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
为你而来 豆瓣
8.7 (41 个评分)
李健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最温润的"逆流"创作天才
引领华语流行乐坛之亚洲新锐
水木年华前成员李健1月20日将正式推出自己单飞后的第二张唱片《为你而来》。这也是他签约泰达音像后推出的继《似水流年》后的第二张唱片。
据李健介绍,其实这张唱片早在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似水流年》发售期间就开始制作了。在制作过程中,还得到了郑均、译乐队以及去年最佳摇滚女歌手姜昕的制作人虞洋的大力帮助。其中译乐队为整张唱片担任了编曲工作。李健自己也像从前一样参与到编曲工作中,他坦言每次编曲是最辛苦劳神的,经过8个月的辗转努力,这张唱片终于制作完成。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配合,使李健的作品更富于美感和丰润,连首次试听这张唱片的许巍和朴树也对李健的新作品赞不绝口。
如果要历数当今内地具有实力的原创歌手,那李健当仁不让应是这个群体中非常耀眼夺目的一个。继离开名噪一时的组合"水木年华"单飞后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似水流年》取得不俗的成绩,无疑地展现了他优秀的创作才华和深情演绎。2005新年伊始,李健又带着他精心打造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为你而来》闪亮登场。
提起歌手李健,就会使人很自然的联想到“水木年华”——从大学时代起与伙伴卢庚戌两人辛勤建立的组合,曾在北京高校间掀起过一阵强劲的校园民谣风潮。从激情创业到初步成功,又从迷惘何去何从到冷静思考未来走向,如今单飞后走进泰达音像的他,音乐灵感得到更加充分自由的释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李健的作品才会拥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才会衍生出《为你而来》这样能够打动人心的旋律,温暖透明的声线像被岁月洗练后浴火重生般的精致经典。
李健欣赏许巍和郑钧,这两位在摇滚乐界磨砺十数年的乐手,他们的经历和音乐理念曾对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李健有他自己的生存方式,他的音乐创制与灵魂交融和谐,说不出的唯美陶醉。当郑均还在颓废不满中愤世忌俗时,当许巍还在不断考问着自己的灵魂,于沉静歌唱中独自反省时,李健早已用他崭新的音乐风格与精神,将温暖清新的和风缓缓吹入听者的心田。听李健的歌,是享受,是放松,是对年少的诉说和怀念。情感像插上幻想的翅膀,随着他所描绘的大千世界与涓涓溪流的情景一齐飞翔,忽而急弛过山冈田野,忽而穿越蓝天碧海,体会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和简单,因为简单快乐而满足,而这简单中又无处不渗透着歌者灵敏的感触和深邃的心境,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不经意也拿朴树和李健做对比,发觉他们有相似之处,但是仔细听来,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不同于朴树的忧郁略带羞怯,李健的曲风更温暖豁达,看似平和温柔的诠释,实际隐含着蓄势待发的激情。听过《为你而来》整张专辑后,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微笑的感觉,不管这微笑是因感到安慰亦或沉醉。
第二张唱片的制作其实在《似水流年》发售期间就已经开始了。李健经过一年的灵感挥发终于完成了第二张唱片所有词曲的创作。新专辑发售时间定在2005 年1月20日,整张碟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旋律加上格调清新婉丽的填词,延续了李健一贯的清新爽朗风格,而较之上张专辑,曲风更为阳光、向上。对于自己的第二张唱片,李健说想要突出一种张力,在歌词内容上不局限于泛滥的风花雪月,他觉得音乐应该和写作、绘画一样,可以反映更多更广泛的问题,写身边更真切的事。谈到第二张专辑的主打歌《为你而来》,李健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一首曲风相对大气的作品,灵感来源于深冬茫茫的开阔雪地,天气虽然寒冷,却有暖阳照耀在身上,温暖的感觉让心情也开朗起来。该音乐MV的拍摄地点选在了深秋的北京,画面干净温暖,金色阳光映衬着碧蓝高阔的天空,很到位地表现出李健此曲的意境。
在经历了第一张专辑摸索性的尝试之后,李健的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在原有的自然平和元素中加入些许激情,使人听后倍感温暖舒畅。整张专辑洋溢着歌者灵敏的感触,用独具见地的思想描绘和诠释出人生各种情感的真谛。就连首次试听这张唱片的许巍和朴树也对李健的新作品赞不绝口。媒体和歌迷普遍认为,Y es音乐网李健应是中国流行音乐标新立异的一派,在电子乐R&B充斥现今乐坛的状况下,李健的曲风无疑是一道清新独特的风景。
《为你而来》是绝对值得期待的佳作,喜爱李健音乐的朋友们可身临其境感受到《为你而来》的魅力所在。
为你而来,眼前仿佛渐渐走进李健漫步吟唱的身形,恬淡平静的眼神,和着诚挚灵动的歌声,爱的初衷正向你娓娓道来。
为你而来,如月光一样清凉,似阳光一般温暖。
01 为你而来
以流星般的速度,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跋山涉水,去奔赴一个被称之为生命的未知世界,将是怎样的境遇?这一切是为何?这一切又是为谁?
02 不知不觉
那些曾经的美好情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它的到来,却无法察觉它的悄悄溜走,多年后的偶然想起,其实是早已遗忘……
03 在海上
在青岛的最后一天里,我写下了这首歌。
04 明天还会在路上
无论是独自寂寞,还是把酒言欢,那匆匆夜色连最不经意的一眼也不会向我们投来,因为它知道明天一切还会继续,而我们则一如既往。
05 父亲
夕阳如血,映红了天空,也染红了眼睛,而我们总是在昏黄之时才感叹这自然的残酷之美,其实,残酷的正是我们自己。
06 向往
忍耐是最后的坚守,向往是永恒的自由。
07 恋人
写这首歌的时候已是后半夜了,用尽所有的情感专注于它,我的小贝壳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可不知为什么脑海里总浮现天鹅的形象。后来才听说,一对天鹅中如果有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随之而去。
08 云上的日子
有一天妈妈问我,写这首歌是不是因为我常坐飞机,在云海中穿梭的缘故,我,笑而不答……
09 纵身一跳
纵身一跳,跃入其中……这是最为壮烈的热爱与勇敢。
10 你像从前一样
祝福天下望穿秋水的贤淑女子!
