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在哈瓦那的一周 (2012) 豆瓣
7 días en La Habana
导演: 劳伦·冈泰 /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演员: 乔什·哈切森 / 丹尼尔·布鲁赫
其它标题: 7 días en La Habana / 哈瓦那七日
影片与之前的《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类似,是一部以古巴哈瓦那为背景短片合集电影,七位导演分别表现了哈瓦那一周的一天。影片由法国Full House与西班牙的Morena Films联合拍摄,瞄准国际市场。
2016年5月2日 看过
2016.05.01 ~ 2016.05.02
太过艺术了,可看性不强,但也不能说不好看,哈瓦那的生活细节还是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们的情绪把握也相当微妙、动人。
DanielBrühl 亲情 古巴 文化 法国
布登勃洛克一家 豆瓣
Buddenbrooks
作者: (德)托马斯·曼 译者: 傅惟慈 译林出版社 2009
《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2016年1月25日 已读
2015.12.23 ~ 2015.01.24
写人,写社会,写历史,都既生动又深刻,很难想象竟是作者青年早期的作品。名作名译,值得一读。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托马斯·曼 文化
仇恨的本质 豆瓣
作者: 多兹尔 新华出版社 2004 - 1
仇恨作为最黑暗邪恶的一种情感,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摧毁了我们的社会,葬送了不可胜数的生命,吞噬了我们的健康。本书是第一部专门而系统地探讨“仇恨”的著作。作者对仇恨如何在个人、社会或国家产生,如何影响人类的行为以及如何决定历史进程这些问题有独到见解。本书结合人类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历史学、社会学、生物学和神经学等一系列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战争、种族灭绝、恐怖主义、种族歧视、爱恨关系、自憎以及其他肆行当今世界的各种仇恨形式。随着世界范围内暴力杀伤的升级,“仇恨”的确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本书更重要的是教育人们在现代社会如何合理解决、控制和消除仇恨。
2016年1月15日 已读
2016.01.11 ~ 2016.01.14
作者毕竟不是学者,本书只是各种研究结果的罗列,内容循环往复,条理性不够,与其说这是学术著作,不如说是借科普之名所作的劝世文本,精神可嘉,但水准平平,逻辑不严密,说理也不透彻。比较德斯蒙德·莫利斯的作品和本书,就能发现明显差距。此外,似乎还有些观点方面的硬伤,比如最后,说“认知”不易改变,“情感”极易变化,呃,你问问心理学家,他们答应吗?
kindle 历史 宗教 心理学 政治学
海街日记 (2015) 豆瓣 TMDB
海街diary
8.5 (1429 个评分) 导演: 是枝裕和 演员: 绫濑遥 / 长泽雅美
其它标题: 海街diary / 海街女孩日记
临海古都镰仓,顺山而成的小镇,不起眼的角落里生活着香田家四姐妹。她们的父亲早年和情人离家出走,母亲则干脆将女儿们抛给了外婆照顾。外婆去世后,外孙女们继承了这栋有着悠久历史的大房子。过早担负起家庭重任的大姐香田幸(绫濑遥 饰),尽心尽力照顾着两个妹妹佳乃(长泽雅美 饰)、千佳(夏帆 饰)健康成长。这一天,父亲去世的消息传到姐妹手中。她们结伴而行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并且结识了从未谋面的异母妹妹浅野铃(广濑丝丝 饰)。许是血缘中的亲近之感,幸在临行前邀请铃搬来镰仓同住。未过多久,抱着对姐姐们的憧憬,铃迈入了父亲曾经生活过的房子。四季流转,姐妹们的故事悄然上演……
本片根据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画改编。
2015年12月27日 看过
2015.12.26
如诗如画的电影。谁会不向往那样的生活?宁静,自然,洁净,不必在惨烈的竞争中追求“上进”,只要安分勤勉地做好自己的事,便能安然享受这碧海蓝天粉樱青梅的世界,左手是心心相印的知己,右手是永不离弃的至亲。(绫濑遥我都已经快认不出她了……唉,四姐妹里竟是她演得最不自然。)
