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鱗嬌擺尾,青鬢膩沾唇 - 标记
昭奚旧草 豆瓣
8.6 (13 个评分) 作者: 书海沧生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 - 4
黄炎宏土,华国上百,诸侯分封,集为国昭。史载杂项三百余万册,册中八万万人,万万人中各自寥寥,只手翻过五十年,不过春花落下的一臾。
那书中有座海棠园,园子里有个长不大的孩子,园子外有个暖不热的公子。
那书中有池太液水,一池之内是绵延的殿和绝望的公主,一池之外是不散的雾和向道的相爷。
那书中还有座青山,青山上有雪,青山下有个姑娘。姑娘喜欢看人,她盼着那其中有她的哥哥,背着她,带她回家,带她出嫁。
待到嫁给这世上最好的儿郎,便有人等她长大,有人带她去看海底的白珠、悬崖上的红花,欢喜她欢喜到打仗吃酒读书抚琴都忍不住带在身边,山高水长地过一辈子。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 豆瓣
作者: 钱穆 九州出版社 2011 - 7
《钱穆先生全集: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新校本)(繁体竖排版)》系钱穆先生于一九七五年应《邮光丛书》编委之邀,将数篇相关论文汇编而成,付与出版,并择其中一篇取为书名。以后再版及编入全集时,又有增补。
钱穆先生以中国文化为观照世界局势的基点,讨论其演变及中国文化在此变动中因应区处之道。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推重与疼惜、为人类未来的共存共荣而向西方国家的建言等,均能因时而论,触事而发,义趣通贯,至今读之仍未过时。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Goodreads 豆瓣
9.2 (251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 1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光阴 豆瓣
作者: 申赋渔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 - 11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中讲到,二十四节气,不只是传统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他们的哲学思想。今天来写节气,是对那些已经远去的田园牧歌的追忆,也是想把我们现代人被钢筋水泥囚禁的心,放飞到天人合一的自然之中,还我们以自由与智慧。
本书通过二十四章讲述二十四个节气的来历,把24节气以及相关民俗演变为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带着读者重游中国农耕文化的历史趣味,回溯到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并感受从远古开始就存在于中国文明中的自然属性。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海子诗传 豆瓣
吴韵汐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5 - 5
岁月因为他的存在,镀上了金光。他在春天里,来了又去,他的诗歌便传遍了中华大地,留下麦田的馨香,留下泥土的气息,留下春暖花开的诗意……海子虽然走了,却并未离开。在人们深深的怀念中,他的人生脉络变得格外清晰。在他那充满诗情的岁月里,你能看到他脚下的道路,他脸庞上的汗水,他明媚的欢笑,他心底的泪滴。曾经,他用笔墨写下了灵魂的赞歌;如今,他用笔墨写下了诚挚的眷恋。若你也念着他,请翻开这薄薄的纸页,打开海子人生的门扉,便可拥抱他的诗意年华。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故宮的風花雪月 豆瓣
作者: 祝勇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3 - 7
本書不是一部藝術史的學術著作,它只是一場遊戲,也是一場精神上的尋根之旅。它或許會讓我們知道這些古代藝術品是怎樣出生,又在經歷了怎樣在的坎坷之後抵達我們的面前。 當我說到故宮,心裏想的往往是北京故宮。實際上中國有三個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和瀋陽故宮。這三個故宮實際上是一體的,在物質層面上可以分割,但精神層面上卻水乳交融。 每逢面對那些久遠的墨蹟,我都會怦然心動。除了感歎古代藝術家的驚人技法,心裏還會聯想到那些紙頁背後的故事,浮現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現過又消失掉的人與事。那些藝術品遠比朝代更加偉大,但它們畢竟是朝代的產物,身上糾纏着朝代的氣息,揮之不去。在本書中,我們嘗試從面前的一幅書畫開始,一步步地倒推回去,就像逆光的旅行,去尋找它們原初的形跡。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尘几录 豆瓣
8.4 (1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田晓菲 中华书局 2007 - 8
:《尘几录》一书旨在向我们展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更通过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合自己的解读来“生产”或“创造”作者。《尘几录》以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检视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以欧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为参照系,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中国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伴月共生 豆瓣
作者: [日] 藤井旭 译者: 韩天洋 中信出版社 2016 - 2
一位天文科普作家
两座天文台的创建历程
半个世纪的星空情怀
终成一本温柔的月球科普书
===========================================================
你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吗?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发疯”是因为受了月光的影响?
