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世界最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 豆瓣
Problem Solving 101: A Simple Book for Smart People
作者: (日)渡边健介 译者: 姜媛媛 南海出版社 2008 - 8
这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教育书籍,曾在世界顶级的经营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工作过的作者,想通过此书告诉广大读者,无论再大再难的问题,只要细分开来思考,就一定会有头绪。同时,书中还透彻地讲解了“引发思考的方法”和“将思考变成行动的方法”,引领广大青少年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目录: 前言002
第一章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行动
你认识这样的人吗?
解决问题一族以惊人的速度进步
解决问题究竟是指什么?
分解之树
第二章 弄清问题的原因、考虑对策
像医生那样诊断、考虑治疗方法
救救中学生乐队“蘑菇Lovers”吧!
1A 过滤出可能的原因
1B 倩垛因
1C 考虑如何分析并搜集信息
1D 分析
2A 广泛考虑可能的对策
2B 选择最哈当的对策
2C 制定实行计划
“蘑菇Lovers”乐队的演唱会怎么样了?
是否之树
课题分析表格
第三章 设定目标、决定实现方法
把—个大梦想置换成几个小目标
为了买电脑
1 设定目标
2 明确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3A 广泛考虑选项
3B 在选项中做出假设
4A 依据假设搜集信息
4B 分析、核对数据
剩下的就是实行了!但那也很重要
假设之树
决定想法的工具
后记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圣殿春秋(上) 豆瓣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8.5 (1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肯·福莱特 译者: 胡允桓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7
本书是英国畅销小说作家肯·福莱特最受欢迎的作品,自1989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近30种语言,曾登上英、法、德、西、美等各国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总销售量超过1400万本。12世纪的英格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的出现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小说就以此为背景,以修建世界第一座哥特式大教堂为经,以王位、爵位争夺战为纬,描绘了善恶交战引发的政教冲突、兄弟阋墙,讲述了一段有关勇气、奉献、梦想、爱情、贪婪和复仇的故事。本书被评论家誉为“史诗般的巨著”,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混沌的中世纪,与主人公们一起经历了那段惊心动魄的时光。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黑暗的速度 豆瓣 Goodreads
The Speed Of Dark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丽莎白·穆恩 译者: 卢永山 新星出版社 2012 - 8
世界科幻大奖“星云奖”最佳长篇,亚马逊全五星绝赞好评!
史上第一部以自闭症患者视角创作的科幻小说
扣人心弦……连疲倦不堪的人都会被《黑暗的速度》感动,本书打扮篇章都是由主人公以诚挚到近乎哲学的口吻所叙述,也展现穆恩刻画人物的天分——《出版人周刊》
在医药公司供职的自闭症患者罗尔,除了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以外,他与正常人一样,经济独立,有关心他的朋友,也有心仪的女人。但他却总被所谓的“正常人”误解,认为他是病态而又“不正常”的人。新来的公司主管更是胁迫他与自闭症同事们接受实验治疗,以使他们成为“正常人”。虽然新主管的 计划最终被阻止,但罗尔却对接受治疗一事产生了动摇,他自幼便被教导要接受现在的自己,但却不被周围的人所接受,那他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面对改变,他又会如何抉择?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日本的起起落落 豆瓣
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 From Tokugawa Times to the Present
8.8 (8 个评分) 作者: [美] 安德鲁·戈登 译者: 李朝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本书为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两百年现代化历程的通论著作,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00年。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作者在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若干新观点:独创“帝国民主主义”一词以概括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政治状况,指出效忠天皇思想压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病因;进一步发展“跨战争”概念,强调由1920年代到1950年代是一个连续的社会发展阶段,反对以二战结束和美军占领为历史断代界限。另外,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现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写法,描摹日本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读者借此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惡之教典 (上) 豆瓣
悪の教典
8.3 (17 个评分) 作者: 貴志祐介 译者: 徐旻鈺 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 2013 - 3
那個有著陽光般笑容的男人不是人,是一個擬態如人,
實則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物。
沒有人比心理學家更好騙!
