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鱗嬌擺尾,青鬢膩沾唇 - 标记
学术与政治 豆瓣 Goodreads
Wissenschaft als Beruf und Politik als Beruf
9.6 (14 个评分) 作者: 韦伯 译者: 钱永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本书收入韦伯最著名的两篇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和《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这两篇演讲,是韦伯去世不久,在战争与革命因袭下的德国“新”文化的重镇慕尼黑发表的,是20世纪思想的最重要文献。韦伯总摄他一生学术、思想、道德与政治的关怀,通过历史与社会学角度的比较分析,以及在道德价值层次上的批判反省,就学术知识与政治行动的性质、条件和限制,提出冷酷的界定和慷慨的呼吁。它们让读者沉痛地认识到近代人处境的艰难,也迫使读者用“英雄伦理”的态度,在“平实的眼前工作”中,把握住关系到人性尊严的一线希望。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晚明思想史论 豆瓣
作者: 嵇文甫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 4
晚明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转型期,是从宋明道学转向清代朴学的枢纽,也是中西文化接触的开端。《晚明思想史论》是第一部系统整理和研究晚明时期的思想史专著,先之以王门诸子的道学革新运动,继之以东林派的反狂禅运动,而佛学、西学、古学则错综交织于其间。这一幕生动热闹的思想史剧,嵇文甫先生钩稽整理,描画出一个大致轮廓,成其典范性名作。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闺塾师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美)高彦颐 译者: 李志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1
本书的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名妓文化能见度的提升、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因此,本书认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这些妇女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作者简介: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东亚历史系博士,专攻明清社会史及比较妇女史。曾任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及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历史及妇女研究系,现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分校历史系教授。近作有(步步生莲:绣鞋与缠足文化)(Every Step a Lotus; Shoes for Bound Fee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及(灰姑娘的姐妹:缠足的修正历史)(Cinderella's Sisters: 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5)等书。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理学与文学论集 豆瓣
作者: 廖可斌 东方出版社 2015 - 8
本书收入文章23篇,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学与儒学”,主要以理学为聚焦点,探讨理学和儒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二是“理学与文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考察宋代以后特别是明代的理学(心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三是“理学与文化”,由对理学的探讨延伸到对文化问题的思考。因当代人对理学的看法,牵涉到对整个儒学以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又影响到我们现在对提升人文精神、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思路和策略的选择。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宋代歌舞剧曲录要 元人散曲选 豆瓣
作者: 刘永济 中华书局 2007
二书均由刘永济辑录。《宋代歌舞剧曲录要》,将宋代歌舞剧曲分成大曲、舞曲及曲破、法曲、鼓子词、转踏、诸宫调、赚词七类,并分七个专章进行论述,又将现存于宋人著述及词集中的宋代歌舞剧曲之重要者分类录于每章之下。
《元人散曲选》共选录了44位曲家的295首小令,27套套数。所选作品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能兼顾各种风格、流派,反映了元代散曲的基本面貌。
