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暗淡蓝点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Pale Blue Dot
9.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卡尔·萨根
译者:
叶式煇
/
黄一勤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 10
本书是享誉全球的美国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卡尔・萨根(Carl Sagan)60岁那年出版的科普名著,其主题关系到人类生存与文明进步的长远前景――在未来的岁月中,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寻觅与建设新家园。
本书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贯往昔、今日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缤密间编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全书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接着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评估了将人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人类未来的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
本书叙述风格宛如一部纵贯往昔、今日与未来的史诗,于宏伟缤密间编织着大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全书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有关人类在宇宙中地位的种种观念,接着根据20世纪中叶以来空间探测的成就对太阳系作了全方位的考察,然后评估了将人送入太空的种种理由,最后是作者本人对人类未来的太空家园的长远展望。
Legendary Comodies 豆瓣
作者:
Peter Guttmacher
MetroBooks
1996
This affectionate and irreverent look at Hollywood's great love stories discusses a broad and eclectic selection of films from romances to psychodramas; lighthearted comedies to three-hanky weepers: last year's hit to the last hit of the silent era.
建筑巨匠一百 博物馆 豆瓣
作者:
唐艺
未定义出版社
2002
- 1
建筑巨匠一百 客运大楼 豆瓣
作者:
未定义出版社
2005
- 3
Skyscrapers 豆瓣
作者:
Andres Lepik
Prestel Publishing
2004
- 9
This vibrantly designed volume celebrates every facet of the skyscraper as an architectural icon.
Few buildings rivet our attention like skyscrapers. As the race to build higher and higher continues, these symbols of success and economic power dominate and reshape urban skylines across the globe. Opening with Chicago's Reliance Building, built in 1894, and closing with plans for the Freedom Tower, which will be built on the site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eye-catching two to four page spreads in this up-to-date and comprehensive volume capture fifty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skyscrapers. Each building is breathtakingly photographed, and an accompanying text offers intriguing historical details, notes on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feats.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these magnificent structures, Skyscrapers illustrates their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but also as a reflection of humankind's most competitive and optimistic urges.
Few buildings rivet our attention like skyscrapers. As the race to build higher and higher continues, these symbols of success and economic power dominate and reshape urban skylines across the globe. Opening with Chicago's Reliance Building, built in 1894, and closing with plans for the Freedom Tower, which will be built on the site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eye-catching two to four page spreads in this up-to-date and comprehensive volume capture fifty of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skyscrapers. Each building is breathtakingly photographed, and an accompanying text offers intriguing historical details, notes on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feats.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these magnificent structures, Skyscrapers illustrates their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 but also as a reflection of humankind's most competitive and optimistic urges.
The Best of LIFE 豆瓣
作者:
David E. Scherman
Time-Life Books
1973
- 1
