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历史的声音 豆瓣
Various Artist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8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 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纪念
★ 鄂温克民族三大部落民歌精品
★ 各部落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演唱
★ 深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 吉祥三宝倾情演唱,秦万民制作
8月8日,一个举国欢腾的好日子,中国第一张鄂温克族原生态唱片由鸿艺唱片独家制作并发行,一个跨界民族的“历史的声音”以音乐的方式嘹亮地扣响时空。本唱片由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旗委、政府出品,由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研究会监制。总策划和艺术总监分别是“吉祥三宝”的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制作人则是“吉祥三宝”的最佳拍档秦万民。
2008年,是呼伦贝尔近年来雨水最充沛,草原最美的吉祥之年,也是市内的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50周年的大喜之年。《历史的声音》的面世,对于乌日娜与布尔巴雅尔夫妇来说,是继歌曲“吉祥三宝”与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之后的又一个可爱的“孩子”, 音乐更加清澈而灿烂。对于鸿艺唱片来说,是“七彩天韵”厂牌下的又一个精品,能带着大家做一次从草原到森林的聆听之旅。而对于人文活力无限的“五彩”呼伦贝尔这个文化大母体来说,则是又一个“美丽传说”的诞生。《历史的声音》对于中国民族事业的发展、音乐文化的发扬光大意义非凡。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 鄂温克族发祥于贝加尔湖周围的高山密林中。他们在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后开始成为“跨界民族”。中国的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土地肥沃的嫩江流域上游和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有素有“林海”之美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大兴安岭等地。
大部分鄂温克人以放牧为生,其余从事农耕,但在大兴安岭林区中还有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过着传统的狩猎生活,他们最亲密的伙伴驯鹿曾经是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族聚居地之一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处于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高平原的过渡地段,山河壮丽、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令世人向往的“人间秘境”。8月1日举行的盛大旗庆那达慕大会,也是《历史的声音》的风光首发会,一千张唱片被作为特殊佳礼赠送给与会的中外各界人士,堪称宝贵。
对于《历史的声音》的评述,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听听以下几位关键人物的所说的:
乌日娜——
这是历史的声音,这是月光落地的声音。
这些歌的主题都在表达着对生命极致美丽的追求,表达着对大自然深情的感恩和祝福,表达着好似云端里飘洒着的爱情……
布仁巴雅尔——
本专辑里我们首次收入了鄂温克民族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三大部落不同风格的民歌精品,并邀请到各部落的歌手用本地区方言来演唱。我认为这张专辑不只是一张音乐唱片,而且更是一份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宝贵资料。
秦万民——
这些民歌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默默的生存和传承着,这些歌曲里没有大城市的浮华喧闹,没有现代人的功名利禄,只有朴素的诉说着对生活的感受,正是这种朴素和单纯让我们这些城市人汗颜。
另外,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两位老人:一位是在开篇回忆曲“回忆”中献声的玛丽亚•布老奶奶(108岁),很可惜她的一首在当地原地采录的独唱歌曲因音质的考虑而没有收录在唱片中,另一位是演唱“毛敖吉河”的玛丽亚•索老奶奶(84岁),是她们与年龄最小演唱“太阳姑娘”的英格玛以及其它优秀歌手的美好歌声汇聚成“历史的声音”—— 一条凝聚了鄂温克族生命热情的精神清流,在时空中流淌开来,融入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