为什么月亮看起来有时大,有时小?
伽利略的暗号信究竟写了什么内容?
为何中秋是赏月的好时节?
为何 满月看起来比平时的月亮更加明亮?
《伴月共生》
冷知识背后的温柔诉说,最有温度的月球小史。
===========================================================
《伴月共生》是一本极具观赏性又有丰富知识的有关月亮的书,以月亮本身及月面的美丽景观照片为主体,介绍月亮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月亮的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她所拥有的不可思议的引力影响着潮涨潮落、生物节律、以及历法的设定。《伴月共生》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照片来表现这些有趣的现象。本书除了标注了基本的天文学注解外,还将围绕从月龄0到月龄29月亮所涉及到的历法及文化类话题介绍古往今来月亮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话题涉及艺术、占星、神话、历史等,比如月晕、白天出现的月亮、世界上有关月亮的传统与文化习俗,是一本结合科学知识与文化韵味的月亮科普书。相信每一个愿意了解月球知识与月亮文化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清新、舒适的阅读感受。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微读节气 豆瓣
作者: 朱伟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13 - 1
《微读节气》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先生近两年来、在微博中随节气变化而发表的生活随笔。随笔谈天说地,既是对东方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的新解读,又是在现代生活中返朴归真的新经历。 为了完整地把古人随季而变的生活方式展现给读者,朱伟先生不但系统地阐释了一年中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的内涵和风俗习惯,而且还把我们中华老祖宗们留下的随春夏秋冬、农耕节令有感而发的诗词歌赋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每两个节气历时一个农历月,每个农历月更是千姿百态,既有吃喝玩乐的各种活法,又有很多中国人必备的文史知识。这些内容,以每段不超过140字的微博体来描述,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和共鸣,上千次的转发和评论的背后,渐渐兴起了随着朱伟过节气的新时尚。 《微读节气》一书配以“网络最美节气图片”摄影师青简的作品,用现代的镜头画面感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妙,使洗练、大气的文字有了水墨似的画面效果,而这些画面其实就在我们每天有滋有味的日子里。 《微读节气》是作者两年来对天气、草木变化的细心观察与亲身经历,集实用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是一本中华民族生存方式、生活智慧的百科全书。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冉闵大传·北地沧凉 豆瓣
作者: 荆洚晓 团结出版社 2011 - 10
《冉闵大传•北地沧凉》内容简介:西晋八王之乱,国力损失惨重,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乱入侵中原,大肆屠虐汉民,视汉人不如犬狗,奸淫杀伐,充作军粮。北方汉族被屠戮殆尽,只剩下区区400余万人。汉族几乎亡种灭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关键时刻,是冉闵挽救了汉族的命运,他颁布“杀胡令”,进行了血腥的复仇。凭一己之力,挽救华夏文明于绝断之际,足以比肩岳飞、文天祥;十战十捷,千古以来武力排行第一,视项羽如小儿焉?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包围。朱龙战马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杀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旷野无人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李兰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6
它是劫后余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它是一本病历,可供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参考。它是一本民间纪实资料,可供社会学家翻阅。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代言书,它想为那些因精神疾患而默默自杀的人说几句心里话。但愿它还具备报警器的功能,催促正被莫名抑郁愤怒焦虑所困的病人呼救。
这里记录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抑郁,是我们这代人所共有的抑郁。
——李兰妮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绝代兵圣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1972年春天,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一批竹简随之破土而出。这批宝藏的面世,揭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中兴”的序幕,尤其是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和湮没遁失千余年的《孙膑兵法》真本的同时出土,使争论了一千多年的学术悬案顿然冰释,并为这两部兵书的研究开启了划时代的一页。《绝代兵圣》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叙述了银雀山汉墓发现、发掘以及学者们对出土竹书研究、考释、破译的全过程。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寻找祖先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周口店的发现使《物种起源》作者达尔文创立的人类发祥地在非洲的理论发生了动摇;石器、骨器以及用火遗迹的发现,又使“北京人”遗址在人类起源科学研究上的地位达到了划时代的顶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改变了“北京人”的命运,秘藏于北平协和医学院的头盖骨化石在美国海军陆战队转移途中神秘失踪,从此下落不明。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经各方搜寻,这批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始终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本书是国内描写周口店和“北京人”较为全面、系统和真实的一部作品,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叙事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万世法门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万世法门》是以法门寺地宫的考古发现和发掘材料为依据,以佛指舍利面世及有关事件为主轴而展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卷帙繁浩、情节曲折、意境深邃而画面优美的长轴画卷,不仅从佛教史,而且还结合中国历史,详细考察了由法门寺所呈现的佛教渊源和中国的历史兴衰。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越国之殇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西汉初年,曾盛极一时、威震万里边陲的南越国在西汉版图上消失了。但是,令后人格外关切和念念不忘的是,南越王赵佗及其子孙的墓葬连同陪葬的无数奇珍异宝到底匿藏于何处?
