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銀座媽媽桑性愛學 豆瓣
千人斬りの銀座ママに学ぶ! モテる男のセックス流儀
作者: 田邊麻里子 / 田辺まりこ 译者: 陳岳夫 大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 - 8
A片都是騙人的!
砍掉重練,那些A片教壞你的事:
77個你做得到,好女人就愛到離不開你的心法
這本書的讀者年齡沒有限制,就算你已經不舉了,還是可以享受性愛的歡愉。
管你是處子之身的年輕人,還是無法與女人做愛、已經死心的熟年男人、高齡老人,都請務必閱讀本書。讓我們一起朝向性愛的桃花源前進吧!
◎ 從準備事項、約會禮儀,到勾引暗示、寬衣解帶,一路爬昇至性愛天堂享受衝頂快感。
跟著銀座媽媽桑學習,讓「C級滯銷男」變身為「A級極品男」!
◎ 只有當雙方心意互通時,才能達到最棒的性愛!
讓女性感受到真誠心意的說話藝術,也是完美性愛的要素之一。
閱人無數的銀座媽媽桑,教你如何用言語讓女性達到高潮。
◎ 以親身體驗破除固有成見與錯誤觀念,直搗性冷感問題核心。
A片沒教的女性身體奧祕,銀座媽媽桑來告訴你;
只要讓女性體驗無與倫比的歡愛感動,她就再也離不開你!
「人生,只要一次就好。既然誕生到這個人間,還是要嚐過最棒的性愛之後,再離開這個人世吧!」-- 田邊麻里子
日本泡沫經濟鼎盛時期,銀座高級俱樂部林立、來客絡繹不絕,
那是一個奢華淫靡的年代,也是愛慾蓬勃的年代。
當時稱霸酒店公關界的銀座媽媽桑―田邊麻里子女士,累積了與千人交往的精彩閱歷,開設性愛講座將親身體驗的性愛技巧傳授予人,為許多人開啟人生新頁、找到終極「性福」。
集結田邊媽媽桑性愛講座的寶貴內容,繁體中文版華麗現身!
型男慾女看過來,不需昂貴學費,就能習得千人斬媽媽桑性愛真傳!
【內容重點】
第一章 求愛準備事項
◎男性會幫女生打分數,女性當然也會把男生分級數!
稍微注意儀表整潔,就不會落入「C級男」的窘境。
◎ 只要拿出自信來,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春天;男女之間的性愛,從相遇時就已經開始!
◎ 由內而外塑造個人魅力,內衣褲、提包、鞋子千萬別馬虎;
說話聲調是性感的祕密武器,用聲音讓女性臣服吧!
第二章 引誘她的方法
◎ 約會要約幾次才夠?簡訊、E-mail、電話的使用時機也有學問!
約會地點很重要,選錯地方,就沒有下次機會嘍。
◎ 洞悉女性心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比起色情片,女性朋友是更好的戀愛軍師。
◎ 花錢要花對方向,才能得到女性芳心;斤斤計較、小氣巴拉,會害自己變成性愛絕緣體。
第三章 如何讓她輕解羅衫
◎ 「今晚一定要抱到她!」,傳授對待女性的正確方法;
真心款待與溫暖擁抱,是讓女性身心漸漸裸露的關鍵。
◎ 準確判別女性意向,不要猴急勉強;抓對時機點,接吻可以讓女性融化在你懷裡。
◎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上床前要注意的事有哪些?
適當讚美是性愛必修技巧,香氛精油按摩則讓你晉身大師之列!
第四章 如何讓她達到高潮
◎ 和對方的第一次性愛,有哪些注意事項?
深入剖析前戲的重要性,如何判斷她已經準備好了?
◎ 愛撫的技巧,能夠引導女性完全進入狀況;
解開女性身體密碼,愛撫時間、部位、力道完全分析。
◎ 火辣口愛是前戲最高潮,不用性器也能讓女性衝頂!
男性的價值,不在性器大小,取決於是否能讓女性高潮。
◎ 媽媽桑分享自身經驗,只要抓到訣竅,不論男女,都可以讓女人欲仙欲死!