制作人 歌曲赏析:
祝福:
由吉祥三宝一家演唱,延续了“吉祥三宝”轻松快乐,充满幸福祥和的特点,是布仁巴雅尔根据一首古老的鄂温克民歌改编的,这首歌有强烈的森林民族的气质,当歌曲前奏中的鹿铃响起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鄂温克人快乐的生活场景。
回忆:
鄂温克族的出色歌手宝音的演唱辽阔高远,演唱的这首“回忆”里充满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也许是血液里继承了本民族的某些特质,他的嗓音天然带有一种沧桑。这本来是一首长调歌曲,但是细听起来却不同于蒙古族长调,有强烈的鄂温克的特点。制作人在歌曲中特别加入了一段欢快的短调,快与慢的结合别有一番味道。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歌曲温暖的前奏我们中加入了一段108岁的鄂温克老太太玛丽亚•布的采风原音,老人苍老的声音会把听者一下子带入浓浓的回忆中去。
不为唱歌而唱歌:
从事正统唱法研究和教学的乌日娜这次让大家领略了她原汁原味的民族原生态唱法,这首鄂温克小调在印度手鼓和木吉他清淡的陪衬下娓娓道来,非洲的手鼓和沙锤也像散步一样跟随着演唱者,蒙古呼麦和口弦在演唱的间隙不失时机的表现着,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乐器营造出了一个其乐融融的氛围,什么是“世界音乐”?这就是“世界音乐”。
东泉:
我一直很喜欢其其格玛的声音,这次终于有机会与她合作了一次。这个内蒙古歌舞剧院的一级演员非常出色,无论是高亢的长调还是委婉的小唱她都能把握自如。这次收录的“东泉”更是发挥了她轻声演唱的特点。在配器上,制作人采取了非常简约的手法,钢琴和古筝自言自语般的对话,陈悦的箫在间奏吹出了古朴的原生态感觉。虽然大家的演奏都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冲动,但是琪琪格玛歌声里暗涌的情感仍然让大家感觉到森林民族含蓄和坚忍的民族性格。
家乡的百灵:
嘎拉森道尔基为了参加这个专辑的录制特地到一个通古斯鄂温克老人那里学了这首歌,当他第一次唱给我们听时大家都非常喜欢,而我更是从歌声中感觉到一些俄罗斯音乐的影子,这让我很吃惊。后来我才了解到,鄂温克族广泛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境内,历史上的若干次迁徙不光是人口和货物的流动,更是文化的传播和融合。嘎拉森道尔基的歌声让我深刻的感觉到音乐的力量,一种超越国界穿越时空的力量。
太阳姑娘:
小童星英格玛演唱的一首古老的民歌。潮尔马头琴和拨弦乐器塔布舒尔的合奏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森林深处,带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录音的时候,内蒙歌舞剧院的马头琴演奏家那日苏让我们见识了潮尔马头琴独特的音色。据他说,演奏这种乐器的时候必须要把一把小刀卡在琴码上才能演奏出味道,真是神奇。在歌曲当中出现的呼麦的声音也非常有趣,孩子单纯的童声和男人们低沉的呼麦相映成趣,大家仿佛看到了森林中鄂温克的先民们自得其乐的生活场景。
赵赵赵赵 豆瓣
Various Artists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16日 出版发行: 铁黎学校(steeldio)
赵赵赵赵 四喜临门
后院诸子 同门恭贺
·
·
赵赵
词/曲:黎根
编曲/制作:park/何章兴/背背裤/park
·
祝贺黎根讨新娘
词/曲/吉他:叶宏钢
·
为你唱首歌
词/曲/吉他:邹广超
手鼓:梵枫
·
黎根过家家
词/曲/吉他:小匡
口琴/和声:贩贩
·
给老根两口子的歌
词/曲/吉他:蟹子
·
·
封面插画:叶剑光@PMTEA
·
·
·
十分感动、感激、感谢以上各弟兄姐妹身体力行地给予祝福!
·
·
·
试听及下载地址:
2010银河之外 豆瓣
8.8 (13 个评分) 树子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19日 出版发行: 成都
树子 音乐人页面
专辑下载页面(已恢复下载 10.03.30)
右键-目标另存为
嘿,青年! 豆瓣
6.7 (11 个评分) 刘堃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0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兵马司唱片
采一缕黄河上吹来的风,掬一捧祁连山上的雪,捡一块黄土高原的泥土,刘堃把它们揉和成一种不矫揉造作但痛快淋漓的民族实验音乐——关怀孤独的个体,拷问着这个时代里青年们的价值观。刘堃,80后,偏安一隅身居兰州,始终坚信自己是2000年前那支在者来寨遭围困的罗马军队里某位军人的后代,经常在梦里跃马挥剑,披荆斩棘,醒来手臂酸疼,原来梦一场。但这个无法解开的DNA之谜却丝毫不影响对艺术的迷恋。从小就穿梭在县城那个破旧小剧场的舞台上唱歌跳舞打鼓弹琴,小舞台上的灯一亮,醒着都像在梦里。上大学时来到兰州城,迷上话剧,在学校里组剧团写剧本演话剧,着实领着同学们折腾了一把,甚至招来了电视台给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拍了专题片。
快毕业的时候,刘堃结识了一个叫摇滚乐的壮汉,喜欢上了他的梁山性格和天真执着,从此跟着他头也不回地走在了音乐的路上,深信音乐的最终作用就是对灵魂的关怀。2003年创建“低苦艾”乐队——中国西北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并担任主唱。每年他都带着乐队巡演,参加音乐节,饱览祖国秀美河山。2009年5月刘堃与小河一起创建兵马司旗下马儿曲MAYBE HORSE民谣音乐厂牌。
