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
美国式婚姻 豆瓣
An American Marriage
7.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塔亚莉·琼斯 译者: 刘策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1
★击败两位布克奖得主,2019女性小说奖获奖之作!
★比尔·盖茨2019冬季书单力荐!
★全美热销50万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将本书列入2018夏季阅读书单
★2018奥普拉俱乐部推荐图书,奥普拉称其为“一本令我欲罢不能的书”
★获“美国豆瓣”Goodreads读者年度选择奖(2018)。目前Goodrea ds超过17万读者评论中,73%读者都给了四星以上好评。
★一本让我们深思结婚真正意义的小说,每个已经或即将迈入婚姻的人都值得一读。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失落和忠诚的故事……这本书照亮了今天的美国!
——2019女性小说奖评委会主席凯特·威廉姆斯
塔亚莉·琼斯有一种用文字触摸我们灵魂的天赋。一本令我欲罢不能的书!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里
萦绕心头,挥之不去……文笔相当漂亮!
——《纽约时报书评》
天才之作!令人心碎,令人难忘。
——《今日美国》
《美国式婚姻》提出了一些深刻的问题:我们亏欠彼此什么,我们允许什么样的不公正持续下去。
——《赫芬顿邮报》
《美国式婚姻》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它讨论了许多主题,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独属于美国的爱情故事。
——美国鏫铧学会
这部情感灼热的小说描绘了一幅当代婚姻的肖像。
——《娱乐周刊》
“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条精织细纺的挂毯,很脆弱,但又可缝补。我们常把它撕裂,又把它缝补,每次用的都是丝线,精美却易断。”
罗伊和瑟莱斯蒂尔是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在他们身上可以同时看到美国梦与新南方的影子。罗伊家境普通,但年轻、有野心,事业正处于上升期,对未来有明晰的规划;瑟莱斯蒂尔出身上层阶级,独立、有梦想,是一位前途无量的女艺术家。
婚后一年半,他们的生活被一场出乎意料的事件割裂:罗伊被警方逮捕,获刑十二年。瑟莱斯蒂尔知道丈夫无罪,但事发之后,她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失落与不安,只好向儿时好友兼婚礼伴郎安德烈寻求安慰。她和罗伊的爱情曾经炽热甜蜜,但随着丈夫入狱的时间越来越久,她渐渐失去了对爱情的坚守……
五年后,法院的判决突然撤回,罗伊回到亚特兰大,准备与妻子重新生活。瑟莱斯蒂尔则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要放弃两人的感情,还是要重建一座失去了地基的爱情之屋?
2020年8月17日 在读
Novel
超凡脱俗的鸟 豆瓣
Miss Jane
作者: (美)布拉德·沃森 译者: 黄建树 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7
★美国国家图书奖扛鼎之作
★作者获多种文学奖项:美国艺术文学院奖、PEN/福克纳小说奖以及古根海姆奖。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热议畅销书。
★触及真心的感人之作,在别人的人生故事里找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你那不同于常人的不完美,正是你存在于世间的意义。 ”
-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人公简·奇泽姆,出生在20世纪初密西西比的乡间,先天上的生理缺陷使得她在视女性为生产工具 的年代,无法拥有爱情和婚姻。
充满风情的自然世界与农场的粗活围绕着简,她与乡下医生成为好友,又被迫与相爱的邻居男孩分开,简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物,但唯一与她无关的就是生儿育女。自然的威力与残酷以及它的美,是布拉德·沃森小说的招牌元素。
在这本书中,他将一位女子艰难且毫无绮情的过去生动地描绘出来,混合了爱的悲伤与不可得,却也带着一种超然的美。无视他人加诸在自己身上的限制,简用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慷慨的灵活,给了自己活下去的力量。她不仅知足自乐,还令周围人着迷,发挥了一种凌驾在她平静生活之上的、非人间可得的精彩。
-
【编辑推荐】
◆简奇特而美丽的灵魂,拥有一种不合时宜却令人难忘的美。
◆沃森是一位情感充沛的作家,他不会对读者撒谎,不会一味地宣传只要努力就能改变,他笔下的简亦是如此。她从未停止对自己所无法拥有的完整性的渴求,但即便如此,她依然决心顺从地度过自己的人生,无论过程多么艰辛,她都要生活在阳光下,不需要向任何人道歉,不需要表现完美,亦不需要他人的怜悯。
◆这是一本关于性格和力量的形成的书,我们对恐惧的正视,是克服它们的基础。
◆这本书里有好奇、有不确定性,还有有别于其他作品的野性,它像舌尖上的牡蛎,你先尝到的是咸,然后是冰凉的触感,等你吞下它,一切被消化,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那感觉再也挥之不去。
-
【作者简介】
布拉德·沃森
1955年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莫里迪恩。曾在亚拉巴马州立大学教授文学及创作技巧,并曾在哈佛大学教授小说创作。
短篇小说集《人狗末日》曾获美国艺术文学院奖苏考夫曼新人奖的殊荣。小说《水星天堂》曾进入美国国家图书奖最终决选名单。短篇小说集《黄金时代的异类》获2010年度PEN/福克纳小说奖。个人曾获2011年度古根海姆奖。《超凡脱俗的鸟》获2016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
2020年8月16日 想读
Novel
流溪 豆瓣 Goodreads
7.8 (109 个评分) 作者: 林棹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4
林棹的这部小说是我这些年读到的中文小说里尤为特殊的一部。她有点恍惚的叙述方式和她描写的茂密的内容甚至具有一种互文关系,气候、植物、气温这些都因为人物的行为和感受而具有一种官能性。这种相异于传统的常规的文学叙事的表现,这种异质性的力量,这种放任自己失常的勇气是值得珍视的。 ——孙甘露
林棹的小说值得推荐给阅读文学作品的年轻人。读者不必被她的语言狂欢的迷雾所困扰,《流溪》的写作就像是作者的一场又一场的内观,作者邀请我们进入她内在的丛林,她的写作呈现了诸多层面的现实——用的是迷人的当代汉语,尽管语言一次又一次害了我们。——棉棉
这是一份疑点重重的独白:很难说清叙述者是天真少女、狂人、骗子,抑或三者皆是。她周旋在浪荡的情人、破碎的母亲、暴戾的父亲之间,用泡沫和幻梦高筑起可疑的前半生,最终坠向不可挽回的结局。
这部处女作呈现细密画质地,携带着亚热带岭南独有的滋味、风景与记忆,讲述成长的歧途和可能的代价,纪念那些被随意折断与腐败在地的微弱者,和他们有过的爱与生活。
2020年8月14日 想读
Novel
春山 豆瓣
7.0 (34 个评分) 作者: 何大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6
