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当心村上春树 豆瓣
作者: 内田树 译者: 杨伟 / 蒋葳 重庆出版社 2009 - 3
《当心村上春树》主要内容:咖啡、酒吧、女人、主人公玄而又玄的对白,除了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东西外,世界级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在作品中还用心设计了哪些美丽的“陷阱”,让读者欲罢不能?为了探究这一奥秘,在“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百分之百的评论怪才与百分之百的创作怪才碰撞在一起了。内田树,这个在日本文部省挂了号的、以在校园里教书育人为天职的大学教授,运用通俗易懂而又灵光四射的语言,时而运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时而又强调感性捕捉,甚至还带着点无厘头的意味,对村上春树“世界畅销”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许多在众多所谓正规的学院派评论中难得一见的崭新的村上春树论。内田毫不含糊地坦陈自己对村上文学的喜爱,正是这种坦白让他摒弃了评论家惯常保持的自矜和冷静,而以一个村上读者的鲜活身份,诉说着村上的美妙故事作用于他的身体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内田树的村上文学论也许非常有效,甚至可能是村上迷最容易共鸣的解读方式。但是,正如得“当心村上春树”一样,当心别被内田树“骗婚”了。
街場の中国論 豆瓣
作者: 内田 樹 ミシマ社 2007 - 6
反日運動も、文化大革命も、常識的に考えましょ。予備知識なしで読み始められるなるほど!の10講義。日中関係の見方がまるで変わる。
日本的反省 豆瓣
作者: [日] 野口悠纪雄 译者: 贾成中 / 黄金峰 东方出版社 2010 - 1
作者用犀利的语言、独到的视角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驳斥了日本经济下滑是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观点。他认为:世界经济遭受如此大的重创绝不仅仅是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国人的过度消费这些表面现象造成的,而是由支撑美国人可以过度消费的国家共同造成的。这些国家包括日本、中国和石油输出国,正是这些国家将庞大的贸易顺差回流到美国才支撑了美国人的过度消费,所以这些国家自然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共犯。
小说神髓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日) 坪内逍遥 译者: 刘振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4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中国法制史 豆瓣
作者: (日) 仁井田陞 译者: 牟发松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 7
《中国法制史》系属《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是一本研究中国法制史的著作。本书以制度框架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东方和西方法律的比较,对法律和社会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法本质的理解。作者多年来有关中国农村家族及行会的研究报告,在本书的构成上占居重要位置。另外,本书在整体上展示这一领域有待今后解决的问题,有别于以往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概述性著作。
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 豆瓣
清代中国の物価と経済変動
作者: 岸本美绪 译者: 刘迪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4
《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以各种奏折、随笔、地方志、账簿、贸易关系统计资料以及整理出的数值资料等为基础,论述了清朝经济环境的长期性变化;就不同的经济情况,对当时的经济环境、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思想进行了综合考察,通过物价与经济格局之间的波动,论证了不同时期人们选择不同经济观的历史必然性,在对物价的分析中以冀接近当时的经济模型。此外,有关小农经济的构造及市场的性质问题,书中也展开了讨论。从不可逆的发展阶段论的视角来探讨构成清人经济行为背景外部情况的变化形成《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的一大特色。
《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是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幽灵代笔 豆瓣
Ghostwritten
8.3 (19 个评分) 作者: (英) 大卫·米切尔 / David Mitchell 译者: 方军 / 吕静莲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 1
日本地铁恐怖袭击者的内心独白;困居香港的堕落英国律师发出的濒死哀鸣,四川圣山上的老妇人变幻莫测的一生;圣彼得堡艺术窃贼精心策划的阴谋:女核物理学家返回爱尔兰的旅程……在世界的九个角落,九个角色朝着一个共同的命运飞驰,全然意识不到各自的生命正以一种迷 人的方式彼此交错、互相影响。
从这部关于爱、形而上、历史、政治和幽灵的小说中,浮现出一个有关我们共同人性的令人难以忘却的幻象,它令众人的故事比其本身更为微妙复杂;小说中那一幕幕平行生命的穿梭往还,充斥着人类生存的喧嚣、骚动、痛苦与向往。
從書店窗口看京都 豆瓣
本屋の窓からのぞいた京都 ~恵文社一乗寺店の京都案内~
作者: 惠文社一乘寺店 译者: 游韻馨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1
京都超人氣老鋪書店 惠文社一乘寺店
親自領你走一趟私密京都之旅
京都52項人.事.物首公開!
