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东京梦华录 豆瓣
作者: 【宋】孟元老 译者: 侯印国 三秦出版社 2021 - 5
文字版《清明上河图》,千年前大宋都城汴京繁华录,宋代文明的纪实典范,翔实的汴京旅游指南。如果拥有一次穿越的机会,不妨去大宋汴京看看。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国宋代都市文明,便不 可绕过《东京梦华录》(东京即北宋都城,也称为汴京,今河南开封)。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东京梦华录》可谓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画上所画与书中所写,都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一书一画,可以说对后世可直观地了解北宋都城盛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本版特别用了《清明上河图》细节图做插图,并附有《清明上河图》 全图等56幅传世宋画,全彩插图,图文结合,以期尽可能地对后世窥见彼时风貌打开一个可供想象的窗口。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 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 ;箫鼓喧空,几家夜宴。”这段描述便选自《东京梦华录》 作者序。北宋灭亡后,在汴京生活二十余年的北宋遗老孟元老回忆起汴京生活,“节物风流,人情和美”,恐时间日久,后世说之失于事实,于是,梳理记忆中的汴京风貌和百姓生活书写成《东京梦华录》,以期后世之人“开卷得睹当时之盛”。
《东京梦华录》成书于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传于世,是北宋遗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的笔记体著作。
全书共十卷,翔实地描绘了东京上至贵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风貌,涵盖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肆、饮食起居、吃喝玩乐、岁时物货、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等,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记载北宋汴京的浮世绘和风情画,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得益彰,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对后世研究宋代城市布局、建筑、交通、百业、民俗、货物、饮食、岁时、地理乃至气象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本版全四色印刷,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56幅传世宋画,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兼注释、译文,重难点字注音,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勘校,以及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就让《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一起,带我们走进那个千年前的繁华都市大宋汴京,感受曾经的繁华盛景,领略彼时的都市文明、市井百象、风雅韵致,以及带给我们的美丽与怅叹。
编辑推荐:
◆将《清明上河图》和本书融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
《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相得益彰,可谓为我们了解宋朝都市生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版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图》,并将66幅《清明上河图》细节图随文注解,一书一画,以期为读者打开了解汴京盛景的窗口。
◆吃喝玩乐,歌舞百戏,如果只能穿越一次,不妨去大宋汴京
北宋被很多读者称为无比向往的朝代,爱吃,爱玩儿,爱宋朝风雅等,想要穿越过去体验一番。本书就是大宋都城的生活指南。我们可追随孟元老的笔触,坐客船沿汴河入城,还会经过宛如飞虹的虹桥,入城后,可到客店“久住曹二家”安顿,然后去侧旁理发修面的小铺理发修面,待收拾清爽,沿街游览,渴了在街边可买点香饮子喝,然后去孙羊正店体验大酒店的热闹,点一份鹅鸭排蒸、荔枝腰子就酒喝,要是喝多了酒怕伤胃,就到赵太丞家买一份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怕有酒气,就去陈家买一块沉檀楝香增增香味,想解闷再到勾栏瓦肆听李师师唱曲,说不定还能碰上大词人晏几道和秦观。累了可以坐轿子,或者骑骑马坐坐驴车。夜晚来了不要怕,夜市也开始了,热闹非凡,玩到太晚没关系,夜市结束,早市又开始了。如果正好碰上是元宵,歌舞百戏一定让你大饱眼福;如果到了除夕,也好,可到皇宫看看驱鬼逐疫的大傩仪。然后,新年一年开始了,又可以准备春天到来的游春了。
◆一部接地气的汴京回忆录,囊括正史难以兼顾的百姓生活细节
上至贵族,下至百姓,吃喝玩乐,饮食起居,游园节庆,岁时物货,风俗礼仪,早市夜市,搬载杂卖,等等,孟元老以白描的记述,带我们深入了解彼时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活万象。
都有什么店铺摊肆,茶坊酒肆都有什么菜?娶妻生子都有哪些流程,举行哪些仪式?一年四季各个节日,大家都举行什么活动?都吃什么特殊食物?勾栏瓦肆里,都有哪些令人惊叹的表演?春天来时,都有哪些园子可以赏花?赏花时大家都做什么?等等,不管是想要了解彼时的百姓生活状态,还是想要写宋朝相关的影视剧剧本、小说等,这本书都可以提供丰富的细节。
◆翔实记载千年前北宋都城城市风貌和百姓生活的笔记体典籍
此书可谓文字版《清明上河图》,一部翔实的大宋都城汴京生活指南,是可直观了解北宋都市文明的一面镜子。翔实记载了北宋都城东京上至贵族下至百姓,一年四季的生活景象:城市布局、河道街巷、店铺摊位、四季民俗、吃喝玩乐、娱乐节庆、岁时物货、典章制度、衣帽服饰、游园观景,等等,事无巨细,一部书带我们可全面、立体、感受千年前的都市风貌和百姓生活。
◆宋朝的重要地位:一部了解宋朝风雅和文明之书
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冈德·弗兰克亦说:“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富庶、开放、先进的朝代,在经济、文化、思想上均达到一定高度。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北宋是不可绕过的朝代。
◆附《汴京城市布局图》,及56幅传世宋画
附李合群老师绘制的《汴京城市布局图》,并结合内容配以56幅传世宋画:《清明上河图》《文会图》《千里江山图》《冬日婴戏图》《花篮图》《群鱼戏瓣图卷》《五马图》《歌乐图》《骷髅幻戏图》《瑞鹤图》《货郎图》《蚕织图》《妆靓仕女图 》《春宴图卷》《溪山春晓图》,等等。在图文结合中,重游宋代文明。
◆全书体例丰富:原文,注释,译文,插画,重难点字注音
1)精选底本,以明弘治本为底本,参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邓之诚版本等诸多版本逐字勘校,以及大量宋代相关文献,核查勘误,查漏补缺;
2)精简注释;
3)通俗译文,译者化身导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我们浏览汴京并了解汴京人民的吃喝玩乐、风俗礼仪、娱乐庆典等;
4)生僻字随文注音,轻松阅读;
6)《清明上河图》图解,考据诸多资料,为《清明上河图》做图注,不仅了解书的内容,也能了解《清明上河图》中的丰富细节;
◆全四色印刷
全彩插图,呈现古画之美。
2021年5月3日 已读
休憩67th,得新版本而重温,装帧真是一门艺术,这个本子也是目前所见最佳版本,大量宋画的插入不但提升阅读体验,更与正文相扣,认知直观而顺利,非常喜欢
历史 笔记
藝文中的政治 豆瓣
作者: 黃寬重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9 - 7
1.首以〔緒論〕闡述南宋特殊的立國形勢與隨之衍生的政治文化轉變,協助讀者掌握南宋一朝的概略認識。
2.〔議題編〕跳脫傳統單一事件或領域的視角,整合南宋史各領域的成果,關注政治與文化之間的交互作用,尤其強調南宋晚期的重要性,希冀對南宋歷史發展提出較宏觀的論點。
3.〔研究編〕各篇雖有側重的主題,但主要都在呈現士人群體促成的社會力與文化力滋長:
(1)藉由士人間的藝文交流,得知世家大族如何以藝文建構傳承、拓展人際關係。
(2)分析士人群體以鑑賞珍稀文物作為交流媒介,如何由藝文活動發展為專業知識建構。
(3)以劉宰為個案,討論在政治與社會環境變化下,南宋士人在廟堂之外追求的生命意義。
4.〔評述編〕二篇,其一評述當代重量級唐宋史學者鄧小南教授所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其深度非一般的書評可比擬;其二闡述已故中國社會史學者陶希聖先生思學歷程與其禮、律研究之貢獻。
2021年4月14日 已读
修行14th,前百页为史观及方法论,价值远大于其余部分,有关刘宰与娄钥的部分,更像是前百页所载公式指导下的应用题,对南宋历史研究的指导意义要大于实证研究,这应也是此书所著之目的
历史 宋史
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The Uses and Abuses of History
7.8 (35 个评分) 作者: [加]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译者: 孙唯瀚 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3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历史学家罗新教授特别推荐。
.
