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 豆瓣
作者: 蔡天新 2011 - 11
《英国,没有老虎的国家》是数学家、诗人、作家蔡天新根据自己游学英国时期的经历写作而成的游记,作者的足迹遍布英伦三岛,从剑桥到牛津,再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最后到伦敦。他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历史典故、文化习俗、著名建筑、名人轶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下来,鲜活生动,文笔优美。全书采用文字结合摄影照片的体例形式。128篇游记外加近200幅摄影照片,英伦三岛的风土人情全貌跃然纸上。
欧洲同性恋史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弗洛朗斯·塔马涅 译者: 周莽 商务印书馆 2009 - 4
本书除了揭示英、法、德三国处理同性恋问题的不同模式,还告诉大家同性恋问题并非只是性爱史的一个次要部分,它在社会形态和表现的历史上自有其地位,它作为一种吸引或反感的作用揭示一个社会的幻想和恐惧。当然,作者并不企图仅仅借助性爱来解释两次大战之间的阶段、纳粹问题和二战的发生。显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本书也不同于心理学史,尽管有时借助心理分析的假设也能说明问题。作者认为同性恋史研究应该把舆论的恐惧和政府的恐惧区别对待,也许应重新估量性幻想在社会想象中的分量。
现代自然 豆瓣
Modern Nature: The Journals of Derek Jarman
作者: 德雷克‧贾曼 译者: 严潇潇 / 沈盈颖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 - 1
这是备受争议的英国电影导演贾曼公开出版的第三本日记,其品质卓绝超过之前出版的两部日记《跳舞的暗礁》及《自承风险》。在这些写于1989年至1990年的日记中,贾曼讲述了在他被诊断为艾滋病毒阳性后的最初四年里,他如何完全沉湎于邓杰内斯海边小屋的花园里。夹杂于其种植的描述中,是令人陶醉的关于植物和花草的知识。作者按照真实的原貌,回首童年往事以及20世纪60年代的校园生活,而不是用当下何等怀旧的狂热去粉饰它们。坦诚的评述,真挚动人,贾曼技艺娴熟地运用它们,如同在其电影中驾驭影像一样,去再现一个场景或者标注一个句点。尽管结尾戛然而止令读者悬念陡生,但这仍不失为一本罕见的非凡之作。
凯恩斯传 豆瓣
John Maynard Keynes
作者: 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 译者: 相蓝欣 / 储英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5
本书详细记录了20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生。他在逝去的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页。在今天,不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承认他对西方经济学造成的巨大冲击力和影响力,他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他思想中的某些科学成分将激励后人不断前进。
哈罗德所写的传记对凯恩斯的生平作了广泛的描述。虽然重点是介绍凯恩斯的公共生活,即他对经济学和在公职工作中的贡献,但也以很大篇幅描述了凯恩斯的个人生活,包括他的家庭生活,朋友同他的关系、他们的共同兴趣、他的抱负和兴趣以及他的人生哲学。在哈罗德的平实而又生动的描写下,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资产阶级知识界代表人物的凯恩斯的人格跃然纸上。
Complet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豆瓣
作者: Oscar Wilde Signet Classics 2001 - 1
The Complet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includes the two definitive story collections 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 (1888) and A House of Pomegranates (1891).
This volume collects exquisite and poignant tales of true beauty, selfless love, generosity, loyalty, brilliant wit, and moral aestheticism, such as "The Birthday of the Infanta," "The Selfish Giant,"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and "The Happy Prince," among others.
A true classic of wonder for all ages.
Collected Works of Oscar Wilde 豆瓣
作者: Oscar Wild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7 - 9
Book Description
This volume of Poems and Poems in Prose inaugurates the Oxford English Texts Complete Works of Oscar Wilde, which will for the first time provide students of Wilde with scholarly and textually accurate texts of his complete oeuvre. In it, Bobby Fong and Karl Beckson provide reliable texts of all Wilde's poems and poems in prose, including 21 never published in his lifetime, together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locations of extant manuscripts; bibliogaphical details of each poem's publishing history; commentaries that identify and clarify contexts and allusions to figures and events; and emendations and variant readings, in manuscripts and printed editions, which illuminate Wilde's craftsmanship in revising. The variety of poetic forms in Wilde's 199 poemsDSfrom his earliest known verse, written while a student at Oxford, to his final masterpiece, 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DSreveals a versat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that previously has often been overlooked. Many of the poems, most of which were written before Wilde achieved fame, express themes developed in his later work in prose and drama, pointing to a continuity now perceived by critics. This new edition includes an informative introduction by Ian Small, one of the general editors of the Complete Works, which provid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Wilde's care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publication of his poetry, and insight into the current resurgence of scholarly interest in the man and his writing. Public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will confirm Wilde's centr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Modernism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bout Author
Born in Ireland in 1856, Oscar Wilde was a noted essayist, playwright, fairy tale writer and poet, as well as an early leader of the Aesthetic Movement. His plays include: An Ideal Husband, Salome,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and Lady Windermere's Fan. Among his best known stories ar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The Canterville Ghost.
