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bula - 标记
关于构图问题 豆瓣
8.1 (7 个评分) 作者: 潘天寿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5 - 10
《关于构图问题》是潘天寿1963—1964年在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讲课记录稿。所讲的内容从画材的搭配安排,取舍组合、到构图中的宾主、虚实、疏密、对比、呼应、交叉、参差、三点关系、三角形的运用、平行线的问题、重心、斜正、画眼、背景、空白处理、四边四角、气脉、开合、不平衡与平衡等等具体的构图规律,以及题跋、印章在构图中的作用。
黑白画理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王弘力 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1 - 4 其它标题: 黑白画理
《黑白画理》无疑是一部囊括绘画规律和原则的学术力作。它始于从远古迈入,终于向未来走去。深刻、透彻,深入浅出的精练文字,进行理论概述。并在每一段文字之后又精选有说服力的,形象鲜明的,生动完美的图画为范例加以配合。
构图的艺术 豆瓣
Mastering Composition: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Your Painting
8.8 (5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恩•罗伯茨 译者: 孙惠卿 刘宏波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 1
无论是写实还是抽象,是静物还是风景,所有伟大的画作都具有相同的特点:成功的构图。如果缺少这个特点,就算是最吸引人的物象,在画面上也只能呈现出平淡无奇的效果。
《构图的艺术》提供一系列经过证实的方法,将绘画过程中这个关键步骤的秘诀传授给你,让你无论何时都能在绘画时设计出相当出色的构图。艺术家伊恩·罗伯茨用他超过40年的绘画以及教学经验,向你展示怎样进行构图。
在起稿之前,仔细的画面规划可以大大改善你的作品。跟着示范一步一步做,你将会掌握许多相当实用的构图技巧:怎样选择合适的参照来创建一定范围内的缩略构图;怎样将画作中的构图归类为八种常见的构图方式;怎样用一个取景框来做测定,裁剪和架构出大量物体问色调关系最为和谐的画面;怎样通过画面中明暗关系、色调之间的变化来分析画面;怎样将注意力集中于画面上。
当你学会使用这些技巧来构思你的绘画作品后.你的画作将有明显的改善。你所选择的架构将驱使你更加大胆地进行绘画。《构图的艺术》将带领你一起探索作为艺术家的真正潜能,并且享受绘画创作所带来的愉悦。
绘画构图学 豆瓣
作者: 常锐伦 2008
《绘画构图学》介绍了:绘画构图学是研究绘画构图的原理、规律与技巧的绘画理论。绘画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视觉符号传情达意的,因而被喻为艺术语言。作为“语言”,必然包含语义信息。因此,绘画是由符号和语义构成的。如要将画家所思所想的“语义”明晰地传达给观众,就得对符号进行组织,使语言信息与符号信息同构。这便是构图的任务。符号为何能传达信息,怎样组织符号传达画家所要表达的信息,且给人以视觉美感,这便是绘画构图学所要研究的学问。这门学问,是以绘画技巧、绘画心理学、色彩学、美学和创作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技法理论学科。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 豆瓣
作者: [德] H. G. 伽达默尔 译者: 洪汉鼎 商务印书馆 2011 - 6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先后再版了五次,1972年以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自它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在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可以说是继胡塞尔德《逻辑研究》(1900)、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1927)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真理与方法》共分为两卷,第一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
2022年2月13日 想读 看书有说里面讨论艺术理论内容较多
哲学
大众艺术哲学论纲 豆瓣
作者: 诺埃尔·卡洛尔 译者: 严忠志 商务印书馆 2010 - 5
在《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中,诺埃尔·卡洛尔——审美哲学方面的一位领军人物——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他分析了哲学家们以前抵制或者误解大众艺术的原因,提出了若干构架,以便理解大众艺术与情感、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且在此过程中论述了科林伍德、阿多诺、本雅明、麦克卢汉和菲斯克的观点。
《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作者将概念性分析与许多生动例证结合起来,遵循分析哲学的传统,作出了建构大众艺术哲学的首次重要尝试,并且得出结论说,我们有充分理由以研究高雅艺术的方式来研究大众艺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艺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在工业化社会以及其他地方,人们被电影、电视、通俗文学、连环漫画、摇滚音乐包围。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众艺术提供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尽管如此,大艺术这个领域一直被分析哲学完全忽视。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豆瓣 Goodreads
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9.4 (18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M.波西格 译者: 张国辰 / 王培沛 重庆出版社 2018 - 9
