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李渔全集 豆瓣
作者: 李渔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 - 8
在清初文坛上,有一位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大名士。他虽然名满天下,但生前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却很不相同。有人把他与晚明李卓吾、陈眉公相提并论,称赞他是韵人、贤人、真义士、医国手,有人则骂他“性龌龊”、“善逢迎”,斥他为“名教罪人”。他是以曲名世的,但他的朋友却说,只知道他擅词曲,可以说是不了解他。这位如此复杂而毁誉天壤的人物,就是浙江兰溪人李渔。
李渔是一位出色的文学艺术家,又是一位当行的编辑出版家。他一生写作、编辑的书“车载斗量”,留给后人以百万计的作品。但李渔的着作大多是戏曲小说和杂着,故向不为止统文人和藏书家所重视,加之清代康熙特别是乾隆时的禁书,所以李渔的部分着作至今已鲜为人知或很难觅得。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异兽图志 豆瓣 Goodreads
Beasts!
作者: [美] 雅各布·科维 译者: 刘钧豪 金城出版社 2010 - 11
书中部分图片:http://site.douban.com/widget/photos/328430/
本书缘起——
多达90位艺术家、四位作者和一位编辑的慷慨与热情,不仅让本书从无到有,完成后的精美程度,更是超出策划者雅各布•科维最初的想象。此书不只是精美,而且超乎经验丰富的出版者想象所及,我们希望能够以此书回馈虽默默存疑但仍和蔼可亲的出版社对我们的信任。这么多人的慷慨 与共似乎也反映出这些神秘生物代表的深刻涵义与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这些由人类的焦虑与奇幻想象所孕育的幻兽,展现出了人们最深沉创造力的悸动,也因此让雅各布•科维看出其重要价值:尽管这些生物因为无法真实呈现于人们面前而不受重视,但它们背后的意义及受人敬畏的原因依旧值得被记录下来。
无论是想象催生的象征,或未曾被记录过的物种,它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相信它们存在。而这些艺术家们,给了他们心的藏身处供我们探寻。
本书策划者雅各布•科维,西雅图人,自由书籍设计者、Fantagraphics Books 艺术总监。通过Fantagraphics
Books Publishing Company 或the Unflown Visual Arts and Crafts Guild 可与他取得联系。浏览网站www.fantagraphics.com 和www.unflown.com,能找到更多他的信息以及未来计划,再冷漠的读者都会感到有趣。
《BEASTS!异兽图志》是 The New Modern Now Library Series”系列的第一本;续集BEASTS!2 于2008年底在美国出版。
何谓神秘生物
“神秘生物学”乃是“关于不为人知的生物的研究”。 这是一个广受争议的科学类别的分支,充满了难以捉摸的生物,其中包括据推断应该存在的生物———如深海大章鱼,以及大多数人认为并不存在的生物———像是萨斯夸奇 (大脚)或利维坦 (巨海兽)等。
这类生物被统称为 神秘生物”。
关于本书的轶事无数,列举数项如下:
插画作品 THE ARTWORK
本书画作汇集自截然不同的创作领域:漫画、摇滚乐海 、滑板绘图、奇幻插画、美女画报、童书、动画、商业插画与纯艺术。各领域艺术家们受邀进行这次创作,不受任何限制,甚至可以跳脱对该异兽的历史记载。出版社对本书所呈现的作品并未进行任何审查或修改。
异兽选集 THE SELECTION
在这些艺术家同意参与本书创作的同时,他们会得到一份由本书策划者雅各布•科维博览群书后拣选出的清单,列出关于两百多种神秘生物的简短描述。(我们也欢迎艺术家们自行提议,有些人确实乐于从命。)从这份清单中,艺术家们选出他们想要描绘的异兽,也因此,如果读者在欣赏各幅作品时,能够一并思忖该艺术家为何选择该异兽来表现,可能会产生更多乐趣。
创作途径 THE APPROACH
本书中所有受邀艺术家都因其作品具有一定水平而入选,因此他们将每一只异兽重新传达出来的手法皆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像人鱼与独角兽这类异兽广为人知,但大多数的异兽并非如此,那些幻兽在艺术家们提交作品之前,几乎无法找到图像参考。本书中所汇集的成果便是每一位艺术家对于属于他/她的异兽的故事所产生的回响。迫不及待的热情读者们若在观赏作品前先读读描述文字,将别有收获。
阅读异兽 THE CREATURES
所有在此呈现的异兽只有一个准则,它们都来自神话或民间传说。这些异兽轶事并非 自娱乐,亦非个别故事,而是整体文化的呈现,无论这些文化依旧繁盛或灭绝已久。本书策划希望读者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能念及此点,并给予这些杰出作品心无旁骛的关注。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十一种孤独 豆瓣 Goodreads Eggplant.place
Eleven Kinds of Loneliness