第五章 如何讓她離不開你
◎ 直接問女性喜歡什麼方式,是極品男的大氣作風;
與其模仿A片台詞破壞氣氛,不如惦惦專心做愛!
◎ 做到以下兩件事,才夠格稱為性愛學園資優生:
手指的運用與高潮後的溫存,讓她從此離不開你。
2021年11月8日 想读
The Medieval Kitchen 豆瓣
作者: Odile Redon / FranCoise Sabban 译者: Schneider, Edwar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 4
The Medieval Kitchen is a delightful work in which historians Odile Redon, Françoise Sabban, and Silvano Serventi rescue from dark obscurity the glorious cuisine of the Middle Ages. Medieval gastronomy turns out to have been superb—a wonderful mélange of flavor, aroma, and color. Expertly reconstructed from fourteenth- and fifteenth-century sources and carefully adapted to suit the modern kitchen, these recipes present a veritable feast. The Medieval Kitchen vividly depicts the context and tradition of authentic medieval cookery.
"This book is a delight. It is not often that one has the privilege of working from a text this detailed and easy to use. It is living history, able to be practiced by novice and master alike, practical history which can be carried out in our own homes by those of us living in modern times."—Wanda Oram Miles, The Medieval Review
" The Medieval Kitchen , like other classic cookbooks, makes compulsive reading as well as providing a practical collection of recipes."—Heather O'Donoghu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2021年11月8日 想读
抄工与学者 豆瓣
作者: 【英】雷诺兹(L. D. Reynolds) / 【英】威尔逊( N. G. Wilson ) 译者: 苏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11
2021年11月5日 想读
看见音乐 豆瓣
Voir la musique
作者: [法]弗洛朗斯·热特罗 译者: 李祎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10
熟稔西方音乐图像学的学者弗洛朗斯·热特罗博士将视线集中在16到20世纪的西方音乐题材的绘画作品,带我们梳理那些作品中的音乐主题及其象征意义。其中包括表现音乐神话题材的作品、彰显音乐神圣力量的宗教绘画作品,象征美德与人文主义知识的乐器静物画,赞颂家喻户晓的音乐大师的肖像画,揭示音乐社交魅力的场景图像作品,以及表达音乐精神的现代主义作品。这些作品呈现了视觉艺术家描绘音乐的准则和逐渐解构这些准则的演变,即艺术家是如何从对音乐物品表象的描绘到对音乐精神力量的表达。
《看见音乐:西方经典绘画中的音乐主题》这一特定主题不仅让我们全方位了解音乐如何在视觉艺术品中发出声响,也从另一个角度领略音乐及表演者的历史。350余幅精美的画作和富于洞见的文字,带领读者在艺术的时空中领略触手可及的绘画与音乐之美。
2021年11月5日 想读
聖事神學 豆瓣
作者: 何奇耀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2015 - 5
2021年11月5日 想读 我靠终于找对关键字了,而且zlib有(目测有全套),哟西
隐谷路 豆瓣 Goodreads
Hidden Valley Road: Inside the Mind of an American Family
9.1 (86 个评分) 作者: [美]罗伯特·科尔克 译者: 黄琪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10
一个家族希腊悲剧级的苦难
如何让家庭成员走上不同的人生旅途
被摧毁,被改变,被修复……
又如何为医学研究提供绝佳的机遇
为所有病患家庭点亮希望的微光
·
一段激荡人心的医学探索
一个家庭与命运抗争的感人故事
——奥普拉•温弗瑞
·
【内容简介】
在外人看来,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尔文一家是一个完美的中产家庭:丈夫多恩热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满满的空军学院军官,妻子咪咪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上层家庭的大家闺秀,他们还有12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这种表明的光鲜下,一股这对夫妇无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动。短短十年间,12个孩子中的6个先后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另6个孩子则在恐惧中等待,等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等待更多痛苦和伤害的降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癫狂、屈辱和暴力从未饶恕过这个家庭,笼罩在这个家庭之上的也远不止自残和谋杀。基于对所有健在当事人的采访和大量医学档案资料,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和悲悯的笔触讲述了精神分裂症吞噬这个家庭的全过程。
