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元年 - 标记
君主论 豆瓣 Goodreads
8.7 (11 个评分) 作者: (意) 马基雅维利 译者: 刘训练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 - 4
1815年6月18日,有人在拿破仑•波拿巴的马车座驾中发现了一些书籍文件,其中包括一份手稿……让人喜出望外的是,这份手稿不仅是《君主论》的新译本,而且页边还标有出自波拿巴之手的评注,这些评注涵盖了他担任将军、执政官、皇帝乃至被流放在厄尔巴岛的多个时期。
波拿巴不同的评注与不同的社会情形和政治局势息息相关,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份非常有价值的评论,让人不带成见地辨别出马基雅维利的话中哪些是针对“新君主”所说,哪些是针对其他人所说……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本质将呈现在我们的这一版本中。
本书采取权威的《君主论》英文本和拿破仑批注法文本,两种译文相对照,详细展现了拿破仑在将军、执政官、皇帝、流放等四个时期对《君主论》的不同批注内容,有助于人们深化对《君主论》和拿破仑的认识,是西方政界特别珍视的“资治宝典”。
2022年7月2日 已读
大帝一直在发弹幕,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真是残暴的可爱啊!
作者:统一并建立王朝是值得钦佩的
将军时期看书:我没有这么高的目标,略过
emperor时期看书:不,你有。
君主论 豆瓣
7.3 (6 个评分) 作者: [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 译者: 潘汉典 商务印书馆 2017 - 5
《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思想家、外交家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本书自1532年开始印行,迄今480多年,从西方到东方,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界等领域引起巨大的反响,与《圣经》《资本论》等一起被西方评论界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
2022年7月2日 已读
。。这个翻译。。。
她的国 豆瓣
Herland
7.4 (16 个评分) 作者: (美)夏洛特·吉尔曼 译者: 王骁双 / 朱巧蓓 译言古登堡计划/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4 - 6
《她的国》是吉尔曼写于1915年的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书中描绘了一个仅由女性组成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里,女性通过单性生殖繁衍后代。她的国社会安稳、没有战争和纠纷,也没有统治和被统治。作者在《她的国》中构建了一个只有女性的乌托邦,从逃离到自由,从疯癫到自我实现,《黄色壁纸》里那个痛苦挣扎的吉尔曼已蜕变为一位成熟自信的女权作家,用文字建构出一个让男性或害怕、或不屑、或崇敬的女性理想国。通过误闯进她国的三个男人与她国女人之间的不断互动,我们在现实社会中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那些社会规范、意识形态逐渐遭到质疑、颠覆,最终彻底瓦解。
短篇代表作《黄色壁纸》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运用众多女性哥特元素,揭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禁锢,更为重要的是任何试图反抗的女性面临被定为疯癫的危险。这部作品为对以后的女性主义文学影响深远。
2022年6月25日 已读 弃,翻译负一半责任
知青咸淡录 豆瓣
作者: 邹静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关于插队生活的小故事一堆 精彩
2022年6月17日 已读
有一种味道只有特殊年代的人能写出来。北大荒这个词我只是在书上见过,亲生经历过千里平原人民啃树皮的情形,他编的剧怎么会是爽文呢,分明是血泪史。真的很想当老师的研究生,可惜我出生太晚了😷
她们自己的文学 豆瓣
作者: 伊莱恩·肖瓦尔特 译者: 韩敏中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 - 4
伊莱恩·肖瓦尔特所著的《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路来的批判性断代文学史著作,为20世纪80年代起女作家和女性作品研究的爆炸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作者提到近200名当时湮没无闻或不入文学史的女作家;除了公认的文学大家勃朗特、爱略特和伍尔夫仍得到极为详尽的分析之外,《她们自己的文学(英国女小说家从勃朗特到莱辛)》中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和评论了19世纪的盖斯凯尔、克雷克、朱斯伯里、林顿、奥利芬特、布雷登、布劳顿、伍德、休厄尔、扬、罗宾斯、格兰德、施赖纳、埃杰顿、沃德及20世纪的曼斯菲尔德、理查森、莱辛、德拉布尔、拜厄特和卡特等二三十位女作家的创作。1999年的增补版在原书的前后各增加一章,回首20年问女性文学批评领域的巨大变化,回应对此书的各种批评,并把论述的下线拉到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
