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科学究竟是什么? 豆瓣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作者: 【英】A. F. 查尔默斯 译者: 查汝强 / 江枫 商务印书馆 1982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归纳主义: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
1. 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
2. 朴素归纳主义
3.逻辑和演绎推理
4. 归纳主义科学观中的预见和解释
5. 朴素归纳主义的吸引力
第二章 归纳问题
1.归纳原理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吗?
2.向概率退却
3.对归纳问题的可能回答
第三章 观察依赖于理论
1.对观察的一般看法
2.视觉经验不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像
3.理论是观察陈述的前提
4.理论指导观察和实验
5.归纳主义并未被最后驳倒
第四章 介绍证伪主义
1.支持证伪主义者的逻辑论点
2.可证伪性是理论的标准
3.可证伪性的程度、明晰性和精确性
4.证伪主义和进步
第五章 精致的证伪主义,新颖的预见和科学的成长
1.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可证伪程度
2.越来越增大的可证伪性和特设性修改
3.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
4.大胆、新颖和背景知识
5.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确证观比较
第六章 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1.观察对理论的依赖性和证伪的易缪性
2.波普尔的不适当的辩护
3.实际检验情况的复杂性
4.从历史的角度看证伪主义的不当
5.哥白尼革命
第七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1.研究纲领
1.应该把理论看作有结构的整体
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3.研究纲领内的方法论
4.研究纲领的比较
第八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2.库恩的规范
1.导言
2.规范和常规科学
3.危机和革命
4.科学的进步
5.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第九章 科学:没有主体的过程
1.区别对科学的三种研究法
2.库恩著作中混淆了三种观点
3.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4.对客观方法的进一步支持
第十章 真理、实在论和工具主义
1.朴素实在论
2.朴素工具主义
3.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1)语义学问题
4.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2)认识论问题
第十一章 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
第十二章 两类激进的批评—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无政府状态
1.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的彻底客观性
3.科学史理论
4.再论归纳问题
5.费耶阿本德的认识论无政府状态
艺术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Art
9.3 (22 个评分) 作者: [英]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11
全书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贡布里希爵士,其殚见洽闻,斐然文采之作,往往寥寥数语就能阐发一个时期的整个气氛。他以一本《艺术的故事》极为成功地教会了成千上万的人如何去欣赏前人的绘画,这是一部博学动人的精彩之作,也是有关艺术的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而又最经久不衰的著作之一。
《艺术的故事》自在西方问世以来,已重版二十余次,享誉全球,国内也有几个版本。本版为三联书店版,为艺术史大家、贡布里希研究专家范景中教授的译本,名著名译,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引人入胜。
城市 豆瓣
Cities
作者: [英] 约翰·里德 (John Reader) 译者: 郝笑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 1
《城市》探究了城市存在的原因、形式和功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产生的问题,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城防到下水道,从工厂到市场,从疾病到卫生健康等方方面面。对城市性质、城市生活,以及其结构、发展和居住者,进行了一次引人入胜的探索。
通过对最初的城市毁灭到现在的城市状况的系列研究,里德探索了城市如何联合、发展、兴盛,如何衰落和消亡,如何能够自我重建。他研究了城市与其周围乡村的寄生关系,城市赖以为生的贸易网络和外来移民,城市如何为居民提供食物和用水,如何处理排出的废物。他着力聚焦奥斯曼男爵对巴黎下水道的创造性,在此花费的笔墨一点也不逊于男爵的林荫大道规划;他对疾病和政府问题同样关注;在描述人类生活和建筑物上不分伯仲。
这是一次对城市为何以及曾经为何的全面探究,完全可以比肩于刘易斯·芒福德1962年的经典之作《城市发展史》(The City in Histroy)。
丝路岁月 豆瓣
作者: (英)苏珊·惠特菲尔德 译者: 李淑珺 海南出版社 2006 - 6
在考古发现的残简断片中,10个民族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生存时间不同、个人遭遇不同的“小人物”以其精彩的经历,多视角地展示了公元8-10世纪丝绸之路东段的诸多历史侧面,富有情趣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唐帝国在西域与几个得要政治实体的关系、战争实例、人物活动、风土人情、生存现状。全书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艺术民俗等各个方面,几乎涉及当时一切社会内容的历史场景。
Why Marx Was Right 豆瓣
作者: Terry Eaglet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 4
In this combative, controversial book, Terry Eagleton takes issue with the prejudice that Marxism is dead and done with. Taking ten of the most common objections to Marxism - that it leads to political tyranny, that it reduces everything to the economic, that it is a form of historical determinism, and so on - he demonstrates in each case what a woeful travesty of Marx's own thought these assumptions are. In a world in which capitalism has been shaken to its roots by some major crises, "Why Marx Was Right" is as urgent and timely as it is brave and candid. Written with Eagleton's familiar wit, humour and clarity, it will attract an audience far beyond the confines of academia.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顾锦生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内容简介: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它被认为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幕后推手,关于它的传说广泛流传,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研究了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总结数万封信件的内容之后,首次详尽地揭开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面目。