《春山》生动再现了诗人王维的晚年生活,他与裴迪的日常与复杂情感,他与一二友人的交往,以及他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诗与禅是探究王维内心宇宙的两把钥匙,它们包裹着王维的内心,令其呈现出诗意与哲学的光芒,生命由此获得了滋养、圆融与升华。这同时也是窥视中国文人在历史磨难中一路走来的一条门隙。
2020年8月13日 想读
Novel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ennifer Egan Knopf 2010 - 6
Jennifer Egan’s spellbinding interlocking narratives circle the lives of Bennie Salazar, an aging former punk rocker and record executive, and Sasha, the passionate, troubled young woman he employs. Although Bennie and Sasha never discover each other’s pasts, the reader does, in intimate detail, along with the secret lives of a host of other characters whose paths intersect with theirs, over many years, in locales as varied as New York, San Francisco, Naples, and Africa.
We first meet Sasha in her mid-thirties, on her therapist’s couch in New York City, confronting her long-standing compulsion to steal. Later, we learn the genesis of her turmoil when we see her as the child of a violent marriage, then as a runaway living in Naples, then as a college student trying to avert the suicidal impulses of her best friend. We plunge into the hidden yearnings and disappointments of her uncle, an art historian stuck in a dead marriage, who travels to Naples to extract Sasha from the city’s demimonde and experiences an epiphany of his own while staring at a sculpture of Orpheus and Eurydice in the Museo Nazionale. We meet Bennie Salazar at the melancholy nadir of his adult life—divorced, struggling to connect with his nine-year-old son, listening to a washed-up band in the basement of a suburban house—and then revisit him in 1979, at the height of his youth, shy and tender, reveling in San Francisco’s punk scene as he discovers his ardor for rock and roll and his gift for spotting talent. We learn what became of his high school gang—who thrived and who faltered—and we encounter Lou Kline, Bennie’s catastrophically careless mentor, along with the lovers and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wake of Lou’s far-flung sexual conquests and meteoric rise and fall.
A Visit from the Goon Squad is a book about the interplay of time and music, about survival, about the stirrings and transformations set inexorably in motion by even the most passing conjunction of our fates. In a breathtaking array of styles and tones ranging from tragedy to satire to PowerPoint, Egan captures the undertow of self-destruction that we all must either master or succumb to; the basic human hunger for redemption; and the universal tendency to reach for both—and escape the merciless progress of time—in the transporting realms of art and music. Sly, startling, exhilarating work from one of our boldest writers.
2020年8月8日 想读
Novel
文青之死 豆瓣
7.9 (28 个评分) 作者: 赖香吟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9
所有日常的破碎挣扎,皆源自一份真心。
是对文青最初本质的寻回,也是对未来世代的寄语。
九歌年度小说奖、金鼎奖得主
吴浊流文学奖正奖作品,赖香吟短篇小说集初次引进。
▼编辑推荐
☆ 1987年,赖香吟发表小说《蛙》,夺得联合文学巡回文艺营短篇小说首奖;其后再以《翻译者》 荣获 1995 年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崛起于文坛。她的创作,向内探索人类心灵,向外则触及时代、社会背后的隐微地带,细致的文字之间常见反复的思索,是当代重要的台湾六零后作家。
☆ 《文青之死》是赖香吟在短篇小说技艺上的一次自我突破,节奏、用字的转换受到众多肯定,如文学杂志《秘密读者》策划刊登的匿名书评,曾以此称赞:“赖香吟不只能写好缓慢,节奏该快的时候,也是能迅如奔雷,一箭红心。而这样的瞬间加速,往往都发生在靠近结局之处,留下一道漂亮的刹车痕。”
☆ “如今文青当然不是个干净的词,消费流行与装腔作态使它讨人厌,这本书回收该词,不是拥护,不在批判,而是想理一理文青这个词曾经干净的成分。”对于平凡泛滥的文青,赖香吟借由书写日常生活,如夫妻婚姻破裂、老年人身患重病,以各种看似离文青遥远的琐碎故事,侧面显露文青的珍贵特质。
▼内容简介
“九则故事,尽管角色、情节有异,但大抵是内在生命与现实相互牵制或漠视的故事,症状表现为错误的情感、志业的彷徨——多数文青人生正是在这两者病去了大半。”
昔日文青,却已成我辈中年。但他们曾有理想与实践,对社会的感受、冲撞世界的步伐,皆远超众人。如今,那些过去种种,是否还留下些什么?疲于应付现实的文青们,又是否仍怀抱着什么?
