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鱗嬌擺尾,青鬢膩沾唇 - 标记
人物志 豆瓣
作者: [魏] 刘劭 著 / [西凉] 刘昞 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7 - 4
古人云:人才兴邦,得人才者得天下。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中国传统艾化,特别重视对人的评价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发现和使用的知识系统。《人物志》就是三国曹魏政权后期人物刘劭撰写的一部专门研究人才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德和才、兼才干和偏才、英和雄等概念,探讨人的内在修养、性情与外显能力及行事风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独特视角。该书被明代人推崇为夏商周三代以来第一流的人才学著作,20世纪初叶被详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在荚国出版。 古人云:人才兴邦,得人才者得天下。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中国传统艾化,特别重视对人的评价和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发现和使用的知识系统。《人物志》就是三国曹魏政权后期人物刘劭撰写的一部专门研究人才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德和才、兼才干和偏才、英和雄等概念,探讨人的内在修养、性情与外显能力及行事风格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识别人才、使用人才的独特视角。该书被明代人推崇为夏商周三代以来第一流的人才学著作,20世纪初叶被详为《人类能力之研究》在荚国出版。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李商隐诗选 豆瓣
作者: 李商隐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 - 10
《国学经典-李商隐诗选》,本书选注了一百零四首。刘学锴、余恕诚注评的《李商隐诗选》除删去二首外,增选了七十二首,共计一百七十四首。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杜月笙传(上.中.下) 豆瓣
作者: 章君榖 著 / 陆京士 校订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1 - 1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唯一正式授权版本。
最权威的杜月笙传记,再现上海滩风华与民国恢宏历史
完整收录杜月笙其人生平史料,极具史料价值
历时十余年,详细采录杜月笙门人、亲属、好友的口述,历史小说名家章君榖执笔,杜氏得意门生陆京士亲为校订,著名历史学家沈云龙为全书更正。
生花妙笔,奇人奇事,厚重、流畅、大激荡、大智慧,读来不忍释卷。
杜月笙出身市井,不识之无,以一介平民,名满天下。其人一生事迹充满传奇与神秘气氛。杜氏重然诺,片言解纷,其一生是大时代、大熔炉中的火炼。
——刘绍唐(《传记文学》创办人)
杜月笙(1888-1951) ,名镛,号月笙,近现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帮助蒋介石镇压工人纠察队,诱杀上海工人运动领袖。1929年出任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当时法租界最高的社会职务。
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组织劳军活动。曾为八路军采办防毒面具、通讯器材。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迁居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活动。震惊中外的“高陶事件”,即为杜月笙与戴笠共同成功策动。
抗战胜利后,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杜月笙只得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国民党失败后,杜月笙再赴香港。1951年8月,在病榻上备受折磨的杜月笙,散尽钱财,将仅存的10万元现金分遗家属后,离开人世。
这部《杜月笙传》,系上世纪50~70年代港台文坛知名作家章君榖的长篇纪实作品,经过详细采录杜月笙身边门人、亲属、好友等口述的杜月笙生平行迹,多加背景资料的扩展和演绎,几经增删修改,并经口授者们集体讨论、认可而后,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印行。该书出版后,被认为是有关杜月笙其人生平最权威、最完整的传记,颇具历史参考价值。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上海堡垒 豆瓣
5.8 (12 个评分) 作者: 江南 长江出版社 2016 - 11
这是一个危机里蕴含着希望的故事,这是一段热烈但却充满遗憾的爱情,这里跳动着一群在末日城市里热血蓬勃的年轻人。
2020年的上海,宇宙侵略者德尔塔文明进攻地球,全球各处危机重重,东方明珠上海在这场星际威胁中拼命抵抗,但不得不面临失败而陆沉。中尉江洋和他的战友们承担起了战争任务。在末日即将来临之时,上海上空覆盖了一层泡沫防御,如同一座堡垒,但这座堡垒随时可能崩塌。闷骚男江洋和他的暗恋对象冷面御姐林澜,以及热情萝莉路依依,还有好战友大猪二猪在这座堡垒之城,带着压力与热血,带着信心与责任,与德尔塔文明及外星生物开始了不屈的战斗。
这是全世界最热血的一场末日地球保卫战。
但这也是全世界最孤独的爱情科幻故事。
