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
国家的兴衰 豆瓣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 Economic Growth, Stagflation, and Social Rigidities
作者: [美] 曼瑟·奥尔森 译者: 李增刚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3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这部伟大著作的主题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发展起造成耕地经济效率的强大特殊利益集团。奥尔森一生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兴盛发达,有的国家不断衰落?他从分利集团多少、分利集团涉及范围的广泛程度等方面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民主国家一一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他对国家衰落的原因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解释,即大量分利集团、分利联盟的存在。奥尔森认为大量分利集团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衰落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不存在大量分利集团却似乎不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繁荣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它只能是一个必要条件。
被误解的中国 豆瓣
作者: 梁柏力 中信出版社 2010 - 11
在近三十年中国再次崛起的同时,新一代史学家对明清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新发展。这些史学家提出不少崭新的见解,反驳许多关于中国明清时代的传统观点——像闭关锁国、重农轻商、抑制市场、轻视科技、缺乏产权保障及法治精神等,都被他们质疑或否定,然后对明清历史作出了新的评价。
这些新经济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对我们了解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有很大帮助。
……
可惜的是,中国新经济社会史的观点,仅于大学学术界中流传,或者应该说是部分大学学术界中流传。再加上很多中国新经济社会史的著作,都是英文写,只有部分被翻译成中文。因此一般人对中国新经济社会史都不大认识,而中小学的中史教科书,也没有提及这些新观点。
本书的目的,就是把新一代中国史学家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硕果,综合起来介绍给大众读者,也即是所有关心中国的过去和将来的读者们,包括学术界和非学术界的人士,希望大家能够用新的视野和新的角度来看中国。
佃农理论 豆瓣
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
作者: 张五常 译者: 易宪容 商务印书馆 2000 - 8
《佃农理论》196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
张五常的《佃农理论》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今天�《佃农理论》之价值随着时间推移其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而且其中的几文在期刊上发表后也成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例如,由Edward Elgar出版社出版的经济理论经典文选的《交易费用经济学》一书,在选出这个学派最有影响与代表的40篇文章中,其中两篇就是《佃农理论》的主要章节。
《佃农理论》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以往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其理论的要义是透过某些因素的变动,不管是分租、定租或地主自耕等,其土地利用的效率都是一样。如果产权弱化,或是政府过度干预资源配置时,将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如果能够定土地为私人产权,明晰产权制度,允许土地自由转让,这是使生产要素与土地发挥最大效率的不二法门。
在本书中,张五常深入地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约的本质以及交易费用的关系。现代合约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渗透到经济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成为现代经济学最热门的论题,张五常的《佃农理论》功不可没。
此外,本书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创新性与深入性,还在于文字优美、格式规范,此文亦成了不少经济学学子写作的典范或范文,在英语世界具有广泛的市场。本书由英文原版译出。
石器时代经济学 豆瓣
Stone Age Economics
9.1 (7 个评分) 作者: [美]马歇尔·萨林斯 译者: 张经纬 / 郑少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萨林斯是当代人类学大师,确立了人类学的新风范。他在本书中指出:资本主义的金钱理性,与斐济人、特罗布里恩德岛民的物质实践是殊途同归,只是更大文化价值体系的结果。特罗布里恩德岛民将一半收成送给了姐妹的丈夫,被我们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但当我们逛商店时,选择鱼还是买回肉,其实也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所以,无论是西方还是非西方,理性只是文化的一种表述。理性与文化绝不是对立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 豆瓣