对拥有敏感真挚之心的许多文青,《文青之死》是小说家给他们的安慰,也是走下去的期盼与祝福:“道阻且长,让我们一起继续”。
▼名人推荐
☆ 《文青之死》这些影影绰绰的人物,在时间的大幕间奔皇行走,绕不过的瓶颈,则始终是对生活的质疑。他们念兹在兹的,实乃反复思维或仍有“不一定要受苦或搞得天翻地覆,也可能过一个有感觉的人生”之愿想,全书大抵见证这些看不见的抵抗与挣扎。在赖香吟笔下,生命的明暗光影曲折晦涩而细腻、沉郁凄楚而感伤。
——石晓枫(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媒体推荐
☆ 赖香吟用非常简明的独白和对白,写出精醇的生活感。《静到突然》中叙事者与许耀仁相处时,双方既算计又似有温情的桥段;《天竺鼠》里的夫妻吵架、《小原》最后一段的情绪攻防,都能写得流畅、明快又有夹层。这是一部写实的小说,但却没有传统写实主义的枝芜。小说透过细节建构起来的立体感,仗恃的不是厚实而是精准。
——文学杂志《秘密读者》匿名书评
▼获奖记录
☆ 本书荣获 2017 年“吴浊流文学奖”小说奖正奖与“金鼎奖”优良出版品推荐。
☆ 收录篇章《暮色将至》荣获 2008 年九歌“年度小说奖”。
2020年7月22日 想读
Novel
我会在六月六十日回来 豆瓣
Marcel Aymé Nouvelles complètes
8.0 (5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塞尔·埃梅 译者: 李玉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5
本书是脑洞大师、法国短篇小说圣手马塞尔·埃梅的短篇小说全集,收录了除儿童故事之外的全部近百篇埃梅短篇小说,由著名法语翻译家李玉民老师耗费三十余年时间潜心翻译,由青年插画师、媒体人黄月绘制数十幅精美插图。
《生存卡》设定资源紧张,人类只能凭卡获得生存时长。
《征妻》的税务员交不起税,决定用妻子抵偿税款。
《最后一名》的自行车赛车手马尔丹,执着地妄想第一,却一辈子都在不停地错过比赛。
《井中影》《穿墙记》《田园曲》《图发尔案件》……近百篇埃梅经典故事,篇篇构思精巧,脑洞大开,怪诞中见真实人生,荒唐中见世态百相。
2020年7月17日 在读
Novel
Chemistry 豆瓣
7.8 (9 个评分) 作者: Weike Wang Knopf 2017 - 5
Three years into her graduate studies at a demanding Boston university, the unnamed narrator of this nimbly wry, concise debut finds her one-time love for chemistry is more hypothesis than reality. She's tormented by her failed research--and reminded of her delays by her peers, her advisor, and most of all by her Chinese parents, who have always expected nothing short of excellence from her throughout her life. But there's another, nonscientific question looming: the marriage proposal from her devoted boyfriend, a fellow scientist, whose path through academia has been relatively free of obstacles, and with whom she can't make a life before finding success on her own. Eventually, the pressure mounts so high that she must leave everything she thought she knew about her future, and herself, behind. And for the first time, she's confronted with a question she won't find the answer to in a textbook: What do I really want?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this winningly flawed, disarmingly insightful heroine learns the formulas and equations for a different kind of chemistry--one in which the reactions can't be quantified, measured, and analyzed; one that can be studied only in the mysterious language of the heart. Taking us deep inside her scattered, searching mind, here is a brilliant new literary voice that astutely juxtaposes the elegance of science, the anxieties of finding a place in the world, and the sacrifices made for love and family.
2020年7月10日 在读
Novel
婚外情 豆瓣
作者: [比利时] 乔治·西默农 译者: 胡庆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6
•作家中的作家,大师们的大师,乔治•西默农诸多名作首次分辑引进
•全球累计销售超5亿册
•被翻译成50种语言,行销50个国家或地区
•5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荐!
•20世纪被翻译最多的法语作家
•意大利继莎士比亚后引进最多的作家
•英美引进第三多的作家
•意大利每年加印10万册
•法国七星文库版每年销售9万册
•超过500小时的电视剧和超过90部电影改编自西默农作品
——————
除了仇恨和暴力,导致情感危机的另一根源就是冷漠。两个人在相对私密的地方相处几年,无聊、烦琐、平庸的氛围便形成,沟通困难,进而导致冷漠。
一男一女,一见钟情,但没能在一起,各自结婚。多年后他们在旅馆的“蓝色房间”里重逢。他们从重逢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卷入一场充斥着谋杀和猜疑的错综复杂的风波。
相遇的巧合在《火车》里更加令人难以捉摸。一九四〇年五月大撤退,安静的收音机商人认识了一名年轻的捷克籍犹太女子。他们在这趟逃亡者的列车上相爱了。但是一到目的地,他们就分手了,因为收音机商人得找家人。可是,偶然的婚外情并不比长期的婚外情更容易淡忘。
一起平常的交通事故让巴黎的一个珠宝商发现妻子与合伙人一起背叛了他十八年。但是我们为了弄明白为什么他们都是“无辜者”,应该好好读一读他们的故事。