Book Dimension :
length: (cm)23.2                 width:(cm)15.2
政治哲学导论 豆瓣 Goodread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9.4 (22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沃尔夫 译者: 王涛 / 赵荣华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9
本书涉及政治哲学所有的重要论域(包括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民主、自由、分配正义和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展现西方两千五百年间的哲人智慧(包括柏拉图、霍布斯、洛克、卢梭、密尔、马克思、罗尔斯等)。作为一本导论性著作,本书旨在带领你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公民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都会遇到的,而且必须回答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讨论问题的方式是开放性的。他不是要告诉你最终的答案,而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把这些问题娓娓道来,通过展示伟大政治思想家的论证来帮助你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书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国文字,中文版根据英文最新修订版译出。任何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获益。
产品的诞生 豆瓣
作者: (英)哈德森 编著,刘硕 译 译者: 刘硕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9 - 8
《产品的诞生:从概念到生产经典产品50例》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豆瓣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作者: [美] R. H. 科斯(Coase, R. H.) / [美] 阿尔钦(Alchain A.) 译者: 刘守英 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的主要内容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是一本关于产权与制度变迁理论的论文集,反映这两个学派的分析特征、重要假说和政策意义。
企业、市场与法律 豆瓣
作者: [英国] 罗纳德·哈里·科斯 译者: 盛洪 / 陈郁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6
《企业、市场与法律》收录了罗纳德·哈里·科斯的七篇论文。《企业、市场与法律》的核心是《企业的性质》、《边际成本的论争》和《社会成本问题》,其余几篇或拓展、或说明、或解释了上述三篇文章的观点。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为纪念一篇经济学论文发表50周年,举行了一次学术讨论会。这篇论文就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罗纳德·哈里·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
Utilitarianism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ohn Stuart Mill Hackett Pub Co 2002 - 6
This expanded edition of John Stuart Mill's Utilitarianism includes the text of his 1868 speech to the British House of Commons defending the use of capital punishment in cases of aggravated murder. The speech is significant both because its topic remains timely and because its arguments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to questions of large-scale social policy.
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 豆瓣
作者: [英] 亨利·希金斯 译者: 林步昇 大家出版社 2010 - 5
媒體推薦
「我就不多說了。閱讀,然後開始談論吧!這是一本非常機智而又趣味橫生的書。」
--英國評論家/John Sutherland
「這本書舉出許多真實又讓人發噱的場景,然後給予最精確的建議,告訴你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談論你沒讀過的經典。我想我會買一本送給我老弟!」
--英國讀者
內容簡介
上帝用六天創造世界 不是讓你用來死讀書的!
必讀書目+重點導讀+情節摘要+角色說明+深度評論+冷門知識+技巧整理
專家出馬總整理 真的不用讀完一本書!
本書適合:
‧想快速了解西方經典(但生命卻常被困在更美好的事物中而無法逐一閱讀)的人
‧喜歡掉書袋但不希望把書掉個滿地的人
‧因為沒讀過的書太多而有職業焦慮的人
‧想讀經典很久但每次翻不到10頁就不支倒地的人
‧每次要寫讀書報告就很苦惱的學生族群
‧推甄、面試學生的超實用錦囊
感謝上帝!幸好你有這本書。
不管是如滔滔江水的《追憶似水年華》,或可能見都沒看過的《古蘭經》,還是改編自莎士比亞與珍.奧斯汀的電影……現在你都可以高談闊論,令大家刮目相看!作者亨利.希金斯傳授你獨門技巧,就算是沒讀過的書,你在他人面前也可以講得口沫橫飛。
而對於這些「應該要讀過」卻「還沒有讀過」的偉大書籍,作者也一箭穿心地道出書中要旨(但丁的幽暗森林正是我們內在的一個角落),謔而不虐地挑戰既定偏見(珍.奧斯汀寫的不就是一堆舞會和紈褲公子哥嗎),並提供貼心實用小伎倆(給你十句適用於社交場合的莎翁名言),讓你在老師面前侃侃而談、同事面前抬頭挺胸、朋友面前得意勝出、女友面前大展威風。
現在讀這篇介紹的你(在讀對吧?不然你在幹麼?)--別再考慮了,這本書正適合你!
