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Theorizing NGOs 豆瓣
作者: Bernal, Victoria; Grewal, Inderpal;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4 - 3
2017年8月19日 想读
最貧困女子 豆瓣
作者: 鈴木大介 译者: 陳令嫻 光現出版 2016 - 11
「去哪裡才能賣肝臟?」
日本政府拒絕面對的女性危機──最貧困女子!
即使家境不差,但妳我都有可能在一瞬之間跌入地獄的深淵……
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像中國、美國、東南亞各國、第三世界國家的貧窮問題;可是你能想像日本竟然也是個貧窮大國嗎?
到底有多窮?
──單身女性中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相當於在臺灣一個月只賺一萬!
這真的是日本嗎?
好幾個世紀以來,日本女人一出生就只有成為「家庭主婦」這條路可走,她們從來就不需要,也沒被教育要擁有專業能力。
隨著日本經濟衰退,愈來愈多日本女人單身,成為「失敗組」;即使有幸進入家庭,勉強擠進「勝利組」,但誰敢保證明天老公會不會過勞死、被裁員?會不會遭家暴?應該說,非常容易!
日本女人一旦從「正常人」軌道中摔下來,就不會再被當「人」對待。
單身女性不用說,全日本每三個就有一個是網咖難民、街友。
那單親媽媽呢?就算領一份正常的薪水,也不見得養得起自己和孩子們。
……那,沒專業能力的女人呢?她們唯一能苟活的路,就是「身為女人這件事」──但缺乏姿色,擠不進酒店小姐那種一夜幾百萬的性產業,只淪為網路賣春。她們不敢求救,因為擔心小孩會被搶走。
漸漸的,貧困已經襲擊到未成年少女。她們從家暴、被棄養的家庭逃出來,不得不去從事非法賣春。她們不敢求救,因為不想被送回破碎的原生家庭或收容單位。
「去哪裡才能賣肝臟?」
「我是不是一輩子都無法懷孕了?」
「如果不能賣春,我就會死……」
當她們發出生不如死的悲鳴時,日本人卻是這樣看待她們的──
「很多人窮也是可以過得很好,會落到這田地,是自己有問題吧?」
「做雞不是可以賺很多嗎?」
「身為女人真好,還可以去賣!」
「單親媽媽能申請的補助比其他低收入戶都要多,還在那邊叫屁!」
即使強盛如日本,社會防護網居然脆弱到這種地步;對女性的歧視有如看到垃圾、碎屑……簡直跟開發中國家沒兩樣!
那麼臺灣呢?
正如現在論誰都可能踩到貧困的地雷,而淪為下流老人、下流中年,什麼狀況都可能是自己明日的寫照!
得獎記錄
★日本暢銷15萬本
★蟬聯Amazon總榜第一名
★2015年「新書大賞」得獎
★2015年「新潮報導文學賞」入圍
名人推薦
★《洗錢》作者│橘玲、精神科醫生│齋藤環──必讀推薦!
2017年8月14日 想读
Reconstruction in Philosophy 豆瓣
作者: Dewey, John 2009 - 11
Though best remembered today as a philosopher of early-childhood education through his influential 1899 work 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essay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John Dewey also expended considerable thought on the progress of philosophy itself. In this striking book, first published just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in 1920, Dewey considers how, why, and when human affairs should prompt a new approach to concepts of morality and justice. How should the revelations of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its consequential technology, impact human thought? Is seeing knowledge as power philosophical supportable and desirable? Must we redefine what it means to be idealist? Where do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tersect? Deweys bracing explorations of these questions, and others, continue to enthrall thinking people and continue to be vitally relevantnearly a century after they were written. American educator and philosopher JOHN DEWEY (18591952) helped found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He served a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Columbia University from 1904 to 1930 and authored numerous books, including Experience and Nature (1925),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1938), and Freedom and Culture (1939).