——————
名家推荐:
我喜欢阅读西默农,他让我想到契诃夫。
——威廉•福克纳
最好的、最有天分的作家。
——安德烈•纪德
我从不读当代小说,但西默农的麦格雷系列除外。
——T.S.艾略特
我如果没读过西默农的《库代尔克的寡妇》,就不可能写出《局外人》。
——阿尔贝•加缪
我很高兴自己和西默农有一半是同国人,我觉得自己和他那么相近。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他的作品比任何一个犯罪小说家都流传更广,也获得了最高的文学声誉。
——P.D.詹姆斯
西默农真的很棒……他的作品很有阅读趣味。文字简单易懂,但极有韵律。
——穆里尔•斯帕克
很少有作家能如此准确地表现出人类生活的苍凉。
——A.N.威尔逊
20世纪唯一将侦探小说变成文学的作家。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20世纪独一无二的经典。
——约翰•班维尔
西默农是那种似乎已经进入其作品中世界的小说家。
——彼得•阿克罗伊德
引人入胜,冷酷,睿智。
——约翰•格雷
我经常重读西默农。
——克劳德•夏布洛尔
游走于真实与虚构、情感与理智之间,让读者尊敬、信任他。
——约翰•勒卡雷
我喜欢西默农,而且我崇拜他。
——亨利•米勒
我的一生和我的职业生涯都是拜西默农所赐。
——费德里克•费里尼
媒体推荐:
一个有魔力的作家,一个与众不同的说书人。
——《观察家》
崇高的作家,他的故事令人难忘。
——《独立报》
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讲故事的功力太厉害了,但他还有另一种特别的能力:让我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生活的内部。
——《卫报》
2020年7月9日 在读
Novel
小夜曲 豆瓣
Nocturnes: 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
7.8 (1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石黑一雄 译者: 张晓意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4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乐情牵相关:郁郁不得志的餐厅乐手,风光不再的过气歌星,孤芳自赏的大提琴手,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萨克斯手等等,多是对音乐一往情深,对生活却满腹牢骚。情节或荒诞不经,或令人唏嘘,借音乐人生这个主题,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反思: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命运的嘲弄,才华的折磨,以及庞大社会机器控制下被压抑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而音乐,恰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涉足,并浸淫于其中,乃至立志从事的。
2020年7月3日 已读
温柔软弱又粘稠,非常适合睡前阅读的短篇。
Novel
遗忘通论 豆瓣 谷歌图书
Teoria Geral do Esquecimento
8.6 (79 个评分) 作者: [安哥拉] 若泽·爱德华多·阿瓜卢萨 译者: 王渊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 《遗忘通论》获得2017年国际都柏林文学奖、2019年安哥拉国家文化艺术奖,入围2016年布克国际奖决选名单;
☆ 阿瓜卢萨是当代安哥拉乃至整个葡语世界的代表作家,也是近年来竞逐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遗忘通论》已被翻译成25种语言出版,全球文学爱好者必读;
☆ 《遗忘通论》是一个女人将自己“隔离”28年的故事,一部现代城市中的“鲁滨孙漂流记”,一段国家内战与身份建构的多舛命运;
☆ 尽管《遗忘通论》展示了饥饿、酷刑和杀戮,它的基调与核心仍旧是爱,所有读者都能在这个故事中找到共鸣。
☆ 阿瓜卢萨在《遗忘通论》中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技巧,笔触既残酷又温暖,既厚重又轻盈。
————————————————————————
有些人练习遗忘,有些人害怕被遗忘,
而有些人一直害怕别人永远忘不了他。
内战开始后,一个女人出于恐惧,将自己关在家里28年,
枪声、旗帜、街上的人群,她试图遗忘一切汹涌的怪物;
死里逃生的葡萄牙雇佣兵说,遗忘就是死亡,就是投降;
而血债累累的秘密警察因为自己被遗忘感到幸福……
一张记忆的蛛网,一段动荡的历史,
他们的命运在此交错,也将在梦里重新开始。
—————————————————————————
尽管《遗忘通论》展示了饥饿、酷刑和杀戮,它的基调与核心仍旧是爱……所有的读者都能在这个安哥拉的故事中找到共鸣。在阿瓜卢萨的蜂巢中,没有一个生命是孤立的,他也让读者相信,我们与这个世界紧紧相连。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评审委员会
一段长达二十八年的“自我隔离”。一部城市中的“鲁滨孙漂流记”。一个国家多舛的建立与认同。阿瓜卢萨以绝妙的文笔与杰出的叙事技巧,带领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唤醒已被我们遗忘的理想,与理想背后的黑白底色。
——闵雪飞
如同葡萄牙作家佩索阿和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阿瓜卢萨技巧高超,他的虚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他是掌握多种体裁的大师,在侦探小说、田园牧歌和内心独白中转换自如,他向他笔下的人物倾注了饱满的热情,每个形象都生动地嵌入读者心中,呼唤着读者的同情与理解。
——美国《星报》
阿瓜卢萨无疑是讲故事的大师……他高超的叙事技巧,令笔下人物唤起了悲喜交集、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美国《华盛顿独立书评》
阿瓜卢萨已成为非洲葡语作家最杰出的声音之一,正如小说中一位人物所说,“有好故事的人简直就是国王”,阿瓜卢萨自己也能跻身非洲王者的行列。
——英国《金融时报》
2020年7月2日 想读
Novel
怪诞故事集 豆瓣 Goodreads
Opowiadania bizarne
7.8 (86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译者: 李怡楠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最新小说集
◎从波兰语直接翻译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尼刻奖、布克国际奖等多项大奖获得者
◎森林里的绿孩子、母亲过世后留下的罐头、接受变形手术的姐姐、修道院里的木乃伊、一颗来自中国南方的心脏……
