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inrgb - 标记
网站重构 豆瓣
作者: 泽尔德曼(Zeldman,J.) 译者: 傅捷 / 王宗义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 4
畅销书作者、网页设计师、Web标准的“传教士”Jeffrey Zeldman已经对他震撼业界的经典书籍《网站重构——应用Web标准进行设计(第1版)》进行了升级更新。新版(现在原版书是全彩的)增加了在第1版出版之后各浏览器的发展动态以及为适应标准化设计所做的最新改进。
第2版与第1版保持同样的写作风格,作者用幽默诙谐语言,把复杂的事情讲得简单明了,引人入胜。书的核心依然是指导我们如何建立一个显示的速度更快、能访问的用户更多、设计和维护成本更低的网站。
Jeffrey Zeldman用他敏锐的分析来帮助我们了解Web标准如何促进搜索引擎变得更友好,以及Web 2.0的应用给网络媒体带来的新的活力。读者也将从本书学习到最新的、兼容多浏览器的CSS布局技术,学习到使Web内容有更好的易用性 (accessible)的方法并将从中获益匪浅。
2013年6月17日 想读
Web标准开发之道 豆瓣
作者: 奥尔索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
《Web标准开发之道》不仅是我,所有Web工作者都应当感谢Jeffrey Zeldman和他的惊世著作《网站重构》(《Designing Web Standards》),还有他不知疲倦地为开发者、设计师以及用户们改善Web所做的努力。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的许多不眠之夜里,我都忍不住想要诅咒Jeffrey,是他建议我写《Web标准开发之道》来作为《网站重构》的伴侣。然而,平心而论,能够被邀请写《Web标准开发之道》是非常令我震撼的,我也希望对得起他的赏识。
感谢Erin Kissane——他不知疲倦地工作,为了维持一个很不稳定的日程表——这里也有我的一部分原因,因为我的太多承诺以及一系列几乎不切实际的个人挑战——总之,谢谢他,祝愿他一切都好。
2013年6月17日 想读
The Tao of Pooh 豆瓣
作者: Benjamin Hoff Penguin (Non-Classics) 1983 - 7
One of the world's great Taoist masters isn't Chinese, or a venerable philosopher, but is in fact none other than A. A. Milne's effortlessly calm, still, reflective bear Winnie-the-Pooh. While Eeyore frets and Piglet hesitates and Rabbit calculates and Owl pontificates, Pooh just is. And that's the clue to the secret wisdom of the Taoists.
2013年6月17日 想读
莱伯维茨的赞歌 豆瓣
A Canticle for Leibowitz
8.3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小沃尔特·M·米勒 译者: 栾杰 新星出版社 2012
“太了不起了……让人在不寒而栗的同时,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时代》
“饱含怒意,极具表现力……很棒的故事。”——《纽约时报》
“一个让人兴奋和充满想象的故事……绝对力荐。”——《图书馆杂志》
“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想象力尤为丰富,极富画面感,妙趣横生,具有深刻的理性与道德层面的内涵……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将会陪伴读者们很多年。”——《芝加哥论坛报》
“雨果奖”桂冠作品
三度荣获“轨迹奖”最佳科幻长篇
读者票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幻小说”之一
令《时代》、《纽约时报》震惊的恢宏巨作
人类社会的数次轮回,文明的种子从未灭亡
那些我们最珍视的,在世界末日里全部被埋藏在废墟里,但当它们重见天日,书籍的光辉将再一次点亮文 明的火种
从二十世纪的全球性核灾难后六百年到公元3174年,再由另外一场全球性核灾难到公元3781年。三个看似极为松散的时间段形成了一个令地球文明从毁灭到复兴到再度毁灭的悲怆轮回。而在这轮回中,莱博维茨修道院的僧侣们,坚守着千年不变的职责:为人类保留文明的火种……
人类的道德本性能否战胜科学发达所带来的各种诱惑?是否只有宗教才能守护并救赎人类最后的理性?