2017年8月12日 想读
The Magic of Concepts 豆瓣
作者: Rebecca E. Karl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2017 - 3
In The Magic of Concepts Rebecca E. Karl interrogates "the economic" as concept and practice as it was construed historically in China in the 1930s and agai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Separated by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Mao's socialist experiments, each era witnessed urgent discussions about how to think about economic concepts derived from capitalism in modern China. Both eras were highly cosmopolitan and each faced its own global crisis in economic and historical philosophy: in the 1930s, capitalism's failures suggested that socialism offered a plausible solution, while the abandonment of socialism five decades later provoked a rethink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the economic as social practice. Interweaving a critical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 China with the work of the Marxist-trained economist Wang Yanan, Karl shows how "magical concepts" based on dehistoricized Eurocentric and capitalist conceptions of historical activity that purport to exist outside lived experiences have erased much of the critical import of China's twentieth-century history. In this volume, Karl retrieves the economic to argue for a more nuanced and critical account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and global historical practice.
2017年8月12日 想读
诺桑觉寺 豆瓣
Northanger Abbey
7.3 (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简·奥斯汀 译者: 孙致礼 译林出版社 1997 - 1
《诺桑觉寺》与奥斯丁其他几部长篇一样,故事围绕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的发展而越来越扣人心弦。天真得有点傻的女主人公凯瑟琳是家境小康的牧师之女,长到十七岁了,还没有遇上能打动她少女心扉的男主人公,因此生活平平淡淡。然而,她的好朋友,当地的富有人家艾伦夫妇俩要到巴思去度假,带她一起外出。巴思的社交场所让她开了眼界,并结识了富家之子、牧师亨利?蒂尔尼与他妹妹艾丽诺?蒂尔尼,他们很快成了好朋友,凯瑟琳并且爱上了亨利?蒂尔尼。
凯瑟琳在离家三个月之后,在没有朋友陪伴的情景下,孤身一人搭乘邮车,于一个星期日之夜回到了富勒顿。心地善良的母亲见女儿回家已是判若两人,总以为她是留恋外面世界的诱人,而竟猜不到十七岁的女儿的感情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亨利?蒂尔尼的意外出现,终于让凯瑟琳父母明白,他们必须考虑是否要同意女儿的婚事了。
2017年8月12日 想读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Law 豆瓣
作者: Swati Jhaveri / Michael Ramsden LexisNexis 2010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Law provide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and up to date commentary on th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rea of law in Hong Kong. This book takes account of Hong Kong's new constitutional and administrative order since 1997. Focus is placed on areas of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cluding human rights under the Basic Law, proportionality review and legitimate expectations. Relevant cases and materials from other jurisdic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This book provides a breadth of coverage to be of interest to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whilst being accessible to students considering administrative law for the first time.
2017年8月10日 想读 事实上是要通读一遍。。明天去借书了
西方哲学史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兰克·梯利 译者: 贾辰阳 / 解本远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4 - 1
