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谋杀的艺术 豆瓣
作者: 何塞·卡洛斯·索莫萨 译者: 晓玮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0
《谋杀的艺术》内容简介:在《谋杀的艺术》这个艺术现场,一切都超乎想象。这里,每件艺术作品都是活的,它们就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一块块画布,经过严格挑选,细致打磨,经由艺术家之手,成为完美画作,乃至价值不菲的藏品。男男女女受此吸引,趋之若鹜,整个欧洲也为之癫狂,他们梦想能由一位艺术家把自己打造成经典作品,这就是神秘的荷兰艺术大师布鲁诺,范•提许。
但是,大师的两部经典作品,《折花》与《怪物》先后被残忍的毁掉了,范•提许基金会的保安部全面出动,寻踪觅迹,他们最终意识到,凶手是一个极善运用化学制剂改变自己容貌的“艺术家”。大师2006年最重大的“伦勃朗展”开展在即,传闻凶手会再次出动。
A Game of Thrones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Spectra 1996 - 8
First volume of a brilliant new fantasy trilogy: the most powerful, original and absorbing new epic since Stephen Donaldson's Chronicles of Thomas Covenant. The first volume of George R R Martin's glorious high fantasy tells the tragic story of treachery, greed and war that threatens the unity of the Seven Kingdoms south of the Wall. Martin unfolds with astonishing skill a tale of truly epic dimensions, thronged with memorable characters, a story of treachery and ambition, love and magic. Set in a fabulous world scarred by battle and catastrophe over 8000 years of recorded history, it tells of the deeds of men and women locked in the deadliest of conflicts and the terrible legacy they will leave their children. In the game of thrones, you win or you die. And in the bitter-cold, unliving lands beyond the Wall, a terrible winter gathers and the others -- the undead, the neverborn, wildlings to whom the threat of the sword is nothing -- make ready to descend on the realms of men. A Game of Thrones begins the most imaginative, ambitious and compelling fantasy epic since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ronged with memorable characters, it unfolds with astonishing skill a tale of truly epic dimensions. There have been many pretenders to the throne of Tolkien: now at last he has a true heir.
末日酒店 豆瓣
作者: 黃碧雲 大田出版社 2011 - 8
蘇偉貞說:「黃碧雲調度筆下的鬥牛士、揚起、刺殺及Flamenco舞排、試、唸、停頓、轉身、擊掌。找出音調。其實我早知道,這樣一名小說家,不管沉默多久,都會繼續寫下去。」
他們都已經忘記我了,和那間107 號房間。
從酒店大堂進去,上樓梯,穿過長廊,轉進去,穿過小庭院,轉入走廊,再穿過另一個小庭園,這一個有噴泉,有小魔鬼淡藍瓷像,上樓梯,走廊盡處,再轉,這裡已經非常沉黑,白天都要開燈。那一個房間在角落的角落,他們上了鎖。
當初還很光亮,酒店開張的時候,葡國人還在澳門,男子穿一套早晨禮服來參加酒會,女子都露著肩背,執一把珠貝扇,戴粉紅翠綠羽毛的大草帽,不見臉孔,只見耳環和嘴唇。很熱,酒店的經理嘉比奧鼻子好尖,掛了一滴一滴的汗。
嘉比奧那年二十七歲,來到馬交奧已經,他說,我覺得已經一生了……
三體 Ⅱ 豆瓣
8.8 (24 个评分) 作者: 劉慈欣 貓頭鷹出版社 2011 - 4
◆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壇最值得注意的作家——劉慈欣,最暢銷系列作推出續集!
◆《三體》想像奇詭,氣勢磅礴,寄托深遠,堪稱百年中文科幻小説的首選。—―王德威
二○○六年,《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連載,引起熱烈迴響;二○一○年,《三體Ⅲ:死神永生》在中國上市,首刷十萬本,甫上市立即銷售一空、緊急再刷。在台灣,《三體》第一部尚未出版,試讀迴響踴躍,也在批踢踢形成「洗版」現象。「三體」不但是華文科幻的最熱話題,劉慈欣更成為第一個被好萊塢買下電影改編權的華文科幻作家!
