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昔我往矣 豆瓣
作者: 白先勇 龙门书局 2012
怀人感事,家国情深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散文自选集
对家乡桂林的寻根之旅
对上海童年往事的生活记忆
对家姐先明的姐弟情深
对文学挚友的拳拳深情
对创办《现代文学》艰辛过程的回顾
对钟爱的昆曲艺术和文学作品的深情追叙
……
作家用文学家的笔触,篇篇皆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充分表达了对友人过往的深切怀恋。
2013年4月4日 已读
对了解《现代文学》发展始末、台湾六七十年代文学风貌以及白先勇本人的文学观点很有帮助。本书所收大部分文章在广西师大社的《树犹如此》里都有,后者文章多得多。我又买重复了:(。
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回忆录 文学 随笔/散文
枯枝败叶 豆瓣
La hojarasca
8.0 (155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刘习良 / 笋季英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1
★ 马尔克斯唯一正式授权,首次出版
★ 从写《枯枝败叶》的那一刻起,我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作家,没有人可以阻拦我。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序篇 :“ 马孔多的礼拜三,正是埋葬魔鬼的好日子。 ”
《枯枝败叶》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成名作,描述了马孔多镇一家祖孙三代在一个大夫死后为其收殓的半小时内发生的故事,被视为“已具备《百年孤独》的雏形”,也开启了马尔克斯日后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2013年4月2日 已读
我看过的马尔克斯小说都有一种难以言传的迷人气质,组成它的或许有来自不熟悉的异域的风土、那些对自己的历史和当下行为从不加以解释的神秘但普通的人物,还有作家对叙事的层次和语调的精准把握,也肯定还有别的东西。所有这些特质,都能在这本成名作里找到。
加西亚·马尔克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拉美文学 文学
嫌疑人X的献身 Goodreads 豆瓣
容疑者Xの献身
8.7 (984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子倩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石神,每天唯一的乐趣,便是去固定的便当店买午餐,只为看一眼在便当店做事的邻居靖子。
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失手杀了前来纠缠的前夫。石神提出由他料理善后。石神设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局,令警方始终只能在外围敲敲打打,根本无法与案子沾边。石神究竟使用了什么手法?
2013年4月1日 已读
和「白夜行」一样无懈可击且过瘾的推理小说,字数是后者的一半,所以就算晚上才开始看,也不至于熬夜。每隔一段看一本这样的书,对我这样永远猜不出结局的读者,是既娱乐又放松心情的有益活动。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推理小说 文学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豆瓣
Saf ve Düşünceli Romancı
8.2 (85 个评分)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译者: 彭发胜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9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尔罕•帕慕克 最新作品!
截至本书,帕慕克的重要作品已全部出齐。
一个小说家对读者的揭秘与渴望。
成就奥尔罕•帕慕克的文学省思。
更是中国读者熟悉的老帕,充满纯真的乐观召唤大家——“让我们来读小说吧!”
对于现代的世俗化个人来说,要在世界里理解一种更深刻、更渊博的意义,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伟大的文学小说。我们在阅读它们时将理解,世界以及我们的心灵拥有不止一个中心。
——奥尔罕•帕慕克
2009年,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此为结集。
帕慕克说,在完成《纯真博物馆》之后,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他觉得是时候谈谈了。
“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
2013年3月27日 已读
很容易看的小书。关于写作的观点并不新鲜,有一些我甚至有过体会。对小说的"中心"的论述贯穿始终,但感觉说得不透彻----用文学化的作家语言基本上没法说透。弱化人物性格的因素而强调人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放弃道德评判、小说与博物馆的类比性等看法有一定启发意义。
外国文学 小说研究 文化随笔/文化批评 文学
Runaway 豆瓣 Goodreads
8.5 (13 个评分) 作者: Alice Munro Vintage 2005 - 11
The incomparable Alice Munro’s bestselling and rapturously acclaimed Runaway is a book of extraordinary stories about love and its infinite betrayals and surprises, from the title story about a young woman who, though she thinks she wants to, is incapable of leaving her husband, to three stories about a woman named Juliet and the emotions that complicate the luster of he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 Munro’s hands, the people she writes about–women of all ages and circumstances, and their friends, lovers, parents, and children–become as vivid as our own neighbors. It is her miraculous gift to make these stories as real and unforgettable as our own.