在承受无尽苦难的同时,这个特殊的家庭也为探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带来了一丝希望。以加尔文一家的故事为脉络,科尔克在书中梳理并穿插了过去一个世纪医学界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观点和争论、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演变、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见和歧视。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与决裂,到整整一代治疗师将病因归咎于“精神分裂症妈妈”,从理论家们抛弃疾病的概念执着于对其进行颠覆,到医学研究者抽丝剥茧寻找这种疾病的生物学原因,本书都一一做了介绍。《隐谷路》最终把注意力聚焦在几名医学研究者上,讲述了他们以这个特殊的家庭为样本,在过去数十年间为解开精神分裂症之谜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曲折和突破。
·
【编辑推荐】
★ 横扫几乎所有欧美著名媒体2020年度好书书单:《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时代》《泰晤士报》……
★ 力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回忆录《应许之地》,位居《纽约时报》2020年度十佳图书非虚构类榜首
★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20年度最爱图书
★ 美国亚马逊2020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图书
★ 奥普拉读书俱乐部创立25年来迄今唯一入选的非虚构类叙事作品(不含回忆录)
★ 2021年度美国笔会非虚构文学奖决选作品,2021年度安德鲁·卡内基优秀图书奖入围作品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作序推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凌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李清晨,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仇子龙倾力推荐
·
【媒体、学者推荐】
一部叙事新闻的杰作,也是对同理心的研究。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的笔触讲述了加尔文一家的故事,同时也梳理了医学界在诊治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科学进展。——《纽约时报》
必将成为非虚构叙事写作的经典之作。——《明尼阿波利斯明星论坛报》
一项杰出的病例研究,一部调查报道的力作。——西尔维娅·娜萨,《美丽心灵:纳什传》作者,普利策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奖获得者
从当代科学的眼光来看,精神分裂症是遗传的易感素质与个体成长过程中各种不良经历磨合的结果。然而,要找到帮助患者解脱“心魔”的路径并消除疾病带给患者的各种折磨,从正常人的角度艰难地去感悟和理解患者那种“疯狂”的感受,有时比努力寻找致病基因更有意义。《隐谷路》对一个高发精神分裂症家庭经历的细致描述也许就是这样的一剂良药,我相信它在这方面能达到的效果会远远超出了解这种疾病本身。——李凌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我在儿童医院的工作中接触过与《隐谷路》中故事类似的家庭,但这本书揭示的苦难比我既往了解到的还要深重许多倍。人类的幸福有上限,但苦难深渊的下限深不可测,永远有更惨烈的痛苦让人目不忍视。但直视这样的痛苦是征服它们的必要前提,感谢那些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去直面和征服这些苦难的科学家和医生。那些不幸罹患如此隐疾的人不应该是被社会隔绝、被人类抛弃的怪物,而是亟待拯救的正在忍受大不幸的人。——李清晨,外科医生、科普作家,《心外传奇》作者
精神分裂症是人类现代医学史上第一种被发现与遗传因素有关的脑疾病。这本书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也是人类社会对遗传与基因爱恨交加的世纪。从一开始对基因的无比崇拜,到纳粹灭亡后所有人都对导致疾病的遗传因素讳莫如深,现代医学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隐谷路》提供了一份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绝佳资料,一个被疾病困扰的大家族。在逐渐揭开精神分裂症神秘面纱的同时,医生也发现了各种药物,可以逐渐减轻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痛苦。人类也许暂时还无法治愈精神分裂症,但无数医生和科学家的孜孜探索终将使人类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21年11月4日 想读
Motif-Index of Folk-Literature 豆瓣
作者: Stith Thomps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0 - 2
"This monumental work has now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tool of all folk narrative scholars." --Southern Folklore Quarterly "A work of this kind can never be quite complete, but in this work Stith Thompson has approached perfection." --Volkskunde "An invaluable aid to students and scholars... " --Reference & Research Book New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ith the generous support of the L. J. and Mary C. Skaggs Foundation,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republication of this folklore classic, in honor of the centenary of the American Folklore Society.