出专辑若干:《苦艾酒》《低苦艾》《黄河上游》《我们不由自主的亲吻对方》。闲时踢球,会友,策划艺术展,2007年至2009年与兰州谷仓艺术馆合作举办“置换”现代艺术展,《兰州声场》《对话》等装置作品会同青年艺术家王东的作品一起展出。
在过去一年里,刘堃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从中为自己的个人专辑选定了九首歌,最后还邀请到了著名音乐人小河参与了这张专辑的制作。每首歌的编配与录制都经过小河与刘堃二人反复推敲,其中不仅有刘堃特有的LEONARD COHEN式的吟唱,和小河鬼马精灵般的灵感编配,此外张玮玮也奉献了特有的张氏手风琴伴奏。这张倾注了中青两代音乐人心血的专辑相信会给听者带来耳目一新的不同感受。刘堃个人专辑《嘿,青年!》于2010年3月由兵马司唱片出版发行。
兵马司唱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号院5号楼
文津国际公寓601室
邮编100084
联系人 » 刘倡
电话 » (8610) 62574413-805
电邮 » media@maybemars.com
网站 »
照片和封套设计请查阅 :

专辑长度 : 50 分钟
唱片编号 : maybe 20.1
归类 : 民谣 / 独立
适合的听众群 : LEONARD COHEN
特意推荐的歌 : 1, 3
消失的幻象 豆瓣
刘辉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30日 出版发行: 九印独立音乐
刘辉 第四张个人专辑,由九印独立音乐网络发行。
08年3月--09年3月北京录制
mp3版下载地址:
九印官网:
独立音地:
上火,乘凉 豆瓣
7.8 (9 个评分) 赵光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1日 出版发行: 边境翅膀
关于赵光:准确说来,赵光不算一个歌手。更多时候,他的身份是北方某所高校的研究生,一只猫的主人,以及一位女侠的男朋友。他的专业是自动化控制,听起来很有金属气质,虽然他的歌还都挺民谣的。他粗砺的声音与半调子的腔调里,其实,你未必会猜到年龄。 青春最好的几年,他在南京:组过一个无疾而终的英式乐队;05年底,跟作家黄梵合作诗配乐,然后就拐到了民谣的路上;06年底参与制作南京“边境翅膀”厂牌出品的民谣专辑《失语症》;在南京的若干酒吧,有过大大小小的一些演出…… 08年的时候,赵光跑到北京为周云蓬的“火烧云”暖了个场,并顺道在Micromu厂牌录制了个人的第一张网络发行EP《黯然销魂饭》,这一年,他也从南京回到了家乡唐山,红梅烟改成了中南海。生活总是件很窘的事,可我们都在继续。
不要等我回来 豆瓣
靳松
2008年春,
在丽江独立制作专辑《不要等我回来》,
该专辑已取得出版号,
但没有做商业发行,
且制作量甚少,
就像我们在小河边唱着歌,
而你恰巧经过。
“。。。在只身漂流的生涯里,
每一个点滴都是难忘的,
每一份温暖都是珍贵的。”
靳松。
在迷雾中 我们找到了彼此 豆瓣
王长风
发布日期 2010年1月13日 出版发行: 网络发布/独立音地
这张EP要感谢我的好朋友,原一起组乐队时候认识的吉他手,现为重庆伯牙琴行老师的李荣春。因为是他为我录的音。他还为曲子“在迷雾中 我们找到了彼此”配了背景人声。
这三首歌曲是缘于我对三个女孩的留恋——其实我更好的愿望是能快乐的扫扫弦。
祝我们都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王长风
===========================
所有词曲:王长风 wangchangfeng1985@qq.com
王长风,生于八十年代中间偏后,在重庆一个小县城。
经过二十一年又好多个月迷糊的过程后,开始正式成为三角猫平面设计员
presented by
免费试听下载
珞樱 豆瓣
武汉大学
发布日期 2003年6月1日 出版发行: 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
这是最纯正原版的《珞樱》,真正承载了武汉大学精神的作品。虽然很典型的学生作品,但是后来再版的版本不再具有这个版本的号召力。
影秋 豆瓣
南京大学
发布日期 2003年12月1日 出版发行: 武汉大学音像出版社
多美丽呀 豆瓣
王城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九洲音像
以前叫王誠的這個王城,走過好多好多的路,也體會好多好多的煙雨紅塵,帶回來這幾年的創作,要唱給你聽。從蒙古草原到新疆大漠,從民謠樂風到傳統吟唱,從嘹亮草原到沙漠駝鈴;每一首創作都是一篇動聽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化為動人的謳歌。主題曲說的是一個盲人告訴朋友說你看那花兒開的多美麗呀!你也抬頭看那彩虹多美麗呀!其實要告訴我們的是盲人心中的彩虹,就像高僧心中的佛。在他們心中的彩虹瑰麗,不正如僧人心中對於佛的啟示一樣芬芳,這個世界明眼的瞎子太多了,或許你我都是吶!專輯中有兩首曲子分別是母親與遠方的情人。我們聽到一個嘹亮的女聲,那是王城在蒙古草原上認識的牧羊女,他無意間聽到牧羊女在放羊時清唱這首歌,帶給他真的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感動之餘隨即央請牧羊女母親同意將她帶往北京錄音室錄下這首歌。王城說音樂是有治療憂郁癥的療效的,這幾年的流浪生涯中,他看過很多人不快樂,也用音樂治愈過那些?
