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中国算学书目汇编 豆瓣
作者: 吴文俊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8
关于中国古代数学书目的整理和编辑工作,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其中记载了两种书目。后来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明史》和《清史稿》中都包括有数学书目,其他的古书目著作中也常收录数学书目。《算法统宗》末尾有“算经源流”,载宋代刊刻的数学书和明万历年间以前刊刻的数学书目录51种。清初,梅文鼎有《勿庵历算书目》,记录自己的著作。专门的数学书目到清末才出现,计有冯澄《算学考初编》二十卷,刘铎《若水斋古今算学书录》八卷,梁兆铿《天文算学考》十六册,此外还有华世芳、陈澧、丁福保等人各自编写的数学书目,不过所载有限。
20世纪初,中国数学书目的编辑工作颇引人注意,先后有裘冲曼、李俨、钱宝琮、严敦杰等学者的工砟,使中算书目渐成规模。其中李俨的“近代中算著述记”和邓衍林的《北平各图书馆所藏中国算学书联合目录》最有代表性。1957年有丁福保、周云青的《四部总录算法编》出版。所谓“四部总录”是指丁福保的《算学书目提要》、刘铎的《若水斋古今算学书录》、冯澄的《算学考初编》和李俨的《中算书录》的数学部分。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见在数学书为收录范围;二是有提要,大部分提到版本,给读者提供了很大方便。出版后颇受欢迎,已多次再版。
国学基本教材 豆瓣
作者: 李鍌 新华出版社 2008 - 2
《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编辑目标,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并启迪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本书选辑的篇章,以能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培养伦理道德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台湾版《高中中国文化基本教材》是从1963年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的。这套教材很好地继承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集于六册教科书中,为学生从文化上、精神上“做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远去与归来:希腊与中国的对话 豆瓣
作者: 杜小真 2004 - 8
本书以法国希腊哲学学者、汉学家于连的有关中国思想研究为基础,用对话形式探讨了中国思想和从希腊传统发展而来的西方思想在沟通与交流方面的一些问题。如何看待异域的文化,为什么深入异域的思想文化,分析有别自身的他者不是为了比较优劣,而是为了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文化,这是西方研究中国和中国研究西方都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远去是为了归来。
通用汉言之法 英吉利文话之凡例(影印版) 豆瓣
作者: 马礼逊 大象出版社 2008 - 1
本文集影印出版的底本由耶鲁大学图书馆提供,中文书名为《英吉利文话之凡例》;而据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图书馆藏书,该书封面书名为《英国文语凡例传》,扉页书名为《英吉利文话之凡例》。本书为《马礼逊文集》第7卷,是马礼逊为英华学院的学生学习英语所编,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英语语法书,所用底本在世界上已极为罕见。影印本。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豆瓣
作者: 熊秉明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2 - 1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试图寻找中国书法的审美哲学基础,把中国书法理论分为:喻物派、纯造型派、缘情派、天然派、禅意派六个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研究。
熊秉明美术随笔 豆瓣
作者: 熊秉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1
《熊秉明美术随笔》收录关于熊秉明的美术随笔数十篇,用他独特的文字来为你解说一个艺术的世界。宗璞这样说熊秉明:许多书的归宿是废纸堆,略一浏览,便可弃去;部分书的归宿是书柜,其中知识,可以取用;有些书的归宿则在读者的灵魂中。熊秉明的书便是如此。印在那里,化在那里,亮在那里。在人生的行程中,若想活得明白些,活得美些,都应读一读熊秉明。
展览会的观念 豆瓣
作者: 熊秉明 文汇出版社 1999 - 6
“观念艺术”可以解作“观念”和“艺术”,这是作者的独特理解。在传统艺术中,观念和艺术两者是交融的;在观念的艺术中,两相分开来了,一边有艺术,一边有观念。作者所谈展览会的观念,谈观念的展览,和布置在画廊里的展览会是一回事,是一个组合体,都名作“展览会的观念--或者观念的展览会”。本书从此“观念”出发,作者畅谈自己的艺术,如雕塑,诗歌,剪纸,都似乎站一定的空间里来作观照,颇有“现代”或“前卫”性,作者也由此形一种艺术“观念”:传达的观念乃是首要的。
本书的另一部分由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谈到黑人艺术,谈到杰克梅第的雕刻,谈到达利的画, 谈到毕加索,谈到梵・东根……熊秉明先生的艺术观念也由此徐徐而来。
美德.君子.风俗-当代中国社科名家文库 豆瓣
作者: 姚中秋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 7
卷上 美德
美德引论
一、利己主义的魅惑
二、制度与道德,谁更重要?
