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和元年 - 标记
只是一首歌 豆瓣
Just A Song
作者: [美] 宇文所安 译者: 麦慧君 / 杜斐然 2022 - 3
作者聚焦并追踪北宋时期,词如何从宴饮助兴的表演文本——歌词,历经创作、传唱、抄写、结集诸过程,最终衍变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并逐渐取得与诗歌并举的正统地位。
宇文所安一方面从表演实践、文本传播、作者问题、词集编纂与流变等全新角度将词史看成“词集史”而非“词人史”;另一方面又对代表性词人如柳永、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分析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与影响,力图从多个层面呈现词的历时性发展及其作者化、风格化和经典化的过程。
2022年5月11日 想读 对不起,我看见这个名字差点以为这是非主流小说,我给你砰砰砰磕头道歉
堕落论 豆瓣
墮落論
7.8 (28 个评分) 作者: [日]坂口安吾 译者: 高培明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2018 - 7
以无赖之姿对抗陈旧日本社会规范
以犀利笔触道出战后日本社会症结
备受三岛由纪夫激赏 与太宰治齐名
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大师
“伟大的退步主义者”坂口安吾代表作品
~~~ ~~~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堕落论》是其代表作品。本书收录其17篇代表性随笔和评论文章,既有对日本文化的自我感受,也有对战后日本社会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文学的严肃探讨。坂口的文章精准而犀利,其观察力如同手术刀一般,总能一下戳破事物表面的虚饰,直抵其核心与本质。这些文章曾在战后百废待兴的日本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年轻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坂口曾被《读卖新闻》评为“最贴近年轻一代的战后作家”。
~~~ ~~~
太宰治被视为圭臬,而坂口安吾则渐渐被大家遗忘,就像石头浮在水面,叶子却沉下去的事情一样。——三岛由纪夫
2022年5月10日 想读
道与庶道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韩明士 译者: 皮庆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道与庶道:宋代以来的道教民间信仰和神灵模式》探讨了中国宗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民间诸神是否为现实官僚的投影。作者以宋、元时期源于江西抚州华盖山的三仙信仰、道教天心派为例,穿梭于古今之间,融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为一体,既提供了一幅宋、元时期抚州地方宗教实践的真实图景,又令人信服地指出,中国人眼中的神祗有两种模式——官僚模式与个人模式,也就是书中所说的“道”与“庶道”。信众固然会将神祗当作官员,但更常见的是以个人化方式向神祗祈求、许愿。神祗是官僚还是个人化的保护者,一直取决于信奉者、陈述者在何种语境,以及出于何种目的。
2022年5月4日 想读
行政改革和社会政策的创新 豆瓣
作者: 黄汉标,陈春声 2017 - 1
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德国专题研究班”第一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德国公共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和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的诸多公共管理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转变观念、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2022年4月28日 想读
政府职能转型: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服务 豆瓣
作者: 汤蕴懿 等 2013 - 5
本书系中国梦与上海新发展研究丛书之一种。中国梦代表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在这一过程中,上海要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近日在沪考察时强调的,坚持科学发展,用改革开放的新举措,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作出示范、走在前列。为此,上海社科院组织本市社科界开展系列课题研究。本丛书即为相关研究成果体现。
2022年4月28日 想读
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 豆瓣
2008 - 6
《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通过研读和梳理国内外关丁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成果,结合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实践,试图总结和提炼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从理论上探讨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政府实行公共服务的新机制,如市场化、政府绩效管理等。政府由重管制向重服务的职能转换是全球行政改革与发展的丰流导向。从国内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和谐社会建设,都对建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2022年4月28日 想读
公主之死 豆瓣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7.8 (33 个评分) 作者: 李贞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 6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围绕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的共识和歧异之处,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2022年4月26日 想读
朱元璋的政权及统治哲学 豆瓣
Pouvoir et philosophie chez Zhu Yuanzhang