二书之前的“总论”和“序论”尤为精要,多发前人所未发,对读者了解唐宋元人词曲颇多助益。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唐人绝句精华 豆瓣
作者: 刘永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 9
《唐人绝句精华》主要内容:甲、缘起 我自一九五九年夏患风湿性关节炎后,不良于行,承大学党委关注,暂不开课。但我自考虑,虽一时行动艰难,然坐着作研究工作是无妨的,因念王士祯的《唐人万首绝句选》一书流行虽久,今日读之,尚有当改选之处,久思新选一书而无暇,何不趁此时为之。考王氏素以神韵之说为诗家倡。其说出于司空图、严羽两家,曾编《唐贤三昧集》以张其说〔1〕。虽人多宗仰,目为大家,而过求空灵,过矜修饰,以吞吐为风致,其流弊所至,遂有“肤廓”与“缥缈无着”之讥〔2〕。一时诗家如赵执信即援引其前冯班之说以斥其非,并专著《谈龙》一书,抨击甚力〔3〕。他如施闰章、沈德潜、蒋士铨、宋荦、袁枚、纪昀诸人,均有不满的批评。赵氏《谈龙录》既反对王氏称作诗当如“云中之龙,时露一鳞一爪”,复反对其诗中无人,“人人可用,处处可移”;又引《金史·文艺传》周昂的话反对“文章工于外而拙于内”,皆中王氏要害〔4〕。至施闰章与王氏交谊很好,然施尝语王门人洪升曰:“尔师如华严楼阁,弹指即见。吾诗如作室者,瓴甓木石一一就平地筑起。”则亦不满其缥缈不着实之论也。蒋士铨《忠雅堂集》卷二十六有《论诗杂咏》三十首。其论王诗曰:“兰麝绕珠翠,美人在金屋。若使侍姬姜,未免修眉蹙。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微睇室说词 豆瓣
作者: 刘永济 中华书局 2007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是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任教时的讲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唐、五代、宋词的主要流派,撷取唐宋词中的精粹,加以精要注释。尤其是对每首词所作的分析,要言不烦,时见精义,是本书的特色所在。
《微睇室说词》,详谕南宋婉约派之词,以吴文英为重点,前溯周邦彦、姜夔、史达祖,后及王沂孙、周密、张炎,以见此派源流。该书可谓继当代词人陈洵《海绡说词》及陈匪石《宋词举》之后又一部说词的名著。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十四朝文学要略 豆瓣
作者: 刘永济 中华书局 2007
十四朝文学要略》(上古至隋)是刘永济先生1928年在沈阳东北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时的讲义,因编至隋代而罢手,固用此名。然卷首叙论乃当初编写时为全书而设,并非专指十四朝。凡行文中遇有疑难或需解释之处,皆以小字详加注明,征引赅博。是一部体例、结构和见地均有特色的中国上中古文学史专著。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博物志校证 豆瓣
作者: [晋] 张华 / 范宁 校证 中华书局 1980 - 1
范宁校证。
大32开,印数1-20300册。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权力的任性 豆瓣
History’s Worst Decisions
作者: (英)斯蒂芬·韦尔(Stephen Weir) 译者: 夏建兰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5 - 8
人类历史中充斥着各种错误。不过,能非常深刻地影响历史走向的错误,通常都源自那些权力巅峰。
权力一旦任性,总会有人遭殃。《权力的任性: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决策(1)》讲述的就是一些大人物怎样有意无意作出了糟糕的决策,以及这些决策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书原版名为“History’sWorstDecisions”,是英国著名出版集团Quid Publishing的畅销书。这本书的49个最糟糕的决策案例,包括古代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罗马皇帝尼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等古今多位决策者的著名败笔,涉及政治、军事、商业、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在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本书着重从决策者的性格特征和决策动机方面剖析了这些决策的问世过程,成为本书一大看点。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书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图片、地形局势示意图、艺术品照片等辅助阅读。
2012年,Quid Publishing集团又推出了本书姊妹篇“ MoreofHistory’sWorstDecisions”(中文名为《权力的任性: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决策(2)》)。目前,本系列图书已被20多个国家引进,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希腊语、波兰语等十几种语言。此次为该书首次引进中文版。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昔我往矣 豆瓣