1973 hardcover with dust jacket as shown. Interior in Mint condition. Jacket has crease down the middle, few tears, missing edges in new archival jacket cover. Includes publisher's large advertisement for book "Life goes to the Movies".
2046 豆瓣
作者:
春光映畫
台視文化
2004
- 10
《2046》由上海電影集團和香港澤東公司聯合製作,香港著名導演王家衛執導。電影的故事人物部分延續他的前作《花樣年華》,但較之《花樣年華》更帶有王家衛對時間與記憶的深刻感受。王家衛表示《2046》並不是《花樣年華》的續集:“兩個故事的意念是同時產生的,但兩部電影所講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2046》講的是一個人嘗試擺脫過去,但是越想擺脫,越是擺脫不了。電影裡的周慕雲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不斷地嘗試,希望在現實與幻想裡面找到他渴望的愛情。然而,他總是不知不覺地在新的面孔裡面找尋舊的影子。他失去了一次又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在《2046》中,王家衛以豐富的想像和精彩的特技,打破了時空界限,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間自由穿梭。本片由中國、日本、法國共同投資,在香港開鏡,其後輾轉到泰國、澳門、上海等地進行拍攝工作,並請來法國著名的BUF公司負責影片的特技效果。該公司曾為《駭客任務》(Matrix 2, 3)二、三集、《鬥陣俱樂部》(Flight Club) 、和《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等電影製作特技。《2046》中未來世界的最佳視覺效果,已耗資上百萬美元,並動用超過100名特技員工。
※演員陣容
《2046》一片雲集了梁朝偉、鞏俐、木村拓哉、王菲、章子怡、劉嘉玲、張震、以及張曼玉等多位當代巨星,強大的演員陣容堪稱空前。在2004年5月舉行的第57屆戛納電影節上,《2046》首度公開上映,《2046》演員的大幅照片立刻成為法國媒體的封面首選,其中《Telerama》雜誌以鞏俐為封面,而《洛杉磯週報》曾評論說:“梁朝偉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演員之一,舉手投足魅力非凡。”
※王家衛打造完美的2046
王家衛無疑是完美主義者,《2046》磨礪五年,將他擅長的符號性畫面和拍攝手法發揮到極致。讓每個演員明確理解他的要求,王家衛通常會先用心解釋每場戲的情景細節,和所需要的情感表現,隨後才讓演員正式入戲。
電影拍攝耗時多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王家衛對電影的特效製作務求盡善盡美,尤其是片頭、片尾的特技效果。王家衛表示:“整個過程相當複雜,影片中的電腦特效,必須同時調動法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三個地方的特效公司,把原本並非在同一場景的畫面銜接在一起,所以很多時候為了和影片的背景協調,我們必須一再重拍許多畫面。”
無論外界在這五年對《2046》有多少的猜測和懷疑,王家衛始終堅定不移,將自己的信念堅持到最後一個鏡頭。他認為電影並不是浮躁的藝術,並不僅僅為了娛樂大眾。當電影終於面世,《紐約郵報》有這樣的感嘆:“《2046》勢必引發美國版權的爭奪戰,不枉期待多年。”《英國衛報》有這樣的評論:“《2046》是一部充滿神秘感,引人入勝和極具深度的電影。”《法國地球報》有這樣的說法:“《2046》是王家衛達致藝術巔峰之作。”
※《2046》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風光無限、光彩奪目
2004年第57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最引人注目的“長片競賽單元”中,《2046》是入圍參賽的唯一華語電影。本屆的戛納電影節一改前風,有不少亞洲電影參展,《2046》更被一致看好。法國傳媒和國際輿論均對該片給予高度評價,美國《時代》雜誌說:“王家衛是全世界最浪漫的電影導演,《2046》是2004年度的代表作。
本書完全呈現電影的氛圍,讓讀者沉浸在「2046」的電影情節中!
周慕雲(梁朝偉飾)是個作家,他執菸埋首,寫著一部關於2046的小說,故事裡有部神祕列車,Tak(木村拓哉飾)希望乘車去找回一段失去的愛…
現實生活裡周慕雲遊戲人生,新加坡忍痛揮別了蘇麗珍(鞏俐飾)後,返港的他巧遇露露(劉嘉玲飾),她完全不記得周,卻有了新男友CC(張震飾)…
緊鄰著整修的2046號房,周住進酒店,結識與日籍男友苦戀的房東女兒王靜雯(王菲飾),周想起曾經歷過的一段不被允許的愛情,於是決意幫助靜雯…
之後2046號房住進新房客白玲(章子怡飾),丰姿百媚的她成了周的獵物。白玲付出了真情感,周卻揮揮衣袖。原來,周的內心早已封鎖在過去的2046…過去的不曾改變,周於是將記憶寫成小說,她們與他一起進入未來,前往「2046」。
每個人都有過美好的愛情記憶,埋藏在自己內心的2046。
在《2046》中,王家衛以豐富的想像和精彩的特技,打破了時空界限,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間自由穿梭。本片由中國、日本、法國共同投資,在香港開鏡,其後輾轉到泰國、澳門、上海等地進行拍攝工作,並請來法國著名的BUF公司負責影片的特技效果。該公司曾為《駭客任務》(Matrix 2, 3)二、三集、《鬥陣俱樂部》(Flight Club) 、和《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等電影製作特技。《2046》中未來世界的最佳視覺效果,已耗資上百萬美元,並動用超過100名特技員工。
※演員陣容
《2046》一片雲集了梁朝偉、鞏俐、木村拓哉、王菲、章子怡、劉嘉玲、張震、以及張曼玉等多位當代巨星,強大的演員陣容堪稱空前。在2004年5月舉行的第57屆戛納電影節上,《2046》首度公開上映,《2046》演員的大幅照片立刻成為法國媒體的封面首選,其中《Telerama》雜誌以鞏俐為封面,而《洛杉磯週報》曾評論說:“梁朝偉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電影演員之一,舉手投足魅力非凡。”
※王家衛打造完美的2046
王家衛無疑是完美主義者,《2046》磨礪五年,將他擅長的符號性畫面和拍攝手法發揮到極致。讓每個演員明確理解他的要求,王家衛通常會先用心解釋每場戲的情景細節,和所需要的情感表現,隨後才讓演員正式入戲。
電影拍攝耗時多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王家衛對電影的特效製作務求盡善盡美,尤其是片頭、片尾的特技效果。王家衛表示:“整個過程相當複雜,影片中的電腦特效,必須同時調動法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三個地方的特效公司,把原本並非在同一場景的畫面銜接在一起,所以很多時候為了和影片的背景協調,我們必須一再重拍許多畫面。”
無論外界在這五年對《2046》有多少的猜測和懷疑,王家衛始終堅定不移,將自己的信念堅持到最後一個鏡頭。他認為電影並不是浮躁的藝術,並不僅僅為了娛樂大眾。當電影終於面世,《紐約郵報》有這樣的感嘆:“《2046》勢必引發美國版權的爭奪戰,不枉期待多年。”《英國衛報》有這樣的評論:“《2046》是一部充滿神秘感,引人入勝和極具深度的電影。”《法國地球報》有這樣的說法:“《2046》是王家衛達致藝術巔峰之作。”
※《2046》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風光無限、光彩奪目
2004年第57屆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上最引人注目的“長片競賽單元”中,《2046》是入圍參賽的唯一華語電影。本屆的戛納電影節一改前風,有不少亞洲電影參展,《2046》更被一致看好。法國傳媒和國際輿論均對該片給予高度評價,美國《時代》雜誌說:“王家衛是全世界最浪漫的電影導演,《2046》是2004年度的代表作。
本書完全呈現電影的氛圍,讓讀者沉浸在「2046」的電影情節中!