本书配有8张全彩插图
2013年6月9日 想读
裸体午餐 豆瓣
7.8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威廉·巴勒斯 译者: 马爱农 作家出版社 2013 - 5
●一个混乱而迷幻的世界,“垮掉一代”文学的经典作品。“毒品文学”的最高境界。大卫•柯南伯格经典同名电影原著小说。
●译者马爱农,《哈利•波特》系列的译者之一。
【内容简介】
《裸体午餐》被文学史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书名来自凯鲁亚克的 一个提议,意为在正午凝固的时刻,每个人都看见每把餐刀尖上插着什么。它不仅重新界定了文学的定义,也重新界定了美国文化。《裸体午餐》描述一个毒瘾者漫游纽约、墨西哥、摩洛哥的丹吉尔等城市的令人胆寒的故事,可以 把它看做一段关于堕落、暴力、残酷和妄想的游记。将这些碎片汇集在一起的是成瘾这一主题,巴 勒斯称之为“需求的代数”,他用对海洛因越来越强的需求来比喻各种对控制的需求,无论是性、政治还是社会性的控制。
作者使用了一种称为“剪裁法”的写作手法,风格新颖独特,并夹杂了大量典故、方言、俚语、黑话、双关语、文字游戏等,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该书被评为《时代周刊》英文百大小说,并于1991年被大卫•柯南伯格翻拍成同名电影。
2013年6月9日 想读
镇与城 豆瓣
The Town and the City
7.1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杰克·凯鲁亚克 / Jack Kerouac 译者: 莫柒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 4
一部伟大的成长小说,《在路上》序幕之作
这是我的全部,到达了文字所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
——杰克•凯鲁亚克
——————————————————————————
凯鲁亚克第一部重要的作品,历经数年完成。对亡父的悼念,写一部美国伟大小说的决心,令他提笔描述自己的青少年时光。小说以传统手法写成,与作者以后的“自动散文”风格形成鲜明对比。
“镇”指的是加洛韦,主角彼得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在这里,他通过橄榄球证明自己。“城”代表1940年代的纽约,早期“垮掉的一代”圈子。彼得从小镇走向城市,在成长的痛苦和困惑中,发现自己人生的方向:在路上。
——————————————————————————
凯鲁亚克初登文坛时,带来了一股新鲜的空气。他代表了一个悲剧,一种力量、胜利和持续的影响力,这种影响至今犹存。
——诺曼•梅勒
他书写的是任由生活自由前行的小说。视野之深广,常常是他的制胜法宝。
——《纽约时报书评》
描绘了艺术家的重生,引人入胜。
——《洛杉矶时报》
2013年6月9日 想读
避暑 豆瓣
Cuentos
7.8 (14 个评分) 作者: (智利)何塞·多诺索 译者: 赵德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在何塞•多诺索的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他一生中孜孜以求的创作主题开始崭露头角。从《避暑》到《查尔斯顿舞》,从《精彩的晚会》到《桑特利塞斯》,多诺索在这些作品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就是他长期坚持的东西:老年人那封闭、令人不安、无法进入的世界;代表释放痴迷激情存在的女佣;身份的变换或曰天地变换;以及来自一个主人公痴迷的念头所创造的世界。这些作品奠定了他日后成为拉美小说领军人物的基石。
2013年6月9日 想读
耶稣之子 豆瓣
Jesus' Son: Stories
7.6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丹尼斯·约翰逊 译者: 姚向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短篇小说集《耶稣之子》以看似混乱的叙述风格,映射了美国几个乡镇青年的精神状态。叙述者看似好几个在相同地点出现的、有麻烦的年轻人,实则可能是同一个人。
《耶稣之子》出版后大获好评,许多当代作家都深受影响。被视为美国“肮脏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
推荐语
我阅读《耶稣之子》超过200遍,写作陷入胶着状态,读此书,有醍醐灌顶之感。
——《肠子》作者 恰克•帕拉尼克
我信仰的神,须有丹尼斯•约翰逊那种智慧和幽默感。
——《自由》作者 乔纳森•弗兰岑
赞叹不已……这些短篇拥有恰当的难解形状,但势将永存。
——《新闻周刊》
世间充满见头知尾的小说,《耶稣之子》实乃天赐大礼。
——《洛杉矶周刊》
约翰逊在诗性语言方面拥有惊人才华,天生懂得玩弄隐喻和双关。
——《纽约时报》
2013年6月9日 想读
雨后 豆瓣
After Rain
8.0 (21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威廉·特雷弗 译者: 管舒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威廉•特雷弗被《纽约客》誉为“当代英语世界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雨后》是威廉•特雷弗著名的短篇小说集,1996年出版后被《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评为年度好书。特雷弗以充满同情的笔触,讲述了十二个直抵人心的动人故事。在《雨后》这部直抵人心的短篇小说集中,我们会遇见一个盲人钢琴调音师,他对第一任妻子的美好记忆随着第二任妻子的到来而逐渐变化;一个婚姻触礁的女人,她必须在愤怒的丈夫与闺蜜之间做出选择;一个为情所困的女子,她独自在意大利山间旅行,因为一幅不知名的《天使传报图》而顿悟……
特雷弗自称是讲故事的人:“也许,我的小说的确有时揭示了人的种种境况,但我并非有意如此。”无论是否有意,特雷弗用他的悲悯、深刻的创作感动了一代代读者。
2013年6月9日 想读
孤独的池塘 豆瓣
Les yeux de soie
8.0 (36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弗朗索瓦兹·萨冈 译者: 陈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11
怎样离开一个人?为什么离开?十九个凌厉彻骨的短篇,十九个短小精悍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一段段分手的场景中。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发现妻子另有情人,并与这个人结伴前去狩猎。他下得了狠心吗?一个历尽红尘的女人发现自己竟对小情郎产生了感情;一个在周末临时返家的女人意外目睹了丈夫与另一个人之间的秘密……这一个个人生的瞬间,或残酷,或有违常理,或令人措手不及,而故事的结局,则永远出乎我们的意料。
作者灵动的思想,轻盈的笔触,令人不禁为其中人物的困局,不留情面地微笑起来。
-------------------------------------------------------------------------------------------------------------
萨冈是一位真正的小说家,笔调轻松而又讽刺,短篇小说尖锐的节奏于她可谓得心应手。如今她的传奇渐行渐远……而作为作家,她永远引人入胜!