当我们制造谎言或是只从单一视角出发书写历史时,我们就在滥用历史。
——玛格丽特·麦克米伦
.
★撷取近现代舞台上的知名人物与事件,解读历史如何被看不见的手所操纵
当今世界,对历史的操纵越来越普遍。独裁者可能会压制历史,以免失去威权统治的立基点。民族主义者可 能会讲述关于过去的虚假故事。政治领导人可能通过说谎来动员人民。
牛津大学教授麦克米伦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以各国政治及历史人物的大小故事与关键时刻借镜、立论,讲述了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反映史实理解的多重可能。
.
★顶级史学名家,非凡的国际视野
麦克米伦是当代西方史学界声誉卓著的大师级人物,主力研究领域为一战史事、国际关系及外交史,家承显赫,其曾外祖父即为主导一战后巴黎和会的英国一代名相劳合•乔治。
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
.
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正确理解历史的重要性的人来说,这部雄辩、高度可读,且极具说服力的作品,是一本必读书。
——《出版人周刊》
.
麦克米伦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她讨论的话题从1919年“巴黎和会”到伊拉克战争。她也是一位有天赋的作家,对历史各种用途的描述信手拈来。她告诉我们,当我们试图塑造未来时,我们不能不唤起过去,但是应该以应有的谨慎和谦逊来使用它。
——约翰·格雷,《卫报》
.
【内容简介】
政治领袖压制真相;民族主义者虚构神话;历史学者试图总结模式;谁真正拥有历史?
.
牛津大学史学名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从历史和集体记忆、个人认同、国族主义、记忆与遗忘、专业史家的职责等面向切入,剖析人们如何利用历史来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和想象未来。她提醒我们,历史往往是一个陌生的国家,重新审视对历史的理解,避免在思维上落入太过常见的陷阱,甚至成为牺牲品。
.
麦克米伦是以研究国际关系史著称的史学名家,她在本书中撷取近现代人物史事,从罗伯斯庇尔、希特勒、丘吉尔到克林顿和小布什,皆是引领一时风骚的政治外交巨子,本书是其浸润在政治外交领域笔耕多年的心得集成,展现了她非一般历史学者所能及的国际视野。其文字精辟、诙谐、雄辩有力,本书可说是一份历史如何被扭曲、美化和政治化的最佳总结。
2021年4月8日 已读
修行13rd,此书的好处是将浅显的道理说得清晰而全面,坏处在于浅。如果略显粗暴的总结一番,此书乃是“历史是任人涂抹小姑娘”这句话的扩写,历史的真相难以探知,真实的历史常常不为人所喜,而伪造的历史往往又带来难以想象的恶果,即使如此,全世界范围内程度不同的对历史的曲解与臆造发生在每个政权与国家。哪怕历史是真实的,只记一点不计其余的盲人摸象式片面处理,其作用与结果与纯粹的曲解臆造差别也不大。而当我们试图通过历史来对标眼下面对之事时,又更多的时候会引错例子。作者的叙述令人悲观,当然,最后她给了我们以答案:历史应教会我们谦卑、怀疑和自我反思,记住这句话就可以了。
历史
天女临凡 豆瓣
Celestial Women: Imperial Wives and Concubines in China from Song to Qing
6.3 (7 个评分) 作者: [美] 马克梦 / Keith McMahon 译者: 辛兆坤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 - 3
专业学者的严谨八卦,
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皇帝、后妃的亲密生活
◎ 编辑推荐
☆皇帝被称为『天子』,那么宫廷里的后妃大概就是『天女』了。宫廷生活一直是公众的兴趣点,但充斥着大量的戏说和野史。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扎实的研究,从正史的角度,讲述了宋朝至清朝历代后妃、宫女的典型经历与事迹。
☆皇帝不仅是我们熟悉的帝国统治者,也是儿子、丈夫 、父亲;后 妃不仅依附于皇帝生活,也在某些特殊时刻掌握了滔天的权势,决定王朝的前途命运。比如北宋时坚决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曹太后、高太后;明成化帝的万贵妃,年长皇帝17岁却长久盛宠不衰;明嘉靖帝时的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宫女难以忍受皇帝的多疑暴戾,趁其熟睡之际险些将之勒死;明天启帝的乳母客氏利用皇帝的信任,与大宦官、对食丈夫魏忠贤一起横行后宫,使天启帝无子而终;清康熙帝有54位嫔妃,生育了56名子女,后宫一片和谐,宫斗失去土壤;清乾隆帝没有宠妃,却独爱和珅;慈禧作为帝制中国*后的女性实权者,关于她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除了史籍文献,作者的研究还关注了《金枝欲孽》《甄嬛传》等热门宫廷剧,用严谨而不失轻松的笔触,探讨了宫廷后妃的生活和她们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使读者可以透彻了解古代后妃的真实生活情况。
◎ 内容简介
作者充分利用古籍官修史书和时人笔记小说,兼及当代国内外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梳理了宋朝至清朝历代后妃的典型经历与事迹,围绕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后宫关系和女性统治两个焦点,考察不同朝代选拔宫廷女性时的不同倾向、她们的生育与受宠情况、她们的品阶与晋封、她们与奴婢的关系、她们与娘家的关系等主题,探讨了宫廷后妃的生活和她们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使读者可以透彻了解古代后妃的真实生活情况。
◎ 学者推荐
倾国倾城母仪天下的后妃们,始终笼罩着皇室、权力和政治的神秘面纱,她们作为女人的情感与欲望以及妻子或母亲的角色及践行,往往罕为人知。汉学家马克梦借助史籍与文学的魔力,导引我们穿越浩渺历史时空,观览这部盛演千年波澜跌宕的禁宫热剧。
——潘建国,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克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博学、全面的关于中国君主后宫的描述。从宋到清,所有著名的叙事和轶事都被记录在这本迷人的书中。
—— 达米安•肖桑德(Damien Chaussende),法国国家科学院教授
