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私人生活的变革 豆瓣
Private Life under Socialism: Love, Intimacy, and Family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1949-1999
作者: 阎云翔 译者: 龚小夏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9 - 1
《私人生活的变革》荣获2005年度“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全书是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的各种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三种相互关联的习俗沿革以及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巨大变化等,讨论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人的出现与发展和国家在私人生活的转型以及个人主体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作为一部乡村民族志,该书探究了一个从未被研究过的课题——中国村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人与情感问题。阎云翔教授曾于上世纪70年代在东北一个农村当了7年的农民,1989年他以人类学专家的身份再次回访该地,并进行了长达十年多的田野调查。阎教授研究范围很广,从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赡养老人等比较公共的话题,到像风流韵事、两性关系、节育和性动力等私密的话题。
2012年8月30日 想读
传说日本 豆瓣
7.4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茂吕美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10
茂吕美耶围炉讲古,在全日本四十七个地区内,各挑选出一个当地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配上日本地图和难得一见的精美图片,娓娓道出来龙去脉,有形有影,仿佛就在耳边。
四十七个民间传说,带你走进另一个日本。
传说是一种真实的梦,真实是因为代代相传,烙印在每一代的记忆中。梦是因为它会变,随着时间,地点,族群的变化而不停地演化。本书作者在全日本四十七个地区内挑选出一个当地代代相传的民间传说,了解日本文化物语的根源,请从倾听传说开始……
2012年8月15日 想读
萌·日本史 豆瓣
5.7 (6 个评分) 作者: 樱雪丸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以经典日本动漫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日本历史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历史读物。其中收录的日本经典动漫都是曾经整整影响过中国一代人的动画片,而熟知的动漫背后,又有着怎么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呢,我们大概都很陌生。作者正是通过这一话题,引导大家去了解日本、了解日本历史。文字洗练、幽默风趣,可读性非常强。而且,此类历史故事最受年轻读者青睐,也适合大多数读者休闲阅读。极具时尚畅销书品质!
2012年8月15日 想读
Sex on Six Legs 豆瓣
作者: Marlene Zu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1 - 7
Insects have inspired fear, fascination, and enlightenment for centuries. They are capable of incredibly complex behaviour, even with brains often the size of a poppy seed. How do they accomplish feats that look like human activity - personality, language, and childcare - with completely different pathways from our own? What is going on inside the mind of those ants that march like boot-camp graduates across your kitchen floor? How does the lead ant know exactly where to take his colony, to that one breadcrumb that your nightly sweep missed? Can insects be taught new skills as easily as your new puppy?