◎十个怪诞、疯狂、恐怖和幽默的故事 | 捕捉人类生命的神秘侧影 | 勾勒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
————————————
《怪诞故事集》是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9年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最新的小说 集。小说集由十个故事组成:森林里的绿孩子、母亲过世后留下的形形色色的罐头、意外卷入一场死亡案件的教授、“我”去探望做了变形手术的姐姐、修道院里的神秘木乃伊、每年都会在死亡后复活的莫诺迪克斯……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不同的时空中,从现代的瑞士,到三百多年前的波兰;从中国的寺庙,到想象中的未来。每个故事都诡异且荒谬,你很难猜到下一页将会发生什么,但在怪诞之下又似乎潜藏着人类生活的蛛丝马迹。
小说集融合了民间传说、童话、科幻、宗教故事等元素来观照波兰历史与人的生活。该小说集出版一年之后,托卡尔丘克即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本书同时收入托卡尔丘克在瑞典学院领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温柔的讲述者》及诺奖授奖词。
————————————
“她的叙事富于百科全书式的激情和想象力,呈现了一种跨越边界的生命形式”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理由
“她运用观照现实的新方法,糅合精深的写实与瞬间的虚幻,观察入微又纵情于神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独创性的散文作家之一。她是位速写大师,捕捉那些在逃避日常生活的人。她写他人所不能写:‘世间那痛彻人心的陌生感。’……她的文风——激荡且富有思想——流溢于其大约十五部的作品中。”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2020年6月30日 想读
Novel
想成为神的巴士司机 豆瓣
The Bus Driver Who Wanted to Be God and Other Stories
7.4 (38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 译者: 楼武挺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5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作者、短篇小说大师凯雷特绝版十年故事集。
一个从不给迟到的乘客开车门的巴士司机;一个和地狱来的男人谈恋爱的女人;一个许愿和天使做朋友并得偿所愿的孤独男子;一个为了买玩偶被父亲要求砸碎自己存钱罐小猪的男孩;一个杀手被雇去杀一个世界上品德最正的好人……
简洁、激烈,令人痛苦地好笑,让人惊讶地诚实,埃特加·凯雷特的故事犹如快照,以聪慧和睿智照出生活中隐藏的真相。和其他最好的小说家一样,欢乐和痛苦是他作品的两大支柱。这些充满新意、饱含人性的小说,对于喜爱埃特 加·凯雷特无可模仿的个人风格和他聪颖多变的小说作品的读者来说,是不可错过的。
※※※※※※※※※※※※※※※※※※※※※※※※※※※※※※
★ 《纽约时报》奉为天才,魅力席卷40多国,短篇小说大师埃特加·凯雷特绝版十年故事集新译再版
★ 阿摩司•奥兹、萨曼•鲁西迪、扬•马特尔、乔治·桑德斯等国际文学大家一致推荐
★ 安妮宝贝、范玮琪、蒋方舟等名人感动推荐
★ 独家收录《割腕者的天堂》电影原著小说,该电影入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 作品入选以色列高中、大学文学课教材
★ 英国知名插画师Sabina Hahn,为中文简体版独家定制封面插画
★ 生命中各种无以名状的滋味,都在他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故事里
※※※※※※※※※※※※※※※※※※※※※※※※※※※※※※
埃特加·凯雷特的短篇小说凶猛、有趣,充满能量和洞见,同时常常深刻、悲剧而又非常感人。
——阿摩司·奥兹(以色列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一个睿智的作家……和我认识的任何作家都不一样。下一代人的声音。
——萨曼•鲁西迪(英国作家,《午夜之子》作者)
这些故事短小、陌生、有趣,但语调却显得随意。这些故事像笑话却不是笑话。埃特加•凯雷特是个应当严肃看待的作家。
——扬•马特尔(加拿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他的故事中有爱心、智慧、雄辩和超越,而这些美德在埃特加自己身上就多有所见。我很高兴埃特加和他的作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让一切都变得更美好了。
——乔治·桑德斯(小说家,《林肯在中阴界》作者)
埃特加·凯雷特,以色列作家。在这个国度,书能够卖出8万本着实不易。他说:写作不能阻止战争,但它使陌生人之间获得一种有悯惜的沟通。我读了你所写的,你读了我所写的,我们会知晓彼此。
——庆山(安妮宝贝)
他的刻薄劲儿有点像伍迪·艾伦,但因为身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比伍迪·艾伦更苦涩有趣。
——蒋方舟
凯雷特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故事短篇,太有趣了!每翻一页就会在心里想着“哇噻”“绝妙啊”“老天啊怎么会”!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一次,亲自见证一下这位创意无限的作家的神奇笔触。
——范玮琪
凯雷特是一个天才!
——《纽约时报》
这本书展现了一位短篇小说大师对形式所能达到的极限挑战。只有一件事是凯雷特无法完成的:写一个无聊的故事。
——《卫报》
凯雷特得益于自身特有的才华,才可以在如此紧凑的包装中,同时容纳悲剧和喜剧。
——《金融时报》
凯雷特独特的小说集既有趣又辛酸,用对人性的敏锐观察来平衡喜剧。这些都是简短有力的故事,富有创造力,充满自信。非常令人愉快,充满惊喜。
——《书生活》
凯雷特的对话风格无可抗拒,朴实真挚,他的即兴俏皮话引人发笑,很难想象有哪位读者不被他的作品所吸引,还带着幽默感和对人类的好奇心……他的故事有一种可爱的轻快感觉。
——《大问题》
凯雷特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他以真实的情感为基础创作了许多荒诞的故事。荒谬的,经常是超现实的,而且写得精确,简洁。
——《我》
2020年6月26日 已读
可爱过头了!
Novel
新婚之夜 豆瓣 Goodreads
7.7 (65 个评分) 作者: 辽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 11
【编辑推荐】
◆ 每个女人普通的情绪波动,都胜过一场战争!
