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一九四九以後 豆瓣
作者: 王德威 / 許子東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 - 1
現代中文文學到了1949 年出現前所未有的轉變和分流。中國大陸出現嶄新的「社會主義文學」,文人身份與干部體制、作家協會與國家機器關係複雜,此消彼長。從「十七年」到「文革」再到改革開放三十年,宣傳與挑戰主流意識形態始終是當代文學發展的矛盾主線。台灣則在日據五十年後建設了「國語的文學」,由「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現代主義,再到「世紀末的華麗」,不少佳作樹立了當代中文文學的標準。而香港文學從「左右戰場」到「本土性」自覺,再到「九七」「後殖民」書寫,同樣自成一派風景。轉眼六十年過去,在新的世紀裏回顧當代中文文學這段「三江分流」的得失與成就,此其時也。
2012年2月17日 想读 一定要读。
想像中国的方法 豆瓣
作者: 王德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9
目录:
序:小说中国
辑一
被压抑的现代性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寓教于恶
三部晚清狎邪小说
贾宝玉坐潜水艇
晚清科幻小说新论
《老残游记》与公案小说
“谴责”以外的喧嚣
试探晚清小说的闹剧意义
“说话”与中国白话小说叙事模式的关系
翻译“现代性”
论晚清小说的翻译
辑二
从“头”谈起
鲁迅、沈从文与砍头
“母亲”,你在何方?
论巴金的一篇奇情小说
荒谬的喜剧?
《骆驼祥子》的颠覆性
做了女人真倒楣?
丁玲的“霞村”经验
半生缘,一世情
张爱玲与海派小说传统
辑三
从老舍到王祯和
现代中国小说的笑谑倾向
女作家的现代“鬼”话
从张爱玲到苏伟贞
原乡神话的追逐者
沈从文、宋泽莱、莫言、李永平
落地的麦子不死
张爱玲的文学影响力与“张派”作家的超越之路
潘金莲、赛金花、尹雪艳
中国小说世界中“祸水”造型的演变
华丽的世纪末
台湾·女作家·边缘诗学
辑四
历史·小说·虚构
现代文学史理论的文、史之争
以近代中国政治小说的研究为例
现代中国小说研究在西方
想像中国的方法
海外学者看现、当代中国小说与电影
世纪末的中文小说
预言四则
2012年2月17日 想读
被压抑的现代性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王德威 译者: 宋伟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 5
在中国叙事文学的研究里,晚清小说一向不受重视。但不论从历史、美学、意识形态及文化生产的角度来看,此一时期的小说所显现的尖力及复杂面向,都足以让人大开眼界。尤其对治现代文学者而言,晚清小说岂止仅代表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它的出现,还是它的被忽视,本身就已经见证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端。
本书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与科幻奇谈作为欲望、正义、价值、真理四种相互交错的话语,通过这四种话语的重新定与域辩难,呈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及建构的主要关怀。本书通过对晚清文学历史与理论语境的建构,对被阻碍的晚清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现代性的挖掘,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2012年2月17日 想读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 豆瓣
8.4 (10 个评分) 作者: 王德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2006年秋,作者应邀到北京大学短期授课,本书即根据那八堂课整理而成。八堂课,有六次是演讲性质,各从“抒情”与现代中国话语的主题,如启蒙、革命、国族、时间/历史以及创作主体,做出观察;另外两次则为座谈,范围包罗较广。作者所援引的范例有“五四”到当代的主要作家,也有海外文学的佼佼者。所讨论的文类,除了“抒情”表述的主要形式诗歌之外,也尝试了如小说、散文、戏剧,甚至音乐。作者另外写出《“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宇宙观文学现代性》作为序论,一方面补足课堂上未能顾及的背景和论式,一方面也试对同学们的课堂提问做出比较有体系的回答。作者以为,对“抒情传统”的重新叩问,正是我们对中国文学何所来、何所去的反省,也是对一“有情”的历史的召唤。
2012年2月17日 想读
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 豆瓣
作者: [美国] 王德威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8 - 10
本書收錄了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台灣學者王德威先生的一組共四篇論文:《傷痕書寫,國家文學》、《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歷史與怪獸》、《歷史記憶與大學之道》。
本組四篇文章對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分別提出不同角度的解讀;檢討一九四九年以來身處不同境地的中國作家負載着當代政治,重新打造了一種傷痕書寫,體現國家在追尋現代性過程中被斵傷、撕裂的遭遇;進而叩問:傷痕與國家機器的關係何在?我們需要什麽樣的傷痕論述與國家文學?更重要的,在告別傷痕的同時,我們如何檢討國家文學,以免成爲下一個時代的「預知」傷痕紀事?