作者: 赵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 1
《昔我往矣》内容简介:“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出生于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1977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一批“知青”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并被投入到与先前的生活完全不同的时代洪流之中。在这潮头多变的三十年里,他们执著地行走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在汹涌而来的滚滚红尘中,也不曾失却超越性的人文关怀。为着一个信念、一份眷恋,他们不懈地寻觅着。这里的每一本书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豆瓣
作者: 李作仁 2011 - 6
王清任,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清乾隆33年至道光11年,世居玉田
县鸭鸿桥。是嘉庆至道光年间的名医。
王清任作为一位杰出的医学革新家,在所著《医林改错》中,一是比较
准确地描述了胸腹腔内脏器官、血管等解剖位置,较过去有改正,有发现;
二十创活血化瘀新理论拟出许多新方,于临床颇有奇效;三则否定胎养、胎
毒等陈说及综成“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新说,其贡献巨大,值得肯定;四
则《医林改错》中且详论瘀血证,以活血化瘀之法治疗各种病证,效果甚佳
,至今仍有不少内容为医家所遵从。其医著于人体构造虽未必尽善尽美,惟
其革新精神则于后人颇有启迪。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内容包括:一、钱序;二、王清任家族世系及其
生平;三、有关王清任的三部世系族谱;四、玉田王氏谱系简表;五、《医
林改错》道光十年三槐堂版;六、《医林改错》宣统元年玉田县宋家铺万顺
堂宋家甫本;七、饬纪敦俭;八、后记。
著名中医文献学家钱超尘先生评价本书说:《王清任与医林改错》一书
最大特点是族谱和版本,是填补空白之举,将长期流传。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龙虎斗与马牛风 豆瓣
作者: 谢保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9
本书所论为广义新史学,既包括王国维“开山”的“新史学”、又含有郭沫若“开辟草茎”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且多发此前不为人知或不被注意的新旧材料,考论其未曾深涉或长期规避的一些问题。带有探幽发微的性质,有别于其他关于“新史学”的著论。
最精彩之处,在“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纵论各史学大家,详述王国维、陈垣、陈寅恪、郭沫若等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理路。并且,重视历史细节,状写陈垣和郭沫若的晤面,郭沫若造访史语所的生动场景,以及郭沫若与陈寅恪之间的恩怨纠葛,深入人物内心,对历史悬案给出新的解释。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史讳举例 豆瓣
9.7 (6 个评分) 作者: 陈垣 中华书局 2004 - 5
避讳学是研究中国历史所不可缺少的知识,因为在辛亥革命前,遇当代帝王或所尊者之名时,必须回避。但各朝所讳不同,避讳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史书上常有因避讳而改易文字的地方,甚至改变姓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等。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教育家,在宗教史、元史、历史文献等领域为中国史学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书是陈先生在避讳学方面的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举了80多例,分析并说明了历代避讳的种类、所用的方法及其利用,以及与避讳有关的问题,言简意赅,学术水平很高,同时亦不失为一本较好的普及性读物。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六朝画论研究 豆瓣
作者: 陈传席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 6
再版自序
原版自序
台版自序
一、重评顾恺之及其画论
(一)从谢赫《古画品录》谈起
(二)张彦远对顾恺之的评价
(三)关于顾恺之绘画创作的几个故事
(四)顾恺之和六朝几位画家的比较
(五)顾恺之的贡献主要在画论
(六)关于顾恺之三篇画论问题
(七)中国绘画在艺术上的彻底觉醒
(八)顾恺之传神论的产生
(九)顾恺之画论的影响和评价
二、《论画》点校注译
(一)《论画》点校注释
(二)《论画》译文
三、《魏晋胜流画赞》点校注译
(一)《魏晋胜流画赞》点校注释
(二)《魏晋胜流画赞》译文
四、《画云台山记》点校注译
(一)《画云台山记》点校注释
(二)《画云台山记》译文
附:顾恺之介绍
五、宗炳《画山水序》研究
(一)最早的山水画论
(二)“道”、“理”、“神”、“灵”、“圣”
(三)山水画功能论
(四)写山水之神