佳句摘錄
* 通常判斷一個人是否「鑽研過文學」,只需要看他是喜歡直接了當說出評價,例如「我超愛《塊肉餘生記》的前200頁」(聽起來很拙),還是偏好咬文嚼字地說「這本小說融合了不可知論中的社會文化束縛」。其實學術界不愛用「書」和「小說」之類的字眼,諸如「文本」、「論述」、「文學創作」才是王道。
*喬治.歐威爾曾在書店工作過,這份工作經驗帶給他的啟示有二:第一,一般人真正的品味和佯裝的品味差距甚大;第二,整天和大量書本為伍,絕不是什麼振奮人心或很有氣質的事。種種書籍只證明了名譽無常。
*做作的人遇上一次就夠你受了,要讓對方知難而退,可以玩大一點:方法一,信手拈來名言錦句,嚇唬一下對方,例如伏爾泰的句子:「油嘴滑舌一無是處。」或桃樂西.帕克所說:「這本小說不應輕輕丟到一旁,而該用力甩得遠遠的。」
*以下五點出自普魯斯特,就算無法改變人生,也有助你善用人生:
1. 愛聊自己的事沒什麼關係。
2. 歷史的真相飄忽不定,但是……
3. 過往從未真的離我們遠去。
4. 避免陳腔濫調。
5. 任何事物都有所關聯。
本書目錄
一、開門見山:為什麼要聊自己沒讀過的書?
二、你會請珍.奧斯汀共進晚餐嗎?
三、與古人對話:當維吉爾遇上荷馬,當拉丁遇上希臘
四、《尤里西斯》在講什麼?
五、你想加入但丁俱樂部嗎?
六、讀詩有什麼用?
七、讀莎士比亞,庸人自擾?
八、聖經到底在講什麼?
九、如何開口談古蘭經?
十、普魯斯特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嗎?
十一、何必要讀俄國文學?托爾斯泰是誰?杜斯妥也夫斯基又是誰?
十二、為什麼大家老愛談十九世紀的小說?
十四、「難以下嚥」的兩本書:《唐吉訶德》和《源氏物語》
十五、其他古老傳說:伊索寓言、天方夜譚以及喬叟之作
十六、如何打發愛談哲學的人?
十七、非關萬物簡史:一窺科學中的偉大思想
十八、誰是當代重量級作家?英美小說大不同
十九、沒讀過當紅暢銷書,該用什麼藉口搪塞?
二十、結語,闔上本書之前……
经济理论的回顾 豆瓣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5th Edition)
作者: 马克•布劳格 译者: 姚开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1
本书描述了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确切地说是从大卫•休谟到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思想的历史,但这是一个不同的历史。
首先,这是关于经济学理论而不是关于经济学教条的历史,换句话说,它只注重理论分析。其次,它包括了具体的读者导读(Reader’s Guide),其内容涵盖经济学史上的九大重要著作,作者分别是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马克思,马歇尔,威克斯蒂德,威克塞尔,瓦尔拉斯和凯恩斯。这也是为了鼓励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伟大经济学家的作品更加熟悉。
这本书该怎么读?答案是从头到尾。但是,这答案从来不能满足那些喜爱钻进书里,仔细一页一页浏览的读者。对那些读者,必须强调的是,书中的论点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另外后面的章节要用到前面几章介绍过的知识:书中有大量关于以前所介绍的内容的小结,没有一章是完全自给自足的。简而言之,这是本书用来学习经济学,学习“昨天的”和“今天的” 经济学。
第五版在原来7篇关于经济学著作的读者导读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关于瓦尔拉斯的Elements of Pure Economics 和凯恩斯的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的读者导读。另外对关于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的章节有少量但十分重要的附加内容,主要的附加内容都是关于边际生产力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以及福利经济学的章节。关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论述被大量修改,进一步阅读提示(Notes on Further Readings)也得到了修整和更新。
“据说只有一个马克•布劳格,经济思想史的老前辈。不过事实上有五位,而且每一个都比他前任更优秀。这本他巨著(magnum opus)的最新版——严谨而又充满智慧,虔诚而又打破常规,其不变的核心是充满着新的洞察力——是最好的一版。我不能想象一个学者的阅读文献中——或说一个学生的文献——没有它会是什么样。”
——Robert Heilbroner
“当说到经济思想和理论史的研究时,马克•布劳格的《经济理论的回顾》是在过去30年的同类文献中分析最透彻,最具深度、广度,最具有学术意义的优秀的作品。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本书的新的,修订过的第五版的出现是特别有价值的。尽管该学科面临的来自数学分析方法的威胁有所消退,但危险可能来自其他新兴的经济学科。不过最令人放心的是,马克•布劳格的著作,作为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支柱之一,会继续产生新的版本直至下个世纪甚至下个千年。” ——Terence Hutchison
反思财产 豆瓣
Thinking about Property: From Antiquity to the Age of Revolution
作者: [英] 彼得·甘西 译者: 陈高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在这一著作中,作者探究了古代关涉财产的“基础性”文本,以及19世纪早期之前的思想家们在不同语境下对它们的接受情形。这些文本包括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理想政体的描述,耶稣关于弃绝和贫困的教义,黄金时代叙述,以及人类从原始公社性到所有权制度转变的其他阐明。在19世纪早期之 前,认真思考过私人所有权的合法性问题的,包括政治思想家、神学家和法理学家。作者所涉及的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耶稣、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巴托鲁斯、奥康的威廉、米斯特拉的普莱桑、格劳修斯、普芬道夫、洛克、休谟、卢梭、康德、黑格尔和蒲鲁东。同时,作者充分论述了权利学说的历史发展,尤其是财产权。藉此,作者质疑了这样一个主导性的历史范式:古代世界对权利学说贡献甚微,甚至了无贡献。最后,作者对美国和法国革命中的权利宣言进行了比较研究,解释了为何法国人认为财产权是不可剥夺的,而美国人却不这么认为。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豆瓣