21岁—37岁,纠结和迷茫奇多。恋爱难题、人际压力、代际冲突、女性贫困、育儿烦恼、精神危机……突然走到转折点,必须自己做决定。你不是独自一人,看似自由,实被规则、秘密和欲望束缚着。
◆ 迟来的讲故事高手辽京, 令中短篇故事也能承载命运感
有卡佛的俭省叙事,麦克尤恩的刁钻视角,索尔·贝娄的以小见大。辽京写城市里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试图透过故事里个人的境遇和选择来表达整个社会的现实。
◆ 用5种都市日常,3个不同人生阶段,抖出人生这条华丽被单里的跳蚤
◆ 关照平凡生活,涉及的话题却十分严肃:
《我要告诉我妈妈》:单亲家庭;代际冲突;躁郁症
《模特》:婚内出轨;情欲炸弹;孤独的根源
《看不见的高墙》:北漂的迷惘;阶级壁垒;童年阴影
《一个人的罗生门》:全职妈妈;儿童安全;中年危机
《新婚之夜》:校园霸凌;婚内强奸;自我意识的觉醒
◆ 当大家都在轰隆隆地向前,辽京关心那些留在原地的人,疑问和自嘲
辽京擅长从生活中揪出故事的线头,发现我们普通日子里的重大时刻。在讲述女性隐含悲剧的平常生活时,紧凑地展现女孩和女人们暗涌的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觉醒后的生活则充分留白,任读者想象。
◆豆瓣阅读累计162244次(2019年10月),当代中国女性的困境启示录
-----------------------------------------------
【内容提要】
==生活的偶然和无序里,总有些微不足道却又不容忽视的东西==
《我要告诉我妈妈》:3架钢琴,4个家庭,1个妈妈突然崩溃了
《模特》:他的情人因车祸丧生的那天,他的妻子向他坦白了外遇
《看不见的高墙》:她太习惯独自承受,连找他分担秘密都只讲一半
《一个人的罗生门》:我是全职妈妈,也是小区女童失踪案的唯一目击证人
《新婚之夜》:她放弃了抵抗,否认自己的感受,相信只要从心理上说服自己,她就不必被强奸
用5种都市日常,3个不同人生阶段,抖出人生这条华丽被单里的跳蚤
关于生命中不得不经历的种种驯服,以及那些失败与反抗
-----------------------------------------------
辽京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她能把生活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掀开,当你被她的过程吸引住的时候,悄然弥漫在四周的洋葱汁却熏下了你的眼泪。也许生活从来就不是美好的,在平静的表层之下,其实暗流涌动,惊险万状。她出色地写下了人的无奈、挣扎和奔突。
——楚尘(著名出版人)
辽京的小说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尤其对当代城市女性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书写,准确、深入、意味深长。《新婚之夜》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
——杨庆祥(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辽京的小说,尤其关注都市场域中人的境遇,特别是青年男女的情感剖面,呈现出丰富真实的纹理,同时也为城市文学注入活力和新的尝试,即真实与虚构如何在幽闭、狭窄的空间里达到奇妙的平衡。
——赵志明(小说家)
从《新婚之夜》可以看到辽京不同的叙述方式。或许没有确定的风格就是一种风格。
——小二(传奇译者)
2020年6月14日 已读
最喜欢《新婚之夜》,其次是《我要告诉我妈妈》和《一个人的罗生门》
Novel
赤地之戀 豆瓣
9.3 (14 个评分) 作者: 張愛玲 皇冠 2020 - 4
在滿目的荒蕪中,
唯一不變的,是她孤注一擲的愛情。
張愛玲:我只希望讀者們看這本書的時候,
能夠多少嗅到一點真實的生活氣息。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他擁抱著她,這時他知道,
只有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是有一種絕對的安全感,
除此以外,在這種世界上,也根本沒有別的安全。
只要有她在一起,他什麼都能忍受,什麼苦難都能想辦法度過。
他一定要好好地照顧她,照顧他自己,
他們一定要設法通過這兇殘的時代。
大學畢業生劉荃響應政府號召,到西北農村參加「土改」,對同行的女孩黃絹產生情愫。兩人意氣昂揚地投身運動,卻發現改革的旗幟掩不住殘忍的燒殺擄掠,唯有彼此相依,才聊以慰藉。然而,劉荃很快就被分配到上海工作,紛沓而來的政治鬥爭不僅湮沒了他的理想,還讓他賠上此生最珍貴的愛情……張愛玲以《赤地之戀》再度直面社會議題,在是非黑白沒有標準、人的理性失去憑恃的時代,她寫出知識分子在家國之間的掙扎,也為歷史的傷痕留下血淚的見證。
秧歌 豆瓣
9.4 (43 个评分) 作者: 張愛玲 皇冠 2020 - 2
飢餓的滋味他還是第一次嘗到。
心頭有一種沉悶的空虛,不斷的咬嚙著他,鈍刀鈍鋸磨著他。
那種痛苦是介於牙痛與傷心之間,
使他眼睛裏望出去,一切都成為夢境一樣的虛 幻──
《秧歌》是張愛玲用寫實的筆調和敏銳的感性譜寫的農村哀歌。她由個人的溫飽出發,寫人們如何踉踉蹌蹌地追趕新時代前進的步伐,在新的政治體制下學說新話。然而,面對貧窮和飢餓的窘境,他們終於忍無可忍地暴動起來,引發恐怖的悲劇。全書在平淡中有張力,在慘澹中有滑稽,寓怪誕於真實,亦寄深情於日常。當肩負沉重擔子的人們再度扭起秧歌,既展現出張愛玲對複雜人性最深沉的凝視,也標誌著張愛玲小說風格的重大轉變。
银河系边缘的小失常 豆瓣 Goodreads
Fly Already
7.8 (133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埃特加·凯雷特 译者: 方铁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5
继《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之后,短篇小说大师埃特加·凯雷特创作的全新短篇小说集。
一个伤感又好笑的马戏团炮弹飞人;一个五十岁还在啃老的窝囊儿子;一个想要重返人间的忧郁天使;几个为拯救被变成兔子的爸爸而勇敢逃跑的小女儿们;一个在房间中央供着被压成小小铁块的汽车的单身男子;一个执意要买商店收银机给儿子做生日礼物的离异男子……
