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疯狂的果实 豆瓣
7.8 (18 个评分) 钟立风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28日 出版发行: 野草莓
“民谣音乐有点类似于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庄稼,而民谣歌者都有一颗像培育庄稼的劳动者那样的默默而美好的心灵,他们对自然、对土地、对人群、对周遭所有的一切都有着难以言传的爱和绵延不尽的情感。” ——钟立风
2009年伊始,民谣歌手钟立风倾心推出了现场音乐作品集《疯狂的果实》,以及文字作品集《像艳遇一样忧伤》。
《疯狂的果实》是继钟立风在太合麦田公司发表首张个人专辑《在路旁》之后阔别三年以后的全新力作。现场专辑包括10首没有正式发表过的歌曲和7首老歌。文字集是累积创作的小说、随笔、断想和电影记忆。
江湖邊 豆瓣
9.1 (42 个评分) 秘密後院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6日 出版发行: 秘密後院 / 鐵黎學校
钟鼓齐鸣间,截断时间之流;眼前江山,心内世界。
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八支歌连缀成了这张关乎生命来去的概念唱片。从序曲小心翼翼的《来》,到尾声轻松写意的《去》,来去之间,经历了“晨钟暮鼓”的意声相和,“叶落归根”的安身立命,“灰飞烟灭”的成住坏空,“醉死梦生”的洒然抖落。
晨钟暮鼓,惊醒的是“时间”二字。这样的『江湖边』,和常情意义下征战杀伐争名夺利的险恶江湖没有太大关系,和它有关系的是另外一些东西,比如在时间之流里来去的生命。即使在“从江湖到江湖边”、“从一群人到一个人”这样的歌词里,也在表面一人一物一时一地的来去之后,隐藏着更深沉更无从说起的生命根底的无奈。
花园村 豆瓣
7.7 (12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Badhead Music
Badhead在成功推出女性合辑《Badhead2·Girl's Day》之后,又将制作方向指向民谣音乐。曾经为民谣歌手胡吗个、小河与万晓利发表过专辑的Badhead厂牌再续民谣之情,推出合辑《Badhead 3》。合辑名字据说是摩登天空企划人员费尽心思想找一个与唱片非常吻合的名字,在一次聚会中突发想到"花园村"这个名字结果一拍即合,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名字在合适不过了,最终将此张合辑定名为《Badhead 3.花园村》。
这张合辑原计划是在03年秋天推出,但由于冠状病毒的悄然出现,一直耽搁到了04年的秋天。当时小河与万晓利的两张现场专辑刚刚发表,本想可以借此机会推广这张后续的民谣作品集,以及民谣--这种自从流行音乐产生便再未被主流市场关注过的声音。可惜的是,一场非典悄悄的来到了我们身边……
合辑当中收录的艺人大多数都是曾经"河酒吧"驻唱歌手,包括已经发表了专辑的小河、万晓利,以及嗓音自然动听的王娟和发表了专辑的盲人歌手周云蓬,此外还包括有发表过两张专辑的跨流派(美国布鲁斯、乡村民谣)歌手杭天,以及方言歌手胡吗个。更为特别的是,作家李红旗创作的民谣曲目《一会儿》也在其当中出现。
-------------------------------
专辑曲目:
1.我们路过导演 小河
2.我听到某人在唱一首忧伤的歌 周云蓬
3.离 曹操
4.一会儿 李红旗
5.遥远 王娟
6. 吱吱嘎嘎 万晓利
7. 答案在身上飘扬 胡吗个
8. Tears of April 杭天
9. Leading the winter in Edward Albert Burger
10. 秋天 布衣
第一直觉 豆瓣
8.3 (7 个评分)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Z音乐
倘若说
整个唱片世界
都在惶惑地选择未来
那么未来也一定
在悄悄选择着我们大家
如此
谁能说CZ人这张唱片
没有启示性?
谁又能说
这类音乐不会成为一种
新格局的开场白?
