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宋稗类钞 豆瓣
作者: 潘永因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5
2019年11月2日 已读
修行27th,国庆长假起读,今日方毕。此书有宋人世说新语之名,受限时代性格特点,人物甚少长袖漫翩潇洒出尘之气,言语也乏玄理精微使人瞠目结舌之句,大抵脚踏实地。因此,隐逸卷才格外迷人。此书怪力乱神部分占比不算小,令人惊叹。最有意思的是,读完此书,最深印象集中在四个人身上:子瞻才绝,子厚狠绝,米芾痴绝,丁谓智绝。不亦妙哉
历史 宋史 笔记
2019年7月7日 已读
休憩161st,平时遇到有趣的书就废寝忘食一气读完,不知积谷防饥以备时雨,这种做法让过去几年的阅读干货少了,难免显得有些轻佻,也让目前身处急需改善心情以自救的自己无措手足。这本书并不有趣,只是在历史中遴选二十个碎片事件,使用穿越的噱头,介绍一番始末,再勾勒一番风土人情,就此作罢,倒也不算读之无味毫无所得的坏书,只是既不有趣也不系统,眼下摄入碎片化知识的渠道太多,不必此书也罢
历史
雪冷血热(上卷) 豆瓣
作者: 张正隆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4
从1931年9月18日“国耻日”到1945年8月15日“终战日”,中日“一衣带血”的历史缝隙里还深埋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细节?
张正隆历时20年,走访大半个中国,寻找在那个残酷的年代存活下来的抗联老战士,征引借鉴建国以来有关抗联组织的几乎全部史料,还原中国东北14年的抗战史。
作品全文100万字,分上下两卷出版,各50余万字。其中包括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在中国东北的抗战经历,东北抗联移师苏联、最终回归祖国的时代背景,控诉了日军在东北所做的残忍程度不亚于南京大屠杀的“杀大沟”“万人坑”等滔天罪行。东北抗日队伍反抗之志沸腾至极,雪冷血热,彪炳青史!
2019年6月20日 已读
休憩148th,标注此书代替《血红》,同属敏感领域,同在聚光灯下,与“伟大领袖”相比,“永远健康”实在太神秘了,自身深居简出,留下文字著作均少,史料又被扣得死死的,注定永远处于迷雾之中,血红一书一是好在把战争的残酷性真实表露,而是把“永远健康”以及身边得力小弟如黄邱李在战争时的上佳表现不加讳饰的写了出来,说实话,一笔抹杀这种愚蠢至极不合情理的做法我看不惯很久了,只是没办法而已。又及,在此书中多次见到家乡名字,当年的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如今只是一个荒凉破败走向尽头的小镇而已
军事 历史 张正隆 战争 近代史
毛泽东 豆瓣
作者: [美]斯图尔特.施拉姆 红旗出版社 1987
一号多书,另一本书为本书的1995年版。
2019年5月23日 已读
修行14th,此书弊病在于对毛生平描写过于简略,也可能是删节所导致的,而优点在于作者的史观全局观以及事无巨细的细致分析,往往从小处寻觅到日后大处的根苗,将心理的形成发展与嬗变做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释。能体现作者厉害之处的有两点,第一是1967年对十年浩劫及毛身后事的预测完全准确,第二是三名译者所写的编后记,按照惯例是要又红又专的批判一番,但是这三个人也诚实,完全找不到下手点,最终只能不痛不痒的说几句大家心知肚明的场面话,反而夸赞作者成就及史学功力的文字占了更多。读此书前,刚重读一巡麦克法夸尔大师的《毛,最后的革命》,觉得在浩劫成因一事上,二位有一致之处,而施拉姆说法更为全面,强推此书
中国历史 传记 历史 毛泽东
亲访关东看风云 豆瓣
作者: 指文军鉴工作室 2017 - 9
跟随我们的步伐来到日本关东平原,从波光粼粼的霞之浦湖至横须贺军港中三笠号纪念舰,然后到箱根山脚下偎依的小田原城,回想曾经沉浮于波涛之上的光荣与罪恶,看厚重的战国史如何融入一座现代城市,手握一把竹刀体会人剑合一的境界。
《穿越历史之战国第一雄城:北条家小田原城》以小田原城历经五百年沧桑的史实,展现日本从平安时代到江户时代关东武士集团的兴衰变迁。
《Z旗飘扬三笠舰:从三笠纪念舰漫谈军舰类博物馆》讲述了对马海战的功勋战舰“三笠”的光辉与落寞,看命运多舛的三笠舰及其他名舰如何顺应时代的洪流。
《若鹫雄飞霞之浦:在日本自卫队土浦基地探寻旧日本海军航空兵教育》回顾一段日本青少年始于霞之浦的热血岁月,在茨城感受日本海军航空兵“从零到零”的轮回。
《世传切玉谁能穷:日本剑之道与剑人》叙述了日本剑道史上的达人轶事及“用剑之人”筚路蓝缕的求索之道。