亲情 友情 喜剧 家庭 文化
迷失东京 (2003) 豆瓣 TMDB
Lost in Translation
7.7 (889 个评分) 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演员: 斯嘉丽·约翰逊 / 比尔·默瑞
其它标题: Lost in Translation / 爱情,不用翻译(台)
一切源自于无处不在的寂寞。当寂寞蔓延到头顶无法呼吸,过气电视明星鲍勃·哈里斯(比尔·默瑞 Bill Murray 饰),已为人妻的夏洛特(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饰),年轻貌美的电影女演员凯莉(安娜·法瑞丝 Anna Faris 饰)在机缘巧合下在东京相遇。在这个不是故乡的陌生城市里,他们在豪华旅馆邂逅,不约而同的失眠,互相 陪伴,生活一方面仿佛变的缤纷起来,另一面却逐渐走向迷失,过气明星和为人妻的夏洛特能迎接他们二人思想和关系变化的挑战吗?冲破迷失或者身陷其中,让我们一起找寻答案。
2015年12月23日 看过
2015.12.22
情感描摹非常细腻。前半段比后半段好看,但后半段比前半段深入。还是不错的电影。最后的两次告别对男人、女人的不同影响,刻画得堪称深刻。
友情 喜剧 文化 爱情 生活
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豆瓣
7.7 (31 个评分) 作者: 胡成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5 - 9
记述作者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旅行经历。9288公里横贯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是俄罗斯的脊髓,无数历史与城市依附铁路而生。作者搭乘列车旅行全程,记述沿途的风景与城市,记述在列车与旅馆中相逢的人——哈萨克的金矿工人亚历山大、萨哈林的流落小旅馆的亚历山大老头、布里亚特蒙古 人小阿廖沙母子、安加尔斯克的亲爱的奇斯佳科娃·亚历山德罗夫娜老太太、新西伯利亚租住床位在里异乡谋生的漂亮姑娘、叶卡捷琳堡的书商米哈伊尔——人与城市的故事,也即是国家的故事,关于俄罗斯,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沙皇俄国。
全书精选114帧黑白与彩色胶片摄影作品,是作者旅途之中的114个瞬间。用以佐证那些风景、城市与人的存在,同时也为更加直观地展示作者经历的俄罗斯,列车的车厢、城市的旅馆、街角与一切偶然相见。
2015年12月23日 已读
2015.10.30 ~ 2015.12.22
本以为打开的会是一本有趣的游记,读着读着才发现,这是一部散文诗,写给那些愿意倾听、乐于感受的心灵。推动行程的,不是所谓景点,而是漂泊的情绪。对于西伯利亚所知甚少的我在读完全书后,对那片土地依旧可称懵懂无知,但却仿佛认识了许多俄罗斯人,也认识了那位用心看世界、深情品人生的旅人。
中国 中国文学 历史 散文 文化
米德尔马契(全二册) 豆瓣
Middlemarch
9.3 (6 个评分) 作者: 乔治 艾略特 译者: 项星耀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4
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爱略特,她一生创作的主要作品是三部中篇组成的《教会生活场景》和七部长篇:《亚丹·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织工马南》、《罗慕拉》、《费立克斯·霍尔特》、《米德尔马契》和《丹尼尔·德龙达》。《米德尔马契》一书出版后,爱略特的心理分析手法引起评论界重视。随着后人对爱略特的深入研究,她的心理分析手法得到评论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凭借她的创新精神,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占据了显著的地位。
《米德尔马契》一书有两条主线。其一是理想主义少女多萝西娅的灾难性婚姻与理想的破灭,其二是青年医生利德盖特可悲的婚姻与事业的失败。作者运用对比、对称、平行和重复等手法,把这两条主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把众多人物写了进去,成功地表现了“社会挫败人”这样一个幻灭主题。
2015年12月21日 已读
2015.10.30 ~ 2015.12.21
心理描写异常细腻的小说。(项星耀的翻译很棒,但前言看得让人忍不住呵呵,最后发现写前言的是苏福忠,果然,呵呵。)