2012年2月17日 想读
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 豆瓣
作者: 洪樹華 齊魯書社 2011 - 9
《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研究》涉及内容为宋前(先秦至唐五代)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主要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对超现实婚恋遇合的概念阐释,梳理宋前文学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故事的文献情况,然后分析楚王性梦和文人梦遇神女的情结,着重全面考察魏晋南北朝志怪、隋唐五代志怪传奇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故事,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的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分为人与神(仙)、人与鬼(魂)、人与精怪婚恋遇合进行叙述,分析魏晋南北朝志怪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表现形态的变化、魏晋南北朝的人与异类婚恋遇合的新现象、巫术对魏晋南北朝志怪中的鬼魅迷惑人的影响、隋唐五代小说(主要是唐代)中的冥婚及其文化意蕴、隋唐五代的人与异类婚恋遇合的文化折射以及巫术对唐代小说中的人与异类婚恋遇合的影响。
2012年2月13日 想读
The Irresponsible Self 豆瓣
作者: James Wood Picador 2005 - 4
"James Wood has been called our best young critic. This is not true. He is our best critic; he thinks with a sublime ferocity."--Cynthia Ozick Following the collection "The Broken Estate"--which established James Wood as the leading critic of his generation--"The Irresponsible Self" confirms Wood's preeminence, not only as a discerning judge but also as an appreciator of contemporary novels. In twenty-three passionate, sparkling dispatches, he effortlessly connects his encyclopedic, passion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ry canon with an equally earnest and appreciative view of the most discussed authors writing today, including Franzen, Pynchon, Rushdie, DeLillo, Naipaul, David Foster Wallace, and Zadie Smith. This collection includes Wood's famous and controversial attack on "hysterical realism," and his sensitive but unsparing examinations of "White Teeth" and "Brick Lane." "The Irresponsible Self" is indispensable reading for anyone who cares about modern fiction.
2012年2月7日 想读
中国食料史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俞为洁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 2
本书为作者二十年来食品原料史研究的成果,论述了中国自远古至今食品原料的开发利用的历史,理清了食物种类在中国历史上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发展脉络以及食物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进程,并找出了这种发展脉络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技术、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了解这个过程,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未来食物原料的开拓和发展方向。本书文字洗练,图文并茂,可读性较强,雅俗共赏。
2012年2月4日 想读
这些人,那些事 豆瓣
8.5 (242 个评分) 作者: 吴念真 译林出版社 2011 - 9
吴念真累积多年、珍藏心底的体会与感动。
他写的每个故事,都蕴藏了我们无法预知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种种,您将学会包容、豁达与感恩……
本书是吴念真导演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
他用文字写下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这些人和事,透过他真情挚意的笔,如此跃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泪交织的同时,也无可取代的成为烙印在你我心底、这一个时代的美好缩影……
特别收录 吴念真近年唯一小说创作《遗书》,写下对胞弟离开人间的真情告白
特别邀请 作家雷骧绘制插画,看两位大师以图文激荡出精采火花
生命里某些当时充满怨怼的曲折,在后来好像都成了一种能量和养分……这些人、那些事在经过时间的筛滤之后,几乎都只剩下笑与泪与感动和温暖。——《这些人,那些事》
2012年1月31日 想读 老师推荐。
城邦暴力团(上) 豆瓣
8.3 (76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1
隐居台湾的漕帮帮主万砚方因介入周鸿庆事件触怒“老头子”被杀身死,少年张大春误打误撞揭破隐藏谜团惹来杀身之祸,奇人异士出手相助又激起更多隐匿的真相……地下社会与特务统治如何勾连成一体?蓝衣社、武功秘笈与神秘失踪的佛头缘何联系纠缠在一处?淞沪抗战、桐油借款、黄金运台究竟有何 不为人知的隐情?且看张大春将中国小说叙事技巧与稗官野史传统巧妙结合,一步步揭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风雨史背后的秘辛,书写出“江湖即现实”的新武侠高峰。一部小说竟比现实更接近真实!