本书是西方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皇帝、后妃、男女情人亲密生活的著作。基于广博的数百条原始史料和二手资料,马克梦阐述了皇室婚姻的细节和这些关系对理解中国历史的意义。本书对中国的学者、学生和全球学者都极具吸引力。
—— 宋汉理(Harriet Zurndorfer ),荷兰莱顿大学教授
2021年4月3日 已读
修行11st,此书坚决不能让于正读到,这厮能把陆令萱塑造成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强人,读到宋朝如许多皇后实秉大权命运各自不同波澜同样壮阔他还不得疯?此书趣味性很强,以廿四史后妃传为经,其余史料及时代相关信息轶事为纬连作两本厚书,写法不难效果却好,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对《金史》完颜亮部分的叙述与学术性解释以及在正文与脚注中读到《金枝欲孽》和《甄嬛传》,看来这位老美很能跟得上我国剧集之步伐,同时对后宫领域是真爱啊!
历史 汗青堂
昭和的怪物 豆瓣
昭和の怪物 七つの謎
作者: 保阪正康 译者: 陳心慧 遠足文化 2019 - 11
昭和歷史研究的第一人——保阪 正康
探究東條英機、石原莞爾、犬養毅等人遺留的歷史之謎
取得親信們最真實的證詞,透過家人等相關人士或本人的聲音
剖開歷史的斷面
「我希望藉由描述『昭和怪物』軍人石原莞爾度過的昭和前期,忠實地讓現代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真相,浮上檯面。」——保阪 正康
日本的昭和時代已過去三十年,距離太平洋戰爭劃下句號更長達七十餘年,儘管二戰並非這一代日本人的經驗,但在當時無法被釐清的部分、或者即使被納入日本教科書中也未曾發掘的真相,在跨越平成、邁向令和的新時代中逐漸變得清晰,同時將顛覆讀者對某些歷史人物的既定印象。
本書為在日本被譽為「昭和歷史研究第一人」的知名作家保阪正康,透過訪談為主的文字,還原包括東條英機、石原莞爾、犬養毅、渡邊和子、瀨島龍三及吉田茂在內,這六位二戰加害者與被害者的人物性格,並點出在同時代當中無法看見的風景。為建構這幅重要的構圖以及人類的樣貌,作者四十多年來共與將近四千人見面,聆聽他們講述其經驗和想法,以期闡明包含日中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在內的昭和時期戰爭始末。
為了更詳實地描繪昭和歷史的面貌,保阪正康在細細咀嚼大量證詞和場景後,不時撰寫成非文學類的作品,甚至花費將近七年的時間,採訪戰時的首相東條英機,將他實際的面貌寫成評傳。然而就在當時,他發現這位軍官僚所指揮的戰爭,若能與石原莞爾兩相比較,將更能看出其於歷史上的罪過。在日本,經常有人指責東條英機缺乏思想與哲學,但作者對此認為,東條英機實則不懂得思想與哲學的意義,他只是一昧地在現實之中思考該如何二擇一,進而推動戰爭。而這部分的相關精彩論述分析,也收入本書當中。
2021年4月2日 已读
休憩51st,区分此书体例给我带来了少有的困扰,若说此书通俗,却爬勾史料访谈时人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并揭露了一些历史谜团记叙了不少历史八卦;若说此书严谨,却又包含大量偏感性的记叙,犬养渡边两则尤甚。体例还混乱在名为昭和怪物却写了犬养毅渡边锭太郎两位受害者,只能糊涂看。最终归类为休憩是因此书趣味性实在太强,譬如第一篇,作者初心是为东条英机正名,揭示人物的多面与复杂性,结果分析来分析去,结论是坐死了东条就是一个愚蠢的唯心主义者,好大喜功不能准确判断形式,典型的日本军国官僚,而且器小易盈为人忌刻任人唯亲难堪大用,这一独特的写作范式给我乐得够呛,并未曾深挖为何这样的东条会在陆军精英晋升体系中如鱼得水并一度不可或缺,语及天皇时又回避重点,史观与史胆都有提升空间,故趣味性更多,石原莞尔与濑岛龙三两篇好读
二战 历史 战争 日本
看电影,学历史 豆瓣
This Way看電影: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
作者: 蒋竹山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3
《荒野猎人》中小李子舍命捕猎的海狸,是昙花一现的时尚风潮,也是北美殖民地早期的经济命脉?《和食之神》结尾一闪而过的味精才是日本料理传遍世界、日本化工全球化的真正功臣?谈论全球化现象的经管畅销书《世界是平的》,如何改编成一部爱情喜剧?《鸦片战争》考究的场景细节,暗含了哪些书写鸦片战争史的新取向? 致力新文化史、全球史研究的学者蒋竹山,以电影为引子,展开二十三堂生动的历史课。时而抽绎历史片段,探究物质文化与日常生活,感官与历史记忆之间的关系;时而延伸触角,聚焦全球史、战争史、性别、环境、大众史等前沿热点。透过五光十色的影像本事,探索电影里没说的历史,教你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理解、思辨。
2021年3月14日 已读
修行6th,类似体例的大众史读物众多,大抵从浩渺历史长河中寻找若干作者熟悉但彼此毫不相干的时空故事拼成一本,如果每篇都不错,填补碎片化时间倒也不错,可惜能做到这一点的都少。此书虽然也是十三不靠,但好在有电影做引子,可以让看过的人理解更深,没看过的人心生好奇,而且很难得的每篇都不浅,或有不错观点,或有循循善诱,每篇之末尾还有类似课后阅读作业的开放式理解问题,个人对此深表满意
历史 电影
北平艺人访问记 豆瓣
作者: 王柱宇 / 张雷 2020 - 8
编辑推荐:
一部多姿的北平群英谱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多姿的北平群英谱。记者兼名票王柱宇,遍访1930年代北平各行各艺之“第一人”,如金石画家齐白石、大鼓名家白云鹏、评书名家连阔如,以及梨园名家程砚秋、郝寿臣等。记人观察入微,叙事不避琐细,写一人知一行,绘声绘色,雅俗共赏,笔墨间一派旧京风貌跃然纸上。
2021年3月8日 已读
休憩44th,里面有掌故有八卦,还有一些载于技艺之上的道理,记者本人采访提纲做的不错,而被采访之民国诸大家均乏被采访经验,大多严阵以待实言相对有问必答,所以内容信息量多而有趣。好比焦德海称捧哏挣得少逗哏应该挣得多,并为谦哥背书道相声不忌讳烟酒;摔跤的沈三能玩双风贯耳-太阳穴碾砖;程砚秋对中戏艺术差异及局限性的深刻认识;太极拳李伯英讲的神奇故事;烧琉璃赵雪舫对技艺和产品的深入介绍;齐白石给记者的月饼居然没放坏;象棋大师那健庭颇得罪人的采访;外加琴师徐兰元对彼时苏俄的认知,对谭鑫培的深扒,啊,真是每一篇都很有趣且不肤浅,多好的一本书啊
北京 历史
美食与文明 豆瓣
Cuisine & Empire: Cooking in World History
7.1 (11 个评分) 作者: 蕾切尔·劳丹 译者: 杨宁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 - 3
★美食纪录片导演陈晓卿、经济学者薛兆丰联袂推荐
★过去5000年流动的盛宴堪称一部精彩绝伦的全球交流史,不容错过!
★跨越山海和帝国的边界,把握主流饮食的演变之道