劉慈欣在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擁護者,王德威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文壇最值得注意的作家」。《三體》系列所展現的開闊格局,將華文科幻帶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劉慈欣之於科幻,如同金庸之於武俠,都將類型小說寫出了迥異於以往的恢弘格局。他筆下的許多人物角色,也深植書迷心中,令人神往。
【精彩內容】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智子鎖死了地球的基礎科學,監視所有人的一言一行。龐大的三體艦隊向地球飛來,地球也建立了太空軍,建設宇宙軍備準備迎戰。
為了對抗三體文明對地球進行的封鎖與監視,地球挑出四個人,執行「面壁計畫」。面壁者一生都必須孤寂地思索戰略,他們不能向任何人洩露這些行動的動機,卻能動用地球最多的資源,進行各種配置。三體文明與地球三體組織,也挑選出「破壁人」,一一譯解面壁人的戰略。
面壁者無法與人溝通的悲哀隨著冬眠技術發達,持續了數個世紀,直到有個人向蒼穹下了一道咒語,地球與三體文明之間的局勢,終於出現大逆轉……
三體系列:《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
【專業推薦】
◎ 美國衛斯理學院東亞系教授 宋明煒
【好評推薦】
◎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王德威
◎ 香港科幻會會長 李偉才
2011年9月17日 已读
花了两晚上看完,比三体1出色了不少。但是部分情节还是很明显的看出作者的想象力受到了“地球人”思维定式的限制。
中国 小说 科幻
别的声音,别的房间 豆瓣
Other Voices, Other Rooms
7.9 (2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 李践 / 陈星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2
本书是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23岁时的代表作,带有自传性质,围绕着一名少年寻找自我的历程展开各方面的议论,对孤独、恐惧、爱情、寻根、成长等主题进行了探索。这是一部美国南方哥特式小说,诗意、奇特而复杂,其中充满了比喻和象征,是有声有色的文字游戏:华丽、璀璨,大胆地炫耀写作技巧,具有鲜明的实验性。作者将其思想用半隐秘的语言流动式地环环相扣地表达出来,显示了其对语言惊人的驾驭能力,被誉为“20世纪中期文学的试金石”。
蒂凡尼的早餐 豆瓣
Breakfast at Tiffany's
8.3 (5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杜鲁门·卡波特 译者: 董乐山 / 朱子仪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10
清晨时分,纽约第五大街上空无一人,穿着黑色晚礼服,颈上挂着假珠宝项链,打扮入时的霍莉·戈莱特丽独自伫立在蒂梵尼珠宝店前,脸颊紧贴着橱窗,手中拎着一个牛皮纸袋,边吃着袋里可颂面包、喝着热咖啡,边以艳羡的目光,观望着蒂梵尼店中的一切……然而,霍莉心中真正“想”吃的,不是什么早餐,而是晋身蒂梵尼所影射的上流社会。霍莉这位外貌清秀俏丽的年轻女子,为了金钱,也为了完成她十四岁以来的梦想---和最爱的哥哥佛雷德一起到墨西哥牧马,她整日追逐名利,周旋在众多英俊的富豪巨子、政界名流之间,成了红牌交际花。为了赚取一小时五十美元的交际费,她甚至不惜到监狱与黑手党老大“社交”,直到某日楼下搬来一位言谈举止温文儒雅的男士。他本名为保罗·瓦杰克,梦想有朝一日成为大作家,却仰赖有钱女人的“馈赠”维生。
两人同是拜金主义者,有趣的是,随着两人之间逐步的交往,彼此的距离就拉进了一点,而内心世界也多解放了一些,慢慢地,两个人萌生了一段相知相惜的情愫……坠入爱河的保罗·瓦杰克,洗心革面,不再做午夜牛郎,并向霍莉表露了爱意,霍莉却宣布巴西富豪追求她的消息。不久,霍莉邀请保罗共进早餐,并亲自下厨。从未做过料理的霍莉,边听着葡萄牙语,边在脸盆大的沙拉碗中,堆放了满满的莴苣,随兴地淋上橄榄油与红醋,接着,颇有韵律感地拌匀三者。
保罗向霍莉求婚,霍莉却顾左右而言他,自冰箱取出一瓶红酒,说她将和巴西人贺西结婚,虽然事实上,贺西尚未向她求婚。保罗再度向她求婚,她又说她准备了“墨雷”调味的鸡肉沙拉。压力锅这时扑扑作响,等到霍莉趋身向前想熄火时,只听到一声爆炸声,鸡肉与汤汁飞溅四处,霍莉情急之下紧抱保罗。即将远走巴西的霍莉,着手开始学习葡萄牙文,另一方面学习做拉丁美洲的菜肴。这道失败的“墨雷辣酱鸡肉沙拉”,似乎预言了她的美梦──建造一座巴西农场,当有钱的巴西家庭主妇──终将如泡沫般瞬间幻灭。然而,这顿高潮迭起的早餐,最终如何收场?
