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yun - 标记
Tulsa 豆瓣
作者: Larry Clark Grove Press 2000 - 11
When it first appeared in 1971, Larry Clark's groundbreaking book Tulsa sparked immediate controversy across the nation. Its graphic depictions of sex, violence, and drug abuse in the youth culture of Oklahoma were acclaimed by critics for stripping bare the myth that Middle America had been immune to the social convulsions that rocked America in the 1960s. The raw, haunting images taken in 1963, 1968, and 1971 document a youth culture progressively overwhelmed by self-destruction -- and are as moving and disturbing today as when they first appeared.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a limited paperback version and republished in 1983 as a limited hardcover edition commissioned by the author, rare-book dealers sell copies of this book for more than a thousand dollars. Now in both hardcover and paperback editions from Grove Press, this seminal work of photographic art and social history is once again available to the general public.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Steve McCurry 豆瓣
作者: Anthony Bannon Phaidon Press 2005 - 7
Born in Philadelphia, Steve McCurry studied history and cinematography at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before working as a freelance photographer in India.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evocative colour photography, which has captured stories of human experience that, in the finest documentary tradition, cross boundarie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His career was launched when he crossed the Pakistan border into rebel-controlled Afghanistan just before the Russian invasion to take the first pictures of the conflict. Since then many of McCurry's images have become modern icons. A high point of his career was the rediscovery of an unidentified Afghan refugee girl, which many have described as the most recognizable photograph in the world today. His coverage won him the Robert Capa Gold Medal for Best Photographic Reporting from Abroad, an award dedicated to photographers exhibiting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enterprise. McCurry has covered many areas of international and civil conflict, including the Iran-Iraq war, Beirut and the Gulf War. But his travels have also taken him to southeast Asia and the spiritual temples of Angkor Wat and Cambodia, made known to many through his memorable images for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to agency Magnum Photos since 1986, he is the recipient of numerous awards including Magazin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awarded by the National Press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This was awarded in the same year in which he won an unprecedented four first prizes in the World Press Photo Contest. He has won the Olivier Rebbot Memorial Award twice. This monograph on McCurry follows a chronological order, identifying major themes and examining key works; a beautifully produced, affordable introduction to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s in photography today.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化石 豆瓣