周慕雲(梁朝偉飾)是個作家,他執菸埋首,寫著一部關於2046的小說,故事裡有部神祕列車,Tak(木村拓哉飾)希望乘車去找回一段失去的愛…
現實生活裡周慕雲遊戲人生,新加坡忍痛揮別了蘇麗珍(鞏俐飾)後,返港的他巧遇露露(劉嘉玲飾),她完全不記得周,卻有了新男友CC(張震飾)…
緊鄰著整修的2046號房,周住進酒店,結識與日籍男友苦戀的房東女兒王靜雯(王菲飾),周想起曾經歷過的一段不被允許的愛情,於是決意幫助靜雯…
之後2046號房住進新房客白玲(章子怡飾),丰姿百媚的她成了周的獵物。白玲付出了真情感,周卻揮揮衣袖。原來,周的內心早已封鎖在過去的2046…過去的不曾改變,周於是將記憶寫成小說,她們與他一起進入未來,前往「2046」。
每個人都有過美好的愛情記憶,埋藏在自己內心的2046。
Audrey Hepburn 豆瓣
作者:
Carol Krenz
Thunder Bay Press (CA)
1997
- 9
The Complete Marilyn Monroe 豆瓣
作者:
Adam Victor
Thames & Hudson
1999
An exploration of the extraordinary legend and legacy of Marilyn Monroe. It contains information on her life and times, including facts on films, quotes from reviews, anecdotes, gossip and famous sayings; entries touching all Marilyn's relationships (husbands, lovers, family members, directors and co-stars); catalogues of her clothing; and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her recordings. Adam Victor traces Marilyn's path to iconhood, creating an anatomy of fame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book also contains a bibliography, a list of fan clubs, Web sites, and photographs and illustrations.
"Star Wars" 豆瓣
作者:
Acme Archives
/
George Lucas
Abrams
2010
- 10
Star Wars Visions collects a wealth of art - hand-picked by George Lucas - produced by a variety of artists, illustrators, designers and cartoonists, working across all genres and styles to celebrate their favourite characters, themes, worlds and moments from the Star Wars Universe. The full list of contributors is to be released incrimentally over the 6 months leading up to publication, with sneak previews, on starwars.com.
我相信我能飛 豆瓣
作者:
大衛盧卡斯
格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說這個世界全是黑暗和腐朽,那是謊言;
但是,真相又遠非肉眼能夠看透。
在一間豪華舒適的書房一角,佇立著一座小女孩的雕像,離雕像不遠的地面上則鋪了一張虎皮地毯,老虎的兩隻眼睛向上凝視著。雕像有個名稱叫做菲絲,意思是『信念』。
女孩雕像坐在那裡好幾個世紀了。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和大樹,從來沒說過一句話。那個下午,陽光在她的臉上游移。忽然她眼裡閃過靈光。那細微的靈光,似乎觸發了雕像,雕像說話了――儘管她不能眨眼、不能轉動――她仍舊是開口說話了。她懷疑為何自己是雕像,而不是真實的小女孩。虎皮地毯對於女孩雕像的問題,則是給予模糊的解釋和迂迴再迂迴的答案。他告訴女孩雕像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關於雕像的來歷、關於他自己的故事:有些聽起來奇幻到不像真實,而有些聽起來則是真實得幾近虛假。
女孩雕像說服自己,認為自己是真的女孩,只是被人給下咒變成雕像,她是真實存在的;這樣,她總有希望可以哪一天找到方法,從石雕變成會跑會跳的小女孩。虎皮地毯則是想像自己會飛,那麼牠就是飛行地毯,而不只是一張總在杜撰故事的說謊地毯……
【故事寓意】
當我們以為現實跟想像是兩回事,也就阻斷了許多可能,以及改變世界的創造力。女孩雕像菲絲想像自己是真的,她就可以從石雕變成會跑會跳的小女孩;虎毯想像自己會飛,牠就是飛毯,而非總在杜撰故事的說謊地毯。相信想像的力量,我們可以因此創造現實,改變現實,或許,這是《我相信我能飛》最重要的寓意。