没有人能像埃特加·凯雷特一样。他的故事常常发生在奇异、灼热和欢腾的事物交会的十字路口。他笔下的人物与之搏斗的,是父母和家庭、战争和游戏、烟酒和蛋糕、记忆和爱。这些故事从来不会抵达通常预期的 结局,但总是能带给人惊喜、快乐和感动。
※※※※※※※※※※※※※※※※※※※※※※※※※※※※※※
★ 《纽约时报》奉为天才,魅力席卷40多国,短篇小说大师埃特加·凯雷特全新故事集
★ 以色列最高文学奖萨皮尔奖获奖作品,全美犹太人图书奖获奖作品
★ 《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纽约公共图书馆“年度好书”
★ 阿摩司•奥兹、萨曼•鲁西迪、扬•马特尔、乔治·桑德斯等国际文学大家一致推荐
★ 安妮宝贝、范玮琪、蒋方舟等名人感动推荐
★ 作品入选以色列高中、大学文学课教材
★ 英国知名插画师Sabina Hahn,为中文简体版独家定制封面插画
★ 一位短篇小说大师对形式所能达到的极限挑战
※※※※※※※※※※※※※※※※※※※※※※※※※※※※※※
埃特加·凯雷特的短篇小说凶猛、有趣,充满能量和洞见,同时常常深刻、悲剧而又非常感人。
——阿摩司·奥兹(以色列作家,《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
一个睿智的作家……和我认识的任何作家都不一样。下一代人的声音。
——萨曼•鲁西迪(英国作家,《午夜之子》作者)
这些故事短小、陌生、有趣,但语调却显得随意。这些故事像笑话却不是笑话。埃特加•凯雷特是个应当严肃看待的作家。
——扬•马特尔(加拿大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
他的故事中有爱心、智慧、雄辩和超越,而这些美德在埃特加自己身上就多有所见。我很高兴埃特加和他的作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让一切都变得更美好了。
——乔治·桑德斯(小说家,《林肯在中阴界》作者)
埃特加·凯雷特,以色列作家。在这个国度,书能够卖出8万本着实不易。他说:写作不能阻止战争,但它使陌生人之间获得一种有悯惜的沟通。我读了你所写的,你读了我所写的,我们会知晓彼此。
——庆山(安妮宝贝)
他的刻薄劲儿有点像伍迪·艾伦,但因为身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比伍迪·艾伦更苦涩有趣。
——蒋方舟
凯雷特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故事短篇,太有趣了!每翻一页就会在心里想着“哇噻”“绝妙啊”“老天啊怎么会”!大家有机会一定要读一次,亲自见证一下这位创意无限的作家的神奇笔触。
——范玮琪
凯雷特是一个天才!
——《纽约时报》
这本书展现了一位短篇小说大师对形式所能达到的极限挑战。只有一件事是凯雷特无法完成的:写一个无聊的故事。
——《卫报》
凯雷特得益于自身特有的才华,才可以在如此紧凑的包装中,同时容纳悲剧和喜剧。
——《金融时报》
凯雷特独特的小说集既有趣又辛酸,用对人性的敏锐观察来平衡喜剧。这些都是简短有力的故事,富有创造力,充满自信。非常令人愉快,充满惊喜。
——《书生活》
凯雷特的对话风格无可抗拒,朴实真挚,他的即兴俏皮话引人发笑,很难想象有哪位读者不被他的作品所吸引,还带着幽默感和对人类的好奇心……他的故事有一种可爱的轻快感觉。
——《大问题》
凯雷特是一位极富创造力的作家,他以真实的情感为基础创作了许多荒诞的故事。荒谬的,经常是超现实的,而且写得精确,简洁。
——《我》
2020年6月10日 已读
Novel
当尼采哭泣 豆瓣
8.5 (39 个评分) 作者: (美)欧文 D.亚隆(Irvin D.Yalom) 译者: 侯维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
欧文·亚隆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作!
当名医遇到哲学超人,演绎出心理咨询的诞生过程 初级心理咨询师推荐必读书目!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任何不曾杀死我的东西,让我更强壮。”
究竟谁是病人?谁是医生?
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表……
主角:
尼采,著名的哲学家及诗人,其著名的“超人哲学”备受争议。
布雷尔,十九世纪末欧洲最负盛名的医生,弗洛伊德的导师。
主要配角: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曾与布雷尔合著《歇斯底里症研究》。
莎乐美,一位才华洋溢的文学女性,也是一名职业的精神分析学家。
贝莎,心理学史上著名的“安娜·欧事件”的原型人物。
这是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书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19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
故事开始于身陷对病人肉欲幻想而无法自拔的名医布雷尔,突然被陌生女子莎乐美邀约咖啡馆。大胆美丽的莎乐美到底会提出什么请求?
布雷尔表面上和谐的婚姻生活与正值巅峰的事业能否持续下去?
他能否从令人备受折磨的幻想中解脱?
尼采的生命困境又是什么?他与布雷尔医生怎样连结在一起?
究竟谁是病人?谁是医生?
如诗般的语言,理性缜密的思辩,情节充满悬疑,高潮迭起,结局却出人意表……
一个知识女性的思考系列 豆瓣
The Outline Trilogy: Outline, Transit, Kudos
8.6 (24 个评分) 作者: [英]蕾切尔·卡斯克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3
编辑推荐:
★蕾切尔·卡斯克历时四年完成的小说三部曲,每一本都受到全球各大权威媒体的重磅推荐!
《边界》被评为《纽约时报》2015年度十大图书,《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纽约客》2015年度书单;
《过境》被评为《时代》周刊2017年度十佳虚构类书籍,入选金史密斯奖终选名单;
《荣誉》被评为《纽约客》杂志2018年度图书,《纽约时报书评》2018年度百佳图书,亚马逊图书编辑推荐2018年度百佳书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婚变》作者杰佛里·尤金尼德斯,《七个谎言》作者詹姆斯·拉斯顿共同推荐!