完美的善,遮掩了惡的真實面貌
殺了「思考」之後,「記憶」便一直盯著他不放
英文老師蓮實聖司是問題高中裡的人氣教師,聰明、帥氣、樂觀開明、英語流利,不但學生為之瘋狂,也深受其他教職人員信賴,幫學校解決了許多棘手的師生問題。只不過,這一切都是他精心營造的形象。
真實的他卻是個天生感受力發育不全、完全透過理解與模仿贏得人心,不能體會別人的感受與痛苦,為排除異己即使殺人也不會猶豫的反社會人格者。只有一兩個學生嗅出不對勁、只有一位老師想挖出他的過去;隨著蓮實的往事越來越浮上檯面,學校裡的怪異現象也越來越多……
那個年紀輕輕的寡婦,
醒過來時事情已經結束——
蓮實發現自己正無意識地吹著口哨,習慣這種東西似乎真的很難改,
旋律是《三便士歌劇》的〈謀殺〉。
週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NO.1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NO.1
本屋大賞No.7
直木賞、吉川英治文學新人賞入圍
改編電影由伊藤英明主演、三池崇史執導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众病之王 豆瓣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
9.0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 悉达多·穆克吉 译者: 李虎 中信出版社 2013 - 2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饱含人文主义色彩的社科文化著作。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作者借由医学、文化、社会、政治等视角透露出一种社会化关怀;生动、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和历史事件,让读者为之动容。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六號抽水站 豆瓣
Pump Six and Other Stories
作者: 保羅.巴奇加盧比 译者: 王寶翔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013 - 4
科技帶給人類,殘破不堪的未來。
污染的作物、乾涸的水源、無所不在的變種貓
和扭曲變形的人性
建造這台大抽水機的人希望使它營運到永恆,可是這台超過百年的幫浦已經回天乏術。沒有它,整個美國西北部將泡在比糞水還可怕的污染裡…
人類能操控基因、自然,那人心呢?
人類為了生存究竟要拋棄多少傳統、泯滅多少人性?
如果人類能自由自在地改造人體,擁有無限再生的能力,隨意操控精神記憶,甚至正式脫離動物界,靠吃沙就能維生,人類在大自然中是否就能升格為神?
《六號抽水站》集結了保羅.巴奇加盧比自1999年到2008年的十一則短篇故事中,未來世界變得栩栩如生,或是於底層備受歧視、掙扎求生的乞兒、難民,或是在水源彌足珍貴、萬物都有污染危機的世界中努力想延續子嗣、維護傳統的平民,或是受欲望主宰、享盡奢華的高官富人,無一不是全人類經驗的悲喜劇,讓人在優美如詩的散文中,反覆咀嚼其中令人深省的警世寓意。
集結保羅.巴奇加盧比十年來的創作,充分展現科幻短篇的故事張力與想像程度,其中更不乏對社會、政治、人性的批判,在欣賞作者的優美散文、驚人想像力之餘,也令人警省自身。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大师的盛宴 豆瓣
Masterpieces: The Best Science Fiction of the Century
8.9 (50 个评分) 作者: [美] 奥森·斯科特·卡德 译者: 姚向辉 等 新星出版社 2012 - 9
本书共收录27篇上世纪最为优秀的28位科幻大师的短篇小说。从科幻的黄金时代,到锐意革新的新浪潮时代,再到天才辈出的多媒体时代,每个阶段的顶尖人物的作品均囊括其中,阵容可谓豪华无匹!科幻小说史上那些最为璀璨的巨星,诸如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海因莱因、雷•布拉德伯里、乔治•马丁、威廉•吉布森、勒古恩、希尔弗伯格、弗雷德里克•波尔等均赫然在列。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艾比斯之梦 豆瓣
アイの物語
8.5 (76 个评分) 作者: [日] 山本弘 译者: 张智渊 新星出版社 2013 - 6
日本赛伯朋克最佳作
补完“机器人三定律”超越阿莫西夫!