从布料商人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他们一直保持着世界上第一大银行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商业触觉远远超越了金融的范畴。它是怎样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去除了流传两个世纪的神话,揭示了这个家族经济成功背后的秘密,以及它庞大的政治网络。它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最大的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为我们揭开了全球经济政治背后推手的真实传奇。
点击链接进入英文版:
The House of Rothschild: Volume 1: Money's Prophets: 1798-1848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罗斯柴尔德家族(上)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货币崛起 豆瓣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作者: [英]尼尔·弗格森 译者: 高诚 中信出版社 2009 - 6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在全球信贷紧缩、金融行业出现危机的形势下,“货币”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货币究竟怎样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在书中,我们随货币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欧洲大陆流通的古罗马银币,到成为第一批银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贷者;从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货币”,到今天银行外汇显示屏卜闪烁的数字,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后的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赚一笔?文艺复兴的深层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和美国如何开始成为共同体?《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意义,更清晰地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这个虚拟市场?又怎样整顿自我,重新出发?《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给大家提供厂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理解今口的世界,无疑,它将是当前我们处在历史分歧点,站在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位置时,为我们提供的一部宝贵的指南。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货币崛起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顾锦生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内容简介:它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金融家族,它被认为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幕后推手,关于它的传说广泛流传,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研究了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总结数万封信件的内容之后,首次详尽地揭开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面目。
从布料商人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他们一直保持着世界上第一大银行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商业触觉远远超越了金融的范畴。它是怎样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去除了流传两个世纪的神话,揭示了这个家族经济成功背后的秘密,以及它庞大的政治网络。它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最大的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为我们揭开了全球经济政治背后推手的真实传奇。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罗斯柴尔德家族(下)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何正云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内容简介:去除了流传两个世纪的神话,揭示了这个家族经济成功背后的秘密,以及它庞大的政治网络。它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最大的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为我们揭开了全球经济政治背后推手的真实传奇。
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研究了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总结数万封信件的内容之后,首次详尽地揭开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面目。从布料商人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他们一直保持着世界上第一大银行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商业触觉远远超越了金融的范畴。它是怎样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何正云 中信出版社 2009 - 9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3部:动荡的年代》内容简介:去除了流传两个世纪的神话,揭示了这个家族经济成功背后的秘密,以及它庞大的政治网络。它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最大的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最令人目眩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为我们揭开了全球经济政治背后推手的真实传奇。
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研究了隐藏半个多世纪的文件,总结数万封信件的内容之后,首次详尽地揭开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真面目。从布料商人起家,罗斯柴尔德家族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他们一直保持着世界上第一大银行的地位,而且他们的商业触觉远远超越了金融的范畴。它是怎样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的? 点击链接进入新版 :
罗斯柴尔德家族(中)
尼尔•弗格森经典系列:
金钱关系
顶级金融家
虚拟的历史
帝国
文明
罗斯柴尔德家族(套装共4册)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4部:世界的银行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1部:金钱的先知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2部:金融统治者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未曾发生的历史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丁进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 9