这张专辑市面上已经失传
〈第一直觉〉里面的歌手群由从前各高校的流浪歌手组成,只有几把吉他和口琴配乐,全部现场一次性录音通过,王泽是整张专辑的亮点,〈心愿〉和〈远航〉是最纯的校园和声,李健的表现要远远质朴于〈水木年华〉,〈思念〉令人感动,其他诸如何力,粟子,王秀娟的表现也很优秀,真实而又朴素,只有最后一首〈两千五百年〉有了写故做深沉,我不喜欢,总之,世纪末的〈第一直觉〉仍是我的最爱。
(
)
胭脂 豆瓣
7.6 (35 个评分) 吴虹飞与幸福大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星外星唱片
吴虹飞是颇具传奇色彩的,集少数民族,高学历的知性女性,作家,记者,摇滚歌手等多重身份,是一个非常矛盾且个性十足的独立个体。激烈、另类的音乐和平和低调的生活态度成为对比,可以成为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关于吴虹飞与乐队幸福大街早期的音乐,我们可以得到很多音乐人的赞赏,比如崔健、窦唯、何勇、左小诅咒,丰江舟(苍蝇乐队主唱),舌头、废墟等音乐人的认同。
音乐的情绪十分饱满,乖张与沉静、放纵与节制、暴戾与温驯、凶猛与脆弱、诅咒与从容、华丽与淡定集于一身,另类唱腔和传统相结合,具备了柔美和爆发力,可成为另类流行的典型代表。卓越的文字才华,和音乐更是相得益彰。这意味着早期的幸福大街的部分音乐是激进的和先锋的,2003年,美国教育台评价幸福大街乐队以其“迷幻、另类的唱法道出了压抑已久的激情,挑战了中国抒情摇滚的极限”。
美国埃及籍的先锋派音乐家Halim EI-Dabh在北京开作品研讨会期间,也对幸福大街在一个小酒吧的演出赞赏有加。美国制作人柯马修认为,“我意识到吴虹飞确实在用她的音乐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感性热忱,带着浓重文学色彩和音乐特质,这是我在其他中国的女性摇滚歌手里从未见过的。”看她的小场地演出的,有艺术家艾未未,电影导演贾樟柯,著名作家格非,李洱、北村,还有清华大学的教授学者们等。给她写序的是白岩松、马晓春。在文化圈里,阿飞颇有名声。窦唯对她的演出,认为印象很好,而罗琦第一次听到她的唱片,也立刻表示希望能够和她的乐队有合作。离2005年发行的《幸福大街》相隔了两年时间,幸福大街乐队经历了很大的人员变动,而吴虹飞一边在媒体工作,一边写作出书,并且在今年年初开始协同乐队制作人李维岩制作第二张专辑《胭脂》,除了有10首新歌之外,还包含了几年来的文字创作,讲述了一个乐队和一个女孩快乐,坚定而带着小小忧伤的成长历史。
露天电影院 豆瓣
8.5 (39 个评分) 郁冬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
企划人随笔:

有一阵子,我和郁冬总是喜欢闲散地呆在一起,什么也不做,没有丝毫的压迫感,只是偶尔在闲聊的过程中体会彼此精神上所能给予的片刻的温暖。

郁冬是我们经常聚在一起的一帮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总是很奇怪地,用一种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同你玩笑和交谈。尽管他的话总是把你折腾得哭笑不得,但你还是不得不承认他不自觉流露出来的敏锐和才华。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们从录音棚回到亚运村我住的小屋。不知为什么,我们开始围坐在温暖的房间里喝啤酒,然后郁冬拿着吉他唱起了他当时刚写好的《露天电影院》。一首没有高潮却让我的心变得湿润而且躁动不安的歌。那一晚我想了许多,所经历过的人和事,好的书和电影。但也隐藏了一些话,至今没有对郁冬说。

之后,我每次再听到这首歌都感到一种无法摆脱的伤心。我感叹原来男人也会有如此之细腻凄美的心灵体验,甚至比女人所感受到的更为深远……



尹 青 1995.2.6
种树 豆瓣
9.1 (45 个评分) 林生祥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大大樹
種樹/林生祥
Planting Trees/Lin, Sheng Xiang
Featuring
平安隆 Takashi Hirayasu
大竹研 Ken Ohtake
定價:350元
發行日期:2006年10月6日
Featuring
平安隆 Takashi Hirayasu