★别具一格的开创性文体,用对话串联起所有故事情节
在蕾切尔·卡斯克之前,没有任何作家能将第一人称视角小说的主人公塑造成一个隐形的叙述者。全书记述几十段主人公与她遇见的各类人所展开的对话,每句对白都是一段哲理,每个出场人物都是一个故事。在这些对话中,只作为一个忠实、精确的倾听者与记录者,而将自己放在几乎隐匿的位置。
★从一位知识女性的视角,精准剖析所有女性都会遭遇的问题,用极尽冷静克制的语言揭露婚姻、家庭、情感的每一面。
作者在三段生活化的故事中,用极其敏锐的视角和精确而不浮夸的语言,看似轻描淡写,实则直指人们生活中老生常谈的问题——个人、家庭、欲望、背叛——不被提及的阴暗面,剖析女性在面临诸多道德困境时也许不甚完美的应对方式以及其背后的心理,从而传达出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纯质纸印刷,带来更有质感的阅读体验;插画师古古丁绘制人物插画,极简线条勾勒众生相。
------
《“一个知识女性的思考”系列》是英国女性作家蕾切尔·卡斯克历时四年完成的小说三部曲,包括《边界》《过境》《荣誉》三部独立的中篇小说。主人公是一名离异的中年女性作家,她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三段生活中片段化的故事。小说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开创性文体,用对话串联起所有故事情节,用极尽冷静克制的语言揭露婚姻、家庭、情感的每一面,传达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边界》讲述了主人公在前往希腊教授一门创意写作的故事,途中与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聊天,听取他们的故事。她遇到的人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他们的幻想、焦虑、悔恨和渴望,老生常谈的话题——出轨、离婚、苦闷——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有趣。作者在本书中高度关注女性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所遇见的种种困境,从而传达自己的观点。
《过境》延续了上一部,讲述主人公回到伦敦定居的故事。作者继续用细腻的对话,展现了人们在建立新生活过程中被迫面对的各个方面:个人的、道德上的、艺术创作上的、实际生活要面对的,以及关于权力、死亡、重生的种种思考。作者延续了她对女性的关注,捕捉人们对安逸生活和逃离一切的渴望,剖析了这一矛盾心理背后对于真实生活的向往。
《荣誉》继续讲述主人公乘机去欧洲某个不知名城镇参加文学节,叙述了在文学节中采访、晚宴、沙龙等一系列片段。在作者的笔下展现了一个处于变革中的欧洲,社会的变革带来了人对自身身份的困惑,同时深入探讨了痛苦和荣誉的价值、关系。此外作者继续探讨女性在家庭、亲子和艺术等主题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与出路。
2020年6月5日 已读 原文和译本像两本书
Novel
身着狮皮 豆瓣
In the Skin of a Lion
8.4 (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王一鸣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 - 3
♛金布克奖杰作《英国病人》前传
一旦冲破自己做的茧,你就会爆发出战胜一切的力量。
————————
✭金布克奖——布克奖50周年大奖——得主迈克尔·翁达杰潜心打磨十年之作
✭选文印刻于多伦多布鲁尔高架桥旁地标,是加拿大文学地图的起点,成为一座城市永久铭记的记忆。
✭迈克尔·翁达杰:“我不想谈论政治家或历史人物,我想谈谈那些没有被载入史册的人,所有隐藏在历史背后不被看见的人。 ”
✭荣获CBC加拿大阅读奖、安大略图书奖,入围加拿大至高荣誉”总督奖“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LS:文学的一次胜利——力量感和启发力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本书书名来自古巴比伦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当你返归尘土,我将为你留起长发,我将身着狮皮,流浪于旷野。”一部融合神话、历史、记忆和梦境的小说,书中充满翁达杰对移民群体的亲切关照。他们渴望在新城市扎根,却依然是异乡人;他们构筑城市的历史,重要却被遗忘。在某一时刻,他们要为自己呐喊。
————————
当沉默的人披上狮皮,他就能冲破自己的茧,畅所欲言。
·
出生于偏远林区的帕特里克,只身来到梦想与机遇之地多伦多谋生。他在北美安大略湖底爆破隧道,为警局搜寻失踪的百万富翁, 终日与没有名字的小人物为伍。
他的故事注定会被缝入历史的角落,但他真实存在着。他走进爱情;他与狱中的小偷建立友谊;甚至有一天,他潜入水厂与怀抱远大前程的署长英武对峙。
历史混沌,但他在人生的每一个片段里,横冲直撞地为自己的生命寻找秩序。然后,选择讲述。
————————
媒体及名人推荐:
《身着狮皮》的一个个碎片闪着光,组成了一道具有象征意义的谜题。时代的历史通过一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一一展现。广阔而丰富,迷人而充满诗意。 ——《华盛顿邮报》
·
这本书里最动人的,是人与人的联结……这种感觉是那么的浓郁丰富,那么的微妙精细。 ——《马拉哈特评论》
·
《身着狮皮》自洽、温柔,令人耳目一新……翁达杰挥洒自如地用诗性的语言,让这本书有了茁壮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芒。——《洛杉矶时报》
·
《身着狮皮》一直影响着我,它包含了无数的变化和可能性,我视其为杰作。——卡利玛·沙曼斯(Kamila Shamsie,英国著名作家、百利女性小说奖得主)
·
翁达杰把多伦多的建筑历史写进了小说鲜活的生活中,这是任何官方历史都无法想象的,也没有任何官方历史能够抹去。——阿黛尔·怀斯曼(Adele Wiseman,加拿大著名作家)
2020年5月27日 在读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