亲情 人性 名著 外国文学 女性
Boy's Life 豆瓣
作者: Robert McCammon Pocket Books 1992 - 5
Zephyr, Alabama, is an idyllic hometown for eleven-year-old Cory Mackenson -- a place where monsters swim the river deep and friends are forever. Then, one cold spring morning, Cory and his father witness a car plunge into a lake -- and a desperate rescue attempt brings his father face-to-face with a terrible vision of death that will haunt him forever. As Cory struggles to understand his father's pain, his eyes are slowly opened to the forces of good and evil that are manifested in Zephyr. From an ancient, mystical woman who can hear the dead and bewitch the living, to a violent clan of moonshiners, Cory must confront the secrets that hide in the shadows of his hometown -- for his father's sanity and his own life hang in the
2015年9月21日 已读
2015.09.07 ~ 2015.09.21
可能是我期望值太高了吧,读完略有失望。似乎很多很有意义的地方本书都有所涉及,但全浅尝辄止,有点“缺口气”的感觉,比如贯串全书的杀人事件、孩童眼中的成人世界、少男少女的情窦初开,都挖掘得不够“尽兴”。尤其令人失望的是书中的奇幻部分,和《善恶园中的午夜》相比真是差得太远,“幻”得太过,就不显“奇”,只觉“假”了。不过也有很出色的地方:对孩子默默承受的压力描摹得非常逼真,孩子们斗恶少的部分相当酣畅淋漓,狗狗之死感人至深,还有凶手最后的良知令人唏嘘。三星半吧。
kindle 亲情 人性 历史 友情
死者代言人 豆瓣
8.9 (58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 段跣 / 高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 9
作为《安德的游戏》的续集,《死者代言人》的时代背景被放在安德击败虫族3000年以后。因为一直浪迹宇宙,安德依然活着,只是处境很不妙——他已经由战胜外星入侵者的英雄沦为屠杀外星智慧生物的魔鬼,安德只得隐姓埋名,流浪于各个类殖民星球,为死去的人代言。此时,人类正在对卢西塔尼亚星上生活着的外星智慧生物——猪仔(坡奇尼奥)——进行研究,但正当研究取得进展的时候,猪仔却谋杀了人类的生物学家……
2015年7月25日 已读
2015.07.21 ~ 2015.07.24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能让人“不忍释卷”的小说了,安德系列的确是一座丰碑,精彩,感人,又发人深省。
kindle 外国文学 安德系列 宗教 小说
出埃及记 豆瓣
7.7 (7 个评分) 作者: [美] 里昂·尤里斯 译者: 高卫民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 10
《出埃及记》作为一部非凡的小说,取材于二十世纪最戏剧性的事件之一:一个崭新的国家,在经历了无论从军事、政治、地理、经济上都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困苦后,终于诞生了。书中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和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描述,让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性和激情。《出埃及记》不仅以小说,而且以电影的形式,成为这个时代大众所关注的作品。
2015年7月11日 已读
2015.06.10 ~ 2015.07.11
按文学作品的标准,这本书写得相当一般,但是对于那段历史,以及作者对那段历史的记述,令人不由肃然起敬。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战争 政治