作者: [英]斯坦利·杰文斯 译者: 郭大力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1835—1882),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数理经济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同奥地利的门格尔和瑞士的瓦尔拉斯共同开创了经济分析的边际效用理论。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在本书中,杰文斯利用导数来表述边际效用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数学推理论证了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的均衡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豆瓣
Why globalization Works
作者: 马丁•沃尔夫 Martin Wolf 译者: 余江 中信出版社 2008 - 7
目前正值全球出现通货膨胀、经济放缓,反全球化的声浪空前高涨,国际势力阴谋论滥觞,民主主义者大肆鼓吹关起门来搞发展。但是,假如让美国分裂为50个州,各自设立阻碍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进出的关卡,你认为人民的福利会得到增进吗?假如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资本市场,让GE、微软、IBM这样的企业只能在其中一个州里开展业务,你认为消费者会从中得利吗?在那样一个美利坚不合众国里,投资、市场和贸易将大大萎缩,人民的生活水准会迅速下降。有的地方恐怕会成为监狱,把绝望而沮丧的人民封锁在其中……
因此,人为地割裂世界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关心如何让世界经济有效运转。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全球化太多,而是太少。
经济一体化的潜力才刚刚释放,假如我们想提高各国穷人的生活水平,那就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全球市场。社会民主主义者、古典自由主义者和保守派民主主义者应该团结起来,保卫和促进全球经济的自由化,反对从各地纠集起来的对手。
中國經濟史考證 豆瓣
作者: [日] 加藤繁 稻鄉出版社 1991 - 2
本書收錄加藤繁博士多年來的研究,可分為幾類:1.關於先秦以及秦漢時代的貨幣史的論文2.關於漢代財政的論文3.關於唐宋尤其是唐代的土地制度和不動產的論文4.關於唐宋的都市、商業的論文5.關於宋代貨幣6.關於宋代商業7.關於宋代戶口的論文等。
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 豆瓣
作者: 梁庚尧 允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宋代在中國歷史地位裡,往往被評為「重文輕武」與「積弱不振」。長期的戰爭對於宋代經濟體系形成相當程度影響,尤以西北邊疆與西夏的長期對峙與爭戰,邊糧運輸問題上愈顯重要。由此一觀點出發,自北宋以至南宋偏安局面的成形,宋代財政、經濟發展衍生而出對土地、貨幣政策以及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影響力,即成為後世研究宋代的切入點。
本書收錄了作者擔任教職以來所撰寫的大部分論文,除附錄各篇外,其他都屬於宋代社會經濟史的研究範圍。以涉及的問題為依據,可以分別歸入「西北邊糧與宋夏戰爭」、「財政對政策與朝議的影響」、「地區發展與城鎮社會」、「官戶與士人的家境與活動」四大類。這些論文討論到政府措施、朝廷議論與社會經濟的關聯,也討論到民間的社會經濟活動。各篇論文單獨就某一問題作探討,聚合而觀,則可以呈現宋代的一些時代趨向與特色。
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 豆瓣
作者: 梁庚堯 允晨文化 1997 - 6
宋代在中國歷史地位裡,往往被評為「重文輕武」與「積弱不振」。長期的戰爭對於宋代經濟體系形成相當程度影響,尤以西北邊疆與西夏的長期對峙與爭戰,邊糧運輸問題上愈顯重要。由此一觀點出發,自北宋以至南宋偏安局面的成形,宋代財政、經濟發展衍生而出對土地、貨幣政策以及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影響力,即成為後世研究宋代的切入點。
本書收錄了作者擔任教職以來所撰寫的大部分論文,除附錄各篇外,其他都屬於宋代社會經濟史的研究範圍。以涉及的問題為依據,可以分別歸入「西北邊糧與宋夏戰爭」、「財政對政策與朝議的影響」、「地區發展與城鎮社會」、「官戶與士人的家境與活動」四大類。這些論文討論到政府措施、朝廷議論與社會經濟的關聯,也討論到民間的社會經濟活動。各篇論文單獨就某一問題作探討,聚合而觀,則可以呈現宋代的一些時代趨向與特色。
聚斂的迷思 豆瓣
作者: 盧建榮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9 - 11
文人傳統的低稅理想,遇上了財政告急的國家需求。
創造稅收是富有創意的財稅政策,還是擾民的橫徵暴斂?
中國帝制長達二千二百年,此期間社會最大的組織體非官僚體系莫屬,由文官所組成,聽命於作為國家領袖的帝王。帝王在理論上要拍版定案國家的大政方針,但實際上,他要靠文官集團的文官頭(宰相)、或是私人幕僚長來為他出主意、擬旨。倘若皇帝有所堅持,而宰相所率領的文官集團又與皇帝不同意見,就陷入皇權與官僚體系的衝突深淵。衝突的結果必未皇權一定贏,多半情形是雙方互有勝負。
中國官僚體系的組織本質從秦、漢帝國創造以來就是通才型的,不料運行到唐代時,會往一個局部性專業性方向轉折。這是國家/君主為了一時財政上需求,乃拔擢、並重用財經技術官僚所產生的歷史現象。唐代財經技術官僚所憑藉的財經學術專業資源,來自戰國時期的各國治術以及西漢帝國的經驗,包括《管子.輕重篇》、《史記.平準書》及《塩鐵論》這三個理財文本。但這個財政學知識到了此時,有些管用,有些早已不管用。因此就產生創新的空間,但也遭遇阻力。
這個阻力是一個文化價值理念叢。這個理念叢有其積極面,也有其消極面。在積極面上,它不允許橫徵暴斂型的理財家;但它的消極面卻是,在不分青紅皂白的情況下,連有創意的財政政策也被無情地打壓成橫徵暴斂一族。在唐代中晚期,當商業產能逐漸竄升,達到國家總生產力的一定比重時,仍然不許開拓商稅這一稅源,這就與橫徵暴斂理財家這個混世魔王的為害社會沒有兩樣了。