7.6 (5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骊 译者: 莫旭强 / 胥弋 校 后浪丨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 - 8
唯一一部用西方语言写成的关于朱元璋的研究专著
一部广泛论述朱元璋政权建立及施政方方面面的汉学著作
◎ 编辑推荐
☆ 关于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专制的帝王之一。在漫长的中国帝制时代,他史无前例地废除了丞相职位,将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他在政治上实行高压政策,但不 只是依靠高压手段维持统治,他所建立的明朝,有一套完整、复杂的政权体系以及行之有效的典章制度。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虽然被大清王朝取代,但他亲手建立的制度以及推行的改革措施,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彻底湮灭,其中大部分仍然为清朝所沿用。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汉学著作,作者认真剖析了中国政治思想当中法家与儒家之间的哲学角力、政治权力的本质及其局限性。作为唯一一部用西方语言写成的关于朱元璋的研究专著,此书不仅广泛论述了朱元璋政权建立及施政之方方面面,内容广泛,而且从政治哲学的高度,对其政权进行了甚有特色之剖析,提出了不同他人之评判,表现出了勇于探索的治史态度。
◎ 名人推荐
☆ 法国滨海大学马骊教授对朱元璋做出全新的解读,一句“朱元璋生活的时代比欧洲的启蒙时代,早了近四个世纪”,就足以令人振聋发聩!当多数人对朱元璋的评价陈陈相因的时候,马骊教授的论述让我们睁大了眼睛。
—— 毛佩琦,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
☆ 这本书研究方法的独创性及文化涉猎之广,令人印象深刻。马骊女士的博学及其令人信服的才能,使其对朱元璋的研究深入到各个层面,成就斐然。
—— 乐维(Jean Levi),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汉学家
2022年4月26日 想读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 豆瓣 Goodreads
7.7 (21 个评分) 作者: 张秋子 新星出版社 2022 - 1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文学阅读的生命化》是在大学教授外国文学课的张秋子老师的随笔集。本书并不是“文学批评”,相反,作者特意要远离“学院派的臭毛病”,彻底打碎那套脱离个人感受、用陈词滥调代替思考的方式。它提供了一种十分基础的阅读方式——文本细读,带领我们借助文学阅读重建感受力。<br /><br />本书通过一个个非常具体的细读案例来捕捉文学阅读中的心灵震动,从而深化文学体验,并切实将知识与个人体验建立连接。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解决了一些工具方法和思路的问题,下篇则较为具体地细读了歌德、纪德、卡尔维诺、石黑一雄等的作品。
2022年4月25日 想读
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 豆瓣
Homer on Life and Death
9.8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加斯帕·格里芬(Jasper Griffin) 译者: 刘淳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一部关于荷马研究中的经典之作,从生与死的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引导我们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
通过对《奥德赛》《伊利亚特》等荷马史诗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引导读者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
1.作者是牛津大学古典系教授,荷马研究专家。
2. 聚焦于读者耳熟能详的《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经典文本,对其中涉及的人物性格、场景设定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描绘与分析,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宏伟的史诗画卷。
3. 为对荷马史诗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阅读指引与参考。
本书是一部关于荷马史诗的精彩专题研究。作者从史诗文本出发,从生存与死亡这一永恒主题切入荷马史诗的解读,对荷马史诗中的场景描绘、人物刻画等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史诗中有关神明和命运的重要问题。作者通过平易、细致的讨论,引导读者进入荷马所勾勒的世界。同时,作者也回应了一些荷马史诗批评中的重要问题,不仅适用于热爱荷马史诗的普通读者,也能为史诗不同阶段的研究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2022年4月25日 想读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豆瓣
作者: 侯旭东 2022 - 2
本书将宏观与微观结合,利用传世文献与佛教造像记、碑铭墓志、竹简等,在国家制度的背景下,对北朝时期乡村社会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考察,涉及“村落”的性质、时空分布状况、“宗族”的含义、“三长”的地位、乡里与村民空间认同、“市”的多重意义、民众的国家观念与国家认同、朝廷视野中的“民众”,等等,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丰富的北朝基层社会图景。增补的《北京大葆台汉墓竹简释义——汉代聚落自名的新证据》一文揭示了在乡里编制之外汉代聚落带有自名的现象;《魏晋南北朝地方社会》 则对这一时期乡村社会情况做了综合性的概括。
2022年4月25日 想读
洗铅华 豆瓣
作者: 七月荔 2021 - 5
如果穿越成为虐文里的女配该怎么办?
一个怀揣梦想即将步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书了,还落了一个人人喊打的恶毒女配角色。
奸臣父亲、纨绔兄长,原女配前期已将坏事做尽……那么,一手烂牌有多大机率能打出王炸?她只能试试看。
虽有上帝视角加持,却无半点女主光环,霸道男主、痴情男二……通通与她无关。原女主谈笑间信手拈来的深情,却是身为女配的她可望而不可即的。
她一个没人疼、没人爱的炮灰女配,能在小言文里逆风翻盘、收获爱情吗?
2022年4月24日 想读
旧时燕:文学之都的传奇 豆瓣
作者: 程章灿 2021 - 1
南京,这座千年名城,何以成为“文学之都”?