革命之路 豆瓣
Revolutionary Road
9.1 (31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耶茨 译者: 侯小翊 重庆出版社 2009 - 4
《革命之路》系美国被忽视的文学大师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于1961年,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摘得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桂冠,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建议他们抛弃革命山庄的一切,迁往巴黎寻找激情与梦想。弗兰克知道后很是兴奋,但别人并不以为然。恰在此时,他得到难得的晋升机会,爱波也再次怀孕。
大好前途当前,弗兰克背叛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并设法要妻子留下。但他的计划被戳穿,爱波与其大吵一番后,决定流产,意外发生了……深受打击的弗兰克搬到城里,但新的住户源源不断地来到革命山庄,那里的生活依然继续……
2015年5月1日 已读
2015.04.27 ~ 2015.04.30
写得细腻,译得流畅。看《Mad Men》的经历让我能迅速浸入书中的环境和氛围,感受到作者近乎冷血的镇定笔触背后的理解和宽容。
kindle 外国文学 家庭 小说 文化
幽灵之家 豆瓣
作者: (智)伊莎贝尔·阿连德 译者: 刘习良 / 笋季英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1 - 2
埃斯特万·特鲁埃瓦是个有志青年。因家道中落,中途辍学,在首都一家公证处当上一名书记员,和姐姐菲鲁拉一起养活年迈多病的母亲。一天,他偶然遇见瓦列家族的俏姑娘罗莎。为了能和罗莎体面地结婚,他抛下母亲和姐姐,只身去到荒无人烟的北方开采金矿。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攒下一大笔钱。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从首都传来的噩耗:罗莎误饮毒酒,身遭不测之祸。埃斯特万悲痛万分,赶回首都。为罗莎送葬后,他决定到父亲遗下的三星庄园了此一生。当他到达农村时,庄园里一片破败景豫。在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协助下,埃斯特万着手重整家业。经过十年的惨淡经营,三星庄园终于振兴起来,成为那7带的“模范庄园、随着事业的发达,埃斯特万越来越专横,宜发展到强奸妇女,连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妹妹也鹰蹂躏。另外,他还结识了当地的妓女待兰希托·索托,并赠给她60比索,帮她去首都谋生。后来,母亲病危,埃斯特万回到首都。遵从母亲临终遗言,他又到瓦列家中,向瓦列夫妇的个女儿克拉腊求婚。那年,克拉腊已经是个19岁的大姑娘了。从小,她就显出许多不同常人的地方。她具有意念致动功能、超感官能力,善卜吉凶祸福,能与幽灵交往。埃斯特方和克拉腊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名叫布兰卡。有一年,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全家到三星庄园过夏天。布兰卡和佩德罗·加西亚第三——即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儿子——相遇,并结成密友。接着,克拉腊再次怀孕,生下一对孪生兄弟:海梅和尼古拉斯。此后,埃斯特万的生意日益兴隆。他以保守立场涉足政界,在家庭生活中也成了说一不二的专制家长,与克拉借之间产主裂痕。布兰卡在和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的频繁接触中渐渐萌生爱情。但埃斯特万对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的叛逆精神极为不满,坚决不许他们接触。此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全国居民死伤无数。埃斯特瓦波倒塌的房屋压得骨断筋折。幸赖老佩德罗·加西亚——即佩德罗·加西亚第二的父亲——用土法医治才得死里逃生。地震后,埃斯特万依然以自我为中心,性情越发暴躁。夫妻间的裂痕日益加深。不久,老佩德罗·加西亚去世了。