2013年3月19日 已读
喜欢「Chance」「Passion」和「Tricks」这三篇。用我小时候听过的话,它们都表现了"爱的神秘,灵魂的离奇"。当生活被发现是一条可以往各个方向流动的河,当人生的一连串偶然形成一段固定的历史,当逃离本身成为了逃离的目的......够简洁,够神秘,够真实。
加拿大 外国文学 小说 当代 文学
我的阿勒泰 Goodreads 豆瓣
My Altay
8.8 (188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0 - 7
本书是作者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合集。分为阿勒泰文字、阿勒泰角落和九篇雪三辑。这是一部描写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和风情的原生态散文集。充满生机活泼、新鲜动人的元素。记录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滴,包括人与事的记忆。作者在十年前以天才的触觉和笔调初现文坛并引起震惊。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质地纯粹,原生态地再现了疆北风物,带着非常活泼的生机。
万物静默如谜 豆瓣
8.7 (173 个评分) 作者: [波] 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译者: 陈黎 / 张芬龄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 8
《辛波斯卡诗选:万物静默如谜》收录辛波斯卡各阶段名作75首,包括激发知名绘本作家幾米创作出《向左走,向右走》的《一见钟情》,收录高中语文教材的《底片》,网上广为流传的《在一颗小星星下》《种种可能》等,曾获得《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图书。
辛波斯卡的诗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经验,甲虫、海参、石头、沙粒、天空;安眠药、履历表、衣服;电影、画作、剧场、梦境等等,在她的笔下无不焕发出新的诗意,让人们重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2013年1月11日 已读
有几首很美,《一见钟情》、《与石头交谈》、《在一颗小星星下》等等。这些诗的水准非常高,但虽用日常生活里的意象提炼出了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哲学、哲理,总体感觉仍不够具体和踏实。这不是这些诗本身的问题,而是我现阶段对诗的一种期待。另一没打五星的原因是翻译。从英文转译的波兰文诗歌,不知道在两重翻译过程中折损了多少原本的精髓。诗的翻译比小说翻译困难的地方就在于诗歌的本质放大了不同语言之间微妙的不可翻译性。而在这本书里,我居然读到一些类似于九十年代汉语诗的句子,不知是否由翻译或翻译者的再创作而造成。
外国文学 文学 波兰 诗歌
悲惨世界 豆瓣 Goodreads
Les Misérables
9.6 (23 个评分) 作者: 雨果 译者: 李丹 / 方于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 6
《悲惨世界》(套装上下册)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
2013年1月8日 已读
这不是浪漫派,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写作者的耐心和浪漫、人道情怀,可以在耐心的读者那里变化成令人震撼的心灵浪花。我说耐心,是因为雨果用大段的铺陈仔细描写了他的故事所涉及的几乎所有历史细节。滑铁卢战役始末以及十九世纪初巴黎的下水道是此类篇章中最为精彩的,但可惜我有时间压力,其中的很多段落只能一翻而过。这样的巨型史诗般的写作方式,我不知道现在我们还能在哪儿见到。冉阿让的传奇故事让阅读者心潮起伏、为其命运担忧,但是他作为一个有独立主体的虚构人物,完成了在现实中少有人能够完成的自我救赎,而照耀他的星光来自于他自己的心灵,那颗被卞福汝大主教所点亮的心。这样的书应该在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候读到,因为它将是一束照亮人生之路的光芒。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法国 经典
巴比代尔 豆瓣
Pábitelé
作者: [捷] 博·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万世荣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 5
《巴比代尔》这本短篇小说集,是赫拉巴尔的代表作,1964年出版后赫拉巴尔从此声名大振。这本短篇小说集,尤其是与集子同名的这一篇有好地说明了赫拉巴尔这位作家独特的小说创作风格,现在人们一提到赫拉巴尔,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便会是他的巴比代尔。
鹿鼎记 豆瓣
8.9 (86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这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是金大侠自言最喜欢之大作。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不会任何武功,却因机缘巧合闯入了江湖,并凭其绝伦机智周旋于江湖各大帮会、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令人于捧腹之余更进一步深思其口才与机敏。