這是一張將“音樂”“文學”“美學”完美結合的藝術品發燒品質的錄音水準,震撼草原的呼邁絕技,滄桑沙啞的靈魂歌聲;富有哲理的美麗文字,意味深長的清新圖像,都是源自內心的呼喚!
天外 豆瓣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上海滚石声像
来去夏威夷 豆瓣
金门王 / 李炳辉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魔岩唱片
这张专辑动用了两位台语制作人,共同来为他们量身定作,总共收录十一首歌曲,主打歌“来去夏威夷”由伍佰作曲,而且是金门王与李炳辉首度手牵手大合唱,传达乐天的小老百姓往前看的态度。刚开始录音时,两位还极没自信,深怕把歌给唱坏了,经过制作人的百般鼓励和指导,出来的效果令大家一致鼓掌称赞,每首歌经过诠释自然有属于他们的味道。 从没正式和女生合唱的金门王,将第一次献给了陈小霞,两人共同合唱了这首“人生随意就好”,另外,喜欢听他们唱老歌的听众,将会发现这里有几首金门王最招牌的如“旧情绵绵”、“饮者之歌”,及李炳辉的“搭车歌”、趣味的“老人阿哥哥”。至于新歌部份,“失恋的便当”,“小小的所在”,和“So-La你咧叨”,都会让你发现他们的用心,在这张专辑里,老情歌、新情歌众家云集,好不热闹,音乐的丰富性,保证会比第一张还要令人爱不释手。
朱七的笔记III(,) 豆瓣
朱七
发布日期 2007年7月7日 出版发行: 朱七
朱七的笔记III【逗号专辑】
记忆往左模糊 ,欲望向右描涂
序:逗号
我在标点符号的世界里面,不亦乐乎了。
那一年,将生命总结在“!”和“?”里面沾沾自喜,以为生命的意义,终究被我看见了,却在放弃音乐和坚持音乐的自我斗争中,发现了这个全新的命题,原来生命的永恒,竟然可能,是我们始终徘徊前后却无法摆脱的“,”。
也许,真的是越来越诚实了,当我自以为是的那两张原本是结束意义的专辑,变成了我滞留音乐世界的起点之后,我看见自己在自欺欺人的过程中一层一层剥落,寻找到所有情绪、创意、梦境的理由,原来,记忆真的是一切的蛛丝马迹,原来一切都在大脑中有答案。于是我茫然,如果一切不能结束,我要如何去面对时间!
这就是这张专辑的由来,从2003到2007,我不再急着结束,不再急着开始,我只是站在这里,看着自己跃过一个又一个逗号。看着人们,在努力写下感叹号、问号、句号以后,当岁月经过,时间打磨,又缓缓变回逗号的过程,看着生命一圈一圈的在那个看不到顶的楼梯口旋转,我们向前看,向后看,都不再看见真实的自己,只有残留的影像,折射出这一刻的真实。看着自己眼看要到的30岁真实年龄和苍老幼稚的真实心灵纠缠在一起的那个角色,在努力的面对这个世界。
然后我决定,在我虚拟的世界中,忘记时间。
我希望,这十三首歌,交出去的时候,能让小部分人,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毕竟,我们只是在逗号边缘徘徊呀。我更希望,生活之外的那些问题与答案,我们可以一起来寻找,或者定义。
这次的专辑,在创作的时候,也算在时空交错中跟华语流行音乐有更多的交汇,因为,有许多歌都与已经有的流行歌曲同名,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后来才发现重复的概率太高,光良有《童话》、陈绮贞与周华健都有《1234567》、那英有《船》、范范有《永恒》、汪峰沈庆的《青春》、伊能静和彭靖惠都有《圣诞快乐》、许巍的《树》、SHE的《远方》,9首歌都是别人曾经写过的故事,我能不能写出自己的新意来,自己说了不算,还是请听者下结论吧,只要不当作这是一张翻唱专辑就好。
那么,既然是逗号,就让这场戏,永无止境吧。
1、 童话 3:51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回到原点,用幼儿园老师教我们的简单法则,勇敢的面对这个纷扰的世界,即使,那只是一些,小虚幻色彩的荒谬信念】
2、 永恒(guitar版) 4:25
【我常常有个幻想的镜头,当深夜寂静,每个窗口,都上映着一个画面,上面有每个人的梦境,那将是多美的场景!我们真的,是有很多剧本的。】
3、 树 4:55
【杀死自己,变成一颗树然后死去?还是坚持做种子,老化再死去?这是一个问题。问题的核心是,我如何保证,那个长大了的我,还能明白现在的我的那些无法舍弃的乐趣,和情绪呢?】
4、 1234567 3:59
【事实是,我们每天丢失,每天拾拣,就这么周而复始的活着。突然在想,记忆丢失是完全无可察觉的,这真是值得害怕,呵呵】
5、 不老 4:22
【我们还有没有勇气要求长生不老?拒绝未来,永远青春,这是良性的态度,还是恶性的,我并不确定。这是一个偏激的故事,讲述自欺欺人的悲伤】
6、 远方 4:40
【他们又要出发了,从这里,到那里。旅行的意义,在于寻找自己,还是逃离自己?在秋天将至的一天,收拾、离开、再回来,而远方,一直都还在远方】
7、 钢丝线 3:27
【我们都被骗了,人生是没有结局的,我们拥有的全部是逗号,在生命跨过一半以后,突然发现,接下来,只能看看重播画面,那,那,那该怎么办?】
8、 船 5:06
【希望父亲不要甘愿就这样老去,我相信,每一个人生阶段,都必然有我们所回忆的过去,所展望的将来,和所探索的未知】
9、 Didadi 0:17
【你摆脱不了,无论你是否听得到,】
10、 时钟 3:12
