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满世界寻找敦煌 豆瓣
作者: 荣新江 中华书局 2024 - 5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国家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
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一流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极佳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2025年11月3日 已读
学术的咱也看不太懂,通俗的部分,读出了太多作者做研究想要看到摸到原件的艰辛。作者已经竭尽全力不去表达痛心和挫败感了。我的感觉还是,一个个的,在中国是窃贼,间谍和强盗,回到自己国家个个都是探险家和文化领袖……
“探险”这个词,突然好扎眼。
RichmondLib 中国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穿越沙漠 豆瓣
作者: [英] 瓦西里基 · 佐玛卡 译者: 马楠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4 - 10
融合艺术之美,揭秘自然之真。
带你深入15个干燥的沙漠,
揭秘150多种生物的生存策略,
色彩斑斓的异域民间艺术风格,
展现明亮别致的沙漠景观。
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委员会选为推荐图书
浪花朵朵出品
◎ 编辑推荐
☆ 剑桥艺术学院儿童图书插画博士专业编著,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委员会推荐读物
瓦西里基·佐玛卡,ARU剑桥艺术学院儿童图画书插画专业博士,曾在ARU教授包括儿童图书插画硕士课程在内的多个学位课程。ARU的儿童图画书插画专业在插画艺术界具有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2022 年,本书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委员会选为推荐图书,供儿童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之15:陆地生物。
☆ 深入探索全球15个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沙漠奇观
引领孩子们跨越地理的界限,从南北极的冻荒漠,到海天一色的滨海沙漠,直至风沙漫天的戈壁地带,每一站都是对沙漠多样性的深刻诠释。
☆ 揭开沙漠生态系统的面纱,展现食物链上150多种生物的生存竞技
深入剖析沙漠生态系统的奥秘,揭示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存竞争与食物链关系,让孩子不仅感受到沙漠景观的壮丽、自然条件的严酷,更能领悟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与智慧。
☆ 民间艺术与生物形态的巧妙融合,让孩子获得艺术和科学的双重滋养
插图设计巧妙融合沙漠当地的民间艺术元素,每一幅图画不仅充满了异域风情与生命力,而且能高度还原沙漠物种的本真形态。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介绍沙漠中的生物的书。本书带领小读者深入环境恶劣但充满生机的沙漠世界,探索那里的顽强生物。在15个沙漠中,邂逅数百种在干燥环境中茁壮成长的稀有和鲜为人知的动植物,展示了我们通常认为的贫瘠的土地上丰富的生命:了解沙漠动植物的生存策略,需要警惕的致命生物以及沙漠中的食物链,还特别对安氏蜂鸟以及金合欢树上的鸟类生活做了详细探索。插图风格上借鉴了沙漠当地的民间艺术。
鉴于其在儿童科普与环保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2022年,本书被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委员会选为推荐读物,旨在通过这一窗口,让全球儿童更加深刻地理解并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之15——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共同守护我们星球上这片珍贵而脆弱的生命之地。
◎ 媒体推荐
富有创意的风格化图像,展示了全球约15个沙漠中的原生动植物。
——柯克斯书评
一场寓教于乐的全球之旅。本书共有27个章节,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强调了各个沙漠特有的多样植物和野生动物……佐玛卡的插图以丰富的几何形状、鲜艳的色彩、花卉设计和复杂的图案为特色。
——《学校图书馆杂志》
这是一本非常出色的书籍!我的12岁女儿(还有我自己)都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引领我们进行了一场旋风般的旅行,游览了世界上主要的沙漠,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和动物的精彩细节。书中充满了我们之前未曾了解的知识!但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书中华丽的插图!它们是对大自然之美的艺术再现,充满了鲜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小细节。我和女儿尝试挑选出前五名最喜欢的动物,但这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每一张插图都那么吸引人!
——亚马逊的五星好评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无论是插图还是文字,都极其适合儿童阅读。它真的非常吸引人,成功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我已经买了好几本送给家人和朋友,他们都非常珍视这本书,这让我非常高兴。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阅读作者的下一部作品了!
——亚马逊的五星好评
南京的鸭馔 豆瓣
作者: 高安宁 南京出版社 2024 - 4
“大观南京”科普丛书(第二辑),一套四本,包括《南京的城门》《南京的书店》《南京的非遗》《南京的鸭馔》。本科普丛书的目标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南京这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城市。通过以南京的特色元素为主题,深入探索南京的历史、地理、文化和名胜古迹,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以图文形式激发读者对南京的兴趣。《南京的鸭馔》描述南京独特的美食文化,引入著名的南京烤鸭和其他与鸭肉相关的美食,探讨鸭馔在南京文化中的地位和其在当地人饮食中的重要性。
2025年10月11日 已读
斩鸭子的斩这个动词挺妙。只是我家离南京虽然挺近,附近菜场有家卖四川乐山油烫鸭的,所以我从小吃惯的鸭子其实是那边的口味,而非盐水鸭。
说起来鸭血粉丝我很喜欢,鸭油烧饼也是,我想与曾经恋人分食过的回忆让食物更添了一份滋味吧。
RichmondLib 南京 吃完杂粮 图书馆 美食
看不见的中东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8.7 (9 个评分) 作者: 姚璐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 - 11 其它标题: 看不见的中东:深入日常生活的中东之旅 / 看不見的中東:深入日常生活的中東之旅
◎ 内容简介
中东拥有着古老、璀璨的历史和文明,也是一片时常被战火和纷争阻隔的神秘土地。
在山呼海啸般的历史进程中,在政治、文化、习俗的高压背后,一个个具体的人如何在夹缝中维系日常生活?他们的人生如何被时代左右?他们如何看待那些改写历史和命运的重大事件?