2021年11月3日 想读
诺斯替宗教 豆瓣
The Gnostic Religion
9.3 (15 个评分) 作者: 约纳斯 译者: 张新樟 上海三联书店 2006 - 6
本书研究和论述了异乡神的信息与基督教的开端——诺斯替宗教的一些哲学性内容。全书包括三个部分:诺斯替文献——主要教义与象征性语言,诺斯替体系,诺斯替主义与古典精神。
2021年11月3日 想读
文学的读法 豆瓣
How to Read Literature
8.1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特里·伊格尔顿 / Terry Eagleton 译者: 吴文权 后浪丨海峡文艺出版社 2021 - 10
🔖 从大卫·科波菲尔到哈利·波特
当代文学理论大师伊格尔顿如数家珍
以诙谐的笔法,引领我们细读经典
再次刷新人们对于文学的理解
🔖 编辑推荐
◎ 当代评论大家特里·伊格尔顿写给普通读者的文学欣赏入门书,亦庄亦谐,雅俗共赏,带领读者领略慢读的技艺。
◎ 批评视野宽广,创作活力巨大,笔耕五十余年的伊格尔顿,跨出艰深的学术领域,聚焦核心问题,为大众撰写幽默风趣的入门读物。
◎ 本书包含广阔,引证丰富,从童谣到狄更斯,从哈利·波特到莎士比亚。幽默的谈话式语调、令人捧腹的吐槽,极具可读性,且听他是怎么评论福克纳吧,“这段话啰唆到了一种境界,让这位作家闭嘴可比登天还难”。
🔖 内容简介
在这本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书中,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问题。在精彩的分析中,伊格尔顿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在阅读时充分注意文学作品的语气、节奏、质地、句法、典故、歧义和其他形式方面。他还研究了人物、情节、叙事、创造性想象力、虚构性的意义以及文学作品说什么和表现什么之间的紧张关系等更广泛的问题。作者以其权威性和愉快的观点,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有益的评论,并对从莎士比亚和J.K.罗琳到简·奥斯汀和塞缪尔·贝克特等众多作家提出了令人神往的见解。本书是初学文学的学生和所有其他有兴趣加深理解、丰富阅读体验的读者的首选之作。
🔖 媒体推荐
◎如书名所示,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导读作品……本书得益于谈话式的幽默语调……包括对童谣《黑绵羊巴巴叫》有趣的解读,对狄更斯作品和哈利·波特之间联系的阐释。 ——《柯克斯书评》
◎这是伊格尔顿最具魅力的体现,也是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初期或复习课程时的绝佳指南。 ——《出版人周刊》
◎《文学的读法》是一本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入门书,介绍了欣赏文学的基本方法,类似《英语初阶》那样的课程。 ——《华盛顿邮报》
◎ 令人愉快又具可读性的概述,当我们谈论书籍时,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敏锐而诚实。 ——《波士顿环球报》
🔖 名人推荐
◎这不仅是一本有趣的书,也是一本重要的书。伊格尔顿指出尼采所说的“慢速阅读”,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似乎受到了可怕的威胁。他在这里用一连串犀利的分析把我们拉回到基础,将智性阅读的重要方面纳入了考量。我喜欢他轻松的风格,如此平易近人又具体而微;他一点也没有牺牲细微差别或微妙之处。这是适合每一位读者的书,不仅是初学者,而且在课堂上也会被证明非常有用。 ——杰·帕里尼
◎这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伊格尔顿提示、挑衅和有时激怒的方式。如何读《文学的读法》?......将其当做一本理想的批评分析入门指南,当做对伊格尔顿自己作为读者的技巧和敏锐之处的细致、惬意的提示。 ——费利西蒂·詹姆斯
2021年11月3日 想读
挽救计划 Goodreads 豆瓣
Project Hail Mary
9.0 (135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迪·威尔 译者: 耿辉 译林出版社 2021 - 9
一趟孤注一掷的太空远征
一座没有尽头的科学迷宫
一次争分夺秒的冒险营救
一段跨越星际的真挚友谊
浩瀚宇宙中,瑞恩•格雷斯是整个人类文明仅存的希望。但在醒来的那一刻,他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他在未知的恐惧中寻找身份,从记忆的碎片中获取线索。这个肩负拯救地球重任的关键人物,现已命悬一线!人类文明究竟能否存续?在这场“挽救计划”里,一切都充满了挑战……
2021年11月3日 想读
Medieval Medicine 豆瓣