但是,真相又遠非肉眼能夠看透。
在一間豪華舒適的書房一角,佇立著一座小女孩的雕像,離雕像不遠的地面上則鋪了一張虎皮地毯,老虎的兩隻眼睛向上凝視著。雕像有個名稱叫做菲絲,意思是『信念』。
女孩雕像坐在那裡好幾個世紀了。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和大樹,從來沒說過一句話。那個下午,陽光在她的臉上游移。忽然她眼裡閃過靈光。那細微的靈光,似乎觸發了雕像,雕像說話了――儘管她不能眨眼、不能轉動――她仍舊是開口說話了。她懷疑為何自己是雕像,而不是真實的小女孩。虎皮地毯對於女孩雕像的問題,則是給予模糊的解釋和迂迴再迂迴的答案。他告訴女孩雕像一個又一個的故事,關於雕像的來歷、關於他自己的故事:有些聽起來奇幻到不像真實,而有些聽起來則是真實得幾近虛假。
女孩雕像說服自己,認為自己是真的女孩,只是被人給下咒變成雕像,她是真實存在的;這樣,她總有希望可以哪一天找到方法,從石雕變成會跑會跳的小女孩。虎皮地毯則是想像自己會飛,那麼牠就是飛行地毯,而不只是一張總在杜撰故事的說謊地毯……
【故事寓意】
當我們以為現實跟想像是兩回事,也就阻斷了許多可能,以及改變世界的創造力。女孩雕像菲絲想像自己是真的,她就可以從石雕變成會跑會跳的小女孩;虎毯想像自己會飛,牠就是飛毯,而非總在杜撰故事的說謊地毯。相信想像的力量,我們可以因此創造現實,改變現實,或許,這是《我相信我能飛》最重要的寓意。
论科学与艺术 豆瓣
Si le Rétablissement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 A Contribué Á Épurer les Mœurs
8.0 (13 个评分)
作者:
[法]卢梭
译者:
何兆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0
本书其实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对敦化风俗,保持淳朴的自然并不有利。文章的写作秉承了卢梭一贯的写作风格,饱含激情又不失理性,现在读来仍然非常有教益。译者译笔纯熟精到,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社会科学经典作品。
译者序言
前记
序言
论下列问题:“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译名对照表
译者序言
前记
序言
论下列问题:“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
译名对照表
自深深处 豆瓣 谷歌图书
De Profundis
8.3 (126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译者:
朱纯深
译林出版社
2008
- 4
我人生有两大转折点:一是父亲送我进牛津,一是社会送我进监狱。碰上你,对我是危险的,而在那个特定时候碰上你,对我则成了致命。命运将我们两个互不相干的生命丝丝缕缕编成了一个血红的图案,你的确真心爱过我。即使你拒绝收我的信,我也会照写不误,这样你就会知道,不管怎样,总是有信在等着你。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写给他的同性恋伙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这封信是王尔德在牢狱生活的最后几个月内写成的,信中充满了以道格拉斯爱恨交织的情绪,同时还集中阐述了王尔德的艺术观、生活观。
《自深深处》是王尔德写给他的同性恋伙伴道格拉斯的一封长信,这封信是王尔德在牢狱生活的最后几个月内写成的,信中充满了以道格拉斯爱恨交织的情绪,同时还集中阐述了王尔德的艺术观、生活观。
这就是纽约 豆瓣
Here Is New York
8.6 (1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E·B·怀特
译者:
贾辉丰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1
“E.B.怀特随笔”由作者本人选定,囊括了这位最伟大的随笔作家最重要的随笔作品,中文版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名曰:《这就是纽约》。其中《这就是纽约》系怀特最为知名的随笔作品之一,1948年,《假日》杂志上全文刊登了这篇散文,此后不久,又出了单行本。2001年,经历了9.11之后的美国人再度翻开了这本书,发现五十三年前他们根本没有读懂这些铅灰色的预言:“纽约最微妙的变化,人人嘴上不讲,但人人心里明白。这座城市,在它漫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毁灭的可能。只须一小队形同人字雁群的飞机,旋即就能终结曼哈顿岛的狂想,让它的塔楼燃起大火,摧毁桥梁,将地下通道变成毒气室,将数百万人化为灰烬。死灭的暗示是当下纽约生活的一部分:头顶喷气式飞机呼啸而过,报刊上的头条新闻时时传递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