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性存在 豆瓣
8.2 (39 个评分) 作者: (英)韦罗妮克·莫捷 译者: 刘露 译林出版社 2015 - 8
当今世界中,性无处不在。但它为什么能决定我们究竟是谁呢?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性存在,我们的性存在又是如何塑造了我们?我们对于性的态度因为女性主义、宗教和艾滋病病毒发生了哪些改变?
这本性学小百科不仅讨论了上述问题,而且探究了性规范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当今围绕性和性存在的主要争议,特别是女性主义、恋童癖、同性恋政治、性教育、优生学等概念。
2022年9月11日 已读
直接由权力切入的谱系学式阐述,提纲挈领,还引用了大量趣味性材料(可惜略嫌西方中心)。sexuality在理论的语境译为“性存在”还是比“性”好些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豆瓣
作者: Anthony Giddens / Mitchell Duneier New York : W.W. Norton & Company 2018
Authored by four leading scholars and teachers,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provides an authoritative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ncepts, major theories, and current research in a streamlined, easy-to-navigate format. A consistent four-part chapter structure makes the reading manageable without sacrificing coverage, while InQuizitive, Norton’s award-winning adaptive learning platform, helps ensure students are mastering the content. At the end of every chapter, a discussion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highlights the power of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t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our complex society.
2022年9月3日 已读
选择性地看了大部分章节,体感极其舒服,属实吉登斯学习机,哪里不会点哪里。不仅覆盖重点,从我会一点的topics来看介绍得相当详尽了。再出新版估计身体社会学可能得分成两章才讲得完
喜鹊谋杀案 豆瓣 Goodreads
Magpie Murders
7.3 (133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霍洛维茨 译者: 梁清新 新星出版社 2019 - 6
当编辑苏珊•赖兰拿到艾伦•康威最新作品的初稿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本小说不同于他的其他任何作品。在和这位犯罪小说畅销书作家共事多年之后,她对他笔下的侦探阿提库斯•庞德了如指掌。庞德侦破了许多英国村庄中的谜案。意在向经典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多萝西•赛耶斯致敬,康威的传统写作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苏珊为了保住工作,必须继续忍受他恼人的行为举止。
在康威的新作中,阿提库斯•庞德来到派伊府邸——一座乡村内的庄园——调查一桩谋杀案。是的,其中有死尸和许多各怀鬼胎的嫌疑人。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苏珊越来越确信,在这本稿件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故事:一个充斥着嫉妒、贪婪、冷酷的野心和谋杀的真实故事……
2022年8月18日 已读
整本书就宛如一件珍品织毯:文字游戏是闪烁的金银提花,率先回应照向它的烛光;我们再靠近端详,庞德的毛纱花纹和苏珊的底层经线结合得环环相扣、浑然天成;最妙的是,霍洛维茨还愿意把挂毯从墙上取下,交到我们手里,让我们自己去掂量。但看头都在手工艺,两个谜题都着实不够精彩
死亡草 豆瓣
The Thirteen Problems
7.7 (28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 六翼天使 新星出版社 2018 - 7
由十三个精巧谜题组成的阿婆经典毒杀短篇集,作者本人最中意的Top 10作品之一。
那些扭曲的爱与失控的欲望,都在马普尔小姐的微笑中昭然若揭。
“因为人性大抵都是相同的。”
——《纽约时报》
