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鱗嬌擺尾,青鬢膩沾唇 - 标记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 豆瓣
作者: 陆宗达 / 王宁 中华书局 2018 - 1
《训诂学的知识与应用》,中国当代训诂大师陆宗达及其弟子王宁、宋永培著。这部书集结了作者发表在多个刊物上的一些训诂学方面的通俗小文章,主要包括:
一、关于论训诂学的普及和应用的专文;
二、围绕着训诂原理,对古注和今注、求本字、同源通用等训诂问题的普及性说明文章;
三、介绍《说文》学及清代以来的段玉裁、王念孙、章太炎、黄侃的小学成就的专文;
四、对古代汉语词义、礼俗所作的普及考证。
文章以应用和普及为目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许多训诂学相关的知识和著作,举例贴近生活,生动而富于趣味性,即适合专业人员,又适合一般读者。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 豆瓣
作者: 魏风华 中华书局 2017 - 1
【关于魏晋风度的魅力读本,轻松读懂经典《世说新语》!】
这是有关魏晋时代和魏晋风度极为好看的魅力读本;这是从竹林七贤到兰亭名士,中国精神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次远行。
全书以经典名著《世说新语》为线索,融汇历史背景与人物脉络,对独特的魏晋时代做了一次全面的描绘和解读,以怀古的 深情和隽永的文笔讲述魏晋名士的种种言行故事,展现他们放达不羁、珍惜自我和追求自由的风度与情怀,使那个遥远的黄金时代光彩重生,也给当下的生活带来深深的启示。
【编辑推荐】
作者魏风华有“中国的小泉八云”之称,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作者魏风华曾以《唐朝的黑夜》三部曲惊艳于历史写作圈,被誉为“创意历史”和“中国怪谈”写作的开创者、“中国的小泉八云”, 2012年又以《抗日战争的细节》荣登“新浪中国好书榜2012年度十佳人文社科好书”,其后相继推出畅销续集。
他既是历史写作者,也是小说家,这让本书既有历史学的严谨,又兼具小说的精彩和生动。
这是关于魏晋风度的魅力读本,让你轻松读懂经典《世说新语》!
本书是《绝版魏晋》的修订升级版,内容更为丰富、好看。
在这本书中,魏风华先生以《世说新语》这部极为著名的中国古代笔记经典为线索来梳理、描绘、解读魏晋时代,以个性独具、清隽俊美和斑斓动情的笔触,对魏晋历史和魏晋名士珍重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予以充分肯定,对以前屡被攻击的所谓“清谈误国”提出了富于创见性的观点,对那个“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语)的时代给予了充满激情的观照……
魏晋名士的率真旷达、超拔脱俗、爱惜个性的情怀,以及对内心和天地间自由的寻找,恰恰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东西。这本书,在让我们轻松读懂《世说新语》的同时,也能让我们体味到当今时代所缺乏的精神。
【名家说魏晋及《世说新语》】
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明代学者 胡应麟
《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文学家 鲁迅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美学家 宗白华
《世说新语》重点展示的是内在的智慧、高超的精神、脱俗的言行、漂亮的风貌;而所谓漂亮,就是以美如自然景物的外观,体现出人的内在的智慧和品格。
——美学家 李泽厚
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日本诗人 大沼枕山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人间词话 王国维词集 豆瓣
作者: 王国维 译者: 陈永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5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近代*负盛名的文学批 评论*之一。其论词的核心是“境界”说,提出“词 以境界为上”。王国维本人又是其词学理论的创作实 践者,其词作中浸透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饱 含对宇宙、人生扣问的哲学况味,于清末词坛独树一 帜。
《人间词话王国维词集》是《人间词话》的注评 本,由陈永正注评。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 豆瓣
作者: 罗新 / 叶炜 中华书局 2005 - 1
一、本书所收魏晋南北朝墓志,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皆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及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两书所未收者。赵万里书出版太早,五十年代以后新出墓志未能收入;赵超书所收墓志截止1986年,且不收隋志。本书所收隋代墓志,皆赵万里所未及得见,主要是五十年代至2003年底发表者;其余墓志,为1986年后至2003年1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豆瓣
作者: 罗宗强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 - 1
作者从古代文学的实际出发,深入到文学思想发展原因中去寻讨,从研究士人心态的演变轨迹去确切地阐释文学思想发展地主要原因,而影响士人心态的原因又甚为复杂,又政局变化的原因,又社会思潮的原因,以及不同生活环境和文学修养的相互作用。这是作者治学经历的又一新的阶段,也将是标志文学思想史学科的又一新的进展。
这本小小的书,断断续续写了四年。史料匮乏,年代绵邈,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推测中古人的心态,实在是非常不易的事。影响中国古代士人心态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政局的变化。在古代中国,有隐逸情怀的士人不少,但真正的隐士却不多。隐逸情怀是人生的一种调剂,而真正的隐士却要耐得住寂寞。多数的人士,出士入仕,因之政局的变化也就与他们息息相关。家国情怀似乎是中国士人的一种根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相。这是晚明东林党人说的。
影响中国古代士人心态变化的又一重要方面,是思潮。作者通常都谈到诸如两汉的儒学一尊的思想潮流、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等对于士人的影响。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豆瓣
8.9 (14 个评分) 作者: 仇鹿鸣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 6
对魏晋之际的诸种研究,大体是站在陈寅恪先生相关论述的延长线上加以发展、修正,运用政治集团学说所具有的利弊在这一时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体现。自从1980年代以来,涌现了不少从个别历史事件的考证入手,通过细节的考证复原魏晋之际政治变局的佳作,本书之作亦得益于此。本书采取将政治史与家族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政治史的脉络中探讨西晋权力结构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另一方面考察魏晋大族之间的政治、婚姻、交往网络,探究这一网络在魏晋政治变局中发挥的作用。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明代鄉會試《詩經》義出題研究 豆瓣
作者: 侯美珍 臺灣學生書局 2014 - 4
本書以「明代鄉會試《詩經》義出題研究」為題,從鄉、會試《詩經》試題的搜集、整理出發,藉由明代會試61科、237道試題,以及337種鄉試錄、1340道試題,考察明代鄉、會試《詩經》出題長短的變化、試題分布,分析考官出題的權衡及傾向,探討考官出題偏重對士子選經、讀經及科舉用書編纂的影響。以往的科舉研究,對考官出題的探討,著墨不足;在《詩經》學領域中,對《詩經》與科舉間的關聯、互動,也缺乏關注。本書運用統計法和歷史文獻分析法,結合科舉視角的考察,更能反映眾多應試考生與《詩經》的關係,呈現明代士子學習、備考階段,對《詩經》學的接受。對明代科舉學、《詩經》學而言,皆有彌補先前研究不足的作用。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豆瓣 Goodreads