引领华语流行乐坛之亚洲新锐
水木年华前成员李健1月20日将正式推出自己单飞后的第二张唱片《为你而来》。这也是他签约泰达音像后推出的继《似水流年》后的第二张唱片。
据李健介绍,其实这张唱片早在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似水流年》发售期间就开始制作了。在制作过程中,还得到了郑均、译乐队以及去年最佳摇滚女歌手姜昕的制作人虞洋的大力帮助。其中译乐队为整张唱片担任了编曲工作。李健自己也像从前一样参与到编曲工作中,他坦言每次编曲是最辛苦劳神的,经过8个月的辗转努力,这张唱片终于制作完成。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配合,使李健的作品更富于美感和丰润,连首次试听这张唱片的许巍和朴树也对李健的新作品赞不绝口。
如果要历数当今内地具有实力的原创歌手,那李健当仁不让应是这个群体中非常耀眼夺目的一个。继离开名噪一时的组合"水木年华"单飞后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似水流年》取得不俗的成绩,无疑地展现了他优秀的创作才华和深情演绎。2005新年伊始,李健又带着他精心打造的第二张个人专辑《为你而来》闪亮登场。
提起歌手李健,就会使人很自然的联想到“水木年华”——从大学时代起与伙伴卢庚戌两人辛勤建立的组合,曾在北京高校间掀起过一阵强劲的校园民谣风潮。从激情创业到初步成功,又从迷惘何去何从到冷静思考未来走向,如今单飞后走进泰达音像的他,音乐灵感得到更加充分自由的释放,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李健的作品才会拥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才会衍生出《为你而来》这样能够打动人心的旋律,温暖透明的声线像被岁月洗练后浴火重生般的精致经典。
李健欣赏许巍和郑钧,这两位在摇滚乐界磨砺十数年的乐手,他们的经历和音乐理念曾对他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李健有他自己的生存方式,他的音乐创制与灵魂交融和谐,说不出的唯美陶醉。当郑均还在颓废不满中愤世忌俗时,当许巍还在不断考问着自己的灵魂,于沉静歌唱中独自反省时,李健早已用他崭新的音乐风格与精神,将温暖清新的和风缓缓吹入听者的心田。听李健的歌,是享受,是放松,是对年少的诉说和怀念。情感像插上幻想的翅膀,随着他所描绘的大千世界与涓涓溪流的情景一齐飞翔,忽而急弛过山冈田野,忽而穿越蓝天碧海,体会一种前所未有的快乐和简单,因为简单快乐而满足,而这简单中又无处不渗透着歌者灵敏的感触和深邃的心境,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不经意也拿朴树和李健做对比,发觉他们有相似之处,但是仔细听来,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不同于朴树的忧郁略带羞怯,李健的曲风更温暖豁达,看似平和温柔的诠释,实际隐含着蓄势待发的激情。听过《为你而来》整张专辑后,会从心底升起一股微笑的感觉,不管这微笑是因感到安慰亦或沉醉。
第二张唱片的制作其实在《似水流年》发售期间就已经开始了。李健经过一年的灵感挥发终于完成了第二张唱片所有词曲的创作。新专辑发售时间定在2005 年1月20日,整张碟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旋律加上格调清新婉丽的填词,延续了李健一贯的清新爽朗风格,而较之上张专辑,曲风更为阳光、向上。对于自己的第二张唱片,李健说想要突出一种张力,在歌词内容上不局限于泛滥的风花雪月,他觉得音乐应该和写作、绘画一样,可以反映更多更广泛的问题,写身边更真切的事。谈到第二张专辑的主打歌《为你而来》,李健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一首曲风相对大气的作品,灵感来源于深冬茫茫的开阔雪地,天气虽然寒冷,却有暖阳照耀在身上,温暖的感觉让心情也开朗起来。该音乐MV的拍摄地点选在了深秋的北京,画面干净温暖,金色阳光映衬着碧蓝高阔的天空,很到位地表现出李健此曲的意境。
在经历了第一张专辑摸索性的尝试之后,李健的音乐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在原有的自然平和元素中加入些许激情,使人听后倍感温暖舒畅。整张专辑洋溢着歌者灵敏的感触,用独具见地的思想描绘和诠释出人生各种情感的真谛。就连首次试听这张唱片的许巍和朴树也对李健的新作品赞不绝口。媒体和歌迷普遍认为,Y es音乐网李健应是中国流行音乐标新立异的一派,在电子乐R&B充斥现今乐坛的状况下,李健的曲风无疑是一道清新独特的风景。
《为你而来》是绝对值得期待的佳作,喜爱李健音乐的朋友们可身临其境感受到《为你而来》的魅力所在。
为你而来,眼前仿佛渐渐走进李健漫步吟唱的身形,恬淡平静的眼神,和着诚挚灵动的歌声,爱的初衷正向你娓娓道来。
为你而来,如月光一样清凉,似阳光一般温暖。
01 为你而来
以流星般的速度,还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跋山涉水,去奔赴一个被称之为生命的未知世界,将是怎样的境遇?这一切是为何?这一切又是为谁?
02 不知不觉
那些曾经的美好情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它的到来,却无法察觉它的悄悄溜走,多年后的偶然想起,其实是早已遗忘……
03 在海上
在青岛的最后一天里,我写下了这首歌。
04 明天还会在路上
无论是独自寂寞,还是把酒言欢,那匆匆夜色连最不经意的一眼也不会向我们投来,因为它知道明天一切还会继续,而我们则一如既往。
05 父亲
夕阳如血,映红了天空,也染红了眼睛,而我们总是在昏黄之时才感叹这自然的残酷之美,其实,残酷的正是我们自己。
06 向往
忍耐是最后的坚守,向往是永恒的自由。
07 恋人
写这首歌的时候已是后半夜了,用尽所有的情感专注于它,我的小贝壳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可不知为什么脑海里总浮现天鹅的形象。后来才听说,一对天鹅中如果有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随之而去。
08 云上的日子
有一天妈妈问我,写这首歌是不是因为我常坐飞机,在云海中穿梭的缘故,我,笑而不答……
09 纵身一跳
纵身一跳,跃入其中……这是最为壮烈的热爱与勇敢。
10 你像从前一样
祝福天下望穿秋水的贤淑女子!
楊三郎台灣民謠交響樂章 豆瓣
8.2 (8 个评分)
陳芬蘭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9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吉馬唱片錄音帶有限公司
杨三郎1919年出身于台北,18岁前往东京拜音乐家清水茂雄为师,一生写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1940年代曾在东北驻唱,但晚年被人遗忘,在桃园经营养猪场十余年,1989年因心脏病去世,晚景凄凉。1992年,在纪利男的奔走策划下,精心整理杨氏生平作品,力邀陈芬兰复出为本专辑演唱。
自彼次遇到妳 豆瓣
9.7 (7 个评分)
李泰祥
发布日期 2002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金革
爱情,一直放藏在他的灵魂深处
他的浪漫,是对音乐傻傻的执着
他的热情,紧紧拥抱了你和我!
亲临李泰祥最浪漫的创作年代~
第一首亲自演唱的闽南语情诗《自彼次遇到你》
第一首原住民情歌《这是一个秘密》
第一次重新演唱《一条日光大道》
第一次与儿女演唱民歌经典《春天的故事》
《自彼次遇到你》是李泰祥首次以室内乐表现的「流行」演唱作品,已届耳顺之年的音乐大师,在创作上回归到最简约的表现形式,以钢琴弦乐三重奏搭配人声演唱诗的作品。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室内乐演奏,是李泰祥以生命感动刻画的室内乐,每个器乐声部都有其独立而精彩的演奏,可以说,若除去演唱声部,器乐演奏依然是独立的作品。
在演唱人选方面,李泰祥刻意挑选具专业声乐背景的男女演唱林文俊、徐芊君担任,可想见此次演唱的要求有多高了,因为在《自彼次遇到你》专辑里的每一首曲子,都将人声演唱设定为器乐的一项,对于演唱者的发声、转音、歌声动态等等有更高的要求标准,绝非一般歌唱技巧可以胜任,也因此透过林文俊、徐芊君的声乐演唱底子,将诗的意境更艺术化了,浪漫的气氛因演唱者的高度诠释而更加浓郁。
主打曲《自彼次遇到你》以两个版本表现,一个是由林文俊个人演唱,呈现雅致、柔情特色,另一则是李泰祥与林文俊合唱的版本,后一个版本为了呼应李泰祥更为豪放的音色,特别加入了南洋风情的吉他伴奏,也让本曲更显得如民谣般清新隽永;尤其是在录音的处理,李泰祥与林文俊合唱的《自彼次遇到你》这个版本,细心的乐迷会发现李泰祥的歌声和林文俊的空间感如此不同,而这便是李大师刻意安排的「效果」:由李泰祥诠释「梦想」的一端,高亢缥缈;林文俊则是「现实」的一面,热切温柔,两股力量在曲中交缠,激荡出令人回味的情感张力。
《这是一个秘密》 相信听过的这首曲子的人都会好奇,是什么样的秘密能让李泰祥谱写出这首气势磅礡的曲子?曲中林文俊低吟的 La Mu Na 是一位美丽的边疆女子,当时她正和李泰祥一同在北京合作灌录《中国交响世纪》,从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秘密本身,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明白了多少?