★荣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
▶编辑推荐
◎以全球为舞台,以帝国为视角,追踪了主流饮食的演变之道。劳丹的烹饪全球史将政治、经济、社会 方面的著作融会贯通,成为一种全新的史学叙事方式。
◎深入挖掘了饮食演变之道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重要因素;透过稀松平常的饮食习惯看清食物引发的政治想象。
◎跨学科、多视角地看待过去5000年烹饪宇宙哲学的发展;大量史料和精美彩插,展现了与饮食习俗密切相关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富有趣味地阐述了高低阶饮食之间的分野、食品工业化的利弊等现象,避免落入将往昔饮食浪漫化的美丽误区。
▎媒体推荐
我们今天的饮食习惯,除了受到地理、气候、物产的影响之外,也与所处的社会组织形式相关。这本书试图通过人类历史的演进,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政权统治的角度,考察世界饮食格局的形成。同样的,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食物,明得失,知兴替。——陈晓卿, 美食纪录片导演
自称关心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家们应该感到羞愧,他们似乎从来没有系统地研究过我们一日三餐所逃不过的美食。历史学家蕾切尔•劳丹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是一部关于日常饮食的历史百科全书。——薛兆丰,经济学者
一次胜利,为一种全新的史学写作指明了道路,这种史学写作可以通过更加融会贯通政治、经济、社会和知识史方面的著作来站稳脚跟。
——《纽约书评》
很少有作家能像蕾切尔•劳丹那样优雅而又深入地探讨饮食与帝国这一广泛的主题。她对食物提出了新的见解和全球视角……本书是美食历史学家和美食爱好者不容错过的。
——韦安妮(《食谱图书馆》)
气势恢宏……劳丹的一些特定烹饪风格的“扩散图”堪称文化史的缩影。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蕾切尔•劳丹对多种饮食的兴衰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描述,给了世界各地等量的时间,并将现代这一时间段考虑进人们如何准备食物的漫长历史。对烹饪和饮食的关注反映了口味的持久性,但也说明了这些口味是如何传播的,并受到政治和文化扩张的影响。本书将烹饪理念和对于饮食重要性的阐述结合得迷人而独特。
——保罗•弗里德曼(《食物:味道的历史》)
☆所获奖项
荣获2014年度国际烹饪专业协会最佳烹饪史图书奖
▎内容简介
从大约两万年前人类掌握谷物烹饪到现在,本书作者讲述了世界上主要饮食的兴衰历史。透过多种饮食表面上的混杂局势,作者揭示了烹饪谱系图潜在的简明规律,说明了烹饪哲学中关于健康、经济、政治、社会和神灵信仰的周期性变化如何推动新饮食的建立,其中一些被选为帝国饮食,在全球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作者还阐述了商人、传教士和军队如何将饮食跨越山脉、海洋、沙漠和政治边界。本书的创新叙事方式将烹饪如语言、服装或建筑,视为人类创造的事物。通过强调烹饪如何将农产品变成食物,并将全球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国家作为舞台,挑战了支撑当代食品运动的农耕和浪漫主义神话。
2021年3月3日 已读
修行4th,主题为包括饮食结构,食材特点,饮食哲学与烹饪手法在内的各地饮食习俗的形成演变冲突融合,俨然一派饮食文明史。将文明发轫时的地缘影响,经济基础(购买力)的影响,社会结构阶级分化的影响,热量与健康的影响,宗教兴衰的影响,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以及强势文明饮食习惯通过硬征服与软扩散对弱势地区的影响都说的很清楚。对我这样一个读到“某某地的名菜是什么什么,原料是什么什么,有一个这样的故事blabla”这样简单结构组成的书籍都会开心的吃货读者而言,此书有点好的过分,并对《食物探险者》内容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但我不满在此书对南宋以后中国的完全忽略,中国只有作为古文明时才有排面,炒和火锅等烹饪方式居然一句不提,令我伤感,但总体而言,仍为好书
世界史 历史 文化 美食
壬生义士传 豆瓣
壬生義士伝
作者: [日]浅田次郎 译者: 周晓晴 重庆出版社 2015 - 2
他文武双全,在藩校和藩道场授课,是学生口中的良师;他任劳任怨,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是妻儿眼里的慈父。然而某日,他却忽然来到京都,成为活跃在战场最前线的“人斩贯一”。是何等缘由,致使人生如此剧变?激荡的时代容不下一啄一饮的渺小幸福,却无法撼动深埋心底的爱与责任。
文久二年(1862),日本东北爆发饥馑。藩里教师吉村贯一郎却在最困难的时候脱藩离乡,从亲人面前消失。不久,千里之外的京都新选组里迎来了一位新队员。
庆应四年(1868),伏见鸟羽之战爆发,新选组覆没。吉村贯一郎历经血战,留得性命,盼望能够回归故里。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我之剑,不为国,不为君,只为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
2021年2月9日 已读
休憩28th,《一刀斋梦录》用深合时代精神的杀人鬼斋藤一视角,以垂垂老矣之姿回顾平生,如山河破碎风云逐走,可以动人但绝不可亲,而此书,译者言译时多次痛哭,一观果然,在千秋大哭不要叫我大人啊,在贯一郎流尽鲜血也要叫着千万遍女儿名字,在嘉一郎叫出千秋,以及嘉一郎陪父亲走过三途河下一世还要做父母的孩子时,我啜泣继而痛哭,无比动人。吉村贯一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为了养活妻儿而卑微的活着,又为了大义而壮烈牺牲,深深怀疑着武士制度却义无反顾的贯彻了武士道,这让我想起《衰神附身记》,好作者要写出好的时代小说,是要真的痴迷于这个时代,认可并融入其中吧。浅田次郎有如许本领,司马辽太郎山冈庄八海音寺潮五郎因何可享如许大名?谁又能读完此书而不会深深触动呢?深爱此书
历史 小说 日本 浅田次郎
苍穹之昴(上.下) 豆瓣
作者: 浅田次郎 译者: 肖书文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1 - 8
落日清朝,国力每况愈下,领土遭列强分割,慈禧太后力使侄光绪免遭身心之摧残,以柔弱妇人之娇躯,担当起内外交困之国最高统治者。
乡绅梁文秀过五关、斩六将,获得科考资格。考场上,七十多岁的白发老翁为圆终生追求的进士梦,血洒考场,命归黄泉。梁文秀借“昴宿星”之指引,科举及第后,被光绪之师杨喜桢相中,从此考入商议国家维新变革大员之列。