但終究專業技術官僚還是不為通才型官僚體系所容,並搞得內部烈火焚天,百多年來穩定不下來。皇權因素、官僚體系自主性因素、財政學升級版因素,以及控扼理財的文化價值因素等,全部糾結在一塊,因而譜出了財經技術官僚雛型出現與文化政治這幕歷史大戲。
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 豆瓣
作者: 劉翠溶/石守謙 主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02 - 6
在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中,歷史組有三場主題演講及十七場分組討論,本編收錄其中一次演講及三個分組的論文。這十二篇論文分別涉及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等主題。
十二篇論文涵蓋多樣的主題;時間範圍大多集中於宋代至清代,但有一篇溯及遠古,有二篇下至二十世紀;空間範圍則由西北至江南,乃至臺灣。
中国经济史研究 豆瓣
作者: 全汉昇 中华书局 2011 - 1
《中国经济史研究》分为(一)、(二)两册,包括论文21篇。之(一)的论文有:中古自然经济、唐代物价的变动、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唐宋帝国与运河、宋代官吏之私营商业、宋代寺院所经营的工商业。其中《中古自然经济》是讫今为止研究魏晋以至唐朝中叶中国货币演变的最重要著作,《唐宋帝国与运河》被称为“千古不刊之作”。
中国经济史研究 豆瓣
作者: 全汉昇 中华书局 2011 - 1
《中国经济史研究》分为(一)、(二)两册,包括论文21篇。之(一)的论文有:中古自然经济、唐代物价的变动、唐宋政府岁入与货币经济的关系、唐宋帝国与运河、宋代官吏之私营商业、宋代寺院所经营的工商业。其中《中古自然经济》是讫今为止研究魏晋以至唐朝中叶中国货币演变的最重要著作,《唐宋帝国与运河》被称为“千古不刊之作”。
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 豆瓣
作者: 李伯重 中华书局 2010 - 5
本书是第一部采用国民账户系统(SNA)方法对近代以前中国一个地区的经济进行研究的专著。通过对1820年代松江府华亭和娄县地区的GDP的深入研究以及与1810年代荷兰的GDP的比较,得出了“19世纪初期江南经济已经不再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而是一个以工商业为主的早期的近代经济”的结论。 本书研究也表明:只有从长期历史变化的角度,采用社会科学的方法,把研究纳入全球史的视野之中,才能真正认识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及其走向。
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豆瓣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ethod of the social sciences
作者: 卡尔·门格尔 译者: 姚中秋 新星出版社 2007 - 8
《经济学方法论探究》是卡尔·门格尔讨论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专著。他在这本书中阐述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韦伯异曲同工,成为经济学的基础性方法论原则;他阐述的自发秩序理论则被哈耶克发扬光大。
本书是门格尔一生的集大成之作,其重要性丝毫超越了被我国读者熟知的《国民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系首次译为中文。
從自由到壟斷(全2書) 豆瓣
作者: 朱嘉明 遠流出版 2012 - 1
凱恩斯在《貨幣論》裡頭有一句話:「如果以貨幣為主線,重新撰寫經濟史,那將是相當激動人心的。」這部《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兩千年》就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對中國歷史的一番梳理和解讀。
在這部耗時十年完成的著作,朱嘉明不僅思考當年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後,人民幣如何從沒有「含金量」、同時也不具備一般貨幣功能的通貨,走向市場經濟、進而發生通貨膨漲的過程,他更從歷史的脈絡,去看待貨幣在中國過去兩千年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有了許多新的見解。
秦始皇滅六國,中國從此走入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但其中當時的統治技術還不足以管理這麼大的國家,因而貨幣經濟這一塊,向來是歷朝歷代鞭長莫及的,也因此,中國的貨幣經濟向來表現出濃厚的自由經濟色彩。而秦朝本身的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統一幣制,造成通貨緊縮,「錢貴物賤」。
中國向來是以政治力量的強弱來評判一個朝代的表現。所以像南宋,一般認為是不及格的朝代,但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來看南宋,由於南宋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所積累的財富足以支撐與蒙古長達三十年的軍事對抗,甚至,在蒙古滅宋之後,宋朝的貴金屬財富成為蒙古維持一個橫跨歐亞帝國的資本。
像這樣不同於一般看待歷史的見解,在書中處處都是。而這本書就現實層面最重要的關注在於: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法幣改革以失敗告終,且為人民幣登場鋪了路。在作者眼中,人民幣是法幣的一種延續,而其基本想法都與凱因斯的貨幣思想相關。
目前的人民幣是一種「雙重」壟斷的貨幣,國家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和對支持人民幣的物資資源的壟斷。人民幣成了完全依賴於政府和國家信用的紙幣。在人民幣制度下,中國人民財富的形態只有人民幣,而人民幣為國家壟斷,國家透過人民幣供給數量和物價的不斷變動,實現國民財富的重分配。
在這樣的情形下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能否取代美元,以及如何控制通貨膨脹,都存在許多變數,本書在這部份,恰可提出多角度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