这首情歌大胆采用阿美族母语和歌曲呼应,一段不必说清楚的情韵,勾引出另一个辽阔的浪漫奇想。李泰祥的情歌总是能够在我们赤裸裸的爱恨世界里保留了一块想象的天空。
此外这张专辑的录音方式,也回归到最传统的形式,选择在「十方乐集」表演厅采取室内乐现场演奏同步录音,这在国内录音工程上少有人轻易尝试,因为录音师需全副设备进驻现场多日,演奏者则需将默契培养到最佳状态,需付出的心力、成本都太高了,而对于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吴庭毓等这些国内第一把好手而言,仍然觉得李泰祥的曲子是高难度的挑战,因此每一首曲子可说演练不下数百遍,才能在录音过程中一气呵成,却仍然难以达到大师高标准的要求,对于这些音乐家而言,录音常是从深夜到凌晨,挑战的不仅是演奏技巧,更是情感诠释力!当然,这样的录音过程对于李泰祥的健康而言,更是吃力的考验,大师为心中那份美丽的执着熬夜奋战,而终于有这张作品面世。
整张专辑处处可见惊奇,拿最耳熟能详的《你是我所有回忆》来看,这次诠释便多加了女性情感的积极色彩,将「死亡之舞」的探戈节奏如调味般淡淡加入,情感便有了烈焰的光彩,而一开始由吉他将探戈曲式引向结束,却代表着结束是另一个开始。在这次的编曲上,李泰祥更希望大家注意每首曲子的前奏、间奏、尾奏部分,因为这些都是演奏与演唱互相应答的精彩表现。
演唱者林文俊的歌声令人想起年轻的李泰祥,却更显温柔,徐芊君则适切掌握了此次李泰祥要求的多种风味:清纯、风韵、成熟、淡雅;他们反应这次最难的诠释层面,即是要在内敛的演唱风味,中透露心里最强大的热情,而这个层面,也就是李泰祥生命的厚度吧!
这张于2002年1月推出的新专辑,传达出清新、深刻,隽永的力量,这是李泰祥对「希望」的礼赞,更让人见到一位音乐家执着艺术生命的温馨传承,也因为有你最温暖的鼓励,李泰祥终于将一生的的浪漫淬炼成一首首动人的情歌。
他的浪漫,是对音乐傻傻的执着
他的热情,紧紧拥抱了你和我!
亲临李泰祥最浪漫的创作年代~
第一首亲自演唱的闽南语情诗《自彼次遇到你》
第一首原住民情歌《这是一个秘密》
第一次重新演唱《一条日光大道》
第一次与儿女演唱民歌经典《春天的故事》
《自彼次遇到你》是李泰祥首次以室内乐表现的「流行」演唱作品,已届耳顺之年的音乐大师,在创作上回归到最简约的表现形式,以钢琴弦乐三重奏搭配人声演唱诗的作品。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室内乐演奏,是李泰祥以生命感动刻画的室内乐,每个器乐声部都有其独立而精彩的演奏,可以说,若除去演唱声部,器乐演奏依然是独立的作品。
在演唱人选方面,李泰祥刻意挑选具专业声乐背景的男女演唱林文俊、徐芊君担任,可想见此次演唱的要求有多高了,因为在《自彼次遇到你》专辑里的每一首曲子,都将人声演唱设定为器乐的一项,对于演唱者的发声、转音、歌声动态等等有更高的要求标准,绝非一般歌唱技巧可以胜任,也因此透过林文俊、徐芊君的声乐演唱底子,将诗的意境更艺术化了,浪漫的气氛因演唱者的高度诠释而更加浓郁。
主打曲《自彼次遇到你》以两个版本表现,一个是由林文俊个人演唱,呈现雅致、柔情特色,另一则是李泰祥与林文俊合唱的版本,后一个版本为了呼应李泰祥更为豪放的音色,特别加入了南洋风情的吉他伴奏,也让本曲更显得如民谣般清新隽永;尤其是在录音的处理,李泰祥与林文俊合唱的《自彼次遇到你》这个版本,细心的乐迷会发现李泰祥的歌声和林文俊的空间感如此不同,而这便是李大师刻意安排的「效果」:由李泰祥诠释「梦想」的一端,高亢缥缈;林文俊则是「现实」的一面,热切温柔,两股力量在曲中交缠,激荡出令人回味的情感张力。
《这是一个秘密》 相信听过的这首曲子的人都会好奇,是什么样的秘密能让李泰祥谱写出这首气势磅礡的曲子?曲中林文俊低吟的 La Mu Na 是一位美丽的边疆女子,当时她正和李泰祥一同在北京合作灌录《中国交响世纪》,从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秘密本身,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明白了多少?
这首情歌大胆采用阿美族母语和歌曲呼应,一段不必说清楚的情韵,勾引出另一个辽阔的浪漫奇想。李泰祥的情歌总是能够在我们赤裸裸的爱恨世界里保留了一块想象的天空。
此外这张专辑的录音方式,也回归到最传统的形式,选择在「十方乐集」表演厅采取室内乐现场演奏同步录音,这在国内录音工程上少有人轻易尝试,因为录音师需全副设备进驻现场多日,演奏者则需将默契培养到最佳状态,需付出的心力、成本都太高了,而对于国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吴庭毓等这些国内第一把好手而言,仍然觉得李泰祥的曲子是高难度的挑战,因此每一首曲子可说演练不下数百遍,才能在录音过程中一气呵成,却仍然难以达到大师高标准的要求,对于这些音乐家而言,录音常是从深夜到凌晨,挑战的不仅是演奏技巧,更是情感诠释力!当然,这样的录音过程对于李泰祥的健康而言,更是吃力的考验,大师为心中那份美丽的执着熬夜奋战,而终于有这张作品面世。
整张专辑处处可见惊奇,拿最耳熟能详的《你是我所有回忆》来看,这次诠释便多加了女性情感的积极色彩,将「死亡之舞」的探戈节奏如调味般淡淡加入,情感便有了烈焰的光彩,而一开始由吉他将探戈曲式引向结束,却代表着结束是另一个开始。在这次的编曲上,李泰祥更希望大家注意每首曲子的前奏、间奏、尾奏部分,因为这些都是演奏与演唱互相应答的精彩表现。
演唱者林文俊的歌声令人想起年轻的李泰祥,却更显温柔,徐芊君则适切掌握了此次李泰祥要求的多种风味:清纯、风韵、成熟、淡雅;他们反应这次最难的诠释层面,即是要在内敛的演唱风味,中透露心里最强大的热情,而这个层面,也就是李泰祥生命的厚度吧!