穷人家的孩子春儿为寻找生命的“昴宿星”,没有钱找“刀子匠”“净身”,毅然挥刀自我“净身”,在一群昔日太监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宫中。
小说把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描写,慈禧太后成为一位富有女人味的形象。本鸿章也被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了塑造,人们可以从较新的角度来认识这个人物。
皇族和平民在命运之神的安排下会集一堂。亲情、废后、忠君、维新……各种思想错综复杂,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该书自1996年由日本出版业巨头讲谈社推出之后,再版数十次,在日本近十年来销量最大的图书排行榜中一直雄踞榜首
2021年2月7日 已读
休憩25th,纯和风的中国历史小说,却意外的动人,书里的每个人物都有着美和善以及献身精神,甚至包括兰儿。在魔幻主义色彩下,浅田次郎讲述了一个不破不立的美好故事,其美好如同《铁道员》里若隐若现的鬼怪玄幻,有着刺痛人心的为难与不舍,让人忽略和风过度的不协调感,兰琴一条线没能展开,但也足够了,这是一本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小说,告诉我们彼时之人是如何愚昧与如何善良,又是如何单纯如何纯粹的去完成使命,真的很动人
历史 小说
监狱琐记 豆瓣
8.7 (20 个评分) 作者: 王学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10
这是作者作为“现行反革命”狱囚,于1975年3月-1978年10月在北京K字楼看守所和北京第一监狱所见所闻的真实记述。它生动细致的展现了监狱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囚犯遭遇,在身份、经历各异的这个特殊群体中间,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般的故事背后,折射出“文革”末期普遍的微妙的社会心理和高压、混乱背景下的人情世故,是一份既真实、又具深刻洞察的历史记录。
2020年12月28日 已读
休憩199th,受限而不能尽评,作者王学泰是《大宅门》导演郭宝昌发小,42年生,大学时就成了反动学生,75年因《推背图》影射讽刺仙人洞而入狱,78年出狱,本书就前略后详的记载这两段生活,干货多文字生动,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状态,且妙语连珠,其中一段记叙某自以为洞明世事的看守向囚徒们解释为何不许他们看鲁迅著作“鲁迅的书是揭露旧社会的,你们是揭露新社会才犯罪的,如果你们看了鲁迅的书,更要揭露新社会了,怎么认罪伏法啊!”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吧各位
历史 文革 纪实
元周记 豆瓣
作者: 杨早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编辑推荐
本书是学者杨早“置身历史现场”系列的第二弹,《民国了》的续篇。
作者花了一年时间,摘抄了1912年《申报》的各版新闻,从上百万字的媒体的描述和报道里,抽丝剥茧,化身为民国报馆记者,带领读者穿越回民国元年的大小历史现场,实景呈现1912年的中国与世界。
★推荐语
全书十二章就是1912年的12个月,从1912年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起,以1912年岁末防治鼠疫而终,杨早真的就像一个在场名记一样,全年无休地奔波在民国的大小历史现场,大到孙袁总统之争,小到上海电车涨价,上天入地,史家心迹。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体例,充满了现场感和历史张力。
—— 张明扬(历史写作者)
这本书是辛亥百年后的一次个人化显影。杨早以百年前的新闻作为“虚拟在场”之基石,创造出一栋雕梁画栋的幻想楼阁——这阁楼里面有江山鼎革,断桥荒寺,英雄肝胆;也有书生意气,喧哗市井,升斗小民。
—— 易小荷(资深媒体人)
本书的笔法正像一位记者穿行在民国历史风雨之中,进行有趣而犀利的记述。又像是陶潜一样的农人,在那渐渐荒芜的历史田园之中,清理整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六神磊磊(自媒体作家)
《元周记》是杨早抄《申报》一年之所得,抄报的过程既是对历史全局的观察,也是对历史细节的爬梳,通过这本书,我们发现一段原本被遮蔽的共和历史。
—— 绿茶(资深书媒人)
▎内容简介
作者化身为民国报人,在文字构成的旧世界老中里穿行报道,带领读者穿越回1912年,见证民国元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诸多细节。相比于1911 年辛亥革命的轰轰烈烈, 1912 年着实是平凡又令人焦虑的年份:科技全无进步,社会更加混乱,经济乏善可陈,学术亦少创新。然而,破败之下,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却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都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作者用文字重现了 1912 年的中国与世界,描绘了一幅完整生动、极具烟火气的社会图景。
2020年12月9日 已读
休憩193rd,杨早是打算靠爬钩史料和文字梳理讨生活了,这种功夫易学难精,不过他还真的有可能吃好这碗饭,今年两本汪曾祺外加此书先后读过,本本都是水准之上,他下的笨功夫真功夫自然是基础,其清晰的逻辑感和条理性更是加分项,此书选取的点譬如清王公买国债,定都辩论,剪辫子斗殴,内阁选举,通电,女同志殴宋教仁等等,都是历史大事的有趣侧面,细思均有深意,如青橄榄,嚼而入味。他仿民国记者风身临其境写的那几篇文也是有趣有干货且文风别致错落有致,只可惜他爬钩的是报纸史料,未尝深挖每个话题,他选题能力满格,如果像读库亲王那几篇一样深耕下去,此书会厚大概五倍,有趣大概一百倍。而这,也正是一流历史通俗读物作者和超一流之间的区别吧。
历史 文化 民国
两京十五日 豆瓣 Goodreads
两京十五日
7.7 (111 个评分) 作者: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0 - 7
本书的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
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
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2020年11月24日 已读