《海中要塞:东京湾的炮台群遗迹巡礼》围绕曾经被日本人视为救命稻草的“海堡炮台”,记录了日本从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开始强化江户湾海防能力的历程。
2019年5月19日 已读
休憩129th,指文图书良莠不齐的现象太严重了,连我这种早期忠粉也已经不堪重负,还是只买事典的好。本书作者群名头不小,樱雪丸和陈杰都在,但是文章……
历史 日本
南明悲歌 豆瓣
作者: 杨亮 2017 - 6
公元1644年,明朝覆亡,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南方的复明势力,想要入主中原的清朝,三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本书讲诉了那一段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互相交织,英雄志士、汉奸叛贼纷纷登场的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2019年5月8日 已读
休憩123rd,越读越眼熟,后来释然,就是顾诚先生《南明史》的缩写本,这样写书倒也容易,我误把此书当战争特典系列买回,无奈被坑了爹,书中缩写都能缩出错来,李成栋反清复明易帜之日两页两种说法,此外有关马士英的评价一边倒,堵胤锡阮大铖瞿式耜等重要人物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压根不提,这书倒也有用,拿给南明爱好者或者初中生入个门挺好,毕竟是顾诚先生的缩写,章法还是有的,妈的,好久没打过2星,八十老娘倒绷孩儿
南明 历史
皇上走了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章敬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6
本书是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始,以百年中国的每一年为一个节点,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那一年的一个司法故事。并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简单讲解背后的法理,重点揭示在“皇上走了”的现代国家中,我们在法律观念、意识、程序和功能上的种种境况。本书用“法律”的眼光来打量历史,用“法治”的标准来衡准故事,牵涉了大量的政治、文化事件与人物:从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到蒋经国、陈水扁,从鲁迅、胡适、梁漱溟,到胡风、雷震,从李大钊之死、东陵盗墓、西安事变到审判“四人帮”……全书在100件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力图挑战既有的历史“常识”,唤醒当下的“法律”意识,启发未来的法治“观念”。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修行11st,忘记这书是不是已经被ban了,很简单的法学知识入门科普书,每则小文举出一个知名人物或者热点事件,叙述完成则点一下基本法律知识,作者倒也没避讳什么,建国头三十年的例子不少,点了毛几次名,如果这样就被ban也有点太过草木皆兵。不过真被ban也好,很多人书不ban不读,一被ban再麻烦也要找来读,此书阅读门槛在一众ban书里算是低的,而输出的思想知识又是比较密集的,应该可以帮助很多人形成概念,这可是件好事情
历史 法律
三国谈心录 豆瓣
作者: 金性尧 北京出版社 2015 - 9
本书对三国前后一些著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点评,包括“曹操心事”“三国风云”“绝代美女”三大部分。作者史力深厚,根植于“论从史出”的传统,所谈又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题目,于细微处着墨,却总能涉笔成趣,评品古今得失。
2019年4月21日 已读
修行10th,金老文风平和冲淡,读之隽永有味,但是一本上追王昭君下至竹林七贤的书,叫三国谈心录真的好吗
历史 大家小书 金性尧
宫崎市定中国史 豆瓣