这张于2002年1月推出的新专辑,传达出清新、深刻,隽永的力量,这是李泰祥对「希望」的礼赞,更让人见到一位音乐家执着艺术生命的温馨传承,也因为有你最温暖的鼓励,李泰祥终于将一生的的浪漫淬炼成一首首动人的情歌。
错误 豆瓣
9.5 (8 个评分)
李泰祥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8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
李泰祥的个人作品以器乐居多,象76年《乡》就是对中国民谣的重新编曲,轰动了当时的台湾音乐界。85年的《美丽与哀愁》与荷兰阿姆斯特丹乐团合作,完美的构架了东方与西方的音乐的融合。李泰祥也出版了一张个人演唱专辑《错误》。
诗是诗歌,原本是可以唱的。所以李泰祥弹着琴唱起了郑愁予的诗句,低吟长歌间:天地人、你我他混沌为晴空阴雨,也无所谓时空交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放歌千万里!李泰祥,1939年出生,台东马兰人,阿美族。开始他师从陈菁滢先生学习小提琴,由于少时家里比较贫困,陈老师不要他缴学费,(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少年,而且天赋过人),后来果然不负师望,李泰祥考上了国立艺专……据说:在校中曾为了一个女孩子,他发奋练琴……大师年轻也这样啊。在“民歌年代”李泰祥是一树鲜明的旗帜,直到今天,他的很多精彩之创作及制作仍无人可以超越。
郑愁予第一次听到李泰祥为他的《牧羊女》作的曲时,就对他很有信心,而李泰祥的朴拙和田园气息的歌声更适合唱他的早期作品。于是,李泰祥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了《错误》之旅……郑愁予原名文韬,河北人,1931年生,在台湾新竹长大,毕业于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口工作多年,了解水手及下层人民的生活。诗集有《梦土上》、《窗外的女奴》、《雪的可能》等。许多人都认为郑愁予的诗中间有着音乐,将有音乐感的诗谱成曲应该是比较容易的,那么,李泰祥怎么认为呢?“……郑先生的诗基本上很容易谱曲,但也容易滥用,郑先生的诗有很多层次,一般人常注意表象而忽略他深沉的一面,一个作曲家如果不能体会诗中更深一层的含意,作品就会太浮躁了。”李泰祥在音乐上深受了哥仔戏(台湾地方戏)、贝多芬、山地音乐等的影响,从一开始他就在意识上融入本土音乐的理念,心中也一直生存着为自己的民族歌唱的强烈渴望,之所以为中国诗歌作曲,应是这种意识所驱使。李泰祥在作歌的同时也教授着声乐课,所以在声音的表现上,他更明白音色的重要性。
在《错误》专辑中他努力的尝试着让自己用一种完美的形式来表达……
专辑中还有《野店》、《牧羊女》、《边界酒店》、《天窗》、《雨丝》无不是李泰祥的心血之作。本来专辑中还有已经谱好曲的《小站之站》和《梦土上》,由于唱片容纳不下,只好牺牲了。
《错误》专辑的作曲、编曲由李泰祥一个人完成。在乐器的运用上,他分别使用了小、中、大低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吉他、钢琴、琵琶及笛、巴乌和箫。他没有按照西洋民谣的形式去表达,因为西洋民谣根本违背了郑愁予诗作浓厚的中国韵味。但是他把西洋的明亮、深沉取了过来,与中国的内敛、遥思胶合在了一起。
诗是诗歌,原本是可以唱的。所以李泰祥弹着琴唱起了郑愁予的诗句,低吟长歌间:天地人、你我他混沌为晴空阴雨,也无所谓时空交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放歌千万里!李泰祥,1939年出生,台东马兰人,阿美族。开始他师从陈菁滢先生学习小提琴,由于少时家里比较贫困,陈老师不要他缴学费,(因为他是个勤奋的少年,而且天赋过人),后来果然不负师望,李泰祥考上了国立艺专……据说:在校中曾为了一个女孩子,他发奋练琴……大师年轻也这样啊。在“民歌年代”李泰祥是一树鲜明的旗帜,直到今天,他的很多精彩之创作及制作仍无人可以超越。
郑愁予第一次听到李泰祥为他的《牧羊女》作的曲时,就对他很有信心,而李泰祥的朴拙和田园气息的歌声更适合唱他的早期作品。于是,李泰祥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始了《错误》之旅……郑愁予原名文韬,河北人,1931年生,在台湾新竹长大,毕业于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口工作多年,了解水手及下层人民的生活。诗集有《梦土上》、《窗外的女奴》、《雪的可能》等。许多人都认为郑愁予的诗中间有着音乐,将有音乐感的诗谱成曲应该是比较容易的,那么,李泰祥怎么认为呢?“……郑先生的诗基本上很容易谱曲,但也容易滥用,郑先生的诗有很多层次,一般人常注意表象而忽略他深沉的一面,一个作曲家如果不能体会诗中更深一层的含意,作品就会太浮躁了。”李泰祥在音乐上深受了哥仔戏(台湾地方戏)、贝多芬、山地音乐等的影响,从一开始他就在意识上融入本土音乐的理念,心中也一直生存着为自己的民族歌唱的强烈渴望,之所以为中国诗歌作曲,应是这种意识所驱使。李泰祥在作歌的同时也教授着声乐课,所以在声音的表现上,他更明白音色的重要性。
在《错误》专辑中他努力的尝试着让自己用一种完美的形式来表达……
专辑中还有《野店》、《牧羊女》、《边界酒店》、《天窗》、《雨丝》无不是李泰祥的心血之作。本来专辑中还有已经谱好曲的《小站之站》和《梦土上》,由于唱片容纳不下,只好牺牲了。
《错误》专辑的作曲、编曲由李泰祥一个人完成。在乐器的运用上,他分别使用了小、中、大低提琴、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吉他、钢琴、琵琶及笛、巴乌和箫。他没有按照西洋民谣的形式去表达,因为西洋民谣根本违背了郑愁予诗作浓厚的中国韵味。但是他把西洋的明亮、深沉取了过来,与中国的内敛、遥思胶合在了一起。
感觉之约 豆瓣
梁弘志
发布日期 2006年8月31日
出版发行:
喜马拉雅音乐
1985 年,梁弘志出版了个人第二张专辑「感觉之约」,亦开始担任警广电台「感觉之约」节目主持人,同时也自己弹唱片头曲,歌词唱的是:「看我听我感觉我,为你唱首未央歌,过去现在和以后。」
假如我真能驾片云毡,凌空俯瞰这大千世界、跨越这时空隔碍,自可搜尽毕生不穷的创作泉源,而我只是个活的像自己的凡夫,活得坦白的俗子。所以,在这段艰苦的日子之后,算是又一次低飞吧!我交出的,是生活的、与你我有关的感受;也是像半僧似的淡泊,也许有年少时的触动......,不想离你太远。
飞时,别以为就是自由浪漫,看清楚太多的人事,反而是负担原罪压力的开始,不如让我们沉淀红尘纷端,一起翻腾在似曾相识的以往中,或许,最后再一起归于感谢的平静。
我何其幸运,拥有诸多友谊,在此合掌感谢所有给我关怀和帮助的朋友们,谢谢!
---梁弘志
假如我真能驾片云毡,凌空俯瞰这大千世界、跨越这时空隔碍,自可搜尽毕生不穷的创作泉源,而我只是个活的像自己的凡夫,活得坦白的俗子。所以,在这段艰苦的日子之后,算是又一次低飞吧!我交出的,是生活的、与你我有关的感受;也是像半僧似的淡泊,也许有年少时的触动......,不想离你太远。
飞时,别以为就是自由浪漫,看清楚太多的人事,反而是负担原罪压力的开始,不如让我们沉淀红尘纷端,一起翻腾在似曾相识的以往中,或许,最后再一起归于感谢的平静。
我何其幸运,拥有诸多友谊,在此合掌感谢所有给我关怀和帮助的朋友们,谢谢!
---梁弘志
我们 豆瓣
Various Artist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8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可登有声出版社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这一张唱片
或许,你曾经好奇—一支支悦耳动听的歌曲,是出自怎样一颗丰富而易感的心灵?
或许,你这么想—那颗善感的心,是否与我一样经历了百般滋味的生活?