保罗·瓦杰克绝望之际,却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使得两人之间的恋情因祸得福。警方以涉嫌贩毒之名逮捕了霍莉。最后,霍莉戴着保罗送给她刻着蒂梵尼字样的戒指,怀抱着失而复得的小猫---或是她失去的浪漫天真,与保罗相拥于倾盆大雨中。毕竟!世间还有什么比和相爱的人,相拥一起吃顿“爱情早餐”,来得更甜蜜幸福的奢侈呢?
《蒂凡尼的早餐》的出版,有如一道亮丽的闪电划向战后的美利坚,引起巨大轰动,美丽的女主人公和风流倜傥的作者,立刻双双成为文坛的宠儿。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7项奥斯卡大奖,奥黛丽·赫本深植人心的完美形象将影片推上了影史经典,多年来魅力不减,始终让人众津津乐道。
这本书除卡波特的代表作《蒂凡尼的早餐》外,还收入了最新发现的遗作《夏日十字路口》。
波多里诺 豆瓣
Baudolino
9.0 (35 个评分) 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译者: 杨孟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主教奥托在临终前对波多里诺说:“你记得祭司王约翰的王国吧?只有在寻找到他的情况之下,神圣旗帜才能越过拜占庭和耶路撒冷。.如果你没有得到关于这个王国的其它消息,就用编造的方式……”,于是身为赤髯腓特烈义子的波多里诺开始与他的朋友们开始捏造祭司王约翰向腓特烈致敬与邀请的信函,而最终目的是要向世人说明,连遥远的异教徒都愿意向腓特烈臣服,因此腓特烈才是当时欧洲真正的、凌驾于罗马教皇与拜占庭皇帝之上的惟一统治者。然而有趣的是,大骗子波多里诺最后居然被拜占庭教士左西摩骗走了信件的内容,后果是出现了不同版本的祭司王约翰所写的信件,而来源则是拜占庭皇帝与教皇。
于是,为了证明只有腓特烈才是真正的祭司王约翰所要致敬的对象,波多里诺又想到新招:伪造圣物「葛拉达」,而他的剧本则是让腓特烈亲身前往东方,然后宣称他见到了祭司,将这个所谓的圣物交给祭司,以赢得他的尊敬,使其成为神圣世界的真正共主。原来,这才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真正目的!
当然了,一如历史告诉我们的,腓特烈最后溺死在河流中,然而波多里诺与朋友(与他一起伪造信件的那群朋友)一行人仍决定继续向东方出发寻找祭司王国,开始了犹如山海经、辛巴达历险那般不可思议的奇妙经验……
那幺这个神圣的圣物,耶稣所使用的圣杯,最后使得与波多里诺共同冒险犯难的朋友反目成仇的「葛拉达」到底长什幺样子?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人知道,既然如此,「葛拉达」最后由波多里诺发现也就不奇怪了,原来它不过是波多里诺的生父——一个意大利乡村老农夫临终前使用的寻常木碗!