在性别极度不平等的国度,女人过的是怎样一种生活?她们的人生多大程度上受制于性别?她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现状?
带着诸多好奇和疑惑,作者姚璐用四年时间(2016—2020),克服各种困难,独自前往几乎所有的中东国家——伊朗、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埃及、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同时她以女性身份的便利,以“沙发客”这种独特的旅行方式,深入31个陌生的中东家庭内部,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尤其难得的是她得以与当地的许多女性密切地相处、交流。
经过四年扎实的旅行和深度的观察,作者用这本《看不见的中东》,为我们揭开一个新闻之下长期被硝烟和纱袍遮掩着的更为鲜活、丰富的中东世界,以及这个动荡、神秘的世界里个体的命运、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和女性的生存状态。
作者姚璐也是一名摄影师,书中配有70多幅高质量的纪实与风光摄影作品,与文字互为补充、交相辉映。
......
◎ 编辑推荐
★ 日常生活视角,更为真实、丰富的中东。不同于聚焦中东的政治、战争、难民等新闻热点,本书作者更关注长期被硝烟和纱袍遮掩的普通中东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她住进一个个中东人家里,深度参与中东人民的日常生活——参加家庭聚会、婚礼,在伊拉克过开斋节,在叙利亚看足球赛,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里露营,等等,呈现出一个更内部,因而也更为鲜活、丰富的中东世界。
★ 女性视角下的中东,女性视角下的中东女性群体。涉足中东高风险地区的游客几乎都是男性,但受制于中东的宗教、文化和习俗,男性很难深入当地人家庭,几乎无法与当地女性相处并深入访谈。作者作为极具亲和力的女性,用“沙发客”的方式住进中东家庭,非常罕见而难得地展现了女性视角下的中东和中东的女性群体,关注中东女性的受教育权、工作权、家庭暴力等问题,既揭开了一层颇有些神秘的面纱,也呈现了跟我们既不同也有几分相似的生活和内心。
★ “高难度旅行”与深度的解析和思考。近年以游客身份走遍中东的人极少,尤其是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四年间,受制于战争,受制于糟糕的邻国关系和签证互斥政策,作者不得不根据局势频繁调整计划。本书记录了作者旅行过程中种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也通过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对中东的历史、战争、女性等问题做出了深入解析和思考。
★ 高质量的风光和纪实摄影作品。作者也是一位知名风光和人文摄影师,书中配有70多幅高质量的纪实与风光摄影作品,与文字互为补充、交相辉映。
......
◎ 评论
姚璐撞进了中东,“中东”便不再是一个宏大、模糊的概念。
她看见一个一个迥然不同的个体,一个一个鲜活生动的生命。因为相似的经历,读她的文字,我常常会笑,完全明白她在说什么,但她有时比我靠得更近。我们介入中东的初衷不同,她的动机是对性别议题的探究。不过殊途同归,一个女孩子走过世界才认识自己。
——周轶君 [资深国际记者,《走出中东》《中东死生门》作者]
......
这是一本读来令人感动的书,对我个人来说,也是等待已久——终于能有中国人也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来了!
一个中国姑娘,通过“沙发客”的方式进入多个中东国家的普通家庭。她不只是旅行,更是去生活和感受。她以既细腻又开阔的笔触,尤其是通过她深度了解的不同中东女性的视角,把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家庭、挣扎与希望、生活与梦想……生动地呈现给了我们。这是一般的阅读无法得到的知识与感受。我曾读过多种西方女性作家、人类学家的类似作品,虽然也是很好的阅读体验,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姚璐的这本《看不见的中东》弥补了那种缺憾,也就是,她是带着中国人的视角,用比较讲究的文笔来写作,这种观察和记录,是真正对中国读者友好的作品。
——昝涛[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中东研究学者]
2025年9月23日 已读
佩服作者的勇气,沙发客不容易的,尤其是女性孤身上路。我觉得挺好看,或深或浅,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角度嘛。作者以一己之力给全上海男人长脸啊哈哈,将男人居然下厨做饭的legend传到中东。
我小小的不满之处是后来“蜜色”用得太多了,虽然我知道是在中东蜜与奶之乡,但是太频繁也有点点点影响阅读体验……最大的对比还是以色列的整洁光鲜,同周围国家地区难民生活的写照。历史上的账难算清是真的,不过读出来美国政府挂着个正大光明的牌匾到处搅💩那也绝对是没处跑的……
VancouverLib 中东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Sugar Shack 豆瓣
作者: Lucy Knisley Random House Graphic 2025 - 8
In the final volume of the bestselling Peapod Farm series, a city kid turned country girl whose life has been changing nonstop is settling into her new place in the family—only for unexpected drama to strike between sisters.
“Understated and full of heart.”—Kirkus Reviews
Jen couldn't be more excited to spend time on Peapod Farm with her stepsisters, Andy and Reese. For months, Jen has been so focused on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she fits into her new blended family that she hasn't realized she's found her place... that is, until Reese calls her "sister."
Excited and content, Jen thought she had figured everything out, but now she's not so sure. A rift emerges between the girls as Andy doubles down on being Reese's ACTUAL sister, while Jen is just the STEP sister. With Andy's attitude bringing a cold front to the farm, it seems like it's going to be a long winter.
Maybe between Peapod Farm's first snow and learning how to tap a tree for sugar at winter's end, Jen and Andy both will have a chance to truly understand what it means to be family.
