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书店 豆瓣
The Bookshop
7.2 (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译者: 尹晓冬 新星出版社 2010 - 3
这是一个关于“书店”(或者也可以说是关于“书”)的、近乎悲情的小说。主人公弗萝伦丝似乎是为了寻找一种叫“意义”的东西才决定在一个名为哈堡的小镇上开家书店。但是,正如“老屋”中那个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敲打鬼”一样,以加玛特夫人为代表的小镇上的各个阶层的势力在有意无意间对这个书店充满了排斥甚至敌意,就是那个图书分类工作做得极好的小姑娘――克里斯汀,也对所有关于书的东西充满了怨恨。随着惟一支持弗萝伦丝及其书店的绅士――布朗迪希先生的去世,书店也因此凄然关闭。作者文笔娓娓,简洁隽永,小说中弥漫着悲情气氛。
水浒全传 豆瓣
9.6 (5 个评分) 作者: 施耐庵 岳麓书社 2004 - 6
《水浒全传》(精装)是我国优秀的古代白话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又经久不衰,百读不厌。这次推出的《水浒全传》,是该书众多版本中内容最全的一百廿回本。
球状闪电 Goodreads 豆瓣
球状闪电
8.4 (412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6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而他们身下板凳却是奇迹般的冰凉。
这一夜,少年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他将毕其一生去解开那个将他变成孤儿的自然之谜。但是他未曾想到,多年以后,单纯的自然科学研究被纳入进“新概念武器”开发计划,他所追寻的球状闪电变成了下一场战争中决定祖国生存或是灭亡的终极武器!
当被禁锢在终极武器中的大自然的伟力被释放时,一轮冰冷的“蓝太阳”升起在大西部的戈壁滩上,整个戈壁淹没在它的蓝光中,这个世界变得陌生而怪异。一个从未有人想像过的未来,在宇宙观测者的注视下,降临在人类面前……
奇异海 豆瓣
6.4 (9 个评分) 作者: (美)弗雷德里克·瑞肯 译者: 小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7
伊森•舒姆威消失了,泡沫般蒸发于暮春一个寻常星期六的晨光里。
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这个别人眼中拥有运动与音乐天赋的十六岁少年的离奇失踪,仿佛一道利刃,划开了马塞诸塞州西部山镇生活的平静表象。女友堕胎事件、与老师间的情欲纠缠……伊森不 为人知的秘密相继浮出水面,他的去向却 愈加扑朔迷离。
小说以伊森的弟弟菲利浦•舒姆威的视角,讲述了伊森的缺席给他人的生活所带来的变化。抵达真相的过程或许早已超越了真相本身。从最初丧失的痛苦、到悬而未决的焦灼、再到逐步接受的释然,每个人在这段长达五年的“被缺席”的时光中,重新审视各自的人生,并最终与现实达成了和解。而通过探索与重构伊森的历史,菲利浦也完成了自己的成长。
小说曾获霍克尼文学奖,并入选当年美国《国家图书馆杂志》与《书单》杂志年度最佳处女作。
末世之家 豆瓣
A Home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作者: [美] 迈克尔·坎宁安 译者: 韦清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7
这是一个现代人寻求宁静生活与精神归宿的故事。敏感孤独的乔纳森,忧郁寡言的博比,特立独行的克莱尔,三个有着不同成长经历和内心创痛的人,出于对真正的家的追求而走到了一起。他们俩俩相爱,试图在一种另类家庭生活中寻求心灵的平静,以一种似是而非的方式接近了幸福。小说以深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示了一代美国青年的内心渴望。
——————————————
坎宁安是一位极富天赋的作家,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琐事他也能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其精致之处。
——《纽约时报》
坎宁安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寻常而又与众不同的角色,他们是作者写作技艺的最佳明证。
——《洛杉矶时报》
这本书无需任何华丽词藻的推荐,因为它的内容说明了一切。
——《华盛顿邮报》
树屋 豆瓣
ツリーハウス
8.4 (5 个评分) 作者: [日] 角田光代 译者: 马丽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7
《树屋》是一部直视人生绝境的温暖疗愈小说。比起努力地活着,有时候逃避更需要勇气。
日本三大女作家之一角田光代文坛二十年巅峰力作。日本产经新闻大阪本社晚报连载一年,大获好评!书店一致推荐。荣获2011年伊藤整文学奖。台湾知名作家朱天心感动推荐。
写给总觉得自己人生哪里不对劲,或者以为只要不是待在原地,而在遥远的彼岸,就一定会有很精彩的事发生的所有读者。