这是上海,这是堡垒,这是孤独与希望。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有药 豆瓣
8.2 (17 个评分) 作者: 七英俊 长江出版社 2016
作者七英俊将传统和二次元完美融合,打造古代穿越版的《复仇者联盟》。颠覆穿越认知,组团带头搞事,为你呈现无数对CP组成庞大的异世系统,超强设定,超爽感受。
当今朝廷大肆招揽穿越者,根据他们的才能予以各种职位,改变当下落后的文明,试图创造新世界。身为旁门少主的左云起,为拯救父亲,伪装成穿越者混入朝廷。却被专业鉴别穿越者人士楼主识穿,两人斗智斗勇,闹出百般笑料,最终达成了合作共识。就在两人共同阻止了一场惊天阴谋的同时,发现穿越者偷偷建立了联盟,试图推翻当权者,建立和平共处新社会,左云起一行人被迫参与其中,卷入这场争夺之战。
《有药》
有病没病来一套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易经 豆瓣
The Book of Change
8.6 (16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译者: 赵丕慧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4
虽然家族秘史谜云满布让琵琶很迷惘,但童年毕竟是悠长而美好的。十八岁那年,她因为惹怒了父亲与后母,惊险地逃出那个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亲与姑姑。原本母亲打算让琵琶去英国留学,却遇上了战争爆发,只好安排她去香港大学念书。此时琵琶才发现上海在拉扯着她的心,她爱上海,就像从前的人思念着自己的未婚夫!
求学时期的琵琶初尝团体生活的热闹,并结识了风趣的印度女子比比,但烽火很快地威胁到香港,学生们也开始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琵琶备感流落异地的恐惧与无助,然而母亲非但没能给她半点依靠,反而更显疏离防备。
随着香港被日军占领,琵琶不得不中断学业,她和比比商量要一起回上海,她相信只有故乡能与自己的希望混融!为了拿到船票,琵琶必须发挥从小累积的世故与智慧,即使那要冒上生命的危险……
接续《雷峰塔》的故事,《易经》描写女主角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遭遇,同样是以张爱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张爱玲曾在写给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为是原书的前半部,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相形之下,《易经》则全以成人的角度来观察体会,也因此能将浩大的场面、繁杂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绪,描写得更加挥洒自如,句句对白优雅中带着狠辣,把一个少女的沧桑与青春的生命力刻划得余韵无穷!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岩中花树 豆瓣
作者: 赵柏田 中华书局 2007 - 5
本书故事时间,从王阳明出生的明成化六年(1472)至章学诚去世的1801年,凡二百余年,跨越明中叶-晚明、清初-清中叶这三个阶段的社会历史时期。本书选择了王阳明、黄宗羲、张苍水、全祖望、章学诚等人物为个案,试图从时代和个人生活的铺陈中,呈现出16至18世纪江南文人思想、学术的嬗变轨迹和各自的精神肖像。 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代代江南文人之间精神与思想的传承,也会看到他们或以身殉道,或在书籍与学术中销磨终生,或在现实世界的失败中寄情于感官世界的声色,或在人生的中途低徊于内心世界的成长与衰败,无一不在道德与人性的冲突与纠缠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闲情偶寄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李渔 / 校注 校 译者: 江巨荣/卢寿荣/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 5
《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玩古董、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内容相当丰富,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其中的戏曲理论集中国古代曲论之大成,有些见解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月牙滩 豆瓣
作者: 张丙灿 2012 - 4
《月牙滩》是一部反映明朝末年战乱年代人物命运的长篇历史小说。《月牙滩》以禹州西部涌泉河流域两个寨堡之间的历史积怨引发的矛盾冲突为背景,以两个独特个性恋人的生死经历为主线,由此蔓生出或明或暗两条副线交叉向前推进故事情节,从而把读者的视觉引向三百多年前明朝末年纷繁摇曳的社会牛活。用清新俊逸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铁画银钩的笔力,再现了万历年间以张居正为首的改革派和文官集团中的守旧派之间激烈的政治斗争,再现了天启年间以魏忠贤、客氏为首的阉党集团和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党人之间进行的殊死搏杀。再现了由于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引发的萨尔浒战役、宁远争夺战、松锦围歼战和山海关战略决战等军事大行动。再现了由于阶级矛盾的激化引发的纵横山陕豫楚直求京畿势不可挡大规模农民起义。再现了阉党及其余孽相互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黑幕,并对邪恶势力给予了无情讽刺和鞭挞。同时,还对忧国忧民的东林党人给予了莫大同情并对他们中间的杰出人物给予热情讴歌。