2022年6月10日 已读
茶园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残雪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20 - 9
一、《茶园:残雪全新小说自选集》是宝藏作家残雪全新创作并精心挑选的小说集,收录新创作的十七篇小说。
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高居第三,与村上春树并列,2020年位列第十,是离诺奖很近的中国女作家。
三、无论是从上个世纪的先锋文学热潮,再到如今的流量时代,残雪从未 迎合过外 在,始终拥有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和标准。她像安·兰德一样傲慢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信仰,也像伍尔夫一样有着纯净敏感的心灵和令人嫉妒的写作天分。这本书是你认识残雪的捷径,但也不仅仅只是一条捷径。
四、“我写的全是平凡的人,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去效仿的人。他们热爱生活而又不随波逐流,总是在追寻生命的真谛,执着地分析和运用自身的自由本能。”
欢迎来到诺奖热门候选人残雪以文字所围筑的精神迷宫。
如果说阅读残雪的长篇小说是暗无天日的艰苦劳动,那么阅读残雪的短篇小说则是在劳动时收获诗情画意。这部由残雪精心编选的十七篇小说集是一条你认识残雪的捷径,通往残雪所开凿的那个庞大而隐秘的文学世界。
毫不夸张地说,当你走进这座迷宫,你将看到一个个诡谲离奇的景色:每逢夜晚就要迎接赶尸鬼的守夜人,坚定的独身主义者爱上一个不存在的人,在高楼大厦间飞墙走壁的蜘蛛人……
在光怪陆离的情节中,残雪以质朴、清晰、凝练、饱含清新诗意的文字,探索自己和人类心灵世界幽暗而辽阔的边界,以人物去捍卫和演绎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歌颂每个人灵魂的复杂与不可名状。
我用奇诡的叙事将诗情浓缩,拨动心灵里面最隐秘的那些弦,将读者带进那种最新奇的、冒险性的体验。这些小说虽然短小,但你必须高度集中你的精力去凝视,去冥想,这样才会有收获。
——残雪
2022年6月8日 已读 读的诡异的时候房间灯突然灭了,吓我一跳()作者思维好跳跃,有自己的逻辑。我知道她在隐喻,可是我看不懂…放弃。
北魏佚书考 豆瓣
作者: 朱祖延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 - 7
2022年6月5日 已读 “每与余论《易》,余以《左氏传》卦解之,遂相劝为注,故因退朝之余暇而为之解焉”,很久之前有个姐妹推测过他不擅长天象…偏偏周易注丢了无法考证。。嗯。
临水的纳蕤思 豆瓣
作者: 吴晓东 2015 - 11
《临水的纳蕤思: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选择一系列母题意象作为研究现代派诗歌的微观化视角,通过对现代派诗歌派的文本细读,深入探讨现代派诗人的主体心灵世界和审美化的艺术形式。作者试图从理论建树和文本分析层面建立现代派诗歌研究的意象——母题诗学,表现出一种理论和方法论的原创性思维,而且对文学性和诗性分析颇有心得,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对文学文本的悟性。
2022年5月10日 已读
章节是重复的,印刷问题还是原稿就这样?标题水仙论最佳
咀华集·咀华二集 豆瓣
作者: 李健吾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 5
本书是从现代著名作家李健吾先生的作品集中选出的一些文学评论,对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作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比较和综合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批评风格,是文学批评论文中的佼佼者。
李健吾(1906—1982),笔名刘西渭,其一生于小说、散文、文学批评、戏剧、翻译及法国文学研究均有卓越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批评家和翻译家。生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咀华集》出版于1936年,《咀华二集》出版于1942年,这两本书容纳的文字不多,看上去还是一棵稚嫩的小树,然而它已经具有了长成参天大树所必需的种种素质。李健吾认为,批评是独立的,不以作者的是非为是非,批评者有阐释的自由。维护批评的尊严并不以贬低创作的地位为代价,批评者与创作者是平等的,但更是谦逊的,取对话的态度。然而,批评者的谦逊并非意味着批评主体的丧失,恰恰相反,批评主体的确立不表现为教训、裁断甚至冰冷的判决,而是在与创作主体的交流融会中得到丰富和加强。