休憩183rd,脱胎而完胜《长安十二时辰》,我对长烂尾的怨念因其催生此佳作而消弭完全。蔑蒿子市井能干如张小敬,谦哥抽烟喝酒烫头如李泌,昨日何承担吃货职能为未来影视化带货特产留足余地,连番恶战扣人心弦优势保存,而给定历史主线尽掩亲王短板,充分发挥其善写场面三观奇正之特长,佳作遂成。朱基基与蔑蒿子情谊透着康熙与韦小宝的影子,女主与朋友的情谊则更为动人,沿河而行这一路让中二单纯的朱基基形成明君理政思路,天子戍边不迁都邑保留漕运均合情合理,也让高墙与蛋故事血肉充盈。蔑蒿子胸背捆缚神主划着先皇灵柩穿行京城一幕可称历史小说中最有史诗感的一幕,而这运用灵位的方法又如历史的镜像,父子各自所执因而突出显明。纵然一路行来巧处太巧,然瑕不掩瑜,阅读快感无与伦比,能有一本这样动人的书,不禁令人感激生活,强推此书
历史 历史小说 小说 马伯庸
幕末史 豆瓣 Goodreads
7.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半藤一利 译者: 王琪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畅销日本的明治维新入门书,“非萨长史观”代表作,全新视角解读日本近代的崛起
◎ 编辑推荐
☆日本人最爱读的明治维新入门书,将从佩里来航到西南战争结束的25年间的历史娓娓道来,日文原版销量突破300,000册。
☆基于“萨长史观”构建的明治维新史有哪些局限?为什么说“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但最终导致日本灭亡”?明治维新的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启示?
◎ 内容简介
嘉永六年(1853),美国人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德川幕府治下持续了两百余年的太平盛世就此终结。朝廷、幕府、诸藩围绕着开国与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攘夷志士在京都掀起腥风血雨。然而,原本主张攘夷的萨摩、长州二藩,分别在萨英战争和下关战争中惨败于列强之后,意识到非学习西方不可,尊王攘夷运动转而变成了号召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勤王倒幕运动。随着将军德川庆喜被宣布为朝敌、江户城无血开城,以及萨长联军在戊辰战争中获胜,德川幕府及其支持势力被逐一扫清,日本步入明治时代。本书以“非萨长史观”的视角,再现了幕末及明治初年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不同于以往的明治维新画卷。
◎ 名人推荐
在本书中,笃姬、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等幕末名人一一登场,日美签订条约、大政奉还等重大事件也均有涉及……这本入门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幕末的一连串事件,将从佩里来航到西南战争结束的二十五年间的历史娓娓道来。
——书评家 泷井朝世
2020年11月20日 已读
修行58th,可以说幕末史最亲民的入门版本,在史料与角度选取上十分合我胃口,将新选组这大热题材基本抛诸脑后,而将真正有大影响大作用的孝明天皇之死的说法与传言,龙马之死幕后黑手的多种传言纳入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历史脉络因而明晰,且有轻快而不流俗的好效果。论轻快,樱雪丸实在太轻快了,读时有芹泽鸭近藤勇土方岁三伊东甲子太郎永仓新八比幕末和维新自己还重要的感觉。作者并不吝于表达观点。个人认为,那些勇于提出新观点且有顺畅逻辑充足论据支撑佐证的史家,绝不逊于爬钩梳理史料功夫一等一,却不敢做出挑战性论证的人,此书是可以归为第一种的,这二种手段,也构成了史学书籍最好看的部分,读完讲谈社中国史系列的朋友应该对上面这句话很会心吧
历史 日本
天国之痒 豆瓣
作者: 李洁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 - 3
本书的写作基于迄今国内外太平天国研究成果,力避其中某些局限或偏颇,探析历史本来样貌,撷集上谕、奏折、情报、个人回忆录、亲历见闻等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太平天国的兴衰,进而深入发掘时代精神和历史流变走向。作者李洁非见微知著,尤擅于对历史情境和历史人物进行鞭辟入里、精彩纷呈的解读。
本书将太平天国事件牢牢置于鸦片战争的背景之下,辨识其所预示的新与异,楬橥其所承载、演绎的“千年变局”主题,有力凸现了太平天国之于近代中国种种承前启后的历史意味。
2020年11月19日 已读
修行57th,一山还比一山高,先前读简又文大作,觉其优于罗尔纲裴士锋,不旬月读此书,简又等而下之。此书强于简在两处,一为毕竟年代靠后,史料丰赡,角度多样,将简书部分乏例的单独论点做了印证,也对部分令人疑惑之处做了明晰;二是他没有预设立场,反观罗之马列主义史观农民运动舔狗,简之孙中山忠粉对洪秀全不做半点批评,李洁非实在是太可爱了。虽然在一众大问题,比如杨秀清方面我与李观点大不相同,但我仍然非常认可欣赏李治学的本领和有条不紊的写法,强推此书
历史 太平天国 晚清 李洁非
人类简史 豆瓣
Sapiens:The Birth of Humankind
9.3 (7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 [比利时]戴维•范德默伦(David Vandermeulen) 译者: 王卉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10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知名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知名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精心创作,历时两年。画风精美,故事新鲜有趣,既有美的阅读享受,又充满机智的见识,像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人类简史》出版十年之后,尤瓦尔·赫拉利教授带着崭新的问题,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次回看人类历史。这一次赫拉利教授进入书中,化身为向导,穿越到远古历史的真实场景中,观察智人起初作为一种卑微的动物如何生存,与尼安德特人相遇时发生了什么,石器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样迅速散布到全世界,猛犸象、剑齿虎、渡渡鸟最终命运如何,智人在7万年前突然开了挂一样迅速跃至物种之巅,秘密究竟是什么?
