帝国的羽翼之下,随着帝国的崩溃,一系列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但由于新建国家的政治不成熟、经济不平衡、宗教冲突频发,导致了近百年来纷争不断。本书以游走、研究的方式,讨论了百年中东纷争的来龙去脉。以历史的脉络为经,将中东问题总结为几个大的题目进行分章,穿插以作者的现场观察,以故事的形式再现百年中东的矛盾和冲突。
2018年12月14日 已读
三天看完;这么说吧,我会首选推荐这本书给我毫无相关知识储备的母亲,相信此书会让她既看得不枯燥,又以比较全面的角度了解到一些基本信息;学生的话就需要进一步critically记笔记了;是中文图书里很好的入门书了
中东 宗教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豆瓣
8.2 (70 个评分) 作者: 许子东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6
理想国 × 许子东 ——开讲啦!打开经典、打开民国、打开围墙的“见字如面”,有温度、有深度、有热血、有良知的“开箱之作”。
【本书看点】
★ 12堂“民国范儿”现代文学公开课——
民国还可以这样读: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被这座最高的山的影子遮盖了,但张爱玲是 一条河;现代作家中,凡是英美留学回来的就比较保守,凡是日本留学回来的就比较激进……20多年来一直在香港岭南大学(早于京师大学堂,被誉为“南岭北燕”)中文系教书的许子东教授,首次出版中国现代文学课的课堂实录,敞开“自己的园地”。所有课程由腾讯新闻直播,打开大学围墙,短期内滚雪球有几十万在线观看,网友点评:“听许子东老师讲课太有意思了!”
★ N+1次“开脑洞”的Open Mind——
打个比方,如果巴金是朱古力牛奶,茅盾是卡布奇诺,老舍是红茶,那周作人就是上乘的龙井;沈从文不是农村的谢冰心,《边城》是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老舍字舍予,就是“放弃我”,名字真是预言,一个作家可以提前写出自己的命运;如果让李安来拍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可能比《色,戒》还好……经典课堂,原汁原味的名家现场。
★ 10位文学巨匠“打开”的现代文学入门书——
还原历史现场,现代中国文学的群星闪耀时,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这是文学巨匠的发生时刻。重读经典,每一部经典里,都有一个今天的你,打开经典,打开你的世界。事关写作,本书不是传统的教科书,只是许子东的“一家之言”,讲国人国史,重温国语国文。
★ 1条“现代文学时间轴”拓宽视野——
张爱玲晚年凄凉地死在洛杉矶,生活上、精神上似乎都“无家可归”……对照世界看中国,本书“时间轴”从1900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掀开世纪,到1949年奥威尔《1984》亮相上半叶,发现1925年有周作人《雨天的书》、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1934年有沈从文《边城》、米勒《北回归线》,1943年有张爱玲《倾城之恋》、萨特《存在与虚无》等等。
★ 11份“出色的”现代文学进阶书单——
鲁迅写过砍头,沈从文写的砍头你知道吗?为什么革命的人成功了,他可能还是高老太爷?附上书单,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汇集各时期同行出色研究,这不仅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学科一群知识精英的多年集大成。
【内容简介】
打开经典,有一种“年轻”叫沧桑,有一种“新青年”叫民国范儿,我们新文学的“新声”《狂人日记》如今一百年了……新的!旧的!更新的!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这一路,现代中国文学探出的每一步,背后已是星斗可见,而又跋山涉水的史诗历程。
人可以消失,但“人的文学”,探讨人性的更深层,会留下来。
本书源于许子东在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经典课堂实录,融会了几十年的积累,将来可扩展为一部相对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
鲁迅是一座山,后面很多作家都是山,被这座最高的山的影子遮盖了;但张爱玲是一条河。这一堂堂现代文学课,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及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共12讲,可见鲁迅的“反省”、郭沫若的“创造”、茅盾的“矛盾”、巴金的“年轻”、老舍的“命运”、曹禺的“影响”、郁达夫的“苦闷”、丁玲的“扑火”、沈从文的“反潮流而动”、张爱玲的“无家可归”等等,文学承担民族—国家寓言。
课堂实录的金句与神来之笔,化为小字旁批,约有160余条,大珠小珠,与正文相映成趣。另增11份许子东开列的进阶书单、10位文学巨匠的创作谈、1条中国现代文学时间轴,以及260多个详注,帮助打开民国时期的文学地图,打通更多的知识关联,更新认知视野。
【名家评价】