日本最佳科幻小说畅销榜亚军
《书的杂志》评选十大畅销书季军
齐获日、美两国亚马逊读者的全五星评价。
被誉为“科幻版的《一千零一夜》”
冰冷的电路板上,二进制算法进化出智慧的火花
炙热的电极管里,神经元芯片传递着爱情的信号
当人工智能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之日,人类是否迎来了覆灭之时
七则如《一千零一夜》般华美瑰丽的故事,揭示人类从未了解的人工智能进化之路
第一次阅读山本弘先生的科幻作品,我就深深地被他笔下的世界迷住了——乙一
故事的起初,人类在机器人统治的世界里苟延残喘,主人公“我”以讲述故事为业,浪迹四方,偶尔也会参与人类团体袭击机器人运输队的行动。某一天“我”与一个人形机器人不期而至,“我”与之交手,不敌负伤遭擒,被送到机器人城市的医院中接受治疗,而那个击伤“我”的机器人则开始每天给我念故事,同时与“我”约定,除非“我”自己要求,否则她(因为是女性外形的机器人)只会给我念那些由从前的人类自己写的、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真实历史的故事。
2014年2月13日 想读
游戏改变世界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Broken:Why Games Make Us Better and How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7.4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简·麦戈尼格尔 译者: 闾佳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 9
◆《游戏改变世界》是著名未来学家、TED大会新锐演讲者简•麦戈尼格尔探索互联时代重要趋势的最新力作。在书中,作者指出:游戏可以弥补现实世界的不足和缺陷,游戏化可以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事例告诉我们,游戏击中了人类幸福的核心,提供了令人愉悦的奖励、刺激性的挑战和宏大的胜利,而这些都是现实世界十分匮乏的。她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借助游戏的力量,让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精彩。
◆作者指出了游戏化将要实现的四大目标:更满意的工作、更有把握的成功、更强的社会联系及更宏大的意义,并用大量实践告诉我们该如何驾驭游戏的力量,解决现实问题,并提升幸福感。她告诫我们:如果人们继续忽视游戏,在不远的未来,就会处在极端不利的地位。
2014年2月4日 想读
数数这一生 豆瓣
作者: (日)小山薰堂 译者: 谢逢蓓 2013 - 9
一生之中,会眨多少次眼睛?会流多少滴眼泪?会说多少个谎言?会遇到多少朋友?多少知己?又会爱上多少人?在“创意鬼才”小山薰堂眼中,生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列。当红视觉设计师塞吉·布罗什以简单的线条搭配实物照片,勾勒出简洁的画面。通过一个普通小女孩的人生,两位大师用一串串平凡的数字引领我们见证了生命的伟大和神奇。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编剧小山薰堂,大奖绘本《我等待……》作者塞吉布罗什跨国联手创作。
★年度最佳礼品书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编剧小山薰堂首部图画书作品
★金马影后伊能静、博洛尼亚插画展首位华人评委郝广才感动推荐
2014年1月21日 想读
東大爸爸寫給我的日本史 豆瓣
父が子に語る日本史
作者: 小島毅 译者: 王筱玲 聯經 2013 - 10
「爸爸,為什麼要學歷史?歷史有什麼用?」
學會解讀歷史,而非死背歷史
輕鬆、有趣卻深刻的日本史,教科書中學不到的日本史
本書是作者寫給15歲的女兒,以父親的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述說日本歷史的發展。即將上高中的女兒,向在東京大學歷史系任教的父親問出:「為什麼要學歷史?歷史有什麼用?」為了讓女兒了解歷史的本質,讓女兒不受限於課本上枯燥單調、僅羅列歷史事件的「斷代史」,而能更深入理解日本的歷史及日本在世界史中的角色,作者開始撰寫這本「前所未有的日本通史」。
此書分成「劍」、「心」、「寶」、「鋤」四部分,分別從歷史事件討論對日本中心論的反思、宗教信仰與歷史建構、日本國家之形成,以及武士階級與尊王攘夷運動。每一部份各有十三章,每章以短短一千字討論一個歷史事件。
劍之章
以象徵貴族武器的黑桃看「日本史」的本質。從賴山陽的《日本外史》出發,指出尊王攘夷思想下僅以日本觀點看日本歷史的盲點。
心之章
