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沉默的大多数 Goodreads 豆瓣
沉默的大多数
9.2 (441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 10
这本杂文随笔集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涉及知识分子的处境及思考,社会道德伦理,文化论争,国学与新儒家,民族主义等问题;包括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各种真知灼见,涉及科学与邪道,女权主义等;包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评论,涉及性问题,生育问题,同性恋问题,社会研究的伦理问题和方法问题等;包括创作谈和文论,如写作的动机,作者的师承,作者对小说艺术的看法,作者对文体格调的看法,对影视的看法等;包括少量的书评,其中既有对文学经典的评论,也有对当代作家作品的一些看法;最后,还包括一些域外生活的杂感以及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评点。
黄金时代 Goodreads 豆瓣
黄金时代
9.1 (419 个评分) 作者: 王小波 花城出版社 1999 - 4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习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历史阴影中超拔出来。
过于喧嚣的孤独 豆瓣
Příliš hlučna samota
8.9 (129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2012年12月23日 已读
一个令人激动、悲伤、陷入沉思的故事,关于一个在布拉格的废纸收购站工作了一生的爱书老人。他孤独但充满意义感地完成着最无聊的下层工作。有尊严地活,不丧失对生活的热望,无论世界如何对待他。与此同时,小说又时时讽刺着捷克当年的社会体制。伴随故事进行的是对康德、尼采、歌德、老子等大量哲学家、文学家的引用和指涉,但这些内容在这位孤独老人的自述中全不是无的放矢----他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且实践了人生命中的渺小所能成就的崇高。当他把自己放入压力机和书籍一起归于死亡,他完成了对自己、对人类思想的拯救。
外国文学 小说 捷克 文学
伪币制造者 豆瓣
Les Faux-monnayeurs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 André Gide 译者: 盛澄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6
《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以篇幅论,这是纪德作品中最长的译本;以类型论,这是至今纪德笔下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以写作时代论,这是纪德最成熟时期的产物。在日记中,纪德称他用毕生积累而写成这部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表现。该书内容宏大,描绘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面。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裴纳尔偶然间发现自己私生子的身份而离家出走,又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作家爱德华的秘书,而爱德华又正是他最好的朋友俄理维所爱恋着的叔叔……小说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伪币”寓意丰富;追查伪币,也即揭露用话语及行为编织的各种谎言、伪装和虚假表象。
悉达多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Siddhartha
9.2 (88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杨玉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0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这部作品不仅是亨利·米勒的最爱,更是影响了各类毫不相关的音乐人,从60年代到00年代,从尼克·德雷克到电台司令,从深沉悲伤到摇滚妄想,《悉达多》是他们灵感的来源。 《悉达多》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保罗·科埃略的最新导言,
2012年12月21日 已读
并非佛陀传记,而是一个古代婆罗门的觉醒之路。要有一点佛学基础才能看得比较明白,书中涉及佛法的一些基本义理,尤其是「楞严经」和「金刚经」中的道理。跟我读过的其他黑塞作品一样,这显然不是一部娱乐读者的作品,哲学化的散文气息挥之不去。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
白夜行 豆瓣 Goodreads
白夜行
8.9 (93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姿君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
2012年12月2日 已读
这是那种一旦打开就不得不一口气读完的小说。逻辑强大、推理缜密,故事主要靠对话来推动。在情节的漩涡中,有精心安排的细节,而且继承松本清张以来的案件与社会问题结合的传统。看这本书阅读的快乐是强烈的,唯一不足是很难让人相信十一岁的小孩能那么完美地逃脱犯罪嫌疑。不过日本有柯南,哈哈!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推理小说 文学
活着 豆瓣
9.2 (359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南海出版公司 1998 - 5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紫陌红尘 豆瓣
作者: 池莉 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 - 8
这是池莉文集中唯一的一本中篇小说集,包括《你以为你是谁》、《让梦穿越你的心》、《绿水长流》、《紫摸陌红尘》、《城市包装》、《白云苍狗谣》、《一去永不回 》。现在的城市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急遽的变化,荣与辱、富与穷、相聚与别离、爱情与仇恨都可以在瞬间转化,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因素日渐消解,同时把人的心无限扩张和复杂化。作者呈现的就是这种人心似海的现代状态。
小姐你早 豆瓣
作者: 池莉 作家出版社 1999 - 8
男人迷失在对权利、金钱和低级趣味的追逐中,女人无法不为之心痛落泪,女人学会了自己关爱自己。女人被女人领引着前行。本书中,三个截然不同的女性,一个事业有成,一个温柔雅致,一个青春亮丽,却都不幸遭遇了被男人欺骗、抛弃、玩弄的相同命运。对男人的失望和愤恨使她们走到一起,结成温馨的姐妹情谊,她们互相安慰,互相扶助,互相支持,终于走出男人的伤害,重建崭新的生活。
来来往往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池莉 作家出版社 1998 - 8
男主人公康伟业在改革开放年代下海经商成了大款,原本就磕磕绊绊不幸福但也相安无事的家庭受到冲击,妻子段莉娜变得益发狭隘庸俗,康伟业身不由己地移情别恋,与一位聪明能干又风情万种的外企白领丽人林珠发生了一场摧肝断肠的爱情纠葛。但这场婚外恋经受不住现实生活的打击,林珠飘然离去,康伟业为填补精神空虚,与一位更年轻更新潮的女孩子结为游戏伙伴。不和谐不如意的婚姻仍在继续,康伟业自己也不清楚将来会怎样,便与寻常人一样在滚滚红尘中来来往往……
张爱玲文集 豆瓣