神舍前高举双臂的美艳女祭司,密室中预示厄运的蓝色报春花,石板路上突然出现的血迹,自称能占卜未来的神秘通灵师,离奇消失的遗嘱,被嫉妒和占有欲支配的死亡之草……
星期二晚间俱乐部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轮流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谜案,只有亲爱的马普尔小姐每次都能直指真相。
2022年8月14日 已读
阿婆的(恐婚版)一千零一夜。或者谜题单元习题集,反正我做下来发现自己完全没带脑子
无神论 豆瓣
Atheism
作者: [英] 朱利安·巴吉尼 (Julian Baggini) 译者: 付满 译林出版社 2018 - 5
大多数中国人没有经过深入思索和论证,自小接受无神论。在作者所在的西方,广义的基督教世界,几个世纪以来,几乎所有人理所当然地信仰上帝。可以戏仿苏格拉底的名言说,“未经审视的有神论/无神论是不可靠的”。作者以严密的逻辑、生动的语言和例证,为无神论提供了定义与肯定性论证,探讨了无神论者的道德之源和人生意义,破除了无神论同纳粹和苏联极权的必然联系。作者既反对激进的宗教又反对战斗无神论,其论证有助于澄清对无神论的一些常见误解,倡导人本主义。正如作者所说,本书为“各类读者,包括希望了解无神论系统性论证和解释的无神论者、认为自己事实上可能是无神论者的不可知论者,以及那些真诚期望理解无神论的宗教信徒”所写,是一本闪耀着思辨之光的优秀哲普图书。
无神论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的、相当晦暗的信仰,表现为拒绝价值和目的,同时激烈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宗教。朱利安•巴吉尼在本书中首先驱除了围绕着无神论的错觉,表明没有宗教信仰的生活也可以积极、有意义、有道德。作者还直面20世纪无神论国家(如苏联)的失败,为无神论提出了一种思想基础。
2022年8月5日 已读
这个书的角度很有趣:作者假想读者是一个在骂战中饱受欺凌的无神论者,并给予智性的肯定和安慰
我是男生,也是女性主義者 豆瓣
저는 남자고, 페미니스트입니다
7.6 (5 个评分) 作者: 崔乘範 译者: 龔苡瑄 EZ叢書館 2020 - 7
男生當什麼女性主義者?
正因為女性主義與男性的人生息息相關,
且能為男性解除枷鎖、得到不亞於女性的真正自由。
所以,無論男女,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韓國江陵明倫高中有八百多名男學生,校園裡充斥著各種血氣方剛和習以為常的髒話,動不動就會聽到「幹爆」、「破處」、「吃了她」這樣的語彙。問他們為何要這樣說話,得到的都是「沒為什麼」、「好玩啊」、「聽起來很屌」之類的答案。
崔乘範是這所學校的國文老師,他十分感慨於學生們不自覺被社會型塑而成的性別觀念,如今,許多校園裡,仍流傳著「多讀十分鐘的書,就能幫老婆換張臉。」這種將女性視為獎賞的班訓。這真的沒問題嗎?
除了校園之外,崔乘範對整體社會所期望的男性形象也有很多疑問,諸如軍隊文化、暴力、淫言穢語、非得喝到爛醉才能吐真言……明知女性人生坎坷,卻終究守著窠臼過日子的男性,更是令他感到莫名其妙。然而,這些疑惑,就在他接觸女性主義思維之後,一點一滴地解開了。
本書特色
1. 作者身為男性,卻傾注心力推廣女性主義。因為他深知,女性主義強調的不是女性優越或女性霸權,而是邁向性別平權的第一步。
2.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從原生家庭、傳統觀念下的女性宿命、男性觀點的省思、社會案件到性平教育,完整論述了女性主義在韓國社會的困境、發展和期望。
3. 故事與論述兼具,輔以統計數據參考,值得讀者深思。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宿命
若想當個帥氣的中年男子?就必須擁有妻子。少了『內人』的關心和照看,沒有幾個韓國男人能逃過襪子破洞和褲腳破掉的命運。那如果想當個瀟灑的中年女子呢?那就必須沒有丈夫。不用忙著給人準備早飯,不用費盡心力照顧誰,家事與情緒勞動的負擔減輕一半以上,過上相對滋養的生活。
多數人以為女性劣勢來自於經濟弱勢。但作者透過他的原生家庭告訴我們── 不,即使母親的收入是父親的三倍,整個社會也並不會因此降低對於女性應扮演母親、妻子的期望。在勸和不勸離的氛圍下,犧牲奉獻一切的女人,只能繼續無奈地忍受下去……
◎女性主義男子的視角與感悟
大家在只有男生的酒席上爭相地開黃腔,追問正在談戀愛的朋友「進度」如何,而朋友則意氣揚揚地「炫耀」那件事,當時的我並未認知到,這一切就是性暴力的一環,以為這個樣子才叫大人,不僅道德意識低落,甚至一點性別敏感度都沒有。
對女性品頭論足的習慣,以為只是同性之間的言論,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可你的意識型態正是從言談中形塑的。而許多性犯罪案件,便是源於扭曲的意識形態……
◎從「江南站仇女殺人案」看見的韓國社會
若以精神疾病患者的「隨機殺人」下定論,案子會以懲罰嫌犯作結,社會不用再做出其它努力,頂多只能加強管理思覺失調患者,而實際上江南站殺人案結束後便是如此。但若以「仇女殺人」結案,就會開啟無數的連鎖反應……
任何地方都存在著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觀念,但若因此而錯過了使社會超前進步十年的機會,也無所謂嗎?