以象徵神職人員的信仰的愛心介紹日本的神話。討論《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的「故事」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以塑造大眾的日本印象。
寶之章
以象徵商人財產的鑽石說明日本的國家形成。從大化革新到平安時代的怨靈,介紹日本的國家形成與文化發展如何受到中國文明的影響。
鋤之章
以象徵百姓農具的鋤頭挖掘自鎌倉時代開始的歷史。探索武士政權、佛教文化、戰國時代、鎖國、尊王攘夷思想對日本帶來哪些變化。
作者並沒有詳述每個事件或時代的細節、不需記誦繁複的人名、地名及年份,而是引領讀者以全新的角度探索歷史,將被現今教科書分解成瑣碎斷代的歷史重新展現整體的面貌。本書特別之處在於作者並不單論述日本的歷史事件,而是著重古今思想的傳承和日本與東亞其它文化上思想的交流,以期讀者以宏觀的視角閱讀日本歷史。
2014年1月16日 想读
你为什么看不懂现代艺术?为什么你五岁时没做出来? 豆瓣
Why Your Five Year Old Could Not Have Done That
作者: 苏西·霍奇 / Susie Hodge 译者: 殷俊洁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 9
在过去,评价一位艺术家所达到的高度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或她忠实描绘现实世界的技能,不论是在纸或画布上,还是用木头或石头雕刻人像。人们期望中的一幅正规的肖像画应该是逼真、忠实的画像,而风景画应当在每一处细节上都能让人辨识得出。但是,特别是在照相术诞生之后,许多艺术家不再创作这样“真实”的画像,而转向更为直接的图像,试图传达出自己对主题的感受。通常,一根“简单的”线条就取代了早期艺术家竭尽全力画出的细节。在艺术追求发生巨大转变之初,批评家就误把显而易见的缺乏技巧当作缺少创作经验,经常嘲笑表现情感的作品,将它们等同于未经训练的小孩子画出来的。
在这本饶有趣味、引人深思的书中,苏西·霍奇审视了100件遭受百般批评的现代艺术作品,从塞·托姆布雷涂鸦般的《奥林匹亚》(1957年)、约翰·霍伊兰粗糙却由衷而发的《生命之树》(1994年),到翠西·艾敏显然漫不经心杂乱堆放的《我的床》(1998年),解释了它们并非无关紧要的新鲜玩意儿,而是如何启发新想法,并成为当时艺术观念的逻辑化延伸。她解释了一些“臭名昭著”的作品,如卡尔·安德烈的《未经雕琢的原木》(1975年)——一堆红柏排成的方形,不可否认,小孩子都能做到——是如何在观念史上占据着独特地位,既表现出前人带来的影响,它们本身又对后来的艺术家发挥着作用。5岁小孩或许能成功绘制如达米安·赫斯特作品那样的旋转画,而不必知道作品背后的含义或它在艺术奋进的历史上的地位,他也不会理解这件作品对艺术家和艺术史家的重要意义。苏西·霍奇全面而总结性地解释了,为什么现代艺术不是、也不曾是小孩子的把戏。
本书展示了从汉斯·阿尔普到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图片,霍奇将每一件作品都放在它的文化背景下,以展现一种令人难忘的现代艺术视野。这本书将会让你理解,现代艺术与数百年前的写实作品的不同之处,改变你以后参观画廊的方式,并为此提供了大量信息。
2013年10月29日 想读
在兩大傳統的陰影下 豆瓣
作者: 黃燦然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5 - 8
文學已經夠得上票房毒藥了,文學評論更是毒藥中的毒藥。一個社會養不起文學評論的書籍,究竟是誰的錯呢?
幸好,藝術發展局資助了這個系列的出版,六位作者分別代表不同年齡層次、不同背景和不同風格的評論,可以算是香港文學評論初步的檢閱。
一般來說,先有文學作品,後有文學評論,但文學評論不是作品的被動詮釋,而是對文學創作本身的總結、歸納與提升。有經驗的作家,從評論者睿智的分析中,思考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初涉創作的年輕人,更可通過評論的指引,一窺經典的堂奧。
夏志清教授評論張愛玲,對現代中國文學影響深遠,同樣的道理,推動香港文學評論的進一步發展,也必將對香港文學創作起積極的作用。
2013年10月2日 想读
家鸭与野鸭的投币式寄物柜 豆瓣
アヒルと鴨のコインロッカー
8.3 (99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王华懋 译林出版社 2011
当突如其来、毫无道理的暴力夺走幸福,我们要何去何从?
继村上春树《再袭面包店》之后,更无厘头的抢劫书店热力登场
荒诞中,有正义与暴力的纠缠,更有人性的温暖!
荣获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等多项大奖
同名电影日本当红演员瑛太、松田龙平倾情出演
“要不要一起去抢书店?”
奇怪的邀约背后,隐藏着难以言喻的痛!
