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基因决定我爱你 (2007) 豆瓣
基因決定我愛妳
5.4 (21 个评分) 导演: 李芸婵 演员: 余男 / 何润东
其它标题: 基因決定我愛妳 / My DNA Says I Love You
女孩四季(关颖)与玛菱(余男)同在一家公司上班、同住一间公寓,一个携带对“肮脏”超级敏感的洁癖基因,另一个则有肥胖基因,必须不停地吃药才能抑制发胖,两人均为无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烦恼着。
四季重逢初恋男友食蚁兽(何润东),两人欢欢喜喜再续情缘之时,对方不经意间流露的邋遢令她难以继续往前;玛菱与男友(林依伦)一年见面的次数非常有限,渴望常情的她被隔壁住的阳光男孩小熊(彭于晏)暗恋着。为了收获令自己真正开心的爱情,两人决定服食药物改造基因,之后,她们的基因得到修正,但新的烦恼也接踵而至。
青春舞曲 豆瓣
6.9 (13 个评分) 旺福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7年8月31日 出版发行: 豐華唱片
旺福樂團加入新血第一彈! 新女主唱瑪靡專輯初亮相!
團員強力推薦瑪靡的現場魅力非看不可錯過可惜!
瑪靡則說加入旺福像是找到了學生時代的好朋友充滿感動!!
一向以復古造型、歡樂曲風、無厘頭的行為和發言、分秒精采一刻不得閒的現場魅力博得聽眾深刻印象的旺福樂團即將在夏天的尾巴發行最新專輯「青春舞曲」。
這張專輯也是新成員瑪靡加入後的第一張正式專輯。雖然瑪靡已經加入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也早已在現場演出或其它公開場合中見過這位活潑美麗又可愛的新成員,不過正式登上專輯封面這還是第一回。
擺脫台味 旺福變洋派了!! 帥哥美女復古造型偶像派
旺福宣稱正式邁向偶像樂團的康莊大道!!
首波單曲 天天天天 三陽復古機車WOWOW代言廣告主題曲
音樂錄影由[V]台知名kuso節目circus action的年輕導演廖人帥執導
真人和紙偶穿插出現 繽紛華麗又夢幻的復古趣味
旺福在夏天的尾巴推出了歡樂繽紛的最新單曲「天天天天」,這首歌是由旺福代言的三陽復古機車WOWOW的廣告主題曲。
雖然偶像派!! 但kuso是一定要的!!
旺福不只自己kuso,還要邀請歌迷「全民kuso」
史上第一首開先例 徵求歌迷拍攝kuso版MV作為正式音樂錄影帶
匆匆 豆瓣
9.3 (96 个评分) 胡德夫 (Kimbo) 类型: 世界音乐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叁拾柒度
2006年台湾金曲奖的最佳词作和最佳年度歌曲颁给了一位叫胡德夫的人。这位银发满头、身形矮壮的卑南族歌者,在台湾有着传奇般的声名和事迹。然而内地的普通听众几乎不可能听到过他的声音,因为出道30多年,他第一张也是惟一的一张个人专辑《匆匆》,刚刚于2005年4月录制完成。
2005年4月15日,胡德夫在台北开个唱,身处香港的龙应台得知,立刻乘机飞回台北观看。如她所料,演唱会当场,汇聚了一千功成名就的台i湾文化人及蓝绿政治人物——而今在台湾,能让两个党派的政治人物平静并肩地坐在一起的,可能唯有胡德夫了。30年前,他们多半还是年轻的学子,就听着胡德夫的歌一路走来,许多人都是胡德夫的朋友。30年后,再坐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人已分属对立的两方,只有当台上熟悉的歌声响起,他们还会用手去打同一个拍子,用心去哼同一个曲调。这是传奇的胡德夫的力量。现年56岁、被称为“原住民民谣之父”的胡德夫,曾经唱响了台湾第一首创作民谣《美丽的稻穗》,在1973年举办过台湾有史以来第一场个人演唱会,首唱《乡愁四韵》……他以歌参与了台湾那个动荡的时代,并成为其中标志性的人物。去年在纪念台湾民歌运动30周年的时候,台湾乐界办了一个盛大的音乐会,罗大佑开场,胡德夫压轴——因为与胡德夫一起并称“民歌运动三君子”的李双泽和杨弦,前者于1977年意外离世,后者于1982年远走美国做了一名中医针灸师。其他民歌运动早期的关键性人物,有的做了唱片公司总裁;有的做了政客。歌手胡德夫的孤独是那么刺目。