作者: (英)沃克 译者: 谷祖纲 / 李小波 2003 - 3
《自然珍藏图鉴丛书》内容详实、精确,生动地展现了奇妙的自然生态。每册都有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和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的描述,装帧精美,使用方便,就介包罗万象的自然博物馆,是读者学习、了解各类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理想读物。
权威性的内容、清晰的照片及系统的编排,使本书成为较全面、精解,并具有欣赏价值的化石图鉴工具书。书中收录世界上500多种化石,配有1500余幅彩色照片,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化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本书对收录的每一种化石均有详细的论述,色彩绚丽的照片将每种化石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
本书向化石爱好者介绍了化石的概念、分类、收集化石的方式,并对如何鉴定化石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书后附有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米开朗琪罗传 豆瓣 Goodreads
Vie de Michel-Ange
作者: [法] 罗曼·罗兰 译者: 傅雷 三联书店 1999 - 8
本书系罗曼.罗兰名著,亦是傅译五大传记之一,与《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世称“三大英雄传”。罗曼.罗兰所谓英雄,并非以思想或武力称雄者,只不过是能够倾心为公众服务的“人类的忠仆”。他着重描述伟大的天才如何在人类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创作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毕生的精力。今将这一传记名著配以插图百五十余帧,图文并彰,以飨广大艺术爱好者。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莫奈画传 豆瓣
作者: 张建哲 2004 - 3
莫奈于1840年10月14日生于巴黎,一度随父亲居住在海边小城阿弗尔做杂货买卖,自幼就厌恶学校,视为“监狱”,像个流浪汉成天流连在海边。他说:“我愿永远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涛之巅。”他喜欢画画,15岁画的画就已挂在布丹的画框店展出,并得到布丹的忠告:“当场直接画下来的任何东西往往是有一种你不能再在画室里找到的力量和用笔的生动性。”布丹的忠告渗透了莫奈的灵魂,成为他终生追求的画旨:“我想在最易消逝的效果前表达我的印象。”在他19岁时来到巴黎,父亲希望他进美术学院受教于著名画家,而他的叛逆性使他拒绝学院派教育而流连于各种画展,并和一些反学院派的青年画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莫奈没有逃避兵役,他被编入非洲军团在阿尔及利亚度过了虽极为艰苦,但对青年画家来说是美好的两年,因病被父亲赎回法国,又在家乡阿弗尔海滩作画了,在这里结识了热爱大自然的画家琼坎。莫奈说:“从那时候起,他成为我真正的老师,他完成我眼睛观察事物的教育。”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库尔贝 豆瓣
作者: 何政广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是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19世纪法国画坛掀起轩然大波,最受瞩目的一件事是1855年世界博览会。他专心为展览而作的两幅大画《画室》和《奥尔南的葬礼》被否决,于是他在会场对面搭起展览棚,博览会开幕同时举行对抗性的命名为“写实主义——库尔贝绘画四十幅个展”,并在展览目录上发表他的主张:“我研究古人和今人的艺术,我不希望模仿任何一方。像我所见到的那样,如实地表现出我这个时代的风俗、理想和形貌,——创造活的艺术,这就是我的目的。”这段文字后来就成为法国写实主义绘画的宣言。库尔贝出身于法国东部奥尔南农村的富裕农场家庭。初在贝桑松学法律,后来利用晚间到美术学校学画。1839年到巴黎专攻绘画,并埋头临摹研究罗浮宫名画。库尔贝创作全盛时期正值1848年2月革命,社会的进步思想活跃,他和同时代文学家福楼拜、左拉一样,把注意力放在社会生活观察上,因此画出《碎石工》、《奥尔南的葬礼》、《筛谷者》、《画家的画室》等名作,热情歌颂劳动者,在法国画坛上独树一帜。尤其是《画家的画室》,一个现实的寓意,概括了他七年艺术生活,宽大的室内聚焦法国社会上下中阶层各种职业者,他们没有必然关联,却有一定寓意,是库尔贝的重要代表作。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花卉圣经 豆瓣
The Bible of Flowers
8.0 (9 个评分) 作者: [荷] 斯奥道勒斯·克拉迪斯 / [英] 约瑟夫-达顿·胡克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6
这本花卉图谱,是从16世纪试图再现伊甸的“主教花园”和刚发现的美洲大陆的新奇花卉,到19世纪末在喜玛拉雅山上的冒险收集,本书的179幅花卉图谱,选自数十本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图谱画集,这些西方“地理大发现”中激动人心的物种记录,每一幅都是由300多年来最杰出的花卉画家精心绘制而成,本书所选的这些制作精美、描绘生动的花卉图谱,不仅是对各种新奇物种的系统整理和形象再现,更在其一丝不苟的不动声色中,记录了16世纪以来西方“发现世界”的狂喜。
其每张图片,都已以数十种语言,数百种版本连续三百年流布世界各地。这些作品,代表着植物图谱绘画专业的最高水准,至今未被超越。
这本书是人类最有活力的时期,蓬勃发展的科学、无穷探索和冒险精神所催生的产物。它包含着科学的专业精神和神圣之受,融最虔诚思想和高最超技艺于一体而再现世间的神奇美丽。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金银玉石卷 豆瓣
作者: 王世昌 / 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 1999 - 4