如果,转换你我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仔细体味过后,也许能了然彼此间最原始、相似的性情了。
所以「我们」—成为情感交融一起时的腻称;表示共同担代生命重量的情结。
因为经过这段岁月的静思,独伫空茫茫之后,自然回过头来想,何不就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与音乐的同伴彼此交集,以热爱的音符将心灵间的默契和情谊,串连、组合成一张我们的唱片。唱给所有与我们一样咀嚼悲欢、终能洒脱开怀的朋友听。
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跳开演唱者或作曲家的「隔」,直接与一颗颗抚触音乐的心灵对谈,盼望能有更深一层的流露与感动。
由于五个人创作音乐的历程不同,性格回异,对音乐诠释的观点大相迳庭,表达的手法,方式也各有专好,因此,共同努力地将五种声音、五种故事,在这张定名「我们」的空间里找到理想的共鸣位置。也因为如此,在互相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困难变成一种可喜的历练与回忆。
是不是属于一张独创风格的专辑,并不是最在意的事,只希望能把生命中的故事,真挚亲切地为你娓娓道来……
或许,你曾经好奇—一支支悦耳动听的歌曲,是出自怎样一颗丰富而易感的心灵?
或许,你这么想—那颗善感的心,是否与我一样经历了百般滋味的生活?
如果,转换你我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仔细体味过后,也许能了然彼此间最原始、相似的性情了。
所以「我们」—成为情感交融一起时的腻称;表示共同担代生命重量的情结。
因为经过这段岁月的静思,独伫空茫茫之后,自然回过头来想,何不就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与音乐的同伴彼此交集,以热爱的音符将心灵间的默契和情谊,串连、组合成一张我们的唱片。唱给所有与我们一样咀嚼悲欢、终能洒脱开怀的朋友听。
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声音,跳开演唱者或作曲家的「隔」,直接与一颗颗抚触音乐的心灵对谈,盼望能有更深一层的流露与感动。
由于五个人创作音乐的历程不同,性格回异,对音乐诠释的观点大相迳庭,表达的手法,方式也各有专好,因此,共同努力地将五种声音、五种故事,在这张定名「我们」的空间里找到理想的共鸣位置。也因为如此,在互相合作创作的过程中,所遭受的困难变成一种可喜的历练与回忆。
是不是属于一张独创风格的专辑,并不是最在意的事,只希望能把生命中的故事,真挚亲切地为你娓娓道来……
牧歌 豆瓣
李建复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又是一张奇货可居的唱片,它是诗人郑愁予作词,建筑师张世豪作曲,企业家李建复演唱,加上美国交响乐团伴奏的文学音乐大碟。
李建复,他是《龙的传人》的原唱,他是雅虎大中华地区的总裁,他是上海“爱播吧”网站的老板,他二十年前当红的时候人们对他的狂热不亚于今天的孩子们对F4的膜拜。
这张《旅梦系列一 牧歌》出于95年,是郑愁予诗作系列唱片《旅梦》里的第一张,另外一张是陈俪玲的《相思》,这一套唱片里还有郑愁予自己解说诗歌的DVD,现已绝版,当古文物一样稀罕。作曲张世豪喜欢郑愁予的诗,他把郑愁予的作品很多谱了曲,因而有了《旅梦》系列,出版《旅梦》是他的一个心愿。张世豪是很懂诗的,李建复是很爱诗的,都不是专业音乐人了,却在还原一个音乐文学的人文气息,没有功利,没有商业。
95年的李建复已经淡出歌坛,并且在商界里大展身手,俨然一副成功企业家的风范。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八十年代唱《龙的传人》时期的青涩学生样,满是成熟大气的男人形象。李建复天生一副有民族气概的好嗓子,和齐豫蔡琴一样,一听就是比较声乐的正统声音。一直希望他这种有磁性的民族唱腔性的唱法能有一种庞大的交响诗式的音乐来演绎,但等了整整一个辉煌的80年代,刚刚听到《柴拉可汗》这样的大气磅礴的民歌却宣告民歌年代结束了,而且《柴拉可汗》还只是个简单的尝试啊,真这样断了岂不是太遗憾了。这张《旅梦》圆了一个交响的梦,艺术性强得我都不敢相信是九十年代的台湾作品。
“那有姑娘不戴花 那有少年不驰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驰马访亲家 哎──那有花儿不残凋 那有马儿不过桥 残凋的花儿随地葬 过桥的马儿不回头 当你唱起这支歌的时候 我的心懒了 啊 我的马累了 那时黄昏已重了 酒囊已尽了”这是郑愁予的《牧歌》,第一段看来,姑娘等出嫁,少年仿亲家,似乎是情诗一首。再看第二段,花儿残凋了,马儿走远了,不会回头了,时光错过不中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成了第三段,酒囊尽了,马跑不动了,黄昏逼近,机会不再来。原来齐豫也唱过另一个版本,叫《牧羊女》,李泰祥写的是民歌小调曲风,而张世豪则用交响编织了一个塞外风光。这不是洒脱,而是另一种豪迈,是中国式的仙风道骨。
一开场就是庞大的交响乐序曲,钢琴和二胡的交错,让人联想到李泰祥,但这里的制作人不是他而是张世豪。也许李泰祥习惯运用古典巴洛克,写的作品大家都是飞在天上唱的;而张世豪的《旅梦系列一 牧歌》则是隐士飘逸于平川,时而放浪形骸,时而深沉回望。这是一个主题,运用了诗人郑愁予的佳作,将郑愁予的情怀用交响诗串联起来,是一场关于乡愁关于生活关于自然关于相思的主题。
偏爱《一碟诗话》《小河》和《相思》,《一碟诗话》的二胡响起,带来了一声声大合唱的宏伟气势。让我想到苏轼,年迈的体魄还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狂的是醉卧山川闲话当年,深情的却又是清风明月千古情话,忘不了却是一碟相思梦。《小河》里说“你自人生来,要走回人生去,你自遥远来,要走回遥远去”,这里的钢琴也像河水一样在流淌着,李建复唱着唱着,竟然听到了一种如同僧侣唱经般深遂的“禅意”,似乎是普渡众生。
《相思》又是继《牧羊女》之后爱不释手的力作,大有《柴拉可汗》的延续,但音乐技术更成熟,不要以为它只是一首情歌,人说相思小调是含蓄小家碧玉的,无非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迷离,但李建复唱出了大气执着的向往。这是首两地分居的情诗,很有浓郁的塞外胡地风格。除了爱的分别,还有亲人的分别,还有民族的分离。一想到这些,于是,歌也变得大气开阔了。天各一方,你一半我一半。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沉醉在李建复高亢的嗓音里,弦乐如泪水一样哗然而下,钢琴像钻石一样耀眼迷人,在碟海里我一直寻找那个深情的主,而爱的主题是永不过时永不说明的含蓄。我也听着这马蹄声,一直等下去。当然,我也听到了一首诗,梦还在爱里。
李建复,他是《龙的传人》的原唱,他是雅虎大中华地区的总裁,他是上海“爱播吧”网站的老板,他二十年前当红的时候人们对他的狂热不亚于今天的孩子们对F4的膜拜。