最开阔的史观,最精彩的内容,最动人的表述。许子东的《现代文学课》引领我们重新认识现代中国文学。——王德威(哈佛大学教授)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教科书,许子东的《现代文学课》绝对是我的首选。从来没有读过这么生动的教材,内容别开生面,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博学和过人的机智,字里行间妙语如珠……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这本书也是一种纪念。──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这本书从鲁迅、张爱玲到沈从文,林林总总写了很多人,是开启智慧的一本书。尤其对青年人,还不太了解现代文学的人,有这样的一个文学地图的绘制者在引领我们去造访这些奇妙的文本,我们一定会有一种会心的体味在里面。他带有温度的阐释,在目前的大学教学里面是少见的。——孙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
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少年中国精神史,所以大家要怀着青春的浪漫情调来阅读现代文学史,怀着青春的浪漫情调来阅读永远年轻的子东先生,这才能够充分体会他的魅力,他的人格的魅力,他的书的魅力。——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他把最复杂的、最热门的学术界的内部讨论,全部消化成大一新生、刚刚入门的学生都能够理解的程度,用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这个文学史、文学经典的介绍跟分析传递出来,我觉得这是一部相当难得的好书。——梁文道(著名媒体人)
【网友点评】
网上随便找了一个许子东教授的视频,没想到是个讲郁达夫的文学课,也没想到我一看就看了120分钟……我想我并不是个文学爱好者,主要还是许老师语言幽默。
—— Pissenlit-lucie
开车放许子东老师讲课的音频,莫名的触动。我要去发朋友圈做自来水,真是一堂超美妙的文学课。
——苏清
腾讯视频居然有许子东岭南大学讲课直播,大学没有上过中文课好遗憾。大爱许老师。
——哐铛哐铛哐铛铛
这些日子在南院儿猫冬,很久没去北院儿了,错过了无数好讲座。好在有网络,捧一杯咖啡,听许子东讲鲁迅。讲的真好啊,真是无上的享受!
——布娜娜的战斗
在家待着,竟然花了两个小时听了一节许子东讲沈从文的公开课,这一个下午快过去了……不过这两个小时花的值,听他讲课太有意思了。
——冷门选手
能感受到许老师对文学是真的热爱,而不仅仅是职业需要。讲得很好,通脱幽默,非常好!
——吃橙子的西西弗斯
讲得引人入胜!很受益!大赞许老师!希望出更多的课!
——四月
2018年12月13日 已读
第一次认识许子东在学术上的分量…;非常入门;可能因为是讲稿,部分内容杂乱;“文学是对语言的一种陌生化”
Short Stories from Hogwarts of Heroism, Hardship and Dangerous Hobbies 豆瓣 Goodreads
8.6 (13 个评分) 作者: [英] J·K·罗琳 Pottermore 2016 - 9
‘Minerva was the Roman goddess of warriors and wisdom. William McGonagall is celebrated as the worst poet in British history. There was something irresistible to me about his name, and the idea that such a brilliant woman might be a distant relative of the buffoonish McGonagall.’ – J.K. Rowling
Pottermore Presents is a collection of J.K. Rowling’s writing from the Pottermore archives: short reads originally featured on pottermore.com with some exclusive new additions. These eBooks, with writing curated by Pottermore, will take you beyond the Harry Potter stories as J.K. Rowling reveals her inspiration, intricate details of characters’ lives and surprises from the wizarding world.
These stories of heroism, hardship and dangerous hobbies profile two of the Harry Potter stories’ most courageous and iconic characters: Minerva McGonagall and Remus Lupin. J.K. Rowling also gives us a peek behind the closed curtains of Sybill Trelawney’s life, and you’ll encounter the reckless, magical-beast-loving Silvanus Kettleburn along the way.
2018年12月12日 已读
我连这种同人向的玩意儿都读完了应该是真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