◎給男性一個「成為女性主義者的好理由」
女性主義也受用於男性,它能幫助我們逃離狹隘的男性特質框架;它會告訴我們,男人即便愛哭、話多、力氣小也沒關係;它會讓我們知道,趕我們去當兵、讓我們有約會出錢和買房壓力、讓我們因嬌小的身高或生殖器而氣餒的人,並非「泡菜女」而是「父權制度」。當你理解這些事實後,男性的人生也能獲得自由。
父權制度下的男性,或許會因自己的性別而產生優越感,但那其實也限縮了男性特質的定義,而遭受另類的不平等。想要從狹隘的性別價值觀中解脫、好好地做自己嗎?那麼,請你也一起學習女性主義吧!
名人推薦
范情(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陳怡蓁(吾思傳媒─女人迷共同創辦人)/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許怡齡(中國文化大學韓文系副教授)/彭紹宇(「韓國的筆記」版主、專欄作家)/周芷萱(女性主義者)/蘇柏昌(「政治男孩的多與雜記」版主)
2022年8月3日 已读
首先留下深刻印象是一百多页的小册子中诸多女性主义重要文本和理论。但最宝贵的是,这是一本尤其适合通识课堂的入门书,作者是中学老师,入手的角度以及大部分章节都提炼自教学经验
猫头鹰谋杀案 豆瓣
Moonflower Murders
7.4 (47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东尼·霍洛维茨 译者: 王雨佳 新星出版社 2021 - 9
编辑苏珊·赖兰从喜鹊谋杀案中死里逃生,和长期交往的男友移居希腊小岛,在岛上经营一座家庭旅馆。但生活却从想象中的美好变成了现实的一地鸡毛——旅馆的一切都让她筋疲力尽。苏珊开始想念她在伦敦的出版人生涯,尽管她的出版事业曾将她置于致命危险中。
某天,两位不速之客到访,打破了苏珊百无聊赖的平静生活。一对来自英格兰的夫妇找到她,讲述了一桩他们的女儿塞西莉婚礼当天,发生在自家经营酒店中的谋杀案。苏珊情不自禁地为此着迷。他们声称,塞西莉在读完《阿提库斯·庞德来断案》(艾伦·康威所著,苏珊几年前编辑出版的一本犯罪小说)几个小时后离奇失踪。为了拯救塞西莉,苏珊知道自己必须回到伦敦,找出事实真相。
再次翻开《阿提库斯·庞德来断案》,苏珊仿佛看见阴魂不散的艾伦·康威出现在眼前。酒店发生的谋杀案与塞西莉失踪之谜,一定就隐藏在这本小说中……
《阿提库斯·庞德来断案》内容简介:
水上的塔利是英格兰的一座海滨村庄。好莱坞著名女影星梅丽莎·詹姆斯和丈夫移居塔利,斥巨资购置了住所克拉伦斯塔楼,并在当地经营一座高档酒店——月光花酒店。塔利的游客络绎不绝,奇怪的是,酒店的经营状况却每况愈下。梅丽莎处在破产的边缘,不得不寻找复出拍片的机会。然而,有一天梅丽莎被发现死在豪华的克拉伦斯塔楼中,脖子上缠着一根电话线。温文尔雅的德国大侦探阿提库斯·庞德带着秘书凯恩小姐赶赴水上的塔利破案。随着案情的展开,庞德发现,这个看似平静的村庄里潜伏着浓浓的恶意。每个人似乎都有杀死梅丽莎的嫌疑……
2022年8月2日 已读
还是霍桑系列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好看,苏珊真实但缺乏一点火花,和梅丽莎搞一个双姐联合该多有劲()整本书的写作工艺仿佛会在广州陈家祠展览的那种牙雕套球,悬浮在一块射灯下的天鹅绒上,不知名的的力量驱动二十四层球在观众眼前徐徐转动,旁边还放了个一人高的立牌对其详细介绍。没啥不好的,就是谜题本身非常令人泄气,玩文字游戏比看谜底有意思十倍,霍洛维茨真的不考虑做互动小说或者解谜游戏吗
Contentious Politics 豆瓣
作者: Charles Till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 9
Revolutions, social movements, religious and ethnic conflict, nationalism and civil rights, and transnational movements: these forms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combine in Charles Tilly's and Sidney Tarrow's Contentious Politics. The authors present a set of analytical tools and procedures for study, comparis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se very different sorts of contention. Drawing on man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ases, the book shows that similar principles describe and explain a wide variety of struggles as well as many more routine forms of politics.
