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douban&Twitter - 标记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 豆瓣
作者: 二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 6
本书是多肉达人二木的心血之作。内容涉及了多肉基本知识、选苗购买、日常养护、多肉品种图谱、繁殖技巧、多肉混植、DIY园艺小品等方方面面。实用细致又不失华丽,是一本全面精美的多肉百科全书。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二木用心呵护多肉的热情与执着,适合每一个“多肉控”。
和二木一起玩多肉II(上下) 豆瓣
作者: 二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5 - 9
多肉达人二木再度来袭!本书是《和二木一起玩多肉》的续篇,两年后的又一力作。
书中涵盖了二木两年来多肉栽培的最新体会,从最流行的景天科多肉植物图鉴到如
何营造多肉花园,从多肉原产地南非巡礼到韩国多肉植物现状,还有多肉植物经验谈、
授粉与播种、多肉病例分析与救治等。轻松的语言与养眼的图片仍是本书的亮点。让读
者在汲取多肉知识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精彩的多肉饕餮盛宴。
2015年9月24日 想读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 豆瓣
6.8 (18 个评分) 作者: 荞麦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 9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初心方显。
那时的我们,不知道丢掉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而唯有时间能告诉你一切……
时间带给我们的东西,原来都在每个人自己才知道的地方。
这里有少女时代的惆怅与梦想,有成长时不小心付出了的真心,有情人间无可避免的争吵,也有挥之不去的所谓命运的支配。
荞麦用十年时间记录下这些碎片里的记忆,你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你的成长、困惑、迷茫以及最终的尘埃落定。
编辑推荐
\《当一切在我们周围暗下来》——「一个」app超人气作者荞麦十年来第一本随笔集作品,记录每一个时间带来的小情绪。
\韩寒监制,张嘉佳、张晓晗、陶立夏、周嘉宁鼎力推荐。
\这是我写过的所有文字的初心。——荞麦
\迷茫过、悲伤过、逃避过、冷漠过……时间成全了现在的你,如今我们可以回头看那些过往,记忆并没有像我们以为的那样健忘。
\这是荞麦的故事,也是你经历过、正在煎熬、即将遇见的故事。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 豆瓣
7.5 (20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7
《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同名诗歌为诗人张定浩作品。这首美丽的情诗,最早在豆瓣受到豆友的喜爱和推荐,后经由北大民谣歌手程璧谱曲发布,为年轻人传唱。
这本集子收入包括该诗在内的四十多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诗人自复旦求学以来,“在生活中最必要时刻”对情绪的积淀,对 丰 盈与贫乏的书写,再次展现诗人敏锐而美妙的汉语语感。最后十首短诗是为小女儿斯可所作,情绪和文字一样干净柔软,仿佛叫人看见了完整的世界。全书由“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师周伟伟精心设计,值得珍藏。
双飞翼 豆瓣
作者: 王蒙 2006 - 8
一翼是小说,一翼是诗歌。 一翼是明清小说,一翼是唐诗。 一翼是《红楼梦》,一翼是李商隐的诗。 作者对这双飞翼情有独钟。在出版了《红楼启示录》以后,谨把新写的谈“红”与说“李”的文章汇集为这本小册子。
一位当代作家对一位数百年前的作家和一位千余年前的诗人情有独钟——王蒙凭借自己作家的灵性和感悟,试图穿越千百年岁月的屏障,去体味、解析并接近置身于中国文学最高境界中的曹雪芹和李商隐。这是一番对文学创作者独特的思维、情绪、追求、意境的探讨;灵犀一点,别有妙悟,古近心事,尽在其中。
植物的记忆与藏书乐 豆瓣
La memoria vegetale e altri scritti di bibliofilia
7.3 (33 个评分) 作者: (意)翁贝托·艾柯 译者: 王建全 译林出版社 2014 - 9
博尔赫斯笔下博闻强识的富内斯和部落老人篝火旁的娓娓道来,我们称之为肉身的记忆;石洞壁上的楔形文字和哥特教堂矗立的尖顶,我们称之为矿石的记忆;然而散发出最浓郁的知识芬芳和铭刻下最隽永的历史选择的,却是纸张书籍上的文字,我们把这种最美好的形态称作植物的记忆。
该书是艾柯关于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关于书的意义与价值,关于阅读的必要,关于爱书人无可自拔的执迷。从对纸质书籍本真的热爱到对电子书自我认同的奇想,从对藏书世界奇闻异事的精彩讲述到对一本古书扑朔迷离的起源的细致考察,艾柯对于书籍的热爱有着一种传教士的热忱,相信爱书教的虔诚信徒们定可以在他的这本书中找到真义。
翡翠岛编年 豆瓣 Goodreads
8.3 (27 个评分) 作者: 包慧怡 上海三联书店 2015 - 1
编辑推荐