《匆匆》不是一张最新创作集,它收录了胡德夫在过去30年问陆续唱过的12首歌,其中大多已是流行音乐研究者收藏的经典。专辑并非在专业的录音棚里完成,而是在胡德夫早年就读的淡江中学的小教堂里录制的,惟一的伴奏乐器是40年前那架断了两根弦的老钢琴。录制共花了两天时间,其间,胡德夫和朋友们时不时地谈笑,看着窗外的日影移动,很多废弃的母带里夹杂有蝉声。对于一张歌迷等待了30年的唱片来说,这样的录制过程多少显得有点漫不经心。
这位影响了罗大佑、叶佳修、梁弘志、施孝荣、吴楚楚的“台湾原住民民谣之父”虽然登台超过30年,但在《匆匆》之前发行过的歌曲只有8首。因此《匆匆》发行时,在台湾曾经引起一阵热烈的讨论。
当30年后胡德夫终于带着一张唱片和他的原住民歌唱团队来到大众面前的时候,人们确信胡德夫依然挺立,台湾的“野生音乐”依然挺立。
夜奔 电影原声带 豆瓣
8.3 (14 个评分) 黄磊 / 刘若英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维京
整张“夜奔”电影原声带由鲍比达製作、编曲、作曲一手包办,是鲍比达继“新不了情”之后又一动人的电影配乐作品,整张配乐全由弦乐演奏而成,再加上编剧王蕙玲雋永的对白,想必又会掀起一波电影“文艺復兴”风潮。
在纵横製作《夜奔》电影的过程中,关於音乐的部份,徐立功导演立刻想到为《人间四月天》构思了片头片尾风格并提供该戏音乐素材,且一手促成《人间四月天》电视原声带发行的姚谦,因为他喜欢音乐,并坚信好戏和好音乐必须相辅力量才能相乘的理念下和徐导演不谋而合,他希望藉由姚谦对音乐的敏锐和素养,能让夜奔的音乐恰如其份的表现出戏中的情感和气氛,让《夜奔》的电影和音乐原声带与《人间四月天》一样共创双赢。
於是姚谦找了曾经写下非常经典的电影主题曲《新不了情》的音乐大师鲍比达合作,将中黄磊饰演的大提琴家所代表的西方音乐和尹昭德饰演的昆剧名角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两种东西方的元素巧妙融合,製作出贯穿全剧带出动人气氛的精彩配乐,而在主题曲演唱的人选上,则选择了在徐导演和王编剧口中,兼具古典气质和现代美的萧亚轩,这也是她第一次演唱电影主题曲,表现令人激赏。
而为了清楚重现剧中气氛,在原声带中也收录了刘若英和黄磊的文艺对白,记录了男女主角的声音演出,加上配乐的气氛烘托,聆听原声带仿如原影重现,令人回味无穷。
孟庭苇的音乐盒 豆瓣
孟庭苇 / 孟庭葦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8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新力(Sony Music)
一九九八年新力哥伦比亚音乐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这是孟庭苇离开新力前最后一张专辑,大概因为这样,这张专辑只有三首新歌,据闻这三首歌还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张专辑里面涮下来的。其余十一首歌都是孟庭苇加入新力公司后的旧作。专辑里每隔几首歌,就会有一段孟庭苇的独白作过渡,可以说是这张专辑的特色之一吧。
东清村三号 豆瓣 Spotify
8.3 (11 个评分) 陈建年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2月10日 出版发行: 角頭
一支不到兩千元的麥克風、一台薄薄的筆記型電腦,陳建年在蘭嶼值班、野釣、潛水的時間縫隙中,以音樂為我們記錄台灣土地上,一幕幕純樸動人的生活場景。穿越太平洋、島林與土地,在吉他的撩撥、手風琴的彈指、竹笛的吐納間,我們彷彿站在面向太平洋的碼頭,任海風磨蹭著臉;我們彷彿望見老者背影,那沿著肩頭暈開的夕陽;我們彷彿坐在回鄉顛簸的火車上,隨鐵軌的起伏,起—伏。我們又彷彿跟隨鳳蝶的翅膀,整個人輕舞飛揚起來…。然,這僅只是為文者個人的想像,借一句陳建年的話:「我不想用太多的話去影響聽音樂的人,因為我就是個喜歡不看文字聽音樂,自己去想像畫面的人。」這位曾經獲金曲獎肯定的創作者,害怕壓力,更怕光環, 繼《海洋》、《大地》之後,醞釀三年才推出這張電影配樂創作自選集,再度挑起我們心底對純真、自然生活的渴望…