大竹研 Ken Ohtake
【種樹】以「農民」為主題,描述了1990年後期出身美濃的農村青年自都市回鄉後,尋找出路、連結其他農民,共同努力找回自己所認定的農村生命力與人性價值的故事。林生祥與鍾永豐以更謙卑的態度,就美濃客家農村社區為田野調查範圍,採集社區成員的生命故事。
音樂創作方面,【種樹】帶進了「氣候音樂」的概念,企圖用聲響表現台灣南部「熱帶海島濕熱氣候」的特色。唱腔上,有別於過去作品中的激昂音色,改採質樸的人聲表現方式。除了原有的創作班底-包括主唱林生祥、筆手鍾永豐,還加入了沖繩音樂大師平安隆(Takashi Hirayasu),以及日本吉它好手大竹(Ken Othake)。平安隆與大竹研歷經不同的音樂訓練,卻同樣身處東亞海島文化,也同樣在國際舞台上備受肯定。
三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樂家,自2003年第一次在流浪之歌音樂節合作後,曾一起在歐洲、美國與日本演出。生祥為了更了解日本與沖繩的文化,而使彼此間的合作更深刻,於2006年夏天旅居日本與沖繩兩個月,一面完成種樹專輯中的創作,一面向平安隆學習沖繩三弦、音樂與文化;同時也與大竹研切磋亞洲樂人如何發展出吉他演奏的特色。
三位樂人最後再聚林生祥與鍾永豐的家鄉美濃,在美濃自然場景的環繞下,以近二十天的時間,生活在一起,並完成這張【種樹】專輯的錄音。【種樹】專輯除了樂人跨國界與文化的參與外,還有錄音混音工程師Wolfgang Obrecht遠自德國帶著器材到美濃支援錄音工作,整張專輯錄音在美濃的民宿湖美茵完成。
專輯中的歌詞創作,除了林生祥的老搭檔鍾永豐持續貼近社會的觀察外,更加入了新起的美濃詩謠創作者邱靜慧與谷雨。值得一提的是,專輯歌詞的英文翻譯是由目前任教於柏克萊東亞所、【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的作者Andrew F. Jones擔任。專欄散見於台灣各報副刊的日本作家新井一二三則以詩經般的文采將歌詞翻譯成日文。
三弦/平安隆 Takashi Hirayasu
平安隆成長於沖繩,在二次大戰後美軍占駐沖繩期間,接觸到藍調、搖滾、R&B等西方音樂。20歲開始正式學習沖繩傳統樂器─三弦(sanshin)。而後進入喜納昌吉的 Champloose樂團,,為樂團注入融合東/西方、傳統/現代的嶄新活力,引起日本一陣「沖繩熱」的風潮。
九○年代,平安隆單飛,第一張個人專輯「KARIYUSU NO TSUKI」,呈現了他在沖繩所有的音樂經歷。與美國吉他名手伯斯曼(Bob Brozman)合力製作的「螢火蟲」(Jin Jin),以沖繩島唄與Brozman的夏威夷滑音互相唱和,獲得國際一致好評。兩人持續合作的「慢慢來」 (Nankuru Naisa)更引入留尼旺Sega傳統樂,平安隆使用標準日語描寫1960年被美軍占領,直到1972年才歸還日本的沖繩人民的時代悲劇,以民謠向逝去的歷史致敬。平安隆在日本各地巡迴演出和講習。
吉他/大竹研 Ken Ohtake
日本中生代吉他好手,近年與沖繩民謠大師平安隆合作演出,被譽為最沉穩內斂的搭檔夥伴曾與林生祥於2003年10月「流浪之歌音樂節」、2005年9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2005年12月「美濃音樂祭」、2006年2月「文建會文化行春」草根之聲新演繹......等合作演出
楊祖珺专辑 豆瓣 Spotify
8.1 (22 个评分) 楊祖珺 / 杨祖珺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8月2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台灣唱片史上傳奇與神祕色彩重新回歸音樂本質
最重要社會運動濫觴音樂專輯
與商業流派所興起的民歌發展系統迥異,楊祖珺承襲的是自李雙澤所開創的理想實踐路線。1976年,當淡江校友李雙澤在校內的一場西洋歌曲演唱會中質問台下聽眾,為甚麼不唱自己的歌?而成就了民歌史上著名的「淡江事件」時,受彼時淡江自由學風薰陶和英文系老師王津平的春風化雨影響,理想的種子也悄然在楊祖珺的心中播下,而開始了後來長達近三十年在社會運動上實踐的一場因緣際會。
和其它的民歌手不同,楊祖珺的音樂作品並不多,她因此也曾經不知該如何再面對「民歌手」這樣的一個頭銜。這或許與她後來選擇走上政治的道路有關:當其他的民歌手選擇在音樂的路上繼續前行,開展在她面前的卻已是擁抱社會、走向前線的另一番風景。楊祖珺早期的作品散見於洪建全文化基金會所出版的【我們的歌第一輯】的《三月思》、【第二輯】的《媽媽的愛心》及這張【楊祖珺專輯】。