2025年9月5日 已读
虽然讲的是九十年代美国东北部农场青少年的生活,我读来却觉得亲切。同事大哥的太太是农场长大,给我说最大的影响是每天四点多就会醒来,直到成年后换成朝九晚五的工作早起的习惯还在。
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她讲煮枫糖浆的时候,到中间程度会有那种甜甜热热的枫糖水喝,很是美味。但是只有在产地的人才会品尝得到中间产物,因为过后只会有枫糖浆保存下来。当时当地的独特风味,我想是对辛苦劳作的人们的额外奖赏。
RichmondLib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小说 绘本
潮食風物記 豆瓣
作者: 陳益群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24 - 3
豬頭粽不是粽子,尖米丸不是丸子?
草粿、菜粿、肉粿、鱟粿、粿汁你能分清嗎?
番薯葉為何搖身變成「護國菜」?
時年八節、遊神賽會的吃桌禮儀是甚麼樣的?
……
潮汕擁有一千多年的美食積澱,看似簡單、原生態的菜餚,實際背後從選料、刀工、烹飪、擺盤方式等有所講究。本書從海味、肉食、粿品、主食、小食、蔬菜、水果和調味八方面,詳細介紹了潮汕飲食背後的民俗掌故、歷史發展、味型設計、烹製手法和保健功效,探究美食與民俗、民智、情懷、情趣之間的關係,看潮汕人性格養成和生存智慧,將食味與潮汕的鄉土文化和人文精神融為一體。
2025年8月31日 已读
本来我就是随手借回来看看潮汕美食照片科普过一下眼瘾的。
没想到文章的角落里感受到的是当潮汕女性不太容易啊……好几处都是写的XX,XX还有XX是潮汕妇女的基本技能,怎么潮汕男人的基本技能就是嘬着牙花子懂天懂地评鉴吗?另外说红事大摆酒席只有生儿子才算?如果是真的话,生女儿就悄咪咪当做无事发生吗🙄希望有潮汕朋友给科普下……
这里面少数几段讲到男的做饭的,还提到了因为身边有美女所以分心菜做砸了???虽然是开玩笑的口吻,说男足当年进了世界杯,是因为潮汕大厨给他们训练的时候烫了腰子,让他们不再“软脚虾”,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文化人怎么低俗起来比普通人还离谱。
人说食色性也,不知是不是滤镜的问题,有的照片还真有点红得暧昧。不过有的照片还是诱人的,我想吃那个虾饼哈哈。
RichmondLib 中国 吃完杂粮 图书馆 潮汕
清算已毕 豆瓣
作者: [法] 西蒙娜·德·波伏瓦 /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 译者: 台学青 深圳出版社 2025 - 1
了解波伏瓦最好的方式——读她的自传!
本书为波伏瓦回忆录终卷,首次出版1972年,波伏瓦64岁时。
在其代表作《第二性》中,波伏瓦提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塑造的”。到了《清算已毕》,她的思想更加成熟:“女人追求的不是成为女人,而是成为完整的人。”
何为完整的人?
波伏瓦所希望的,是弄明白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
“我是个女人,法国籍,作家,1972年我六十四岁,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在《清算已毕》里,波伏瓦从我何以成为我、个人作品、亲密关系、日常爱好、旅行见闻、国际及时代观察、重申女性处境等几个维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本书将带你探寻波伏瓦如何形成独立坚定的思想内核——“随便他们把我当成女知识分子或女权主义者,我都不在乎:我就是我,我对自己负责。”
并直观感受波伏瓦丰盛辽阔的精神家园,一览天才女友的书影音文艺生活清单。
看波伏瓦如何找到热爱、如何把世界的进程融入自己生活的肌理、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度过不断创造意义的一生。
2025年8月31日 已读
跟读《成为波伏瓦》感觉完全不一样哎,不晓得在是不是因为在自传里人们会有意无意地美化自己。我很喜欢前面两章,喜欢读她把一些模糊的体验表达清楚。她还写了好些身边人的老年生活,逐渐失能到离世,看得我心里很沉重。后面的话,如果对特定的书籍,电影,城市甚至历史本身不够了解的话,看起来会很枯。
说来也好笑,最近看了波伏瓦,金斯伯格,还有瓦尔达的访谈传记等等,她们都算典型的女性权利斗士了吧,结果每个人的记录里都提到有人抗议她们不够“激进”,不够“先锋”,做的不够。害。原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硬去“指导”别人应该要怎样怎样,在哪个时代都是难的啊。
VancouverLib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女性 法国
源代码 豆瓣
作者: [美] 比尔·盖茨 中信出版社 2025 - 2