京都,有腔调。京都人,不好懂。

京都不仅有古寺、民居,也有光怪陆离的新建筑,把城市都给“糟蹋”了。

京都的大企业:华歌尔和欧姆龙。这些现代精密测量技术都承袭自传统手工业?

统一制服?这只是一种妥协和退缩,并不利于审美意识的培养。

对了,在京都,怎么吃?

如此等等。

“有趣”的京都大叔、著名哲学家鹫田清一,带你走进千面的京都、多层的京都、唯一的京都。

内容简介

林立的古寺,薄弱的历史观。

比起自然,更为亲近技巧和虚构。

热衷滑稽可笑之物,大街小巷藏奇人。

独特的构造,有许多孔洞,与“彼岸”相通。

三件物,城中老街有,郊外新城无:古树,宗教设施,清寂角落。这些地方,是世界的开口……

在京都,这样的开口,比比皆是……比影视中描述的,更为形而上学、更为妖魅的城。

编辑推荐



推荐一、林语堂,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

推荐二、有这样的结局,需要另一方爱得深刻且智慧。至少有一个人要有智慧的执着,耐心的等候,才能长久。

推荐三、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推荐四、没有人见过深海鱼流眼泪,就以为它不会悲伤,那是因为它生活在深深的海底,它的眼泪,人们看不到而已。

推荐五、左手握着幸福,右手握着回忆,花开不败…… 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

推荐六、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内容推荐

上天似乎十分眷顾林语堂,让他一生遇到三位心仪的女子:初恋情人赖柏英,天真烂漫、俏丽淳朴、勤劳能干、善良孝顺;才女陈锦端,美艳无双,聪敏高洁,温柔大方,秀外慧中;妻子廖翠...

(展开全部)