在《柏拉图对话集》中,斐德洛是一个爱好哲学的普通雅典青年。而在本书中,斐德洛重返人间。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观冲突,他终于因精神崩溃而住院。出院后,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开始了一场骑着摩托车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这一回归自己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寻求“良质”,即东方哲学里的禅思,并用摩托车维修之道对其进行阐释而实现的。这便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名的由来。
与此同时,书中还批评了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相对意识。
************************************
一百二十一次拒稿之后终获出版
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万册
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十本*有影响力的书”
全新增补校译本
附赠六十页精美别册
照片、地图、书信、手记等珍贵资料首次披露
1928年,罗伯特.波西格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前往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他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对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并试图建立自己“良质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 of quality)”的理论架构。不停地思考这些问题使他长期饱受折磨和束缚。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医院对他进行了多达28次的电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了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落基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之所以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是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他终于暂时恢复了灵性的完整与清净。《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即为追记这次旅行之作。
1974年,《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在被121家出版社拒绝之后终于出版,并立即成为超级畅销书,*一年即销售达百余万册,而且在之后十余年中一直位居畅销排行榜。它被列为美国大学“禅与现代美国文学”课程的必读参考书,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作者罗伯特.波西格也因其出版被视为20世纪70年代的梭罗。
其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被全世界数十个国家引进出版,至今累积销量已超过一千万册。
我社在2006年和2011年先后出版了本书的简体中文平装版和精装版,均取得不俗反响。2017年4月,耄耋之年的波西格辞世而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就此成为他的毕生绝唱。
为了致敬波西格先生,我们耗费长达一年的时间筹备了这套《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珍藏版)。珍藏版采取了精装套盒的装帧方式,除对原书进行了重新校译、补译,增加了近三万字内容外,还额外附赠一本近六十页的别册,其中包含全新绘制的旅程地图、作者访谈、书信、手记,以及当年旅途中作者亲自拍摄的数十张照片,这些照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次出版。
2022年2月11日 想读
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13人が語る わたしの声優道 豆瓣
作者: [日] 井上和彦 / [日] 大谷育江 河出書房新社 2019 - 5
人気声優たちが声優への道のり、仕事への向き合い方、役作りの苦難、後進へのメッセージを語り尽くす。必読のロングインタビュー集!
【目次】
はじめに
I 声優になるつもりはなかったけれど
朴 璐美 自分の体験・体感が根底にないと本当にならない
井上和彦 自分の幅を全部使って演じたい
千葉 繁 主役は大っ嫌い
宮本 充 「つかめた」と思ったらそこで終わり
速水 奨 子供たちが教えてくれた声優の意義
II 主役と脇役と
飛田展男 自分のトーンを決めつけない
関 智一 居場所を探して移動していかないとダメ
平田広明 嫌になるまでリハをするのが正解
森川智之 自分があまり出てはいけない
III 愛され続けるキャラクターたち
大谷育江 引き算の演技からリアリティが生まれる
冨永みーな 今までも、これからも、キャラクターの魂を演じる
田中真弓 「田中真弓」という看板だけで出られるようになりたい
三ツ矢雄二 ひと癖ある役を生かすも殺すも自分次第
おわりに
インタビュー:藤津亮太
2022年2月10日 想读
声優 声の職人 豆瓣
作者: 森川 智之 岩波書店 2018 - 4
心惹かれたあの声もやっぱり森川智之だった。多彩な声を演じ分け唯一無二の存在感を放つ人気声優でありながら、自ら声優事務所の社長も務める稀有な存在。アニメから洋画の吹替え、ナレーション、ドラマCDまであらゆるジャンルで活躍し、「帝王」とも称される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が語る、声優という職人芸の秘密。
2022年2月10日 想读
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 豆瓣
マンガはなぜ面白いのか
7.5 (15 个评分) 作者: [日] 夏目房之介 译者: 潘郁红 新星出版社 2012 - 3
日本漫画为什么能够吸引众多读者?故事魅力自不必说,表现结构也似有秘密。漫画研究十载之际,夏目房之介以其敏锐的感受性和洞察力,解读线条、对话框、格子的结构和功能等等漫画家想出的种种点子,阐述其趣味所在。
什么是“形喻”?什么是“间白”?
这些新术语用来说明的是什么问题呢?