本书收录的珍贵文物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迄1840年鸦片战争。精选中国大陆已发表的、可移动的藏品中著名的、有代表性的(照顾到文物的朝代、地区、民族的特点和类别)文物。
本书共收各类文物5500余件(条),插图5500余幅。分别编为陶瓷器、青铜器、金银玉石器、书画四卷。本卷为金银玉石器卷,共收1466件(条),插图1466幅。
本书所收文物按其质地、性质分类,共分石器、铜器、陶器、瓷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石刻、甲骨简牍、印玺、牙骨器、料器、漆木器、砖瓦、织绣、货币、绘画、法书、文献、拓片、其他(  如文房用品、成扇、钟表、景泰蓝、皮革等),共21类。
本书以文物名称作辞目,各类文物均分别按年代或朝代前后顺序排列。
本书的条目释文一般包括文物的品名、年代、质地、尺寸、重量、制作特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出土地点、传世经过和收藏单位等内容。
本书释文中使用的若干专门名词和一作者小作者小传等,为便于读者了解,在附录中酌加解释。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交会的空间 豆瓣
作者: 鲁仲连 2003 - 11
文化的源起与传承,肇始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倾听与观察;酝醉于人类彼此间的合群与关照;形成于人类生活的体验与创新;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前瞻未来。赞美、崇拜、高谈、阔论,文化梦想的不断演绎流传!在揄扬的文明祭坛前燃起圣火;循着人类心智活动的踪迹;于潜藏的集体意识中为您捕捉旖旎华灿的艺术风华和交相辉映,悲怆浪漫的历史岁月!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博物馆实际上就是这个国家、这个地区、这个城市的眼睛,它可以点亮人们的心灵之灯。去巴黎,您会不去卢浮宫?游伦敦,您多半会走进大英博物馆。在拜占庭精神的沐浴中,在艺术中呼吸,感受理性的光芒、自由的张力(《艺术平台系列》)……这一切,都会让您的想象在图片与文字之间无边蔓延,这是我们的努力所在:与您一起来一次艺术之旅!而且,在那一天,当您准备妥当、整装待发时,她还可以充当您行程的完全指南。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希腊的诞生――灿烂的古典文明 豆瓣
作者: (法)Pierre Leveaue 译者: 王鹏 / 陈祚敏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 11
公元2000年左右,希腊人的祖先首次踏上希腊这片土地。经过几个世纪的动乱,破 坏与灾难,壁垒庄严的宫殿和富丽堂皇的陵墓,相继拔地而起。此后数百年,百业凋敝,田 园荒芜……。无论是民主,还是专制,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无论是数学,还是史学,这 一切都来自希腊人。大诗人荷马、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政治家伯里克利 、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赫克力士、尤里西斯和雅典娜――众多的英雄豪 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希腊历史画卷。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马雅古城 豆瓣
作者: (法)Claude Baude 译者: 马振聘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8 - 11
湮没的城,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连城的名字,也被遗忘了好几个世纪。马雅人的城曾 经辉煌一时,却在9世纪惨遭饥荒与战争蹂躏。将近十个世纪以后,迷路的旅行家跌跌撞撞 ,走进了雕栏玉砌的高台……是什么样的手,创造了这些雄伟的建筑?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 间里,在森林中不断发现新的废墟。但马雅之谜反而更加扑朔迷离。人们开始认真地研究: 摄影、翻模、发掘……近几十年来,湮没的城市及其住民四周笼罩的迷雾,终于渐渐驱散。 �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新古典主义旗手 豆瓣
作者: 何政广 2000
《大卫:新古典主义旗手》:大卫是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发言人。他在大革命与帝国期间支配法国艺术,致力于大革命之政治与艺术的罕有的结合。法国大革命促进对历史的兴趣及英雄题材的画,法国革命者喜欢把自己看做再生的希腊人的罗马人,绘画也反映出对罗马宏伟的爱好。这种新古典主义风格最重要的画家就是大卫。大卫喜欢描绘的题材是古代的传说历史,使用和古代精神符合的技巧表现出来。他极注重古代艺术的形式节奏,即使表现一种强烈情感,也用了极其冷静与均整的手法,素描精确 ,轮廓秀美,但却充满娴静与孤冷的情调。大卫最著名的绘画有《拿破仑的加冕礼》、《荷拉斯兄弟的誓言》、《马拉之死》等。由于做了拿破仑一世的宫廷画家,也留下拿破仑画像。《大卫:新古典主义旗手》收录大卫一生重要代表作及艺术生涯概述,读者可从中体会他的新古典主义美学所强调的高贵的单纯和静谧的伟大。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英国风景画大师 豆瓣
作者: 何政广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英国风景画大师——康斯太布尔,在美术史上算是个相当特殊的画家,从不属于任何画派,也不遵照任何既定的法则去创作,自始至终都坚持风景画需直接从大自然撷取灵感。康斯太布尔生于英国沙福克郡,他的父亲拥有两座磨坊。康斯太布尔从小在史铎河畔度过快乐无忧的童年,影响他日后创作题材多是自然的乡村风光;如《戴德罕谷地》、《平津磨坊》、《干草车》等,明亮干净的色彩,自然不造作的构图,使画面充满了音乐般的悠闲适意。康斯太布尔走入自然本身去创作的质朴表现,终为美术史上的风景画发展写下了精彩的一页。本书收录康斯太布尔一生作品精选,搭配简洁的文字介绍,并特别规划“素描与水彩作品欣赏”使读者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体会康斯太布尔悠游自在,诗意盎然的自然世界。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摄影中国 豆瓣
作者: 鲍昆 2006