这张《旅梦系列一 牧歌》出于95年,是郑愁予诗作系列唱片《旅梦》里的第一张,另外一张是陈俪玲的《相思》,这一套唱片里还有郑愁予自己解说诗歌的DVD,现已绝版,当古文物一样稀罕。作曲张世豪喜欢郑愁予的诗,他把郑愁予的作品很多谱了曲,因而有了《旅梦》系列,出版《旅梦》是他的一个心愿。张世豪是很懂诗的,李建复是很爱诗的,都不是专业音乐人了,却在还原一个音乐文学的人文气息,没有功利,没有商业。
95年的李建复已经淡出歌坛,并且在商界里大展身手,俨然一副成功企业家的风范。这时的他,已经不是八十年代唱《龙的传人》时期的青涩学生样,满是成熟大气的男人形象。李建复天生一副有民族气概的好嗓子,和齐豫蔡琴一样,一听就是比较声乐的正统声音。一直希望他这种有磁性的民族唱腔性的唱法能有一种庞大的交响诗式的音乐来演绎,但等了整整一个辉煌的80年代,刚刚听到《柴拉可汗》这样的大气磅礴的民歌却宣告民歌年代结束了,而且《柴拉可汗》还只是个简单的尝试啊,真这样断了岂不是太遗憾了。这张《旅梦》圆了一个交响的梦,艺术性强得我都不敢相信是九十年代的台湾作品。
“那有姑娘不戴花 那有少年不驰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驰马访亲家 哎──那有花儿不残凋 那有马儿不过桥 残凋的花儿随地葬 过桥的马儿不回头 当你唱起这支歌的时候 我的心懒了 啊 我的马累了 那时黄昏已重了 酒囊已尽了”这是郑愁予的《牧歌》,第一段看来,姑娘等出嫁,少年仿亲家,似乎是情诗一首。再看第二段,花儿残凋了,马儿走远了,不会回头了,时光错过不中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成了第三段,酒囊尽了,马跑不动了,黄昏逼近,机会不再来。原来齐豫也唱过另一个版本,叫《牧羊女》,李泰祥写的是民歌小调曲风,而张世豪则用交响编织了一个塞外风光。这不是洒脱,而是另一种豪迈,是中国式的仙风道骨。
一开场就是庞大的交响乐序曲,钢琴和二胡的交错,让人联想到李泰祥,但这里的制作人不是他而是张世豪。也许李泰祥习惯运用古典巴洛克,写的作品大家都是飞在天上唱的;而张世豪的《旅梦系列一 牧歌》则是隐士飘逸于平川,时而放浪形骸,时而深沉回望。这是一个主题,运用了诗人郑愁予的佳作,将郑愁予的情怀用交响诗串联起来,是一场关于乡愁关于生活关于自然关于相思的主题。
偏爱《一碟诗话》《小河》和《相思》,《一碟诗话》的二胡响起,带来了一声声大合唱的宏伟气势。让我想到苏轼,年迈的体魄还在“老夫聊发少年狂”,狂的是醉卧山川闲话当年,深情的却又是清风明月千古情话,忘不了却是一碟相思梦。《小河》里说“你自人生来,要走回人生去,你自遥远来,要走回遥远去”,这里的钢琴也像河水一样在流淌着,李建复唱着唱着,竟然听到了一种如同僧侣唱经般深遂的“禅意”,似乎是普渡众生。
《相思》又是继《牧羊女》之后爱不释手的力作,大有《柴拉可汗》的延续,但音乐技术更成熟,不要以为它只是一首情歌,人说相思小调是含蓄小家碧玉的,无非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迷离,但李建复唱出了大气执着的向往。这是首两地分居的情诗,很有浓郁的塞外胡地风格。除了爱的分别,还有亲人的分别,还有民族的分离。一想到这些,于是,歌也变得大气开阔了。天各一方,你一半我一半。
“我达达的马蹄声是个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沉醉在李建复高亢的嗓音里,弦乐如泪水一样哗然而下,钢琴像钻石一样耀眼迷人,在碟海里我一直寻找那个深情的主,而爱的主题是永不过时永不说明的含蓄。我也听着这马蹄声,一直等下去。当然,我也听到了一首诗,梦还在爱里。
在路旁 豆瓣
7.7 (28 个评分)
钟立风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3月1日
出版发行:
太合麦田
白色:《钟立风》在路旁
钟立风心中那一抹永远挥之不去的阳光使他成为了麦田音乐品牌的新“红白蓝系列”的“白色”象征,他的民谣一如其人的干净、单纯,却又不失他自己所特有的力量----生活的、诗性的、人文的力量,在他的歌词里笔笔皆是,“在路旁,欢乐的号角已吹响;在路旁,有人没完没了的歌唱”“你歌唱着春夏秋冬,这轮回不变的四季”“没有什麽人能左右你飞行的方向,也没什么地方曾让你留连忘返”。在音乐的表达上也是在力求还原民谣音乐简洁质朴、清新自然这一本色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在《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中加入弦乐(此曲的另外两个版本作为附赠曲目被收入专辑);《麦田上的乌鸦》将电子音效融入乐曲的背景之中,加深了音乐整体的纵深感;《不要留我陪你过夜》有了些许“雷鬼乐”的味道,使得这张专辑有了更为丰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一个好的音乐人就像一个好的画家,可以将不同的颜料调配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却始终不丢失自己的风格特点,钟立风做到了。
听这张专辑你可以感觉到他对音乐整体调度上具有出色的掌控力,再加上他对民谣音乐的深刻理解,使得唱片公司放心的让他在自己的首张专辑里亲自担纲制作人这一重头角色。同时如肖楠(眼镜蛇女子乐队)、孙辉、亚洲爱乐等优秀乐手的加盟也为这张专辑添色不少。一张出色唱片的遽然而生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才能达到,他的首张唱片已具备了这样一个成功的良好基础。
钟立风也许不会成为一个偶像明星,但他是一个好的音乐家,一个生活的歌者。他的音乐也许不会像时下流行的种种时尚音乐那样炙热撩人,但它肯定是值得弥足珍惜的一道民谣风景。带上这张被誉为麦田品牌音乐新“红白蓝系列”的“白色”专辑你可以去城市、去山间,在原野、在路旁,聆听来自生活的诗与感动。
钟立风心中那一抹永远挥之不去的阳光使他成为了麦田音乐品牌的新“红白蓝系列”的“白色”象征,他的民谣一如其人的干净、单纯,却又不失他自己所特有的力量----生活的、诗性的、人文的力量,在他的歌词里笔笔皆是,“在路旁,欢乐的号角已吹响;在路旁,有人没完没了的歌唱”“你歌唱着春夏秋冬,这轮回不变的四季”“没有什麽人能左右你飞行的方向,也没什么地方曾让你留连忘返”。在音乐的表达上也是在力求还原民谣音乐简洁质朴、清新自然这一本色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在《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中加入弦乐(此曲的另外两个版本作为附赠曲目被收入专辑);《麦田上的乌鸦》将电子音效融入乐曲的背景之中,加深了音乐整体的纵深感;《不要留我陪你过夜》有了些许“雷鬼乐”的味道,使得这张专辑有了更为丰富的音乐语言来表达。一个好的音乐人就像一个好的画家,可以将不同的颜料调配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却始终不丢失自己的风格特点,钟立风做到了。