9.1 (28 个评分) 作者: 张爱玲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第一卷:《牛》《霸王别姬》《沉香屑 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琉璃瓦》《年轻的时候》《花凋》《殷宝滟送花楼会》《等》《桂花蒸 阿小悲秋》《留情》《鸿鸾禧》《相见欢》《色·戒》《五四遗事》
第二卷:《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连环套》《创世纪》《多少恨》《小艾》
第三卷:《十八春》《怨女》
第四卷:《迟暮》《秋雨》《书评四篇》《论卡通画之前途》《牧羊者素描》《心愿》《天才梦》《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道路以目》《必也正名乎》《烬余录》《谈女人》《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论写作》《童言无忌》《造人》《打人》《说胡萝卜》《私语》《中国人的宗教》《诗与胡说》《写什么》《<传奇>再版序》《炎樱语录》《散戏》《忘不了的画》《谈跳舞》《谈音乐》《自己的文章》《夜营的喇叭》《借银灯》《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气短情长及其他》《“卷首玉照”及其他》《双声》《吉利》《我看苏青》《姑姑语录》《中国的日夜》《华丽缘》《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太太万岁>题记》《<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爱默森文选>译者序》《谈看书》《谈看书后记》《<红楼梦魇>自序》《<张看>自序》《<惘然记>序》《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表姨细姨及其他》《谈吃与画饼充饥》《“嗄?”?》《草炉饼》《附<苏青、张爱玲对谈录>》《论张爱玲的小说》《遥寄张爱玲》《张爱玲传略》《张爱玲作品系年》
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 豆瓣
作者: Alice Munro Vintage 2004 - 10
In the thirteen stories in her remarkable second collection, Alice Munro demonstrates the precise observation, straightforward prose style, and masterful technique that led no less a critic than John Updike to compare her to Chekhov. The sisters, mothers and daughters, aunts, grandmothers, and friends in these stories shimmer with hope and love, anger and reconciliation, as they contend with their histories and their present, and what they can see of the future.
双重幻想 豆瓣 Goodreads
ダブル・ファンタジー
7.4 (7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山由佳 译者: 高培明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 6
《双重幻想》书名源自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最著名的专辑《Double Fantasy》,这为该作品植入了一种先锋、自由、颠覆传统的爱情理想。
三十五岁的剧作家高远奈津,因无法忍受婚姻生活的压抑而移情别恋,在六段惊心动魄的情爱中起伏、挣扎,渴望找到真正的自我,最终在体会到爱之极限的同时,也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心灵与肉体、理智与疯狂、失落与拥有以及升华到极致的狂放爱恋,村山由佳以细腻而又锋利的笔触,写尽男女间纷乱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复杂,无懈可击、扣人心扉,突破了纯爱小说家的定式,成就了这部飞蛾扑火般的冒险破壳之作。
2012年8月27日 已读
3.5星吧。挺好看的,是我狭隘了,不太能接受这种两性关系的题材。如果是几年前,我大概会认为这是本有点色情的书。说到底是我自己拒斥成人的世界。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画眉鸟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古龙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 4
2012年8月21日 已读
这本儿不太行啊,故事跟楚留香的第二部《大沙漠》重复得太多,至少我没看出来水母阴姬跟石观音有多大不同。感觉整个楚留香系列的人物刻画都比较弱。我还是最喜欢十四年前第一次看的《流星蝴蝶剑》!
中国文学 古龙 台湾文学 小说 文学
看上去很美 豆瓣
7.3 (7 个评分) 作者: 王朔 华艺出版社 1999 - 3
时隔七年,王朔重出江湖,小说新作《看上去很美》浮出水面。七年的积淀,王朔换了一副心肠换了一副笔墨。本书中王朔要讲的,是北京复兴路29号院里的一帮孩子,时间是1961年至1966年文革开始。烂熟的经常言不及义的口语没有了,跃出情节的卖弄浮夸与泛泛之讥少了。在这部新作中,王朔原来可以把故事讲得如此生动,可以把感情揭示得这么深入,可以把人看得这么透。
无主题变奏 豆瓣
作者: 徐星 作家出版社 1989
(据说)录有:
《无主题变奏》
《帮忙》
《城市的故事》
《殉道者》
《无为在歧路》
《饥饿的老鼠》
《外乡人》
《剩下的都属于你》
附记:决不“拿着豆包当点心”
桃之夭夭 豆瓣
7.8 (10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甘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是著名作家王安忆最新的长篇小说。小说每一章都以一句描写花的古诗为题,比如“一枝梨花春带雨”、“新剥珍珠豆蔻仁”、“千朵万朵压枝低”等等,独具匠心。王安忆说,这些都是她用心翻书找出来的。如果把原诗一首首调出来看,会发现与小说故事的发展脉络是相吻合的。在写作风格上,王安忆延续了前一部长篇《富萍》的笔法,《桃之夭夭》的写实风格几近细碎烦琐,在这种细碎与烦琐下,上海这个城市,特别是上海的小市民世界,不再是故事的背景,而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本身。
我爱比尔 豆瓣 Goodreads
7.7 (24 个评分) 作者: 王安忆 南海出版公司 2000 - 1
比尔,是她的初恋男友;阿三,是也画画的笔名。大学时,阿三不惜被开除也要和美国男友比尔在一起。因为,她说:“我爱比尔。”与比尔分手后,阿三在宾馆或别的地方结交上法国人马丁、陌生的美国老头、美国专家、比利时人和更多的外国人,都只是想找和“比尔”在一起的异国情调。劳教农场的暗娼们给阿三取了个绰号“白做”。
伤心太平洋 豆瓣
作者: 王安亿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 - 10
本书是中国小说50强(1978年——2000年)系列中的《伤心太平洋》分册。书中收录了小说家王安忆所著的短篇数部。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精彩,文笔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性,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以及独具风格的创作手法。书前还附有作者小传。
本书所收作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及可读性,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对作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