This fully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explores some of the major contentious ev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since the original book was published in 2007, including the Occup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campaign for free elections in the city of Hong Kong, insurrections against Middle Eastern dictatorships, and armed conflicts on the border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Comprehensive and empirically rich, Contentious Politics, 2nd edition remain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developing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ocial movements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for students and scholars.
2022年8月1日 已读
政治过程和政治机会为什么大行其道?因为解释力劲啊!这本书确实承认了这套方法忽视了社会心理学(“因为我们不太会”)。有个疑问,为什么de/mobilization定义为资源的多寡,仿佛动员是一种条件。
关键句是死亡 豆瓣
The Sentence is Death
7.1 (25 个评分) 作者: [英]安东尼·霍洛维茨 译者: 王淑芹 新星出版社 2021 - 7
著名离婚律师惨死家中,凶器是一瓶价格两千英镑的昂贵红酒。死亡现场的墙上留下了三个数字:182。
还不待前一本书出版,霍桑就带着这个很像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里面会出现的案子找到了霍洛维茨。两人再次开始了一波三折的探案。这期间霍洛维茨遭遇了很多挫折,比如剧本被嫌弃、电视剧拍摄进度落后、坏天气、遭人诬陷、不得不变成华生(他明明想当侦探),还有其他(比他更有人气的)作家。
与此同时,霍桑身上的谜团也越来越多,甚至比案件还要错综复杂。
霍洛维茨面对自己的笔记本,绞尽脑汁:
一瓶天价红酒,一条死亡信息,一则丑闻,一段往事,两个畅销作家。
这一切的联系究竟是什么?
【媒体评价】
“这部犯罪小说的娱乐性极强,令人眼花缭乱,其写作技巧如同弗雷德·阿斯泰尔的舞姿,轻盈娴熟”
《星期日泰晤士报》犯罪俱乐部,明星精选
“绝对的天才……叙事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运用福尔摩斯式的破案线索,有意露出破绽,给心思敏锐的读者留下一些自鸣得意之感。让读者从头到尾满是愉悦”
《英国独立报》
“安东尼·霍洛维茨驾轻就熟,小说十分成功”
《泰晤士报》,年度最佳书籍
“他是当今英国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之一”
杰瑞米·怀恩
“一个让你睡不好觉的犯罪故事……每页都会翻出一个谜”
《地铁报》
“非常有趣……一个喜爱悬疑小说的人一定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的魅力”
《爱尔兰独立报》
“安东尼·霍洛维茨的新作总是值得期待。任何一个人,只要对优秀的悬疑谋杀小说感兴趣,都会喜欢《关键句是死亡》”
《文化飞翔》
“给读者纯粹的快感。《关键句是死亡》将演艺圈的笑料、文学戏仿和警察内部的恶性竞争糅合在一起,成为一部必读的娱乐性小说”
《华尔街日报》
“传统悬疑侦探小说的粉丝们都会对这部小说着迷”
《出版人周刊》