謝謝一直支持又喜歡我的音樂的好朋友們,如果把工作、勤務、生活當理由有時不是一件好事,但我就是希望不要在任何壓力下,慢慢去累積作品。
老實說:我不想用太多的文字語言去影響聽音樂的人,因為我就是個喜歡不看文字,聽音樂自己去想像畫面的人。
在蘭嶼創作音樂和錄音的過程,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公家宿舍旁又是道路並鄰接雜貨店,每每準備錄音時,不是車子經過,停下吆喝買東西,要不就是雜貨店播放的音樂太大聲,好不容易人與車的聲音沒了,突然又是狗、豬、雞、羊群在搶食東西的打鬥聲…乾脆把附近的動物先趕走,免得又不知道會有什麼吵雜聲出現。所以也只有在夜晚時間一切的聲音才會變得比較安靜,有時為了趕進度甚至錄音到清晨,直到附近的公雞開始鳴叫後才停工休息。如果你仔細聽裡面的音樂,或許你還會聽到動物們的叫聲,噢!還有隔壁小學的上下課鐘聲。
合作的影片導演,每一位在台灣雖稱不上有名的導演,然而看過他們的作品後,真的發現他們絕對不是只在這行』』混口飯吃』』的人,每部影片在最拮据的經濟下去拍攝(所以跟我討論前一定會很不好意思的強調無法給太多的配樂費用),當我知道他們甘苦的用心製作,甚至女性導演獨自跟著船員出海作業並拍攝,這種精神或許連男人都未必做的好,看過影片發覺他們都有個共通的特質,就是全都在為台灣紀錄人們極少注意或關心到的事情,所以真的真的該給他們每一位導演很用力的拍拍手!
做電影配樂我不是專家,但做這件事卻很有趣。看過影片後編曲配樂,就像美麗的花朵有綠葉來襯托,讓人更能欣賞她的美麗。雖然每次從創作、編曲到錄音都是一個人在宿舍完成,過程是絞盡腦汁又頭昏眼花(吃飯睡覺一定都是很不正常),然而配樂完成後被導演肯定是一件…躲在棉被裡偷笑的喜悅。
講好不要用太多文字的,結果還是很多文字…
原來,我的時代現在才開始 豆瓣
作者: 黃俊隆 / 蕭青陽 自轉星星毬文化 2006 - 1
蕭青陽--台灣第一位入圍葛萊美獎的設計師,在這本書裡,我們看見了他18年來對藝術與創意的堅持;藉由書中與音樂人互動精彩的故事,更讓我們間接看見了台灣近二十年來,流行音樂文化演變的軌跡。
18年的青春歲月,800張的唱片容顏--蕭青陽的人生、創意精選輯。收錄五月天、張震嶽、自然捲、陳綺貞、陳建年等專輯設計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
溫暖的季節,用一本書,想念800個朋友。在12x12公分裡,每一張臉都是他的回憶。蕭青陽從他做過的800張唱片裡,看見了自己的青春,以及800段友情。
不如去流浪 豆瓣
作者: 羅智成 / 賴香吟 等 自轉星球文化 2006 - 10
正因為沒能去流浪的人,總對流浪一事有種浪漫的嚮往,在出發的那天到來之前,難免好奇所謂的流浪到底是怎麼回事。於是我們看到,流浪,可以是心的放逐,是無罣礙的姿態,是載滿情緒的閱讀,是飄在空中的音符。所有流浪的可能,在編者的蒐集下,盛裝成一只信封,匯集了世界五大城市的流浪漢身影,佐以作家們的謳歌流浪。隨書附有一張將流浪化為旋律的CD,進階營造晃盪的氛圍;明信片則讓遊走在世界各角落的讀者,某天或能夠寫下一些想念,寄向來的地方。
本書共分成《homesick》及《homeless》兩部份,並分開裝訂成獨立的兩本書。本書對於參與此次創作之華文地區十五位新一代作家來說是項極大的挑戰,特別是為世界五大城市流浪漢量身書寫故事的五位小說家。開始動筆前,編輯先指定他們書寫的城市,接著提供他們該城市已拍攝好之流浪漢照片,然後才藉由閱讀這些影像,開始書寫他們關於一個特定城市流浪漢的小說創作。
1.Homeless:世界5大城市流浪漢影像╳獻給流浪漢5首詩歌╳5篇故事
(1)流浪漢.詩歌:羅智成/陳昇/張曼娟/三毛/張雨生。
(2)流浪漢.小說:賴香吟/東京;李佳穎/洛杉磯;阮慶岳/巴黎;張耀升/倫敦;駱以軍/台北。
2.Homesick:10位新生代作家╳10座城市的孤獨之旅