听这张专辑你可以感觉到他对音乐整体调度上具有出色的掌控力,再加上他对民谣音乐的深刻理解,使得唱片公司放心的让他在自己的首张专辑里亲自担纲制作人这一重头角色。同时如肖楠(眼镜蛇女子乐队)、孙辉、亚洲爱乐等优秀乐手的加盟也为这张专辑添色不少。一张出色唱片的遽然而生需要诸多要素的合力才能达到,他的首张唱片已具备了这样一个成功的良好基础。
钟立风也许不会成为一个偶像明星,但他是一个好的音乐家,一个生活的歌者。他的音乐也许不会像时下流行的种种时尚音乐那样炙热撩人,但它肯定是值得弥足珍惜的一道民谣风景。带上这张被誉为麦田品牌音乐新“红白蓝系列”的“白色”专辑你可以去城市、去山间,在原野、在路旁,聆听来自生活的诗与感动。
似水流年 豆瓣
9.3 (70 个评分)
李健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
《似水流年》是李健的第1张专辑,和大部分已成长为音乐人的创作歌手一样,李健在专辑中包揽了所有歌曲的作曲和编曲,因此,这张cd专辑可以说是最能体现李健的个人风格和音乐主张的作品了。李健是校园民谣多年断续之后的接续,虽然这中间也有过“大地”的《2002校园民谣》,但是技法和思想都没有李健的成熟。他是很坚持用民谣的手法来体现这些作品的,整张专辑风格相当统一,没有HIP-HOP、RAP、FUNK、电子舞曲、拉丁之类眼花缭乱的东西,就连民谣歌手常常会涉及的摇滚都没有,反倒是有些民族音乐的元素。比如“一辈子的十分钟”中的俄罗斯风味,“远”和“传奇”的小调调性,还有专辑中经常出现的三拍子节奏。
01 绽放
02 似水流年
03 远
04 一辈子的十分钟
05 今生今世 遥不可及
06 什刹海
07 八月照相馆
08 温暖
09 传奇
10 紫罗兰
01 绽放
02 似水流年
03 远
04 一辈子的十分钟
05 今生今世 遥不可及
06 什刹海
07 八月照相馆
08 温暖
09 传奇
10 紫罗兰
工体东路没有人 豆瓣
9.0 (167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22日
出版发行:
MicroMu
本专辑网络发行免费下载地址:
艺术家:李志
专辑:《工体东路没有人》
厂牌:MicroMu
编号:MMDLLP012 (录音版权所有:MicroMu厂牌/红T音乐)
录音时间:2009年01月11日 9PM - 11PM
录音地点:愚公移山
制作人:杨杰(茄子),MicroMu
录音师:杨杰(茄子)
混音及母带处理:杨杰(茄子)
MicroMu音乐厂牌录制,制作音乐,并通过
以免费下载的方式发行我们自己制作的这些音乐。我们统计下载数量,并通过网站的赞助分成支付音乐人版税。所以,请不要把MicroMu的音乐转传至网盘或p2p网络,如果喜欢我们的音乐,请向朋友推荐MicroMu网站。更多的人来这里下载音乐,意味着更多的赞助收入和音乐人更多的收益,以及创作更多音乐的可能。谢谢。
李志鸣谢:巨头文化,万晓利,老狼,梁瀚晨,林玮,张玮玮,汪亦萌,宋婕,雨薇,杨凝,潘修龙,李欣,乔小刀,口袋音乐,王科,陈洁,亲爱的群友。
艺术家:李志
专辑:《工体东路没有人》
厂牌:MicroMu
编号:MMDLLP012 (录音版权所有:MicroMu厂牌/红T音乐)
录音时间:2009年01月11日 9PM - 11PM
录音地点:愚公移山
制作人:杨杰(茄子),MicroMu
录音师:杨杰(茄子)
混音及母带处理:杨杰(茄子)
MicroMu音乐厂牌录制,制作音乐,并通过
以免费下载的方式发行我们自己制作的这些音乐。我们统计下载数量,并通过网站的赞助分成支付音乐人版税。所以,请不要把MicroMu的音乐转传至网盘或p2p网络,如果喜欢我们的音乐,请向朋友推荐MicroMu网站。更多的人来这里下载音乐,意味着更多的赞助收入和音乐人更多的收益,以及创作更多音乐的可能。谢谢。
李志鸣谢:巨头文化,万晓利,老狼,梁瀚晨,林玮,张玮玮,汪亦萌,宋婕,雨薇,杨凝,潘修龙,李欣,乔小刀,口袋音乐,王科,陈洁,亲爱的群友。
Notes To An Absent Lover 豆瓣
Barzin
发布日期 2009年2月16日
出版发行:
Monotreme
Barzin 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总的来看这位来自加拿大的Barzin的音乐路程虽风风雨雨,但还是蹒跚的坚持过来。很显然他的娇柔细腻的音乐风格是主要的原因。缓缓的,柔柔的,慢慢的浸入每个人的心。新专辑《Notes to an Absent Lover》更是Barzin情感上的精良之作。也难怪有人会称他为朴素的诗人,描绘一些耐人寻味的旋律。
杭盖 豆瓣
9.1 (30 个评分)
杭盖
发布日期 2007年4月1日
出版发行:
北京东方影音公司
杭盖,一个古老的蒙古语单词,它的意思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草原、河流、山和树林的世界。 杭盖由五个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年轻音乐家组成,一支投身蒙古音乐的乐队。乐手由蒙古族和汉族构成,乐器包括马头琴、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吉他、贝司、鼓等等,也许还应该算上那种奇特的“乐器”——呼麦,同时用嗓子发出两个甚至三个音的演唱法。通过汲取、融合、发展不同地区的蒙古传统音乐,杭盖正在从最现代的一端迈向最古老的一端,而对经过了长时间摇滚乐和地下文化磨练的他们来说,这两个极点之间的距离,也许是最近的。“城市里长大的蒙古人,还想念他们的草原吗?”其实,这个问题属于所有的当代人,那些开始想念根的孩子。有时候,人们会提起这支乐队的前身,它曾经批判、咆哮,出版过新金属风格的唱片,但那已经是过去,而杭盖是今天,也是未来。(颜峻文)
独家发行代理:白糖罐
咨询/业务:010-66406620
网络预售:
现场销售:
请到“杭盖乐队”演出现场和“水陆观音”系列活动现场购买
全国销售网络:
欢迎加盟 中国独立音乐传播网络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注: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
封面摄影:阿鲁斯
封面设计:西西
独家发行代理:白糖罐
咨询/业务:010-66406620
网络预售:
现场销售:
请到“杭盖乐队”演出现场和“水陆观音”系列活动现场购买
全国销售网络:
欢迎加盟 中国独立音乐传播网络
乐队成员:
伊立奇:主唱、歌词创作/蒙古族/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
徐京晨:吉他、三弦、陶布叔尔/汉族/来自北京
呼格吉乐图:马头琴、低音四胡/蒙古族/来自内蒙古科尔沁
苏涌:贝斯/汉族/来自新疆石河子
陈昆:鼓、打击乐/汉族/来自贵州遵义
注:陶布叔尔(蒙古的弹拨乐器)
封面摄影:阿鲁斯
封面设计:西西
水路 豆瓣
陈永淘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春水出版社
陈永淘的生命弹唱.范宗沛的美感诠释