9.2 (33 个评分) 作者: 荣新江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4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更进一步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取巧。学术素养就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养成的。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品位与职位 豆瓣
作者: 阎步克 中华书局 2002 - 2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中国古代官司僚制度和政治文化的综合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以秦汉魏晋南北朝朝代的官阶制度为研究对象。作者采用“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概念,构建了一个新鲜的分析框架。通过这个新视角、作者对周代的爵命,秦汉二十等军功爵和禄秩,魏晋南北朝的官品、中正品、勋品、将军号、文散官、直到唐代的文武散阶进行了细密考察,将之勾勒连缀为一条演进变迁的线索,并对其性质和意义提供了一系列独到解释。进而,作者对整个帝国时代的官僚等级制发展,提出了一个五阶段的分期模式。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魏晋玄学论稿 豆瓣
9.1 (7 个评分) 作者: 汤用彤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 4
本书对于玄学与佛学之关系、言意之辨、本末有无之争等问题的论述阐释,均有所创见,基本能够涵盖魏晋玄学的主要方面。作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玄学思想中考镜源流,并掘发其中所蕴的义理,其治学之严谨,考订之精密,在本书中可见一斑,长期以来受到学界关注。 本书对于玄学与佛学之关系、言意之辨、本末有无之争等问题的论述阐释,均有所创见,基本能够涵盖魏晋玄学的主要方面。作者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玄学思想中考镜源流,并掘发其中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学术的年轮 豆瓣
作者: 蒋寅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1 - 1
本书分为四辑,分别着眼于学术的基本理念、学术史的回顾、学者自身的命运、投师问学的经历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到作者从事学术研究与思考学术本身的一些想法。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东晋门阀政治 豆瓣 Goodreads
9.6 (75 个评分) 作者: 田余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5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周密的考证分析,对中国中古历史中的门阀政治问题作了再探索,认为中外学者习称的魏晋南北朝门阀政治,实际上只存在于东晋一朝;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变态,具有暂时性和过渡性,其存在形式是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本书不落以婚宦论门阀士族的窠臼,对中国中古政治史中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精辟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两宋文化史 豆瓣
作者: 杨渭生,等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 1
《两宋文化史》突破以往的樊篱,纠正了过去以哲学思想史等同于文化史的偏见;从社会经济根源探索宋文化兴盛的“活水源头”,拓展视野,对文化发展变化作深层次的阐明。研究角度新颖,突出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韵横断面,以观察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突出科学技术的演化与成就,以衡量宋文化的新水平;注重典章制度的比较研究以反映宋文化的特色;重视地区间的民族文化融合与交流、发达的海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作为考察宋文化繁荣的广角镜。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陈寅恪与傅斯年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岳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6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陈寅恪先生弟子何兹全与著名评论家朱大可、何三坡、陈晓明、白烨、李建军、谢有顺、葛红兵、解玺璋、张闳、唐晓渡,联袂推荐。
傅斯年先生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对北大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除了他办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做过北大代理校长,对北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光之后近一千年一,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和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就作者的写作功力和这部作品叙事方式、描述角度与文学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而言,是21此类题材的巅峰之作。
——资深编辑家、作家杨力虹、许志龙、史奉真、杨君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页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太息。
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豆瓣
作者: 周志雄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 2
《十一五高等院校精品规划教材·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由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经学历史 豆瓣
8.8 (12 个评分) 作者: 皮锡瑞 中华书局 2008
《经学历史(竖排版)》是第一部完整的中国经学史。在书中,皮锡瑞以今文经举作为经学的正宗源头,在经学发展各时期的叙述中,以今文经学在各个时期舶发展为依归而进行判别。全书共分十个部分,分别论述经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
中国经学,假使我们慎重点说,上追到西汉初年为止也已经有二千百多年的历史。这二千多年中,经部书籍,因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关系,只就量说,也可以配得说汗牛充栋。不说别的,我们只要一看纳兰性德汇刊的通志堂经解,经解,也几乎使你目眩多至若列举朱彝尊经义考的书目,那翼所谓「更仆难数」了。但是,假使我们能够应用史学家处置史料的手段,这许多繁重的著作,也不过可以归纳为三大派,所谓「经学的三大派」。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晚明小品名篇译注 豆瓣
译者: 孙旭升 注解 凤凰出版社 2012 - 3
孙旭升的研究工作,经历了欣赏、品味、钻研的全过程,因此,这本《晚明小品名篇译注》可以说是他毕生心力之所萃。他自己也善作小品文,因而《晚明小品名篇译注》所有的译文也都能呈现出洒脱隽永的妙处。他的注释,又有很多新的发明,足供学界参考。有的人认为,晚明小品不是大块文章,简短易读,实则不然。
2018年5月26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