——法国亚马逊网
“批评家奖”颁给一个十八岁的迷人小精怪,其文学价值从第一页起就熠熠生辉,无可争议。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费加罗报》
---------------------------------------------------------------------------------------------------
“真的,也许我只不过是需要一点孤独?也许我太久没有一个人待着了?也许这个池塘具有某种魔力?也许并不是偶然,而是命运把我带到这个岸边?也许有一连串的巫术包围着荷兰池塘……既然名字这么叫……”
——《孤独的池塘》
2013年6月9日 想读
东区挽歌 豆瓣
An Elegy for Easterly
作者: (津巴布韦)佩蒂纳·加帕 / Petina Gappah 译者: 贺晚青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1
害怕哭泣,那就笑对生活吧!这部幽默而悲悯的短篇小说集,描绘了极权阴影下人们的适应力和创造力。故事中的人物,不仅仅是受害者。他们既忍耐痛苦,又施予痛苦……
一则则有关谎言、腐败、不忠、承诺、背叛、欺骗、理想、幻灭的故事,发生在遥远陌生的非洲大地,又好像就在我们熟悉的身边。
————————————————————
媒体评论:
佩蒂纳•加帕的这部短篇小说集题材广泛,有对津巴布韦统治者的讽刺和世俗喜剧,也有对政治制度受害者困苦的悲悯描述。加帕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津巴布韦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J.M.库切
在一个新闻不停出现、重要事件迅速被遗忘的时代,佩蒂纳•加帕的短篇小说尤为重要。她幽默,具备深刻的洞察力和丰沛的力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初看陌生、实则与我们的世界并无二致的世界:那些人的希望和恐惧也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我们也曾有过。加帕是个值得称颂的新作家。
——李翊云
很少有反映最新新闻头条背后情感现实的虚构作品。但《东区挽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感人,萦绕于心。
——《金融时报》
一部颇有力量的首作,主题囊括了失望和背叛,希望和爱——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人读了都会产生共鸣。
——《独立报》
2013年6月9日 想读
骰子人生 豆瓣
The Dice Man
作者: [美] 卢克·莱恩哈特 译者: 陈正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7
卢克•莱恩哈特是一名精神分析医师,他的生活正如每一个小有成就的中产阶级一样,“单调,重复,琐碎,强迫,紊乱,心烦”。他发现所谓的心理治疗只不过是让病人的生活“从不堪忍受的了无生趣变成可以忍受的了无生趣”,而“生活有如一片乏味的海洋,零星点缀着欢乐的岛屿,而一过三十岁,就再难看见陆地”。百无聊赖的人生让他开始多次考虑自杀的问题。他会在大桥上来回踱步,会在地铁轨道旁徘徊,会望着毒药“是的宁”发呆,更偷偷买了把手枪,随时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突发奇想,通过骰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骰子的带领下,他开始了一系列打破习惯的行为,不断突破自己的心理底线。最后,生活变成了一场角色扮演的狂欢,为了试验人类灵魂的可塑性,他得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最后甚至抛妻弃子,众叛亲离,却在所不惜……
也许,惟有将这部自始至终都沿着疯狂的轨迹高速运转的黑色荒诞剧放在那个凯鲁亚克风行的年代,放在那个嬉皮士流行的年代,放在那个西方年轻人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年代里看,才能解读出个中三味。忠实跟随骰子,永远服从手里滚出的“选项”,彻底放弃自我,在随遇而安里寻找生命的真谛,真的是人生和社会的终极出路吗?小说的荒诞走向和暧昧结局使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简单的答案。
编辑推荐
《骰子人生》编辑推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嬉皮文化高峰之作,“史上五十佳Cult经典”之一,由书而来的“掷骰哲学”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典故之一。