“丹尼尔·霍桑侦探系列之二让霍洛维茨在各个层面都取得了成功……尽管故事框架沿袭了福尔摩斯模式,但该系列的整体表达新颖,属于原创。霍洛维茨的笔锋轻松又充满锐气,这是他所有作品的特点。无论是创作电视剧、写儿童小说,还是重塑克里斯蒂、弗莱明和道尔犯罪小说中的偶像级人物,霍洛维茨都有点石成金之术”
《书单》,重点书评
“这部推理小说是继去年的畅销书《关键词是谋杀》之后又一部佳作,该书是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书中主角是才华横溢、神秘莫测的侦探丹尼尔·霍桑”
《现代老年》
“畅销书作者、英国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在《关键词是谋杀》的精彩续集中,再次以双重身份,扮演丹尼尔·霍桑的华生医生…… 霍洛维茨小说的凶手身份总是意料之外,因而深深地吸引了传统悬疑小说的粉丝们”
《出版人周刊日报》 重点书评
“此书告诉读者,叙述者很难掌控自己的书,他冥思苦想的歇洛克式办案方式只是众多方案中的第一个。也许是出于对小说自身考量,里面有太多的独创性。但是,除了杰夫里·迪弗和索菲·汉纳外,目前这个领域里再也没有人有如此强盛的创新性。”
《柯克斯书评》
2022年7月30日 已读
比调查员更适合侦探小说主视角的职业大概就是作家了,我很爱书中书,而且我觉得安东尼比致敬对象奥利弗更有梗,但谜题是真的不太好看
关键词是谋杀 豆瓣
The Word is Murder
7.2 (44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安东尼·赫洛维兹 译者: 梁清新 新星出版社 2021 - 4
知名小说作家安东尼·霍洛维茨刚完稿上一本书不久,忽然有新的工作找上门来。
这年头侦探行业很难赚钱,于是霍桑委托他把自己正在调查的案件写成小说,五五分成。霍洛维茨很犹豫:霍桑这人很奇怪,又有点讨厌。他想把自己写进小说,却完全不透露任何个人信息。
这该怎么塑造角色?这是侦探小说,没有好侦探没人爱看!
霍桑摇了摇头:“我不同意。关键词是谋杀。这才是重点。”
然后他抛出了谜面: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著名男星的妈妈给自己安排了葬礼,接着当天晚上就遭人袭击,死在家中。
这是巧合吗?不可能!但是凶手又会是谁,为什么要杀死她?
霍洛维茨很好奇。
他要一边破案、一边记叙案件,最后写成小说。
等等,这个模式好像在哪里见过?
【媒体评价】
暗藏的秘密,血腥的线索,这一切都在安东尼·霍洛维茨最新的侦探系列《关键词是谋杀》中,如果你喜欢BBC的电视剧《神探夏洛克》这本书会让你欲罢不能!——企鹅兰登书屋
选入《英国犯罪小说榜单》年度书目。
“把游戏水平抬高到了奥林匹克级。”——《卫报》年度书目
“一翻开就停不下来,我太喜欢了!”阿莱德·琼斯(ITV《周末》)
“非常有趣,剧情很吸引人,你很难把这本书放下不管。霍桑这个角色真的很有趣。”——《每日快报》
“一些聪明的读者可能觉得自己很早就破了案,但是请放心,你只是看到了霍洛维茨为你准备的惊喜大礼的其中一小部分!”库克思评论
“推理、幽默和机智构思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喜欢彼得·拉弗西和其他继承了黄金时代精神的作者的读者,一定会欲罢不能。”——《出版周刊》
2022年7月30日 已读
谜题本身不难。读得很开心,表面上是把背向后一靠就能享受的幽默,不怕它行活,越行活越好笑。经得住细品,所有的机制又被精美地编织在一起,加上细节震颤间不时露出一种阴险的不安。如果这本书改编成文字游戏我应该会买
政治的历史与边界 豆瓣
Politic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8.0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尼思·米诺格 译者: 龚人 译林出版社 2008 - 5
在这本叙述周详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中,肯尼思·米诺格探讨了从古代世界到二十世纪的政治发展过程。作者力图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下问题:政治体制为何演进不止?政治如何在我们的社会中生发权力、保障秩序?民主是否一直有利无弊?二十一世纪的政治又将有何变迁?