飞狐外传(上下册) 豆瓣
7.1 (39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飞狐外传》是《雪山飞狐》的“前传”,叙述胡斐过去的事迹。然而这是两部小说,互相有联系,却并不是全然的统一。在《飞狐外传》中,胡斐不止一次和苗人风相会,胡斐有过别的意中人。
《雪山飞狐》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胡一刀。胡斐的性格在《雪山飞狐》中十分单薄,到了《飞狐外传》中才渐渐成形。金庸企图在这部作品中写一个急人之难、行侠仗义的侠土。武侠小说中真正写侠士的其实并不很多,大多数主角的所作所为,主要是武而不是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雪山飞狐 豆瓣 Goodreads
7.6 (44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雪山飞狐》的剧情源于闯王李自成亡国后,李麾下的四大侍卫后人——胡、苗、范、田四家争夺宝藏。四家人因误会重重而互相仇杀,祖先积怨,至胡一刀、苗人凤这一代,凤误会父乃刀所杀,欲为父报仇,与刀决一死战。凤兵器被人落毒,刀被凤伤后中毒身亡。刀之子斐长大后又误会父乃凤所杀害,故又找凤为父报仇。恩怨情仇,千丝万缕。
书剑恩仇录 豆瓣 Goodreads
6.7 (77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本书是《金庸作品集》之一,也是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中的内容主要是写红花会英雄试图通过换一个汉族皇帝,乃至通过同一皇帝换一套汉族服装,便以为是抗清大计的完成,最终无论是陈家洛等红花会英雄的抗清大计,还是陈家洛本人的儿女私情,均以悲剧告终。作品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写出了许多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人物。
碧血剑 豆瓣
7.1 (65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碧血剑》当代著名作家金庸著,著于1956年,是金庸的第二部武侠小说。至今为止,已经过三次修订。现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
本书讲的是明末抗清将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的故事。
×      ×      ×      ×      ×      ×
明末,社会动荡,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东北的满族部落却开始崛起,举兵南侵。蓟辽督师袁崇焕屡破清兵,击毙清太祖努尔哈赤,后被崇祯皇帝下狱,半年后以“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所杀。袁崇焕之幼子袁承志为报父仇,苦练武功,拜华山“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在华山之巅习武十年,博采武林诸家之长,加之偶得武林怪杰“金蛇郎君”的剑学秘籍,学成身法奇诡的蛇剑之术,武艺更加精湛超群。袁承志下山之后,以一身绝艺征服了众多武林豪杰,调解了数起武林中的恩怨纠纷,他武艺高超但心性忠厚,至诚待人,深得武林弟兄的崇敬,被拥戴为七省盟主。当时正值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声威大振,势如破竹,承志为报父仇杀皇帝,带领群豪帮助闯王李自成拦劫官银、筹集军资,屡挫官军,并与入侵清兵浴血奋战。
“金蛇郎君”之女聪慧美丽的温青青对袁承志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跟随他走南闯北,患难相依,度过了多年征战生涯。后来,袁承志协助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后,闯军军纪败坏,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闯王亦沉淫于美酒女色,甚至听信谗言杀害了袁承志的挚友——忠心耿耿的李岩。清兵入关后闯王溃不成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转瞬惨败。袁承志意兴萧索,与青青及当日一同征战的众豪杰飘流海外,赴异域重辟天地。
射雕英雄传(全四册) 豆瓣
9.0 (227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4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代表作之一,作于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商报》连载。《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狯,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由于人物性格单纯而情节热闹,所以《射雕》比较得到欢迎,被拍成各种语种的电影和电视剧在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热播。