7.3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焦堃 / 瞿柘如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11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在众多领域都有创见,被认为代表着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本书是他积四十年研究与教学经验、面向普通读者的结晶之作,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视角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和特色。
精湛深厚的京都东洋史学风、与国内学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思路与视角;对于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将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进程之中,以“景气史观”阐述盛衰兴亡;几乎从不引经据典,论述全凭记忆力与洞察力;三百余个小标题和平均八百字的篇幅,形成独立又贯通的易读结构;愉快而酣畅的叙述,只为唤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一切使这部中国通史具有了深厚的学派底蕴、强烈的个人风格、全新的启发性和的可读性。
2019年4月9日 已读
修行9th,前半部分多疑古,后半部分重轮回,史实部分恢廓而不太走心,其史观实在是可圈可点,自成一派,具有启发性。还是那句话,入门者别看通史,为入门者普及知识的通史尽数为獭祭鱼乱堆砌,而卓然有成的通史悉数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读之正是为读其创见揣摩其角度,在农民起义几乎尽数为失业者革命,贾似道政策有效性与个人定位以及非常妙的经济政治学和时期划分法这些方面都让我如沐春风。简言之,史实部分打不赢国史大纲吕思勉先生通史等一流杰作,史观史识等部分则并不逊色,逼得你兼容并包都来读一读,有关景气史观等大问题,因为不是此书重点而只是使用的历史工具,因而交代的有些不清不楚,有些地方使人迷惑,应该找来专门著作去研究一下。
中国 中国历史 历史 宫崎市定
永恒的边缘 豆瓣 Goodreads
Edge of Eternity
7.2 (73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陈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5
真正残酷和激烈的世界大战,是思想的大战。来自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和威尔士的五大家族,又一次迎来了新的考验。东西德分裂、柏林墙、苏联秘密警察、刺杀肯尼迪、民权运动、古巴导弹危机、入侵黎巴嫩、弹劾尼克松……此外,第三代生活中还有摇滚、嬉皮士、跨种族婚恋、性解放,以及对过去的误会与和解。
说到底,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2019年4月6日 已读
休憩90th,打开第一页读到1961年几个字,立刻一声叹息,距第一部五十年之久,一代目凋零式微,一战二战冷战,不同代的人们在不同的历史中被不同的折磨,为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立场不同主义而受着相同的痛苦流着相同颜色的血。福莱特所要表达有关历史的全部都被说的透彻无疑,是历经苦难走向死亡过程中的热烈生长。但可惜的是,作为三部曲的收束,本卷已是强弩之末文气中衰,三代目们的人生没有新意,而一代目间的互动也显得草草,我期待已久的俄国兄弟相逢这个桥段全无亮点可言。熬夜读书其实很累,遇上并没好到值得这么做的书时更加让人火大,但整个三部曲加总,即使第三部狂拖后腿,仍是不朽级别的杰作,是值得花费几个通宵时间的
历史 小说 肯·福莱特
世界的凛冬 豆瓣 Goodreads
Winter of the World
8.3 (110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译者: 陈杰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3
一切都始于那个裂变中的大时代——希特勒上台,爱德华八世退位,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世界剧烈改变,我该怎么办?这正是他们的困惑——一群处于人生黄金时代的少男少女,来自德国、美国、英国、苏俄和威尔士的五大家族,他们父辈的命运因一战而彻底改变。如今,世界再次破碎,甚至更加暴烈和残酷。然而,这就是他们的时代!在时间的永恒流动中,每个人都在创造历史。所以,为什么不一起来,会一会命运?