【时间根本是个谎言,我们的等待、怯懦、希望,全部来自于此,谁说20岁一定要成长、30岁一定要结婚、40岁一定要成功、60岁一定要退休?证明给我看!】
11、 创世纪 8:03
【我以为,世界只是某一个孩子的一次意外的成果,谁知道呢?这是一个故事,一个信口开河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世界是树上结出的一颗果实】
12、 Marry X’mas 4:08
【我们在雪花纷飞的季节,笑脸相迎,闭上眼睛,许一个简单愿望,然后,安心的,迎接着下一个阶段的来临,无论富贵,或者贫穷】
13、 永恒(piano版) 4:32
【我们,当然也只是一个故事,与白雪公主一样,无论我们的故事,画下什么样的结局,当故事里的时钟,不再往前嘀哒,我们和我们那些喜怒哀乐,就永远停留在那些青春岁月里,再不会老去】
14、 青春 3:37
【看《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最后一集,突然情绪上涌,就触及了这个以为永不会触及的命题,那些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相互保存了彼此的青春,等有一天,回头,静静翻看】
主题:时间&未来
歌曲:14首
完成时间:2005年—2007年
发行日期:2007年7月7日
词曲/编曲/演唱:朱七
MIDI编写/吉他/口琴:朱七
音色统筹/鼓节奏:董磊
录音/混缩/母带:董磊
和声编写/和声:朱七
和声:Lillian(青春)
口白:施蕾小朋友(童话)
录音用琴:Taylor 714ce / Johnson JD16 /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Premium Plus
原创插画/平面设计:七七不在
2007 柒音乐工作室

忘不掉过去 ,猜不出未来
词曲 / 编曲 / 演唱:朱七
MIDI 编写 / 吉他 / 口琴:朱七
音色统筹 / 鼓节奏:董磊
录音 / 混缩 / 母带:董磊
和声编写 / 和声:朱七
和声: Lillian (青春)
口白:施蕾小朋友(童话)
录音用琴:Taylor 714ce / Johnson JD16 / Gibson Lespaul Standard Premium Plus
插画 / 平面设计:七七不在
未名湖是个海洋 豆瓣
7.1 (9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大
此套唱片20首歌曲的演唱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年纪最长者已经年逾五旬,最小的则还是三年级的本科生。他们不全是北大学生,但都曾在北大工作过或生活过,同北大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例如早年图书馆东草坪吉他弹得最棒的秦水源和北大艺术教研室的老师徐小平。

唱片中收录了北大20年来大部分优秀的原创歌曲,其中很多都是当年北大乃至其他高校的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饱含着那一个年代的特殊情结,例如80年代曾经传唱一时的《陕北1988》、《温柔梦乡》,在高校学生中影响甚广的《星期天》、《摇摇滚滚的路》以及有“北大地下校歌”之称的《未名湖是个海洋》等,同时其中也不乏带有鲜明时代感和代表着现在北大人特点的校园原创。这套唱片的音乐符号,也同样不可避免地涂抹上了中国高校20年来经历的变迁的痕迹,它属于北大,也同样属于每一个经历过校园生活的人。
没有围墙的校园 豆瓣
8.8 (8 个评分) 许秋汉 / 巴特尔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印象音乐工作室/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1994年,由北大学生创作结集出版的《没有围墙的校园》这张唱片,是校园民谣风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音乐先锋找到这张唱片的核心人物之一,当年的北大校园歌手许秋汉,跟着他的回忆,去窥探十年前校园民谣在北大这座最高学府里的风景。
一切从围墙说起
在中关村的太平洋和中海电子市场之间,有一条并不宽的街——海淀南路。曾几何时,这里是一条通往海淀图书城的商业街,也是假证件和盗版光盘贩子的聚集地。但很多年前,街的北边是一堵并不高大的围墙。跨过这堵墙,北边就是诗人、学者、文化精英聚集的、包含了燕园和未名湖这两个文化标志的北大校园。11年前,也就是1994年,在北大师生一片喧闹的争论声中,这堵围墙被轰然推倒,在原来的墙基上,建起现在人们所能看见的这条商业街。也就是在这一年,北大的学生们推出了一盘名叫《没有围墙的校园》的磁带,虽然几乎是同时制作的,但由于出版的时间比另一张主要由清华学生创作的校园民谣合辑《校园民谣1》稍晚了一点,于是这盘磁带便被很多人归入了校园民谣歌曲的跟风之作中。