为了体现半个多世纪影像瞬间的丰富性,我们采用策展人制的形式来编辑这部图书。专家学者们不辞辛苦热情奉献,令我们起敬。书中收录的“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历史时期的部分影像,作为新中国曲折发展的原生态记录,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也许部分观点和角度会有一定的局限,但作为一本学术著作,我们在坚持“为人民服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础上,本着充分尊重作者和专家创造性劳动的原则,给这些不同的影像以交流的机会,让从浩如烟海的历史瞬间中选择出的片断有足够的包容性和更为多元的丰富性,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影像无处不在,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同国际潮流一样迅猛扩张,摄影在历史的前进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借此对中国摄影50年的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摄影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并为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也希望这本书能给读者,特别是影像文化研究的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苏州河 豆瓣
作者: 陆元敏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 - 9
《苏州河》是陆元敏199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书中大部分的照片是在1991至1993年间问世的。陆元敏的照片决意对苏州河做出重述,朴素的影像里,苏州河重新成为安放一切的中心,重新庄严、雄辩、令人敬畏。一般的照片是“拍摄”出来的,他的照片是“流淌”出来的,这是非常重要的区别。人不是与他的世界对抗或从他的世界出走,从根本上看,人是在承受、分担和体现世界的命运,人物带着他的整个世界行动和生死。摄影家的情感与慈悲,他的宏大与郑重其事,他对时间和命运的领会一概由此发端。这是中国摄影久被遗忘的根本精神,而这个人的照片让我们重新记起那长河落日的气象。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Popbot Book 4 豆瓣
作者: Ashley Wood IDW Publishing 2003 - 5
The second act of POPBOT, the wonderfully warped epic from the mind of Ashley Wood, kicks off with the biggest fight in comic history! Kitty is missing, Popbot's gone dark, and, if Sam Kieth ain't watching, the Maxx may show up too!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纽约现代艺术馆精品 豆瓣
作者: 纽约现代艺术馆 水利水电 2006 - 5
当一个博物馆的藏品积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展品的整体面貌往往会随着某些因素而产生变化,好似马赛克拼图会因各个部位的转换而形成不同的图案,这些因素包括时间、因人事变动而产生的个人品位和偏好的不同,以及变幻莫测的历史机缘等等。因此,所有博物馆都要通过对其藏品的归类、介绍和展示来阐述各自的理念,陈述各自的观点。对于现代艺术馆来说,这一点尤其明显,因为,藏品是它阐述自己对现代艺术的观点的最重要手段。
本书收集了350件纽约现代艺术馆最优秀的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艺术馆收藏的丰富性,阐明了它所信奉的理念以及相关议题的多样性。这并非意味着这本书要做到包罗万象,也不是要为艺术馆的收藏盖棺定论。恰恰相反,本书的宗旨是探讨藏品的内在复杂结构和多种多样的潜在价值。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恋人向往的生活 豆瓣
作者: (法)皮沃 译者: 袁筱一 2005 - 1
在这本书中,这些美丽的插图、唤起我们美好回忆的照片和优雅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有关恋人的神话、传奇和事实性描述。恋人们的故事通过历史和虚构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我们可以重新体验到有关瑟罗和格尼埃菲勒王妃、特里斯当和伊瑟、维纳斯和阿多尼斯,甚至亚当和夏娃的传奇故事。但是并非所有的传奇爱情都来自于古代。这里同样有从《乱世佳人》中走过来的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甚至,当鲍嘉与巴考尔在华纳摄影棚里初次相遇时,银幕上的浪漫都变成了银幕下的真实。您还将陶醉在那些浪漫之地的绝妙照片中--威尼斯、尼亚加拉大瀑布、巴黎街头的咖啡馆、卡布里岛等等等等。
在这一中文版本中,我们还能聆听到《牡丹亭》里一对梦中相遇的恋人柳梦梅与杜丽娘才子佳人似的爱情故事;感受到牛郎织女用永恒的守望来换取一年一次的结合的远古传说……
这本美轮美奂的书可以一个人阅读,也可以与你的心上人一起欣赏,它会给你或你们带带温馨、美好的阅读时光。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
美国生活场景 豆瓣
作者: 伊丽莎白・普瑞林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4
狂风呼啸的不毛之地上,一片宏伟壮丽的土地和天空,《道奇的山脊》以上帝的自然力量征服了我们。怀斯用精致的书法手笔描绘出来的褐色和绿色的草的沉默,同用宽笔刷出的疾驰的阴沉的云的动态形成对比。一个倾斜的树桩,用横木做成十字形,迎着风牢牢地挺立着。拖拉机前进形成的沟槽,显示出荒凉的风景中人类的存在。据画家本人说,它“在画中不是一个稻草人。它是一件破烂的衣衫挂在一个交叉的柱子上,以此来吓唬(海鸥),将它们从越橘地里赶走。这幅画画于越橘采摘之后的秋末。”但是这个戏剧性装置的宗教象征和收获主题,暗示了更深的含义。也许1945年画家的父亲��插图画家(N.C.Wyeth)��的意外去世,是他儿子生命中的转折点。
2008年12月18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