诚恳地说,《树屋》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抓住读者眼球的作品,而是默默讲述着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坎坷,但它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角田光代把人生沧桑之中的平凡与不平凡都描绘得如此淋漓尽致,正是书里的这些平凡人和事在传达着角田写作的核心理念。在角田光代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看见的不只是动人的故事;在她纤细的笔触之下,同时藏着强而有力的意念,默默地传递着她对人、对社会、对世界的爱与关怀。
阿特拉斯耸耸肩(上下) 豆瓣
Atlas Shrugged
8.1 (33 个评分) 作者: 安·兰德 译者: 杨格 重庆出版社 2007 - 10
1957年,《阿特拉斯耸耸肩》首次由兰登书屋出版。据说,这部小说当时已被12家出版社退稿,出版以后,恶评如潮但畅销无比,对美国大众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也因该书几乎激怒了整个成人世界:父亲、母亲、左派知识分子、自由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他们贬低她:“只有十几岁的青少年醉心于她的学说。”咒骂她:“她患上癌症完全是她在哲学上和精神上犯错的结果。”在政治上,兰德是一个失败者,自由主义者不喜欢她摆出的自我为中心的姿态;保守派不喜欢她的无神论;双方同时都反对她的个人主义。
然而,与青年马克思一样,兰德也是“不怕闪电、不怕霹雳、不怕天空中的惊雷”——或许,安·兰德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她提倡自私的美德,公开为资本家辩护,而且毫不掩饰她对庞大政府的憎恶。《阿特拉斯耸耸肩》在美国的销售已达千万,被称为“自私圣经”——在书中,与《资本论》对资本的批判一样,她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批驳:在20世纪发动机公司,实行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制度,开始人们都欢欣鼓舞,觉得这样就可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能干的人工作越来越多,懒惰的人的需求越来越多,工厂很快就倒闭了。看来,在对人性的缺点没有充分的了解时,在财富还没有达到无限充裕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显然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兰德试图解决这个矛盾,在她看来,财富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妨碍竞争、扼杀创意、执意维护既得垄断利益的资本家是可耻的;而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赚取的金钱则值得尊重。
作为一部乌托邦小说,《阿特拉斯耸耸肩》描绘了一个由自私而精明的商人、科学家、艺术家等社会精英组成的世外桃源,有着田园诗般的诗意和现实社会中的欲望的满足。在这里,维系着一切的不是道德而是金钱,金钱被视作为崇拜的偶像,是自由交换和公平正义的象征,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创造者和思考者。小说结尾,由于强者罢工、抛弃了弱者,世界陷入了无边的黑暗,而乌托邦里则是一片和谐幸福。同时,兰德借书中主人公约翰·高尔特之口来说明了她的客观主义哲学:
财富观——财富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工具,是人类思想力的结晶。当你判断某人德性的时候,请听他对金钱的理解:诅咒金钱的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金钱,尊敬金钱的人则依自己的本事赚取金钱。金钱是社会美德的气压计,远离告诉你钱是万恶之源的人。
历史观——文明就是一个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人天生便会思考,让那些叫嚣说人的思想自由在创建工业文明后便毫无用处的吃人者从大学的经济系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让他们拿起弓箭,穿起兽皮。每个独裁者都是神秘论者,每个神秘论者都是潜在的独裁者。
道德观——你生命中的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让自己得到快乐便是他的最高道德目标。“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人的生命是道德的标准,在生命里,快乐是成功的状态,痛苦则通向死亡。正如你不能对大自然进行伪装一样,你同样也不能对人的品格进行假造。武力与头脑是截然对立的;枪声一响,道德无存。
价值观——人类是真正的英雄:以自己的幸福作为生活的道德准则,以实质性的成就作为最高贵的行动,以理性为自己唯一的主宰。人不应该为他人而活,也不应该要求他人为自己而活。思考是人的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它的一切皆因它而生。自豪就是承认你是自己的最高价值,这和一个人所有的价值一样,需要去赢得。