跟随尤瓦尔·赫拉利教授一起开启这趟历史狂野之旅的,还有一大群漫画角色——尼安德特人、原始人比尔、虚构博士、猛犸象、洛佩兹警探、亚当斯基律师等等,还不快加入他们乘坐历史的狂野列车兜个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将戏剧性叙事、分镜设计与丰富知识完美配合,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场景带入感十足。用真人秀的形式重现人类的进化,借当代艺术杰作展现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首次相遇,以侦探电影的方式讲述猛犸象和剑齿虎灭绝的故事,还有纸牌游戏上的6个早期人类物种、虚构博士扮演的超级英雄等等,让我们身临其境。
人类几百万年的旅程时而有趣、时而悲惨,但总是扣人心弦。
----------
编辑推荐:
1. 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看人类历史,全球30多个国家同步出版。
《人类简史:人类的诞生》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1600万册、“文津奖”获奖图书《人类简史》。本书是对《人类简史》的全新视觉化改编,精彩的漫画故事让你脑洞大开,犹如观看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2.《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携手全球知名漫画艺术家跨界合作,历时两年精心创作。
尤瓦尔·赫拉利携手两位知名漫画艺术家,历时两年共同精心创作了这部精美宏大的知识漫画。全书共248页,每页的彩色图版平均修改达12遍。尤瓦尔·赫拉利的机智问题,法国漫画家的高级画风,比利时漫画艺术家扣人心弦的跨界演绎,让这部知识漫画成为惊艳之作。
赫拉利教授说:“我很高兴能在这个项目上与戴维和达尼埃尔合作。他们的才华和专业知识将有助于把智人的想法传播给新的受众,其中包括大量新的剧情反转、笑话和惊喜。”
3.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一次狂野的历史穿越之旅。
尤瓦尔·赫拉利化身为漫画人物角色进入书中,作为向导,与一系列角色相遇和对话,原始人辛迪和比尔夫妇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虚构博士是超人女英雄,象征着智人成为地球统治者的超能力,博学多识但总是丢三落四的生物学教授萨拉斯瓦蒂,令人着迷的猛犸象,一对儿尼安德特人,调查生态连环谋杀案的纽约女警探洛佩兹,经验丰富的律师亚当斯基,还有尤瓦尔·赫拉利聪明伶俐又充满好奇心的外甥女佐伊,每个角色都有让人着迷的个性,在书中起到关键作用。
4. 精致、高级的欧漫画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分镜设计与文字完美配合,是知识读物,也是艺术佳作。
5. 满满的知识点和睿智的见解,《人类简史》知识漫画的世界观更清晰、更简洁。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是尤瓦尔·赫拉利世界观的再次精彩传达——历史始于认知革命;学会用火是人类迈向原子弹的第一步;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原初丰裕社会,比生活在现代社会可能更快乐;人类发明了工具和武器,还发明了法律、宗教、国家、公司;人类征服世界,靠的不是枪炮,而是虚构的故事;我们可能是生物史上最致命的物种;人类不能成为自己工具的奴隶。
----------
推荐:
以史学家的积淀,哲学家的思维,科学家的理性,总览人类从10万年前看似不起眼的动物到主宰世界的上帝的发展史。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国家图书馆“文津奖”
《人类简史》能够爆炸性地跻身国际畅销书的行列,原因很简单。它解决的是历史和现代世界最大的问题,而且是用令人难忘的生动的语言写成。你会喜欢的。
——贾雷德·戴蒙德(社会学家、《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人类简史》这本书之所以如此有趣并具有挑衅性,是因为它是一个浓缩的、全面的历史,它讲述了一些核心的东西,这些东西使我们得以建立本以为是理所当然的非凡文明,但这并不是既定的。这本书让你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经历之短暂有了一种洞察。
——巴拉克·奥巴马(美国前总统)
尤瓦尔·赫拉利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我们的历史,你读起来就很难放下……我向所有对我们物种的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推荐这本书。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基金会主席)
如果要推荐一本书,我就推荐这本。《人类简史》跳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圈子,从更广的视野阐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物种的智人,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一步步走到今天无以伦比的统治地位。它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审视我们人类自己,审视我们的地球。
——林建华(北京大学前任校长)
我以前说过,将来也一定会说,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真的让人心旷神怡!它几乎改变了我看待一切的方式。我非常认可这本书。
——克里斯·埃文斯(知名演员、“美国队长”,《复仇者联盟》主演 )
尤瓦尔·赫拉利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讲述人类历史和展望我们未来的方式,将让你大吃一惊。
——娜塔莉·波特曼(知名演员,《这个杀手不太冷》《黑天鹅》主演)
2020年10月25日 已读
修行54th,始料未及的杰出,与原书内核相同而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第一部围绕“为什么是人类征服世界”,“人类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都做了什么”,“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这方式如何流传在基因中决定当下我们的行为”几个大问题,采用开放式的叙述方式将几种不同说法均包含其中,全面而有深度。实话说,这是一本能从八岁看到八十岁的书,可科普入门者可启迪资深者,手法之巧妙形式之美丽让我对科学图像小说这个陌生领域刮目相看,强推此书
历史 漫画 社科 科普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豆瓣
作者: 简又文 译者: 王然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10
太平天国研究领域里程碑式作品,史景迁作序推荐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太平天国研究大家简又文的代表作,是太平天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简又文著有《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三册及《太平天国全史》三册,而本书正是对上述著作的精粹和修订,汇聚了简又文毕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研究的核心成果。
☆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太平军通常忙于战斗,且文化水平较低,留下的文字记录较少,而清朝文献对太平军的攻讦诬陷又不可避免,作者通过实地寻访考察,收集了众多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因此本书在学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
◎ 内容简介
本书囊括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通过实地寻访考察,他收集了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结合史籍文献和外文资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的现实基础,从日常军事行动和长期战略目标两方面来考察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分析了太平军的主要战略错误,以及后期洪仁玕的贡献。
◎ 名人推荐
今世治太平史最深入者,莫过于简又文和罗尔纲两先生。
——唐德刚(历史学家)
研究太平天国者,名家辈出,如萧一山、简又文、郭廷以等先生,各有贡献,惟萧、郭二先生较注意清史及现代史,其中倾全力研究太平天国者,仅简又文先生一人而已……因其研究时间之悠久,故其成就较他人为深刻,著作较他人为丰富,就研究太平天国史者而言,殆无第二人!