作者: Bertrand Russell Liveright Books 1999 - 2
Bertrand Russell describes 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as the putting together of some remarks on the state of happiness which are inspired by common sense, rather than any profound philosophy or deep erudition. It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many people who are unhappy could become happy by well-directed effort. --This text refers to an out of print or unavailable edition of this title.
幸福之路 豆瓣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8.9 (27 个评分) 作者: 伯特兰·罗素 译者: 傅雷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4
英国著名哲学家贝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著,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罗素是20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数学家、散文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罗素一生驰骋于数学、逻辑、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对20世纪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誉为“世纪的智者”。1950年,罗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旨在表彰他的“哲学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在本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做出一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感到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他们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够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该书晓畅明白,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国内也曾有多个译本刊行。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译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
译者傅雷系我国现代杰出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他从1929年起,就开始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几十年来,一直奋发不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使他的许多译作已近乎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国内外赢得崇高的声誉。 他一生所译世界名著达30余部,其中巴尔扎克的名作《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罗素的《幸福之路》等都是我国广大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翻译精品。
自由之路 豆瓣
作者: 伯特兰·罗素 译者: 李国山 西苑出版社 2004 - 7
《自由之路》原中译本长达五十余万言,其哲理性及喻理性均不敢指逆,但就生活于信息爆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今国内读者而言,难得将全书从头至尾地通读。“思考·思辨·思索”译丛所选定的《自由之路》较好地体现了罗素的烈社会关怀风格和正义、良知、壑智、温情、多姿多彩的博大胸襟。在书中,作者凭借他丰富的政冶的现实社会中,体现超越相对的人生自由,他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地考察了一下壮大过程,继而对它们进行批判地分析,虽然其中没有哪一派是尽善尽美的,可它们都对未来社会的蓝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读《自由之路》,可使广大读者了解自己的根本意义。
我的哲学的发展 豆瓣
作者: [英] 伯特兰·罗素 译者: 温锡增 商务印书馆 2001 - 2
作者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分析哲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本书写于1959年,是罗素对自己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回顾。作者认为,虽然他的哲学发展可分为不同的阶段,但有一宗旨始终没变,这就是他急于要发现究竟有多少东西我们能说是知道的,以及知道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书中叙述了他如何由相信新黑格尔主义转向摩尔的新实在论,并和怀特海一起写下《数学原理》三卷本的巨著,又如何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与维氏共同创立逻辑原子主义的历程。本书作为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第一手材料,有其特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