(五)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六)远小近大原理的发现
(七)道家思想的浸入——对后世画论和画的影响
六、《画山水序》点校注译
(一)《画山水序》点校注释
(二)《画山水序》译文
附:宗炳介绍
七、王微《叙画》研究
(一)王微思想简说
(二)考王微《叙画》写于宗炳《画山水序》之后
(三)山水画功能论
(四)山水画是独立的艺术画科论
(六)明神降之(上)
(七)明神降之(下)
(八)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八、《叙画》点校注译
(一)《叙画》点校注释
(二)《叙画》译文
附:王微介绍
九、论中国画之韵
(一)原“韵”
(二)韵和神的关系
(三)韵用于画的意义
(四)韵的含义之发展
(五)以气取韵为上
(六)“南宗”画尚韵说及韵与人格之修养
(七)结语
附:原“气”
十、谢赫与《古画品录》的几个问题
(一)《古画品录》的原书名问题
(二)《古画品录》的著作权问题
(三)谢赫及其著书年代问题
(四)谢赫的理论和实践之对抗性问题
(五)“六法”句读标点问题
(六)骨法——传神——气韵
十一、《古画品录》点校注译
(一)《古画品录》点校注释
(二)《古画品录》译文
十二、姚最和《续画品》的几个问题
(一)姚最的生平和思想
(二)《续画品》的写作年代
(三)《续画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补记一:关于姚最《续画品》的写作年代再探
补记二:姚最未入陈和《续画品》年代再证
十三、《续画品》点校注译
(一)《续画品》点校注释
(二)《续画品》译文
十四、《山水松石格》研究
(一)《山水松石格》的作者和年代
(二)《山水松石格》的贡献及其影响
(三)色彩的研究和“破墨”的提出
十五、《山水松石格》点校注译
(一)《山水松石格》点校注释
(二)《山水松石格》译文
十六、玄学与山水画
附一:云冈石窟雕刻
附二:戴逵、戴颙在雕塑史上的地位
后记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豆瓣
作者: 朱东润 编 上海古籍 2008 - 4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初版于一九六二年,全书由朱束润主编。初版上编由朱东润负编辑总责,并与王运熙看过全稿;分任注释工作的有下列诸同志:先秦部份:《诗经》,章培恒;《尚书》,蒋天枢;《左传》、《国语》,朱东润;《战国策》,朱东润、章培恒、韩兆琦;先秦诸子,王欣夫、顾易生、李庆甲;屈原赋,顾易生;宋玉赋,章培恒、李庆甲;神话,丁锡根。秦汉部份:辞赋,王运熙、顾易生;诗歌,李庆甲;《过秦论》、《论贵粟疏》、《报任少卿书》,蒋天枢;《史记》,郑权中、顾易生;其它秦汉散文,顾易生、章培恒、韩兆琦。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份:辞赋、散文,徐鹏、顾易生;诗歌,徐鹏;小说,李庆甲、梅运生。这次再版对全书作了修订,由主编朱东润主持,并由陈谦豫协助主编工作。参加上编修订的有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黄立新、骆正深、郑畏民、王培焯、丁锡根、陈怀良、施绍文、叶盼云、骆玉明、倪长康等同志。朱束润、王运熙、陈谦豫看过上编修订稿的全文。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经学和经学史 豆瓣
作者: 周予同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6
周予同先生是上世纪中国经学史的学术大师,他的著作代表了中国学术界研究经学史的最高水平。这是周予同先生撰写的关于经学历史与中国文化的通俗性读物。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鬼在江湖 豆瓣
作者: 栾保群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 - 7
文化随笔集。《扪虱谈鬼录之三》在内容和风格上延续前面两部作品。“扪虱谈鬼录”系列*大的特点就是兼具学术价值与阅读趣味。虽然谈的都是虚无缥缈的鬼怪,但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和时下一些瞎编乱造的鬼故事有本质区别;此外,作者行文相当注重趣味性,文风幽默而不无辛辣,观点鲜明,虽然名曰谈鬼,但往往以鬼喻人,巧妙地借古讽今。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张充和诗文集 豆瓣
作者: 白谦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6
张充和文学作品集,为海内外首次整理出版。收作者自少年时代以来创作的古体诗词、散文小品和小说。自作诗词近两百首,友人与作者间的唱和之作数十首;散文小品、小说六十余篇,展示了作者多方面的文学成就。张充和作品的蒐集、合编前后达数十年,经历两代人,旅美学人白谦慎在前辈卞之琳、张 定和先期工作的基础上最后纂集编定,完成了作者生前的嘱托。
张充和才华出众,琴曲书画,造诣精湛,海内外享有盛名。在古典教育的熏陶下,其诗歌、散文、小说皆有温雅的韵致,以往人们却很少注意到。余英时说,她的文学作品与书画在同一风格笼罩之下,体现了中国文化“以通驭专”的独特精神。张充和晚年怀念师友的文章,以及未刊的《曲人曲事》一组短文,依然保有简洁灵动的神韵。尤其是她的古体诗词,如新泉出山,清雅流丽,曾得到沈尹默“词旨清新,无纤毫俗尘”的嘉许。与她唱和者,皆为当时大家,附录书中,如鲁殿灵光。
2015年6月,为华夏文化艺术奉献终身的张充和,以102岁高龄在美国逝世。谨以此书,向她致敬。
2018年5月26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