在送葬人中有个行动诡秘的神父。他鼓动雇工在大选中投社会党候选人的票,还在河边与布兰卡多次幽会。原来他就是佩德罗·加西亚第三。此事被一个名叫让·德·萨蒂尼的“法国伯爵”告发,埃斯特万一怒之下打了妻子和女儿,还找到木场,用斧头削去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的三个手指。克拉腊忍无可忍,带着女儿返回首都。布兰卡怀孕迹象日益明显。为了遮盖家丑,埃斯特万强令布兰卡嫁给“法国伯爵”,并让他们到北方一个荒凉省份过活。“伯爵”大搞走私文物、倒卖干尸的活动,而且是个性变态者。布兰卡无法忍受,才逃离夫家,赶回首都,刚进家门就生下女儿阿尔芭。此时,海梅已从医学系毕也养成了扶危济贫的习惯。尼古拉斯终日闲荡,异想天开,学会些玄妙的玩意儿。阿尔芭七岁那年,克拉腊离开人世。特鲁埃瓦家族陷入一片混乱。尼古拉斯为抗议父亲的专横行为,赤身露体在大街上示威,终被父亲送往国外。海梅和社会党交往密切,结识了民间进步歌手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相社会党推出的总统侯选人。帝兰卡和旧情人佩德罗·加西亚第三频繁幽会。特鲁埃瓦家族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阿尔芭18岁进入大学学习,认识了激进的革命青年米格尔,她出于对米格尔的爱情,开始参加学生运动。总统大选来临,社会政治斗争日趋激烈。最后,社会党联合其他左派力量在大选中获胜。为了打击左翼政府,右派势力制造经济恐慌,引赵市民对政府的不满。土改中,三星庄园的土地分给了雇工。埃斯特万带领几名打手赶往庄园,企图夺回失去的土地。结果反被雇工扣留为人质,布兰卡找到当了政府部长的佩德罗·加西亚第三,经过一番交涉才把人质救出。右派势力未能用和平手段推翻合法政府,军人遂发动了军事政变。政变中,总统壮烈牺牲,海梅和一批总统的追陋者被军人抓住,受尽酷刑,最后惨遭杀害。埃斯特万·特鲁埃瓦本以为经过政变,政权会落人他和其他支持政变的大资本家、大庄园主手中。不料,军人上台是要自己执政。埃斯特瓦得知海梅遇害,才下决心凭借朋友的关系把佩德罗·加西亚第三和女儿布兰卡偷送到一个北欧国家。阿尔芭坚决反对军事政变。她竭尽全力救助受到迫害的人,还把过去偷藏的武器提供给担任了游击队领导人的米格尔。一天,警察闯进了特鲁埃瓦家,当着老人的面抓走了他唯一的亲人阿尔芭。阿尔芭在狱中受尽百般忻磨。一个名叫埃斯特万·加西亚的上校对她尤其狠毒。原来此人正是埃斯特万在三星庄园强奸民女种下的孽根。他借政变成功之机,在阿尔芭身上公报私仇。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四处求情,希望救出阿尔芭。但处处碰壁,毫无结果。有一天,米格尔突然来到特鲁埃瓦家中,告知他:惟有和军事当局保持微妙关系的名妓特兰希托·索托才有办法搭救阿尔芭。埃斯特万拢到年轻时的旧相好,向她苦苦哀求,特兰希托·索托答应帮忙,以报答当初埃斯特万赠给她50比索的恩情。阿尔芭获救后,回到家中。祖孙相见,悲喜交集。
阿尔芭找出外祖母的生活记事簿,整理出恃鲁埃瓦家族的兴衰史。埃斯特瓦作为当事人,表白了自己当时的内心想法。由此诞生了这部《幽灵之家》。最后,埃斯特万·特鲁埃瓦在孤寂中溘然长逝。
2015年4月3日 已读
2015.03.26 ~ 2015.04.03
粗陋又华丽,粗犷又细腻,还将家事同国史结合得这么好,很有大家风范。可惜,书中几乎所有人物的塑造都胜过克拉腊、布兰卡和阿尔芭这三代女主角。
kindle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化
教父3 豆瓣
The Last Don
8.1 (24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奥·普佐 译者: 依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4
2014全新完整译本,完整典藏。
他是最后的教父,是地下世界的统治者。谁也无法揣测教父最后的阴谋,谁都无法阻挡家族终极的野心。
没有正义,只有胜利。
多梅尼克•克莱里库齐奥是最后的唐,他老谋深算、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下定决心要让他的后代在合法世界立足,但是家族扭 曲、血腥的过往引发了两个血亲之间的仇杀,这对唐的计划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但是谁也无法阻挡教父最后的阴谋,谁都阻止不了家族终极的野心……
2015年3月21日 已读
2015.03.13 ~ 2015.03.20
虽然不像20世纪前半叶柯里昂家族的故事那么有“味道”,但可读性还是挺强的。不过单就情节而言,大家恐怕对好莱坞的部分更感兴趣吧?