水泥花园 豆瓣
The Cement Garden
8.2 (2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冯涛 新星出版社 2007 - 6
《水泥花园》(The Cement Garden)最初发表于1975年,是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最受赞誉、亦是受到最多评论关注和阐释的作品之一。该作品于1993年由著名编剧、导演安德鲁·伯金(Andrew Birkin)搬上大银幕,荣获第43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水泥花园》其实是个很单纯的故事,由“我”——一个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十五岁少年杰克,絮絮叨叨地讲述出来,只不过这个故事以世俗的眼光看来确有些耸人听闻。父母的相继离世,使四个孩子——朱莉、杰克、苏和汤姆在广阔的天地里如同囚徒,被困在水泥花园中,成为了孤岛上的幸存者。他们相依为命,在与世隔绝的世界里诠释着父亲、母亲、兄妹、儿女的常规伦理以及超越伦常、“惊世骇俗”却又合乎情理的故事。
西夏旅馆 豆瓣
6.4 (21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骆以军 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耗时四年倾力书写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疯癫、妖艳、镜中幻城的恶魔之书
王安忆 莫言 梁文道 戴立忍 桂纶镁 跨界鼎力推荐
《西夏旅馆》是台湾中生代小说家骆以军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作者写作期间曾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最终耗时四年,倾力写就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疯癫、妖艳之书。
2010年,《西夏旅馆》荣获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首奖,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颁奖词中如此陈述:《西夏旅馆》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空间符号,写出一部关于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传奇故事。骆以军糅合私密告白与国族叙事,魔幻现实与情欲臆想,黑色幽默与感伤格调,铺陈现代中国经验最复杂的面貌。全书试探文学想象的禁区、人间伦理关系的极限,尤其值得瞩目。《西夏旅馆》文字华丽,结构繁复,意象奇诡,寄托深远,为新世纪华文小说所仅见。
本书获奖记录: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2008 《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2009 台湾文学奖小说金典奖
2009 第33届“金鼎奖”图书类最佳著作人奖
2010 第3届“红楼梦奖”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
推荐语:
骆以军是最近台湾十多年来最了不起、最有创造力的一位作家,而且甚至是整个华文世界里面最有重量的作家之一。……《西夏旅馆》在骆以军怪异、绚丽、有点色情意味的笔下,透露了外省第二代的漂流经验。
——王德威
这不是一部易懂的小说,但它是骆以军语言技艺的大成,更有可能是华文小说的新路碑。若要我用一句话去总结,我只能勉强地说:“西夏”在骆以军笔下成了一切历史中曾经灿烂登场却又终归灰灭的记忆之象征,“旅馆”乃是容纳无穷故事但又不可一一说完的迷宫装置,其奇诡复杂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是台湾中生代作家对小说提出的疑问和挑战,大陆这边又有哪一个同代人愿意去接应回答?