哲学观——A就是A,一个东西就是它本身。存在是特性,意识是鉴明。存在是存在着的。每个问题都有两面,一面是正确,一面是错误,夹在对与错中间的则是邪恶。
2006年,好莱坞明星安吉妮亚·朱莉爆出希望出演即将拍摄的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并自称是安·兰德(Ayn Rand,1905-1982)的粉丝,还希望男友布莱恩·匹特出演男主角,顿时吸引了不少眼球,也使得这部在半个世纪前出版的小说又一次回到了公众的视线之中,2007年,这条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影片《阿特拉斯耸耸肩》最后确定的男、女主角为布莱恩·匹特、安吉妮亚·朱莉。
对于所有发现了《源泉》,并且就进一步扩展它的思想向我提出许多问题的读者们,我想说,我是在这部小说中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源泉》只是《耸肩的阿特拉斯神》的序曲而已。
—— 安· 兰德
我是个年轻人 我心情不太好 豆瓣
Naive. Super
7.4 (96 个评分) 作者: (挪威)阿澜·卢 译者: 宁蒙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1
◆北欧头号畅销小说,挪威版《麦田守望者》
◆被无数读者津津乐道20年,风靡全球35国
◆出版后被天天向上,十点读书,新世相等媒体争相推荐,“丧”文学风靡全国。
◆恰到好处的天真,毫不做作的幽默,诗意迷漫的人生哲学
◆《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制作团队倾力奉献。二十周年修订全新译文,超人气插画师卤猫绘制新封面。特种纸双封精装,精美异常。
内容简介:
我25岁,读着一个硕士,我被时间、空间、意义这些事情烦扰着。
我知道的东西多得难以置信,
我知道名字,年份。数以百计。
我知道谁第一个上的珠穆朗玛峰,
我知道谁导演了那些美国最蹩脚的肥皂剧,
我知道当空气遇到机翼时,会在机翼上表面形成低气压,就是这玩意儿让飞机飞了起来。
我知道亚里士多德讲的话是啥意思。
我知道时间在太阳上会走得慢一点,
我知道的实在太多了。
我拿他们干吗呢?
我当然可以去参加“杰帕迪只是竞赛”,奖品是希腊游。
双人的。但是我没有女朋友。我只能一个人去。
但是我去希腊干什么呢?没有理由相信我在那儿会更开心。
要是我能有一种非常靠谱的感觉,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那该多好。
寻羊冒险记 豆瓣
羊をめぐる冒険
8.4 (62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一头控制全日本的超能力羊失踪了,它的宿主、黑社会头子命在旦夕。潦倒的东京青年职员无意中得到羊的照片,不料就此成了黑社会的胁迫对象,携着女友踏上了寻羊冒险之旅。在北海道的雪山绝地,他终于到了照片的拍摄者——不,那只是其阴魂,因为这位绰号“鼠”的朋友,已经与那罪恶之源同归于尽了。
《寻羊冒险记》是村上春树继处女作《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珠游戏》后的第三部小说,与上述两部作品构成“我与鼠”系列三部曲。《寻羊冒险记》是第三部,用现实与虚幻交织的奇特之笔,打开了日本的新文学之门。小说极富寓言性与神话色彩,作者认为该小说的创作“顺利到最后,在恰到火候处止笔”。《寻羊冒险记》是村上的第一部够规模的长篇,村上因此获得了野间文艺新人赏。
马尔特手记 豆瓣
8.4 (16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译者: 曹元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勒内·玛丽亚·里尔克(1875—1926),20世纪最有影响的德语诗人,其作品浩瀚,题材涉及广泛,有诗歌、小说、书信、日志、传记、艺术随笔等;一生还译有大量英、法、美、俄等国的文学作品,可谓多才多艺。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小说由71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马尔特手记》系译者花费多年心血精心翻译而成,也是国内唯一的全译本。
人都是要死的 豆瓣 谷歌图书
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
8.5 (56 个评分) 作者: (法) 波伏瓦 译者: 马振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 其它标题: 人都是要死的
《人都是要死的》内容简介:中世纪时期,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并存着一百来个各自为政的小城邦,频年相互攻战,企图争雄称霸。城邦权力的建立依靠暴力和阴谋。君主们的生活骄奢淫逸,党同伐异,政权的更迭异常迅速。