《未曾发生的历史》是一部以严肃的学术态度、从新颖的切入角度深入人类历程的历史著作。它对历史决定论垄断性的盛行加以反思,并赋予偶然性以恰如其分的地位,为历史还原其真实面目。藉此,迷失于目的论历史叙述中的人类终于得以面对质朴的历史细节本身,并对未来作出不再被误导的展望。
书的内容是对世界历史进行一系列假设分析研究,包括“没有克伦威尔的英国”、“英国的北美”、“德国皇帝的欧洲联盟”、“希特勒的英国”等9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 豆瓣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作者: [英]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译者: 高鸿业 商务印书馆 1999 - 4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失业除了传统经济学认为的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还有一种非自愿失业,其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批商品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由于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动,所以失业是因为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后者又是因为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三个心理因素的作用。消费需求不足是因消费倾向递减,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投资需求不足是因为资本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前者是指投资利润率的下降,后者是指人们保留现金偏好。
因此,凯恩斯主张政府要想办法促进有效需求,办法是:增加工资以增加消费,采用累进税增加穷人收入,实行赤字预算与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他认为,刺激投资比刺激消费更重要。它有乘数效应。在研究方法上,它将传统经济学的供给本身创造需求理论基础上的充分就业均衡看作是特例,而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看作常态,由此构造能包容原有经济学在内的更具有一般性的理论。
文化和价值 豆瓣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 黄正东 / 唐少杰 译林出版社 2011 - 4
《汉译经典(02):文化和价值》是作者的札记性著作,收录了作者1914年到1951年关于哲学、历史、宗教、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义学、语言学、伦理学、美学、艺术等问题的评论,简练如洗,议论精深。这些评论既是维特根斯坦主要著作和重要观点的萌芽或酝酿,又是这位哲学大师理论发展的重要佐证,更是维特根斯坦所代表的流派及其学说的“万花筒”。
Civilization 豆瓣
作者: Niall Ferguson Penguin Press 2011 - 11
If in the year 1411 you had been able to circumnavigate the globe, you would have been most impressed by the dazzling civilizations of the Orient. The Forbidden City was under construction in Ming Beijing; in the Near East, the Ottomans were closing in on Constantinople. By contrast, England would have struck you as a miserable backwater ravaged by plague, bad sanitation and incessant war. The other quarrelsome kingdoms of Western Europe - Aragon, Castile, France, Portugal and Scotland - would have seemed little better. As for fifteenth-century North America, it was an anarchic wilderness compared with the realms of the Aztecs and Incas. The idea that the West would come to dominate the Rest for most of the next half millennium would have struck you as wildly fanciful. And yet it happened. What was it about the civilization of Western Europe that allowed it to trump the outwardly superior empires of the Orient? The answer, Niall Ferguson argues, was that the West developed six 'killer applications' that the Rest lacked: competition, science, democracy, medicine, consumerism and the work ethic. The key question today is whether or not the West has lost its monopoly on these six things. If so, Ferguson warns, we may be living through the end of Western ascendancy. Civilization takes readers on their own extraordinary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 from the Grand Canal at Nanjing to the Topkapi Palace in Istanbul; from Machu Picchu in the Andes to Shark Island, Namibia; from the proud towers of Prague to the secret churches of Wenzhou. It is the story of sailboats, missiles, land deeds, vaccines, blue jeans and Chinese Bibles. It is the defining narrative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Capital and Time 豆瓣
作者: John Hick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987
This book, first published in 1973, takes up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capital which had gone out of fashion. It is being reissued in paperback in recognition of the recent renewed interest in this approach. The 'Austrian' theory of capital concentrates on the inputs and outputs in the productive process, and has an advantage over more modern theories of economic dynamics in that it is more naturally expressible in economic term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ver time is taken as a whole, rather than disintegrated. However, this approach had been largely abandoned because it seemed to be unable to deal with fixed capital. Sir John overcomes this problem here by allowing for a sequence of outputs,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dynamic economics are profound and novel.