從事社會與政治運動後,則陸續灌錄過【黨外的聲音與新生的歌謠】(1980)、【大地是我的母親】(1986)以及【我扮演著我要的我】(1994)等有聲出版品。爾後取得美國麻州大學傳播研究所哲學博士學位,現為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之助理教授。
【楊祖珺專輯】出版於1979年,也是楊祖珺透過商業體制所發行唯一的一張個人專輯(不含上述錄音帶出版品)。這張唱片在民歌史上的地位極其重要,當年楊祖珺因活躍於社會運動的特殊身份,使其遭到國民黨政府無情打壓及封殺,從而使得唱片公司在發片兩個月後即全面回收,而造就了其在唱片史上的傳奇與神祕色彩;另一方面,歌曲《美麗島》的名稱,意外地被後來的黨外雜誌所運用,產生了巨大的圖騰效應。這一切的機緣巧合,不僅是單純的創作者與歌者所始料未及,更讓這張唱片所揹負的時代意義,有別於一般的民歌唱片。這次能在絕版近三十年後重新以數位化型式出版,更顯得珍貴而意義不凡。
1977年楊祖珺自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應功學社之邀,開始在台視主持「跳躍的音符」節目,推廣中西民謠歌曲,同時也在工廠及學校展開其對社會工作理念的具體實踐;也因其為受歡迎的民歌手身份,使主辦金韻獎而掀起校園民歌商業波瀾的新格唱片,興起邀請楊祖珺灌錄專輯的念頭。在製作人姚厚笙前後長達一年多的熱情邀約下,楊祖珺後來答應了新格唱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繼續推廣李雙澤的未竟職志,使其作品能夠在這張唱片中發表,從而讓「唱自己的歌」的理念得以繼續宣揚實現。而新格當年也給予其極大的製作空間:包含不限制錄音的時間多寡,編曲及封面設計可由楊祖珺決定等條件。
僅管這樣的構想在歌曲審查制度的箝制下而難以落實,連《美麗島》這首歌曲最後也因具「台獨意識」而只能灌錄不能公開演唱或播放;至於其它多首歌曲如蔣勳詞,李雙澤曲的《少年中國》更因「嚮往中共統一」意識不正確,而無法通過審查。這也使得唱片中原定收錄的歌曲,包括梁景峰寫給抗日文學家楊逵的《愚公移山》、寫給農民、工人、漁民及父母的《我知道》、《我們都是歌手》、《老鼓手》等,多以各省民謠予以替換。唯從專輯後來呈現的樣貌,我們仍不難看出楊祖珺和編曲陳揚仍試圖至少從音樂角度上突破體制的理念和雄心。
專輯中,除收錄了楊祖珺的個人創作《誕生》以及《我唱歌給你聽》,朱介英的《風鈴》與《金縷鞋》等現代創作歌謠外,在傳統民謠的推介上也不遺餘力。如東北民謠《東北太平鼓舞曲》、蒙古民謠《早起的太陽》、新疆民謠《你送我一支玫瑰花》與《青春舞曲》、山東民謠《紫竹調》以及台灣民謠《一隻鳥兒哮救救》、《西北雨直直落》。這樣的歌曲組合,已早先一步於音樂上勾勒出族群共生的融合觀念,對照台灣時下統獨意識仍吵嚷不休的困境,更顯可貴。
音樂上的原創及實驗手法亦是這張專輯所展現的獨到之處。時年甫從文化學院音樂系畢業並自美國學習歸來的陳揚,以古典學院的背景為經,輔以西方搖滾手法為緯,努力落實楊祖珺參與“唱自己的歌”運動以來的夢想-將中國與西方的樂風結合,大膽的賦予傳統民謠一個嶄新的面貌。而各項器樂如各式打擊樂器的大量使用,弦樂在歌曲力度上的幫襯,以及鼓與吉他的特殊節奏走法,全然打破當時一般流行音樂唱片的陳腐與窠臼。在陳揚的要求下,楊祖珺更跳脫以往,耗費近一百小時的錄音時間,首度嚐試了多樣化的唱腔:或可愛,或吶喊,或民謠,或搖滾,或輕柔,甚或似彈唱詞。儘管現在聽來,某些歌唱的表現方式,可能不全然適合其嗓音的特質,但開創性的手法和勇氣,仍需給予喝采。
楊祖珺是民歌運動具體實踐的表徵,當年張照堂在淡水龍山寺所拍攝的封面照,堅毅的臉龐,忠實的傳達了其為打破不公而衝撞體制的善美理念與決心。近三十年來一路走來,或許時空轉換,當年的盟友多已轉向,但她仍始終如一,一如在《青春舞曲》中的歌詞所述:「青春在人間永遠存在,任何的力量不能毀壞。」
遥远的天空底下…… 豆瓣 豆瓣
7.8 (29 个评分) 李健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8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广东音像出版社
李健首张翻唱专辑,里面有王菲,那英,郑钧,汪峰,齐秦,万晓利等人的歌曲。李健版本的演绎,绝对值得期待!