2022年7月24日 已读
很遗憾不能打半星。牛津通识大多数书,作者都在利用有限的篇幅尽可能准确而专业地向初学者传达信息;这个书,特别是后半部分,无耻地利用了篇幅的有限,不断喷射出本质主义的、缺乏论证的、“众所周知”的散文金句,就像那个每堂课四十分钟纵横寰宇的大学老师。学术写作的反面教材。整本书的结构也有一搭没一搭,大概文思泉涌写完初稿看都不看哎呀棒极了咱不改了。这本看了会食物中毒,别看,推荐大家同系列的《政治哲学》
動物媽媽的乳房
すごいな、お母さん! どうぶつのおっぱいずかん
作者: 高岡昌江 译者: 張東君 小天下 2022 - 3
第一本哺乳動物的乳房圖鑑
  第一本哺乳動物媽媽的育兒百科

  ©包含靈長目、奇蹄目、偶蹄目、嚙齒目、食肉目、長鼻目、有袋類……到會飛的蝙蝠、水裡的海牛、海豚等74種哺乳動物
  ©從乳房的數量、位置、乳汁的成分、懷孕的時間、一胎繁殖的數量,到寶寶吸奶的方法
  ©動物寶寶斷奶後、獨立前,動物媽媽要教會寶寶的生活技能
  ©用生態寫實兼具溫暖可愛的動物圖畫,讓小讀者認識和自己一樣是哺乳類動物的不同成長過程

  第一本哺乳動物的育兒百科
  74 種哺乳動物的乳房,
  從 2 個、4 個、6 個到 24 個,
  還有的看不到乳房……
  從動物媽媽的乳汁,發現生命的奧祕和神奇!
  一起來認識哺乳動物媽媽的乳房。

  哺乳動物的寶寶出生後,要待在媽媽身邊,
  靠媽媽乳房製造的乳汁維持生命。
  媽媽還要在寶寶斷奶之前,
  教牠們學會獨立後生活所需的技能。
  哺乳動物的乳房數量,不同種類都不一樣,
  哺乳動物寶寶吸奶的方式也不太一樣。
  有的被媽媽抱著,有的站著,
  有的一邊游泳,一邊吸奶……
  地球上大約有 5500 種哺乳動物,
  看到這些動物寶寶健康的長大,
  哺乳動物的媽媽真的好辛苦!
2022年7月21日 已读
可爱疯了,可爱到怪叫。很多动物妈妈都会摸鱼,大多数会交给同类照顾,但野猪,不想喂,就打死不喂,喜欢。
西线无战事 豆瓣
Im Westen nichts Neues
9.2 (116 个评分) 作者: [德]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译者: 姜乙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 - 1
“我们才刚开始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这一切开炮。”
《悉达多》《人类群星闪耀时》译者、翻译家姜乙新译作,1929年德语原版直译。
6000字译后记,特别收录雷马克未经发表手稿。
青年保罗·博伊默尔、钳工加登、始终随身带着课本的米勒、头脑最清醒的下士克罗普、挖煤工海尔·维斯胡斯、农民德特林,以及斯坦尼斯劳斯·卡钦斯基们,经过十周的军事训练后,被送往前线。1918年,这个班的最后一人也于前线阵亡。而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2022年7月19日 已读
开头读得很难受,但很快就顺起来了。乍一看和War Against War!那种休克疗法差不多,实则大相径庭:雷马克书写光荣的征召和悲惨的死亡,也写两点之间那一大团难以厘清、难以承受的东西。战争毁灭意义,战争同样带来意义,无论新意义和虚无多么接近。把新意义修剪成眼泪、说教和口号也是无益和残忍的
基督教神学导论 豆瓣
Introducing Christian Doctrine
作者: [美] 米拉德·J.艾利克森 (Millard J.Erickson) / L.阿诺德·修斯塔德(L. Arnold.Hustad) 译者: 陈知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5
米拉德·J.艾利克森的《基督教神学》是系统神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获得福音派出版联盟的图书金奖,成为一本最常用的神学教材。《基督教神学导论(第2版)》是《基督教神学》的浓缩本,书中包含了对启示、上帝、创造、护理、人、罪、耶稣基督、救赎与救恩、教会,以及末世等教义的清晰概述。
《基督教神学导论(第2版)》是基督教文化译丛之一。
2022年7月2日 已读