(1)偽流浪.散文:黃俊隆/巴黎;廖偉棠/巴黎;林怡翠/索威托;黃麗如/伊斯坦堡;楊美紅/不來梅;孫梓評/翡冷翠;鯨向海/京都;楊佳嫻/香港;林婉瑜/台北;李維菁/台北。
水色 豆瓣
9.1 (95 个评分) 范宗沛 类型: 原声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2004 Wind Records Co.Ltd. 风潮有声出版有限公司
资料来自风潮官方
一张值得聆听的旅游创作专辑
用音乐抒发旅程所见所思的真情记录
一趟水乡之旅,完成一张风格绮丽的跨界音乐专辑
一场不可能的奇遇,发现 Lounge、钢琴、交响乐与苏州评弹的完美交融
范宗沛丰沛的情感编曲 ,叙述着行旅中的光景和情调。
林海空灵的钢琴独白,恰似 空谷歌吟。
彭靖深厚的古典根柢,融化为帮音乐写配乐的黄昏悠唱。
用音乐纪录水乡人、情、景。范宗沛、林海、彭靖的江南游,谱写出心目中的水乡
用文字、影像纪录旅行,让旅游文学蔚为风潮,如「我的心遗留在爱琴海」,文中有趣的见闻与美丽的风景总让读者心动莫名,想走出自己的天地看一看辽阔的世界,不仅仅是图片吸引读者的目光,文字更让人有天马行空的想像。而在音乐的天地里,近年来也开始走向户外,音乐家们透过以旅 行激发出更多灵感,并融入各地独特的音乐素材,以不同风貌将创作呈现给乐迷们。
音乐 鬼才 范宗沛 2004年跨界代表作<水色>,便是在江南游的旅行经历下诞生。2002年夏天,风潮音乐大家长杨锦聪带着制作人范宗沛、作曲林海和彭靖来到了江南着名的 旅游胜地 水乡「周庄」,几个大男生为了寻找音乐灵感,在烈日下挥着汗,和游客们摩肩擦踵欣赏这着名的水乡之美。
这趟旅程中,音乐家们看见了属於自己心中的水乡,林海的水乡是流水和垂柳,彭靖写出了夕照下的水乡,灵魂人物范宗沛则写出了水乡的人和情。尤其一位鼻烟壶女孩的出现,更激发身为制作人的范宗沛浓烈的灵感,创作出数首和爱情、人与土地、人与时光有关的动人乐曲,让整张专辑流露出撞击人心的款款深情。
首度尝试跨界音乐手法,采用发源自三百多年前的苏州评弹,以让人惊叹的姿态融合在西方作曲里,成了让时空错置、让心情漂流的奇幻音色
除以自身感受创作乐曲之外,流行於江南水乡的说唱音乐「苏州评弹」也成为专辑里一个相当重要的音乐元素。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衍生并流行於苏州及江、浙、上海一带, 流派唱腔千姿百态,历经三百余年而不衰,与「苏州昆曲」同被列?世界文化遗? 。
音乐家们发现,发源於三百多年前的苏州评弹,其乐段的循环与许多西方音乐和弦竟出乎意料地极为和谐,於是音乐家们打破传统上对评弹的认知,如获至宝般地开心玩起乐曲,采用四种语法和评弹对话: lounge与评弹(第一首「奇遇」)、钢琴与评弹(第二首「水色」)、环境中的自然声音与评弹(第四首「摆渡人之歌」)、交响乐与评弹(第七首「青石的街道向晚」)
制作人范宗沛首度尝试全新的音乐手法, 让四首乐曲和 苏州评弹「玩」了起来,他让 中西乐器、调性、和弦做不同形式的融合,使音乐呈现一种奇异的瑰丽感。 lounge与评弹的融合是崭新的尝试,他以极简主义的曲式,媒合了这两种时间相距300多年、在音乐形式和精神意涵上都迥然不同的乐风,是相当令人惊奇的作品。
留学德国、古典音乐背景紮实的作曲家彭靖,则将交响乐曲式融入评弹音乐中,编制更大、和弦更为复杂。钢琴才子林海和评弹的「玩法」,是三人中比较「温柔」的,他一贯的灵气在充满水气的音符里,相对地表露无遗。 苏州评弹和现代作曲的相融,是跨界音乐界一项指标性的突破,更 带来一个全新的听觉享受。
除了苏州评弹与现代音乐语汇的相融外,专辑中也使用了大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中西乐器,分别以对位、即兴等音乐形式,表现乐曲中所描绘的水乡情调。
音乐鬼才-范宗沛把玩音符於创意之间,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到流行音乐中随心所欲游走