8.3 (178 个评分) 作者: [美] 理查德·耶茨 译者: 陈新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我根本不敢肯定这间房子有没有窗户……上帝知道,伯尼,上帝知道这儿当然在哪儿会有窗户的,一扇我们大家的窗户。”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 * *
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
——《泰晤士报》
耶茨是位大师。
——赛巴斯蒂安·福克斯
仅仅提到这本书的标题就能在整整一代读者中很快地获得赞同与共鸣,耶茨创作出了《都柏林人》的纽约版本。
——《纽约时报》
有史以来十部最好的美国短篇小说集之一。
——库尔特·冯内古特
耶茨是一位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自然地继承了海明威朴实无华的风格以及卡佛的极简约主义。然而,耶茨给我们的不只是这些,他的作品有一种透明感。这种透明源于菲茨杰拉德,这位他心目中伟大的文学英雄。
——《卫报》
美国最好的战后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为他身处的时代贡献了一些最出色的小说,也给今天有幸一读的读者带来了乐趣。
——《独立报》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豆瓣
作者: 沈从文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 8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以历史朝代为编排顺序,通过出土和传世文物的图像,并结合有机连续的174篇文章,对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沿革及其与当时社会物质生活、意识形态的关系,作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反映了自殷商至清代3000多年间中华民族服饰的情况。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江湖报告 豆瓣
作者: 吴文光 2001 - 3
一个名为“远大歌舞团”的大棚演出团。这个大棚来自河南农村,大棚老板老刘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的女朋友和一群家乡村子附近的爱唱歌跳舞的青年男女在路上巡回演出。他们“上路”的目的只是一个:离开没有什么机会的老家,出门挣钱。他们所到之处都要在当地政府各种部门办好关系;演出节目是唱目前最走红的流行歌和通俗舞蹈;演出地点多半选择在大城市的郊区和附近的小镇。
老刘和大儿子小刘有了矛盾,在老刘回家后,大儿子接他的班管理这个团,但生意仍不见好转,一些人因为拿不到钱想要离开。小刘的一个好朋友从别的大棚跑来,说要帮助小刘,但他欺骗了小刘,带走了大棚的一个女孩。大风把帐篷吹塌,演出停止了,以后生意一直不好,两个月的工资发不出来,有的离开了。大棚的几个主要演员密谋向小刘要钱,不给钱就走人。小刘发了部分工资给他们,稳住了他的大棚。他们继续巡回下去,但挣钱的前景依然黯淡。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参谋助手论 豆瓣 Goodreads
8.7 (17 个评分) 作者: 王怀志 / 郭政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4 - 8
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王怀志]]、[[郭政]]著。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跟随[[首长]]的酸甜苦辣、熟悉首长个性的[[艺术]]、协助首长[[决策]]的艺术、领会首长意图的艺术、维护首长[[尊严]]的艺术、探究首长[[情绪]]的艺术.
否定首长错误意见的艺术、向首长传递假话的艺术、整理首长讲话精神的艺术、替首长搞好接待的艺术、跟随首长时回避的艺术、协助首长承办会务的艺术、为首长写讲话稿的艺术、为首长服务时保密的艺术、为首长挡驾的艺术、受理首长电话的艺术、对待首长家属参政的艺术、与首长家庭相处的艺术等。
文革笑料集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6.5 (19 个评分) 作者: 橙实 / 山川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88 - 8
一段可悲复可笑,可恨复可怜的历史;
一目沸沸扬扬,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闹剧;
大脑健全的人像精神病患者扭动躯体——那是在跳“ 忠字舞” ;
坚定的无神论者像宗教徒一样念念有词——那是在“ 早请示,晚汇报” ;
造反派、走资派、红卫兵、小爬虫,稀奇的名词不胜枚举。
本书摄取了近 300个历史片段,以七分纪实,三分传闻的笔墨再现了那些个难忘的往 事。 “ 过来人” 们,你重温过去,在忍俊不禁之后,该不至于一笑了之吧! 70年代后长大、出生的“ 后人” 们,你读到这段难以置信的历史,也许会拍案惊奇吧! 不要简单地说——别了,那段历史,因为那毕竟是可引以为鉴的啊!