——黄大受(历史学家)
2020年10月23日 已读
修行53rd,简又文跟着把溥仪撵出宫的冯玉祥混了几年,对孙中山先生的推崇和对满清的仇恨都是有理由的,这使得书中呈现了屁股歪向太平天国的趋势,即使在有使命感老战士十不存一,兵员由“最恶劣的土匪和无赖”组成时,太平天国落城后的平民死亡还是“自杀”,而清军落城则必是屠杀。而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源据他所言是一些战略失误,外国势力的助纣为虐以及杨韦天京之乱,洪秀全完全是不粘锅,而有趣的是因为洪秀全肯定没起到什么好作用,使得这位天王金田起义后在本书中就毫无存在感。本书最后一句话说孙中山自命“洪秀全第二“,这就说明了为什么简如此偏爱洪。但是,即便有如此明确的立场倾斜,此书也远胜马列主义史观的罗尔纲,在细分战场复盘与叙述的流畅性上都做的很好,想必此书浓缩的原型《全史》会更好吧,为什么不引进呢,真是奇怪。推荐此书
历史
南京传 豆瓣
6.5 (10 个评分) 作者: 叶兆言 译林出版社 2019 - 8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兆言南京人立南京传,文学家亦史学家,“透过南京这扇窗户看中国历史”,抽丝剥茧、细细道来。在这里,南京不仅是一个叙事空间,更是一个极目远方的平台,而《南京传》,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以南京为基点的中国史。
2020年10月20日 已读
休憩160th,叶兆言对故乡南京想必情感深厚,本书也字字句句落在南京历史上,只是越读越觉得字里行间都是来自久经沧桑离乱的古老民族的悲悯,一个个城市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夺中重复着乱离毁灭繁荣乱离的循环,一茬茬人被连根诛除,另一些人来到这陌生的土地生根发芽成为新的土著,司空见惯浑闲事的一代代人如书中明代以后的南京人一般麻木的习惯了这乱世悲欢,这是极致的悲楚。叶兆言写及三国部分时还饶有兴致的分析孙皓的有骨头体现了南京人也有几分霸蛮之气,而丹阳京口等地世产强兵也说明南方人自有强悍在,然后就写到了这些地方尤其是南京的一次次被摧毁到千里无人烟再一次次的迁入新人,那些属于历史断面的地方性格就此尘封历史,只能怀念。作家的悲悯与关怀以此书的分寸火候体现在我看来是合适的,而且你被科普的是家乡历史,该悲悯的是华夏
中国 中国历史 历史 叶兆言 文化
清史九讲 豆瓣
清朝史通論
作者: [日]内藤湖南(内藤 虎次郎) 译者: 武琼 华文出版社 2019 - 1
本书是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年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面,对清朝何以走上末路做出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并对中国此后的命运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预测。1915年,中国已进入民国时期,作者再度梳理清朝历史,从政治谈到艺术,纵横经学、史学、文学,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绘出一幅包罗万象、与众不同的清史全貌。听内藤湖南讲历史,听一段尘封的往事,得一种崭新的领悟,展卷始知历史竟还有这般读法,研究原还有那般做法。
2020年10月13日 已读
修行52nd,我太喜欢内藤湖南了,为什么国内不引进全集呢,其人《中国史通论》一书为后人拼凑之作,并非特意撰写之通史,而此书虽为讲稿整理而成,也算是内藤公通史方面代表作品,真是太好读了!无论谁来,才如天样大作手,写通史一样很难做到门槛低易记而有深度,基本都在撒网眼大小不一并不均匀的网,而内藤先生这本书这张网给我的体验是最好的,这也许是冥冥中的气场投合,但即使抛开粉丝滤镜,此书依然如在不经意间系统全面勾摹整体图景,使人有所门而入,有所路至深,观之也无非凡之处,细思才觉分外难能啊
内藤湖南 历史 日本 日本汉学 清代
切尔诺贝利 豆瓣
Chernobyl:The History of a Nuclear Catastrophe
8.9 (13 个评分) 作者: [美]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 译者: 宋虹 / 崔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0 - 7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及其政治影响的权威史学作品,兼具史学家的历史洞见和文学家的叙事笔触。
☆非虚构写作标杆奖项贝利·吉福德奖2018年获奖作品,俄罗斯题材标杆奖项普希金图书奖2019年获奖作品。
☆《经济学人》《纽约书评周刊》《伦敦书评周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 《泰晤士报》《卫报》等顶级媒体力荐,售出十国版权。
☆《大国的崩溃》作者,东欧史顶尖学者、哈佛大学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新作。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齐推荐。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是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故,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然而无数虚构、非虚构作品对这一灾难的哀悼和演绎——即便是2019年的HBO历史神剧——都未能还原这一事件的复杂真相。
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一书中,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故事,也是我们迫近真相的一次智性探险。
2020年10月11日 已读
休憩151st,当陈述事实的威力已经足够大时,作者其实可以一语不发。这次事故让33岁和25岁的两名核能工程师殉难,去拯救他们的消防队长23岁的中尉死在同一天,事故核心区的人多数在20-40岁之间,他们或短或长的死去,而一无所知只是怀抱热忱来扑灭核火的陆军都是18-20岁的大男孩。每个层面都在有着自己的理由的前提下做错了一点事,叠加成偌大悲剧,最终推倒了苏联,而每个层面都无辜的大声宣称自己的清白,那么请继续宣称吧,你们是失败的一部分而已,这事件中真正无辜者,或因颠沛流离无心于网络,或已经过早的离开了我们,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罪恶的一部分,当法不责众真而且真的发生时,我们只能扭扭头怒骂,该死的体制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