《越国之殇》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在广州北部象岗山发现与发掘南越国第二代王赵胡(眜)陵墓的过程。作者采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将发掘的全程分层铺开,在关键的地方切入秦汉期间的历史背景、南越国事件与南越的历史人物等,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天赐王国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三星堆文化以其内涵丰富的器物埋葬坑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精美的玉石器、神秘的青铜面具、设计精巧的青铜神树、夯土建筑而成的古城墙……所有这些无一不向人们展示着一个独特的古蜀国文化的遗存。三星堆文化代表了古蜀国历史发展的哪一个阶段?它后来的发展走向如何?这是人们在惊叹之余另一个关心的问题。2001年金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解读三星堆文化提供了可能。本书从叙述金沙遗址的发现开始写起,追溯了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过程以及由三星堆文物的归属所引发的种种纠葛,书中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叙事生动、引人入胜。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旷世绝响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墓内出土的15000余件随葬品和9件(套)国宝级珍贵文物,令人瞩目,举世震动,特别是65件总重量2.5吨的青铜编钟,完好无损,音色纯正优美,仍能演奏古今中外多种乐曲。本书以纪实手法和文学形式,详尽描写了曾侯乙墓发现、勘察、发掘的全过程,对古代的丧葬制度、盗洞的形成年代、盗墓贼进入洞后的奇特遭遇、历史上的曾国与楚国的关系以及曾国灭亡的大体时间和历史事件作了尽可能的追寻探索。通篇文笔灿然,故事起伏跌荡,波澜壮阔,堪称当代中国最为优秀的考古文学代表作品之一。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千古学案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在传世文献中,中国最早的确切纪年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有关夏商周三代的纪年,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论题。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联合了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等领域的两百多名专家学者,经过五年的联合攻关,使千古学术悬案得以冰释。
作者岳南擅长以文学的笔法描述考古发掘过程,将历史与考古新发现融为一炉,既不同于枯燥的考古发掘报告,也有别于传统的纪实文学,被誉为“中国举证文学第一人”。作者以严谨的态度和富有条理的写作手法,将考古发掘过程与史海钩沉尽遣笔端,为读者重现了古代中国文明,使考古过程成为了大众阅读的对象。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复活的军团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陆续发现几处秦代兵马俑坑。由此,拉开了对秦始皇陵发掘考古的序幕。《复活的军团》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陵八千兵马俑发现、发掘的详细经过,并以兵马俑军阵所展现的线索,全景式地探寻了两千多年前大秦帝国皇帝及臣僚妃嫔的不同命运,再现了秦始皇本人及他亲手创造的帝国盖世绝伦的风采。
2018年5月26日 已读
西汉孤魂 豆瓣
作者: 岳南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马王堆汉墓为西汉轪侯利仓及其家人的墓葬,其中一号墓、三号墓历经两千一百多年沧桑而未曾被盗,保存完整,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器物。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在中国汉代考古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逾两千年而不腐的一号墓轪侯夫人堪称世界奇迹;精美的漆器、彩绘,大量的丝织品和帛画、帛书,为我们了解西汉初期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生动的材料。该书采用纪实文学的手法,在考古发掘过程和相关历史背景、人物事件之间自如切换,为读者展现了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
2018年5月26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