批评也是表现,因此可以是美的。李健吾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具文学性的批评家,西方的“寻美的批评”和中国的诗文评传统,这两条线的交汇造就了一种以印象和比喻为核心的整体、综合、直接的体味和观照,这就是李健吾的批评,一种自由的批评,一种明智的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 本书所收文章以初版《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为准,删去了被批评者的答辩文章。 为了尊重原作,除了个别标点及明显的排印错误外,本书的一些习惯用法及其措辞均依旧原文排印,其中个别不符合当下习惯者,请读者谅解。
2022年5月10日 已读 印象流,学到了很多比喻,奇奇怪怪的评论集,欣赏不来
岁时 豆瓣
作者: 萧放 中华书局 2002 - 3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岁时文献资料的深刻思考,结合田野考察,向读者解释了:在中国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蕴育了中国民众特有的岁时观念,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体系。在历史—现实的时间流程中,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诸多节庆中,我们体味到了中华民族不息的生命意识,感悟到了民众情感的凝聚,历史的传承、社会活力的延续。
2022年5月10日 已读
顿悟的时刻 豆瓣 Goodreads
8.1 (52 个评分) 作者: 张悦然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意味着一次顿悟。
作家张悦然首部文学评论集,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召唤隐匿文本显形。从人物、视角到冲突、情节,以创作的框架,构筑阅读的王国;从乔伊斯、契诃夫到门罗、波拉尼奥,截取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瞬间,淬炼成小说独异的配方。15堂创意写作课,与文学同行者一道,迎来文学顿悟的时刻。
“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时刻。”每个人都可以循着小说发出的光芒,发现自身的遗失之物,并用读和写再次赋予其生命。
◎ 编辑推荐:
一份文学同行者的创作心得和阅读指南
《顿悟的时刻》是张悦然精心写给所有阅读者与创作者的小说课。涉及读书与写作的种种疑问:是什么促使作家动笔写一篇小说?是什么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始了思想的跋涉?大众小说为什么能感动更多的人?次要人物为什么同样要丰满?
60部经典小说的独特阅读路径
全书拆解60部小说文本,梳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属于作家的秩序,用有限的故事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与他人,跨过生命旅程设置的层层路障。同时全面剖析与解读了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门罗等五位同时代的作家作品,凝视当代小说家笔下的爱怜与伤痛、冷酷与慈悲,帮助我们找到身处之地在时空中的坐标,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全面了解我们时代的文学巨匠
作家生平经历,对作品有着怎样的影响?作品背后渗透着作家怎样的创作习惯?书中全面分析村上春树、波拉尼奥、麦克尤恩、门罗等当代文学巨匠的生平与作品,一改小说课惯谈经典著作的局限,让你全面了解与我们同时代的文学巨匠。
2022年5月10日 已读
公主之死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李貞德 三民書局 2021 - 1
丈夫不忠、家庭暴力、流產傷逝──一個女人的婚姻悲劇,牽扯出一場兩性地位的法律論戰。這是西元六世紀一位鮮卑公主的故事:她的愛、恨與婚姻。有人怪她自作自受,有人為她打抱不平;有人以三從四德的倫理定位她的角色,有人以姊妹情誼的心思為她伸張正義。他們都訴諸法律,但影響法律的因素太多,不是人人都掌握得了。這已是一千五百年前的事,為何蘭陵長公主的死,卻宛如歷歷在目?在高舉性別平權的今日,且讓我們看看千百年來,女性的境遇和努力。
2022年5月9日 已读 反正,這書要說的,1.女方出嫁并入男方宗族,想逆轉判決的結果,得靠皇權介入法律。鮮卑遺风影響後世,代子求官、為夫訴屈,「計謀從用婦人,唯鬥戰之事乃自決之」2.父權制,男尊女卑,丈夫毆打妻子罰八十大板,妻子告丈夫要處罰一年,這個讓我想起宋李清照那個官司。。
_x000d_3.儒家思想對家暴的縱容,《麟趾新制》子女不準告父母→唐開放一點,情況是祇有嫡母殺了父親才能告。。。。怎么说呢,还是现代文明好
_x000d_4.「三從之義」,丈夫犯罪,妻族九族連坐,「已嫁之女不坐娘家之刑」,不成立,避禍唯一手段之一是離婚。官員憐惜婦女,充作宮廷當奴婢
政府与市场 豆瓣