范宗沛人称「音乐鬼才」,喜欢大家称呼他「胖子」。从他的外表很难想像出他的音乐竟是如此深沉、耽美。令人咋舌的编曲功夫,从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到流行音乐,总能随心游走,把玩音符於创意之间。
述说起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最初是在父母的苦心下开始。他说:「很少小孩子学乐器一开始就是他自己想学的」。四岁开始学了一年小提琴後,发现自己不太适合,从此改学大提琴。就读艺专时,已开始帮歌手录制弦乐,累积自己创作、编曲的实力。毕业後,担任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九年,现在除了当厨师之外,更专事制作、作曲、编曲、配乐等演出。
十多年前为李立群主演的电影「我爱玛丽」写配乐,是范宗沛配乐生涯的头一遭,也开启了范宗沛与配乐的渊源。 1999年开始担任公共电视精致文学剧「曾经」、「汪洋中的一条船」、「将军碑」配乐,2000年「夕阳山外山」中改编李叔同的作品、2001年「活得像个人样」、2002年「寒夜」、「那年夏天的浪声」、2003年备受瞩目大戏「孽子」等,剧中感人肺腑的配乐都出於其手,2004年再度担任「风中绯樱」电视剧配乐。 。
范宗沛从古典出发,横跨流行及非流行乐坛,创作丰富、乐风浓郁,出版过的个人作品有<意外的温柔>、<慾望的声音>等大提琴专辑,以及多张概念性跨界专辑,并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电视制作配乐,深厚的编创实力广受肯定。
琵琶相 豆瓣
9.4 (129 个评分) 林海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全方位才子林海颠覆琵琶, 震撼乐坛划时代作品。12首现代精致创作,融合非洲节奏、蒙古长调、地方民歌、纯人声伴奏,展现琵琶万千风情。

两岸最受瞩目钢琴才子的林海,乐评人说他是个右手东方、左手西方的天才音乐家,有着萧邦的气质,德布西的慵懒与优雅,以及具有George Winston亲和而强烈的旋律性,和Keith Jarrett 丰富而充满想象的思考性。他二十岁从全国竞赛中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参加美国范·克莱本(VAN CLIBURN) 钢琴大赛,成为有史以来首位入围准决赛的中国人。1992年,林海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游弋于古典、New Age、现代、爵士多风格之间,琴音流露出干净、空灵、温暖、恬静、自然的况味。

琵琵手蒋彦,1979年生,山东省济南市人,5岁开始随方锦龙老师、葛羽环老师学习琵琶,199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事李光华教授,在校期间担任了两年中国青年民族管弦乐团琵琶首席,2001年获学校选拔赴日代表中国参加日本国际室内乐比赛,并荣获特别优秀奖。

这张由台湾风潮制作出版的发烧大碟《琵琶相》,系12首现代精致创作作品,将琵琶渊远文化隐含其中,丰富的曲风在林海的巧思下融合,时而甜美、时而轻巧、时而壮阔、时而婉转,以琵琶的万千风情,娓娓诉说三千年来众生相。在琵琶开始流传的3000年后,林海要以自己的音乐才华,挑战传统,融合现代,颠覆你的琵琶印象。

不需要再说什幺了,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林海的足迹吧:2001年,林海为扬琴制作《蝶舞》专辑,新鲜的听觉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同年, 《月光边境》获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奖;2002年,《流动的城市》再次入围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奏奖。

这就是颠覆琵琶的林海,这就是烧坏你耳朵的林海,这就是林海的《琵琶相》......