媒体推荐
《骰子人生》犹如一座黑色喜剧的游乐场,里面充满坐过山车似的惊险刺激和穿越隧道时的疲乏躁动;它也是关于爱的,疯狂的影象全都倒映在内心扭曲的哈哈镜上。
——《时代周刊》
这是七十年代早期最时髦的小说。它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几乎趋于完美……充满愉悦,文思巧妙……单是开头的三十页就概括出了当代的无政府主义。
——伦敦《Time Out》杂志
一部优秀的小说……动人,机智而且充溢优美的喜剧感。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作者)
才华横溢……非常像《第二十二条军规》……其中有关性的调侃格外有趣。
——《休斯顿邮报》
诙谐的、无所顾忌的智慧喷发……在无政府主义的边缘欢呼雀跃。意志真空——莱恩哈特巧妙地对这种时代弊病作出了诊断。
——《生活》杂志
2013年6月9日 想读
伯恩的身份 豆瓣
The Bourne Identity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罗伯特·陆德伦 译者: 陈宗琛 / 卢米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他没有过去,也可能不再会有未来。他只知道自己被人从地中海捞起时,身上遍布了弹孔。他动过整容手术,臀部皮下还藏着微型胶片,其内容是一组数字……这些线索引领他来到了苏黎世银行,却发现一个陌生的身份,和一个四百万美金巨款的神秘账户!
但他的出现引来了一连串追捕与谋杀。在这场致命的谜团中,他只能奋力挣扎求生,并试图找回他失去的记忆和真正的身份。他曾在黑暗的大海里被人救起;而此刻,他即将闯入另一个更险恶、更令人惊惧的黑暗中。
他心思细腻,满怀恐惧,茫然迷惑。他的内心潜藏着无穷的暴力,然而,却又那么悲天悯人。同时,他还有一种可怕的能力,足以和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抗衡搏斗。他究竟是什么来历?他在哪里学到这一身本事?巴黎,马赛,苏黎世……甚至在那遥远的东方,他和那里到底有什么关联?
他就是杰森·伯恩……
试读:http://www.wenjingbook.com/wj/zt/zt213.asp
2013年6月9日 想读
无耻之徒 豆瓣
Bad Men
作者: [爱尔兰] 约翰·康奈利 译者: 杨俊峰 新星出版社 2013 - 5
《午夜文库:无耻之徒》内容简介:美国弗吉尼亚州,几名血债累累的匪徒为了一个名叫摩洛克的男人犯险劫狱。越狱后,他们竟对这个魔鬼般的男人言听计从。摩洛克成了匪徒首领,带领一支由各怀鬼胎的无耻之徒组成的队伍迅速赶赴北方边境。追踪他们的警察沿途发现了十几名被害者。警方没有想到,这一系列血腥的犯罪活动,目的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女人。
2013年6月9日 想读
大陆侦探社 豆瓣
The Continental Op
7.2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达希尔·哈米特 译者: 马志彦 新星出版社 2012 - 10
冷硬派侦探小说家哈米特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七个短篇故事,讲述了一位中年肥胖、办事利落的无名侦探,周旋在金钱、美女和黑帮的尔虞我诈漩涡中,接连破解了各种精彩的迷局。
2013年6月9日 想读
血腥佳人 豆瓣
作者: J.A.康耐斯 2013 - 4
当杰克接到验尸官送来的报告说多出一些残肢时,杰克希望只是他们数错了,但结果并非如此。更糟的是,这些残肢上附有杰克执行公务用的手铐。是有人为了报复杰克而在策划这一切,而这个非常糟糕的策划还会将杰克周遭的人事卷入其中。为此,杰克必须从她正常的生活轨迹转移到 抓住这个难以捉摸的变态凶手上。而对凶手来说,抓住他却仅仅是个开始。而此时,杰克的前夫又回到了她的身边,面对前夫和身边的新男友,杰克又该何去何从……
2013年6月9日 想读
黄金海岸 豆瓣
作者: [美]尼尔森·德米勒 译者: 孙文龙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70 - 1
《黄金海岸》内容简介:欢迎来到虚构的“黄金海岸”,长岛北部海岸延伸处美国财富和权利最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当“主教”遇上“盖茨比”,两个男人之间的冲突注定要爆发:约翰·萨特,一个手握衰落贵族遗产的华尔街律师弗兰克·贝拉罗萨,一个像野蛮人酋长一样的黑手党大佬,他夺取了这块宁静、毫无防备的黄金海岸的一部分,并把萨特和他公主一样美丽的妻子苏珊拖进了他的暴力世界。在这场充满火并的斗争中,最终将谁主沉浮?