三、为“道德血液论“辩护
四、法律当守护美德
五、在“陌生人社会”重建道德
六、只需要回向人心
卷中 君子
君子引论
一、君子或绅士中心的秩序
二、共和国与绅士:理论与历史
三、美国的绅士与宪政——《论美国的民主》导读
四、大革命已去,绅士当登场
五、从精英提升为绅士
六、新绅士阶层正在兴起?
七、从知识分子到新士绅
八、君子式官员:以维护秩序为己任
九、商人的君子化之道
十、寻找君子式法律人之典范
十一、专家的失落与自我救赎
十二、医生的君子化之道
十三、教养君子者须先成为君子
十四、最重要的是驯化精英
卷下 风俗
风俗引论
一、要公民社会,先重建私民社会
二、回归儒家,实现文化自新
三、宗教复兴与风俗更化
四、重建家庭价值
五、法律必须保卫家庭
六、再造教育,以养成君子
后记
论中国 豆瓣
On China
8.5 (42 个评分) 作者: [美] 亨利·基辛格 译者: 胡利平 / 林华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基辛格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文化卮言 豆瓣
作者: 金克木 2006
老人之中,学问和文章堪称一流的,钱锺书之后,首选似乎只能是金克木。此次所推国学大师、“未名四老”之一金克木先生学术论著精华之作《文化的解说》、《文化卮言》,概要与杂谈兼顾,由语言及文体窥探思路、哲学,终指思想文化。
本书荟萃了多克木先生1935-1995年六十年间学术论著的精华。漫步中华文化、比较文化和语言学、美学、文学及艺术评论等诸多领域,以诠释学、信息美学、符号学、语义学等今人法进行新的阐释和批判,纵贯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绘画、书法、佛学等各个方面。先坚持“人类古今文化互有关联的看法”,不管是他所推崇的孔子、《大学》,还是所批判的三寸金莲、八股文,都能够贯通古今中外,具有新的意义和价值。所论甚小,而所见极大。文章自然、随意,似聊天般机趣盎然。轻松读来,由古见今,于“传”至“统”,对思想“化”入现代大有裨益。
挂剑空垄 豆瓣
作者: 金克木 2000 - 1
黑衣女。莫更矜惜你的鸩毒吧。 许已有携了清凉剂的, 匿名的医师姗姗来了呢。 春意 落花和蝴蝶在上下翻飞了。 快快展开天幕吧: 免得多事的日光来偷觑, 免得勤劳的蜜蜂来姗笑。 感谢这风海的涟漪, 这不起惊涛的风海: 只要永远是轻轻的颠簸, 摇篮中是不会呕吐的。 不知怎么学得这般懒洋洋的, 偏又在这该欣然忙起来的时节
咫尺天颜应对难 豆瓣
作者: 金克木 2007 - 1
《咫尺天颜应对难》主要内容包括:收在这本名为《咫尺天颜应对难》集子里的文章,主要是文艺或文化思想随笔类,这是金先生文章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次是一些杂感或随想小品文,多数篇幅不长而别有情趣,行文轻松自如。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在《咫尺天颜应对难》的“忆旧•怀人”部分,选取了《旧巢痕》的几个片段。《旧巢痕》是金先生以“辛竹”笔名出版的小说体回忆录,回忆了他作为封建大家庭的小成员所受的最初的知识教育和人生教育。《旧巢痕》原书共56节加一个“尾声”,无节题,节选部分的节题是编者加的。
金先生是学者,所以,他的一些散文像学术论文,他的一些学术论文又像散文。读他的文章,得有点耐心,有些文章躺在床上看看是可以的,有些文章恐怕非坐在静室的书桌前读不可。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个选本,基本上是按题材分类编排的,有别于其它选本。
中国古代史 豆瓣
作者: 夏曾佑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 11
20世纪初,夏曾佑写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开创了以新的章节体载撰写通史的先例,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家编写史书的主要体裁。在夏曾佑之前,国内已经有人用新观点、新体裁写出了新式的中国通史。但夏曾佑的《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影响更大,在史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近代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二十世纪已经过去,中国历史学经历了一个变革创新的世纪,兴旺丰收的世纪,成绩显著,名家辈出,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总结,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旨在系统地展示上个世纪的史学成果,把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家的著作奉献给读者。