《城邦暴力团》豆瓣官方网站:http://site.douban.com/110103/
弓月奇谈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申非 / 许金龙 作家出版社 1994
三岛由纪夫的“近代能乐”,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是大胆的创新。他认为能乐所表现的主题,有不少是受历史局限的,但另有一些是超越传统和历史事实,具有共通人性味的永恒主题;而且它的表现形式不受时空限制,使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仔细研读所有能乐脚本,从中筛选了八九篇具有此类性质的剧目加以改编,保留其神髓,付之以现代化的血肉,通过纯熟的现代语言表现出新的意义,使之成为可以普遍接受的戏剧形式。
2012年1月31日 想读
日本古代歌谣集 豆瓣
译者: 金伟 / 吴彦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1 - 6
这本书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出版。据日本岩波书店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三《古代歌谣集》(土桥宽、小西甚一校注,1957年7月5日刊)译出。
六个道德故事 豆瓣
7.1 (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埃里克·侯麦 译者: 胡小跃 作家出版社 2011 - 3
侯麦的电影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状态和矛盾冲突,用影像来揭示他们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他把镜头对准法国的年轻小资们,细致入微地刻划他们的情爱困惑与纠葛,体现了法国人浪漫的天性,也反映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宗教束缚的抗拒。 《六个道德故事》是侯麦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作品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和文学性的对白,揶揄了知识分子在夸夸其谈和理性外表之下隐秘的情欲煎熬。“道德故事”典型地反映了侯麦的创作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今昔物语(全三册) 豆瓣
作者: 源隆国 译者: 北京编译社 译 / 周作人 校 新星出版社 2006 - 9
这个译本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北京编译社翻译,并经周作人花了两年时间校订。
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间传说故事集。总共三十一卷。一至五卷为天竺(印度)部分,六至十卷为震旦(中国)部分,十一至三十一卷为本朝(日本)部分,总计故事千余则。内容包括佛教故事与世俗故事,前者系说明佛教信仰之功德,后者则叙述历史人物之逸事与孝子、烈妇等道德故事。此外,尚有文艺、爱情、生灵、怪物、狐狸、仙人、盗贼等各种传奇故事。每一则故事皆含有通俗处世教训之寓言。因每卷开头皆有“今昔”二字,故书名《今昔物语》。
《今昔物语》与《源氏物语》媲美,同被列为日本古典文学代表,这个译本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北京编译社翻译,并经周作人花了两年时间校订。
该书中有的故事原型在丝绸之路上的壁画和残卷里能够找到,有不少发生在中国古代,此外还有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等国的故事,因此具有世界比较文学的价值。同时,此物语是了解当时日本社会武士与庶民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并成为后世“物语”创作的典范,也是日本多位作家的创作素材宝库。
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将《今昔物语》称为日本古代的“人间喜剧”。又说:“《今昔物语》的艺术生命并不止于‘活生生’一点”,而是充满“野性之美”,是“一种与优美、奢华最为无缘的美”。芥川龙之介自己创作的历史小说,大约有五分之一直接取材于《今昔物语》,包括《罗生门》、《鼻子》、《丛林中》等。这些作品的成功,使得《今昔物语》备受瞩目。
黑泽明正是以《丛林中》的故事、用《罗生门》的名字,将芥川的小说改编成了一部举世闻名的电影。
浮世理发馆 豆瓣
作者: [日] 式亭三马 译者: 周作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 1
“苦雨斋译丛”均系周作人译著。其一为:《希腊拟曲》、《财神》和《伊索寓言》;其二收有周氏所译六种日本古典作品《古事记》、《枕草子》、《平家物语》、《狂言选》、《浮世澡堂》及《浮世理发馆》;即将推出的第三辑为: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路吉阿诺斯的《路吉阿诺斯对话选》。
周氏的翻译成就,尤其是对古日本和古希腊作品的翻译,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迄今亦少有人能够相比,“苦雨斋译丛”所辑之篇一为世界名著,本身自有价值;二是多为绝版已久或未曾付梓之作;第三则因从未汇总出版,读者寻觅不易,此外更具意义的是:“苦雨斋译丛”是在现有版本外,提供了一套最忠实于译者定稿的版本。
2012年1月19日 想读
平家物语 豆瓣
6.0 (6 个评分) 译者: 周作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 1
《平家物语》是日本战记物语的代表作。作品叙述1156年至1185年间日本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集体争夺权力的经过,以平氏一族彻底覆灭为最终结局。
2012年1月19日 想读 ……就在书包里但是读不下去啊!
浮世澡堂 豆瓣
作者: [日] 式亭三马 译者: 周作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 1
2012年1月19日 想读
好色一代男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日] 井原西鹤 译者: 王启元 / 李正伦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4
好色一代男》是距今300余年前日本江户时代的文学巨匠井原西鹤的代表作品。对这部作品,在日本历来有两种看法:一种看不认为它们是社会文学的杰作,另一种看法认为它们是好色文学的佳品。小说的艺术特点是作者对社会世态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人物性格跃然纸上,风俗习惯凡百器物、服饰也宛如那一时代的再现。
木偶净瑠璃 豆瓣
作者: [日本] 有吉佐和子 译者: 钱稻孙 / 文洁若 作家出版社 1965 - 4
2012年1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