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普通百姓,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揉进国家兴亡的氛围里,开掘出“吏治腐败的极至是亡国”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从而使作品更具厚莺感,让人爱不释于、回味无穷。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白蛇 豆瓣
8.5 (3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严歌苓 花城出版社 2005 - 3
《白蛇》通过细腻、戏剧性很强的笔法,描写了上世纪70年代的两个女人:徐群山、孙丽坤在社会大环境下内心世界的压力和变化,以及在巨大社会压力下对生活的态度和选择。“跨区域华文女作家精品文库”第一辑所选十位作家,均为台湾或北美、东南精致等地华文女作家中的佼佼者,是然他 们的作品表现侧重各有不同,艺术形态资质各异,但在表现女性的内心感受、心理流程、情感世界、生存处境方面,却有着某种一致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这些作家在营造自己文学世界的时候具有或隐或显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但她们并不以此自限,而是立足女性世界,向外生发和延展,思考的面向和涉及的领域,常常超出女性范畴,而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于是,她们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仅仅止于女性层面,而有着更为深广的涵盖和包容。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你也是蘑菇吗 豆瓣
5.0 (12 个评分) 作者: 安定医院郝医生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6 - 8
《你也是蘑菇吗》是新浪微博人气作者安定医院郝医生首部关于精神病人的脑洞故事集。38个脑洞轻奇的故事,108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暖心细节。
讲述精神病人那些不为人知的惊奇故事,呈现精神病人真实的内心世界。透过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折射当下喧嚣、繁华大都市下正在努力奋斗的年轻人心中的脆弱与不安,如果你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要惊慌,不要气馁,不要哭泣,我们都曾经历痛苦与迷茫。
愿你生命的每一段旅程,都有一朵“蘑菇”伴你共度风雨,那是每一个阶段不断强大的另一个自己,愿本书能带给你丝丝温暖,安抚你每一个黑暗的夜晚。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长安古意 豆瓣
7.2 (17 个评分) 作者: 小椴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 1
世事一场冰雪,花间几度红棂。
一个妇人,一个稚童,一卷书。
一场残忍酷烈而又温情脉脉的江湖追亡。
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磨难才能读懂这个江湖?要拥有怎样的爱才能依然对这个江湖抱有信心?
江湖险恶,世事冰雪。但总有那么一股风骨在——那肝胆相照的风骨。
纵使江湖上再也没有人可以承担“肝胆”两个字的重担,那——何妨裙钗与登坛!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看上去很美 豆瓣
7.6 (56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 9
作者王朔说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北京复兴路29号院的一帮孩子,时间是六一年到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主要地点是幼儿园、翠微小学和那个大院的操场、食堂、宿舍楼之间和楼上的一个家。主要人物有父母、阿姨、老师、一群小朋友和解放军官兵若干。没有坏人,有一个幼儿园的阿姨有一点可笑,仅此而已。”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惜抱轩尺牍 豆瓣
作者: 姚鼐 译者: 卢坡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4 - 3
《惜抱轩尺牍(繁体竖排版)》是研究姚鼐生平思想和交游的重要数据,学术价值极高。不仅如此,尺牍中亦有很多谈论文艺之语,正可与姚鼐其他论述相互印证。尺牍除了包含丰富的文学批评思想,还退有不少能反映汉宋之争的学术史料及较多的民俗学史料。这同样是值得珍视和亟待发掘的。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豆瓣 Goodreads
VOICES FROM CHERNOBYL
9.1 (105 个评分) 作者: [白俄]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译者: 方祖芳 / 郭成业 花城出版社 2015 - 11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
★“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 -------------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幸存者口述实录,每一页都是感人肺腑的故事
作者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当地幸存者
人类史上最惨烈的科技悲剧,今天的我们该如何避免灾难重演?