大学新生椎名搬进新公寓的第一天,因为哼唱鲍勃·迪伦的歌,被奇怪的邻居河崎邀请去抢书店,目标竟然只是一本要送给不丹籍朋友多吉的《广辞苑》!
懵懂的椎名稀里糊涂随着河崎行动了,然而,河崎却错拿了一本《广辞林》。随着与河崎交往日渐加深,椎名逐渐了解了两年前发生的一段悲惨往事以及河崎的真实身份……
“两年前”的对话,牵动着“现在”的生活;
都是因为鲍勃·迪伦,“我”莫名奇妙地成了计划的一部分……
2013年9月9日 想读
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 豆瓣
7.9 (57 个评分) 作者: 新垣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7
本书是关于中国武侠世界的一部虚拟历史研究。以金庸武侠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为前提展开演绎。本身以十五部金庸小说、唐宋传奇及各时期民间传说为基础构成的连贯武侠史为重心,结合了政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重述了自商朝到清末三千年间的全部中国历史。
书中考察了武术、江湖和门派等在历史上的起源、发展和嬗变,以历史叙事的方式整理了越女、萧峰、郭靖、张无忌、韦小宝等大量金庸小说中人物的事迹。本书综合了各部作品中的线索,探讨了少林、武当、丐帮、明教、天地会等武术组织的由来和兴衰,并解答了许多原著中未曾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成吉思汗、朱元璋、康熙和乾隆等帝王,到岳飞、王保保、李自成、陈圆圆、鳌拜、噶尔丹、福康安等数百位大小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也都放在这部武侠史的框架内进行演绎。
2013年9月5日 想读
摇滚圣经 豆瓣
作者: 李宏杰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3 - 7
传说中的《摇滚圣经》,世界级摇滚乐百科辞典。汪峰、许巍、张楚、丁武、郝舫、颜峻、张帆、沈黎晖、左小祖咒、姜昕、李延亮共同推荐。十年心血,增订一倍内容;收录摇滚乐最关键的32个知识词条、最重要的1000余个乐人乐队、最经典的10000余张唱片。
《摇滚圣经》是一部摇滚乐工具书,为以后想要进阶的乐迷打下扎实的基础。所提供的不仅仅是“资讯”,更是“筛选体系”。《摇滚圣经》的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摇滚名词详解,二、乐人•乐队介绍。摇滚名词部分介绍了从 “早期节奏布鲁斯”到“披头士之前的英国摇滚乐”到“放克音乐”一直到“Trip-hop”的32条重要知识,以及每一类型的代表唱片推荐,共计32个词条;乐人•乐队部分,以字母A-Z的顺序排列,共计1000余乐人•乐队资料。包括乐人•乐队基本信息、乐人•乐队简史、唱片推荐。全书共收录经典唱片达10000余张。
汪 峰:摇滚是难忘的容颜,是璀璨的诗行,是炫目的财富,是撕裂与忏悔。但是,是也不是,因为这些终将消失!摇滚更像是生命中的阳光、空气、欲望、欢笑和泪水,当一切都已远去,它却恒久屹立!
许 巍:专业,详实,充满启发!带给我们广阔的视野和向前的动力,感谢宏杰!
张 楚:摇滚的历史不是社会史,是一部“发现自我的历史”,而且找到了。
丁 武:摇滚乐让我撕心裂肺地痛过,也让我薄酒放弦地快乐过,所以我爱它!