或许从千年流传的典故中,从南京人心领神会的词汇中,可以一窥端倪。
著名文史专家程章灿教授,从千年流传的典故中,从文学历史的诉说中,解读南京的历史文脉,寻觅城市的文化之根。
旧时燕子、金陵王气、虎踞龙蟠、青骨成神、六代乌衣、旧时王谢、霜深高殿、岩壑栖霞、烟雨楼台、有女莫愁、骑鹤扬州、高阁临江、百斛金陵、名士风流、叶落半山……南京这座城市,有太多的典故流传,这些典故是城市文化精魂的凝缩。
每一个典故,都蕴藏着传奇的演绎、历史的烟云和文化的脉络,孕育着城市的文学性情。这座城市在绵延不绝的文脉传承中,诗意盎然,生生不息,滋养和激发着一代又一代文人佳士的文学情怀。
2022年4月23日 想读
从柏拉图到巴特 豆瓣
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An Introductory History
2.0 (7 个评分) 作者: [澳] 理查德•哈兰德(Richard Harland) 译者: 韩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 1
本书评介了自柏拉图到罗兰•巴特的重要文艺思潮发展阶段,以及这些阶段中的重要思想家,内容包括理论家的著述提要、理论流派的划分和各个时期理论发展的情况等,还结合当代文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不少令人深思的问题。
2022年4月21日 想读
文学理论 豆瓣
Theory of Literature
8.0 (6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H.弗莱 译者: 吕黎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20世纪文学理论流派、文本和结构-作者(读者)和心理-社会语境的阐释结构
直击文学根本问题,剖析20世纪众多文学理论流派核心要素
………………
※内容简介※
本书由作者在耶鲁大学开设的广受欢迎的文学理论课改写而成。作者在这本书中带领读者游 历了20世纪文学理论的主流。全书讨论的核心是一系列根本问题:什么是文学、它是被如何生产出来的、应该如何理解文学、文学的目的是什么。
弗莱处理了20世纪文学理论中的重要主题和潮流,包括阐释学、形式主义、符号学和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方法、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方法、社会身份理论、新实用主义及理论,并在结尾处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通过哲学和社会视角串联起这些潮流,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整体连贯的语境,帮助读者深入阅读文学作品。
………………
※名人推荐※
没有一本理论导论能像弗莱这本既权威、涉及范围广,又好读、引人入胜,经常让读者感到风趣幽默;没有人能够将文学理论的发展与哲学和历史结合得这么好;没有人能以如此熟练的技巧展示理论家之间的联系和分歧;也没有人能够如此自信地在为难度极大的理论观点做出简洁概括和对讨论中的尤其给人启发的理论家的篇章段落进行细致解读之间来回游走。以上几点使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获得了极大的快乐。
——理查德·雅各布斯(Richard Jacobs),英国布莱顿大学首席文学讲师
本书是美国著名大学一门本科生文学理论基础课程的讲稿,其涉及经典文本的广度、探讨理论问题的深度、对文学理论的热点的把握,都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研究者,相信都会从中有不少的收获。
——罗钢,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本书最后一章,弗莱教授就语言—现实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三点看法。作为全书的逻辑终点,他不仅就前文讨论过的诸多文学理论流派的核心问题给出了审慎的解答,而且为被污名化的文学理论做出了强有力的精彩辩护,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汪民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22年4月14日 想读
十三邀3:“我们都在给大问题做注脚” 豆瓣
8.2 (22 个评分) 作者: 许知远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 编辑推荐
★ 10余位深刻影响时代的作家、知识分子集体亮相,现象级访谈节目《十三邀》年度钜献——知识分子专辑;许知远策划/主创,陈冲作序推荐:
《十三邀》总播放量超 13 亿,数度引发破圈式全民讨论,是目前国内影响力极大、口碑极好的访谈节目。图书版《十三邀》为4季内 容首次全番结集,并打破4季区隔,重新划分主题。
本专辑人物包括许倬云、白先勇、陈嘉映、王小波、金宇澄、唐诺、陈志武、西川、许宏、项飚、赫拉利等10余位作家、学者,堪称一场时代的知识盛宴。
★ 当知识分子遇上许知远,从审美的共鸣到知识共同体的重建,将时代观察呈现为更辽阔与深沉的表达
受访者皆是我们时代中,他们有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见识,所以有料;从访谈窥人,他们或谦和,或洒脱,或深情,风格迥异,所以有趣;他们为同一种逝去而叹息,为同一种精神而欣喜,所以有同一种温度:同样关心广阔的人类命运,并奋不顾身投身其中。
★ 树立人物访谈的新典范,以个体为样本,探寻智性生活的无限可能:
作为 “智识上的同路人”,许知远对话10余位我们时代里的标志性的知识分子,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探讨人文与求真,追问意义与价值;也通过不断对话安顿自我,观察世界,寻回精神生活的力量。
★ 《十三邀》在割裂的时代重建对话精神,极大地扩展了知识分子的可能性:
对话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十三邀》中,许知远通过对话的形式,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与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既跨界又自由,构筑了我们时代迄今为止最为盛大的一场对话的欢宴:从每一个人物视角,切入历史与当下的议题,从每一份珍贵的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
★ 与视频截然不同的阅读美学:对话历时4年,文稿打磨历时1年,内容体量远超节目呈现;
跟剪辑后的视频相比,图书版《十三邀》更为细腻、全面地呈现访谈内容,记录下多个未能被视频呈现的精彩瞬间;
嘉宾个人年表+访谈视频二维码+新增大量注释+现场照片,构筑更为纵深的阅读场景;
许知远审视与每位对话者的关系,撰写点睛式人物侧写,亦可视为进入访谈之前的一次导览
通过书籍这一更为人性的中介,读者将不再只是对话的旁观者,而是深度的参与者。
★ 彩蛋! 王小波特别篇,李银河等人深情忆小波;
谭嗣同特别篇,历史学家与新青年对谭嗣同从各种角度的动人解读!