公元一二七九年,雷蒙·福斯卡出身于卡尔莫那的一个贵族家庭。后来当上了该邦的君主。他努力振兴城邦,欲与当时强盛的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并驾齐驱。可是他感到人生须臾,无法在短短几十年的岁月中治理好一个国家。他盼望长生不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名老乞丐手里取得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下后以为从此可以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意大利各城邦争权夺利的结果,反而招致法国势力的入侵。
福斯卡看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命运是相通的,要励精图治真正有所作为,必须掌握一个统一的宇宙。他不惜把卡尔莫那献给疆域庞大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自己充当皇帝的谋士。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没有如愿地建立依照基督教教义行事的世界帝国,反忙于镇压各地诸侯的兴起与叛乱。兵连祸结,帝国分崩离析,基督教也分裂成新旧两派。在新发现的美洲大陆上,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贪得无厌,强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使原来庞大昌盛的印加帝国、玛雅城镇、阿兹特克民族的家园只剩下一堆废墟。福斯卡看到这种情景心灰意懒,认为统一的宇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分裂的人。一个人形成一个宇宙,他的内心是无法窥透的。一个人妄想为他人建立的幸福秩序,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一种灾难。在这些短暂、多若恒沙而又各不相干的心灵中,能不能找到可以共同依据作为真理的东西?他无法肯定。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其结果则难以预测。除此以外,人不能有其他奢望。
尔后,福斯卡与法国探险家卡利埃勘探加拿大大草原;在法国度过一七八九年革命爆发前的启蒙时期;参加一八三〇年推翻波旁王朝的群众起义;目睹一八四八年席卷欧洲、使工人阶级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革命运动。在与普通人的接触中,福斯卡逐渐明白:人生虽然短促,谁都无法避免死亡,但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潜伏着铄石流金的生命岩浆,在出生与死亡之间的生命过程中,一旦得到诱发和机遇,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一时的胜利会成为日后失败的伏笔,一时的失败也可能是日后胜利的种子。从有限的人生来看,一切成就还是具体而微的,胜利来临而失败未至的时刻人总是征服者,不管未来如何是奈何他不得的。福斯卡又看到,有了这样的信念,值得人去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为了实现这样的信念,又值得人去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一代代往下传,使人始终有爱,有恨,有微笑,有眼泪,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焚舟紀 豆瓣
Burning Your Boats
作者: Angela Carter / 安潔拉‧卡特 译者: 嚴韻 行人出版社 2005
安潔拉.卡特(Angela Carter)是英國最具獨創性的作家,2008年《時代》雜誌選為1945年以來英國最偉大50位作家第十名,有「說故事女巫」的稱號。書寫風格混雜魔 幻寫實、歌德式、女性主義,獲獎累累。除了最著名的小說創作,卡特也在《衛報》、《獨立報》發表文章,創作舞台劇劇本,也從事翻譯,是位多產的作家。 1969年旅居東京兩年,使她的作品更增添東方色彩。布克獎得主石黑一雄曾受教於她。
.
《焚舟紀》完整收錄安潔拉.卡特創作生涯中的42 篇短篇小說。1995年原輯為《焚舟紀》單冊出版,為回復閱讀理解脈絡,中文版將一冊拆回四冊,包括曾獨立出版之作品:《煙火》(1974)、《染血之 室》(1979)、《黑色維納斯》(1985),以及《美國鬼魂與舊世界奇觀》(1993),並於〈別冊〉另外收錄卡特從未出版單行本之六篇遺珠小說、著 名小說家也是卡特好友的魯西迪(Salman Rushdie)特別推薦序言,以及譯者嚴韻序言。
.
42篇精彩短篇小說依時序閱讀,可以看到卡特在創作上的企圖心:題材從童話故事到真人真事皆有,原發表場所從一般流行雜誌《時尚》(Vogue)到學術傾向的倫敦書評,顯示卡特不斷跨越各種書寫、社會分界,像是個遊走江湖的說書人,吸引各種社會階層駐足聆聽。
.
其中《染血之室》為卡特最著名的代表作,她改寫〈藍鬍子〉、〈穿靴貓〉、〈小紅帽〉等著名故事,大幅翻轉故事的指涉意義。其中〈與狼為伴〉一篇曾改編成 電影《The Company of Wolves》(1984,台譯《狼之一族》,導演Neil Jordan曾執導《夜訪吸血鬼》)。
.
-------------
.
名人推薦
.
「如利刃般的想像」——駱以軍
.
「如今讀來,寓言風格魅力依舊」——伍軒宏
.
「把現實移個位、讓正經轉了彎」——開卷好書
.
「完整認識這位小說家的誠意之作」——誠品好讀
.