The Road to Reality 豆瓣
作者: Roger Penrose Knopf 2005 - 2
From one of our greatest living scientists, a magnificent book that provides, for the serious lay reade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sophisticated account we have yet had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 and the essentials of its underlying mathematical theory.
Since the earliest efforts of the ancient Greeks to find order amid the chaos around us, there has been continual accelerated progres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laws that govern our universe. And th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dvances made by means of the r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have deeply altered our vision of the cosmos and provided us with models of unprecedented accuracy.
What Roger Penrose so brilliantly accomplishes in this book is threefold. First, he gives us an overall narrative description of our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and its physical behaviors–from the unseeable, minuscule movement of the subatomic particle to the journeys of the planets and the stars in the vastness of time and space.
Second, he evokes the extraordinary beauty that lies in the mysterious and profou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physical behaviors and the subtle mathematical ideas that explain and interpret them.
Third, Penrose comes to the arresting conclusion–as he explores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two grand classic theories of modern physics–that Einstein’s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stands firm while quantum theory, as presently constituted, still needs refashioning.
Along the way, he talks about a wealth of issues, controversies, and phenomena; about the roles of various kinds of numbers in physics, ideas of calculus and modern geometry, visions of infinity, the big bang, black holes, the profound challenge of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string and M theory, loop quantum gravity, twistors, and educated guesses about science in the near future. In The Road to Reality he has given us a work of enormous scope, intention, and achievement–a complete and essential work of science
从古希腊人探寻我们身边的秩序与混沌的最早期的努力开始,人们对支配着我们生活的宇宙的法则的理解也在不断加速。而通过相对论与量子力学这样的革命性理论而取得的重要进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观察宇宙的视野。在这本书中,作者Roger Penrose首先对我们目前对宇宙的理解给出一个全面的概述,从我们看不到的亚原子粒子的微小运动到漫天星斗的运行。在物质的世界与用以解释和描述它们的微妙的数理概念之间存在一种关系,揭示这一关系中所呈现的美是作者接下来要做的事。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而对现有的理论加以思考。依着这一思路,他在此书讨论了大量的问题、争论以及现象,不仅是前面提到的相对论,还包括正诱惑着科学家们智慧的膜理论等。作者彭罗斯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他曾于1988年与霍金共同分享当年授予物理学家的沃尔夫奖。他的作品《皇帝新脑》、《时空本性》(与霍金合著)此前曾在我国翻译出版。来自《星期天泰晤士报》的评论说,彭罗斯的书揭示了纠结在自然与人类想像力之间的美与精妙之处。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豆瓣
作者: John Bessant / Joe Tidd Wiley 2011 - 5
Developed specifically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n accessible, introductory text written primarily for those studying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but also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degrees with management courses. The book features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such as services (public and private), innov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for development, and creating and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is second edition, the authors develop an explicit process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with clearer links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second editionalso features an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web-based materials, including: tools to suppor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udio and video cases, solutions manual, testbank, additional case studies and image archive. An accompanyingwebsite is available at: www.iande.info
选择理论 豆瓣
Choice Theory
作者: [英国] 阿林厄姆 译者: 陆赟 译林出版社 2009 - 8
本书探讨了各种情境下的理性选择行为:与谁共度余生(确定状态下的选择);是否接受一次死亡率为25%的手术,在面临恐怖袭击之虞时是否搭乘飞机(不确定状态下的选择,前者概率已知,后者概率未知);以何种形式管理个人财产(特殊情形的不确定状态,涉及金钱);一个国家在得知其他国家同样踌躇于是否扩张核能力时,它自己该作何选择(战略选择);选举活动中“简单多数原则”与比例代表制各自的相对优势(集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