这个世界会好吗 豆瓣
9.0 (198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亲爱的朋友们,现在我的第三张CD已经开始上市了,严格来说不能称之谓CD,应该是工艺品。因为它包括以下几件东西:
1,CD一张,2006年9月份开始录制,11月完工的音乐。
2,《关于》——到南京来之后我写的一些文章的整理。
3,我的好朋友翁明帮我设计的笔记本。
4,一张还算是精美的海报。
它的标价是人民币48元。它比市面上一般的正版唱片要贵,这个我很清楚。归纳说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上怎么样提高我已经搞不不清楚了,但是制作质量的提高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有幻想,它的实现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
2,《关于》和笔记本总计有140个P,所以印刷成本很高。
3,由于总量低——只有800张——所以折合成到每件成本就高。比如我的上一张CD做了500张,每张的印刷刻录成本是6块。但是如果做1000张,成本就变成4块了。
总的来说,我坦白的说,我必须坦白的说,除去送人的一百张,余下的七百张即使全部以这个价钱卖完我也收不回这次投入的钱。你可以不相信,但是我能说的也只能这个样子。况且我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买,因为我自己也很久没买过音像制品了。到现在为止,为了这次工作我负债累累。不用讨论值不值得。就像不能讨论这套东西值不值48元一样。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不再卖高一点,那么我告诉你,我从来不想把自己搞成一个商品,我怕大家骂我不上路子。亏就亏吧,活着都不怕还怕亏吗?
在海报上写了很多感谢的单位。这出之我的内心。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一切,这不是客气也不是谦虚,因为我的工作仅仅是写了这么些歌和文章,接着吼了两声。然而大家最后说起来都是:B B的什么什么,B B的什么什么……。这不公平,所以如果你买了并且喜欢了,那么请你记着,这不是B B一个人的,这是我们大家的。
我必须要再次强烈的感谢这次录音中的三个人:韩俊,吉松浩和刘威。他们付出了很多,而我急躁的性格多少伤害了他们。我很清楚这些与生俱来的缺点,而我又很难改正。扩大来说,这次录音中如果我伤害了一些朋友,那么请你们原谅我,并且相信这不是我的本意,也不是故意。我只是想把东西做好,我只是想按时做成。问题在于“做好”没有一个标准,但是“做成”却实实在在。
对不起,请你们原谅我。
三年来我录了三张CD,渐渐的我知道怎么回事,渐渐的我知道我欠缺的还很多。我一直在努力,但是还远远不够,有时我为此悲伤然后胆战心惊。就这张CD而言,我只能打75分。但是怎么样让它变成90分甚至更高我还真不是很清楚。所以如果你买了并且不喜欢,那么请你也原谅我,可能我就这么点能耐。
说一下购买方式.
1,在南京只有一个地点:四海音像(汉口西路32号)。
2,外地的朋友可以在口袋音乐(
)购买。
3,不管哪里都可以直接和我联系购买。量大可以讨价还价。具体细节请和我联系,我的电子信箱为:art_li73@hotmail.com。
今天我们大家的好朋友刘威去成都了,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他在这个城市生活了11年,我9年,我们认识了8年。18号的演出我献给我的两个大学同学,现在我要把这张CD献给他,菩萨保佑他在成都健康开心。生活就是这个样子,我们每天都在失去,直到最后变成一个空壳子。2006年,2006年已经到了尾声,2007年我还不知道做什么,唯一能确定的是不会再录音。我不知道做什么,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最后,愿菩萨也同样保佑亲爱的你们,健康和开心。
李志
2006年11月20日在南京
梵高先生 豆瓣
9.0 (300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7年1月11日 出版发行: 口袋唱片
欢愉的孤独是什么?城市游吟诗人李志再次让我们体会孤独的别样滋味。他的第二张创作专辑《梵高先生》近期由支持独立好音乐的口袋音乐正式发行,过去只能收藏简陋小样的你们,可以再次的真切聆听来自内心的声音。
做为民谣歌手,李志一直用犀利的歌词和流畅的旋律打造音乐,比起《被禁忌的游戏》,这张专辑的歌曲和整个风格都更显饱满,不单单是一人抱吉他的浅吟低唱,而是通过丰富的乐器配以清新的女声,令整张唱片跳脱过去颓废调子,引人心痛的孤独依然存在,只是在这里,孤独变成一种习惯,成为朝夕相处的朋友,甚至在某些时刻,我们能听见"欢愉"的成分存在,即使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远去。这种"欢愉",是坦然面对孤独的平静,是化寂寞为会心一笑的无言。