日月西东 豆瓣
7.6 (10 个评分) 林海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博得曼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的印象在钢琴极简的音符下把景色充满清新的空气,而小河也是淌的涓涓水流,在夕阳的陪伴下,一群辛苦乐天的农民与挑夫的在彩云之南中生活著。在中国南方时常瀰漫著朵朵彩云,将当地点缀得繽纷绚烂,人称「彩云南」,而云南因此得名。
而这张唱片还有个特色,封面是林海侧面弹钢琴的水墨画,简单的线条下,显示出中国水墨画的写意风格。
华丽的冒险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豆瓣 豆瓣 豆瓣
8.7 (396 个评分) 陈绮贞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9月23日 出版发行: 艾迴唱片
許多歌迷都是從《旅行的意義》這首單曲開始接觸陳綺貞的音樂,其實距離她發行第一張專輯,已經有七年的時間。這張完全由陳綺貞個人企劃創意並執行製作的專輯,單曲提前一年曝光,便俘獲了死忠歌迷們的心,專輯還未發行便凝結了廣大聽眾的期待,發行後更在華語樂壇掀起了台灣獨立音樂文化現象。
旅行的意义 豆瓣 Spotify 豆瓣
8.9 (288 个评分) 陈绮贞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3月24日 出版发行: 好小气音乐工作室
陈绮贞 Track 2 / 旅行的意义
护照里的邮戳越盖越密,心情却反而更空虚。四处搜集的明信片,墙上贴满的美丽风景,掩不住对你挥之不去的情感和记忆。
下一站要去哪里?才开始思考旅行的意义,却想起你从来不曾说过\"我爱你\"…
每一次旅程,每一段感情,我们从来说不出它真正的意义, 可是那些或许酸涩或许甜美的记忆,却一次又一次,在聆听绮贞的歌曲时,一点一滴的被牵引出来。
继Track 1 / Sentimental Kills之后,绮贞发行了她的第二张单曲作品—Track 2 / 旅行的意义,简约动人的旋律,寓意如诗般的歌词,穿梭在小虎清澈明亮的木吉他拨弦声中,我们再次听见绮贞用歌声诉说着一个故事,关于旅行的意义,关于回忆的点点滴滴。
追梦 豆瓣
9.5 (31 个评分) 罗大佑 / 花比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1年5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有声出版社有限公司
专辑文案
追梦人 梦中月光流泻满地 很象爱情如此静好 只是当认真起来伸手想结实拥抱 月光就从手指缝穿过 滑落 爱情也总是这般,很象梦里的美景 看着那么诱人,却永远差一步才追得到
滚滚红尘 都说好了此生不分开的约定 一晃眼 却在红尘中走散了 慌乱中我摊开手心端详那条爱过怨过山绕水弯的感情纹路 我到和你相遇的起点 一路前去与你相会 才知道走过这么多风雨路程 原来你是我生命风景中最留连的一幕
旧伤新情 在感情中受伤 是不宜张扬 宜静悄悄没人打扰 独自疗伤 像收集一片血红的枫叶 可资纪念秋天的模样 我以录下伤口愈合的声音,纪念一段心情的沦丧
轮回 结伴渡过时间的河吧 虽然登上了那边的岸之后 我们就要分手 赶各自的路 我这下只想好好与你紧紧牵手 且在水光粼粼中记牢你的脸 好在下一个渡口 一眼从人群中认出你 再共渡一次河
吉星高照 满天星斗 我们指认了一颗流星 做为谁也不可变心的见证人 它那灿烂一路滑入地平线的火花 正好拿来挂在颈间 当做一条祝福爱情的幸运符
沉默的表示 忽然不说话了 你在沉默中轻轻用眼神挡开了我 或许没有语言也是好的 否则你又如何说的出 不违背我又不伤害我的理由 这次 我终于学会用背影挡开你的沉默