于此,本书将一切层次的所有非文盲者视作读者。如果有兴致收集“ 文革牌文物” ,那么 不要遗忘了《文革笑料集》。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喀尔巴阡山狂想曲 豆瓣
作者: (匈)伊雷什·贝拉 译者: 汤真 / 万紫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2 - 11
《喀尔巴阡山狂想曲》是匈牙利著名作家伊雷什·贝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创作于1937~1939年,作者因此作品而获得科苏特奖金。
第1部《新葡萄酒》描写格查·巴林特的一家。他生长在驰名世界的葡萄酒产地贝雷萨斯。到他父亲时,他家经营的葡萄园越来越小,最后全部被高利贷者吞食,一家人背井离乡。
第2部《林中人》描写巴林特一家搬到边界山区,看到少数民族人民过着与世隔绝的贫苦生活。林业工人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反剥削反迫害的斗争。
第3部《格杰里·萨科维支的王国》描写巴林特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走上了为革命奋斗的艰难历程。
这部宏大的作品是一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小镇到山林,从穷乡僻壤到首都布达佩斯,上及国会内阁和外军司令部,下涉山村茅舍和贫民窟,作者笔下有民族败类的丑行、资本家的贪婪、反动势力的凶狠,也有小资产者的彷徨,知识分子走向革命,革命者的视死如归……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尽显现在这部长篇巨作中。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大分流 豆瓣
The Great Divergence
7.2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彭慕兰 译者: 史建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 3
这本“加州学派”的力作,尽管在国外学界频频获奖,但之所以在国内引起这样的轰动,是因为这本书以中国与欧洲双向交互比较的方法,再次触动了国人最敏感的老话题――我们这个长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领先的古老文明,到了近代究竟为什么突然“样样落后”地衰落了?
中央公园西路 豆瓣
Three One-Act Plays
7.9 (61 个评分) 作者: [美] 伍迪·艾伦 译者: 宁一中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8
本书是伍迪·艾伦二○○三年出版的戏剧作品集,收入《滨河大道》、《老塞布鲁克镇》和《中央公园西路》三部作品。这三个围绕婚姻出轨现象而展开的故事,笔法轻松幽默,极富洞察力,有极强的可读性。剧中人物是典型的纽约人,他们开始看上去单纯无辜,随后却会遇上出乎意料的麻烦,或因卷入丑闻而陷入窘境。作品延续了伍迪·艾伦恒久的创作主题:主人公不断为自己找理由,掩盖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不可避免地陷入不忠和骗局。所有戏剧元素,都借助伍迪·艾伦式即兴而精炼的对话巧妙表现出来,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陷入深思。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王考 豆瓣
作者: 童偉格 INK印刻出版公司 2002 - 11
這本小說集共收錄九篇年輕小說家童偉格的作品。與書名同名的一篇(王考),甫獲2002年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作者以深諳鄉土人情世故、素描簿般的簡潔風格,自由進出拉美魔幻寫實的敘事幻術,後面觸碰到的卻常是「流浪漢傳奇」、「異鄉人」、「頹廢」、「放逐」,這些現代主義最核心 的命題。像蒙德里安的畫布上,出現了台灣東北海岸的景致:礦場、永遠在拓寬的公路、鳥雀榕,陰影裡那些滑稽善良的死人。作者處理的是最瘋癲殘酷的素材,那樣沉重的悲傷幾乎無法與作者的年紀聯結。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森林魔法师(全二册) 豆瓣
作者: [美国] 罗苹·荷布 译者: 陈佳宁 / 阮洋 中国妇女出版社 2010 - 11
斯斑克人的“沙尘之舞”将可怕的瘟疫带到古塔尔斯,撒播下r毁灭的种子……很多学员都死了。而奈瓦尔却神奇地恢复了健康,但是却有了可怕的后遗症——灵魔似乎在他体内萌芽,体重每日剧增。
体形的变化使奈瓦尔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婚妻抛弃了他。可怕的瘟疫也席卷而来;父亲认为他是厄运的来源,将其逐出家门;他被人陷害,说是奸杀妓女法拉的凶手,成为全镇人的公敌……