本书是包慧怡客居爱尔兰期间的见闻札记。如同晃动圣科伦基尔的水晶魔眼,作者引我们观看这座旧称“冬境”(Hibernia)的翡翠岛无人注视的背光面。在埋葬着法登默圣诗集的泥沼深处,在淙淙泠泠的盖尔语诗节中,在千年墓葬石和凯尔经羊皮上盘旋的螺纹里,在乔伊斯圆塔、贝克特桥与王尔 德故居的角落里,在叶芝和格列高里夫人洒落的塔罗牌中,在托宾与琪根反复描摹的无人海岬边——爱尔兰大地遍布着化身为矮妖和精灵的秘密,它们并非有意躲开人群,只是在等待一个波德莱尔式的迷路者,或者一双慢下来的眼睛。
2015年3月10日 想读
男女内参 豆瓣
6.2 (25 个评分) 作者: 不加V / 木子美 文汇出版社 2012 - 6
网络红人、专栏作家不加V首部主题随笔集。广东女子,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曾任《城市画报》杂志编辑,性格内向、腼腆,却是网络上最受关注和争议的网络红人,大胆另类、特立独行。她是一个被简单符号化的人,但其实没有人是真正有资格或能力去解读她的。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豆瓣
9.1 (15 个评分) 作者: 孙机 中华书局 2014 - 7
孙机先生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以自己的讲座为基础,加以润色丰富,形成《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的十个方面,如饮食、冶金等等。书中 的线图为孙先生亲手绘制,很多内容都经孙先生起例发凡,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入门者更是浅显易懂。
鹊华秋色 豆瓣
作者: 李铸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7
赵孟頫被视为元代初年最伟大的书画家,他承前启后,开创一代画风,成为勾连中国艺术史的关键人物。然而,由于他身为宋代王孙,却出仕元朝,这使他在遭受时人讥讽外,也备受后人非议,艺术成就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著名旅美学者李铸晋教授,以如椽之笔,重新梳理赵孟頫的生平与画艺,以微观的考察剖析赵孟頫的身世、心境和画作的内涵,也以宏观的视野立论时代背景的困境与无奈,更搜寻上下千年时空,远接唐宋,下启元明清,为赵孟頫的画艺作继往开来的定位,使赵孟頫在艺术史上重新闪光。
伦勃朗1642 豆瓣
7.4 (7 个评分) 作者: 张佳玮 译林出版社 2014 - 7
●莫奈之后,再写伦勃朗
●艺术史达人张佳玮从最著名的《夜巡》入手
描摹生动的荷兰黄金时代市民生活
再现不为人知的欧陆绘画传统
复原光影大师伦勃朗的跌宕人生
●一书双壁=好读文本+精彩配图
开创莫奈之后新的欣赏热潮
一幅《夜巡》将荷兰美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之前他被荷兰这个黄金时代的市民社会扶上太阳之巅的,之后他被这庸碌的团体揪下了地狱。“他一度和黑暗抗争,一直到了最后,他和黑暗讲了和。他的人生恰好经历了荷兰的黄金时代,他的笔触也纪录下了那一段时光里,人们可以拥有的欢欣、光明、荣耀、痛苦与黑暗。”
城记 豆瓣
8.9 (51 个评分) 作者: 王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 - 10
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作者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全书分为十章,从北京的现实入手,以五十多年来北京城营建史中的历次论争为主线展开叙述,其中又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重点,将梁思成、林徽因、陈占祥、华揽洪等一批建筑师、规划师的人生故事穿插其间,试图廓清“梁陈方案”提出的前因后果,以及后来城市规划的形成,北京出现所谓“大屋顶”建筑、拆除城墙等古建筑的情况,涉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批判复古主义”、“大跃进”、“整风鸣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时期。
与文字同样重要的是书中选配的三百余幅插图,不乏私人珍藏的照片及画作,如梁思成先生工作笔记中的画作和首次发表的梁思成水彩写生画。
2014年4月20日 想读
A Captain's Duty 豆瓣
作者: Richard Phillips / Stephan Talty Hyperion 2010 - 4
"I share the country's admiration for the bravery of Captain Phillips
and his selfless concern for his crew.
His courage is a model for all American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t was just another day on the job for fifty-three-year-old Richard Phillips, captain of the Maersk Alabama , the United States-flagged cargo ship which was carrying, among other things, food 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s for the World Food Program. That all changed when armed Somali pirates boarded the ship. The pirates didn't expect the crew to fight back, nor did they expect Captain Phillips to offer himself as hostage in exchange for the safety of his crew. Thus began the tense five-day stand-off, which ended in a daring high-seas rescue when U.S. Navy SEALs opened fire and picked off three of the captors. "It never ends like this," Captain Phillips said. And he's right. A Captain's Duty tells the life-and-death drama of the Vermont native who was held captive on a tiny