郝 舫:《摇滚圣经》是一个人因热爱而诞生的结晶,也是一批人因热爱而漫延的传奇,愿它影响更多的人,让传奇得以延续。
颜 峻:而我们这些声称热爱音乐的人,比如说李宏杰,还在熬夜、查字典、出卖健康,想要告诉人们更多关于音乐的事情。我是说更多关于年轻人的音乐的事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是关于城市青年文化的事情。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个样子,有人说摇滚乐是文化殖民的一部分,可它已经属于所有年轻人,而年轻人不属于任何利益体系,他们把糖衣剥下来吃掉,然后把炮弹打回去——有脑子的人都知道我说得多么轻松,近乎呓语。
张 帆:《摇滚圣经》是打口时代的致胜宝典,迷笛学校的指定读物,从2002年到现在,它让枯坐的少年产生了一种欲望——走出家门、咀嚼生活。
沈黎晖:中国摇滚乐迷非常需要知道必要的常识,《摇滚圣经》可以作为敲门砖,帮助他们了解摇滚音乐家的成长史和作品集。
左小祖咒:《摇滚圣经》最终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熟悉、了解摇滚乐和摇滚家谱之间的关系,摆脱这些禁锢,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让我们耳朵的情商达到至高点。当然你很有可能成为左小祖咒,因为我只是听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这个书中介绍过的绝大部分东东,才让我享受得起追捧。
姜 昕:我爱摇滚乐,所以看了《摇滚圣经》,然后我就对一个叫李宏杰的朋友打从心眼儿里刮目相看起来。如果你也爱摇滚乐,也一定要看《摇滚圣经》,因为我可以肯定,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李延亮:参阅《摇滚圣经》,再听其中涉及的唱片,对摇滚乐的了解更全面更整体,国内需要这样踏实的书和作者,期待宏杰的新作。
2013年9月2日 想读
观音 豆瓣
Kuan-yi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sìvara
8.9 (7 个评分) 作者: 于君方 译者: 陈怀宇 / 姚崇新 商务印书馆 2012 - 8
作者一直对佛教中国化的课题深感兴趣。我们知道在长久的历史中有许多的外来的宗教被传入中国,但是却只有佛教成功地在中国生根,变成了中国的佛教。并且与中国原有的儒道传统融合,从而“三教合一”乃成为中国宗教的一大特色。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在印度、东南亚等地,亦是象征神圣王权的男性神祇;然而在中国,“他”却变成了“她”,成为循声救苦的“慈悲女神”,并拥有截然不同的历史与身世,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生活与信仰。
于君方教授投注十多年的心血,以结合文化、艺术、社会、历史等跨学科领域的创新研究方法,探讨观音经历此戏剧性演变的原因与过程。除了佛经之外,本书将感应录、朝圣故事、寺志与山志、民间文学、田野调查,以及反映观音形象变化的艺术造型等全面纳入讨论范围,是深入研究观音信仰的突破性著作。
2013年8月28日 想读
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 豆瓣
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
作者: 罗伯特•迪默里 / Robert Dimery 译者: 张阅 / 邵逸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 8
畅销全球的《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由知名乐评人罗伯特·迪默里担任主编,九十多位资深乐评人共同组成创作团队,包括为《时代》杂志写乐评的Theunis Bates、MTV的资深员工Jon Harrington、音乐杂志Dazed & Confused的专栏作家Seth Jacobson等。
不管是音乐老饕还是赏乐新人,《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都是必备珍藏。书中收录了一千零一张唱片,或许你听过,或许没听过,它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响与改变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都是不可错过的经典。该书被译成30种语言,全球销量已达80万册,是1001系列中仅次于《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的畅销品种。
中文版根据英文第7版翻译,较之前的版本,又收录了不少大热新唱片。从外号“瘦皮猴”的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到来自加拿大的独立摇滚乐队拱廊之火(Arcade Fire),前后横跨五十多年。所收录的唱片囊括了摇滚、民谣、嘻哈、舞曲、流行等多种音乐类型。
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这半个世纪以来最好的音乐终极汇编手册。除了对唱片时代背景、内容的详尽介绍和其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威说明之外,精彩犀利的评论、珍贵的唱片封面和完整的专辑歌曲列表、来自各大知名音乐杂志、报刊和网站的大量珍贵高品质图片资料,都使得本书显得弥足珍贵。
这本“大部头”是对“最佳”音乐的最完整收录,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都是那些具有“清单狂热症”的音乐迷们所渴望的。每一个爱乐之人都应该拥有它。
——《出版商周刊》
在这本极具吸引力的音乐指南中,你一定能找到想要拥有的每一张唱片。
——Amazon.co.uk
我知道,你将在这伟大的唱片银河中发现几十张你的最爱,而且我希望,在翻阅本书时,你会再挑出一些列入你的清单——看《有生之年非听不可的1001张唱片》之前,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们。
——迈克尔·莱顿,《滚石》元老编辑
2013年8月21日 想读
红书 豆瓣
LIBER NOVUS
作者: 荣格 / C.G. Jung 译者: 林子钧 / 张涛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 - 7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
2013年8月20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