「向這個陌生、強大、美麗靈魂致敬」——網路與書選書
.
「安潔拉.卡特的故事景框繞著這些發狂的、被文明技術『玩過了、傷害了,重建認知迴路並旋上發條』的女孩,項然邊高速旋轉。這套故事集絕對可以讓最事故 的小說讀者不安--一種創造力如利刃以超出你想像之陌生角度切割那些理應是熟爛題材的迷惑、驚訝與嘆息。」駱以軍(作家)
.
「對女孩而 言,男人可能是猛獸,危險、原始、充滿慾望和暴力。可是身體正在變化成長的女孩並非無法對付這些雄性動物,因為情慾是雙面刃。安潔拉.卡特告訴我們如何扭 轉局面,儘管代價可能不菲。她在女性對抗父權、發現自我的年代寫作,如今讀來,寓言風格魅力依舊,文字濃烈,描述瑰麗,氣氛夢幻,而場景往往是孤寂古堡、 危險森林、幽暗密室,那些遙遠而奇異的所在。如果熟悉女性主義奮鬥史的讀者覺得情節強烈了些,女孩應該讀讀看,才知道人獸難分。」伍軒宏(政大英語系講師)
.
「其實也不過是把現實移個位、讓正經轉了彎、使惡意世界帶點幽默、逼單調淡出驚悚進入,卡特就叫故事神奇地飛舞起來。不必然有道德 啟示,不見得邏輯合拍。卡特拔起時間活塞,放出愛唱歌的橘色公貓。將你誘拐。」賀淑瑋(清大台文所助理教授,2005開卷十大好書推薦理由)
.
「行人出版社在二○○四年推出《魔幻玩具鋪》後,今年接續編輯、出版《焚舟紀》,展現經營安潔拉.卡特這位英國後現代小說暨女性主義作家的企圖。《焚舟 紀》為卡特自一九六二至一九八一年間所創作的短篇小說全集,出版社將英文原版之厚厚鉅冊拆成一套五冊,並依寫作題材與風格,大致還原成作者分冊出版時的樣 貌。精裝的套書外殼,配以看似潑墨山水、實為寫意人體的傳統繪畫,於呼應作者奇詭的風格之餘,亦可見本地編排巧思。全書出自同一譯者統一而流暢之譯筆,是 完整認識這位小說家的誠意之作。」(2005誠品好讀推薦理由)
.
「非常感激這家出版社以這樣典緻不俗的函裝書形式,像我們介紹了這位此 間讀者或不熟悉,但絕對可以稱之為偉大的女小說家安潔拉.卡特。(有趣的是,在評選過程,我因閱讀的時間匆促草率,僅以文字風格之糜麗魔幻感受這套書,當 時屬意推薦蘇珊.桑塔格之《在美國》,反而是其他類別之三位評審熱情、極力說服以此套書為本月首選。待回家細讀後,才驚為天人,竊幸未曾因粗疏而錯失了一 次向這個陌生、強大、美麗靈魂致敬的機會。)
.
這套書裡收錄的四十二篇安潔拉.卡特(就我個人言,真像某一臨摹說故事基本功突然從天而降 的『四十二章經』)不同時期短篇,極難在此短篇幅中詳細分析。她可以迅速、精確、簡潔地調度每一則故事「立即進入」的怪異情境、修辭傳統,像奢侈的電影導 演嚴格要求的光度、顏色、氛圍、昂貴擺設。在無比寬廣的說故事地表,幾乎沒有一種二十世紀的小說素材(鏡中顛倒世界、黑暗之心、地下室手記式的青少年暴力 自懲、西部片似的向惡魔報仇的血洗場面、偶戲變成真人反噬其操縱藝師......)不印象畫派式旋轉馬車在她那一則一則的短篇故事中洶湧瞬現。那近乎向波 赫士一般博學、華麗、冷面詼諧且以鐘錶器械之精準,熟知自己的書寫位置與任一龐大文學傳統卡榫銜接的奏瓶關係,那樣的一位『純敘事人』。」駱以軍 (2005網路與書四月選書推薦理由)
.