2019年4月5日 已读
休憩89th,发现开局已是二战初期时有些不快,这意味着巨人陨落中的角色将纷纷淡出。我最喜爱的米尔德里德全书出场不过两次且毫无戏份,悲剧的沃尔特黯然便当。好在新生一代的故事同样跌宕起伏随历史而动,这本书真是极为动人的诠释了印在封面上的引语“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的成长”,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的脆弱在同时发生,同时历史的厚重反衬出个人的渺小,每个在个人领域的重大决定在历史洪流中压根无足轻重不值一提,所以抓住眼前人珍惜现世美好成了岁月这杯苦酒中少有的一粒砂糖。在黛西最终爱上劳埃德,在博伊壮烈而默默无闻的死在哥哥怀里,以及写不下的无数个片段中,这种强烈对立的情绪折磨着我,一边有一个声音大呼“这多美好啊!”一边又有个念头掠过“这又能怎样呢?”宏观与微观并存着遵守着不一样的法则,这就是人生
历史 小说 肯.福莱特
宫崎市定人物论 豆瓣
中国史の名君と宰相
6.8 (9 个评分) 作者: [日] 宫崎市定 译者: 林千早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8 - 4
★史学泰斗、“汉学诺贝尔奖”儒莲奖得主 知人论世力作
★皇帝 名臣 财阀 儒家 文人 画家 盗贼……
★以司马迁之磅礴笔力,重现历史叙述的摄人心魄
★读懂中国史,从读懂这些人开始
------------------------------------------------------------------------------------------------
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为基础,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文风,对中国古代史上“最有料”的人物之魅力、功罪和时代进行描绘,抽丝剥茧般的分析与想象力飞扬的叙事融合无间,重现了司马迁以降摄人心魄的历史叙述。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治学方法与中国“知人论世”的史学传统如符若契,又对司马迁顶礼膜拜,晚年曾计划将“人物论”的代表作品《史记·列传》全译为日文。
本书正是宫崎本人的“人物论”,也是他的著作中最为通俗好读的一部,收录了他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重点关注过的人物,包括“大帝与名君”(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康熙、雍正),“乱世宰相”(李斯、冯道、贾似道),“资本家与地方官”(晋阳李氏、宋江、蓝鼎元),“儒家与文人”(孔子、朱子、张溥、石涛),涵盖各个时代和阶层,极具代表性。
------------------------------------------------------------------------------------------------
宫崎市定先生是东洋史学界的巨擘。他对中国史书有广阔博通的视野,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史的全部时代,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东西交流史等所有领域。通过个别的实证研究,先生对中国史重新系统地加以认识,并将之置于世界史的发展中……能将精密的个案实证研究与阔达雄浑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堪称稀有。
——岩波书店
宫崎市定以及京都学派的中国史观确实应当重新认识,作为杰出的亚洲史学者,宫崎市定的视野常常超越中国,而涵盖了整个“东洋”即亚洲。
——复旦大学 葛兆光
宫崎市定先生是国外学界中为数不多的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具有通识的学者,而且其通识是以实证为根基,以亚洲和西洋为参照的。
——北京大学 刘俊文
2019年3月30日 已读
修行8th,好好的宫崎市定,硬是做成了拼盘,第一部分大帝明君质量低劣态度应付到令人发指,后记中才发现这原来是宫崎为《世界传记大辞典》写的词条,自然强不到哪去,这本从宫崎作品中翻找拼凑起来的书必然篇目间落差极大,复社张溥一篇串文化学术政治经济乃至整个国祚于一处,极为好读,贾似道与晋阳李氏两篇也大有给人启迪之处,其他则等而下之,话说就不考虑把宫崎市定等杰出人物全集引进了,何必这样乱译,日本大全集现成的,汉学应不犯忌讳,你敢来我就敢买
历史 宫崎市定 日本
抚摸北京 豆瓣
作者: 邹仲之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1