要强调这本书立场是持温和加尔文主义的福音派(对人的控制比天主教还强属实害怕),但同时介绍了重要问题上不同教派的观点。读的每一秒心里千言万语,细细篦了一遍累得灵魂出窍啥也评不出来。只能说对于我们非教徒,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解释范式的入门,让我们读文献基督教的那几页不再扮盲跳过。属于是值得一熬的工具书,每天读一章,四十二天就读完了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9.4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赵鼎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 3 其它标题: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
本书在批判地介绍和分析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流派对社会运动(集体运动、社会运动、革命)的解释与解读之后,提炼出了影响和决定社会运动之产生和发展的三要素:变迁(各种社会变化)、结构(国家与社会)、话语(被社会运动所认可的)。作者认为,一些发达国家都有对社会运动比较强的制度化能力,而对于中国来说,亟待提升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能力。
2022年6月13日 已读
细细地篦了一遍。属于手头工具书这个级别。方法论批评非常好看。很有个人风格:热爱曼恩,自己的变迁结构话语三板斧和经验分析也要和曼恩一毛一样(x);国家社会理论也和研究兴趣高度相关。有一些编辑问题,重复部分有点多,文中提到的章节编号也有小错,不影响阅读
礼物 豆瓣
Essai sur le don
9.2 (14 个评分) 作者: [法] 马塞尔·莫斯 译者: 汲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 6
在莫斯对“礼物”的分析中,根本问题是要探究人是如何与物以及通过物而与他人彼此互相关联的。通过对丰富的民族志资料的旁征博引,莫斯提出了以“整体性呈赠”为特征的“礼物经济”的概念,并与现代的、非人格化的商品交换体系相比较,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式的演进图式,并进而探讨了物权与契约等经济概念的源起及本质。
2022年6月12日 已读
好看。比较方法很有力,对牺牲、施舍、交易行为(以物易物和期货)和物权的分析令人耳目一新(我书读得少)
西洋占星術史 豆瓣
作者: 中山 茂 講談社 2019 - 9
「○○座生まれのあなたは……」などと始まる「星占い」――雑誌やテレビはもちろん、ネット上でも頻繁に見かけるおなじみの存在ですが、「○○座生まれ」というのはどういうことか、ちゃんと説明できる人は実はそう多くないでしょう。ましてや、星占いはいつ誕生したのか、はじめから今見るようなものだったのか、といった問いに答えられる人となると、もっと少ないに違いありません。
本書は、科学や科学技術の歴史に詳しい専門家が誰にでも分かるように、そして面白く読めるように占星術の歴史をコンパクトにまとめた1冊です。
占星術を生み出したのは、現在のバクダット南方に位置するバビロニアで紀元前9世紀頃から勢力を伸ばしたカルデア人でした。天文学に長けていたカルデア人は、日蝕や月蝕、彗星の出現などを地上に起きることの前兆として捉え、将来訪れる災厄を予言する技法として、占星術を開発したのです。この技法が、のちの紀元前4世紀に登場したアレキサンダー大王がバビロニアを征服したことをきっかけにしてギリシア世界に流入し、さらに古代ローマに継承されていくのが「西洋占星術」の発展につながっていきます。当初はもっぱら天下国家の運命を対象にしていた占星術は、やがて個人の運命を占うようになりました。個人といっても、はじめは皇帝や王だけがその恩恵にこうむ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が、時代が進むにつれて、一般の人たちも自分の運命を知るために占星術にアクセスするようになったのです。
当代随一の占星術師である鏡リュウジ氏が解説を書き下ろしたこの文庫版を手にすれば、何気なく触れてきた「星占い」も、ぐっと深みを帯びて、まったく違う魅力的なものに見えてくること間違いなし、です!