《西方哲学史(全新译本 增补修订版)》是梯利在康奈尔大学教书时编写的教材;出版于1914年,书一经出版,立即被哲学界奉为名著。在这之前,无论中西方,鲜有像样的哲学史专著,即使大学里的哲学系也是为各家哲学流派所控制,很少讲授现代意义的哲学史课程。可以说梯利的这本书开创了哲学史教育的新局面,提供了哲学史编写的范本。在它以后,卷轶繁多的哲学史才开始陆续出现。我们读这本书,是因为梯里开创了一门学科——以前的哲学史类书籍,充其量只是“历史上的哲学”,只是罗列了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以及他们提出过的观点,至于他们的内在联系,着墨不多。梯利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认为哲学史必须力求把每一种宇宙观放在它适当的背景中,把它看成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把它同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因素联系起来,系统而有机地加以诠释、解析。因此可以说,梯利的著作是这样一部著作:他以哲学史家的远见卓识,生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它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是我们阅读历史、研习东西方文化、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读之书。
2017年8月1日 想读
本土神話: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 豆瓣
作者: 朱耀偉 臺灣學生書局 2002 - 5
本書收錄筆者近年有關全球化和本土論述的文章,內容觸及兩岸三地的文化現象,從理論探討到文化分析,從文學、電影到流行音樂都有涉獵,可說把住當下重要文化理論的脈搏。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主要在於探析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以及“中國”在新論述格局所呈現的圖象,亦旁及“國族”及“本土”在全球化論述的位置。下編則著重解讀不同的本土神話,藉此窺探本土性、身分認同和抗衡論述等課題在全球化年代的複雜意涵。收錄於此的文章曾分別於中港臺的學刊或研討會上發表,現按全書脈絡整理為具理論架構的專書。近年西方學界已出版了不少全球化論著,本書或可填補中文論述在這方面的不足。
2017年7月29日 想读
资本主义的终结 豆瓣
作者: J.K.吉布森-格雷汉姆 译者: 陈冬生 2002 - 8
资本主义的终结: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女性主义批判,ISBN:9787801496898,作者:(美)J.K.吉布森-格雷汉姆著;陈冬生译
2017年7月29日 想读 社区经济抗衡资本主义,受香港基层团体欢迎
棕跡 豆瓣
作者: 本土研究社棕土研究小組 本土研究社 2016 - 6
從地產霸權到土地供應,香港的土地爭議終於找到突破盲點的方法。《棕跡》是首個全面整理了新界「棕土」(已破壞土地)的現況、變化與可能的研究著作,對應了香港現時土地供應、城市規劃、產業模式、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等關鍵課題,讓棕土(brown-fields)成為了認識香港土地問題不得不認識的關鍵詞。
由民間研究社群及不同界別朋友共同協力,《棕跡》透過民間土地研究挑戰主流發展觀,一度牽起社會廣泛討論,亦是有力引發土地發展新想像的有趣案例。
2017年7月24日 想读
日本政治史 第1卷 豆瓣
作者: 信夫清三郎 译者: 周启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第一卷 西欧的冲击与开国
第一章 锁国
第二章 西欧的冲击
第三章 内忧外患
第四章 开国
第五章 攘夷
第二卷 明治维新
第一章 王政复古
第二章 内乱
第三章 神政绝对主义
第四章 启蒙绝对主义
第五章 立宪绝对主义
第三卷 天皇制的建立
第一章 西南战争
第二章 自由民权
第三章 宪法与议会
第四章 日清战争
第五章 日俄战争
第四卷 走向大东亚战争的道路
第一章 旧日本的危机
第二章 中国革命的冲击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四章 天皇制的危机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年7月16日 想读
从柏拉图到维尼熊 豆瓣
作者: [英] 詹姆斯·M.罗素 译者: 李贯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6
一本浅尝但不辄止的经典速览67部哲学经典导读,你的思想进阶指南
读一点哲学,你能得到什么?
千年之前的离经叛道,我们现在视之为理所当然哲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力量读哲学吧,让你的生命也能永恒
★五分钟能读懂一本经典作品?是的,精选六十七本经典哲学作品,用言简意赅的文字介绍了主要内容及其影响,非常适合初涉哲学的读者按图索骥。每章节最后还提供快速阅读,便于读者迅速了解每本书的大概风格。
★给哲学入门者的必读书单?是的,本书针对的就是没有系统接触过哲学著作,但有兴趣想了解哲学基本常识的读者。全书以哲学历史为轴,概览哲学发展进程,方便读者寻找感兴趣的哲学流派或哲学家,从而选择进一步了解和延伸阅读,使得读者对哲学的理解更加具体化。
★以哲学经典为主综合其他思想经典本书在选择要介绍的经典时,并没有局限在哲学范围之内,而是从小说、随笔、儿童文学甚至是科幻等范围内广泛甄选,因为哲学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封闭的,一直在与其他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互动。通过这样的选择,本书进一步阐明了哲学在生活中俯拾即是这一观点,再次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
《从柏拉图到维尼熊:哲学经典导读》精选六十七本启迪思维的经典著作,以平实、幽默的笔调,为想了解哲学但却不知从何下手的你,介绍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在本书中,既有柏拉图、笛卡儿、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大家的著作,也包括了蕴含着丰富哲学思辨的小说、科幻作品和政治宣言,甚至还有《小王子》《小熊维尼之道》这类童书作品。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能让我们从中撷取到思考的智慧,帮助我们过上更符合内心的生活。
2017年7月16日 想读
米歇尔·福柯传 豆瓣
7.7 (14 个评分) 作者: [法] 迪迪埃·埃里蓬 (Didier Eribon) 译者: 谢强 / 马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 - 6
米歇尔·福柯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对哲学、社会学、史学、文学、政治学、法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改变了这些学科的既定面貌。