许倬云夫人孙曼丽谈婚姻生活中的趣事,六千字长文首发,带你认识一个不一样的许倬云。
.
◎【名人/媒体推荐】
你们做(《十三邀》)节目,经过网络发散出去,是可以代替学校教育的。我希望更多人做。传播知识,刺激思想,引导风气。
——许倬云(历史学家)
作为观众,十三邀让我看到了一系列有趣的心灵;作为被访者,十三邀让我直接进入公共讨论,打开了新的思考空间。
——项飙 (人类学家)
十三邀影响很大,批评也不少,正常。我喜欢许知远不惮显露自己,包括自己的弱处,这想来也是真诚对话的应有之义。
——陈嘉映(哲学家)
.
◎【内容简介】
在当代生活中如何解救自我?史学大家许倬云谈论着人心之自由;
如何重寻我们生活中的消失的“附近”?人类学家项飚给出了新的理解与建议;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哲学家是什么感觉?陈嘉映剖白个体经验与求真渴望;
对现实无能为力怎么办?唐诺讲述着自我的挣扎与书写的永恒。
……
许知远与10余位国内外重量级作家、学者深入对话,集结成一本珍贵的当代人文访谈录。从许倬云到白先勇,从金宇澄到赫拉利,跨越国籍与时代,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考古学、经济学、人类学等领域等多个领域,探索从个体到社会的众多议题,成就一部有料、有趣、有温度的访谈录。他们说过的智慧、愤怒、偏激之言,都来自同一种脉搏:对广阔的人类命运的关怀。在流量至上、技术笼罩,人文主义节节败退的今天,这样一种不合时宜的精神,久违了。
——“你说什么时候这种价值混乱才会过去?
——“要在里头能够让自己喘得过气来,自己能仰着头说我不怕这,不怕那,要人心之自由,胸襟开放。”
2022年4月13日 想读
遥想手工业时代 豆瓣
作者: 王安忆 东方出版中心 2021 - 3
本书所收录的22篇文章是王安忆自1988年至今的外国文学阅读史。一篇篇随笔,是她对经典巨作的一次次品读与回味,是经典在时间跌宕中的又一次新生。她以创作者的敏锐和感知力,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共情,带我们走进托尔斯泰,走进狄更斯,走进勃朗宁姐妹、马尔克斯、伍尔夫、阿加莎…… 一面,她以读者的视角带我们走进人物和故事,抵达人物背后的、隐而未发的情感和前缘;一面,她又以创作者的理性,条分缕析大师们的叙述技巧、描摹手段、节奏把控,抵达创作秘密的源头与彼岸。大师解读大师,让我们将经典作品品味出更精准精妙的味道。
/编辑推荐/
🖊 王安忆近四十年外国文学阅读史
🖊 个人视角下的百年文学变迁
🖊 以创作者视角回溯时光,解析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斯蒂芬金、张爱玲、歌德、莎士比亚、阿加莎、狄更斯等大家的创作之谜。《斯通纳》《那不勒斯四部曲》《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百年孤独》《龙纹身女孩》……阅读的况味尽数展露
🖊 抵达创作秘密的源头,品读经典著作的妙味
2022年4月10日 想读
清代辛稼轩接受史 豆瓣
作者: 朱丽霞 2005 - 1
本书上下两编采用不同的体例。上编,重在描述辛稼轩在清代词史上之于词人创作方面的影响,故以地域影响并兼顾时间之流变为论述视角,重点描述山左词坛和江左词坛的创作状况,尤以清初词坛为描述重心;下编,重在词学理论中之于稼轩词的探讨及其对清人词学观影响的理论总结。
2022年4月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