作为《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姜德明编,三联书店,1992)的赓续,本书精选收录34位当代作家、学人言说北京的散文、随笔42题。内分七辑,或谈论北京整体风貌的历史变迁,或述说局部区域的印象感受;或感叹胡同、寺庙等人文景观的日渐消逝,或描摹四合院、大杂院里的日常生活;或凭吊不堪回首的饥饿记忆与“文革”往事,或缕述旅食京华的酸甜苦辣。是忆旧念往,也是感新说世,关乎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命运,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云与沧桑。
2019年3月28日 已读
休憩84th,此书因《北京乎》而编,我藏书里的《北京乎》是竖排,又懒得用竖排看散文,所以先读了这本,编者心里是很有数的,解放前则怀念建筑景致,文革时则回忆动乱生涯及往来人物,近二十年则白描民生疾苦。北京当年的景与吃已经被描述尽,百尺竿头进不了一步了,而今天的北京已经被拆去了历史的表象,剩余下来北京的精气神并不多,集中在北京人的身上。这些东西在谦儿哥写写北京人怎么玩儿,顽主王朔写写大院孩子的贫操行等等上,人们笔下的北京已经多年不可爱,没有特色,没有生活,而且每个角落都有苦难和折磨的影子。书中张中行黄永玉两篇我个人最喜,陈凯歌回忆文章居然还不错,但全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章含之回忆老毛愤怒的对她说:你心里没有我!我的妈呀
北京 历史 文化
我所度過的時光 豆瓣
作者: 周有光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5 - 4
本書是周有光從未發表的完整的回憶作品。周有光是中國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他閱歷豐富,交遊廣泛,經歷了清末、北洋政府、國民黨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時代,親歷並見證了近百年的社會變遷。在書中,周有光細數了近一百年來的歷史演變,以現場親歷者的身份,講述曾經耳聞目染的大量情節和故事,是一部極為珍貴的歷史讀本。
讀者可以通過周有光個人的講述,洞見中國近一百年來的歷史細節和變化脈絡,因此本書可算是一部「一個人的近代史」。書中坦誠地描述了作者作為那一代傑出的知識分子一生極其複雜的心路歷程,是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曲折命運的高度濃縮。
書中文字記錄忠實於作者的講述,並保持了周老聊天時生動的口語化特點,語言隨意自然,充滿智慧、樂觀、幽默的基調。
2019年3月27日 已读
休憩83rd,平和而淡然,有着老年看破红尘的脉脉,原以为在跑出去诸位口中引用的那个大炮筒周有光本尊的回忆录会剑拔弩张敢说善道,没有想到读到的是这种风格,是近代史的高度浓缩,里面所体现的心态所记录的见闻轶事基本都是常人级别,而评论则基本没有,如果我不是读的港版肯定以为都被删完了。当然,一个百岁老人能够头脑清晰的回想百年这本就是伟大不寻常的事件,他也并没有情绪波动剧烈的输出知识与观点的义务,只是还是让我感觉吃不饱罢了。书值三星,给百岁老人敬意一星
历史 周有光 回忆录
最后的遗言 豆瓣
作者: [苏]尼基塔·谢·赫鲁晓夫 译者: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 上海市政协编译组 1988 - 5
这部回忆录的内容包括1954年至1964年赫鲁晓夫执政年代的苏联政治、经济、外交等情况,特别涉及国内外政策的演变。这个时期是苏联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赫鲁晓夫的回忆,在这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个别地方同《赫鲁晓夫回忆录》一书有一些雷同或重复。但整个说来,仍可作为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继续和补充。故中译本题名为《最后的遗言——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2019年3月22日 已读
修行7th,赫鲁晓夫回忆录读的很开心,于是找来续集读,我的兴趣点在于赫鲁晓夫如何战胜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并最终保存他们的生命,对勃列日涅夫政变的观感及细节,还有关于中国的一切,此书中居然对这些内容基本上啥都没提。有关同胞的部分仅限于对几个大军头人选的处理,对科学家以及知识分子的态度而已。绝大多数篇幅给了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我对这些国家的历史与政治是毫不了解的,所以读的懵通通。有关赫鲁晓夫对他国女性的描述以及赫鲁晓夫与瑞典人的互动并很可能对肖洛霍夫拿诺奖起到绝大助力的部分读起来是很有趣的。综述下就是硬干货不足,有些失望。不过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对毛对大跃进扩散对核战争核威慑以及新时期战争特点的认识,我是完全赞同的