From the preface:“Medieval Medicine” is the story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in the Middle Ages. The Middle Ages are usually assumed to begin with the deposition of Romulus Augustulus, 476, and end with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1453. In this little volume, then, we have to outline the history of human efforts to prevent and treat the ills of mankind for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Until recently, it has been the custom to believe that there was so little of genuine interest in anything like the scientific care of ailing human beings during these centuries, that even a volume of this kind might seem large for the tale of it. Now we know how much these men of the Middle Ages, for so long called the “Dark Ages,” were interested in every phase of human progress. They created a great art and literature, and above all a magnificent architecture. We have been cultivating the knowledge of these for several generations, and it would indeed be a surprise to find that the men who made such surpassing[Pg viii] achievements in all the other lines of human effort should have failed only in medicine.As a matter of fact, we have found that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surgery, and of the medical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Ages, are quite as interesting as all the other phases of their accomplishments. Hence the compression that has been necessary to bring a purview of all that we know with regard to medieval medicine within the compass of a brief book of this kind. The treatment has been necessarily fragmentary, and yet it is hoped that the details which are given here may prove suggestive for those who have sufficient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to wish to follow it, and may provide an incentive for others to learn more of this magnificent chapter of the work of the medieval physicians.”
2021年11月2日 想读
中世纪历史与文化 豆瓣
Das Mittelalter Geschichte und Kultur
6.9 (11 个评分) 作者: [德] 约翰内斯·弗里德 译者: 李文丹 / 谢娟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9
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
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 编辑推荐
☆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黑暗愚昧,那如何能孕育出近代欧洲的理性、人文、商业和开辟新世界的闯劲?
☆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着眼于历史结构,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时代大势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教会格局、宗教生活、艺术以及古典文化和理性精神的复兴历程。
◎ 内容简介
从法兰克人的崛起开始,弗里德用不同个人的经历来展开关键性的主题,这些人物包括教宗、国王、学者、传教士或商人。借此,弗里德叙述了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一千年的政治、社会、宗教、经济和科学发展。如查理大帝统治下的欧洲政治、文化和宗教革新;查理四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布拉格宫廷的文化事业;还有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故事。作者也考察了更宽广的政治和知识潮流,从教宗权、教会大分裂的冲击,到君主制的新理论、法学,再到学术和科学的兴起。