比尔·盖茨是当代富有影响力、引领变革的商业领袖和慈善家。这本书讲述的便是他的成长故事。 比尔·盖茨在商业领域创造的辉煌早已广为人知。20 岁的他离开哈佛大学,创办了一家日后成为行业巨头的软件公司,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工作与生活方式。这位亿万富翁随即将注意力转向慈善事业,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健康和美国教育领域的重重挑战。
2025年8月30日 已读
很动人,我还是喜欢看自传多过看旁人写的传记。我觉得作为成功人士的传记来讲,这是很难得的。这一本里写出来,“我”,如何从自命不凡的叛逆小孩儿一步步成为创办微软成为企业家的“我”。
“X月X日,打电话给乔布斯,他妈妈接的电话。
X月Y日,打电话给乔布斯,没人接,给他留了言。
X月Z日,乔布斯来电,说话粗鲁。” 这段记录戳中了我奇怪的笑点哈哈。
临近结尾的一句话我读来觉得真诚,也很喜欢:“事实证明,将那些零散的记忆碎片拼在一起,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成年的奇妙之处在于,它让你意识到剥去年岁和学识的层层包裹,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最初的那个你。”
另外是我遗漏了吗,结尾处长得发指的好几页感谢名单里,连曾经对簿公堂的合作方都感谢了,没有感谢前妻哇。
VancouverLib 创业 吃完杂粮 图书馆 科技
欲望德黑兰 豆瓣
Broderies
8.0 (34 个评分) 作者: [伊朗]玛赞·莎塔碧 译者: 马爱农 文化发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8 - 3
《欲望德黑兰》的故事发生在伊朗,主要内容为一群女性朋友茶余饭后聊天中的各种故事、奇谈,有发生在朋友、熟人身上的,也有从别人处听来的,都跟恋爱、婚姻问题有关,透过不同出身背景、不同经历的讲述人,折射出传统伊朗社会中,男女地位的变化和形形色色的婚恋观。
2025年8月18日 已读
说不上来,让我想到洪晃。主题是有意思也有意义啦,但是怎么说呢,在尝试感受她的经历和观念的同时,作为读者意识到她的尊贵身份和她家在伊朗的阶级啊,让我不知不觉减少了一些共情。
VancouverLib 伊朗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女性
莉莉亚娜不可战胜的夏天 豆瓣
El invencible verano de Liliana
作者: [墨西哥]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 译者: 姚云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 - 11
获2024普利策奖!一位女性在巨大的困境之中拒绝被遗忘的故事。
与痛失至亲的噩梦缠斗,注视被束缚、被损毁的女性,在女性支离破碎的人生故事里抢救真相;
不只是女性主义调查纪实,不只是传统的回忆录,更是尽力复原莉莉亚娜蓬勃的生命力。
——————————
【内容简介】
“我们各自闯荡世界,但回到泳池后,我们又成为姐妹。
那是我们最亲密的姐妹情谊的空间。
我想在水中再次与她相遇。我想跟以前一样,与我的妹妹并肩游泳。”
1990年7月16日,莉莉亚娜·里韦拉·加尔萨,我的妹妹,被前男友杀害了。
她喜欢达菲鸭、凯蒂猫,爱写作,爱抽“罗利”牌香烟;
她热爱电影、游泳、街道、建筑、她的朋友,甚至爱安赫尔。
这是她的超能力,也是她的致命弱点。
而我被困在了内疚和羞耻的泡沫中。三十年来,我总是不断回到同一个起点:
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保护她?
我像考古学家一样,小心翼翼地掸去莉莉亚娜遗物上的灰尘,
潜入档案、证词、信件、日记、便条的海洋,
追寻她的青春,她内心那不可战胜的夏天。
——————————
【编辑推荐】
🏊‍ 获2024普利策回忆录/自传奖:“三十年来,我每天都在思念莉莉亚娜。每一秒。”
二十岁的女大学生如何一步步命丧前男友之手?
当年究竟漏掉了什么?为什么没能拯救她?
为了终结痛失亲人的噩梦,为了寻回莉莉亚娜的青春,
姐姐走访亲友、整理遗物、梳理妹妹留下的文字,筑起一座纸上纪念馆。
.
🏊‍ 一个“不规矩”女孩的私人史,还原受害者真实的爱与自由
一个模范学生。一个充满爱的女人。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一个也许过分自由的女人。
一个爱看电影、爱抽烟、爱凯蒂猫的大学生。一个想要尝试新鲜事物的懵懂少女。
一个善良、温顺,面对危险却视而不见的女孩。一个迷失方向、每天遭受施暴者虐待的女孩。
然而,真实的莉莉亚娜到底是什么样的?
.
🏊‍ “写作也是直接的行动”,每一位读者都是爱与正义的见证人!
用诗意的记录直面暴力,将叙述的权利交还给女性受害者,
直击亲密恐怖主义、受害者有罪论、语言匮乏背后的性别不平等:
“追求正义的女性。疲惫不堪却紧紧团结在一起的女性。
心生厌倦却坚持了数个世纪的女性。我们的愤怒永远不会消退。”
.
🏊‍ 迷失,迷失在迷宫般的墨西哥官僚系统
法律程序停滞不前、官方档案丢失、真凶下落不明——
一次三十年后为妹妹伸张正义的官方探访,
在俄罗斯套娃般的流程、客套的话语、辗转各地的搜寻中,
演变为一趟看不到终点的奥德赛之旅……
.