福柯是一名“戴面具”的哲学家。他早年求学巴黎,学习心理学、哲学。之后,工作、讲学于瑞典、波兰、德国、突尼斯、巴西、日本 、美国。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为一个崭露头角的年轻知识分子,与戴高乐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为结构主义化身,将自己定位为法国思想时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他又成为一名左派和社会活动家。 然而,就在同一时期,他“悄悄地”获得了法兰西学院这个法国学术最高荣誉殿堂的讲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本书以简洁、清晰可读的叙述,有条不紊地追溯了米歇尔·福柯的生命足迹,揭开了围绕这位辉煌哲学家的许多神话和谣言,促使我们认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观点,并重新构建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今天的法国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
2017年7月8日 想读
一生的故事(全六册) 豆瓣
作者: [苏联]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非琴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 1
《一生的故事》是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一部自传体纪实长篇小说。因为作者本着“讲真话”的原则进行创作,故《一生的故事》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是一部“一切服从事实的真正自传”。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尤其是文艺界的状况有着重大的认识价值。作品保持了帕氏一贯的风格,叙事娓娓道来,文笔清纯而富于诗意,耐人品味。
全作分遥远的岁月、动荡不安的青年时期、一个未知时代的开始、怀着巨大希望的时期、投向南方、漫游的书六部。
2017年7月8日 想读
波浪上的塔 豆瓣
作者: [日本] 松本清张 译者: 赵德远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据日本光文社1964年第63版本译出。
2017年6月29日 想读
如何看电影 豆瓣 谷歌图书
How to Watch a Movie
作者: [英] 大卫·汤姆森(David Thomson) 译者: 黄渊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7 - 1
看电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的方式有许多种,就像电影的定义也有许多种;这本书的终极主题是关于看,或者说看这个动作本身;看电影是一个富有情感的过程,其动作本身就能激发情感。作为一位阅片无数的影评人,大卫•汤普森会告诉你看电影究竟在看什么,是一次艺术的爆炸?又或者是看个开心? 这是一本研究电影的指南,能让作为观众的你看得更开心、更感动。
★书中引用了数百部影片,其中涵盖了许多经典之作。
★媒体称大卫•汤姆森为“活着的最伟大的影评人和电影史作家”。
★这是一本看电影的初级入门手册。
★教你如何看出电影的乐趣与内涵。
2017年6月26日 想读
维稳的政治逻辑 豆瓣 Goodreads
8.7 (6 个评分) 作者: 谢岳 清华书局 2013 - 3
本书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本书计划回答三个基本问题。首先,面对由市场改革带来的社会不满与集体抗争,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维护稳定的办法。第二个问题,在维稳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之下,为什么已有的维政策执行起来效果不佳。第三个问题将与预设的理论前提相呼应,那就是现有的维稳政策会对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司法体制与政治制度产生什么影响,这些影响是强化还是弱化三大系统的维稳功能?
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综合治理的社会背景;第二部分是关于综合治理的政策构成,由四章组成;第三部分包括从第六章到第九章,是关于综合治理的维持机制的,它们是综合治理行动的基础;第四部分由第十章和结论构成,主要是对综合治理行动与机制的分析以及分析基础上的结论归纳。
2017年6月20日 想读
Dismantling the Welfare State? 豆瓣
作者: Paul Pier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2
This book offers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olicy in an era of austerity and conservative governance. Focusing on the administrations of 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Pierson provides a compelling explanation for the welfare state's durability and for the few occasions where each government was able to achieve significant cutbacks. The programmes of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 the 'policy legacies' of previous governments - generally proved resistant to reform. Hemmed in by the political supports that have developed around mature social programmes, conservative opponents of the welfare state were successful only when they were able to divide the supporters of social programmes, compensate those negatively affected, or hide what they were doing from potential critics. The book will appeal to those interested in the politics of neo-conservatism as well as those 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It will attract readers in the field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public policy, and political economy.
2017年6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