2012年8月9日 想读
图说动画规律 豆瓣
作者: (日)尾泽直志 译者: 陈丽佳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 7
应读者强烈要求,中国青年出版社与日本出版社合作推出的图形图像专业杂志《CGWORLD》中最受读者欢迎的“图说动画规律”这一专栏,终于集合编辑成此书。
本书作者尾泽直志是曾在吉卜力工作,参与过《天空之城》、《风之谷》等经典动画片制作的日本资深动画师。他将几十年绘制动画的经验、原则和技巧通过案例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在电脑制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尾泽老师强调了基础动作规律与3D动画技术的结合,帮助3D动画师更快掌握动画制作技巧,是一本中国动画人不可多得的学习参考书。
2012年8月4日 想读
动画的时间掌握 豆瓣
作者: 哈罗德·威特克Whitaker)(英)约翰·哈拉斯(JohnHalas) 译者: 陈士宏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 10
时间掌握在动画创作中似乎是不可捉摸的,但它是影片成败的重要因素。时间对动画家来说是可塑的,既可压缩,也可扩张。控制和处理时间在造成特殊效果和气氛方面存在着无穷的可能性。本书作者探索了时间掌握艺术在动画影片中的作用,回答了关于时间的许多难点和关键课题。时间掌握不仅关系到如何确定动画的间距、张数和画稿在银幕上持续多久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而且关系到影片情节展开的节奏、速度和情调。它与观众反应有紧密的联系。作者还着重谈到物体运动中质量、惯性、韧性以及怎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有关力的表现等。
本书文字简明精当,插图丰富生动,使难于捉摸的课题有了明晰的回答,它不仅对从事动画技巧基础训练的人是一本极有实用价值的书,而且对从事动画专业的同志也会有所启发与帮助。
本书被北京电影学院列为动画专业教材。
2012年8月4日 想读
动画概论 豆瓣
作者: 莫琳·弗尼斯 译者: 方丽 / 李梁 2009 - 9
《动画概论》涵盖了一切我们所能想到的动画制作工艺与技巧,通过对当代前沿动画艺术家的案例研究,详细阐述、探索了这些工艺与技巧的应用。其中一部分内容由特定领域的专家提供,如蒂姆-伯顿剖析了拍摄人偶动画《僵尸新娘》的制作流程;《动画概论》还包括一系列的实战练习,帮助初学者将书中读到的技巧付诸实践。此外,读者还能通过书中有关从前期制作的概念构思与剧本设计到动画成片的首映与发行等内容的讲解,逐一了解动画影片制作的各个阶段。
动画师应不断探索新的动画创作方法,培养实验主义精神,这有助于动画领域的新成员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并不断发掘动画作为艺术形式、娱乐手段及交流介质进行表达的无限可能性。目前,大多数动画类书籍均围绕两大方面:一是主流商业类动画教材;二是传统动画技法及理念的传授。独立艺术家及进行实验性创作的动画师往往被忽略,他们偶尔被史学家或理论研究人员提及,但很少有人会介绍他们所采用的创作方法,更无从了解或学习他们独到的创作理念。这本书细致入微地讲述了动画艺术家的实验性创作理念与手段,从学生到动画爱好者,从小有名气的“动画界明星”到先锋艺术家,涵盖范围广泛。书中包括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及动画原理的实际应用,其中一部分内容由特定领域的专家提供,如莱斯利·毕思科(LeslieBishko)介绍了角色塑造的方法;德文·达蒙特(DevonDamonte)与我们分享了“直接电影”中的影像表达(直接电影是指直接在16毫米胶片上创作的电影作品);理查德·里弗斯(RichardReeves)对于“直接声音”理念进行了详述。阅读《动画概论》,你不仅可以了解角色动画的绘画方法,更能学习到极具创新精神的技术手段。
前四章是对动画制作领域的综述,第一章重点介绍动画创意、表现媒介及风格对于动画效果的影响。
第二章讲述了结构及表现手段,重点介绍声音设计及色彩理论。
第三章介绍了前期制作的流程。
第四章重点讲解了中期制作及后期制作,介绍了多种动画形式的制作手段——手绘、水彩画、GIF、Flash、定格动画及数字装置动画。
下面几章介绍了动画创作的其他手段。
第五章回顾了动画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多种多样的创作工具,从早期的自动机、运动研究、魔术灯,到西洋镜、万花筒、诡盘、活动镜、实用镜、手翻书等。
接下来的两章介绍了类属于“直接电影”的其他艺术探索。
第六章开篇综述相关的创作实践,如蜡印及缩影画,介绍了多位在胶片上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第七章深入分析与直接电影创作观念相关的认知问题以及直接声音创作、联合创作等其他主题。
接下来的两章以绘画为主题。