——梁文道
骆以军是个蛮横的蠢孩子,他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把现有的时空砸个稀巴烂,再把齑粉般的碎片凑起来,搭一个莫须有的新时空,好歹拼成个四不像,却找不到进去的路径。正彷徨着,忽然蹈入一扇门,又陌生又熟悉,既不是砸烂的那一个,也不是新凑的这一个,而是第三个,叫做“西夏旅馆”。
——王安忆
这是一部庞杂的书,也是一部匠心独运的书。这是一部琐碎的写实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象征之书。这是一部让读者望之却步的书,也是一部让读者手不释卷的书。
——莫言
长辈不在的时候,我们都称骆以军为台湾文坛一哥,六〇以降第一人。
——戴立忍
作家翻箱倒柜将一幕幕荒谬乖离的末世景象以无比温柔的笔触结印。自脱稿那日, 便注定是一部跨世纪、 跨古今与两岸的文学巨著。
——桂纶镁
百年孤独 Goodreads 豆瓣
Cien años de soledad
9.5 (1036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范晔 南海出版公司 2011 - 6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世界级文学大师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凭借《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
2011年8月8日 已读
虽然几年前已经读过一次,但还是用了两天时间读完。很多情节已经记不清了。
小说 魔幻
阿弗小传 豆瓣
Flush:A Biography
7.6 (5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周丽华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实物参见: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56831809/
===========
《阿弗小传》是二十世纪英国大 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一本难得的谐趣之作。
阿弗是维多利亚时代女诗人勃郎宁夫人的一条小狗,陪伴了她缠绵病榻的年月,最近距离地见证了她与大诗人勃郎宁的相识相恋,并参与了他们的私奔,从阴郁湿冷的英国伦敦来到了阳光明媚的意大利乡间,开始了自由自在的美妙生活。
本书是阿弗的传记,透过一条小狗的视角,再现了桂冠诗人夫妇的浪漫爱情传奇和宇宙中不同生命形式间的神秘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沉闷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伍尔芙最为关注的女性主义、现代主义主题在其中也时有巧妙表达。
与作者其他晦涩朦胧的实验作品相比,这部小说手法相对传统,视角独特,语言诙谐机智,是一本有趣而深刻的小书。
===========
《阿弗小传》动物保护主义者,特别是爱狗一族的“必读书”;而文学青年、作家或社会史学者也不妨一读,或添趣致,或有裨益。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主编
受勃朗宁夫人的情书和一首小诗激发而作的小狗阿弗的传记,是伍尔芙当年最畅销的作品。在《阿弗小传》里,她附身于小动物,阿弗就是毛绒版的伍尔芙。
——《卫报》
《阿弗小传》是伍尔夫作品中的一个异数,不同于她那些严肃的现代主义意识流小说,写得诙谐生动,浅显易懂。《阿弗小传》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另类,为狗立传,人眼看狗、狗眼看人,角度特别,令人拍案叫绝。
——马凌,学者
《阿弗小传》和《奥兰多》一样,治愈了我的伍尔芙阅读恐惧症,它展现了她最幽默的一面,又兼具其他严肃作品的深度,是阅读伍尔芙的最佳入门之书。如果你第一本读到的是《海浪》,很快会发现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被冲到了文学的哪片海滩上。
——dovegreyreader scribbles,美国著名独立书评博客
刀锋 豆瓣 Goodreads
The Razor's Edge
8.8 (315 个评分) 作者: [英]毛姆 译者: 周煦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刀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
小说写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军队里,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去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拉里开始了他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豆瓣 Goodreads
7.7 (471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 - 9
所谓“公路小说”就是以路途为载体反应人生观,现实观的小说。

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韩寒新书的出版将会在中国创造一个历史事件,文章开头“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用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就此问世。
都柏林人 豆瓣 Goodreads
Dubliners
8.8 (121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译者: 王逢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9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诗人。1882年2月2日出生于都柏林,1941年1月13日卒于瑞士苏黎世。他是意识流文学的开山鼻祖,其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他一生颠沛流离,辗转于的里雅斯特、罗马、巴黎等地,多以教授英语和为报刊撰稿糊口,又饱受眼疾折磨,到晚年几乎完全失明。但他对文学矢志不渝,勤奋写作,终成一代巨匠。《都柏林人》是詹姆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称得上20世纪整个西方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集了。1914年出版,置景于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一个片刻一群人,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是上上之品。
遥望 豆瓣
Divisadero
7.2 (12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张芸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0
有时,我躺在你的臂弯,你问我,希望自己身处哪个历史时刻。我会说,巴黎,科莱特去世的那个星期……巴黎,一九五四年八月三日。几天后,在为她举行的国葬上,一千枝百合将摆在她墓前,我愿置身其中,走过那条林荫道,两边是湿漉漉的柠檬树,然后驻足在巴黎皇宫她住的二楼公寓楼下。如科莱特这样的故人,他们的故事充盈我心。她是一位作家,曾评价自己唯一的优点是自我怀疑。
尼采说,“我们拥有艺术,所以不会被真相击垮。”一个事件的原貌,永无终结。库珀的故事和我妹妹的人生版图,永远令我魂萦梦牵。午夜过后,每当电话铃声响起,我提起话筒,幻想他们可能突然出现。我期待听到库珀的声音,或是克莱尔自报姓名前的深呼吸。
因为我已把自己和过去的那个“我”剥离开来,不再是那个和他们在一起的我。那时,我的名字叫安娜。
Modesty Blaise 豆瓣
作者: Peter O'Donnell Titan Books 2006 - 11
The dark underworld of espionage and crime is lit up by the fatal charms of the gorgeous Modesty Blaise — high priestess of pulp crime and goddess of cult thrillers!