「對安潔拉而言,童話不是童話,童話是顛覆小說的最佳文類,或讓小說回到說故事的氛圍(安潔拉在 《煙火》後記中說,『我寫的,是故事』)。《焚舟紀》也見證了小說書寫與安潔拉的小說技藝的無限可能(跨越一切邊界,打破所有禁忌)。在安潔拉的小說世界 裡,格林兄弟與莎士比亞並駕齊驅,波特萊爾(及其情婦)與愛德加.愛倫坡(及其妻子)皆成故事中人,故事可以新編,文類疆界得以打破,人獸之間相互變易, 時空錯亂記憶模糊,鏡像倒影虛虛實實(法文稱做mise en abyme),這個哥德式華麗國度堪稱繽紛瑰麗,令人目為之眩,歎為觀止。」張錦忠(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人体艺术家 豆瓣
The Body Artist
作者: 唐·德里罗 译者: 文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2 - 1
唐·德里罗编著的《人体艺术家》不是一本普通的小说。原因有两个。第一,它是唐·德里罗写的。这位年过七旬的美国后现代小说大师从不按常理出牌,他像在用文字雕刻小说,而雕出的图案常常直逼我们想象力的极限。第二,这是一个鬼故事。它甚至被称为继《螺丝在拧紧》之后最诡异的鬼故事。突然的自杀,寡居的妇人,海边的小屋,神秘的男子……而最终——就像这个有无数可能性的世界本身——所有的可能性都汇聚向一点:那就是爱,和心碎。一起来翻阅《人体艺术家》吧!
2666 豆瓣 Goodreads
8.7 (45 个评分) 作者: [智利] 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 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
《2666》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讲述了五个独立又彼此呼应的故事。第一部分,文学评论家。四位(三男一女)当代欧洲文学评论家,他们的命运因一位名叫本诺·冯·阿琴波尔迪的德国作家而联系在一起。这四位学者在各自的国家翻译、研究阿琴波尔迪,最终在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相识并成为好友,随后,一种罗曼蒂克的感情在这一女三男之间渐渐萌发……一个偶然得来的小道消息让人相信阿琴波尔迪最近忽然在墨西哥现身。于是,这四位评论家中的三位飞往墨西哥,来到一座名叫圣特莱莎的破败城市……
第二部分,阿玛尔菲塔诺。一位住在圣特莱莎的哲学教授,阿玛尔菲塔诺,正在一天天地接近神经错乱的边缘。他的妻子劳拉因为迷恋一位住在精神病院里的诗人离他而去,如今他独自和十七岁的女儿住在这个墨西哥边境的荒凉小城。有一天,他决定把一本在整理书箱时偶然发现的几何学著作悬挂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的是看一看这本抽象的数学著作“如何抵御大自然的攻击”、“如何战胜沙漠天气”,“这样风可以在书页间游走,选择它感兴趣的问题,翻动并撕下那些书页”。
第三部分,法特。一位笔名叫奥斯卡·法特的美国黑人记者出场,他就职于一家纽约的杂志,因为一场在墨西哥举行的拳击比赛被派到圣特莱莎进行采访。在这里他邂逅了一群当地的媒体人,还结识了阿玛尔菲塔诺的女儿。法特得知,这座边境城市正在受到连环谋杀案的威胁,不断有当地妇女遭到杀害、强奸,然后被弃尸野外。法特试图采访、报道这些骇人的命案,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四部分,罪行。整部小说篇幅最长,也是最为黑暗的部分。作者将圣特莱莎接连发生的杀人案血淋淋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寒而栗。作者记录了从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超过100位女性在圣特莱莎遭到谋杀的案例,警方一直未能破获这些命案,也无法阻止这些案件的继续发生……
第五部分,阿琴波尔迪。阿琴波尔迪终于现身。而他的故事要从童年讲起。这里讲述了一个出生于海边农村的孩子如何迷恋一本名叫《欧洲沿海地区的动植物》的书、如何成为一个日趋败落的庄园里的少年仆人、如何开始读小说、如何入伍走向“二战”战场、如何在战争中经历种种奇遇、如何在战后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让自己落入不得不隐姓埋名的境地、如何与发生在墨西哥的谋杀案发生联系、如何决定前往圣特莱莎……
停车暂借问 豆瓣
8.0 (27 个评分) 作者: 钟晓阳 新星出版社 2011 - 9
本书以中国东北为背景,从四十年代写到六十年代,从东北写到香港,以“妾住长城外”、“停车暂借问”、“却遗枕函泪”三部曲叙述了赵宁静一生的浪漫爱情传奇。一九八二年,《停车暂借问》先后在台港两地出版,引起轰动,名盛文坛。近三十年来,再版无数次,深受读者喜爱,已成为一代经典。
钟晓阳是“今之古人”,能用现代小说的形式包装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情思,其中尤其擅长描绘流离的哀伤。相较于决定台湾文学史发展的张爱玲的精警叙事观点,钟晓阳的叙事手法明白突显感伤的情愫。 ——文学评论家 王德威