而每当奈瓦尔心底里涌出一个愿望,魔法就会帮他实现,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嘲笑过他的人捧断了腿;骂过他的人染上了瘟疫;而抛弃他的未婚妻被从死亡中拉回来,只为了向他说句对不起……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午后四点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比利时] 阿梅丽·诺冬 译者: 胡小跃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1
在这个平庸的年代,没有人敢惹毛自己的邻居……
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残暴,黑色荒诞的寓言故事
轻松游弋于历史、宗教、神话、哲学以及文学,一场隐喻的盛宴
“无国籍”坏女孩作家的代表作,法国《读书》杂志年度好书
中学教师埃米尔退休后与妻子朱丽叶搬到乡下,打算安度晚年。刚住下来,惟一的邻居贝尔纳丹就来敲门,并且从此每天午后四点准时来到,干坐两小时后又准时离去。埃米尔尝试逃离和装病,但邻居照来不误。埃米尔终于忍无可忍,把贝尔纳丹轰出了家门。但两天后的一个深夜,他听到贝尔纳丹家有机器的声响,好奇地过去一看,发现贝尔纳丹竟躺在汽车的驾驶室里,开着汽车的发动机想中毒自杀……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骷髅会的秘密 豆瓣
作者: [美] 亚历山德拉·罗宾斯 译者: 祁冰 2010 - 11
3位总统、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无数政界巨子和商界精英的诞生地,不为人知的秘密,古老而离奇的传说,美国权为网后纷繁复杂的真相。
美国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中央情报局,无不充斥着骷髅会会员的身影,骷髅会从不对外人开放,始终保持着特立独行的诡异色彩和精英风格,骷髅会令人毛骨悚然的骷髅产学研和交叉腿骨标致,更增添了这个最有权势的社团的神秘色彩。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 豆瓣
作者: [美] 斯蒂夫·赫利 译者: 王秀莉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 11
好莱坞喜剧片中最杯具最狗血的桥段在皮特·塔斯洛浑浑噩噩的人生中上演了:前女友即将完婚,新郎不是他!心怀怨恨的皮特·塔斯洛决心实施一个出人意料的报复计划——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声名显赫的畅销书作家,华丽丽亮相前女友的婚礼,让她当场后悔不迭……皮特·塔斯洛最终能成功吗?
这是一本把几乎所有读者都说成是傻瓜的书。
这是一本把几乎所有作者都说成是骗子的书。
这是一本把几乎所有出版者都说成是黑心商人的书。
但是,这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如此有趣,如此令人开怀,是因为它强烈嘲讽了整个美国文化。影视经常遭到调侃,其实书籍出版业也罪有应得。赫利将对出版业的调侃讽刺完美地拼凑出一本如此欢喜的书。令人惊喜的是,居然有出版社愿意出它。我们是时候向出版商证明自己比他们认为的聪明得多了,就让这本书和《达芬奇密码》一样畅销吧。
—《纽约邮报》
《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是一本勇敢到放肆的书。全书从头到尾都把现实中的文学说成是一件皇帝的新装。其中的嘲讽令人回味,幽默俯拾皆是,而故事中从头到尾渗透着的诚恳与良心让书中那位骗子显得异常可爱。
—《华盛顿邮报》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牧师 豆瓣
Predikanten
作者: [瑞典] 卡米拉·拉克伯格 译者: 汤家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 - 11
在偏僻渔镇夫雅巴卡,生活平静——但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却悲惨而短暂。二十年前,两名年轻的度假者在这片土地上失踪,人们一直怀疑那是一起犯罪案件。如今,一个男孩在野外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两具骸骨和一具赤裸女尸。
本地警探帕特里克和女友埃丽卡的孩子即将诞生,但他现在只能想象出失去一个孩子的感觉。又有一个年轻女孩失踪之后,帕特里克把注意力集中胡尔特家族身上。这是一个与当地人格格不入的家族,家族成员几乎都是宗教狂热份子和罪犯。
嫌疑人名单很长,可是时间却很短。这个家族的秘密能否为性命攸关的失踪案提供线索?