🏊‍ 知名青年设计师汐和操刀封面,完美呈现作品精髓
碧蓝泳池是属于姐妹情谊的亲密空间,温暖地包裹,心碎地沉溺;
纯净内封,潜入记忆深处,穿透岁月的阴影,窥见夏日无尽的碎片。
120*200平装双封,典雅精致,舒适阅读。
——————————
【名人推荐】
部分是回忆录,部分是真实的犯罪故事,加尔萨的叙述既是个人的,也是政治的……本书的叙述不遗余力地追寻真相,而在追寻的过程中,莉莉亚娜的形象渐渐变得如此丰满,如此不可磨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一直想起莉莉亚娜,也许是永远。
——《华盛顿邮报》
通过里韦拉·加尔萨的研究,读者开始了解莉莉亚娜。这名大胆奔放的大学生是一位游泳健将。她喜欢穿机车夹克、朋友众多、热爱电影,经常抽烟。她是一个激愤的活动家、一个聪明幽默的领导者、一个焦虑抑郁的梦想家。这幅拼贴作品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谋杀案受害者画像,也是我读过的众多同类作品中印象最深刻之一。里韦拉·加尔萨描绘了人性的幽微之处,然后将其复杂化,再复杂化,创造出层层叠叠的微妙罅隙。
——《纽约时报》
一位女性在巨大的困境之中拒绝被遗忘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这是一部令人心碎的回忆录,也是对墨西哥普遍存在的性别暴力毫不留情的真实记录。
——《柯克斯书评》
里韦拉·加尔萨的回忆录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也代表着残酷的父权政治将迎来一个转折点。
——《波士顿环球报》
这位墨西哥文学大师在这本令人震撼的回忆录中探究了妹妹被谋杀背后的真相……里韦拉·加尔萨再现了莉莉亚娜死于前男友之手的情景,打开了官僚主义恶魔的潘多拉盒子,重启了对一桩悬案的调查,引发了全国人民对亲密伴侣间暴力问题的深刻探讨。
——《奥普拉日报》
《莉莉亚娜不可战胜的夏天》是一个女性谋杀案的蓝本,更是全球成千上万女性的故事。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对自己悲痛经历的审视令我震撼和警醒,激励着我像她一样勇敢地发声。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写出了近乎奇迹的作品:不是积案的案卷,也不是真实的犯罪故事,而是试图复原莉莉亚娜的生命力、她的生气勃勃、她的青春年华——这些都被如此残酷地夺走了。
——玛丽安娜·恩里克斯
克里斯蒂娜·里韦拉·加尔萨是最伟大的墨西哥当代作家之一。
——乔纳森·勒瑟姆
2025年8月9日 已读
好多人在评论里提到什么“刺向父权制的利刃”或者“男人是祸害”,呃,也不至于吧。追着读完这本书,其实主要是因为前几天和墨西哥同事妹妹聊天,她给我对着谷歌地图来了个墨西哥地理大科普,每个州呀,旅游景点啊,她老家啊,她对象老家啊,再加上她在墨西哥城读书工作生活多年,墨西哥城的每个区也顺带介绍了一番。以至于我读这本书,看到一些她提到过的地名,多了很多亲切感。
书里有很多来自不同个人的追忆。感觉是想从方方面面还原出一个立体的,爱生活的,热情生动的莉莉亚娜的形象。凶手的描述很少,一方面我能理解就是没有必要去理解暴力加害者,但是这样也会更难把文本和追踪谋杀案以及探讨男性暴力犯罪联系起来。
其实这里面让我读起来最贴近的一段,倒并非妹妹的细节。而是关于哀悼的那一部分,哀悼在夏天失去的人,还有失去与哀悼永远地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VancouverLib 传记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墨西哥
康熙的红票 豆瓣
8.7 (31 个评分) 作者: 孙立天 商务印书馆 2024 - 3
宣传语:
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许倬云、杜家骥、夏伯嘉、罗新、李雪涛联袂荐读
编辑推荐/图书亮点:
★以全球史视野,透过西方之眼,讲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康熙皇帝。
★一部兼具学术性和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
★许倬云、杜家骥、夏伯嘉、罗新、李雪涛联袂荐读。
内容简介:
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红票”。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闭关锁国”“朝贡体系”“文明冲突”等历史论调提出了质疑,是一本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具的佳作。
媒体评价:
孙立天撰写的本书,乃是讨论耶稣会会士与清代顺治、康熙、雍正及乾隆四朝皇室之间的互动。耶稣会会士自从明末进入中国,为天主教传教,却也同时将西方的思想与技术传入中国。这一段过程,乃是前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与思想交融的过程。对于中国终于从相对孤立的东亚大帝国,牵入了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许倬云 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
孙氏精读中西文献,分析入微,对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几个大问题都有原创性的见解,确是一本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
——夏伯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
(本书)阐述的康熙帝以带有私性系统的内务府几次接待教皇使团、俄国使团,以及利用传教士与俄罗斯边界谈判等史事,对于理解清代皇帝皇权行使的某种特点、内廷与外朝行政之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新内容与思路。此外,书稿对史事叙述详实,分析细微深入,文字功夫较好,读来引人入胜。
——杜家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耶稣会士与康熙和雍正朝中国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中外关系史实例。自明代以后,西方传教士、特别是耶稣会士的进入,留下了很多的一手史料。孙立天在书中充分运用了这些史料,从而将这段中国历史置于一个广阔的相互关系情境中来予以理解和考察。本书很少有干瘪的历史说教,而是以史书中的事件,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来,康雍时代的精神正是借助于这样鲜活的叙事而得以体现。
——李雪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这是一部分析出色、材料丰富的专著,书写引人入胜、清晰明了。(它)一方面对耶稣会传教士历史(中国部分)去除欧洲中心主义做出了本质上同时又是有针对性的贡献,另一方面又把这段历史从以前被过度赋予的宏大意义中解放了出来。
——Markus Friedrich德国汉堡大学教授
开启了天主教传华史的范式转移……论证回味无穷,孙立天的著作发人深省,研究和布局谋篇都充满智慧。该书推出及时,我建议所有研究清初历史和耶稣会传教史的学者都立即阅读。
——Lars PeterLaamann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高级讲师
通过把前现代文化冲突范式剥离出传统的中西二分法,同时置之于满族文化的背景中,作者为人们熟知的史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Ashleigh Ikemoto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
2025年8月6日 已读
温哥华图书馆是不是有豆瓣深度用户哈哈。
隐隐地读出来作者有点迷康熙哇,笔下的这位皇帝简直了,文韬武略,恩威并施,还是个极厉害的谈判家,还护内。我一般对与一边倒(哪怕并不是特别明显)的评价多少要打个小问号的。小时候觉得臣子上书谏议,那是因为观念不合,或者要批判一些行为,但这里面读一读,感觉明明大家不过是更上位权力者角力的棋子罢了。
老实讲,结论中国清朝后面不咋重视与传教士交往&科技引进更多是因为皇帝的个人好恶,这个没有完全说服我哎。另外,书里提到清朝的皇帝普遍比明朝的皇帝权力大。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一个metric可以衡量呢,如果有的话,那今天的权力结构和比重呢,更接近清朝还是明朝呢?