kindle 外国文学 小说 悬疑 文化
教父 豆瓣 Goodreads
The Godfather
8.8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奥·普佐 译者: 姚向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 4
“为了正义,我们必须去求唐・柯里昂。”向唐•柯里昂求助的人,希望从不会落空。他说一不二,不许空头支票,他是黑手党的教父,他主宰着纽约的地下世界,他是弱者的守护神。你只需要拿出真诚的友谊,就能够得到他的庇护。唐的家族拒绝染指毒品生意,遭到其他黑手党报复。唐•柯里昂受到重创,但是苦难使他和儿子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让家族变得更加强大。小儿子迈克尔•柯里昂在危机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他选择了家族、荣誉和责任,他为兄弟复仇、为家族清理门户,成为家族的继承者,成为新的教父。面对无法摆脱的宿命,你需要《教父》的指引。这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绝对公平。
2015年3月13日 已读
2015.03.01 ~ 2015.03.09
以前看过译林版的,两边翻译得都很流畅,不过这一版感觉流畅过了头,稍微有点缺少硬度,黑帮的粗糙质感被温婉到甚至有些雅致的文笔消磨殆尽了,有时甚至有种看网络小言的感觉……
kindle 亲情 历史 外国文学 小说
杀死一只知更鸟 豆瓣
To Kill a Mocking Bird
9.0 (26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珀·李 译者: 高红梅 译林出版社 2012 - 9
成长总是个让人烦恼的命题。成长有时会很缓慢,如小溪般唱着叮咚的歌曲趟过,有时却如此突如其来,如暴雨般劈头盖脸……三个孩子因为小镇上的几桩冤案经历了猝不及防的成长——痛苦与迷惑,悲伤与愤怒,也有温情与感动。这是爱与真知的成长经典。
《杀死一只知更鸟》获1961年普利策奖。
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美国中学推荐课外读物。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第2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
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中,派克主演的芬奇律师名列英雄第一位。
作为史上最受喜爱的小说之一,《杀死一只知更鸟》已获得显赫声誉。它赢得过普利策奖,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三千万册,并曾被拍成,备受欢迎的电影。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
斯塔尔六月对北卡罗来纳州律师协会发表演说时,自比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勇敢的南方白人律师阿蒂克斯•芬奇。斯塔尔凭着他的道德优越感,不把规则、秩序和正直放在眼里,这样一个人居然自比为芬奇,实在令我和比尔难以忍受。
——希拉里•克林顿
年轻时看过《梅岗城故事》(即《杀死一只知更鸟》),对片中法律人为弱势者争取权益奋斗,为恶法非法或恶法亦法辩论的故事感到澎湃不已,更加确定要成为法律人的心愿。
——许宗力(台大法学院院长)
2014年11月10日 已读
2014.11.05 ~ 2014.11.10
说教意味如此浓重的文本,很巧妙地用儿童成长中无比纯真的片段串连起来,用孩子天真的眼睛审视那些人、那方土地、那个时代,使得这许多大道理显得这么温柔、动人、有说服力。
kindle 儿童文学 名著 外国文学 小说
永远和三秒半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7
从童年到大学,从电影到文字,从上海到香港……毛尖在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时说:“没有人看见草生长”,也没有人看到她如何从一个青涩的新锐作家成长为通行于两岸三地华文世界的学者兼专栏作家。
此次十年专栏精选结集,或许能提供一个角度够全、距离够近的了解毛尖的可能。
知名作家 毛尖的影评结集,包括作者的代表作和原创新作。作品对世界著名电影和经典文艺片的评论,其见解独特、笔调别致的影评本身就给读者带来一种艺术享受。本书由知名学者陈子善作序并倾力推荐。
2014年9月15日 已读
2014.07.29 ~ 2014.09.05
读毛尖的文章,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趣”,而且越是她心无旁骛地写的那些她想写的东西,就越是活色生香趣味盎然,相反,那些隐隐绰绰地耍点小聪明、羞羞答答晒点小卖弄的文章,虽然依旧不乏滋味,但文章的气韵多少还是会让人感觉有点浑浊凝滞了。
中国 影评 散文 文化 文学
单恋 豆瓣
片想い
7.6 (1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赵峻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10
一个深藏内心的秘密究竟有多大杀伤力?