夏目房之介的“漫画表现论”必将带给你不一样的漫画体验。
伸子 豆瓣
作者: 宮本百合子 新日本出版社 1994 - 11
百合子の自伝的要素の濃い作品。「ただの旦那様と細君」ではない新しい結びつき、結ばれて以後の矛盾、葛藤、そして別れまでを、現代にも充分通用する迫力を持って描く。(「MARC」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7.4 (46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崎润一郎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1
卍(音乐wan,四声,同 “万”),在日语中为纵横交错之意,在本书中象征了两男两女、同性异性间纠缠不清的爱欲。故事中,主角柿内园子与丈夫孝太郎的婚姻关系乏善可陈,她在艺术学校认识了漂亮热情的德光光子后,重新点然对爱情的渴望。光子面对园子毫无理性的崇拜,成就感无法抑制地扩张,两人开始了亲密交往。光子的男友绵贯荣次郎为性无能者,他嫉妒园子拥有的光子的爱比他多,旋即展开报复。此后,孝太郎也介入三人恋情,并与光子发生关系。四人的丑闻曝光后,光子、园子与孝太郎集体殉情,三人承诺死后不再争夺爱情……
作者在本书中再次以令人窒息疯狂的耽美恶魔主义表现丰饶的官能之美,即便败德,也要歌咏爱情。因为他认为,爱让死比生更幸福;为解放被束缚的灵魂而因爱殉道,是所有崇拜爱情之人最圣洁的皈依仪式。
视觉文化 豆瓣
Visual Culture
作者: 理查德·豪厄尔斯 译者: 葛红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5
《视觉文化》是一本关于视觉文化分析的介绍性书籍,它将有助于加强我们的视觉文化修养。它并不着力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我们独立解析视觉文本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这是一本理论性的书籍,但是,它把理论建立在例证分析的基础上。
视觉文化导论 豆瓣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作者: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译者: 倪伟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 11
《视觉文化导论》全面介绍了视觉文化这个令人兴奋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通过追溯从绘画到万维网的视觉文化的历史和理论,本书追问:为何视觉媒介会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米尔佐夫提出,是视觉而非文本正在日益成为我们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方式。在这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导论性著作中,米尔佐夫探讨了: 什么是视觉文化? 视觉的基本要素,包括透视、色彩、线条和视力。 视觉媒体的广泛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电视、电影、虚拟现实和互联网等。 “种族”和族群、性别和性以及身体在视觉文化中的重要性。 由戴安娜王妃之死引发的国际性媒体事件,它标志了一个全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2022年2月7日 想读
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 豆瓣
作者: (美)梅格斯 译者: 柴常佩 湖北美术出版社 1989 - 9
《视觉传达设计史》原著,基
本上可分为古代至二十世纪前的前
半部,及二十世纪初至八十年代初
的后半部。
前半部介绍埃及、罗马、中国
等古代象形文,及手抄本、活版、
印刷术的演变及发展,文艺复兴、
维多利亚时代至新艺术运动时期的
插图、招贴及广告等的兴起史。
后半部介绍二十世纪现代视觉
传达设计,涉及招贴、广告及宣传、
字体、版面设计、书籍及唱片封套、
插图、包装、展览、商标、标志、
产品说明书及目录、图表等广阔范
围。原著在国外也属这方面少有的
系统、全面的新著。现仅将后半部
译供读者了解世界现代视觉传达各
方面的巨大发展情况,并希望它能
有现实参考价值。
Graphics一词原文原义指版面
和印刷术,或指能通过复制手段,
如印刷等,而大量传播的图象(包
括几何、抽象图象及图表等),有
别于一般的绘画、图画等的独件原
作。
中文对此词没有恰切的译法,
迄今常译为“图形”、“图画”,有时
译成“印刷”,例如GraphicArts
译成印刷艺术。原文现已作广义的
视觉传达或信息传达解,它能较恰
当地概括多种用处,本书即采用当
代“视觉传达”这个译义。
译者 1987.8.
2022年2月6日 想读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豆瓣
作者: 杜士英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是一本设计类视觉传达原理的高等院校教材。视觉传达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它能更加准确地揭示设计的本质和价值意义。《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借鉴传播学、符号学、视觉心理学等理论的研究成果,以设计的基本功能——传达为主线,以媒介视觉为核心,并结合设计的造型手段和在各种媒介中的应用,来阐述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视觉传达、视觉符号语言、视觉心理学、视觉元素、视觉表达方式、视觉设计原则以及视觉媒介形式与设计形态等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适合于各大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及设计专业学生使用,通过图文并茂的解说和详细的分析,让读者能更加便捷清晰地了解那些比较深奥的知识,方便并且实用。
2022年2月6日 想读
視覺傳達設計 豆瓣
Essential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作者: 博‧柏格森 译者: 陳芳誼 原點 2017 - 5
當業餘充斥,你需要成為真正的專業
通盤破解──影像的敘事邏輯與修辭
過去你一知半解,現在你可以全面透視、精準整合。
國際視覺名家,教你把好想法變成好畫面!