VancouverLib 中国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壽司捏好了! 豆瓣
おすしのずかん
作者: 大森裕子 译者: Choyce 小魯文化 2023 - 4
水中游魚,透過職人之手,成為盤中美味……
讓您久等了,請慢用!
豐盛的壽司派對登場!鮭魚、鮪魚、紅甘、鯖魚、鰻魚、甜蝦、干貝、黃瓜細捲……壽司的種類怎麼這麼多種!每一種都好想吃,怎麼辦!本書畫風細膩精美,手繪風插圖讓你越看越餓!文字內容簡單,是一本不分年齡,所有人都適合閱讀的壽司介紹繪本。很有意思的是,作者大森裕子畫出了各種可以做成壽司的魚類,以及對照完成的壽司!一起來了解日本國民美食——壽司吧!
本書特色
1.認識美味壽司的入門繪本
不只介紹各式各樣壽司的種類,還畫出壽司的食材是由什麼魚製作而成,帶領讀者認識壽司。
2.精緻手繪插圖讓人看了就流口水
作者以手繪插圖風,非常細緻地描繪壽司,壽司的色香味彷彿都出現在讀者眼前,看了都覺得餓!
3.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
從連鎖迴轉壽司到深藏巷弄裡的口碑名店,壽司在臺灣相當受歡迎,透過這本繪本輕鬆認識日本國民美食!
垃圾到哪裡去了? 豆瓣
あつめる!はこぶ!せいそうしゃ
作者: 片平直樹 / 岡本義朗 译者: 葉韋利 小天下 2024 - 9
每天的垃圾丟掉後,它會流浪到哪裡去呢?
中間發生了哪些神奇的過程呢?
不可不知的垃圾回收之旅,一起來了解!
垃圾要怎麼分類才正確呢?一輛垃圾車能夠收集多少垃圾?清垃圾有什麼訣竅?何時收垃圾最辛苦?
跟著垃圾車一起出發,追蹤垃圾到哪裡去了?垃圾車結束一天的工作前,有哪些事情一定要完成呢?你想知道的垃圾車的祕密大公開。
*百看不厭的垃圾車完全圖解:密封式壓縮垃圾車車內車外操作大公開。
*焚化廠也是發電廠:用四倍拉頁展開垃圾傾卸平臺以及把垃圾變成能源發電的祕密。
*垃圾車特別報導:一輛垃圾車可以裝幾袋垃圾?資源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清潔隊員的工作甘苦談。
垃圾車並不是你丟棄垃圾的終點,而是垃圾處理的起點。
所以做好資源回收,其實從每個人自己開始——
跟著清潔隊員和垃圾車一起出發,了解垃圾處理的起點和終點,
以及小朋友最好奇的垃圾車的操作和祕密。
閱讀重點:
*把垃圾瀝乾,可以提升清潔隊員工作的成就感。
*清潔隊員一天的工作為什麼從做體操開始。
*為什麼垃圾焚化廠也是發電廠?
*垃圾車結束一天的工作前,有哪些事一定要完成?
*清洗垃圾車有哪裡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清理垃圾其實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周而復始,不斷重來。因此做好資源回收、分類,第一步就從自己開始。
*有注音
2025年8月6日 已读
台湾居然有旋转餐厅建在垃圾焚烧塔上,则么酷!我也想去参观!科普了垃圾是怎么回收,燃烧,同时资源再利用的。
不过不要误解的是,里头大部分讲的应该是日本的情况,所以我看垃圾车司机坐在右边还很迷糊。也间接发现原来台湾近一百年来是更改过左舵还是右舵的,想象一下人们适应起来可真不容易啊。
VancouverLib 儿童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垃圾
京都名建築裡吃午餐 豆瓣
作者: 甲斐實乃梨 译者: 賴惠鈴 晴好出版 2025 - 1
────✦ 大‧人‧感‧的‧漫‧步‧旅‧行‧提‧案 ✦────
把「名建築」與品嘗「美食」之間畫上等號
開始享受城市漫步及參觀名建築的樂趣
〈〈〈京都,再去幾次都可以〉〉〉
京都永遠有探索不完的驚喜,永遠有挖掘不完的美好。在名家建築裡享用老派的餐點,在餐點裡感受往昔時光,這些名建築經常伴隨著雋永的咖啡店餐廳,在老時光的洗禮之下,飽餐一頓舊昔的美味。
────✦國立京都國際會館✦────
◇設計者:大谷幸夫 ◇完工年:1966年
以自然的方式融入周圍比叡山與寶池等風光明媚的景色與古都京都的景觀中,由梯形與倒梯形組成的建築物構成,讓人聯想到合掌造型等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或神社的正殿。
▌The Grill/傳統牛肉咖哩
咖哩是由炒成焦糖色的洋蔥與西式高湯細火慢燉地慢慢熟成,再以奶油調味。風味十分醇厚有層次。
────✦京都寶池皇家王子大飯店✦────
◇設計者:村野藤吾 ◇完工年:1986年
富麗堂皇的飯店與周圍的自然合而為一。村野藤吾在晚年參與的專案作品,勾勒出流麗的曲線,與周圍的自然融為一體的空間與京都的街道,別有一番風味,能讓人舒緩地放鬆身心,深受觀光客的喜愛。
▌茶寮/
日本庭園中的茶室建築。是京都唯一可以品嘗到以裏千家出入的店聞名的懷石料理餐廳「辻留」外賣的地方。
▌ITO-ZAKURA主餐廳/班尼迪克蛋、低溫油封鴨胸肉、高麗菜與蔬菜凍派
包廂保留原始的設計,可以更靠近地感覺窗外的中庭就在身旁。由具有蔬菜品嘗師執照的主廚研發的菜單,早餐「班尼迪克蛋」,午餐的前菜「低溫油封鴨胸肉」,春季「高麗菜與蔬菜凍派」。