变迁中的你的我 那年小心翼翼将你封箱 摆进记忆仓库的角落 以为你就此完好如初 等候着某一日不期的重逢 直到事过境迁了很久的今日才猛然记起 是不是因为认不出你在尘埃中变迁的样子 已早将你倾倒了出去
双镯(1、2) 看台上演得热热闹闹 卿卿我我 都是别人的故事 台下枯坐的我的心冷冷清清 究竟还要冷落多久 才轮到我们粉墨登场 也去赢得人家一声声的叫好
After 17 豆瓣 Spotify
8.8 (152 个评分) 陈绮贞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cheerego
在两岸三地拥有众多拥趸的台湾创作女歌手陈绮贞,在2004年的最后一天发行了自己的最新单曲碟《after 17》。这支单曲没有延续前不久她和黄立行合作的EP中的电子风格。整支歌曲重新回到了歌迷们熟悉的简约风格。这也是她继《SENTIMENTAL KILLS》、《旅行的意义》之后的第三张单曲碟,至于她的全新专辑,歌迷们可能要等到2005年初。陈绮贞在谈到创作这首歌的动机时说:“我真的很想试试看,一把吉他的歌到底能做到什么样子!”
一步一步走过昨天我的孩子气
我的孩子气给我勇气…
自从那一天起 我自己做决定
自从那一天起 不在意谁的否定
自从那一天起 听我说的道理
When I am after 17…
顾名思义,“after17”讲的是她17岁时高中时代的点点滴滴。在唱片的内页中,陈绮贞写道:“这首歌,让我想起狂奔的高中时代……在迎接十七岁之前忐忑的心情,我的个性在那时就凝固住了……我希望那时候最好的和最坏的都留下来了,呼吸着那不带痕迹的青春气息。”乐曲后段,当双簧管的乐声扬起,思绪跟随悠扬的旋律飞越孩童的嬉闹声,电影画面般的影像一一浮现,也许你会想起曾经的17岁,想起过去的好与坏,想起自己的成长故事。过去无法删除,也不会消失,无论是美好的,或伤心的,都会以某种形式印刻在脑海里,这些记忆的总和引领我们来到现在,成就了此时此刻的自己。
这张唱片将由口袋传播引进内地限量发行。
可不可以不要上班 豆瓣
8.2 (24 个评分) 作者: 弯弯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 5
《可不可以不要上班》是一本涂鸦书,在经济不景气、政治动荡的台湾,民众心情闷极了,不想上班、不要看老板脸色,是许多上班族的心声。而19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进入职场,这个被称为“草莓族”的世代,成长在台湾经济起飞之后的繁荣岁月,普遍吃苦少、受呵护多,抗压性较弱,进入现实职场出现适应危机,逃跑因此成为心情上最阿Q的发泄出口。
6868,一起跷班去 豆瓣
7.3 (9 个评分) 作者: 弯弯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6 - 10
弯弯《可不可以不要上班》的畅销,为台湾带起了一股不想上班的风潮,每个人都想不上班、不上课,但现实通常是事与愿违。既然无法不要上班、上课,在涂鸦日记2《6868,一起跷班去》中,弯弯只好带大家一起“跷班”、“跷课”。开头目录便是一张“大台北跷班地图”,依五个不同单元,弯弯要带领大家一起:“最好是可以每天跷班”、“跷班兼差拚经济”、“好想回去当学生”、“放假最Happy”、“我的家庭真可爱”。
除了同样令大家捧腹大笑的漫画内容外,书中还设计了六套上班族同事之间互通讯息,跷班专用“跷班密语”:
1、1738(一起闪吧)
2、ㄇㄩ7(摸鱼去)
3、6896 (老板走啰)
4、745396 (其实我想走了)
5、51G36 (我已经闪啰)
6、537889 (我想去趴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