作者: [美]维托·坦茨 译者: 王宇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本书是第一部从历史变迁过程和全球经济视角来考察政府经济职能的文献。它回答了政府应当做什么这一根本问题,说明了政府在过去和近期的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本书还对政府未来的经济职能进行了构想。最近一个时期,也有其他经济学著作考察了规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福利国家理论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著作能够如此广泛而深入地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本书作者通晓几国语言,这使他可以综合借鉴前人的诸多研究成果。本书包含了大量统计信息,可以对那些致力于探讨政府最优经济职能的学者提供帮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如何操作,本书给出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2022年4月28日 已读
遷洛元魏皇族與士族社會文化史論 豆瓣
作者: 王永平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7 - 7
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主要围绕迁都洛阳之后的北魏皇族宗室文化习尚之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专题研究,其中对北魏孝文帝个人及其宗室群体的文雅化考述尤深且细。此外,对元魏宗室集团在生活作风方面的腐化及其在北朝后期历史变迁过程中的境遇也有较为深入的专题考述。中编则主要论述北魏迁洛之后及东魏北齐之际汉族士族文化风尚的变化,其中既有对相关文化家族的个案考察,也有对士族名士群体文化风尚的专题研究,从特定的视角和层面论述了当时北方士族社会文化内在变化及其对南朝文化风尚的汲取。下编则以墓志资料为中心,论述北朝后期士族社会妇女群体之相关文化风尚,涉及士族女性之接受教育及其“母教”对士族文化传承的影响、士族女性之佛教信仰、士族女性与元魏皇族之汉化等问题,在辑录了相关专题文献的基础上有所分析与论述。
2022年4月26日 已读 第十九章墓誌看女孩子教育政治就很有意思,崔幼妃yyds,其他算了,引用的还是吕思勉的,一点也不靠谱
金陵十三钗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严歌苓 作家出版社 2015 - 9
此为张艺谋电影《金陵十三钗》原著小说的修订版,亦是严歌苓作品的经典代表。
1937年12月的南京,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美国威尔逊教堂成了临时的避难所,一个美国神甫,十三个秦淮河胭脂歌女,一群避难的女学生,几个流散的中国军人和伤兵,一群日本官兵,在这个局促的空间里演绎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家国仇恨……那些如花的名字,那些姣好的美眷,那些最泼辣轻贱的话语,那些最纯净善良的灵魂,终刻在了那段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历史上。
2022年4月6日 已读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豆瓣
作者: 王立诚 2006 - 6
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编者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许多体会和经验。它系统地阐述了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科技文献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结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及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获取文献的需要,按文献出版类型分别介绍了获取的方法和途径,并结合计算机检索发展需要,增加大量数据库利用介绍。第3版与第2版相比,内容有较大补充和更新。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教材,还可供图书情报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和信息管理人员使用。
2022年4月6日 已读
标记,CET和公务员求职,page222( ^_^ )
重逢 豆瓣 Goodreads
Reunion
7.8 (30 个评分) 作者: [英]弗雷德·乌尔曼 译者: 吴永熹 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4
★作品看点
