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雪冷血热(上卷) 豆瓣
作者:
张正隆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4
从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到1945年8月15日“终战日”,中日“一衣带血”的历史缝隙里还深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寻找在那个残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征引借鉴建国以来有关抗联组织的几乎全部史料,还原中国东北14年的抗战史。
作品全文100万字,分上下两卷出版,各50余万字。其中包括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的抗战经历,东北抗联移师苏联、最终回归祖国的时代背景,控诉了日军在东北所做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大沟”“万人坑”等滔天罪行。东北抗日队伍反抗之志沸腾至极,雪冷血热,彪炳青史!
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寻找在那个残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征引借鉴建国以来有关抗联组织的几乎全部史料,还原中国东北14年的抗战史。
作品全文100万字,分上下两卷出版,各50余万字。其中包括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的抗战经历,东北抗联移师苏联、最终回归祖国的时代背景,控诉了日军在东北所做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大沟”“万人坑”等滔天罪行。东北抗日队伍反抗之志沸腾至极,雪冷血热,彪炳青史!
亲访关东看风云 豆瓣
作者:
指文军鉴工作室
2017
- 9
跟随我们的步伐来到日本关东平原,从波光粼粼的霞之浦湖至横须贺军港中三笠号纪念舰,然后到箱根山脚下偎依的小田原城,回想曾经沉浮于波涛之上的光荣与罪恶,看厚重的战国史如何融入一座现代城市,手握一把竹刀体会人剑合一的境界。
《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以小田原城历经五百年沧桑的史实,展现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关东武士集团的兴衰变迁。
《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讲述了对马海战的功勋战舰“三笠”的光辉与落寞,看命运多舛的三笠舰及其他名舰如何顺应时代的洪流。
《若鹫雄飞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回顾一段日本青少年始于霞之浦的热血岁月,在茨城感受日本海军航空兵“从零到零”的轮回。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剑之道与剑人》叙述了日本剑道史上的达人轶事及“用剑之人”筚路蓝缕的求索之道。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围绕曾经被日本人视为救命稻草的“海堡炮台”,记录了日本从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开始强化江户湾海防能力的历程。
《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以小田原城历经五百年沧桑的史实,展现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关东武士集团的兴衰变迁。
《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讲述了对马海战的功勋战舰“三笠”的光辉与落寞,看命运多舛的三笠舰及其他名舰如何顺应时代的洪流。
《若鹫雄飞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回顾一段日本青少年始于霞之浦的热血岁月,在茨城感受日本海军航空兵“从零到零”的轮回。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剑之道与剑人》叙述了日本剑道史上的达人轶事及“用剑之人”筚路蓝缕的求索之道。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围绕曾经被日本人视为救命稻草的“海堡炮台”,记录了日本从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开始强化江户湾海防能力的历程。
皇上走了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章敬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6
本书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以百年中国的每一年为一个节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一年的一个司法故事。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简单讲解背后的法理,重点揭示在“皇上走了”的现代国家中,我们在法律观念、意识、程序和功能上的种种境况。本书用“法律”的眼光来打量历史,用“法治”的标准来衡准故事,牵涉了大量的政治、文化事件与人物:从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到蒋经国、陈水扁,从鲁迅、胡适、梁漱溟,到胡风、雷震,从李大钊之死、东陵盗墓、西安事变到审判“四人帮”……全书在100件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力图挑战既有的历史“常识”,唤醒当下的“法律”意识,启发未来的法治“观念”。
宫崎市定中国史 豆瓣
7.3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焦堃
/
瞿柘如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11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在众多领域都有创见,被认为代表着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本书是他积四十年研究与教学经验、面向普通读者的结晶之作,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视角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和特色。
精湛深厚的京都东洋史学风、与国内学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思路与视角;对于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将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进程之中,以“景气史观”阐述盛衰兴亡;几乎从不引经据典,论述全凭记忆力与洞察力;三百余个小标题和平均八百字的篇幅,形成独立又贯通的易读结构;愉快而酣畅的叙述,只为唤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一切使这部中国通史具有了深厚的学派底蕴、强烈的个人风格、全新的启发性和的可读性。
精湛深厚的京都东洋史学风、与国内学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思路与视角;对于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将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进程之中,以“景气史观”阐述盛衰兴亡;几乎从不引经据典,论述全凭记忆力与洞察力;三百余个小标题和平均八百字的篇幅,形成独立又贯通的易读结构;愉快而酣畅的叙述,只为唤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一切使这部中国通史具有了深厚的学派底蕴、强烈的个人风格、全新的启发性和的可读性。
宫崎市定人物论 豆瓣
中国史の名君と宰相
6.8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译者:
林千早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 4
★史学泰斗、“汉学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 知人论世力作
★皇帝 名臣 财阀 儒家 文人 画家 盗贼……
★以司马迁之磅礴笔力,重现历史叙述的摄人心魄
★读懂中国史,从读懂这些人开始
------------------------------------------------------------------------------------------------