2022年6月3日 已读
喜欢。博客来和漫画一起做活动时买的。原本只想站在一个安全距离了解占星术,属于捡到宝了。严谨正统的普及科学史小书,一路讲述了欧洲占星术作为科学的传统、该传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衰落、以及占星术如何在范式更迭中彻底跌出科学范畴乃至沦为魔法。从巴比伦到文艺复兴的三章很好看,几个例子很精彩地勾勒出了占星知识与王权/教权如何相互生产。也打开了占星学-占星医学-炼金术的入口。之后有点乏力,基本直接略过了近代占星术和神秘学的勾连
杂草的故事 豆瓣
Weeds
8.1 (24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梅比 译者: 陈曦 译林出版社 2015 - 6
理查德·梅比:当代不列颠最伟大的博物学作家
一部跨越园艺、文学、历史的典范之作!
杂草的传奇故事 野性从未走远……
杂草是某种类型的植物还是一种人类的思维?它们是生物品种还是文化的产物?它们为何存在?如果没有它们,世界将会怎样?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四处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被诠释、被限制和被不公平地对待,又是如何冲破文明的边界并影响人类对自然的看法。理查德•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一部立足英国本土的杂草变迁史,却勾勒出全球化视野中一幅包罗万象的野生植物迁徙和狂欢的图景。
2022年5月30日 已读
喜欢。立足生态梳理符号和历史,非常优美可爱。页间氤氲着小时候玩草的记忆,我捻过、折断过、品尝过那些草,现在我知道了它们的名字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豆瓣 Goodreads
女のいない男たち
7.2 (18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賴明珠 時報文化 2014 - 10
最孤獨的男人如果是你,
世界上第二孤獨的男人,是誰呢?
村上春樹,暌違九年-
寫給有經歷男女的戀愛小說集
回歸曾經無論如何,都想寫作的類型
世界更深刻。更尖銳。
轉個彎,你就成為一個沒有女人的男人。再也退不回去。
不僅是村上春樹最好的,世界文壇最好的小說集,值得擁有
中文版獨家,六篇故事+一篇,互相交響
〈Drive My Car〉--舞台劇演員家福雇用女司機美沙紀。死去的妻子為什麼非要和那個男人發生關係不可?他慢慢對她說起。
〈Yesterday〉--出身東京的木樽同學,能說一口完美的關西腔。他對谷村提出奇怪的「文化交流」居然是這個。
〈獨立器官〉--抱持獨身主義的整型醫師,遇上「下定決心不要太喜歡,卻又希望不要失去」的女人,開始思考自己的毛病。
〈雪哈拉莎德〉--羽原被關在陸上孤島的「House」裡,每晚女「聯絡員」在床事後說一個故事,魅惑的世界令他著迷。
〈木野〉--被妻子背叛的木野辭掉公司工作,開始經營酒吧。以某個時間點為界,店裡竟開始被奇怪的氣氛包圍。
〈戀愛的薩姆沙〉--醒來時,他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格里高爾.薩姆沙了。用盡力氣走到樓下的餐廳,發現人去樓空。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某天半夜,傳來女朋友M過世的消息,告知噩耗的人是M的丈夫。他為何打電話給我?
2022年5月29日 已读 只读了drive my car,拿滨口龙介三小时的丰富编解码对比不太公平,但仅就短篇小说来说,漫不经心的地方太多,过于确定的地方也太多。渡利给出的竟然是答案,答案的合法性完全来自于北海道的遥远-苦难-智慧,近乎new age鸡汤。不过家福的黑洞又比电影的一望无遗稍好
Power 豆瓣
作者: Michel Foucault / James D. Faubion (editor) 译者: Robert J. Hurley New Press 2001 - 10
The definitive edition of Foucault's articles, interviews, and seminars.
.
Few philosophers have had as strong an influence 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Michel Foucault. His work has affected the teaching of any number of disciplines and remains, twenty years after his death, critically important. This newly available edition is drawn from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ll of Foucault's courses, articles, and interviews, and brings his most important work to a new generation of readers.
.
Power (edited by James D. Faubion) draws together Foucault's contributions to what he saw as the still-underdeveloped practice of political analysis. It covers the domains Foucault helped to make part of the core agenda of Western political culture—medicine, psychiatry, the penal system, and sexuality.
2022年5月26日 已读
一周目。读了Truth and Power, Useless to Revolt?和So Is It Important to 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