《重逢》这部“小杰作”(阿瑟·库斯勒)讲述了德国第三帝国崛起前夕,两个身份迥异的少年之间的友谊与命运。一位是身世显赫的小伯爵康拉丁,一位是犹太医生的儿子汉斯,从他们十六岁相识成为莫逆之交,到后来令人心碎的误解与决裂,直至三十年后的清算。故事以犹太男孩汉斯的口吻讲述,背景是那个“为了保持优等民族的纯正性而将无数尸体焚烧成灰烬的年代”,但却是以一种隽永哀愁的小调写成的。书页中有士瓦本柔和宁静、遍布果园的淡蓝色群山,少年们在散发着乳香的黑森林和莱茵河谷中远足漫游,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梨子,野玫瑰遍地盛放……汉斯的家族已在德国生活几个世纪,他的父亲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次负伤并被授予十字勋章,而总爱在苹果树下做针线的母亲热心慈善,喜爱歌剧,从未想过会有任何正常人来质疑他们在这个国家生活和死亡的权利。但暴雨将至,“他被逐出了德国,他的父母被迫自杀了,然而这个中篇留下的余味,却是内卡河和莱茵河畔深色小木屋里当地葡萄酒的芳香。书里没有瓦格纳式的狂暴;它就好像是莫扎特重写了《诸神的黄昏》”。
关于友谊、亲情与对故国深沉的爱,《重逢》是“值得更多人读到的艺术佳作”(麦克尤恩),犹如挽歌穿越了一段不堪回首的沉痛历史,并在其中重新找到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正午的黑暗》作者阿瑟•库斯勒作序推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亲自执笔本书剧本改编,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内容简介
1932年,德国斯图加特市维滕贝格的亚历山大中学,16岁犹太少年汉斯•施瓦茨的班上转来了一个男孩。这个全名“康拉丁•冯•霍亨费尔斯伯爵”的少年是当地显赫贵族的后代,他的到来令全班师生都拘谨起来。
汉斯同其他男孩一样渴望引起康拉丁的注意,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由于对荷尔德林和希腊古钱币的共同热爱,他真的与康拉丁成了莫逆之交。但这份友谊从一开始就笼罩着第三帝国的阴影,反犹形势不断恶化,身份迥异的汉斯与康拉丁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虽然说好了继续做朋友,这段友谊还是走向了尾声。汉斯的父母决定将他一人送往美国;这是汉斯在德国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天,但临别前两个男孩没能真正和解。
三十年后,生活在美国的汉斯成了一个成功的律师,知道父母被迫自杀的消息后,他再未翻开一页荷尔德林的诗集,并试图忘掉那场战争和自己作为德国人的过去。一天,热衷慈善的汉斯收到了亚历山大中学寄来的一封信,信中附有二战中死难的校友名册……汉斯与康拉丁,能否在世界的另一边重逢?
2022年4月5日 已读 两个少年,两个国家,两个观念。
哈姆雷特 豆瓣
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8.9 (7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译者: 方平 2020 - 7
莎士比亚的杰作是公认的人类文化瑰宝,而《哈姆雷特》又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作品,是人类文学史乃至文明史上最著名的篇章。本书的译本是著名莎学家和翻译家方平先生潜心于莎士比亚研究、以诗译诗的重要成果,并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绘制的全套经典插图数十帧,充分满足读者研读莎剧、赏玩插图、图书收藏的需要。
2022年4月4日 已读 2016的没找到,先标这。一口一个婊,叹为观止。(´`;)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钱理群 / 陈平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8
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2022年4月2日 已读 日本学者是真鸡贼,给你绕主义上去,这种话一错就完了,但是人家出书一开始就大大方方谈了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豆瓣
作者: 周作人 译者: 锺叔河 编订 岳麓书社 2019 - 1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九三二年九月北平“人文书店”初版。和周作人的其他文集不同,除了一篇小引,它的内容并非周氏本人写作的文字,而是一个学生听他讲演的笔记。
一九三二年三四月间,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在辅仁大学做了八次讲演。《小引》云:“所讲的题目从头就没有定好 ,仿佛只是什么关于新文学的什么之类,既未编讲义,也没有写出纲领来。”当时听讲演的学生邓广铭(恭三)却详细做了听讲笔记,整理后送交周作人审阅,这才有了这本“小而可贵的书”(钱锺书语)。初版本封面书名由沈兼士用行书题写,署名“周作人讲校·邓恭三记录”。
书后有附录两篇:周作人《论八股文》和《沈启无选辑近代散文钞目录》。
我社一九八九年六月据人文书店本校订印行,此次仍依该本加校重版。
2022年4月1日 已读
或许可以改名八股文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