「水路是一条让我们在梦里会笑的路。水路像梦境,但绝非虚幻。这不是新的路,但它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能找到快乐根源的一条长路。」~阿淘
●美、壮阔、深度都不足以形容阿淘的音乐;抚慰与疗伤,则是阿淘之歌的另一种神奇能量,编曲家范宗沛的鼎力加入,更增添这张作品的美感与深度。
●每一首歌都是灵魂的低语。数百年来客家先民的「天问」、梦境与真实交错的「水路、顺风歌」、感伤飞天「糖ㄅㄅ」、神秘无言的「老井」、美浓「花树下」、平埔噶玛兰语发声之咏叹调「高山花红」......,组成了超乎想象的杰出诗篇。
●整张专辑以客语海陆腔发音为主,部份使用四县腔,诚挚动人的内容和歌声,跨越族群和语言界限,有如自由微风,轻拂着这个岛上的种种、以及我们无暇顾及的内在。
水路是一条缓慢、温柔的路,水路是一条救赎的路。回头看过往,看周遭,看到的总是追求速度的天罗,看到了一条欲求、暴力无尽的地网。
或许因为小时候的家是亲水的环境,河,就在家门前,屋前的清澈小沟,能满足小孩,再长大一点,走过田间一百公尺,就衔接一条生命丰富的大河,凤山溪。
不管是大人小孩,多么燥热,都可以在那里获得冷却,从没有看过在水里面发脾气打架你死我活的人,脱离那环境,人变燥了,战争就层出不穷,人,真的是离自然太远了。
或许是,人在追求发展、或叫文明的过程中,水龙头篡了那个叫河的母亲,矿泉水、冰箱取代了那个叫大自然的妈妈,所以,我们会在乎,我们花的钱,是不是买到最好质量的矿泉水,或逆渗透过滤水,我们贪图方便,我们被豢养成性,不知不觉忽略了那条河,我们的乳水源头,我们的母亲。
水路是一条让我们在梦里会笑的路。水路像梦境,但绝非虚幻。
我似乎又回到童年时,环境的美好,水的清澈,让心灵不再混浊。人跟人之间是平和的,只有欢笑,没有斗争。就算在水里不小心受了伤,回忆起来还是有点甜美,因为肉体上的痛通常是短暂的,心灵的痛总是药石难求。
但我一直相信水有一种奇妙难喻的疗伤效果,就像多年后飘到了北埔,泡在有游鱼走虾的清澈水里,偶而划个船在上漂,用最自然轻松的速度去细看这个万物都需要被水孕育的世界,混浊的心开始透澈,进入宁静......,眼睛亮了,小小峨眉突然也丰富起来。
水路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能找到快乐根源的一条宽阔的长路。水路不是一条新的路,水路一直都在等我们,只不过是被我们遗忘了吧。 ~阿淘
「水路是一条让我们在梦里会笑的路。水路像梦境,但绝非虚幻。这不是新的路,但它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能找到快乐根源的一条长路。」~阿淘
●美、壮阔、深度都不足以形容阿淘的音乐;抚慰与疗伤,则是阿淘之歌的另一种神奇能量,编曲家范宗沛的鼎力加入,更增添这张作品的美感与深度。
●每一首歌都是灵魂的低语。数百年来客家先民的「天问」、梦境与真实交错的「水路、顺风歌」、感伤飞天「糖ㄅㄅ」、神秘无言的「老井」、美浓「花树下」、平埔噶玛兰语发声之咏叹调「高山花红」......,组成了超乎想象的杰出诗篇。
●整张专辑以客语海陆腔发音为主,部份使用四县腔,诚挚动人的内容和歌声,跨越族群和语言界限,有如自由微风,轻拂着这个岛上的种种、以及我们无暇顾及的内在。
水路是一条缓慢、温柔的路,水路是一条救赎的路。回头看过往,看周遭,看到的总是追求速度的天罗,看到了一条欲求、暴力无尽的地网。
或许因为小时候的家是亲水的环境,河,就在家门前,屋前的清澈小沟,能满足小孩,再长大一点,走过田间一百公尺,就衔接一条生命丰富的大河,凤山溪。
不管是大人小孩,多么燥热,都可以在那里获得冷却,从没有看过在水里面发脾气打架你死我活的人,脱离那环境,人变燥了,战争就层出不穷,人,真的是离自然太远了。
或许是,人在追求发展、或叫文明的过程中,水龙头篡了那个叫河的母亲,矿泉水、冰箱取代了那个叫大自然的妈妈,所以,我们会在乎,我们花的钱,是不是买到最好质量的矿泉水,或逆渗透过滤水,我们贪图方便,我们被豢养成性,不知不觉忽略了那条河,我们的乳水源头,我们的母亲。
水路是一条让我们在梦里会笑的路。水路像梦境,但绝非虚幻。
我似乎又回到童年时,环境的美好,水的清澈,让心灵不再混浊。人跟人之间是平和的,只有欢笑,没有斗争。就算在水里不小心受了伤,回忆起来还是有点甜美,因为肉体上的痛通常是短暂的,心灵的痛总是药石难求。
但我一直相信水有一种奇妙难喻的疗伤效果,就像多年后飘到了北埔,泡在有游鱼走虾的清澈水里,偶而划个船在上漂,用最自然轻松的速度去细看这个万物都需要被水孕育的世界,混浊的心开始透澈,进入宁静......,眼睛亮了,小小峨眉突然也丰富起来。
水路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能找到快乐根源的一条宽阔的长路。水路不是一条新的路,水路一直都在等我们,只不过是被我们遗忘了吧。 ~阿淘
今山古道/ 漁唱 豆瓣
黃大城
出版发行:
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今山古道/漁唱】專輯出版於1980年,是黃大城的第一張個人專輯。專輯同名歌曲之一《今山古道》是陳雲山的創作。編曲陳揚以大編制的弦樂及管樂,襯以定音鼓及龐大的合聲氣勢,將對自然風物的感懷,以磅礴開闊之勢表現,極受聽眾的喜愛,日後也成為民歌演唱會帶動氣氛的必備曲目。而另一首靳鐵章詞曲的《漁唱》,則是創作者對天地寄情的悠然感懷,編曲巧妙地在歌曲開始前加入水聲的音效,更加添了空間的想像感。
和其它民歌手的個人專輯最大的不同點是,新格唱片音樂製作課在專輯選曲上為求符合黃大城個人音色的發揮,挑選了許多地方民謠,從而在專輯風貌的型塑上構成重要的元素。包括雲南民歌《大河漲水沙浪沙》、陜西民歌《盼卿卿》、古琴曲《秋風詞》及華北民歌《龍船調》,透過多樣化的曲風,將黃大城的音色作多面向的呈現與發揮。而新創作的民謠風歌曲如陳真詞、陳揚曲的《牛郎牛女》及洛曉湘詞、慈恆曲的《江邊吟》,在陳揚充滿創意的手法下,跳脫我們對傳統民謠的刻版印象。無論是《牛郎牛女》仿彈唱詞的作法,或是《江邊吟》中強化的貝斯及電吉他,以及節奏樂器的特殊安排,均鋪陳出傳統民謠的現代與前衛感,是當時很大膽的編曲手法。
黃大城在專輯中也有三首創作歌曲的發表,分別是《寄》、《林梢月影》以及《歌唱在春天》。其中與鍾麗莉合作的《寄》,以自然寄情,將相思之苦以淡而哀傷的旋律表現,是專輯中的小品佳作。
和其它民歌手的個人專輯最大的不同點是,新格唱片音樂製作課在專輯選曲上為求符合黃大城個人音色的發揮,挑選了許多地方民謠,從而在專輯風貌的型塑上構成重要的元素。包括雲南民歌《大河漲水沙浪沙》、陜西民歌《盼卿卿》、古琴曲《秋風詞》及華北民歌《龍船調》,透過多樣化的曲風,將黃大城的音色作多面向的呈現與發揮。而新創作的民謠風歌曲如陳真詞、陳揚曲的《牛郎牛女》及洛曉湘詞、慈恆曲的《江邊吟》,在陳揚充滿創意的手法下,跳脫我們對傳統民謠的刻版印象。無論是《牛郎牛女》仿彈唱詞的作法,或是《江邊吟》中強化的貝斯及電吉他,以及節奏樂器的特殊安排,均鋪陳出傳統民謠的現代與前衛感,是當時很大膽的編曲手法。
黃大城在專輯中也有三首創作歌曲的發表,分別是《寄》、《林梢月影》以及《歌唱在春天》。其中與鍾麗莉合作的《寄》,以自然寄情,將相思之苦以淡而哀傷的旋律表現,是專輯中的小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