Modesty Blaise has a close encounter in Take Me To Your Leader; Modesty and her friend, Willie Garvin, must save a young girl and her family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The Highland Witch; and in Cry Wolf, Sir Gerald Tarrant tries to hoodwink the duo with a false kidnapping... but all hell breaks loose when a real kidnapper strikes!
Featuring brand new story introductions by Modesty creator Peter O'Donnell, plus a very rare interview with O'Donnell, this latest addition to the Modesty Blaise library is not to be missed!
海边的卡夫卡 豆瓣 谷歌图书
海辺のカフカ
8.5 (149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7 其它标题: 海边的卡夫卡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自称名叫田村卡夫卡——作者始终未交代其真名——的少年。他在十五岁生日前夜独自离家出走,乘坐夜行长途巴士远赴四国。出走的原因是为了逃避父亲所作的比俄底浦斯王还要可怕的预言:尔将弑父,将与尔母、尔姐交合。卡夫卡四岁时,母亲突然失踪,带走了比卡夫卡年长四岁、其实是田村家养女的姐姐,不知何故却将亲生儿子抛弃。他从未见过母亲的照片,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仿佛是运命在冥冥之中引导,他偶然来到某私立图书馆,遂栖身于此。馆长佐伯女士是位四十多岁气质高雅的美妇,有着波澜曲折的神秘身世。卡夫卡疑心她是自己的生母,佐伯却对此不置可否。卡夫卡恋上了佐伯,并与之发生肉体关系。小说还另设一条副线,副线的主角是老人中田,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从此丧失了记忆,将学过的知识完全忘记,甚至不会认字计数,却获得了与猫对话的神秘能力。中田在神智失控的情况下杀死了一个自称焦尼·沃卡(Johnny Walker)、打扮得酷似那著名威士忌酒商标上所画的英国绅士的狂人,一路搭车也来到此地。小说共分49章,奇数章基本上用写实手法讲述卡夫卡的故事,偶数章则用魔幻手法展现中田的奇遇。两种手法交互使用,编织出极富强烈虚构色彩的、奇幻诡诘的现代寓言。佐伯是将这两个故事联结为一体的结合点,而弑父的预言似乎最终也未能避免,因为狂人焦尼·沃卡居然是卡夫卡生父乔装改扮的,真正的凶手也并非中田……
搏击俱乐部 豆瓣
Fight Club
8.6 (79 个评分) 作者: [美] 恰克·帕拉尼克 译者: 冯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 7
《搏击俱乐部》:一个美国年轻白领为了克服自己的失眠症,参加了许多心理治疗小组,却没有丝毫改善,直到他遇见泰勒•德顿,一个充满野性的肥皂制造商。为了应对生活的空虚,他俩建立了一个地下组织——搏击俱乐部,宣泄朝九晚五工作的压抑与无奈,谁知这个组织得到了年轻人的热烈欢迎,以异乎寻常的势头发展开来。年轻白领发现这个自己一手创建的组织已经非常难以控制,泰勒•德顿的身份也很令人怀疑,他必须要采取行动……
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自选集 豆瓣
8.4 (37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蒙德·卡佛 译者: 汤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 9
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说和诗为主。这本自选集几乎包括了卡佛所有最重要的短篇小说,被誉为是“最卡佛”的卡佛小说集。本书总结了卡佛的写作生涯,见证了他堪比海明威、韦尔蒂、塞林格、契佛等当代美国名家的文学成就……这部自选集是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