哲朗与美月久别重逢,十年前的一夜缱绻如在昨日,但眼前一切恍若隔世:昔日风姿曼妙的她,如今形容举止竟全如男子!更令哲朗震惊的是,她自称刚杀过人,并爆出一个更大的秘密。
哲朗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旋涡,越卷越深。他猛然发现,美月及那起命案的真相早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本书从一起命案切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复杂心理纤毫毕现,将一批多被世人忽视的边缘人的惨烈挣扎刻写得惊心动魄,悲凉命运令人神伤,曲折情节一唱三叹……
现在的我,会尽量写出即使不爱推理小说甚至不喜欢阅读的人看了都会觉得有趣的作品。——东野圭吾
2014年8月20日 已读
2014.08.17 ~ 2014.08.20
这是一个我所不了解的群体,作者写得很来劲,大段大段的心理剖析却让我有隔靴搔痒之感,总觉得作者或许对这个群体有较我为多的认识,但对于这个群体中的个体,其实他的认识恐怕也相当有限。人人都是一座孤岛。
kindle 东野圭吾 伦理 友情 外国文学
窈窕舞妓 (2014) 豆瓣
舞妓はレディ
6.6 (28 个评分) 导演: 周防正行 演员: 上白石萌音 / 长谷川博己
其它标题: 舞妓はレディ / 窈窕舞伎
迷人温暖的古城京都,曾经引以为傲的艺伎、舞伎行业则日落西山。在下八轩的花街,由小岛千春(富司纯子 饰)经营的万寿乐迎来了意外的访客。对方是操着一口鹿儿岛和津轻地区混合方言的乡下女孩西乡春子(上白石萌音 饰),她一直关注万寿乐的舞伎百春(田畑智子 饰)的博客,因此希望也能走上舞伎之路。条件差距太大的春子遭到千春的拒绝,不过号称语言学教授的京野法嗣(长谷川博己 饰)则决意将春子训练成合格的舞伎。在此之后,春子展开了口音、舞蹈、礼仪等方面的严苛特训。
在千春、百春、里春(草刈民代 饰)、教授以及所有关心她的人注视之下,小女孩在泪水和欢笑中慢慢成长起来……
2014年6月22日 看过
2014.06.22
很舒服的电影,和风浓郁的布景、服饰非常漂亮,主演小姑娘相当可爱。遗憾的是,作为异域观众体会不到方言梗的妙处。
亲情 友情 周防正行 文化 日本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6.4 (524 个评分) 作者: 高铭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其它标题: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带我回去 豆瓣
Faithful Place
作者: [爱尔兰] 塔娜·法兰奇 译者: 穆卓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 2
十九岁的弗朗科对破碎喧扰的家失望透顶,于是和青梅竹马的女友萝西相约,要一起离开他们长大的家乡——忠诚之地,去英国开拓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生活。约定好的那个晚上,弗朗科痴痴地等了整夜,萝西却始终没出现。
弗朗科认为萝西一定是临时改变主意了。被抛弃的怨愤使他毅然决定独自离开,最终加入了都柏林警界,化身为卧底警探的一页传奇,于死生契阔中跌宕人生。多年来弗朗科不懈地找寻萝西的下落,期待能与她再度相逢,能以他的重生来报复她。
二十二年后,妹妹洁琪的一通电话让发誓再也不回家的弗朗科几乎是不顾一切飞奔回忠诚之地:在他与萝西当年相约的那栋旧屋里,发现了萝西遗落的手提箱,箱子里还有两张去往英格兰的过期船票。接下来的追踪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旧屋的地下室里,竟然掩埋着萝西荒寒多年的尸骨。原来,她从未离开!而就在发现萝西已然身亡后的两天,弗朗科最疼爱的弟弟凯文,也在那栋不祥的旧屋坠楼身亡。这是意外,还是有人蓄意所为?两件事会有关联吗?
跋涉过漫漫沧海桑田和茫茫的人世烟云,弗朗科终于倾听到了忠诚之地最沉郁的呼吸……
2014年5月5日 已读
2014.04.30 ~ 2014.05.05
案件背后的伤痛着实令人动容。翻译得还是比较流畅的,但遣词造句文艺气息过重,感觉和书的风格有些不协调。
kindle 亲情 外国文学 家庭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