传记 历史 政治 苏联 赫鲁晓夫
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 豆瓣
中国思想と宗教の奔流
7.6 (22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岛毅 译者: 何晓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 1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宋朝”一卷。全书渐次展开的十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开端的四章,依照历史的时序,概述了公元9世纪末到13世纪政治史的基本历程。继而进入本书最为核心的内容,以三章的篇幅,讨论这一时段中“思想与宗教的奔流”:作者分别从思想和宗教的变迁、士大夫群体和社会精神、科学和技术革新等角度阐释了“奔流”的意涵。接下来的两章,介绍两宋的文化潮流、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延伸性的观察,让人们体味到“思想与宗教”养育蕴蓄的氛围环境与承载体。第十章则是宋代历史的结束,也是全书概观式的收束。
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艺术史等纷纭丰富的议题,体现着日本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中坚力量对于宋代历史的“再认识”。
2019年3月18日 已读
修行6th,东大爸爸还是靠得住的,在并不出色的本系列中显得很出挑,再翻到封面看到熟悉名字,感到十分亲切。此书在思想方面的梳理总结可以说是相当系统,很有帮助,尤其是在治国指导思想嬗变以及儒学儒教发展及与其他宗教思想融合方面,至于史实方面的小毛病,无视就好,东大爸爸识见不凡,作为读者十分感激
历史 小岛毅 文化 日本 讲谈社
啊,老三届 豆瓣
肖复兴
作者: 肖复兴 1988 - 8
万象丛书
“老三届”指1966年、1967年、1968年的初高中毕业生。这是由当代中国特殊历史造就的一群,这是当代中国特殊的一群。
2019年3月16日 已读
休憩78th,最近密集重读一批文革时期历史,顺带读了此书,阅读之前对内容就已经心知肚明,说来也有趣,让一个时代绝大多数人得利是那么的艰难,让绝大多数人都倒霉原来那么容易,苦笑
历史
大明王朝1566(上下卷) 豆瓣
9.4 (7 个评分) 作者: 刘和平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5
《大明王朝1566(套装共2册)》主要内容简介:嘉靖末,外有倭患猖獗,内有国库亏空,唯有拓展海外贸易才能化解困局,于是,朝廷在浙江推行“改稻为桑”的国策,以促成与西洋的50万匹丝绸贸易。为了打通海上贸易通道,胡宗宪、戚继光东南剿倭,浴血奋战;为了趁机兼并土地,宦官、严党毁堤淹田,涂炭生灵;为了扳倒严嵩,裕王起用海瑞查案……小说以“倒严”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画卷——朝廷、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官场、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官兵、风起云涌的抗倭之战,小说既是明代政治的原型,又是当代官场的启示。
2019年3月15日 已读
休憩75th,建国后历史小说,此书第一
历史 小说 政治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豆瓣
作者: 梁晓声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88 - 3
本书是第一部中国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写成的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小说。
2019年3月13日 已读
休憩73rd,越单纯越容易残忍,理想主义者是最危险的物种,地狱常诞生于人类试图创造地上天国的努力中。红卫兵那点事,都在这本书里,梁晓声这辈子最好的作品,也就是这了
历史 文革 梁晓声
金色昙花 豆瓣
作者: 高阳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84
2019年3月10日 已读
休憩71st,高阳公写民国的几本都是说书人写法,若有若无一条主线遥遥缀着,随便来句话出来个人就是拉出一条支线剧情,从袁项城退位到曹仲珊下台,这十余年好听了说是风云浩荡,难听里讲是乱七八糟,人物驳杂数目庞大,这书只有四百多页是高阳公留了手,要是老许不烦不累,一箱威士忌屁股下面一坐,一千四百页也是它,分成二十部就是《古春风楼琐记》,全书最让我欣赏并叹息的还是徐树铮,真英雄。
历史 小说 民国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