清澈见底的钢琴,绵延悠长的小提琴,第一只曲子如序幕般开始这场欢愉的寂寞。总让我想起年少时课堂发呆的模样,清新纯粹,不在重现。那份患得患失嘘兮不已的青春竟被仅仅一分钟的乐曲所呈现,原来成长后的惆怅我们都有一样的感触。《梵高先生》是所有曲目中最击中心房的一首,你可以拒绝旋律响起时的共鸣,你可以不让内心的感动释放,可当那句 " 我们生来都孤独 " 反复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无法拒绝有种感觉叫做痛正在蔓延,你会不会放弃所有防备就这样和李志,用看透和麻木的心一起沉默,或者落泪。
在他的歌声中,理想是个顽皮的孩子,爱情是场不能回避的悲剧,远行是出流动的木偶表演,失去才是人生如影随形的伙伴。这一场欢愉的寂寞,还在各个城市中飘荡,李志依然游离与生活和理想之间,用最原始的方式记录关于孤独,关于成长,关于所有人的遗憾。
九棵树 豆瓣
8.2 (9 个评分) 洪启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15日 出版发行: 北京现代天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洪启,中国民谣标志人物。他的旋律就像一杯水,平淡之中却蕴藏了足够滋润耳朵的养份,在纯净中才能把握甘甜的回味。洪启是具有浓郁传奇色彩的民谣歌手,曾发表唱片《红雪莲》(2005)、《阿里木江,你在哪里》(2007)两张专辑,《九棵树》其第三张专辑。他的歌谣以美国民谣的结构、台湾民谣的旋律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诗意组成,使得他有了“中国流行音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民歌的理想主义者”、“新民歌界的切·格瓦拉” 的美誉。
我生命中的美好 豆瓣
刘辉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27日 出版发行: 九印独立音乐
免费电子版下载地址1:
免费电子版下载地址2:
刘辉,聆听你生命中的美好。
也许没有这么阴暗,可绝没你想象的那么明亮
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就一定是光彩夺目。
阳光,飞翔的鸟,金色波光的湖面,钥匙碰撞的声音,塑料袋的揉搓,人声的喧嚣。
穿梭在沸腾城市中,穿梭在木槿花的从林中。
一个人行走。
于是,美好的不同凡响。
北北
--------------------------------------------------------------------------------
无需沉淀与思考,当音乐响起,湖前简舍或者华厦繁街;昨日或者多年就这样一并的扑将过来,鲜活而生动。音乐从梦境中拉起帷幕,画面展开,喉咙中一丝微弱的歇斯底里。现实就像是过去的曾经,而那段过去并不遥远。
白色皇后
--------------------------------------------------------------------------------
由歌词看,这些作品吟唱了一些最隐秘的事情,在“与生俱来的恐惧”和“硬块”之间,是人心在岁月流逝中的变化。可以预测新唱片不会如标题一样流于太“阳光”的歌唱。这也是九印唱片一直以来给那些不多的关注者所留下的印象。除了刘辉这张很快面世的新作,今年值得期待的九印出品还有“黑暗中的马”。
独立音地:road
--------------------------------------------------------------------------------
<我生命中的美好>是目前刘辉创作跨度最大的一张专辑,共有20首曲目,包容了民谣、电子、氛围等繁杂的音乐风格,但并没有损失它的整体性。创作时间从01年开始至今已有8年。这8年间刘辉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着种种生活的变迁,无论是美好和愉悦的,还是无奈和伤感的,全部记录在他的音乐里。那个灵魂是他,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生活是什么?只言片语很难形容,所以他的音乐也不必多言,只须聆听!
手写编号,限量发行200张,唱片随CD赠送刘辉1999-2004年间创作的短诗集。
九印提供免费电子版下载,电子版收录了完整的诗集和部分唱片曲目。
九印独立音乐
樵歌 豆瓣
包美聖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6月15日 出版发行: 滚石
※本專輯為首度CD化之復刻發行版※