第八章讲解利用赛璐珞片、混合媒介及干性媒介进行创作的方法。
第九章讲解水性、油性媒介的使用。
第十章是定格动画的相关内容,介绍了沙子、剪纸、折纸、物品、黏土、积木电影等媒材的使用。第11章重点介绍不同种类的偶动画、动画装置及真人动画。
前面的每一章都会谈到数字媒体,最后两章重点介绍了其特点。第12章讲述了计算机动画的发展,包括数字技术等实用的信息。第13章说明了数字媒体在整个动画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分析了其优势及劣势。
2012年8月4日 想读
准备分镜图 豆瓣
作者: Nancy Beiman 译者: 志应 王鉴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本书通过精美的插图、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你讲述动画创作前的编剧与角色设定的方法与技术。剧情是动画片最重要的一部分。本书为动画师塑造角色和创作有独创性和吸引力的剧情指出清晰的方向。你将了解动画分镜头与活动动作面板的不同,以及如何使角色的发展顺应情节。本书例举了正面和反面例子用以讲解和分析,用以剖析成功解决问题的技巧。书中还收录了从未公开的南茜对3位顶级动画角色设定大师的工作实例访谈,可使读者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把书中的设计理念应用、发展、创新。本书面向未来的传统动画师、电脑动画师、游戏动画师、定格动画师和网络动画师,也可作为相关院校的动画教材。
2012年8月4日 想读
原动画基础教程 豆瓣
9.1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威廉姆斯 译者: 邓晓娥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 1
《原动画基础教程动画人的生存手册/中青新世纪动画教材系列》由曾获奥斯卡奖的迪斯尼著名动画导演理查德•威廉姆斯编著,是一本深入解析动画绘制技巧的权威动画教材。全书深入讲解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西方经典动画的创作原则、制作规律及表现技巧,是迪斯尼动画几十年制作经验和表现技巧的系统总结。作者以动画人特有的诙谐、幽默的叙述方式,配合生动的插画图例,将动画绘制中的难点轻松化解,令人茅塞顿开。
2012年8月4日 想读
猎梦人 豆瓣
7.1 (11 个评分) 作者: (法)塞尔日·布鲁梭罗 译者: 肖晓丹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3
白天,他消沉失意,但在深夜,他潜入梦的深渊,变身为无所不能的大盗窃贼,还有美丽的助手和忠心耿耿的同伴相随左右。他从梦中带回猎物,所有收藏家都对这种梦之结晶趋之若鹜。自由无羁的梦境,灰暗冷酷的现实。两相对照,他宁愿从此不再上浮,永远沉醉在梦中。痛苦的徘徊何时结束?如果丧失了肉体,梦之国度是否依旧绚烂?
是狩猎梦的人,还是被梦狩猎的人?梦境令其他人的生活完美,却无法填饱猎梦人饥饿的肚肠和空荡的灵魂。《猎梦人》的主人公大卫通过梦里和现实中的多角色转换,描绘了梦境中的美丽场景。作品幻想奇特。
2012年8月3日 想读
旗帜插图百科 豆瓣
作者: 兹纳梅沃斯基 译者: 俞蘅 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9
本套丛书涵盖音乐、神话、符号等多领域的内容。其中《象征符号插图百科》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来自不同种族的重要文字和图形符号,客观简明地以图文对照的形式解释出它们背后的文化意义;《纹章插图百科》一书中,作者梳理和追溯了始于中世纪的各类纹章,读者在阅读中可以发现符号用外在形式承载着或来自历史或内涵深刻的内容;《旗帜插图百科》则讲述了旗帜和人类历史的故事。本套丛书立足人类学、文化学的角度,内容专业而详实。
2012年8月3日 想读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Gabriel Garcia Marquez 译者: Edith Grossman Penguin Classics 2007 - 9
Florentino Ariza has never forgotten his first love. He has waited nearly a lifetime in silence since his beloved Fermina married another man. No woman can replace her in his heart. But now her husband is dead. Finally - after fifty-one years, nine months and four days - Florentino has another chance to declare his eternal passion and win her back. Will love that has survived half a century remain unrequited?