当这座围墙被推倒11年以后,当初这张专辑的出品人,82级的北大学生渠万春与辞去了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的职务、回到北大文化产业研究所当客座教授的83级学生许晓峰,又在紧锣密鼓地捣鼓一张《未名湖是个海洋——北大原创音乐20年纪念》的专辑。而《未名湖是个海洋》这首歌的作者,就是当初《没有围墙的校园》的主力创作者之一的许秋汉。
1991年进入北大社会学系的许秋汉,直接参与了《没有围墙的校园》的制作,也是1994年北大推倒围墙的见证者之一。这座不起眼的围墙的倒下,在一些北大人的心目中,其意义之重大不亚于当时柏林墙之于德国人。围绕着这堵墙的激烈争论从北大延续到了社会上。相对于清华的实干传统来说,北大人家国天下的情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正是这样的传统,注定了北大的音乐也将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摇摇滚滚的道路”。
北大:在校园民谣中缺位?
在校园民谣还没有大规模地以音像制品的形式出现以前,北大原创的校园歌曲在数量上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而且之前像徐小平的《星期天》、池永强《摇摇滚滚的道路》(均作于1987年)等一批歌曲散落在各种合辑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以学校作单位来比较,北大学生曾经发表的歌曲数量和质量并不输于后来一夜之间成为校园民谣旗帜的出身于清华大学的那些作者。但说起校园民谣,几乎所有人第一个联想到的人不是高晓松就是老狼,而在三辑《校园民谣》里,也很难找到北大人的身影。
许秋汉谈起那时合辑制作的情形:“本来制作人打算出一个我的专辑,那时候我写的歌数量已经足够,但我自己觉得品质还是不够好,不是从市场的角度,而是以我自己的标准。后来就改成了出北大学生的合辑。但那时候其他的北大学生也大多都像我这样想,觉得音乐的创作,应该像王洛宾那样,积累几十年,等到五、六十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再把它写出来。”
风花雪月与家国天下
许秋汉很坦率地承认:“这张唱片做得不好,其实是必然的。最关键是北大人的理念造成的,其次才是那时的一些机缘巧合。外部的原因是那时候中途换了策划人,而且制作的想法落实得比较晚,但归根到底还是北大的学生不像清华的那么上心。清华无论是歌手,还是策划人,都比较务实,他们是把发行音乐作为一件实事来做,结果人家就开创了市场。我们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压根就没打算要让它广泛流行。录《未名湖是个海洋》的那天,我白天还要考试,晚上就在录音室里一边捧着笔记复习,一边录音。”
不过,如果仅仅把《没有围墙的校园》当成一张失败的校园民谣跟风之作,北大的故事就没什么意义了。实际上,这张唱片是否应该划入和《校园民谣》系列相承的一堆作品中,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切还得再往前倒推个十年。高晓松从清华退学,写出了《同桌的你》,这是1992年的事了。我们记忆中的这些校园民谣,大都是那几年间的作品。但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地冒出来的。酝酿成这一切的乃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0、1991年之间的“草地音乐会”风潮。据高晓松回忆,北大、清华的草坪,经常有诗朗诵结合吉他弹唱的聚会,草地是开放性的,于是一圈一圈的人围上来,便成了一个大歌会。那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种歌会清华北大的人都是凑在一起的,但另外有一些聚会是只有北大人才热衷于参加的,那就是1989年以前的探讨时事、诗歌、音乐、文化的有组织的学生聚会。
北大人与清华人在情怀上的不同最后直接体现在音乐上面,清华的学生中,风花雪月的小情调占了大部分。翻开唱片的宣传文案,《没有围墙的校园》就用了“新校园歌曲”这个概念来区别于《校园民谣1》,后来北大的一个校园DJ写道:“‘新校园歌曲’摆脱风花雪月的个人情感,以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批判意识直面人生。”刨去为了宣传而标新立异的因素,至少可以看到北大人在心底里是不愿把自己的歌曲和校园民谣归于同一类的。
后来的情况更加证明了这一点。1989年以后,由于外部原因的影响,校园里面那股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豪气逐渐降温,风花雪月的东西开始占主流地位,于是许秋汉们号称心怀天下的作品反而成了小众趣味,“我们的东西都是少数人写少数人听,”许秋汉如是说,“到了1993年黄小茂策划校园民谣合辑选歌的时候,北大的、清华的和其他学校的东西都摆在他面前,但是为什么人家就选了清华而没选北大的,不管是从市场,还是从审美趣味的角度出发,都是自有道理的。”
校园民谣1 豆瓣
9.4 (37 个评分) 老狼 / 艾敬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大地
本碟为1CD!