京都的書、京都的電車、京都的咖啡館
京都的家具店、京都的深夜食堂、京都的寧靜角落
京都的職人、京都的故事……
惠文社一乘寺店,是家位於京都左京區的老書鋪。然而,它不只是如此。如今,在處處都是書店的京都,這間歷史悠久的店家已是京都人最愛去的特色獨立書店之一,更是每到京都的海內外旅人必定造訪的「景點」。店裡販賣的都是經過店家精挑細選的書目,同時也提供量少質優的二手書。除了書本之外,還展售具獨特品味的衣服、手作小物、器皿等生活雜貨。
而這樣懂得生活、對生活自有一番體認的書店,在此書中將透過真摯溫暖的筆觸,以他們的店鋪為起點,領著你一步步穿梭在京都的大街小巷,介紹你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美好人、事、物,像是值得收藏的珍本、適合獨處的鴨川一隅、讓人打心底漾出微笑的庶民美食等。讀畢彷彿在京都悠閒地散步了一回,完成一趟既知性又感性的旅程,心靈因此豐足滿溢,感動久久不散。
琴棋书画 豆瓣
作者: 青木正儿 译者: 卢燕平译注 中华书局 2008
《琴棋书画》是青木正儿的一部文化随笔集,主要讲述中国文人生活及其趣味之谈,也收入了几篇回忆师友的文章。
手锁心中 豆瓣
手锁心中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井上厦 译者: 吴菲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2 - 4
● 经典之作,历经四十年,依然独具魅力。
● 故事情节荒诞,令人捧腹,却能在逗笑之后,在读者心中投下的暗影。
● 书中影射当时文坛众多名人,浓缩了江户时期的文坛风景,很有看点。
● 作者井上厦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剧作大师,生前担任日本笔会会长、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日本剧作家协会理事、十几种文学奖评审等。
● 小说被认为“没个正经”,却在第六十七届直木奖上脱颖而出,摘得桂冠。同期参散的作品还有筒井康隆的《家族八景》。
● 《手锁心中》是戏作小说重归日本文坛的代表之作。
本书讲述了两个以江户时代为背景的故事。《手锁心中》的主人公怀揣写作梦想,但不学无术,闹出种种笑话。《江户暮雨》中的一主一仆游历日本,途径变故,最后归途无望。两个故事虽然轻松有趣,荒诞戏谑,却暗含了江户时代的权力斗争和社会动荡。
日本近代建筑 豆瓣
作者: [日] 藤森照信 译者: 黄俊铭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 - 9
《日本近代建筑》是研究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经典之作,代表了20世纪60-70年代日本学者关于日本近代建筑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并从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等角度诠释这一阶段的建筑历史,是对建筑有兴趣的人必备的一本书。
清日战争 豆瓣
First Sino-Japanese War
作者: 宗泽亚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 4
1894年清日的战争,清朝用干支纪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战争”;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欧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 依据国际上对战争命名的惯例,明确作战当事国的主宾关系,本书题为“清日战争”。清日战争已过百年,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留下了伤痛和耻辱。从那个时代开始, 外来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国近代史上,当西方文明和明治维新与古旧的清朝体制发生猛烈碰撞时,战争的失败也催生了中国新的历史纪元。
作者将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等处馆藏历史文献中收集了大量华语史学界难得一见的史料和大量弥足珍贵的图片,爬梳整理,按战争经过、战争背景、战争、战时、战地各种局部、战争影响、大事记、图记、表记等编纂出一部崭新巨著。书中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深层挖掘和剖析,力图站在中间立场分析战争的胜败得失,有助于读者更多地认识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书各部分均采用清日两国对比手法写作,全面对比双方的军、政、经、民等各方面因素,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较之以往单纯纪事或编年手法的突破,有利于对清日两国之间战斗力等军事能力现状的了解。
白川静 漢字の世界観 豆瓣
作者: 松岡 正剛 平凡社 2008 - 11
白川静は、甲骨文、金文など漢字の始原を訪ね、「文字は神であった」という斬新な視点に基づき、『字統』『字訓』『字通』を初めとした多くの本を著した。その研究により文化功労者に選ばれ、文化勲章を受章している。だが厖大な著書の故もあり、その全体像は把握しにくいものだった。博覧強記の著者が"巨知"白川静に挑み、その見取り図を示した初の入門書。
“故乡”与“他乡” 豆瓣
作者: [日] 奈仓京子 2010 - 11
《"故乡"与"他乡"》内容简介华侨华人研究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学术研究领域,而归侨及华侨农场研究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门类。世界上有数千万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不同国家。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及其他原因,有一部分人又返回祖国,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归侨。笔者研究的分析基础是归侨社区的多元结构和群体关系,而社会变迁及文化适应则为其论述的展开提供了令人折服的研究视角。她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广泛的文献阅读、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敏锐的学术思索,但最终动力则是对人类学社会结构理论与文化动态理论的深刻领悟和交叉应用。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 豆瓣
作者: 佐藤慎一 译者: 刘岳兵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4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约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为主要舞台,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和精神世界为主要课题。在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对外关系由朝贡体制转换为条约体制,而且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从王朝体制到共和体制转换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变动和社会变动,其规模之深广是不难想象的。生活在这种激荡的旋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是如何认识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他们想使中国如何变化,是《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所要解决的主题。《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以凝练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分别从“万国公法观的变化”、“法国革命观的变化”、“体制选择”这些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认识的转换过程,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心路历程。
柄谷行人談政治 豆瓣
柄谷行人 政治を語る
作者: 柄谷行人 / 小嵐九八郎 (訪談紀錄) 译者: 林暉鈞 心靈工坊 2011 - 7
柄谷行人,日本現代知識分子的前衛標竿。
.