2012年7月27日 想读 好漂亮的封面。
日本动画五天王 豆瓣
作者: 傻呼嚕同盟 大塊文化 2006 - 1
在現今的好萊塢電影中,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取材、映像語法,「日本動畫味」越來越重,更有甚者,「日本動畫式的中心思想」早已浸潤其中。這一方面固然是美式大熔爐文化的展現,但也代表「日本動畫文化」已經堂而皇之進入世界娛樂文化的主流。

若要探究日本動畫的獨到之處,不能不提居功厥偉的動畫導演,但在這些眾多優秀的導演中,究竟是哪幾位「造就了日本動畫深厚獨特的文化」,這個問題,同盟立刻得出共識——

*動畫史上永垂不朽的系列鉅作【機動戰士Gundam】之父:富野由悠季
*充滿新奇創意與精緻品質的夢幻世界創造者:宮崎駿
*把動畫作品當作水晶球的預言家:押井守
*藉著「無意識」呈現「意識」的精神分析師:庵野秀明
*具有無比精準的構圖與作畫能力的漫畫家:大友克洋

這五位導演的出身、世代、喜好的題材、關注的面相、演出的手法各不相同,但他們對於日本動畫文化影響之深,無人能否定。看日本動畫成「精」的傻呼嚕同盟,剖析日本動畫的精髓、暢談五位導演的特色,既辛辣又精闢,不論是有心進入這行業或是以動畫為終身娛樂志業者,都應一讀。
2012年7月27日 想读
上帝掷骰子吗 豆瓣
9.6 (29 个评分) 作者: 曹天元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8 - 9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量子论是一个极为奇妙的理论:从物理角度来说,它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和关注;从现实角度来说,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变化和进步;从科学史角度来说,也几乎没有哪段历史比量子论的创立得到了更为彻底的研究。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它的基本观点和假说至今没有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中去,这无疑又给它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绚丽风景,更来自于人内心深处的思索和启示——那是科学深植在每个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这本书适合任何有中学基本物理概念的读者。
2012年7月21日 想读
百变小红帽 豆瓣
Little Red Riding Hood Uncloaked: Sex, Mora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a Fairy Tale
7.6 (2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瑟琳·奥兰丝汀 译者: 杨淑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10
1697年一个穿红色连帽披肩的小女孩,在森林里遇见一只狼之后,就在各个时代幻化出不同的角色:她是被保护、被训诫的纯洁女孩儿;却又曾经勾搭大野狼;或摇身一变在好莱坞夜总会大跳艳舞;搽密丝佛陀口红,喷上香奈儿五号香水,开红色敞篷车,到处卖弄风情;甚至掏出武器将危害她的家伙干掉……她的演技毫不含糊,她永远是世人心目中的百变女主角——小红帽。
一则看似简单的童话,为何引起文人,艺术家,心理学家,民俗学家,女性主义者,广告人等诸多人们的兴趣,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上被改编再造?
这本书充满了有趣的历史典故,通过具有洞察力的分析与解构,为读者揭开红色连帽被肩下的所有秘密。
2012年7月20日 想读
译边草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周克希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11
《译边草》收录周克希先生十来万字的作品,包括“译余偶拾”、“译书故事”和“走近普鲁斯特”三个部分。在《译边草》里,你能读到翻译界的趣闻、名家的妙语,读到对经典的评介和关于译文的疑题,读到翻译与创作的共融互补、语言的丰富与微妙,读到“学海无涯”的宏阔和“十年出一书”的沧桑。这些,都是以平实散淡的作风、站在美学趣味的立场让我们心领神会的。
2012年7月6日 想读
The Storytelling Animal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onathan Gottschall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HMH) 2012 - 4
Humans live in landscapes of make-believe: we spin fantasies, we devour novels, films, and plays, and even our sporting events and criminal trials unfold as narratives. Yet the world of story has long remained an undiscovered and unmapped country. It’s easy to say that humans are “wired” for story, but why?
In this delightful and original book, Jonathan Gottschall offers the first unified theory of storytelling. He argues that stories are a way of rehearsing life’s complex social problems.Our penchant for story has evolved, like other behaviors, to enhance our survival, and, crucially, that of our social group. (In fact,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ho read fiction are more empathetic.) Gottschall explores the deep pattern in children’s make-believe, and what that reveals about story’s prehistoric origins. He shows how a story wa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Hitler’s rise, how schizophrenia is an example of the story mind run amok, and how successful fiction is inherently moral. We are master shapers of story. The Storytelling Animal finally reveals how stories shape us.