在中世纪,欧洲一直存在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尝试,逐渐形成了精神文化的整体,打下了现代各国家的基础;君权与教权相分离,创造了市民的自由;人们探索着新的领域,从科学研究到发现遥远的国度。中世纪将欧洲引向了通往现代世界的道路。
◎ 名人推荐
这个所谓黑暗的时代从未如此光明和多彩。
——德国《时代周报》
该领域的专家写出的一部综合著作,一部读来非常愉悦的全方位的作品。
——《文学》杂志
弗里德的知识广度惊人,他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热情令人钦佩……那些对中世纪抱有真正热情的人会因这部雄心勃勃的辩护之作激动不已。
——丹·琼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2021年11月2日 想读
Kapo 豆瓣
作者: Aleksandar Tisma 译者: Richard Williams Harcourt 1993 - 9
2021年11月2日 想读
沙漠与餐桌 豆瓣
Fruit from the sands: The silk road origins of the foods we eat
作者: [美]罗伯特·N.斯宾格勒三世 译者: 陈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8
2021年10月31日 想读
药用植物 豆瓣
作者: [法] 塞尔日·沙 译者: 石贝 2021 - 6
作者是一位既有农学博士学位和专业素养,又有亲近园圃和对科普感兴趣的专家,所以这部图文并茂的药用植物科普书,既有科学专业的保障,又有平易亲民的特点。该书前面部分总述医学简史,介绍古希腊、阿拉伯世界以及中医的发概况,从古代到中世纪医学勃起,再到当代的发展,颇得简明扼要之功。后面主题部分逐一介绍50种药用植物的分类、传统用途、历史文献记载资料和现代勘明之药用功效。可将此书作为使用的百科来看,也可将之作为植物的文化史阅读。
2021年10月31日 想读
中国烟草的世界 豆瓣
作者: 川床邦夫 译者: 张静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2011 - 2
《世说中国:中国烟草的世界》内容简介:“嚼火寒能却,长吁意似酣。良霄人寂寞。借尔助高谈。”于中国人而言,烟草虽是“舶来货”,却深入于每日的寻常生活。烤烟、一晒烟、香料烟,其品类丰富繁多;水烟、鼻烟、莫合烟,其享用花样百出;南洋、朝鲜、俄罗斯,其传播迂回漫长。《世说中国:中国烟草的世界》将经由“烟草”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中国世俗社会的一个切面,管窥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
2021年10月30日 想读
跟动物交换身体 豆瓣 Goodreads
カメの甲羅はあばら骨~人体で表す動物図鑑~
7.7 (36 个评分) 作者: [日] 川崎悟司 著 译者: 董方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9
★ 人气插画师、古生物研究者川崎悟司重磅作品,尚未出版就已走红网络!
★ 风靡日本的科普神作震撼上市!魔性画风+专业知识+奇趣解读,以独一无二的脑洞向你展示跟动物交换身体是怎样一种体验。
★ 绝佳脑洞创意,前所未有的“体感型”动物图鉴,内容独特,画风清奇,吸睛搞笑!
★ 图解4大类20余种动物的身体结构、成因、特殊功能、生活方式、进化故事等,专业知识全掌握。
★ 知名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邢立达作序审定,日本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特别推荐!
《跟动物交换身体》是日本人气插画师、古生物研究者川崎悟司创作的一本以人体作为参照的“体感型”动物图鉴。全书用多幅生动幽默的插画描绘了爬虫类、两栖类、哺乳类、鸟类4大类,乌龟、大象、长颈鹿、企鹅等二十多种动物的身体结构及背后的演化奥秘,通过将动物的特征与人类一一对比,将专业的生物解剖学知识转化成夸张、冲击力超强的画面,产生真实有趣的对照,带你走进一场跨物种体验的惊奇之旅!
2021年10月25日 想读
懶惰的權利以及其他 豆瓣
作者: 保羅‧ 拉法格 译者: 陳蒼多 唐山出版社 2016 - 9
保羅‧ 拉法格(Paul Lafargue)可說是一個傳奇人物,生於古巴,卻成為法國公民,身為醫生,卻又身兼革命家、演講家、作家、煽動家,以及法國勞工的組織家。當然,最知名的一點是,他是卡爾‧ 馬克斯的女婿,而他與妻子在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相偕自殺,更是傳奇一樁。
人類真的那麼熱衷於「工作權」嗎?拉法格在本書,開宗明義地說:勞工階級為一種謬見所苦,已達兩世紀之久(從本書出版時往前推),這種謬見就是,「對工作的喜愛」,「對工作的強烈熱情」。
而這種謬見又為個人與社會帶來悲痛。人類的本性當然是好逸惡勞,偏偏在「休閒已成為一種企業」的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卻有眾多的人為失業所苦,就算勉強找到22K 的糊口工作,也要不斷為爭取較好的工資而反抗與財團掛鈎的政府。
人類有嚮往悠閒與田園生活的權利,拉法格在本書的主體部份〈懶惰的權利〉一文中,針對人類——尤其是勞工階級——爭取「懶惰的權利」的主題提供了非凡的理論,佐以「古代民族享受沒有工作壓力、過著怡然自得生活」方面的例證,可謂用心良苦啊。
2021年10月23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