▌休息室 MIZU-NO-NE/水音蛋糕捲
用白味噌、美山牛奶、宇治的放養雞蛋再加上蜂蜜一起烘烤的蛋糕體,將椰子風味的草莓醬和卡士達醬捲起來,做成「水音蛋糕捲」。
────✦FORTUNE GARDEN KYOTO✦────
(島津製作所河原町總公司舊址)
◇設計者:武田五一・荒川義夫 ◇完工年:1986年
融入了西班牙及分離主義等近代西洋建築意趣的建築物由武田五一負責監修、荒川義夫負責設計。南側同樣由武田五一擔任意匠設計的京都市役所本廳舍也於同年落成。
▌FORTUNE GARDEN KYOTO/鬆餅
有名為「帶來幸運的庭園」,充滿京都風味的竹林中庭,以及餐廳、婚禮會場、宴會廳等空間。頂級的鬆餅是用鐵板和烤箱把加入蛋白霜的麵糊烤得鬆鬆軟軟,附上鮮奶油的「鬆餅」。再淋上楓糖漿與焦糖醬一起享用。
────✦ 長 樂 館 ✦────
◇設計者:James McDonald Gardiner ◇完工年:1909年
洛可可樣式的「迎賓之間」據說是日本現有規模最大的西洋館。外觀走文藝復興路線,內部依房間而異,融合了洛可可、新古典、新藝術樣式、中國及回教風格、書院造型等各式各樣的國家或時代的藝術表現。建築物本身就是一座深具美術風格的博物館。三樓的和室「御成之間」為書院造。隔壁房間是模仿表千家的「殘月亭」打造而成的茶室。
▌Dessert Cafe 長樂館/下午茶套餐
只開放下午茶使用在曾經是會客室的洛可可空間裡享受英式下午茶。英國式的三層下午茶、使用多種當季水果製成的甜點和自製的司康。
────✦東華菜館 本店✦────
◇設計者:William Merrell Vorie ◇完工年:1909年
保持昔日風情的建築物成為祇園四条的地標,深受當地人喜愛。有日本現有最古老的電梯。三樓的中式宴會廳,天花板及樑柱都施有回教風格的雕刻,洋溢著異國風情,二樓的包廂以彩繪玻璃為中心,再加上星形等幾何學圖案。
▌東華菜館 本店/煎餃、炸元宵、炸春捲
雖然不能只參觀建築物,但只要點單點菜色或套餐,就能以用餐為名,欣賞天花板、樑柱、腰板等將館內妝點得美輪美奐的精心設計。道地的北京菜清淡爽口但很有層次的「煎餃」,用蛋皮把豬肉和蔬菜包起來油炸的「炸春捲」,上頭撒了粉紅色砂糖的「炸元宵」。
────✦京都文化博物館 別館✦────
◇設計者:辰野金吾・長野宇平治◇完工年:1906年
日本近代建築之父辰野金吾與其徒弟,以文藝復興風格裡加入哥德樣式的先銳設計,為磚造的平房,為棧瓦葺的廡殿式屋頂建築物,風格十分沉穩厚重。
▌前田珈琲 文博店/伽羅、維也納咖啡
在曾經是金庫氣氛莊嚴的空間裡品嘗咖啡風味的甜點。「伽羅」咖啡是把前田珈琲的招牌,卡布奇諾霜淇淋與香草冰淇淋、咖啡凍、入口即化的餅乾「雪球」裝進同一個容器的迷你小聖代。不妨與香氣馥郁的手沖咖啡一起享用。在咖啡擠上一堆鮮奶油的「維也納咖啡」是文博店的熱賣商品。
────✦ 菊 水 餐 廳 ✦────
◇設計者:松村次郎(上田工務店) ◇完工年:1926年
大正時代京都新建築活動的代表作,獲指定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產,同時也是京都最早的西餐廳。拱狀的塔屋裡面是機械室,兼具曲線美與功能性,與祇園四条充滿情調的街道相映成趣。
▌菊水餐廳/皇家布丁、高級炙烤特餐
用鮮奶油妝點著布丁、冰淇淋、水果的「皇家布丁」和把炸蝦、可樂餅、烤雞、義大利麵裝成一盤的「高級炙烤特餐」等等︐都是很經典的菜色︒
────✦夢二咖啡館 五龍閣✦────
◇設計者:武田五一◇完工年:1914年
考慮到位於清水寺門前,分離主義風格的洋房有著設計成鴟尾模樣的瓦片屋頂,和有如天守閣般的望樓等融入了和風的設計。門窗及格子狀的天花板處處可見修補神社寺廟的匠人手藝。
▌清水順正OKABE 家/京都蔬菜義大利麵、湯豆腐
在彩繪玻璃的包圍下享用以精心製作的豆腐入菜的餐點。「京都蔬菜義大利麵」使用了黃豆香氣濃郁的豆漿製成的奶油醬與白味噌拌勻後,滿滿地淋在當季的京都蔬菜上。
▌夢二咖啡館 五龍閣/豆漿布丁聖代、黑蜜豆腐甜點
飯後再到「夢二咖啡館 五龍閣」喝茶、吃甜點。「豆漿布丁聖代」與「黑蜜豆腐甜點」等使用了本店引以為傲的豆腐做成的甜點,也是飯後的一大享受。
────✦茂庵(原為谷川茂次郎茶苑)✦────
◇設計者:谷川茂次郎◇完工年1912年
由愛好茶道之人所興建的「市中心山居」。用格子狀的玻璃窗把可以將京都市區盡收眼底的二樓圍起來,屋脊的兩端再放上鳥形的屋瓦等等,設計者的巧思隨處可見。
▌茂庵咖啡館─當季水果三明治、口袋餅三明治、佛卡夏熱壓三明治
明明位於京都的市中心,卻充滿了綠意盎然的山中風情。只有週末才提供的「當季水果三明治」再搭配香草茶。平日的「口袋餅三明治」和「佛卡夏熱壓三明治」也很受歡迎。
────✦京都國立博物館✦────
◇設計者:片山東熊(明治古都館)、谷口吉生(平成知新館)
◇完工年:1895年、2013年
保護美術工藝品的文化財產,建築物本身也是重要文化財產融入了巴洛克風格的磚造「明治古都館」作為博物館本館的建築物,則是由宮內省內匠寮的技師片山東熊設計。
▌前田珈琲 京博店─自製拿坡里義大利麵、小虎琳抹茶卡布奇諾