经史百家杂钞(上下) 豆瓣
作者: 曾国藩 / 校注 孙雍长 译者: 孙雍长 注解 岳麓书社 2009 - 1
《经史百家杂钞(上下)》是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上下)》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着、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师友纪事 豆瓣
作者: 刘再复 2011 - 1
《师友纪事》收录了作者缅怀师长、忆说师友的散文、随感五十余篇,为作者近三十年间陆续写作而成。这里的三十余位“师友”,大都是名宿大家,包括钱锺书、胡乔木、胡绳、周扬、马思聪、傅雷、冰心、艾青、施光南、吴世昌、孙楷第、聂绀弩、李泽厚、余英时等。通过当事人的一些代表性的言谈与举止,着意探悉当事人特有的性格特征与精神世界,属于典型的复杂“性格组合”,各具不同的思想光亮与性格异彩。即如钱锺书的智慧与警觉,胡乔木的爱才与敏锐,胡绳的坦直与宽容,周扬的伤感与执著,都是形神毕肖、跃然纸上。回忆中披露的多是个人角度的深层交往,如理论话题的探讨,重要事件的研判,相互往来的信件,不同意见的争辩等。运用的素材都是真材实料,这些细节性的材料,大都带有“独家”的性质。《师友纪事》因此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与文献意义。
乡村教师 豆瓣 Goodreads
8.5 (104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 吴再柱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9
1、本土科幻名家,均多次获得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本土科幻的代表人物。 2、作家自选集,收录作者各个时期创作的代表作。 3、刘慈欣的《乡村教师》被改编成电影,下半年上映。 4、书中附有作者近照和亲笔题字签名(手写印刷),收录作者的创作年表和获奖情况等资料,制作精良,可作为科幻迷的收藏版本。
汉语 豆瓣
作者: [美] 罗杰瑞 著 / 胡双宝 导读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8 - 6
本书深入探索了汉语研究的诸多重要方面:汉语的历史和现状,汉语的音韵、文字、语法,汉语方言,白话与书面语,语言与社会等。作为外国语言学家研究汉语的著作,本书发现、解释了许多汉语使用者习焉不察的语言现象,能帮助我们不带偏见地看待汉语。另外,本书对普通语言学也有重要意义。
方言与中国文化 豆瓣
作者: 周振鹤 / 游汝杰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6
本书由历史地理和文化语言学家周振鹤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家游汝杰合作,以扎实的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知识为基础,从移民、栽培植物、地名、戏曲、小说、民俗、文化交流等方面,对汉语方言在历史上的流变及方言与中国文化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梳理分析。本书在研究方言时所采用的历史地理分析法尤为学界所赞赏。独特的研究视角、清晰的分析思路、新颖独到的见解再加上流畅、通俗的文风,使得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趣味横生。本书初版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此为最新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