◎國際重量級啟發之作,全球視覺科系一致推薦用書
◎平面媒體、網站、多媒體、廣告、電影、電視,工作者提升視野必讀書目。
◎理論、實務、案例並重,收錄最新視覺影像,集結各領域大師的精采傑作。
任何人都能創造內容。當業餘勢力擴大,你需要更專業。這是第一本跨電影、報紙、雜誌、電視、網站到廣告,透過大量案例帶領讀者讀懂圖像,傳對訊息的視覺專書,整理出放諸四海皆準的視覺溝通法則。作者為國際頂尖視覺專家,用最當代的案例解說,其中包括:《衛報》、義大利雜誌、巴西《聖保羅頁報》、滾石雜誌、古根漢美術館雜誌、卡帕經典攝影、奇士勞斯基電影、U2演唱會,到Absolut伏特加、Volvo汽車、福斯汽車、Dove、Sony液晶電視等精彩廣告,條理分明地整理出,不同媒體各種技術環節,不可不知的重點及精采實例。
導演蘇菲亞‧柯波拉和克林‧伊斯威特,分別成功地運用了哪一種說故事技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鯊》(一九七五)和千年以前的英國英雄史詩《貝奧武夫》有何共同點?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塊肉餘生記》(David Copperfield)和哈利波特又有哪裡相似?眼睛加上流水,象徵什麼?希區考克和史蒂芬˙史匹柏都是系出通俗劇的大師?
報紙如何設計,才能創造友善版面,吸引人閱讀?圖像要如何從解釋到表達,從明喻到暗喻?什麼樣的攝影取景是第一人稱?什麼樣又是全知之眼?什麼樣的構圖最有力量?如何通盤破解影像的敘事邏輯與修辭?有了圖像後,又該如何與文案和鳴?與設計呼應?字體如何排版,最好讀?觀眾、讀者如何解讀圖像?設計有哪四大原則?設計師排版時最在意什麼?哪些設計,顏色是重要關鍵?
本書包含典型的媒體工作──包括新聞、電視、網路、廣告等。也從公民、消費者的觀點出發,因為今日媒體界的權力已轉移,如今的讀者、觀眾、網友和手機用戶都要求和媒體互動。作者兼顧理論和實務,全書章節以理論、實務和實例三段式編排,讀者可以從熟悉的當代經典實例輕鬆上手,瞭解瞬息萬變的影像時代,及業界的實務操作,全面掌握視覺溝通的各種理論與思路。
不論你是媒體編輯、設計、攝影、廣告文案、電影導演、電視企製、網頁規劃,從挑選圖像到決定色彩,從撰寫文案到挑選設計,你不能只懂自己的專業。成功的創意,需要全盤的整合。過去你對這些技術一知半解,現在你可以全面透視,搶先一步精準整合。
※原書名:《視覺溝通的文法》+《視覺溝通的方法》
名人推薦
◎何堯智(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所主任)、何珮琪(大葉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洪碩延(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系主任)、許和捷(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文創中心主任)、陳美蓉(樹德科技大學行銷管理系教授)、黃琡雅(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及研究所所長)、楊裕隆(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系主任)……,視覺傳達科系教師,一致推薦!(依姓氏筆劃排)
2022年2月6日 想读
设计概论 豆瓣
作者: 杨先艺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 3
《设计概论》是一门讲授设计艺术源流、风格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书籍。《设计概论》阐述了设计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中外设计源流、设计的类型、设计的本质和目的、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设计的文化、设计的思维、艺术设计美学、设计批评、设计的营销与管理、设计师、设计教育、设计符号等几大主题,对于读者了解设计艺术的内涵和外延、特征和本质、源流和趋势、演变和脉络都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设计概论》是以设计艺术的原理、本质、创作规律和发展趋势为主线,着重于对设计艺术的源泉、思想、观念的解渎,从其本源人手,达到对设计艺术本质的理性认识。《设计概论》通过对设计艺术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等内容分析,来探讨设计艺术的原理;通过对设计艺术的表现形式、方法、特征等内容的探讨,来探索设计艺术的本质。《设计概论》的特色在于通过对设计艺术的内涵、形态、界面、文化、创新、表达等基本问题及其发展态势的研究,建立设计概论的新理论系统。
《设计概论》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设计概论的有关知识。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有助于读者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使读者在设计艺术的天地里得到美的享受,进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文素质。
2022年2月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