lifeboat off Somalia's anarchic, gun-plagued shores. A story of adventure and courage, it provides the intimate details of this high-seas hostage-taking--the unbearable heat, the death threats, the mock executions, and the escape attempt. When the pirates boarded his ship, Captain Phillips put his experience into action, doing everything he could to safeguard his crew. And when he was held captive by the pirates, he marshaled all his resources to ensure his own survival, withstanding intense physical hardship and an escalating battle of wills with the pirates. This was it: the moment where training meets instinct and where character is everything. Richard Phillips was ready.
纵横十六国 豆瓣
6.8 (5 个评分) 作者: 陈羡 重庆出版社 2006 - 5
《纵横十六国》是一段汉人与胡人对峙的历史,一个血与火交织的时代,一部号角伴钟声共鸣的诗篇,这一切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收场的呢?迁入塞内的南匈奴各部,如何乘中原皇族大乱,开创胡人皇朝?一名从小受尽压迫的奴隶,如何靠自身奋斗,一步步走上九鼎之尊?辽东鲜卑的慕容家族,如何从一小小部落,崛起为席卷关东的[白虏]铁骑?一位以平定海内为己任的皇帝,如何将天下五分之四收入治下,又在一夜之间全部输掉?……
八九十枝花 豆瓣
8.5 (13 个评分) 作者: 沈书枝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 4
草木,花朵,食物,
父亲,还有初次爱上的那个人
------------------------------------------------------------
一次安静的江南之旅 一段微温的怀乡记忆
豆瓣人气作者 沈书枝 真情之作
风行水上(高军)作序
黎戈 苏枕书 宋乐天 温暖推荐
------------------------------------------------------------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
不管走出多远,都一直亮着
故乡是一种基因, 离它越远,反而会越鲜明 地展 现出它的样子。沈书枝写故乡的风物、人情,用笔绵密平静,而又生动真实。江南的草木、花朵、食物、亲人、邻里,在她笔下,如被春日阳光照亮,一一醒来。
真正的爱是完全接受一个人、一个地方如实的样子,而不夸张、不隐讳。沈书枝笔下的故乡,正是如此。故乡的可爱与荒凉,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在一支安静而克制的笔下,愈发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
我很羡慕书枝,她的乡村生活背景,给了她鲜活的一手经验。她笔下的小园菜蔬四季风物都那么接地气,她的文章是活水养出的活鱼,悠游荡开,就像她写的植物,带着未干的春水的气息,润泽着我们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碾压之下枯涸的内心。
——黎戈
沈汪风流,知堂情趣,尽在其中。
——苏枕书
书枝对她所经历的乡村生活的详实、精准再现,有时让我联想起田野工作方法中的“参与式观察”。不同的是,那个怀抱深厚乡情的“我”本身,也以“被观察者”的面貌,连同其所处的场景一同真实呈现出来,达到“有情”与“跳脱”的平衡,这是我私心觉得书枝最令人爱重的地方。
——宋乐天
王摩詰全集箋注 豆瓣
世界書局
《王摩詰全集》即《王右丞集箋注》,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集,本書為王維撰,清代趙殿成箋注,全書共分28卷,詩15卷、文12卷、論畫1卷,計有古詩 150首、近體詩282首,其它各體文章72篇,卷首並含弁文十九條,卷末含附錄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之一。早期寫過一些抨擊權貴、寄托理想的詩篇,尤以邊塞詩最為著名。隱居藍田輞川以後的詩,主要是山水、田園詩,王維也被後人奉為「詩佛」。王詩在唐代獨樹一幟,成為一派,對後來詩人的創作影響極大。聞一多評為王詩「為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
王摩诘全集笺注 豆瓣
作者: 王维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 4
这是专家精心编写的识字读本。 学龄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他们记忆力、观察力和感知力逐渐强化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家长耐心、科学的引导和启发将对孩子的一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根据儿童学龄前阶段的认知规律及教育经验,集认图、识字、组词三位为一体,熔笔顺、笔画、英语单词为一炉,在合理的空间搭配中,使孩子于方寸之间获得最大的知识养分和无尽的学习乐趣。
The City Shaped 豆瓣
作者: Spiro Kostof Bulfinch 1993 - 5
Spanning the ages and the globe, Spiro Kostof explores the city as a repository of cultural meaning and an embodiment of the community it shelters. Widely used by both architects and students of architecture, The City Shaped won the AIAs prestigious book award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Includes hundreds of photos and drawings that illustrate Professor Kost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