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风,对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料”的人物之魅力、功罪和时代进行描绘,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与想象力飞扬的叙事融合无间,重现了司马迁以降摄人心魄的历史叙述。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品《史记·列传》全译为日文。
本书正是宫崎本人的“人物论”,也是他的著作中最为通俗好读的一部,收录了他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重点关注过的人物,包括“大帝与名君”(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康熙、雍正),“乱世宰相”(李斯、冯道、贾似道),“资本家与地方官”(晋阳李氏、宋江、蓝鼎元),“儒家与文人”(孔子、朱子、张溥、石涛),涵盖各个时代和阶层,极具代表性。
------------------------------------------------------------------------------------------------
宫崎市定先生是东洋史学界的巨擘。他对中国史书有广阔博通的视野,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史的全部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东西交流史等所有领域。通过个别的实证研究,先生对中国史重新系统地加以认识,并将之置于世界史的发展中……能将精密的个案实证研究与阔达雄浑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堪称稀有。
——岩波书店
宫崎市定以及京都学派的中国史观确实应当重新认识,作为杰出的亚洲史学者,宫崎市定的视野常常超越中国,而涵盖了整个“东洋”即亚洲。
——复旦大学 葛兆光
宫崎市定先生是国外学界中为数不多的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通识的学者,而且其通识是以实证为根基,以亚洲和西洋为参照的。
——北京大学 刘俊文
★皇帝 名臣 财阀 儒家 文人 画家 盗贼……
★以司马迁之磅礴笔力,重现历史叙述的摄人心魄
★读懂中国史,从读懂这些人开始
------------------------------------------------------------------------------------------------
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风,对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料”的人物之魅力、功罪和时代进行描绘,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与想象力飞扬的叙事融合无间,重现了司马迁以降摄人心魄的历史叙述。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品《史记·列传》全译为日文。
本书正是宫崎本人的“人物论”,也是他的著作中最为通俗好读的一部,收录了他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重点关注过的人物,包括“大帝与名君”(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康熙、雍正),“乱世宰相”(李斯、冯道、贾似道),“资本家与地方官”(晋阳李氏、宋江、蓝鼎元),“儒家与文人”(孔子、朱子、张溥、石涛),涵盖各个时代和阶层,极具代表性。
------------------------------------------------------------------------------------------------
宫崎市定先生是东洋史学界的巨擘。他对中国史书有广阔博通的视野,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史的全部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东西交流史等所有领域。通过个别的实证研究,先生对中国史重新系统地加以认识,并将之置于世界史的发展中……能将精密的个案实证研究与阔达雄浑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堪称稀有。
——岩波书店
宫崎市定以及京都学派的中国史观确实应当重新认识,作为杰出的亚洲史学者,宫崎市定的视野常常超越中国,而涵盖了整个“东洋”即亚洲。
——复旦大学 葛兆光
宫崎市定先生是国外学界中为数不多的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通识的学者,而且其通识是以实证为根基,以亚洲和西洋为参照的。
——北京大学 刘俊文
我所度過的時光 豆瓣
作者:
周有光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
- 4
本書是周有光從未發表的完整的回憶作品。周有光是中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他閱歷豐富,交遊廣泛,經歷了清末、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親歷並見證了近百年的社會變遷。在書中,周有光細數了近一百年來的歷史演變,以現場親歷者的身份,講述曾經耳聞目染的大量情節和故事,是一部極為珍貴的歷史讀本。
讀者可以通過周有光個人的講述,洞見中國近一百年來的歷史細節和變化脈絡,因此本書可算是一部「一個人的近代史」。書中坦誠地描述了作者作為那一代傑出的知識分子一生極其複雜的心路歷程,是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曲折命運的高度濃縮。
書中文字記錄忠實於作者的講述,並保持了周老聊天時生動的口語化特點,語言隨意自然,充滿智慧、樂觀、幽默的基調。
讀者可以通過周有光個人的講述,洞見中國近一百年來的歷史細節和變化脈絡,因此本書可算是一部「一個人的近代史」。書中坦誠地描述了作者作為那一代傑出的知識分子一生極其複雜的心路歷程,是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曲折命運的高度濃縮。
書中文字記錄忠實於作者的講述,並保持了周老聊天時生動的口語化特點,語言隨意自然,充滿智慧、樂觀、幽默的基調。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豆瓣
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7.6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岛毅
译者:
何晓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宋朝”一卷。全书渐次展开的十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开端的四章,依照历史的时序,概述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政治史的基本历程。继而进入本书最为核心的内容,以三章的篇幅,讨论这一时段中“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别从思想和宗教的变迁、士大夫群体和社会精神、科学和技术革新等角度阐释了“奔流”的意涵。接下来的两章,介绍两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延伸性的观察,让人们体味到“思想与宗教”养育蕴蓄的氛围环境与承载体。第十章则是宋代历史的结束,也是全书概观式的收束。
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艺术史等纷纭丰富的议题,体现着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对于宋代历史的“再认识”。
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艺术史等纷纭丰富的议题,体现着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对于宋代历史的“再认识”。
大明王朝1566(上下卷)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刘和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5
《大明王朝1566(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简介:嘉靖末,外有倭患猖獗,内有国库亏空,唯有拓展海外贸易才能化解困局,于是,朝廷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以促成与西洋的50万匹丝绸贸易。为了打通海上贸易通道,胡宗宪、戚继光东南剿倭,浴血奋战;为了趁机兼并土地,宦官、严党毁堤淹田,涂炭生灵;为了扳倒严嵩,裕王起用海瑞查案……小说以“倒严”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画卷——朝廷、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官场、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官兵、风起云涌的抗倭之战,小说既是明代政治的原型,又是当代官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