欣賞著屬於重要文化財產的明治古都館或庭園小憩片刻。昭和41年創業的咖啡廳的「自製拿坡里義大利麵」使用比較粗的麵條,沾滿酸味及辣味融合得恰到好處的番茄醬,料多味美,還帶了一絲淡淡的奶油香味。飯後再來一杯京博店獨家販賣的「小虎琳抹茶卡布奇諾」。
✦✦✦藉著京都的建築美學,再次造訪百變風華的古都✦✦✦
敦煌石窟艺术简史 豆瓣
作者: 赵声良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 8
《敦煌石窟美术简史》一书,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撰写。全书约15万余字,插图200余幅,共分六章,按照时代顺序介绍并论述了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的概况。
敦煌艺术享誉世界,敦煌学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敦煌美术研究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枝领域。本书对敦煌石窟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集合了最新的材料与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可读性,精选了大量紧密配合各章节内容的插图,注重了图文互证,在语言和叙述方式上更偏重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
2025年7月7日 已读
图书馆有借回来翻翻。
把壁画和山水画放在一起讲很有趣哎。
好多佛教故事读着读着只剩下两个字——报应。另外伪经的故事怎么读起来low low的。
还有就是国外的人盗就是盗,说到剥壁画毁坏壁画就张口不提张大千了,hmm。
RichmondLib 中国 历史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宋宴 Eggplant.place 豆瓣
9.3 (16 个评分) 作者: 徐鲤 / 郑亚胜 新星出版社 2018 - 8
蒸羊煮鱼、素食仿菜、粥面汤羹、糕饼蜜饯,从宫廷飨宴、文人茶会,到平民餐饭
——七十佳肴,回味两宋风流。
春之清爽,夏之圆熟,秋之鲜香,冬之醇厚——四时为限,不时不食。
节庆时俗,风物掌故,诗词名画——信笔游宋,无知无味。
脱始于《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食谱,以今日食材,还原古法美味。
共赴一席宋人飨宴。
————————
或许你从未见过如此“丰盛”的一本书。
它是食谱,作者根据《山家清供》《中馈录》等宋元典籍文献记载还原了75道宋朝美食,按时令编排,囊括宫廷菜、文人菜与平民菜三级,涉及热荤、素菜、冷盘、羹汤、粥面、糕饼、饮料、果子八类,附有详细的食材配置与制法步骤图,上手容易。
它是随笔,跟着作者信步闲逛于宋朝的市井乡间:每道菜背后有什么名堂,菜市货摊新上了什么,寒食重九、春秋社日有哪些热闹,知名的文人雅士为“吃”留下了哪些佳话、笑话……历史风物皆有迹可循。
它也展现了宋人的美学,收录宋画、书法、唐宋器物图片还原其时情境,赏花、焚香、玩物……由“吃”延展开去,欣赏一个大雅与大俗兼备的迷人时代。
宋宴,是一场宋朝文化的盛宴,色香味俱全,带领你重寻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年7月7日 已读
现在网络上到处都在黑杭州是美食沙漠。可是读这一本书,完全打翻人的刻板印象哇。宋朝时候,杭州人吃得不要太好!要风雅有风雅,要美味有美味,要养生有养生,素食者也可以享受色香味俱全,要海鲜有海鲜,要应季食物有应季食物,看看一千年前的菜谱吧杭州的大厨们!
RichmondLib 中国 吃完杂粮 图书馆 宋朝
孕育——镜头下的40周 豆瓣
作者: 伦纳特.尼尔森 / 琳达·弗塞尔 译者: 桂林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2 - 10
在母亲的身体内,奇迹发生了。卵子和精子相遇,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通过伦纳特·尼尔森的独特照片,我们看到了受精的迷人过程,看着一个胚胎从一个微小的细胞团发展成一个胎儿,一天一天地成长和成熟,直到与子宫外的世界相遇。这本书还从父母的角度描述了怀孕,涉及孕期保健、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和分娩。 在这本书中,通过展示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者观摩了一次妊娠,也就是胚胎在子宫中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与此同时,他们还伴随准父母进入产房,一同迎接新生儿的诞生,观察那些新生命如何面对外部世界,开始新生活。