倚天屠龙记 豆瓣
8.3 (113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倚天屠龙记》,金庸武侠小说,著于1961年,是“射雕三部曲”系列第三部。该书以元末群雄纷起、江湖动荡为广阔背景,叙述武当弟子张无忌的江湖生涯,表现众武林豪杰质朴自然,形态各异的精神风貌,展现其不可替代的人格力量。
侠客行 豆瓣
7.2 (86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5
《侠客行》著于1965年,据说灵感和书名来自李白的诗作“古风五十九首”之《侠客行》。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经历。
主人公石破天自小没名没姓,和一个他以为是自己母亲的女人,僻居于一座不知名的荒山上。那女人叫他做狗杂种,他便以为这就是他自己的名字。那女人脾气古怪,动辄打骂于他,他也习以为常。他从小学会了砍柴、做饭等种种家务,却大字不识一个,于世事、人心更是一无所知。一天那女人忽然不见了,他自小相伴的那条叫“阿黄”的狗也不见了,便出去到处寻找。结果人和狗都没找着,自己却迷了路。
当他来到一个叫侯监集的小镇上时,适逢许多武林人物为一枚玄铁令大动干戈。他是个小乞儿的样子,谁也没注意,却因为饥饿太甚,捡了个混战中撒落在地的烧饼吃,意外地得到了玄铁令。正在众人发现,各各威逼利诱之时,玄铁令的主人谢烟客适时赶到。将玄铁令夺回。但这个魔头恪于诺言,必须答应为持令者做一件事,他怕众人教唆这个小乞儿让他干不利于他的事,便连令带人一起携走。不料他想尽办法也不能让石破天求他一件事,石破天告诉他,母亲对他的唯一教诲,便是不管怎样也不能求人。他虽然是乞儿却从不乞讨,别人给他吃他就吃,别人不给,他实在饿了,便拿了就吃,他也不知道这叫偷,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谢烟客无奈只好带他回自己隐居的摩天崖,途中石破天遇见几个武林人物围攻一个叫大悲老人的老头,他挺身而出,虽然没救成大悲老人,却在他临死之前做了他的朋友,得了他一套载有武功的泥人。到了摩天崖,谢烟客传授他两种极阴、极阳的内功,想让他走火入魔而死,以绝后患。
不料正在石破天阴阳交战,即将走火入魔的时候,长乐帮来人硬说石破天是他们的帮主,将他劫回帮中。帮中的医道高手贝海石将石破天救活,反而成就了他阴阳合一的无上内功。帮中人都认定他就是名叫石破天的帮主,他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后来他自己也怀疑起来,等到他结识了一个名叫丁当的女孩,那女孩指给他看,她从前在他肩头咬伤的疤痕时,他就更懵懂了。他喜欢丁当又不敢喜欢,因为他还不能确定自己到底是谁。
幸好在他最为难的时候,真的石破天被帮中人捉回。原来贝海石等人知道“狗杂种”不是真的石破天,但因他长相与石破天酷似,因此故意将错就错,让他冒名顶替,以替他们消解即将到来的灾难,而石破天肩上的伤疤,也是贝海石在他昏迷时用手术弄上去的。这时石破天已以帮主的身份接了侠客岛的赏善惩恶令,而在雪山派作了恶又冒名石破天逃出来做了长乐帮主,后又逃走的石中玉却又冒充“狗杂种”,石破天骗得了谢烟客的信任。石破天刚在石中玉父母那儿得了一点温暖和爱意,石中玉的到来使他只好又离开了。
他先和人见人怕的赏善惩恶使交上了朋友,结为兄弟,后又邂逅雪山派祖师白自在的妻子小翠和她的孙女阿绣。开始他被误认为石中玉,差点被杀,但等误会澄清,小翠却收他作了金乌派的掌门弟子,阿绣与他也渐渐两情相悦。他们赶回雪山派,石破天凭借自己的盖世神功消解了雪山派的门户之变,治好了白自在的疯病。这时谢烟客在石中玉的唆使下,赶来向雪山派寻仇,但石破天的出现终于使一切真相大白,而丁当也彻底弃石破天而去。
不久石破天随白自在等武林高手持令前往侠客岛,在岛上经历一番惊险后,终于弄明白了三十年来许多武林高手前往侠客岛一去不返的真相:岛上一个山洞里的石壁上刻着李白的那首叫做《侠客行》的五言古诗,其中隐含了一项绝顶神功。侠客岛主从中土以赏善惩恶令逼来众多武林高乎,只是为了一起参详这项神功,但各人见仁见智,谁也破解不了,而对武学的酷嗜,却使这些人面对石壁神智痴迷,再也不想离开这个山洞。石破天听着众人的争论,看着他们痴迷的样子,只是感到害怕,却不明所以。众人都在诗句分解注释的各个小山洞,他因为不识字,在那儿既害怕又看不出个究竟来,便来到刻着整篇诗的大洞。不料他往石壁上一看,目中所见都是一把把形态、剑势、剑意各各不同的利剑,所有的文字于他毫无实际的意义可言。他顺着剑势、剑意看去,内息自然而然随之流动,手舞足蹈,待得从头至尾看完一遍,这项神功已是被他练成了。
回归中土后,为解一桩武林疑案,他随丁当的叔祖丁不四等去寻找他的女儿,终于又回到了小时候居注的荒山。当他看到那条与他阔别已久的狗“阿黄”时,欣喜若狂,看来,在石破天的心中,绝世武功远比不上“阿黄”,比练成“侠客行”武功更高兴万分。然而他的身世依然是个谜。
连城诀 豆瓣 Goodreads
《素心劍》[sù xīn jiàn] /《連城訣》[lián chéng jué] (1977)
8.0 (92 个评分) 作者: 金庸 三联书店 1999 - 4
本部书初发行是以「素心剑」为名,是金庸先生以小时候一段回忆为主而发展出来的故事,疼爱他的家中长工因为冤狱郁郁一生,心中的委屈至垂死才吐露于他。
「连城诀」以一部剑诀及其中的宝藏秘密揭露了人性贪婪的一面,写人的“坏“这本书可说是第一把交椅,狼心狗肺的丈夫,心机深疑心重的师 父,还有逼死自己女儿的父亲……憨直的乡下小子狄云,落入一个个圈套,失去了心爱的师妹,还有对人心的信赖。但是从这本书看来,当坏人也不是都很好过的,像有人半夜梦中爬起来堆尸砌墙,有人为了金银财宝发了狂……撇开这些可厌的事,丁典和凌霜华短暂的绿菊之恋,虽然淡淡如一阵幽香,却是全书最凄美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