2012年7月6日 想读
超越性别身体 豆瓣
作者: 游鉴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2
本书作者透过丰富的史料将近代中国学校、政府、媒体、社会如何联手改造女性身体的历史做了极好的分析。书中对于线性进步观点、族群分离,或”女性自己的声音“等研究取径,都提出了批判性的检讨。为近代妇女史研究另辟蹊径,值得重视。——吕芳上(台湾”国史馆“馆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
本书厘清了近代中国妇女史中的身体观、教育制度、国族主义,以及现代性等各种复杂议题,对学界了解此一时代及其中的性别意涵贡献良多。它所呈现的多元与复杂程度,早已跨出体育史此一专门领域的范畴。——李贞德(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
学界较多探讨“妇女运动”史,而较少关注妇女“运动”史。游教授将视角投向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演变及其所承载的国族命运与社会文化意涵,所呈现的,并非单一的女子体育史,而是从多层面描画出的多姿多彩的女子“运动”图像。——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本书选择中国大陆输入女子体育教育先行区之一的华东地区为研究对象,梳理该地区近代女子学校在近代女子体育教育领域的办学实践、示范的功能,再现近代中国女子体育初创期的成长印迹。——罗苏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本书试图从性别视角,审视女子体育与国家、社会文化的关系,跳出国家观的体育史窠臼,兼采文字资料和图像资料,呈现西方体育传入后女子的新观念和新行为,如何在公众舆论、学校教育、学生生活、运动竞赛、观众反映、大众传媒和视觉文化等层面产生意义。本书试图给近代中国的体育史一个性别的 诠释,丰富我们对近代中国女性历史的认识,也让体育史、妇女史和近代中国史得以互证互补。
本书图文并茂,配有95张插图,都是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广告、报纸漫画、电影剧照等。
2012年7月5日 想读
Words Like Loaded Pistols 豆瓣
作者: Sam Leith Basic Books 2012 - 5
In Words Like Loaded Pistols, Sam Leith traces the art of persuasion, beginning in ancient Syracuse and taking us up to the Twitterverse. Along the way, he follows detours as varied and fascinating as Elizabethan England, Milton's Satanic realm, the Springfield of Abraham Lincoln and the Springfield of Homer Simpson. He explains how language has been used by the great heroes of rhetoric (such as Cicero and Martin Luther King Jr.), as well as some villains (like Adolf Hitler and Richard Nixon.) You'll find out how to build your own memory-palace; you'll be introduced to the Three Musketeers: Ethos, Pathos and Logos; and you'll learn how to use chiasmus with confidence and occultation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t. Most importantly of all, you will discover that rhetoric is useful, relevant -- and something you can master.
2012年6月29日 想读
Collected Works of Oscar Wilde 豆瓣
作者: Oscar Wilde Wordsworth Editions 1997 - 9
Book Description
This volume of Poems and Poems in Prose inaugurates the Oxford English Texts Complete Works of Oscar Wilde, which will for the first time provide students of Wilde with scholarly and textually accurate texts of his complete oeuvre. In it, Bobby Fong and Karl Beckson provide reliable texts of all Wilde's poems and poems in prose, including 21 never published in his lifetime, together with information on the locations of extant manuscripts; bibliogaphical details of each poem's publishing history; commentaries that identify and clarify contexts and allusions to figures and events; and emendations and variant readings, in manuscripts and printed editions, which illuminate Wilde's craftsmanship in revising. The variety of poetic forms in Wilde's 199 poemsDSfrom his earliest known verse, written while a student at Oxford, to his final masterpiece, 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DSreveals a versatility and accomplishment that previously has often been overlooked. Many of the poems, most of which were written before Wilde achieved fame, express themes developed in his later work in prose and drama, pointing to a continuity now perceived by critics. This new edition includes an informative introduction by Ian Small, one of the general editors of the Complete Works, which provid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Wilde's care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ditions surrounding the publication of his poetry, and insight into the current resurgence of scholarly interest in the man and his writing. Public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will confirm Wilde's centr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Modernism towards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bout Author
Born in Ireland in 1856, Oscar Wilde was a noted essayist, playwright, fairy tale writer and poet, as well as an early leader of the Aesthetic Movement. His plays include: An Ideal Husband, Salome,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and Lady Windermere's Fan. Among his best known stories are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and The Canterville Ghost.
Book Dimension :
length: (cm)23.2                 width:(cm)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