每一首歌都来自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发生在你生活的四周,执着的大地,永恒的校园民谣!

熟悉的旋律引起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一首首难忘的歌曲流过时间的长河,汇成永远的经典。希望本光盘能陪伴着您,再次品味这优美的歌曲和动听的旋律,在歌声中回忆过去的好时光……

曾经的白衣少年是否还在岁月中张望;曾经的青涩年华是否还是那么鲜艳光华;曾经有理想冲动,梦想飘扬;曾经有风花雪月,歌声流淌……细细回味,纯真的情怀依旧;慢慢品尝,青春的旋律悠扬。

校园承载着无数人的梦幻心愿,寄托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当青春走过,所有的过往都化为一段段清澈旋律沉淀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并不断拨动着心灵的琴弦,这就是校园歌曲,我们的纯真年代。

01 同桌的你
02 那天
03 寂莫是因为思念谁
04 故事里的树
05 离开
06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07 等人就像在喝酒
08 我们相识
09 青春
10 上班族
11 流浪歌手的情人
滴落的时光 豆瓣
8.0 (25 个评分) 张过年 / 武麟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24日 出版发行: MicroMu
张过年简介:

张过年音乐人页面:

编号:MMDSEP014 (录音版权所有:MicroMu厂牌/Outdustry Ltd.)
制作人:杨杰(茄子),MicroMu
录音时间:2009年1月16日
录音地点:鲤工作室
录音师:阿磊
混音及母带处理:杨杰(茄子)
-----------------------------------------
网络发行地址(包括完整下载试听及相关信息):
咒语 豆瓣
9.0 (62 个评分) 野孩子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河音乐
他们不追逐流行时尚,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音乐从不会过时。
他们的乐器大都来自西方,但你可以听出他们的音乐是深深扎根于中国西北的民间音乐。
他们是野孩子,来自中国西北。
野孩子是由索文俊和张佺在1995年成立的。他们都来自甘肃兰州。他们的名字让你想到的是中国西北广阔的土地和当地粗犷的民歌。在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人们经常在工作,劳动和上路时歌唱。人们大声歌唱,回声四处飘荡。当他们遇见远处的熟人,他们便高声呼叫,打着招呼。学者们相信,西北民歌中宽广高亢的歌声便起源于此。
上述的特征在野孩子早期创作的歌曲“咒语”便显现出来。在这个歌中,张佺高亢的音色为此歌增添了只有在西北民歌中才能找到的色彩。
“我最喜欢西北民歌的朴素和简单”,张佺说“听上去就是人们在给自己唱歌,而不是表演。”
由于出生于一个有着浓郁民间音乐传统的地方,小索和张佺有着对歌唱最本质的爱。
小索曾经在兰州的建筑工地上听过工人们(大部分是民工)唱歌。对他们来说,歌唱作为一种力量支撑着他们艰难的生活。
张佺的童年是在甘肃和青海的农村度过。在那儿,他从土地是劳作的农民那儿学会了唱歌。那些农民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着生活的快乐和忧伤,这深深地影响了张佺关于音乐的理念。
当小索和张佺决定在一起作音乐时,各种来自西北的音乐形式,例如信天游(一种陕北的民歌形式),花儿(一种在甘肃,青海和宁夏非常流行的民歌),还有秦腔(陕西的地方戏曲),都成为他们音乐语言的组成部分。在野孩子的音乐中可以偶尔听到秦腔中常用的“平行四度”。
“西北民歌的影响已经在我的骨头里了”,小索说,“当我随口哼唱的时候,调子总是那儿的。”
在一首叫做“黄河谣”的歌中,小索和张佺唱出了他们对那片土地和黄河的爱。歌中唱到: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月亮照在铁桥上