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 豆瓣
作者: 鍾偉民 皇冠文化出版社 2002 - 7
「誰會想到一個墳坑,竟跟她的世界,她的故鄉,是那樣的接近?」也許,阿義心想:他們的相遇,不光是一樁偶然的事件;在無窮盡的宇宙,他們遇上了,突然而短暫;但痛苦,將會長留;當戰火高燒,當蒲公英萎垂,燈塔上,那點最微弱的紅光,卻還會永遠永遠,在夜海閃耀……
未来闪影 Eggplant.place 豆瓣
Flashforward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罗伯特·索耶 / Robert J. Sawyer 译者: 肖一之 漓江出版社 2012 - 1
2009年4月21日17:00,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工作者启动了有史以来能量水平最高的粒子对撞实验以寻求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在完成倒计时操控按钮被按下的一刻,意外发生了:全世界的人陷入了持续1分43秒的昏迷状态,他们的意识却未停歇,而是穿越到了21年后的未来并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实验负责人劳埃德与未婚妻美智子幸福稳定,在未来闪影中,他却看到了21年以后的自己与另一个女人相濡以沫;另一位实验负责人西奥却什么也没看到。21年后的劳埃德真的会另寻他欢吗?看不到未来闪影是不是因为根本就活不到21年后?未来是既定的不可逆转的吗?粒子对撞实验和未来闪影的发生分秒不差,这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还是仅仅是个巧合?现在,只能告诉你,昏迷之后,世界上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不二 豆瓣 Goodreads
6.3 (95 个评分) 作者: 馮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1 - 7
都是草,干,都是跟下体有关的,医生是不把人当人的,所以在动物世界里,作者没有给我们留一点尊严,
这不是最好的黄书,是一本满足一些动物欲望的动物看的书,
谁都能写这样的书,只要你还有生物属性,但是作为进化到人的您,已经没有必要和这本书动物计较了
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豆瓣
Everything Ravaged, Everything Burned
7.6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尔斯·陶尔 译者: 陶立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2009年,威尔斯•陶尔首部短篇小说集《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出版,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2010年,威尔斯•陶尔被《纽约客》入选“四十岁以下的二十位新锐作家”之一,并获得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小说奖”。
一个讲丈夫因偷情被妻子赶出家门的故事,为何在丈夫站在海 堤上把一条海参抛向大海后便没了下文?一对隔阂重重的兄弟,他们的相处怎么会在哥哥转身吃下一口腐败的麋鹿肉时就戛然而止?丈夫受前妻所托、开车去山谷接孩子与前妻的现任丈夫,这一尴尬的三人之旅,怎会结束于主人公卷入一场莫名的斗殴?一系列没有终点的故事,让人困惑,又勾起好奇。威尔斯•陶尔笔下的美国,散发着避世者、格格不入者黑暗的光辉:失败的发明者,嗜酒的梦者,不幸的父亲,不服约束的儿子……
18岁给我一个姑娘 豆瓣
7.8 (45 个评分) 作者: 冯唐 重庆出版社 2005 - 6
“我早在搬进这栋板楼之前,就听老流氓孔建国讲起过朱裳的妈妈,老流氓孔建国说朱裳的妈妈是绝代的尤物。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
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是永远。
如果我的双手抚摸朱裳的头发,我不能一柱擎天的话,我就真的老了。可是,如果我诚心正意,不用真正抱她在怀里,不用真正的抚摸,她的人远在天边,但是我的双手沾满了记忆,伸向虚空,抚摸空气,她就在我的怀里,她的头发就在我的手指之间。我在转瞬间一柱擎手,我的真阳充沛,我的气数悠长无尽。我深吸一口气,我可以抓着自己的头像气球一样飘浮到天上,身子横陈。
与冯唐的的上一部小说《万物生长》相比,《十八岁时给我一个姑娘》可以看作是其前传,主人公都叫秋水,《万物生长》写的是大学生活,《十八岁时给我一个姑娘》叙述的则是中学生活的情爱断代史。记录作者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最初接触暴力和性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