——————————————
斯堪的纳维亚顶级推理作家
——《泰晤士报》
卡米拉•拉克伯格是推理小说女王。
——德国《星期日图片报》
斯堪的纳维亚推理小说作家豪华阵容又添新军。这是本好书,相当有立体感。
——《爱尔兰独立报》
毛骨悚然,扣人心弦
——《太阳报》
拉克伯格非常善于将血腥恐怖和其乐融融的居家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她的作品是推理迷们的至宝。
——《卫报》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海盗史 豆瓣
作者: [加拿大]蒂姆·特拉弗斯 / Tim Travers 译者: 李晖 2010 - 6
本书所反映的并不只是活生生的加勒比海盗的历史,而是从古到今所有的海盗活动。这部独特的著作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罕见的视角,让人看到历史上相对真实的海盗形象。
本书汇集了历史上几乎所有著名海盗的故事,如黑胡须、“黑巴蒂”和威廉·基德、“白衣”杰克·莱克姆和勒·瓦萨尔、残酷的法国海盗罗罗奈斯和蒙特巴斯以及中国海盗郑一、赖翠珊等,就是通过对这些处于社会边缘的群体的栩栩如生的描述,作者揭示了海盗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特殊群体大量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海盗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队伍,还有海盗的饮食、海盗所用的武器、海盗的残忍性等等。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先知三部曲 豆瓣
作者: 伊萨克.多伊彻 译者: 周任辛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 1
《先知三部曲》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着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部巨着是由波兰社会主义者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1967)所着。这部书分为三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The Prophet Armed: Trotsky, 1879-1921;1954年出版)、《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年》(The Prophet Unarmed : Trotsky, 1921-1929;1959年出版)、《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The Prophet Outcast: Trotsky, 1929-1940;1963年出版)。
作为着名的苏联和联共(布)问题专家的多伊彻,他的主要着作还有 《斯大林之后的俄国》(Russia After Stalin;1953年出版)《斯大林政治传记》(Stalin : a Political Biography;1966年出版)《未完成的革命:俄国1917-1967》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Russia 1917-1967)等。
《武装的先知》内容叙述了托洛茨基早年的经历、他从孟什维克转变成布尔什维克的过程、他在1905年革命的贡献、他参加和领导1017年十月革命的过程,以及他在十月革命后为保卫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当中也阐述了托洛茨基对俄国革命所作的理论思考、“不断革命论”的起源和行程过程。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则相当全面且系统地介绍1920年代俄共党内错综复杂的、激烈的且残酷的派系斗争,详尽地叙述了当时苏俄领袖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民族问题、“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革命”等问题上的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角力。
《流亡的先知》着重在叙述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的流亡生涯,他在流亡期间对俄国和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着述,最后以他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杀身亡的悲剧结局告终。
读书超慢的笔者,现在还只把14章的《武装的先知》读到第十一章而已。看来要读完整部三卷本的《先知三部曲》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了。无论如何,书中对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家的经历和斗争过程作出的生动刻划,无不让笔者对托洛茨基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虽然一种悲剧的情怀贯穿着整个关于这名杰出革命家的叙述,但是却无损读者们发觉其光芒足以驱走人类社会数千年黑暗的理想泉源。这的确是值得推荐的一部书。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香椿树街故事 豆瓣
8.1 (22 个评分) 作者: 苏童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1
本书由一系列发生在香椿树街上的故事构成,生动地再现了一条南方的老街上的一群少年的残酷青春以及街坊邻里间的故事。
《骑兵》、《古巴刀》、《舒家兄弟》等叙述了备受压抑的人物激烈地反抗命运的故事;《刺青时代》中城北石灰场上少年们的带着血腥味的斗殴;《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津津乐道于女邻居间的人情往来…… 人物的孤独、宿命意识在苏童小说中得到了形象地展示。
苏童的小说,擅长以异常华丽诡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叙述结构,讲述过往的故事,尤其是女性的故事。他笔下的祸端和是非,源于人性的丑恶和卑贱,人性的压抑、无奈和绝望的挣扎,男女人物出现在历史以及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在时序更替、季节变化的背景衬托下,充满无法拯救的悲哀和惆怅。本书收录了苏童的二十篇中短篇小说。 本书由一系列发生在香椿树街上的故事构成,生动地再现了一条南方的老街上的一群少年的残酷青春以及街坊邻里间的故事。《骑兵》、《古巴刀》、《舒家兄弟》等叙述了备受压抑的人物激烈地反抗命运的故事;《刺青时代》中城北石灰场上少年们的带着血腥味的斗殴;《白雪猪头》和《人民的鱼》津津乐道于女邻居间的人情往来……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