我对着黄河唱

每当我醒来的时候
想起了家,想起了兰州
想起路边槐花香
想起我的好姑娘

黄河的水不停地流
流过了家,流过了兰州
流浪的人不停地唱
唱着那黄河谣

1995年,小索和张佺沿着陕西和山西境内的黄河徒步走了一个月。他们和村民在一起,倾听农民和牧人的歌声。7月份,他们去了甘肃的莲花山,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一个人们聚集在一起唱“花儿”的节日盛会。人们用不同的方言,用即兴想起的歌词唱着花儿。年轻人互相唱着花儿,唱出对心上人的爱。
小索说:“我们在那儿学会了如何歌唱。”弹着箱琴,小索和张佺开始在一起唱出了他们第一批作品,“弄品”和“离开”。
1996年3月,小索和张佺到了北京。他们有了一个新成员,鼓手高辉,以使他们的音乐增强节奏。当他们发现Conga鼓太异域了,他们尝试了使用腰鼓,一种通常是挂在腰上,由舞者边舞边敲的鼓。他们尝试把两个腰鼓并排放在一起,并将其中一个的一半截去来提高音色。
野孩子很快开始在北京的酒吧里演出,并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吸引了一些固定的追随者。他们写出了更多的歌,“消失”,“你知道”等等。
他们的一些音乐动机变成了器乐曲,例如“大桥下面”,是在三元桥下面创作出来的。“生活在地下”是关于他们刚来北京时住的地下室。“地铁”的灵感来自于那些在地铁站卖唱的音乐人。
除了写他们自己的歌,他们也改编了一些民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两首维吾尔族民歌“流浪汉”和“青春圆舞曲”。
“流浪汉”原名“Sikenashka”。每一个维族人都会唱。在固定的旋律中,歌者即兴编出新的歌词。维吾尔族人经常整夜整夜不停地歌唱。
在“流浪汉”中,野孩子将传统的歌词与他们自己的歌词融合在一起。“姑娘姑娘,别着急哎,我请个画家画下你。把你画在那吉它上哎,拥抱着吉它我拥抱着你”… … “人说北京的马路宽,半个小时我到对面,人说北京的姑娘好,可是我没有户口还是个穷光蛋。”
“青春圆舞曲”也是一首著名的维吾尔族民歌,由民间音乐家王洛宾(1913-1996)传播到全国各地。
“太阳下山明天依然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地开,我的青春一去不复返,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在野孩子的“青春圆舞曲”中,旋律背后是强劲的鼓声,不是对已逝去的青春的感伤,而是用音乐和美酒赞美生活。
但是,生活不是一直都美好。有时乐队成员也会感到失落,对未来感到迷茫。“我想知道生活在哪里,太阳下山了,月亮下山了… … 北京,北京,我要去哪里。”这是一首写于1998年名叫“北京”的歌中的一段。
野孩子写了大约30首歌。乐队成员也发展到五个人。除了小索和张佺,还包括张玮(手风琴,小打,和声),李正凯(贝司),和陈志鹏(鼓)。
尽管野孩子曾被伦敦现代艺术学院邀请去演出,但他们还很难说是有名。除了有时去其他城市演出,他们经常在北京三里屯的“河”酒吧和“芥末坊”演出。
张佺说:“我还在寻找了解生活,但我知道我会活着,写歌,唱歌。”
後院·諸子列傳(之壹) 豆瓣
秘密後院 / 黎根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秘密後院
淘宝网购买地址(可使用支付宝):

·
·
【秘密後院】
諸子『個人作品』首度結集呈現
七EP
七星伴院
含後院『驚巔』大片【鼓惑仔玩音樂】視頻一張
·
·
最深的秋天與最深的後院。
七個人從七個不同的角落,啓出七個被各自深藏的秘密。
每一個秘密都是一壺陳色各异的酒。
時間如水。
七個人將七樣不同的經歷與心情,浸泡在這同一種時間之水裏,釀成七壺姿色迥异的酒。
是不是每個人都該擁有一壺屬于自己的酒?
或清或濁,或濃或淡。
是不是每壺酒裏都藏著一首屬于自己的歌?
或低或淺,或哭或笑。
七個人,七般事,七樣歌。
·
·
【出品】秘密後院
【製作】鐵黎學校
【錄音混音】PARK
【設計】艾芊/鄭獻文(阿仲)
【感謝】姬曉/EDDY/青子@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