民歌黃金年代第一屆金韻獎優勝歌手赴美深造前製作最成熟之個人專輯
民歌界的歌唱女精靈音色清亮而帶童趣獨特嗓音見長廣受聽眾喜愛歌伶
國語歌壇實力創作名將攜手合作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合聲奧援
台大歷史系畢業的包美聖,是第一屆金韻獎的優勝歌手。包美聖的音色清亮而帶童趣,在眾多民歌手之中,辨識度極高,也因為其聲音的獨特性,在民歌鼎盛之時,極受聽眾的喜愛。新格時期,除了《金韻獎第一輯》的<小茉莉>,《第二輯》的<撒落一地杜鵑花>及《第七輯》的<圈兒詞>與<媽媽說的故事>等單曲外,一共還出版了《包美聖之歌-你在日落深處等我》,《長空下的獨白》,《那一盆火》及《樵歌》等四張專輯。
《樵歌》出版於1981年,是包美聖赴美深造前的最後一張唱片、也是其所有出版過唱片中,製作最成熟的一張。本張專輯的詞曲作者,均為一時之選。專輯同名歌曲是靳鐵章之力作,他擅長書寫中國風味的歌曲:黃大城的<漁唱>是其對於寄情天地神往之情的首部曲,而<樵歌>則是其對於隱士生活熱切渴望的再次抒發;至於兩者間的對話,則總結於天水樂集所出版《李建復專輯》中的<漁樵問答>一曲。
賴西安和戴志行所寫的<竹姿>,透過磅礡的弦樂前導與合聲氣勢,以及管鐘的鋪陳,勾勒出贈別離鄉遊子的殷切叮嚀。而作家小野的弟弟-近人的詞作,則多樣化的描述了彼時大學學子的生活感懷:包括遙想母愛的<媽媽的信>,描寫畢業情懷的<又是六月>,服役時於營區的信筆隨想<捕蝶>,以及負笈離鄉的心情寫照<陽關疊>等作品。
除了上述歌曲,洪光達,馬兆駿這對組合的抒情曲<如果沒有>,亦是專輯中的重要作品。而民歌手李建復、鍾麗莉以及黃韻玲,也都在這張專輯中分別有歌曲的發表。特別是黃韻玲的<第二個夢>:以兩段式的轉調,盤旋出對夢中國度的嚮往,是頗富巧思的曲式安排。而專輯裏最值得一提的,是包美聖本身也有一首爵士創作<給小女生>。另外,蘇來譜曲,胡適詞的<秘魔崖月夜>亦是另一佳作。
當時新格旗下的民歌手,如譚荃中,吳明華,蘇來,王新蓮,楊芳儀等,也在這張唱片裡支援合聲,這也是民歌時代唱片裡常見的作法:彼此支援協助,共同完成音樂的理想;特別是<竹姿>一曲的合聲表現,聽眾可仔細的聆聽。
想念你 豆瓣
8.6 (59 个评分) 李健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23日 出版发行: 中乾龙德
最癫狂的年代,最清醒的坚持,最真实的情感!李健——拥有逆流之美的优秀唱作才子,2007中国原创乐坛最温暖男声,绝不庸常的作品,绝不媚俗的声音:“异乡人”,唱出漂泊的心,守望美丽的梦;“风吹麦浪”,荡涤尘世烦嚣,怀恋单纯美好:“想念你”,金牌制作人张亚东亲力制作,弦乐铺陈真挚父子情怀,真实、温暖、感动人心;“松花江”,对母亲河的歌唱,对生命记忆的回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时至今日的华语乐坛上演着太多的极端。传播越来越快捷,资讯越来越发达,很多人一夜成“星”,然而星光熠熠的代价往往是每颗“星”一闪而过。
R&B、“中国风”火了,几乎所有歌手都争先恐后地R&B、“中国风”,然而跟风的代价通常是每首歌乏善可陈。造绯闻抑或是做音乐,抄袭抑或是原创,谁还在坚持着纯粹的音乐梦想?谁还在变幻莫测的音乐江湖义无反顾地走着自己的路?从水木年华时期名噪一时的音乐王子,到单飞之后蜚声乐坛的实力唱将,李健很简单,他只做自己的音乐,在浑沌的音乐江湖,怀揣着对音乐的虔诚,执着地走向最初的梦想……
07年李健将推出第三张个人专辑,主打歌《想念你》源自父亲去世后忧伤的怀念。其中非常感人的一段是:“看夕阳徘徊在天地,迟迟不愿落下山,天空和大地,这一切让他留恋,你终究还是要离去,来不及说一句,一阵风掠过,放开还有温度的手。”渐渐的听下去,一生挚爱的亲人将要离别时绝望的伤感慢慢浸透听者的心灵……
吟唱生涯 豆瓣
7.8 (13 个评分) 黄金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康艺音像
黄金刚1970年生于四川永川,曾就读于中央团校,著有歌集《吟唱生涯》。这张专辑的出现应该使我们暗生羞愧,在风花雪月的成长中、在歌舞升平的旅程里,黄金刚的歌声带着麦田的芬芳和大地的母语迎面而来,用诗人犀利的目光、工人苦难的背影为利刃,剖开我们幸福的假相,并一再用他那并不圆润的歌喉告诉世界:我生活在民间、我歌颂在民间。
是啊,有多少年过去,再没有人用这样粗糙的方式提醒已安睡的灵魂,我们已经习惯用轻佻的眼神唱无关痛痒的情歌,习惯居住在城市并把过去遗忘。“妈妈,你听我说,我发现世上只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纽约和耶路撒冷,我不是他们;妈妈,你听我说,我发现世上只有两个人,好人和坏人,天堂和地狱,我分不清他们。”黄金刚的吟唱胜过多少诗人的苍白,胜过多少漂亮的衣服时尚的晚宴……曾几何时,歌唱如原野、河流一样自然,像山川、天空般豁达,像篝火旁的舞蹈一样快乐,曾几何时,我们相信朝霞在城市升起,夜晚繁星满天,可又在什么时候,我们失去这一切,陌生的情节代替了梦想的起落,把玻璃花瓶插上塑料玫瑰花。