他是下筆犀利的文藝評論家,跨越文學、經濟、歷史、哲學等多元領域;他是後現代思想的主要宣導者,對全球權力結構有深入研究;他是左翼批判理論家,不斷思索資本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消長;他更是革命行動的實踐者,從一九六○年就參與鬥爭行動,熱衷公共演說,還曾籌組NAM運動,鼓勵成立各種小型共同體,與國家和資本對抗。
.
《柄谷行人談政治》以訪談形式,完整呈現柄谷行人的理念精華,全書從日本六○年安保鬥爭、六八年熱血沸揚的抗爭運動談起,一路談到他如何走上思想家之路,思索歷史的力量及其反覆性,如何解析當前的國家資本主義、金融危機、九一一後的世局變化,並倡議小區域個體的團結與對抗之道。
.
柄谷行人的前衛批判觀點,深具啟蒙意義。
.
我們每一個人,不管願不願意,都已站在世界洪流之中,個體和社群如何產生力量,例如消費者用鈔票投票,對商品、企業行使罷免;區域性的生產和消費可以團結互利,對抗大財團資本怪獸,這些提案,都可為現代人提供一個對抗洪流的生活革命之道。
世界史の構造 豆瓣
作者: 柄谷 行人 岩波書店 2010 - 6
資本=ネーション=国家が世界を覆い尽くした現在、私たちはどんな未来も構想し得ないでいる。しかし本書は、世界史を交換様式の観点から根本的にとらえ直し、人類社会の秘められた次元を浮かび上がらせることで、私たちの前に未来に対する想像力と実践の領域を切り開いて見せた。『トランスクリティーク』以後十余年の思索の到達点。
邁向世界共和國 豆瓣
世界共和国へ――資本=ネーション=国家を超えて
作者: 柄谷行人 译者: 李凤新 台灣商務 2007 - 6
這是一個改變二十一世紀
衝擊而大膽的社會構想
如果光靠一個國家進行社會主義革命也不行,同時性的世界革命也不可能的話,到底要怎麼做才好呢?在這裡,成為關鍵的,就是十九世紀一直都被輕忽的康德的「世界共和國」理念,憑藉各國讓渡出主權而得以成立。康德構想了「國際聯合」作為朝向它邁進的第一步,這是「從上而下」來抑制各國的方式。人們認為社會主義是對國家以透過「從下而上」的革命來實現,然而,明顯可見的是,單靠這樣的理由並不夠充分,同時不可或缺的,是將國家「從上而下」抑制下來的體系。然後,我們可以說,就是該體系的形成,正是漸進式的「世界同時革命」吧。
─〈為了超越國家〉
眼前的世界,已經是由「資本─國族─國家」這個三位一體的怪胎所籠罩的世界了,我們甚至喪失了超越這個結合體的理念和想像力。本書透過從基礎的交換模式來解析資本、國族和國家各自的起源,為了從這三位一體中掙脫,在摸索邁向世界共和國前進的道路中找出超越的方法。改變二十一世紀的世界,本書提出了大膽的社會構想。
论语与算盘 豆瓣
作者: 涩泽荣一 译者: 李建忠 武汉出版社 2009 - 8
《论语》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儒家文化的根基;“算盘”意指商人的经营管理,追求赚钱之术、获取财富之道。
涩泽荣一先生用一生作为实践,从道德修养与物质财富的关系出发,解读人心社会与商业经营的和谐之道,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
本书是涩泽荣一先生以“义利合一”的实用儒学来阐释《论语》的演讲汇集而成,代表了一位儒商几十年人生经验的总结。从处世与信条、立志与学问、常识与习惯、仁义与富贵、理想与迷信、人格与修养、算盘与权利、实业与士道、教育与情谊、成败与命运等十个方面阐述儒家道德与商业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树立“儒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