-------------------------------------------------------------------------
1986年4月26日,史上最惨烈的反应炉事故发生在切尔诺贝利。这是史上最浩大的悲剧之一。作者访问了上百位受到切尔诺贝利核灾影响的人民,有无辜的居民、消防员、以及那些被征招去清理灾难现场的人员。他们的故事透露出他们至今仍生活在恐惧、愤怒和不安当中。
本书将这些访谈以独白的方式呈现,巨细靡遗的写实描绘,使这场悲剧读起来像世界末日的童话。人们坦白地述说着痛苦,细腻的独白让人身历其境却又难以承受。
-------------------------------------------------------------------------
★《纽约时报》——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就像那些残留在幸存者身上的辐射。
★《伦敦时报》——如同古希腊悲剧表演的合唱团,本书收录了众人的心声。短期之内,我们恐怕不会再有机会读到这般真实记录愤怒、愚昧、英勇和伤亡的文字。
★《每日电讯报》——从受访者的独白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创造了这样一种历史:无论离这些事件有多远,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切尔诺贝利是欧洲的一场海啸,这场海啸不仅是由我们人类所造成的,而且还永无止尽。如果你对未来抱有好奇心,我强烈推荐这本书。书中的切尔诺贝利是个充满极端与未知的地方,一个现代科技发展造就的戏剧世界。
★《出版人周刊》——口语叙述的历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充斥着面对命运时的无奈、艰苦卓绝的勇气,以及浓厚的黑色幽默……如同不可磨灭的X光透视着俄国人的灵魂。
★《国家》杂志——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本杰出著作,忠实地记录着她那些白俄罗斯同胞的生命与死亡。本书终于将在美国上架……这是无与伦比的见证。
★《书目杂志》——书中记录着受污染的世界里骇人的生活。这些典型的故事分别传达出不同的声音: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阿列克谢耶维奇冒着损害健康的风险,深入前线收集这些见证,把故事转化成令人难忘的精辟著作,我们只能期盼书中的灾难不会重现。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明清史讲义(全两册) 豆瓣
作者: 孟森 商务印书馆 2011 - 10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明清史讲义(套装共2册)》系作者根据其在北京大学授学讲义编纂而成,共作四编,前二编为明史,后二编为清史。明史始于开国,迄至南明,兼及李自成、张献忠和建州兵事。清史也始于开国,至咸同而止。《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明清史讲义(套装共2册)》于两代政事大端、人物活动皆多具灼见明识,超越前人,且澄清了明清史研究中的许多疑窦。本讲义至今被研究明清史者奉为圭臬。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明季北略(全二册) 豆瓣
作者: 计六奇 中华书局 2012 - 6
《明季北略(套装共2册)》共二十四卷,起自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尤详,李自成入京后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内容大多涉及晚明农民战争、阶级矛盾、民族关系等,取材广泛,记事有序。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明•冤 豆瓣
作者: 杜车别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6
本书利用满文老档等资料对大明王朝第一铁案——袁崇焕、毛文龙案——进行了全新的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明末历史上的这两大人物进行了全新的评价。本书扫清了泼在毛文龙身上的种种脏水,并指出了袁崇焕杀毛文龙造成的极为恶劣的后果。同时不单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而是把毛、袁的悲剧放在整个明末大背景下来考量,指出这种悲剧的深层根源,并进而揭示明末中国历史走向这一重大问题。
2018年5月26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