《黄金海岸》通过萨特的视角,以讽刺热闹的语言,穿插着感情的纠葛、黑手党与联邦调查局之间的较量,以及黑手党内部之间的纷争,讲述了一个友谊和诱惑、爱情与出卖的迷人故事。
2013年6月9日 想读
差分机 豆瓣
The Difference Engine
6.9 (3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布鲁斯·斯特林 / [美] 威廉·吉布森 译者: 雒城 新星出版社 2013 - 5
技术宅必读!科幻经典!“蒸汽朋克”圣经!
假如......蒸汽计算机于19世纪成功发明
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的喧嚣中
信息革命的浪潮又悄然而至
AI失控、生态污染、经济崩坏、社会变革......
人类的命运,将在这场技术狂飙中走向何方?
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三冠王 威廉·吉布森力作!
时隔二十三年,中文版终于面世!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或然历史小说,也被誉为“蒸汽朋克”圣经读物!
19世纪上半叶,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掀开了全球工业革命的狂潮。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差分机(由英国著名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设计的一种用蒸汽驱动的计算机)的成功发明,使得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比现实中提早了一百多年。工业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两股拥有改变世界伟力的技术浪潮合二为一,狂暴地颠覆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
1855年,大英帝国。一串神秘的差分机程序卡片的突然出现,使得原本平静繁华的伦敦城躁动了起来。代码中所包含的整套赌博程序,让各大势力都垂涎欲滴。在因大量使用差分机而烟雾弥漫的伦敦城中,工业激进党人、马克思主义分子和反对党卢德派之间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
沦落风尘的女子西比尔、地质学专家马洛里、情报官奥利芬特三人也阴错阳差地卷入了这场腥风血雨之中。他们能够全身而退吗?人工智能又会因为这串神秘代码而产生怎样惊人的变化?
编辑推荐:
1 世界首部“蒸汽朋克”类科幻小说,被誉为“蒸汽朋克”圣经,科幻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2 国内出版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朋克”类科幻小说!技术宅、“蒸汽朋克”迷必收珍藏品!
3 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如果两股能改变世界的技术伟力合二为一,人类的历史将会产生怎样意想不到的改变?作者将扎实的历史功底和狂野的想象完美糅合,创造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或然历史世界。
4 精彩至极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描写,堪称最另类的维多利亚时代百科全书。
各方评价:
极富预言性的蒸汽重金属幻想佳作!吉布森和斯特林创造了一个富含维多利亚时代风情细节的虚拟现实世界。
------------ 雷德利·斯科特,《普罗米修斯》、《银翼杀手》、《角斗士》导演
一部讲述计算机革命提早降临到19世纪的或然历史小说,现代与传统交织并存。在小说中,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不得不应对原本一个世纪之后才会出现的技术冲击.....构思与文笔俱佳。
————《轨迹》杂志
本书隐藏着许多乐趣可供读者发掘、体味。作为一本轻松愉悦的架空历史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全书结尾在历史走向和机械意识问题上的探讨发人深省,并且暗示了更多值得读者思考的深层命题。
———《纽约新闻日报》
吉布森和斯特林所创造的这个狄更斯式的反乌托邦世界极富哲思和神韵,将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注入了这个虚拟的社会与伦理的母体中。这个煤气灯和计算机并行的世界即可信,又令人感到恐惧。
————《洛杉矶每日新闻》
巧妙的叙事、完美的创作、机智的文字......如梦似幻。
————《娱乐周刊》
一部即博学又有趣的维多利亚式科技惊悚小说。
————GLAMOUR杂志
2013年6月9日 想读
恺撒战记·内战记 豆瓣
作者: (古罗马)恺撒 译者: 席代岳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3 - 1
本书收录了《高卢战记》之后的四个战记:《内战记》、《亚历山大里亚战记》、《阿非利加战记》和《西班牙战记》。其中,《内战记》出自恺撒之手,其余三部的作者已不可考,都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战记的叙述从恺撒征服高卢之后开始,公元前49年,恺撒与罗马的另一个统帅庞培爆发内战,之后进入亚历山大里亚,卷入埃及的内争,最后在阿非利加和西班牙击败庞培的余党。
2013年6月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