假如黄金刚被承认是个具有悲剧意识的行吟诗人,那么《吟唱生涯》是他对农业文明一次沉重的回望,搅拌着个人苦难、时代印迹与阶级斗争,同时也注定被浅薄空洞的表象抛离公众的眼睛,成为城市的牺牲品、工业化的打压对象。毫无疑问,黄金刚是属于麦田属于丰收和那份纯粹的,但当他用行走土地的姿势踏上城市的柏油路,一切都改变了:“地铁开得好快,我们隔得好远,地下并不比地上更加黑暗,我熟悉这个空间,我不再熟悉你,他们加快了速度是为了拉开我们的距离,我们隔得……”
好了,音乐不是黄金刚的主题,他主张的“汉藏和声”、民间音调都隐退在一个青年的思索里,从城市到乡村,从组织到人民,《吟唱生涯》力图展现一个曾经的理想国是这样被现实侵蚀腐化,而生活底层的他与他们是如此清醒和无奈又充满希望:写歌的人不会识字忘了方言也忘了母语,看报的人假装沉默像在偷看城市日记,开车的人心不在焉告诉我等待的人早已过去,可是我为什么看见了朝霞……这正是我们怀念《吟唱生涯》的理由,也是注定被更多数人埋葬的纯真。
谁都看见了希望 豆瓣
8.0 (10 个评分) 李杰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8年5月12日 出版发行: 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
这张专辑充满了乐观明亮的色彩。专辑文案称李杰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音乐人”。但在听完这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的专辑之后,你绝不会把李杰和那个叫“后什么……”的古怪名词联系在一起。

这张专辑里的歌都写得很美,很飘,歌词也没什么晦涩难懂的地方。它的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配器上。里面不但有传统摇滚乐常用的吉它贝司鼓这“老三样”,还大量使用了MIDI,以及中国锣鼓、笙、笛子、埙、琵琶、唢呐等民乐乐器,再加上李杰那几乎可被当作一种乐器来看待的清亮的嗓音,以及他很有民族韵味的婉转的唱法。这些元素被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使得这张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唱片同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可惜这张极具创新精神的专辑在当时的中国既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肯定,也没有赢得正在对欧美另类朋克音乐模仿得十分起劲的前卫青年的好感。但我预言这张唱片的意义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意识到。

——引自《中国另类音乐现状》(by袁越)
黄河上游 豆瓣
5.9 (7 个评分) 低苦艾
发布日期 2008年5月15日 出版发行: 者来寨唱片
这张唱片的曲目依次听来,“像一个游客从黄河上游坐着羊皮筏子到了城中央逗留几天”。刘堃这样对独立音地介绍他们的新作。
比较于下一张全长和之前作品,《黄河上游》都会是一个“陌生人”。低苦艾在制作这张唱片时也有意选择了现场录音的方式是最大的不同。此外,他们还在去年十月调整了乐队成员。
选择低保真(Lo-Fi)的现场录音其实始于创作之中。刘堃在此前接受独立音地访谈时透露,低苦艾第二张全长的制作开始于2007年10月底,乐队在排练中使用了自制的管乐,口弦,口琴和多种打击乐器,一些即兴而来的小品使他们决定记录下这些有意思的声音;同期刘堃个人也听了较多的现场老唱片,这就是《黄河上游》的由来。按原定计划,这张唱片的曲目依次为:“黄河上游”、“大圣”、“谁”和“双马镇来客”。
在喜欢低苦艾的人之中,有很多都是从演出开始认识这支西北乐队,诗化歌词、地域色彩和基于民谣摇滚的本色吟唱,使那些愿意认真聆听而无心冲撞的家伙很容易陷入低苦艾的独特“气场”。在两张唱片之后,这张“涉水”而来的《黄河上游》也许会带给你同样的兴奋。
低苦艾乐队决定,首批200张的销售收入将全部捐献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灾区。
制作团队
词曲:低苦艾乐队
编曲:低苦艾乐队
主唱/吉它:刘堃
吉它:周旭东
贝司:席斌
口琴:李建傧[曲目3]
自制管乐:大马Manou(法)[曲目1、2]
鼓与打击:党铜斌
打击:梁子
录音:袁天峰
混音/母带处理:袁天峰
录音场地:兰州“时间”音乐吧
后期制作:袁天峰工作室 者来寨唱片
摄影:于剑桥
设计:王东
低苦艾乐队在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